【精華】說課稿模板10篇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說課稿,認真擬定說課稿,那么說課稿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說課稿10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說課稿 篇1
各位評委,大家好,今天我說課的主要內容是人教版新教材探究實驗《綠葉在光下制造有機物》,這個實驗是七年級上冊第116頁第四章《綠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機物的制造者》中的重要內容,現在我從教材分析、教學目標、重點難點、教學方法及教學步驟五個方面來說說本節課的教學。
一、教材分析:
“綠葉在光下制造有機物”是七年級《生物學》中繼“綠色植物參與生物圈水循環”之后和“綠色植物與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之前的一個學習內容,在教材編寫及知識結構中起承上啟下的作用。也是這一章的重點內容。通過對這一節內容的學習為以后學習綠色植物對有機物的利用奠定了堅實的基礎。課標對本節的要求是:通過探究實驗闡明綠色植物是通過光合作用制造有機物的。
二、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理解綠色植物是通過光合作用制造有機物的。
2.實驗驗證綠葉在光下制造淀粉。
3.闡明光合作用的概念。
4.嘗試設計實驗方案,掌握操作技能。
能力目標:
通過實驗,讓學生積極參與探索知識的發生過程,認識綠葉在光下制造的有機物是淀粉,理解光合作用發生的場所和產物的判定方法及其原理,從中歸納出光合作用的概念。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通過實驗探索,明確綠色植物光合作用的重要性,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生物的情感。
三、重點和難點:
1.探索綠葉在光下能否制造淀粉。
2.對實驗的目的,過程和實驗結果進行分析。
四、教學方法:多媒體教學法;實驗法;探究法;
五、教學步驟
第一部分:導入新課
活動:請同學列舉出昨天晚餐的主要食物,分析這些食物與綠色植物的關系。學生發現,人們的食物都直接或間接來自于綠色植物。置疑:“植物體由一棵小苗長成參天大樹的過程中自身營養物質的積累從何而來?”“綠色植物制造的有機物是什么?如何檢驗呢?”“綠葉制造有機物需要什么條件嗎?怎樣證明?”以此引發學生的好奇心,激發學生的探究興趣。引導學生聯想小學自然課的內容,自己找出答案:植物體內有機物來源于植物體的光合作用
第二部分:
1、講解探究實驗的目的,方法和步驟——探究課題,引導學生說出探究實驗的變量,怎樣設置對照實驗。然后,提出自己的探究方案。最后,對照課本上的方法步驟,分析每一步操作的原因。
2、播放實驗視頻:(主要是6個步驟)要重點觀看和講解。
3、分析試驗結果:1、同樣是天竺葵,葉片見光部分變藍了,說明了葉片的見光部分產生了一種使碘液變藍的有機物——淀粉2、遮光部分未變藍,說明綠葉制造有機物不可缺少的條件是——光。
第三部分歸納總結
1、從實驗題目中體會光合作用的三個重要因素——綠葉、光、有機物
2、總結光合作用的概念。
第四部分布置相關練習和作業
說課稿 篇2
各位領導,老師們,下午好,我今天說課的題目是《計數的基本原理》
我將從以下幾個方面說課。
一、 教材分析
1、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計數的基本原理包括分類計數及分步計數原理,這兩個原理是學習排列組合的基礎,是推導排列數、組合數的重要理論,同時也給出了分析解決排列與組合問題的思維方法。因此,在整章書中的作用非常重要。
2、教材的重點、難點和關鍵
教學重點:分類計數原理及分步計數原理的區別及應用
教學難點:對復雜事件的分類及分步。
二、學情分析和學法指導
學情分析:學生基礎差,學習主動性差,缺乏學習興趣。
基于以上情況,我設計了如下的學法指導。
學法指導:從培養學生的興趣入手,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學會觀察問題、探究問題,自主歸納總結進而得出結論。
三、教學目標分析
根據以上兩點,我制定了如下的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掌握計數的基本原理,并能用它們分析和解決一些簡單的應用問題。
2、能力目標:
通過計數基本原理的理解和運用,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開發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3、情感目標
通過各種貼近學生生活的素材,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學生愛國熱情.
四、教學方法
在課堂上,讓學生積極主動參與是關鍵。正所謂:“學問之道,問而得,不如求得之深固也” 學習任何東西最好的途徑是讓自己去發現。
本節課采用啟發式的教學方法,啟發學生積極思考,積極探索,創設一個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師生互動、合作交流、共同探索的教與學的情境。
最后我來具體談一談這一堂課的教學過程:根據上述情況,我設計了如下六個環節的教學過程。
五、 教學過程
1、創設情境——引入課題
首先,我會給出以下一組圖片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及愛國熱情。
看到圖片,有的學生馬上脫口而出:“中國女排”。
我說:“對,這正是中國女排在去年的雅典奧運會上奪冠的畫面,好,現在假使你是一名統計員,我給出如下比賽規則:分成兩個小組,每個小組6支隊伍進行循環賽,決出4強,再由這四支對進行淘汰賽,那么請問,奪冠的中國女排總共進行了多少場比賽?
這時,學生覺得這個問題很困難。
接下來,我又說,要解決這個問題,就要學習本章的知識:排列組合。而在學習排列組合時,通常會用到兩個非常重要的原理:分類計數原理及分步計數原理。
在導入課題后,我是這樣引導學生觀察歸納,得到概念的。
2、觀察歸納——形成概念
首先,我會結合圖給出問題1:
問題1:從北京到廣州,坐火車有3班,汽車有2班,從北京到廣州共有多少種走法?
學生很快說出這道題的答案(答案:3+2=5)
由這道題,我們可以得到分類計數原理
接下來,我再結合圖給出為問題2:
問題2:從廣州到北京,必須先乘火車到上海,再于次日乘汽車到北京。一天中,火車3班,汽車2班,從廣州到北京共有多少種走法?
(答案:3*2=6)。
這里,我啟發學生,這個問題與前面的問題同嗎?
學生會回答不同。那么,不同在什么地方呢?
前一個問題采用乘汽車或火車中的任何一種方式,都可以
但后一個問題必須經過先乘火車再乘汽車兩個步驟才行。
那么,這道題的答案又是多少呢?
3、比較歸納——深化概念
使學生“知其然”而且要 “知其所以然”是數學學習的關鍵。而引導學生分析問題、比較問題,深化概念是這一關鍵所在。因此,對于這兩個原理的學習,我注重引導學生比較這兩個原理的異同,深化這兩個原理的認識,從而更好的掌握原理的使用。
4、即時訓練—鞏固新知
為了使學生達到對知識的深化理解,從而達到鞏固提高的效果,我特地設計了一組即時訓練題。
例1:某班同學分成甲、乙、丙、丁四個小組,甲組9人,乙組11人,丙10人,丁組9人
(1) 現要求該班選派一人去開會,問有多少種不同的選法?
(2) 若要求從四個小組中各選一人去開會,問有多少種不同的選法?
5、總結反思-----提高認識
知識性內容的小結,可把課堂教學傳授的知識盡快化為學生的素質;數學思想方法的小結,可使學生更深刻地理解數學思想方法在解題中的地位和應用,并且逐漸培養學生的良好的個性品質目標。
6、任務后延,自主探究
學生經過以上五個環節的學習,已經初步掌握了計數的基本原理,為了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認知水平,因此我針對學生素質的差異設計了有層次的訓練題,留給學生課后自主探究,這樣既使學生掌握基礎知識,又使學有余力的學生有所提高。學生課后自主探究分為兩個方面。
(1) 鞏固型作業:P197頁 1-3題
(2) 思維拓展型作業:P197頁4、P18.1、3
六、設計說明
1. 計數的基本原理
1. 分類計數原理定義: 例題1
2. 分步計數原理定義 例題2
3. 兩個原理的區別與聯系 例題3
投影屏幕板書設計:
2. 時間安排:
課題引入約5分鐘,概念的形成6分鐘,概念的區別與聯系約6分鐘25分鐘,小結與作業約3分鐘.(注:一節課40分鐘)
結束:以上,我僅從教材,學情,教法,學法,教學程序及設計上說明了“教什么”和“怎么教”,闡明了“為什么這樣教”。希望各位專家領導對本堂說課提出寶貴意見。
說課稿 篇3
一、說教材
課在教材中的地位與作用:
《考察家鄉的環境》是教科版小學六年級科學下冊第二章第七課教學內容。本冊教材建立在前三年學習的基礎上,學生經歷了許多經典的觀察、探究活動,進一步引導他們開展相對獨立的科學探究活動。本單元的教學主要聚焦環境問題,指導學生認清環境保護的重要性,培養他們的環保意識,并能夠從身邊的點滴小事做起,開展環境保護行動,使《新課標》中關于環境的教育要求得到全面落實。《考察家鄉的環境》分三部分:1.考察家鄉的水;2.調查家鄉植物的“殺手”;3.調查家鄉近幾十年的變化。我重點選取第一點探究。
二、說教學目標
㈠.知識與技能:經歷調查家鄉環境污染和治理情況的活動,學習一些考察自然環境的方法。
㈡.德育滲透:了解家鄉環境存在的問題,以及給人們生活帶來的不良影響。增強保護環境的社會責任感。
㈢.情感滲透:通過調查家鄉自然環境的變化,培養學生熱愛家鄉建設家鄉的情感。 設計理念:
第一個目標是根據科學課的學科特點和課程要求設計的,培養學生基本的科學素養,教材中有一個觀察記錄表,學生在記錄表的引導下,會明白觀察的方向和重點。完成這個目標不會有太大問題。第二、三個目標著重培養學生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這兩個目標說起來容易,聽起來好懂,真正把環保意識轉化成環保行動決非易事,這是本課的重難點,我主要是通過觀察和感受、討論與分析讓學生認識到環境污染給人們生活造成的不良影響;意識到到環境保護的緊迫性、嚴峻性;同時在平時的教學中老師要循序漸進,點滴滲透,讓環保意識在學生的生命里播種、發芽、開花、結果。
三、說學情
六年級的學生經歷了前三年的科學學習,有一定的觀察經驗及分析問題的能力,他們活潑好動,對新事物有較強的好奇心。并且我校的學生大多居住紅沙河干旱區域,河流水質的變化對他們的日常生活產生著深遠的影響。本課本著貼近學生生活,利用身邊的教學資源對學生進行深刻的環保教育。
四、說教學方法
㈠.觀察與感受:充分利用六年級學生好奇、好動的特點,讓他們置身污染現場,感受漢江水被污染的過程。
㈡.分工與合作:為了全面細致的觀察,讓學生分頭并進,既增加觀察的深度,又提高了學習效率。通過觀察結果的交流,分享心得體會,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
㈢.交流與討論:將觀察結果匯集整理,交流信息,認清污染的現象及原因,通過數字推算,體會污染的程度。再通過幾個環保問題的探討,認識到環境污染對人們生活的不良影響。從而樹立環境保護意識,強化環境保護教育。
五、說教學過程
㈠.教學準備
1.預習安排:
①網上、報刊雜志上查閱河流的污染情況及其對人們的生活有哪些影響。
②查閱高臺縣近幾年為環保作出的重要工作。
③從爺爺、奶奶那里了解過去幾十年的高臺印象。
2.準備材料:
采集水樣的無色透明飲料瓶、放大鏡、PH試紙、數碼相機。
3.課時安排:
安排兩課時,第一課時,激情導入,組織考察活動;一周后進行第二課時,交流討論實驗現象,認識環境污染及其危害,樹立環保意識。
第一課時
㈡.導入
我通過三張圖片的展示導入新課,第一張是西部缺水的圖片。大家可以看到土地干裂的縫隙足以將一個人的手放進去。通過這個圖片的展示,讓學生感受到西部缺水的現狀。我還可以向學生介紹西部地區的風俗:人的一生只能洗三次澡,出生、結婚和死亡。讓學生進一步感受到:在西部地區水比油貴的殘酷現實。第二張是漢江上游丹江口水庫的美麗風光。通過這個圖片的展示,我讓學生明白這些優質的淡水資源是我們共同擁有的。通過以上兩張圖片的對比,讓學生認識到,相比之下我們的條件是多么落后;我們的生活是多么的殘酷!面對如此巨大的困難,我們應該怎樣去保護它呢?第三張圖片是學生家長騎著摩托車去打水的情景。通過這張圖片讓學生思考:為什么我們住的地方會缺水?
設計理念:通過情景導入,引發學生思考,產生對漢河流的關注、了解,進而萌發考察的強烈愿望。也激起他們對家鄉的熱愛之情,涌動改造家鄉環境的無限熱情。
㈢.觀察前的組織、安排與指導
1.指導學生從水的泥沙含量、顏色、氣味、酸堿度、水量、水面漂浮物、水中的動植物生長情況等方面去了解漢江的水質情況,填寫觀察記錄。
2.分組合作,每組兩個負責人,一人負責安全,一人負責組織、督促觀察取樣及填寫觀察記錄。從安全角度出發,可以請班主任協助組織工作。
設計理念:
①.主要目的是指明觀察方向、重點,避免觀察的盲目性,為后期的分析討論打好基礎。
②.組織安排好學生的觀察活動,強調安全事項,使觀察活動緊張而有序。
㈣.組織學生到黑河實地觀察,記錄
總體觀察、感受:
在距離排污口很遠的地方就能聞到刺鼻的氣味,聽到嘩嘩的流水聲,讓學生初步感受工業污染的特點及危害。
具體考察、分析:
第一小組活動:隨老師一起記錄觀察現象,并拍照存檔。
①排污口附近的巖石已經變成紅褐色。石頭的本色是青色,污水也不是紅色,由此可以想象污水中的酸堿、及其他化學物質對石頭的作用有多厲害。
②從排污口往下江面上有一條深色的污染帶,長約幾十米。
③學生在排污口取水樣,水上有油污,有黑色漂浮物,水樣有臭味。
第二、三、四、五小組活動:從排污口開始,沿黑河往下每10米取樣一次,共取5次水樣,沿黑河往上500米處取樣一次。然后四個小組分別用這6次水樣養魚,生豆芽,檢測水樣的PH值,用顯微鏡觀察水樣中的浮游生物。
第六小組活動:統計沿黑河100米范圍內排污口的數量,估計排污總量。估算日排污量、年排污量。
設計理念:讓學生真切的感受到黑河污染的現狀,獲取觀察記錄的第一手資料為后期的分析討論作好準備。這一環節先讓學生從整體上感受污染的規模與氣勢,再從細節上認識污水對石頭及水生動植物的影響和破壞,感受污染對環境的危害。
第二課時
㈤.考察后的總結交流
第一小組活動:展示現場圖片,回顧考察經過。
第二小組考察結果:越靠近排污口,魚越是難以存活。上游魚的存活良好。
第三小組考察結果:越靠近排污口,豆芽越是長勢不好。上游豆芽的長勢良好。
第四小組考察結果:越靠近排污口,水樣PH值越低,最低的PH值為4.0。上游的PH值為7.0。
第五小組考察結果:越靠近排污口,浮游生物越少。上游的浮游生物正常。
第六小組活動:100米內排污口的流量按照1m3/s計算:
日排污量:1*60*60*24=86400m3
年排污量:86400*365=31536000m3
通過推算學生發現:啊!這么大的數字,簡直是天文數字。這些數據再次讓學生認識到治理黑河污染的嚴峻性與緊迫性。
設計理念:通過上游水樣與下游水樣的對比觀察,感受水質的污染狀況;通過排污規模的統計與推算,感受黑河污染的程度,同時也培養了學生觀察、對比;分析、推理的科學研究的方法。通過交流觀察記錄,點評記錄信息,肯定學生的勞動成果。
㈥.其他污染情況
環境的污染僅僅只是水體污染嗎?在我們的身邊還有沒有其他別的污染呢?學生交流討論很容易得出:
①固體垃圾的填埋對水源的污染,對空氣的污染。
②藥廠廢氣的排放和水泥廠粉塵的污染。
③公路邊汽車尾氣的排放,汽車噪音的污染??等等。
設計理念:從水資源的污染拓展到其他方面的污染,認識污染是多層次,全方面的。
㈦.黑河的污染情況及其對人們的生活的影響
黑河的污染情況對人們的生活有什么樣的影響呢?通過相關資料的搜集、閱讀,交流、討論讓學生知道:
設計理念:通過交流和討論讓學生認識到黑河污染的嚴峻性與緊迫性。若再不好好保護及時治理,我們必將面臨滅頂之災。
㈧.學生自己交流在爺爺奶奶那里聽來的幾十年前的黑河印象
設計理念:通過追憶家鄉美好的過去,激發學生對美好環境的向往。產生對改善黑河水質的強烈愿望。
㈨.高臺縣近幾年為環保作出的重要工作
經過以上的觀察、交流與討論,學生已經認識到漢江所承受的污染以及污染對人們生活產生的不良影響和危害,那么我們怎樣來保護黑河、治理黑河呢?政府和社會為此作出了那些重要工作呢?通過學生交流和老師補充,讓學生明白:
① 相關政策和法規的制定和出臺,使黑河環境的保護和治理有了法律的依據;
②部分污水處理工程的建設和啟用,為減輕黑河的污染發揮了巨大的作用
③ 設計理念:通過交流介紹政府和社會為此所作的重要工作。讓學生意識到冬天已經過去,春天就不會遙遠。把學生從污染的陰影中拉出,讓他們對漢江水質的改善充滿期待與希望。并堅信:只要我們共同努力,家鄉的明天一定會更加美好!
㈩.我能做些什么
政府和社會為此已經作了許多工作,作為一個學生能為改善家鄉的環境做點什么呢? (學生各抒己見:
①做好身邊的環境衛生;
②保護好身邊的環境衛生,不亂丟果皮紙屑;
③做好環保宣傳;
④對環保部門獻言獻策等等。)
引出作業:
1.制作一張以保護母親河為主題的手抄報,或者畫一張以環保為主題的畫報。
2.給環保局長(或市長)的一封信。
以上作業,任選一個完成。
設計理念:利用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開展豐富多彩的環保活動,樹立環保意識。增強環保觀念。
說課稿 篇4
一、 說“課標”要求
《語文課程標準》是教材編寫的依據,也是新課程組織教學的依據。準確領會《語文課程標準》精神,并在實際教學中加以落實,這是教師組織教學的關鍵環節。教師在上課之前,要經常性的研讀《語文課程標準》,領悟《語文課程標準》的精神。《語文課程標準》的相關要求:“培養鑒賞詩歌和散文的濃厚興趣,豐富自己的情感世界,養成健康高尚的審美情趣;理解作品的思想內涵,探索作品的豐富意蘊,作出恰當的評價,學習古代詩詞格律基礎知識,了解相關的中國古代文化常識,學習鑒賞詩歌、散文的基本方法,初步把握詩歌散文的藝術特性,注意從不同角度和層面發現作品意蘊,不斷獲得新的閱讀體驗。”
二、 說教材
高中選修教材《中國古代詩歌散文欣賞》包括詩歌、散文兩部分,詩歌、散文各三個單元。詩歌部分,教材第一單元“以意逆志,知人論世”,從把握詩歌的創作背景、了解作者人生經歷、把握作品主旨入手;第二單元“置身詩境,緣景明情”,從把握詩歌的意境入手,引導學生學習詩歌鑒賞的方法;第三單元“因聲求氣,吟詠詩韻”,從詩歌聲韻的角度,引導學生在誦讀中感受古代詩歌美妙的音韻,感受作者濃烈的情懷。
三個單元,各有側重,從不同角度引導學生閱讀、鑒賞,在閱讀鑒賞中,提高學生對古詩文的感受能力,發展學生想像能力和審美能力。
第三單元“因聲求氣,吟詠詩韻”,單元設計的意圖就是培養學生誦讀詩詞的習慣,通過誦讀進入詩詞的語境,體會作者創作時的情感狀態,真正進入作品的情感世界。單元所選的作品,都是極富音韻、情韻、美感的經典之作,是對學生進行誦讀指導,培養學生語感最為適用的材料。
因此,誦讀教學是本單元的教學重點,在反復誦讀、整體感知的基礎上,通過對精要語句的玩味、賞析,進而達到品味詩詞的優美意境和情感世界的目的'。
《將進酒》是第三單元的賞析示例作品,單元設計是通過本文的賞析示范,引導學生學會賞析古代詩歌作品的方法,感受詩歌音韻、情韻、美的意蘊,獲得審美的愉悅,獲得情感的陶冶,獲得思想的提高。
三、 說學習目標
根據教材《賞析指導》和單元教學重點的要求,結合文本的藝術特點,確定如下學習目標:
①掌握誦讀的要領:掌握關鍵字的讀音、語句的節奏、語氣,體會作品的音樂美、情韻美;
②把握作者情感的變化,理解作者復雜的情感;
③學會古詩鑒賞的方法:個性化解讀文本,寫出鑒賞文字。
四、說教法
1。借助《中國古代詩歌發展概述》對作者的介紹,借助課文注釋,借助《高中課程新學案》30頁“相關鏈接”的“背景資料”,了解詩人特定的時期的人生經歷,引導學生從宏觀上把握作品的創作背景。
2。借助《賞析指導》,借助文后賞析,結合單元教學重點,引導學生找出文中句式長短的變化、韻腳的轉換,學會進入角色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3。從關鍵詞句的揣摩、賞析、玩味入手,引導學生體會作者復雜情感的變化。
4。師生共同參與課堂,教師與學生一同誦讀,一同寫作,品嘗下水的快樂。
5。靈活的課堂組織方式,或默讀、朗讀、齊讀、指名讀、品讀,或小組研討,或課堂成果展示,或教師明確,采取靈活的教學手段引導學生閱讀、鑒賞、寫作。
五、說教學過程
(一)目標定向,知人論世。
1。導入:中國古代的讀書人在吟誦詩文時可以說既是歌者,又是舞者;這種獨特的誦讀方式,是歷代文人欣賞經典詩文的一種獨特手段,也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絕學。這個單元我們將通過對中國古典詩歌聲律特點的把握,通過對《將進酒》學習,學會有感情的吟詠、誦讀作品,品味作品音樂美、音韻美,理解作品的情感。(板書)
2。出示學習目標。
①掌握誦讀的要領:掌握關鍵字的讀音、語句的節奏、語氣,體會作品的音樂美、情韻美;
②把握作者情感的變化,理解作者復雜的情感;
③學會古詩鑒賞的方法:個性化解讀文本,寫出鑒賞文字。
3。背景預覽。
①學生圈劃教材43頁注釋①,了解作品產生的背景;
②學生閱讀《高中課程新學案》30頁“相關鏈接”閱讀圈點“背景資料”;
③教師引導學生閱讀教材64頁《中國古代詩歌發展概述》第三部分對李白的介紹:“李白并不完全是一個超現實的浪漫主義者……而李白卻毫不掩飾他對功名事業的向往,同時又因為自己不能為富貴利祿而自卑其格,故多苦悶憤激之詞。他熱愛生活中一切美好的事物,而對其中不合理的現象毫無顧忌地投之輕蔑……他詩中的形象往往是個性化的,帶有強烈的主觀色彩。想像奇特,手法夸張。”
(二)誦讀文本,整體感悟。
1。學生自由朗讀:邊讀邊結合注釋、工具書標注重點詞語的讀音,要讀準字音,正確斷句,了解關鍵句子的意思,掃清文句障礙;
2、同桌相互檢查課文朗讀情況:讀準字音,正確把握節奏、語氣;
3。同桌交流《高中課程新學案》30頁“知識清單”的題目,教師巡視,糾正明確關鍵字音。
4。學生朗讀:學生糾正朗讀錯誤,教師進一步明確;
5。全班齊讀課文:要求讀準易讀錯的字音,把握節奏,注意斷句、停頓;
6。教師范讀課文:學生圈點關鍵詞語、停頓、重音、語氣,體會作者感情。
7。學生默讀課文,初步概括層次要點,整體把握文本內容,體會作者感情。
8。小組研討、小組發言,教師點評。
9。學生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同桌相互檢查。
(三)涵詠品讀,揣摩探究。
1。學生研讀文后賞析文字:結合最后一段的賞析說明,結合具體詩句,圈點詩中句式變化,并進一步誦讀全文。
2。學生研讀文后賞析文字:結合對詩句賞析,找出表達作者情感變化的詞語,體會作者情感的變化。
3。小組研討:誦讀要抓住文中關鍵詞語(“悲”、“歡”、“樂”、“寂寞”、“愁”),體會作者情感的變化:由“悲”為“歡”,進而“歡暢”、“憤懣”,最后轉為“激越”、“超脫”、“曠達”。
4。學生齊讀:鞏固品讀成果。
(四)鑒賞交流,展示成果。
1。教師賞析指導:
《將進酒》感情色彩濃烈,行文氣勢恢宏。在鑒賞本文時,要注意一下幾點:
(1)要結合《賞析示例》,在準確把握文本內容的同時,體會作者情感的變化。詩作分為兩部分內容:第一部分,作者大筆一揮就有雷霆萬鈞之勢,筆挾天風,墨裹海雨,“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極寫自然的偉力與永恒;筆鋒一轉,“高堂明鏡悲白發,朝如青絲暮成雪”,慨嘆歲月流逝,人生易老,心中不免悲涼。但,詩人性格狂放,消沉在他心中僅是曇花一現,“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詩人的曠達豪放,實際也是憤激中的無奈與自我安慰。
第二部分,酒香飄逸、情懷畢露,詩人舉杯、豪飲、高歌,心中涌動的是感情的激流:狂放之情,愈變得憤懣、激越。
(2)把握詩作句式長短的變化,韻腳的轉換。在誦讀中,準確把握聲音這種變化,急緩交錯,高低回環,進一步加深對詩作情感,對作者特定背景下復雜情感的理解。
(3)詩作比、興、對仗手法的運用,找出相關詩句,可結合詩句進行分析、鑒賞。
2。學生小組研討:結合課文背景,討論文中“與爾同銷萬古愁”的“愁”的內涵及產生原因。
3。學生鑒賞成果交流:只要學生言之有理、有據,就應該予以肯定。
4。創新提高:
教師提示:剛才我們已從整體上把握了詩歌的內容、作者的情感變化,“鐘鼓饌玉不足貴,但愿長醉不復醒” 是全詩的主旨,詩人借題發揮,盡吐郁積在胸的不平之氣,也流露了施展抱負的愿望。你對此是如何認識的,請寫一段短文,談談自己的看法。(寫作要求:應當是課文詩意的再現,可以是自己對原文個性化的解讀,自我獨創的發揮)
①學生寫作,小組交流、評點,典型習作展示。
說課稿 篇5
一、教材內容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章學習的一元一次不等式的知識及其應用,是中學數學的重要內容,在學習了一元一次方程和二元一次方程組之后,進一步探究現實世界中的數量關系.
本章通過對汽車行駛速度問題的分析,使學生經歷實際問題中數量關系的分析、抽象過程,體會到現實世界中有各種各樣錯綜復雜的數量關系,既有相等關系,也有不等關系,使學生在分析問題的過程中了解不等式.
2、主要知識結構
不等式的概念—→一元一次不等式—→不等式的解—→不等式的解集—→
—→在數軸上表示不等式的解集
3、教學重點和難點
對于初一學生來說,以前接觸到的代數式及方程等知識都具有唯一性,給定字母的值,能確定唯一的代數式的值,給定方程能得到唯一的解,而這一節所接觸到的一元一次不等式卻有無數個解,需要我們去用集合的形式來表示,這對學生形象思維來說是一個大的轉變,所以我們將不等式解集的理解和表示作為本節課的重點,將不等式解集的概念本節課的難點.
二、教學目標分析
根據學生的認知水平和新課程標準的要求,本課題學習力求達到如下目標:
知識與技能:1.理解不等式的意義,不等式解的意義,并能判斷出不等式的解.
2.理解不等式的解集,并能在數軸上表示出不等式的解集,認識一元一次不等式.
過程與方法:使學生在學習中經歷問題的提出→分析→探索→類比的過程,體會到生活中數量關系的多樣性,初步了解數形結合的重要數學思想.
情感與態度:從實際問題中抽象出數學模型,讓學生認識數學與人類生活的密切聯系,通過師生共同探索不等式的意義及找到不等式的解集的過程,體驗數學活動充滿著探索與創造,培養學生自主探索、合作學習的能力.
三、教法學法分析
根據本節課的實際情況,在教學中主要以講學稿為載體,采用探索發現法,以問題為主線,體現“問題情境—建立數學模型—求解與解釋—應用與拓展”的模式.通過情境的分析過程,強化學生的主動探索,加強對實際問題中抽象出數量關系的數學建模思想教學,體現新課程標準里,對重要的概念和數學思想呈螺旋上升的原則.
四、教學過程分析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二)師生互動,課堂探究
1、導入新知,解釋疑難
(1)不等式的概念
通過對前面情境的分析,學生對生活中的不等關系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認識,并對進一步了解不等式產生了極大的興趣,此時再引入新的情境,讓學生去分析其中的不等關系,學生樂于接受.
問題:一輛勻速行駛的汽車在11:20距A地50千米,要在12:00之前駛過A地,車速應滿足什么條件?
分析:設車速是x千米/時.
從時間上看,汽車要在12:00之前駛過A地,則以這個速度行駛50千米所用的時間
不到 小時,即 ①
從路程上看,汽車要在12:00之前駛過A地,則以這個速度行駛 小時的路程要超過
50千米,即 ②
式子①和②從不同角度表示了車速應滿足的條件.
(2)不等式的解和解集
在了解不等式之后,學生很容易將思維轉移到什么樣的值才滿足這個不等式,光憑想像很難得出結果,此時利用多媒體的交互作用,讓學生對未知數的值進行試探.比如:若速度為100千米/時,(多媒體演示)輸入速度x的值為100,多媒體中的汽車隨之進行運動,觀察運動的結果,滿足題目的要求,所以100是這個不等式的解,從中得到不等式解的概念.
如果學生對這個演示過程感興趣的話,鼓勵學生多進行試探,比如再輸入80、75等,同時穿插一些不滿足題意的值,如40、50等,便于進行對比,尋找這個不等式的解的范圍.在演示的同時,引導學生思考兩個問題:
1、不等式的解到底有多少個?
2、這些解有什么樣的共同特征?
學生回答后,從中歸納得到:只要是大于75的數都滿足這個不等式.用集合的形式表示為 ,從而得到不等式解集的概念:使不等式成立的x的取值范圍,叫做不等式的解的集合,簡稱解集.
(3)在數軸上表示不等式的解集
(多媒體演示)畫數軸表示不等式解集的過程.
然后在黑板上按四步引導學生用數軸表示不等式的解集:
畫數軸—→找點—→描點—→牽線
2、歸納類比,尋找解集
(三)鞏固練習,加深理解
(四)歸納總結,知識回顧
師生合作,共同歸納.由學生對本節課所學習的知識點進行歸納,老師進行引導、整理.歸納時注意以下幾個要點:
什么叫不等式?什么叫一元一次不等式?
什么叫不等式的解?什么叫不等式的解集?
怎樣在數軸上表示不等式的解集?
五、板書設計(略)
說課稿 篇6
【學習目標】
1、會認3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能正確讀寫“荷花,挨挨擠擠,蓮蓬,飽脹,仿佛,翩翩起舞,舞蹈,蜻蜓,隨風飄動”等詞語。
2、 有感情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積累優美語言。
3、理解課文內容,感受荷花的美麗,培養愛美的情趣和熱愛大自然的感情。
4、體會作者豐富的想象,學習邊閱讀,邊想象的讀書方法。
【學習重點】
感受荷花美麗的姿態,體會作者豐富的想象,培養對大自然美的體驗。
【學習難點】
理解“如果把眼前的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畫,那畫家的本領可真了不起。”
【教學過程】
一、情景激趣,揭題導學
(出示課件《小池》)同學們,你們會讀這首詩嗎?好,請大家齊讀。詩中描寫了初夏荷塘的美麗景色。其中一句“小荷才露(lòu)尖尖角”形象地寫出了荷葉剛剛露出水面的形態。那么當荷花開的時候,荷塘又是一番怎樣的景象呢?
今天,讓我們一起學習我國現代作家、教育家葉圣陶爺爺寫的《荷花》──齊讀。
二、初讀感知,指導正音
1、下面,讓我們一塊兒去公園的荷花池邊看看,好嗎?
(播放樂曲;播放荷花錄像)
2、現在,請你用最簡潔的語言告訴我,你置身在這美景中的感悟。
(同桌交流,指名交流)
生1:我好像就是一位小仙女,在亭子里彈琴。亭子旁邊是一滿池的荷花,不時飄來淡淡的清香。
生2:我猶如一大池荷花中的一朵,正在隨風飄舞。
生3:我仿佛正坐著小船在荷花池中嬉戲。
3、剛才大家的發言太精彩了。對!從古到今,荷花就是文人描寫、喜歡的對象。贊美荷花的詩篇數不勝數。人們之所以喜愛荷花,是因為荷花有“出淤泥而不染,濯(zhuó)清漣而不妖”的品質。那葉爺爺看到的荷花又是怎樣的呢?還是讓我們來讀讀課文吧!請打開書。出示要求:
⑴ 讀準字音,遇到生字詞多讀幾遍。
⑵ 把句子讀通順。
⑶ 標上自然段序號。
4、現在我們來檢查生字新詞的自學情況。
(出示帶拼音的生字詞)
挨挨擠(jǐ)擠 蓮蓬(péng) 花骨(gū)朵 飽脹(zhàng)
破裂(liè) 一幅(fú) 翩(piān)翩起舞
舞蹈(dǎo) 昨(zuó)夜 好夢(mèng) 衣(yī)裳(shang)
⑴ 先自己在下面輕聲練習讀一讀。
⑵ 現在誰愿意讀給大家聽?
(指名讀,齊讀──每個詞讀兩遍)
你認為哪些字的讀音和字形應該提醒大家的?
⑶ 你用什么方法,理解了哪些詞義?
5、通過剛才大家的發言,老師認為你們理解詞語的方法很好。那么,朗讀又如何?請同學們打開書,輕聲自讀課文1~5小節。
下面請同學分段讀課文。誰愿意試試?
(指名5人)
大家給這5位同學的朗讀做一個評價。
三、讀第一自然段
1、下面我們來齊讀第一自然段。
2、荷花真美,最先吸引作者的是荷花的什么?
(出示“清香”)
3、從哪些詞語中可以看出荷花的香味很誘人?
(出示“一……就……”)
(“趕緊”)
四、研讀第二自然段
1、作者趕緊跑去看荷花,課文哪一段具體地寫出了荷花的美?
(生答第2自然段)
同學們以自己喜歡的方式讀一讀。
2、你覺得哪個句子特別美? 說說你對這個句子的體會
⑴ (出示課件:體會荷葉的挨挨擠擠)
“荷葉挨挨擠擠的,像一個個碧綠的大圓盤。”這個句子寫出了荷葉的多、大、綠。
注意:挨挨擠擠”要讀得慢些,讀出很多、很密的感覺和挨擠的動感。
同學們,課題明明是寫荷花,為什么還要寫荷葉呢?
(荷花在綠葉襯托下會顯得更美)
⑵ (出示課件:體會荷花的三種不同姿態)
“有的才展開兩三片花瓣兒,有的花瓣兒全都展開了,露出嫩黃色的小蓮蓬,有的還是花骨朵,看起來飽脹得馬上要破裂似的。”這個句子寫出了荷花的不同姿態。
⑶ 出示課件:
(體會荷花“冒”的姿態)
“白荷花在這些大圓盤之間冒出來。”這個句子寫得特別美,“冒”字用得特別好,它把白荷花寫活了。同學們認真地讀下面一句話“白荷花在這些大圓盤之間冒出來。”同時請看多媒體演示,聯系上下文想一想什么樣的長叫“冒”呢。
⑷ 這兒的“冒”字還可以換成別的什么字?
(“跳”“探”“蹦”“伸”“鉆”)那么,怎樣長出來才可以叫“冒出來”?(使勁地、不停地、急切地、筆直地、高高地、痛痛快快地、爭先恐后地、生機勃勃地、興高采烈地、精神抖擻地、喜氣洋洋地……)
請同學們美美地讀一讀第二自然段。然后想一想這些白荷花這么高興、這么急切地冒出來想干什么?
(它們想看一看這美麗的世界,看一看他們的伙伴)
荷花如此嬌艷動人,你想用什么方法再次感受荷花的美呢?
(我想用筆把它畫下來。我想配著音樂美美地朗讀)
這個主意好!
⑸ 現在我們來做一個填空練習,了解大家的學習情況:
(出示課件:練習)
荷葉___________的,像一個個________________。白荷花在這些大圓盤之間___________。有的_________________。有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露出_______________。有的還是____________,看起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 這個片段描寫荷葉的句子是第____句。其中,_________寫出了荷葉多,__________、__________寫出了荷葉的顏色美和形狀美。
② 這個片段描寫了荷花哪三種形態?
第一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研讀第三自然段
1、“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勢”除了課文中講到的,還有別的什么不同的姿勢?請看課文第三自然段。你們可以比一比,也可以說一說。
(學生自由發言,比劃)
2、多么千姿百態的白荷花啊,請同學們有滋有味地把二、三自然段讀一讀。
六、回顧全文
同學們,本節課通過學習葉爺爺筆下的荷花,使我們仿佛真的聞到清香、看到挨挨擠擠的荷葉、冒出來和展開的荷花,這真是一幅美妙神奇的畫。
七、指導書寫
現在我們來學習書寫幾個生字。
(出示無拼音的生字詞)
在這些詞中的生字,我們按左右、上下結構來將其分類。
(生講)
下面我們在這些生字中選兩個字練習書寫。
出示帶拼音的生字詞:
挨挨擠(jǐ)擠 翩(piān)翩起舞
1、誰來把這兩個詞語讀一下?
2、大家仔細看一下,“擠”“翩”這兩個字都是左右結構,但是在書寫時應該注意些什么?
“擠”左窄右寬:“扌”占1/3位置,“齊”占2/3;“翩”左右相等。
(出示“擠”字的書寫動畫)
我們再來看一下“擠”字的書寫動畫。
3、生描寫。
八 、這一節課就到這里,謝謝同學們的合作。
說課稿 篇7
(1角1顆,1元=10角,1元2角=12角,買10顆,還有2角買2顆,一共可以買12顆)
小紅的奶奶給了她一些1角的零錢,她數一數一共有12角,小紅想換成整錢,可以換成幾元幾角?(課件出示相關圖片)
你是怎樣想的呢?(10角=1元,12角=1元2角,可以換成1元2角)
同學們真聰明!生活中我們經常需要換錢,現在我們就來做個換錢游戲。
教師指名一名學生配合先示范:生:你好!我有3元8角,想換成角票。師:當然可以,給你38角。你算算對嗎?生:1元等于10角,3元就是30角,再加上8角就是28角,對了,謝謝你。
師:你好!我想把我的26角零錢換成整錢可以嗎?生:沒問題。10角換1元,20角換2元,一共換2元6角。
同座學生模仿做換錢游戲。
(二)設境激趣,合作實踐學習
談話過渡:學會換錢,老師帶大家一起去逛逛小朋友都喜歡的地方東東超市
課件出示貨品圖片和價格標簽(例6),讓學生認一認,學生自由說自己認識的價格標簽,表示多少錢?
教師相機引導學生找到規律:小圓點左邊表示幾元,小圓點右邊第一位表示幾角,第二位表示幾分。現在一般情況下物品的價格都標到角。
游戲鞏固:看看誰的反應快(完成50頁做一做)
把寫有價格的物品圖片和對應寫有幾元幾角的卡片發給不同的學生,拿物品圖片的學生先舉起來,拿對應的卡片的學生快速反應。全班一起訂正。
談話過渡:超市里還有許多東西,課件出示物品及標價(例7,51頁及做一做內容)現在我們同座每2個同學為一組任意選購2件不同的物品,自己計算出應付的錢到收銀臺(老師處)結帳。
學生分小組購物,老師在收銀臺檢查每組學生的計算和拿出的錢數是否正確,對有問題的學生馬上輔導。
三、知識整理
引導學生使用教材,復習本課學習內容。今天同學們學得真好!一節課可學了不少知識呢!同學們翻開書,看一看50頁和51頁的例5、例6和例7,你能把書上的空很快地填一填嗎?
學生看書填空后,課件出示書上50頁、51頁內容,師生一起逐空訂正,從而達到整理知識,總結全課的目的。
四、課后練習
在家長的陪同下做一次實際購物體驗,要求自己看價格標簽,自己計算金額,自己付帳。
說課稿 篇8
一、說教材
《使沉在水里的物體浮起來》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蘇教版)小學《科學》下冊第三單元第5課的內容。本課教材的編寫與《土壤與生命》有相似之處,我想編者的旨意在于讓學生在用多種感官和多種方法認識和描述一個具體事物的基礎上,發展學生的觀察能力,提高學生的認知水平。
《使沉在水里的物體浮起來》主要研究物體在水中的沉浮變化,引導學生用多種方法使沉在水里的物體浮起來,是以學生自主探究為中心的課型,分三部分展開:
第一部分:引導學生研究物體浮上來的方法。學生通過玩橡皮泥,把它做成船形或空心球形,借助漂浮物體使它浮起來。
第二部分:學生玩潛水艇,探究上浮和下沉的奧秘。
第三部分:引導學生探究死海之謎。為了驗證海水的浮力比淡水大,課文引入了土豆上浮的實驗。通過實驗得出結論:水中加鹽,浮力會增大。最后是對本課的擴展。
新課標指出:要加強探究式學習和動手實踐等學習方式的運用,從而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打下堅實的基礎。因此,我將本課的教學目標設計如下:
1.通過探究能夠找出使沉在水里的物體浮起來的方法。
2.知道改變物體的形狀、借助漂浮物、改變自身重量、水里加鹽的方法可以使沉下去的物體浮起來。
3.能將學到的沉浮知識運用于解釋日常生活中的有關現象。
4.體會“玩中學”的探究樂趣,體驗成功的喜悅。養成與他人合作的探究精神。
教學重點、難點:
因為本課是以學生自主探究為主的課型,因此,我將本課的教學重點定為:讓學生親歷探究,找到使沉在水里的物體浮起來的方法。根據三年級學生好動和好奇的特點,我將本課的教學重點定為:如何組織好學生探究使沉在水里的物體浮起來的方法。盡可能讓每個學生都有參與活動的機會。
二、說教法、學法
教法:
“教無定法,貴在得法”。根據新課標“以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為宗旨。在本課教學中,我采用“探究—研討”的教學方法,通過讓學生對水中物體的沉浮進行觀察、研討、推測、驗證,進一步尋找浮起來的方法,從而引領學生自主探究。為了能使本課的目標得以落實,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我還綜合運用了發現法、實驗法、演示法、討論交流等多種教學方法來組織課堂教學。
學法:
動手實踐、自主探究、共同合作是學生學習本課的主要方式。
三、說教學準備:
水槽、水杯、木筷子、雞蛋、牙膏皮、塑料“潛水艇”、小木塊、泡沫板等。輔助教師課堂教學用的多媒體課件。
四、說教學程序
(一)情境游戲導入,提出問題
上課開始我準備一杯鹽水、一杯清水以及兩個土豆。(出示兩杯水,然后拿出兩個土豆,放入杯中)讓學生觀察,同時提問:“通過觀察,你們發現了什么現象?看到這些現象,你有什么問題要問?”并適時地鼓勵學生大膽質疑且給予肯定:“同學們真聰明,提出了這么多值得研究的問題,可一節課的時間我們不可能把問題一一進行研究,今天我們就來研究怎樣使沉在水里的物體浮起來”(板書課題)。
這一設計充分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帶著疑問積極地投入到下一環節的探究活動中去。
(二)探究使沉在水里的物體浮起來的方法
《科學》是一門強調“做”的學科。在這一探究活動中,我讓學生通過“做”去獲取新的知識,讓學生從動手“做”中體會到科學并不神秘,動手“做”可以解決很多問題。因此,在這一環節中我設計了三個探究活動。
活動一:探究使橡皮泥浮起來的方法
活動開始時,我先讓學生預測使橡皮泥浮起來的方法,然后富有激情的告訴學生:“今天我們開展一次競賽,看哪個小組能在最短的時間內,使沉在水里的橡皮泥浮起來。然后把你成功的辦法記錄下來。”學生通過實驗知道改變物體形狀、增大空間可以使沉在水里的物體浮起來。
這一活動的設計用了競賽的方式,既可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學生探求欲x,又能提高學生動手操作能力,同時能夠啟發學生積極思考,玩中求知。
活動二:探究潛水艇沉浮的道理
這一活動使學生知識的延伸。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我先用猜謎語的方式引入活動:“同學們,我們來猜個謎語。”(投影出示謎語:像魚不是魚,天天水里游,眼睛出水面,沉浮任我行。)學生猜出謎底后,投影出示潛水艇圖片,提問:“你們見過潛水艇嗎?知道潛水艇的那些事情?”“潛水艇真的又能上浮又能下沉嗎?想不想親自看一看?”學生們情緒高昂,都積極投身于潛水艇的沉浮活動中。讓學生明白:灌入空氣,潛水艇重量變輕,就上浮;注入水,潛水艇重量變重,就下沉的道理。
通過上述活動,使學生從書本知識回到實際生活中去探索物體沉浮的奧秘,調動學生的探究興趣,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提高學生對物體沉浮的探究意識。
活動三:探究死海奧秘
先課件出示人在死海看書的圖片,提問:“是什么原因使在死海里游泳的人能躺著看書呢?想不想知道?”然后多媒體播放有關死海的知識之后,我故作神秘地說:“難道海水里的鹽真的有那么神奇嗎?我們來做個模擬死海的實驗。”在這我設計了土豆上浮的試驗,使學生在實驗中驗證了水中加鹽能增加水的浮力。
這一活動的設計,進一步擴展了學生的探究活動。利用多媒體把死海奇特的現象展現在學生面前,使學生看到這一奇觀后萌發學科學、用科學的熱情。
(三)課外延伸
科學教學活動受時間及場地的限制,學生自主探究的空間小,參與程度往往不夠。因此我在教學過程中設計了課外延伸這一環節。讓學生探究漁民利用魚排養魚時,想讓魚網將魚群圍住,用什么方法能是漁網在水中立起來呢?
這一設計是讓學生帶著問題走進課堂,又讓學生帶著問題走出課堂。課雖結束了,但探究活動并沒結束。這一環節的安排就是要把學生的科學思維活動繼續下,推動學生進行課外科學探究。
五、說板書設計
板書是微型教案,是對知識濃縮和提煉的結果。在板書中我力求簡明扼要,體現全文。本課時的板書如下:
使沉在水中的物體浮起來
浮 改變形狀
↑ 增大空間
沉 減輕重量
水中加鹽
說課稿 篇9
一、 說教材分析
紙是日常生活中常見的,也是孩子們十分熟悉的材料。《紙的觀察》這一課是科教版“科學”三年級上冊五單元“紙”的第一課時,主要由三個部分組成:
第一部分:觀察一張白紙。學生已經掌握了一定的觀察事物外部特點方法。在這一部分就要引導學生對一張白紙的外部特點進行多角度、多方法的觀察描述。學生在相互傾訴、互相交流的過程中,豐富和調整自己的理解,自主構建新知識。
第二部分:是比較兩種不同的紙。當觀察完一張白紙,面前出現另一張不同的紙時,學生首先想到的是進行比較觀察,這時,觀察方法也進行了遞進。在此環節紙的色澤、光滑度、厚薄、軟硬等性狀是學生認識的主要方面。其中。比較紙的厚薄不僅僅是用手摸,還引入了測量的方法。
第三部分:是觀察紙的纖維。從不同紙的不同點自然引入相同點-----紙纖維。把紙撕開來,觀察撕開的紙邊,就能發現毛茸茸的纖維。再把紙揉成團后展開,用放大鏡觀察紙面。這些很新鮮的觀察活動會激發學生不斷的拓展觀察事物的方法。對于新的發現學生會產生新的想法和問題,并將引導他們進一步探索,為下一課——造紙打下基礎。
二、說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讓學生觀察、認識紙的基本特征,知道紙是由纖維組成的。
2、技能目標:引導學生運用多種感官,借助簡單的觀察工具對紙的特點進行觀察和描述;讓學生經歷并理解觀察、比較、科學測量等過程,學會運用科學的方法去認識周圍的事物。
3、情感目標:讓學生在探究過程中體驗科學探究的樂趣,保持和發展探究周圍事物的興趣和好奇心,敢于提出不同的見解, 樂于合作與交流。
三、說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讓學生觀察、認識紙的基本特征,知道紙是由纖維組成的。
教學難點:會用感官,借助簡單的觀察工具對紙的特點進行觀察和描述;經歷并理解觀察、比較、科學測量等過程。
四、說教學策略
一、始終以學生為科學學習的主體,教師則是科學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引領者和學生的親密伙伴。對學生在科學學習活動中的表現給予充分地理解和尊重。
二、主要采用觀察、比較、科學測量等方法,讓學生通過親身實踐,激發其好奇心與探究欲望。力求在學知識的同時培養他們探究知識,獲取知識的能力。
三、指導學生在交流合作中進行觀察探究,并引導他們學會運用多種感官參與學習,在生生互動中掌握知識,學會本領,陶冶情操。
五、說教具準備
白紙、牛皮紙、放大鏡和直尺、一本語文書和一個筆記本。
六、說教學過程
科學課是以觀察、探究為核心,為了讓學生能進行細致的觀察,我將本節課分為五個環節: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出示學生用紙制作的折紙、剪紙,然后問到:這些精美的藝術品都是同學們自己制作的,你知道它們是用什么做成的嗎?一張張平凡的紙不僅能制作出精美的藝術品,也是我們的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對于紙你想知道什么?在學生提出種種猜想后出示課題:紙的觀察。這樣安排,為學生提供了感興趣、有結構的觀察材料。
(二)科學探究
1、觀察一張白紙的特點
在學生的興趣調動起來后我就引導他們進入第一個科學探究活動:觀察一張白紙:
(1)“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張白紙”,我一邊拿出白紙,一邊向學生交代今天的學習任務:“請大家觀察這一張白紙。那你打算用哪些方法來觀察它呢?”學生說出了用聞、摸、看、折、聽等觀察方法。這樣的引入任務明確,開門見山,既節約了時間,又調動了學生的探究興趣。再激勵性的讓學生估計一下自己能一口氣說出多少個紙的特點。
(2)緊接著我把觀察要求在大屏幕上顯示出來,引導學生觀察:“比一比哪個組能找到關于紙的更多的特點,把觀察到的特點簡單、迅速的記錄下來”。于是,學生們用討論的方法進行觀察。這樣做是為了讓學生在觀察活動中依靠任務,運用多種感官,借助簡單的觀察工具主動探究,找出一張白紙的十個或十個以上的特點。
(3)觀察之后匯報交流結果。每人匯報完后,其他學生針對他的發言提出自己的看法進行討論交流,然后再補充。學生們很有能力,對白紙的形狀、顏色、氣味、透光度、光滑度等特點進行了細致的觀察和精彩的描述。我在引導學生運用準確的語言描述觀察結果的同時適當的要求學生展示自己的觀察方法,要看到什么就說什么,以培養學生正確的科學態度。 這樣處理,學生有了足夠的思維空間和時間來進行觀察、思考、交流,顯現出出色觀察能力和表達能力!
2、比較兩張紙的不同
(1)在對白紙的觀察交流結束后,讓學生想想是不是所有的紙都有這些特點。在他們對新問題產生好奇后出示牛皮紙“你知道這是什么紙?現在你們手里有兩張紙,你會怎么觀察?”引導學生說出比較觀察后開始觀察不同紙的不同點。
說課稿 篇10
一、說教材:
本課是語文s版二年級語文下冊第三單元中的第四課《猴子種樹》,本單元主要是從不同角度反映“快樂”這一主題。而本課是一篇童話故事,講的是猴子對別人的話不加思索,一次次把要成活的樹拔掉,結果一無所獲。告訴人們:人要有自己的主見,無論什么事都要認準目標,要堅持不懈,否則將一事無成。今天,我們上的是第一課時
二、說教學目標:
1、認識“猴、梨、將、鴉、哇、諺、拔、麻、雀、櫻”10個生字,會寫“拔、掉、杜、肥、短、將、鴉、梨”8個字,具體指導書寫“拔、掉”兩個易錯字。
2、知道課文的大意。
3、讀通課文,
三、說教學重難點:
識字、朗讀
四、教學設想:
1、堅持“學生是學習的主體”這一新的教育理念,充分相信每一個學生,并把這種信任的態度傳遞給學生,便學生充分相信自己的能力,并對自己的學習持樂觀、積極的態度。
2、營造民主、寬松、和諧的課堂氣氛。
3、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質疑能力,在讀書中解決問題,體驗成功的喜悅。
4、感受祖國語言文字的豐富多彩與魅力。
5、及時評價、促進發展。
五、說教學過程:
為了達到以上的目標和設想,我們是這樣設計教學過程的。
一、激趣導入、揭示課題
首先談話導入課題,讓學生讀好“猴子”這個輕聲音節,復習“種’這個多音字,(和都是對學生已有知識的一個鞏固。)
接著讓看到課題你能提出哪些問題呢?(培養學生的質疑能力)
二、初讀感知,解決生字詞
過渡:學貴有疑,所有的疑問都靠我們讀書來解決。
然后請同學們用好聽的聲音自由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接著就檢查學生的讀書情況,出示詞串,進行詞串教學,并解答學生根據課題提出的問題。
第一組詞串是猴子 烏鴉 麻雀 杜鵑,這就是故事中主要角色
第二組詞串哇哇地 喳喳地 咕咕地這是“烏鴉、麻雀、杜鵑“的叫聲,不僅讓學生讀,還讓學生了解這是象聲詞,還進行拓展,你還能說出這樣的象聲詞嗎?
第三組詞串梨樹、杏樹、桃樹、櫻桃樹,這是課文中猴子種了那幾種樹,不僅讀詞,而且解決學生在質疑課題是提出的問題。接著過渡,你知道這些果樹幾年結果嗎?
出示第四組詞串梨五杏四 杏四桃三 桃三櫻二讓學生讀完詞語后,總結規律,這都是農諺,接著進行一個學習連接,讀農諺是什么,然后進行拓展,學習幾個諺語(這是對學生進行新知的學習和語言的積累,感受祖國語言文字的豐富多彩與魅力)
最后出示第五組詞串:耐心 等得及 不著急,這是一組同義詞,,讀完詞語后,出示帶有這些詞語的三句話,不同的三局問句,表達同一個意思,讀完后,進行語言訓練,讓學生說出類似的不同句子表達同種意思,再一次讓學生感受祖國語言文字的豐富多彩與魅力。
接著進行生字教學,由詞到字,在一定的語境中識字,就容易多了,出示八個一類生字
拔 掉 杜 短 將 肥 鴉 梨
讓學生個別讀開火車讀齊讀等方式的讀后,讓學生按一定的規律分類記憶,可按結構分,也可按部首分類記憶,然后學生四人小組討論怎樣記憶字形。
學生匯報,及時鼓勵表揚 ,給學生體會合作的快樂成功的喜悅。
接著教師范寫:拔掉,這兩個字都是易錯字,重點指導,加強記憶。
最后學生描紅,寫字。
三、再讀課文、文從字順
請九個學生當小老師,分自然段讀課文,學生跟讀。
在這節課中我們力求體現第一課時的特點,重在字詞的教學,又力求有自己的特色,雖是童話故事類課文,我的的字詞教學用詞串的形式不僅學字詞,還串講課文的有關內容,并進行一定的拓展練習,字形教學采用小組合作的法師進行,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及能力,在教學中體會到成功的喜悅,營造幸福課堂。
【【精華】說課稿模板10篇】相關文章:
初中地理說課稿模板《北京》說課稿12-29
《離騷》說課稿模板12-05
小學音樂說課稿模板12-27
《過秦論》優秀說課稿模板12-28
《墨梅》參賽優秀說課稿模板12-28
《蜜蜂》說課稿模板2篇12-17
《獅子和鹿》說課稿模板12-17
《蜘蛛開店》優秀說課稿模板12-28
變色花優秀說課稿模板12-27
《美麗的彩虹》說課稿模板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