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說課稿模板匯編10篇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進行說課稿編寫工作,借助說課稿可以提高教學質量,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說課稿要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說課稿10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說課稿 篇1
各位評委老師:
大家好!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浙教版《品德與社會》四上年級第三單元第4課《集體力量大》。
一、教材分析
課文由"故事屋、聰明谷、故事屋、活動角"四部分組成。教材中的故事"螞蟻搬蛋糕"告訴學生人多力量大的道理;聰明谷的諺語讓學生通過經典的文字見證集體力量的巨大;故事"動物搬水果"旨在讓學生明白有時候人多并不一定力量大,只有互補長短、分工合作、齊心協力才能發揮出巨大的集體力量;活動角的取珠游戲讓學生在實踐中親身體驗和感受到"分工合作、齊心協力"是催生集體巨大力量的催化劑。教材內容的呈現由淺入深,層次分明,所蘊含的教學點清晰明確,較好地凸顯了本課的教學關鍵詞--學會合作。
二、目標定位:在品社三下的《競爭與合作》中,孩子們已經初步感受了合作的重要性,本節課將在此基礎上,讓孩子學習合作的方法,體驗由合作帶來的成功,感受齊心協力力量大的真理。根據教材的編寫意圖,以及對孩子們實際情況的與預測,我制定了一下教學目標:
1、通過討論、實驗,明白集體力量大的道理。
2、知道自己是集體的一員,愿意和同學合作,一起為集體的事貢獻力量。
3、明白"人多+人心齊=真正巨大的集體力量"。
重難點:讓學生明白集體力量大,人心齊,力量才能真正大;愿意為集體出力。
三、課程資源開發和利用
品德學科作為一門新的綜合實踐活動課,教材已不是教師進行教學的唯一依據,開發新的教學資源成為豐富課堂、提高教學效果的一個常用手段。圍繞一個教學點,教師可以對教材進行靈活地、恰當的處理。因此,在教學中,教者對教材內容有所使用,有所拋棄,而兩者的目標都是一致的--通過學習,讓學生感受到集體的力量,學會在集體中與他人合作,共同提升集體的力量。教材中的四部分,我保留選用了聰明谷、故事《動物搬水果》的內容,又自選了"折牙簽"游戲,設計了兩次的捏橡皮泥活動。積極利用語文、音樂素材為本課教學服務。
四、教法、學法的使用
孩子在課前的調查搜集信息、教學游戲、欣賞、討論、講故事等多種方式將課堂變得立體,讓孩子們的學習變得輕松有趣。較好地體現品德課程的活動性、實踐性。
教師將音樂、部分文字圖片做成PPT課件,以輔助教學。準備一張寫有課題的大彩色卡紙。
五、教學流程
下面我介紹一下我的教學過程。主要分四部分進行。
第一塊:小牙簽藏著大學問--明白集體力量大的道理
組織孩子們進行折牙簽的游戲,輔以模仿小牙簽的口吻:"你們可不能小看我哦!"這樣充滿童趣的話語,學生輕松折斷1根牙簽,卻怎么也折不斷一捆牙簽,通過談談感受,在游戲中讓學生體驗到小牙簽也有大力量,這就是集體的力量。揭示課題。
第二塊:集體力量大諺語大集會
首先讓孩子們欣賞歌曲《眾人劃槳開大船》。這首歌的歌詞淺顯易懂,每一句詞都傳遞著集體的力量。聽過后我請學生談談聽歌后的感想,并根據學生的反饋靈活的進行對比體驗活動,如"一個巴掌拍不響,萬人鼓掌聲震天"。讓孩子們一起拍拍手。
接著,請孩子們反饋課前搜集的表現集體力量大的諺語,將諺語卡片貼在卡紙上。
第三塊:捏橡皮泥的啟示--明白合作力量大
這是本節課的重要部分,我預設了2次捏橡皮泥的活動。第一次,要求每個小組的學生在3分鐘內捏成一只熊貓。活動前,教師沒有其他的提示語,目的是想讓學生在活動親身接觸集體活動中將會產生的矛盾、不配合等情況,直面問題,產生感性認識。有助于教師了解學生對于"合作"這一概念的原始狀態,便于對癥下藥進行教學。
我將選擇有代表性的小組進行第一次捏橡皮泥活動的匯報,請成功的小組匯報經驗,失敗的小組總結教訓。我和孩子們共同討論后明確了進行合作的對策:
1、發揮才智,設計主題;
2、合理分工,明確任務;
3、各施所長,互相幫助;
4、團結合作,完成作品。然后我們戴上充足的準備進行第二次捏橡皮泥。這一次的活動時間還是3分鐘,但我沒有定主題。四年級孩子的動手能力會給我們帶來驚喜的。3分鐘后,每組的作品都被齊刷刷地展示在全體孩子跟前,他們也會不由自主的贊嘆,感到喜悅。這時,我就會隨機采訪小組的組長,請他們用一個關鍵詞來說說他們的成功的原因:合作、團結、協調等關鍵詞的出現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通過2次捏橡皮泥,讓孩子們明白合作將會讓集體的力量變得巨大。
第四塊:兒歌升華情感
在孩子們感受到合作的成功,情緒高昂的時候,教師播放輕柔的音樂,出現一首兒歌:我喜歡繁星。一顆星星不明亮,繁星滿天亮晶晶。
我喜歡樹林。一棵孤樹不頂用,一片樹林擋狂風。
我喜歡海洋。一滴水漂不起紙片,大海上能航行輪船和軍艦。
我喜歡和大家在一起,一個人的力量小,集體的力量大無比。
在音樂聲中教師深情的朗誦,將孩子帶進一個合作的集體中,也讓孩子們在音樂聲中品讀兒歌,感受內心的情感。溫柔地結束本課的教學。
作業設計:學校運動會即將召開,請與同學合作完成一張運動會的宣傳海報。
板書設計:寫著課題的大卡紙代替黑板,學生搜集的各種諺語做成卡片貼在上面。
關于教學細節:品德課教學要關注學生的課堂表現,注重細節效應。如在進行捏橡皮泥游戲的過程中,就會出現很多真實的反映,很多學生的現場反映就是非常珍貴的教學資源,教師要進行把握。設計細節,比如我在教學中設計通過小磁鐵來固定大卡紙,發現一個磁鐵不能固定,要好幾顆才行。這就是一個細節的集體力量大的表現。諺語的集體貼在卡紙上也是集體力量的展現。
說課稿 篇2
一、說教材
〔一〕教材的地位
《林黛玉進賈府》是中等職業教育國家規劃教材第三冊的一篇重要講讀課。本單元是小說單元,是文學作品閱讀欣賞能力訓練序列中的訓練閱讀欣賞小說的能力重點篇目。構成本單元的三篇講讀課文和一篇選讀課文,兼及古今中外。本課屬于中國古典小說,擬重點說明兩點:①閱讀我國古代小說的意義和閱讀小說的基本方法,激發學習興趣。②《林黛玉進賈府》重在研討環境、人物表現藝術。
〔二〕教學目標
我設置本課的教學目標有三個:
A、知識教育點
1、 結合課文閱讀使學生了解《紅樓夢》的主要內容和它的思想性、藝術性及其在文學史上的地位。
2.從分析林黛玉、賈寶玉、王熙鳳的不同性格,學習刻畫人物的方法。
3.理解環境描寫的特點和作用。
B、能力訓練點
1、訓練學生通過揣摩人物語言、動作及細節描寫把握人物性格的能力。
2、分析形象,培養學生良好的分析習慣和知識遷移地能力。
C、德育滲透點
正確理解《紅樓夢》的思想內涵,培養學生熱愛祖國傳統文化的思想感情;認識封建大家族的腐朽沒落,理解賈寶玉追求個性自由反封建的精神。
(三)、說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分析人物的性格特點及刻畫人物的寫法。
[教學難點] 林黛玉的性格分析。
二、說教法及依據
1、拓展知識,構建愉快教學法
國外有一種較先進的教學方法——愉快教學法,主要特點是從學科特點出發,通過新穎的教學形式,以創 設充滿活力的教學過程為目標,讓學生在愉悅的心境狀態中,實現認知與情感、理性與非理性的統一。 小說單元教學時,遵循教學方法亦要改革的指導思想,摒棄傳統的“念 經式”的教學模式,吸收國外“愉快教學法”的長處,教法求活,視野當闊為重點。
2、直觀展示法:
第一紅樓夢人物眾多,錯綜復雜,搞清楚人物之間的關系對于把握人物性格征有著重要意義。第二,賈府建筑的規模即黛玉進賈府的路線是引導學生讀小說的主要線索,利用現代技術手段,將人物關系和賈府建筑制作成圖片,可以幫助學生更直觀地把握小說內容。
3、研究性學習法
《新課程標準》指出必須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要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語文學習方式,改變學生的學習觀念、態度、習慣,鼓勵學生想象、質疑、發現、創新”等,在授課中我嘗試引導學生進行探究性學習,而具體到本文的三個課時中,體現在自尋資料上和人物性格分析上,分兩個步驟進行:
第一步:學生通過看電視片段、預習、自主探究。結合老師簡介的《紅樓夢》的基本情節,領會其內涵。
第二步:合作探究。方法是分小組討論,課堂交流,通過討論交流,互相探討解答,在老師的點撥下,概括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
4、仿寫法
“控制論”告訴我們要實現有效控制就必須“要有反饋”,而且反饋越及時越好,因此要設計“仿寫法”:即將小說里學到的人物描寫方法用在小作文練習中,即對熟悉的人物進行描寫,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
三、說學法:
在當今信息時代,現代教育所面臨的最嚴峻的挑戰已不是如何使受教育者學到知識,而是如何使他們學會學習,正如埃德加。富爾所說:“未來的文盲,不再是不識字的人,而是沒有學會怎樣學習的人。”葉圣陶先生也說“凡為教者必期于達到不教”。因此,加強對學生的學法指導尤為重要。這也符合新標準指出的,必須轉化學生的學習方式。本課在學生學習方法上力求體現:
1、重視自學指導。學生是以學習為主要任務的人,教師教給學生的學習方法,是想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
2、師生共創,設立情境。為了讓學生展開充分的聯想,還可以借助音樂、圖片等形式,提供與新課題有關條件,創造適當的情境,激發學生的想象空間。并創造共同研討的氛圍,讓學生親身經歷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體驗探索成功的快樂,養成他們對于優秀文學作品細細品讀的習慣。
四、概說教學程序
本課題共設三課時,本說課內容徹重第三課時。簡介第三課時前的內容。
課前預習:課前組織學生利用課件的“影視欣賞”觀看《紅樓夢》的錄像片斷《林黛玉進賈府》。
第一課時教學要點:
1.單元閱讀導言。
2.介紹《紅樓夢》和曹雪芹。
3、前五回內容介紹:
第二課時教學要點:
1.組織課堂研討:賈府與別家有何不同?
2.明確作者怎樣寫賈府這一典型環境及其作用。
第三課時:
教學要點
1.師生共同討論課文出現人物形象重點是王熙鳳、賈寶玉和林黛玉的性格。
2.學習古代小說中刻畫人物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引言:作品中的人物是圍繞黛玉進賈府這一中心事件,通過黛玉的見聞來描寫的。黛玉進府按照封建貴族家庭的禮規,必定要去拜望自己的長輩,同輩姊妹也都要見見面。作者選擇這個機會使作品中的主要人物出場亮相,是行文的必需,也是事理的必然。作者安排人物出場與環境描寫交錯進行,詳略得體,虛實兼用。詳寫的人物有王熙鳳、賈寶玉、林黛玉,我們與學生一起來欣賞。
二、人物形象賞析
可用師生共同討論及教師點評的方法指導學生賞析人物。
(一)林黛玉
1.找出描寫林黛玉外貌的句子。
提示:作者用不同人物的眼光,很有層次地刻畫林黛玉的音容笑貌、神態風度,使林黛玉的形象越來越清晰地呈現在讀者面前。
方法:把眾人眼里的黛玉、王熙鳳眼里的黛玉、寶玉眼里的黛玉,三處描寫放在一起,加以比較。
①眾人眼里的黛玉:“眾人見黛玉年貌雖小,……便知他有不足之癥。”
教師點評:只作初步勾畫。眾人關心的是黛玉的身體,注意點是體質的病弱和不足。
②王熙鳳眼里的黛玉:“這熙鳳攜著黛玉的手,上下細細打諒了一回,……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頭心頭一時不忘。”
教師點評:描寫進了一層,突出黛玉容貌的標致和氣派的不凡。鳳姐見多識廣,見過世面,“真有這樣標致人物,出自鳳口,黛玉豐姿可知,宜作史筆看”(脂硯齋批語)。王熙鳳的話說得那么中聽,得體,不僅投合賈母的心意,說得老太太十分受用,而且點明了黛玉的風流態度和言談舉止的不俗。
③寶玉眼里的黛玉:“廝見畢歸坐,細看形容,與眾各別:……病如西子勝三分。”
教師點評:經過兩處鋪墊,第三處借寶玉之眼濃墨重彩地描寫黛玉。五個對偶句抓住林黛玉弱不禁風、多愁善感的性格特點,工筆細描,細致地表現了黛玉無與倫比的姿容、神韻和風采,繪出了一幅精美的風流俊逸的病美人圖。這一形象只有寶玉的眼睛能看出來,其他任何人都是無法發現的。
小結:三處描寫多角度、有層次地展現林黛玉的音容笑貌、神態風度,寫意和工筆兩種手法交替使用,既有朦朧的美感,又有清晰的美感。
2.思考:黛玉進賈府,為什么要“步步留心,時時在意,不肯輕易多說一句話,多行一步路”?
引導學生找出黛玉進賈府后語言、動作和心理活動的描寫,并練習點評。
歸納:①賈母一見黛玉,疼愛得了不得,“一把摟入懷中大哭”,并不計較禮節,可是待眾人慢慢解勸住了,黛玉還是補行了拜見的禮節。見了迎春姐妹三個,也“忙起身迎上來見禮”。
②聽到后院有笑聲,聽到“我來遲了,不曾迎接遠客!”黛玉心里覺得那人“放誕無禮”,只是不說,見了面還是“連忙起身接見”,稱呼上也非常小心。外祖母說:“你只叫他‘鳳辣子’就是了。”她知道外祖母可以開玩笑,自己可隨便不得,待明白過來,“忙陪笑見禮,以‘嫂’呼之”。
③回刑夫人話時的語言、動作。賈赦沒出來見面,只是讓人回話,因為回的是大舅舅的話,黛玉忙站起來,一一聽了,恭肅如此。大舅母苦留她吃飯,黛玉笑著推辭:“舅母愛惜賜飯,原不應辭,只是還要過去拜見二舅舅,恐領了賜去不恭,異日再領,未為不可。望舅母容諒。” 表明了對邢夫人的尊敬與感激,又表明了自己顧全大局的禮節,說明他待人處事是處處留心的。
④還有兩次讓座的描寫。連一個位子,黛玉也處處小心,無論在王夫人處,還是在賈母后院吃飯,黛玉都十分推讓。表現她非常細心,絕不輕易從事。
⑤“黛玉見了這里許多事情不合家中之式,不得不隨的,少不得一一改過來”,飯后漱口,跟著漱口,吃茶,跟著吃茶。表現她細心,在意。
⑥黛玉回答賈母(語言描寫):“只剛念了《四書》。”黛玉又問姊妹們讀何書。賈母道:“讀的是什么書,不過是認
得兩個字,不是睜眼的瞎子罷了!”當寶玉問她可曾讀書時,黛玉只說:“不曾讀,只上了一年學,些須認得幾個字。”可見黛玉已經意識到先前實話實說有不謙之嫌,馬上留意改口。黛玉的言談舉止,表明其教養非同一般。
小結:對黛玉語言和動作的描寫,處處表現她“步步留心,時時在意”,謹小慎微的態度,表現她“寄人籬下”的心境。黛玉“上無親母教養,下無姊妹兄弟扶持”,只好依傍外祖母。她有很強的自尊心,也有很強的自卑感。因此,“步步留心,時時在意”。
總結:通過外貌、語言、動作、心理活動表現了一個美貌多情、體弱多病、心態復雜、知書達理、有教養、為人處處小心謹慎的少女形象。
ァ。ǘ)賈寶玉
提示:寶玉的出場,作者在渲染氛圍、布局上,下了相當的功夫。在第二回就曾介紹了這位生得“更奇”的公子。
方法:學生找出寫寶玉的內容并練習點評。
1.出場前,用世俗觀點從側面加以勾勒。王夫人語云“孽根禍胎”“混世魔王”“甜言蜜語”“有天無日”“瘋瘋傻傻”(第10、11兩段);林黛玉訴母親曾言“頑劣異常,極惡讀書,最喜在內幃廝混”(第11段)。這些側面描寫說明寶玉的所作所為是與封建的正統觀念相抵觸的,是與世俗的常情格格不入的,他是封建統治階級的一個“叛逆”。
2.出場時的肖像描寫(第13段)。 角度:林黛玉觀察;描寫:“心中想著……看其外貌最是極好,卻難知其底細。”
分析:在林黛玉看來,寶玉分明是一個眉清目秀、英俊多情的年輕公子,不但看不出有什么憊懶與懵懂,而且眼熟親切。
3.《西江月》的兩首詞,這兩首詞是塑造寶玉形象的基本構圖。
角度:作者插入描述
無故尋愁覓恨,有時似傻如狂。縱然生得好皮囊,腹內原來草莽。
潦倒不通時務,愚頑怕讀文章。行為偏僻性乖張,那管世人誹謗!
富貴不知樂業,貧窮難耐凄涼。可憐辜負好韶光,于國于家無望。
天下無能第一,古今不肖無雙。寄言紈绔與膏粱,莫效此兒形狀。
該詞作用:其一,作者假托封建衛道者的口吻,對寶玉的似嘲實贊,巧妙地歌頌了寶玉反封建的叛逆性格,暗示了小說為寶玉安排的悲劇結局。其二,作者用“說反話”的手法,贊賞寶玉對封建主義采取的玩世不恭的態度,歌頌他不向世俗屈服,勇于反抗的精神。他的“愁”和“恨”,正是要求擺脫“世務”“文章”而不可得的苦悶心情的表現;他的“傻”“狂”,是專制壓迫和禁錮的結果,是他在痛苦中尋求新的生活和理想,而又找不到出路,陷于失望和迷惘的一種精神狀態。表面上是用世俗的觀念批判賈寶玉,而實際上卻是賈寶玉叛逆性格的寫照,不愿受封建傳統的束縛,厭棄功名利祿的追求;只求獨立不羈,個性解放。不順從封建統治者對他的要求,不安于他們所規定的本分。二詞用似貶實褒、寓褒于貶、正文反作的手法揭示出賈寶玉的思想性格。
4、出場以后的語言行動描寫:(14段)
作者一是采用浪漫主義手法寫她與黛玉的心靈相通;二是極力表現寶玉的驕橫不羈。
賈寶玉是封建貴族家庭的叛逆者,他具有反對封建束縛、要求自由平等的思想。他蔑視世俗、卓然獨立的種種表現,是他反抗封建禮教和封建道德的精神的體現。
(三)王熙鳳 (從人物出場描寫入手,研究描寫人物的方法) (重點分析)
提示:王熙鳳的出場安排在黛玉已和賈府諸女眷都見過面、都在場的情境里,便于多方面地表現她的性格。
方法:學生歸納王熙鳳出場描寫并練習點評。
1.出場描寫,“未寫其形,先使聞聲”。她一出場,立即引起黛玉的特殊感覺,再用他人的恭肅嚴整加以反襯,張張狂狂的形象顯得格外鮮明突出,表現她的潑辣,又說明賈母對她的寵愛。
2.肖像描寫,寫出了一個貴族少婦的形象。寫服飾,先概括通體的形象,再作鋪張的描寫,從頭飾、裙飾和服裝三方面,極力鋪陳集珠寶于一身的妝扮,顯示她的華貴、得勢,也暗示她的貪婪、俗氣。寫容貌,細致入微,出神入化。三角眼,吊梢眉,美麗的容貌隱藏著刁鉆和狡黠,敏感的黛玉已覺察到她雖春風滿面,討人喜歡,可隱含著可怕的威勢,極有心機,極善做作。
3.在賈母面前夸黛玉,乃傳神之筆。她說話新鮮、得體、動人,字字句句都討賈母歡心。問這問那,關懷備至,善于奉承,隨機應變。
4.回王夫人話:充分表現了她果斷能干的才能與善于機變逢迎的本領(這正是她贏得歡心,成為掌權人的原因)
王熙鳳的人物形象:王熙鳳是一個精明能干、慣于玩弄權術的人。其為人刁鉆狡黠、善于阿諛奉承、見風駛舵、笑里藏刀。她夸黛玉標致,嘆黛玉命苦,對黛玉關懷備至,一切都忖度著賈母的心思行事,一切為了討得賈母的歡心。她善解人意、巧于逢迎、乖巧機靈的性格和在賈府的實權地位都表現出來了。
總結:中國古代小說和戲劇都十分重視人物第一次登場亮相,通過外貌描寫初步顯示人物性格特點,給人初次但卻不易忘懷的印象。課文寫王熙鳳登場亮相效果極佳,這是因為作者選擇了適當場合、適當的時機,把握住人物的地位、身份、性格特點,值得我們學習借鑒。
附:板書設計
寫出場:先聲奪人,性格潑辣
畫肖像:美麗的外表,刁鉆的本性
王熙鳳{ 見黛玉:察言觀色,看風使舵
回王夫人:果斷能干,受寵專權
主
要{ 出場前的側面描寫:叛逆者、蔑視世俗,卓然獨立
人 賈寶玉{ 出場后的肖像描寫:眉清目秀、英俊多情
物 二首《西江月》:(正文反作法)封建叛逆者
林黛玉{ 態度與心境:寄人籬下,步步留心,時時在意
外貌、神情、風韻:美麗多情,體弱多病
布置作業:
1.從下列命題中任選一個,寫一段文字。要求:寫一個人;安排適當的場合讓人物登場亮相,通過外貌描寫初步顯示人物的身份和性格特點。
①我的老師②我的同學③我的親屬④我的鄰居2、課外閱讀《紅樓夢》。
說課稿 篇3
各位領導、老師:
大家下午好!
《蒙娜麗莎之約》作為六年級第八組課文主題為“身邊的藝術”中的一篇略讀課文,其教學目標的主旨不僅僅在于使學生感受達。芬奇畫筆之下的蒙娜麗莎所蘊含的無窮的藝術魅力,還在于通過閱讀,學習作家文筆之下的觀察方法和表達方法,從而運用其法,在語文實踐活動中得到相關技能的訓練,也使《蒙娜麗莎之約》發揮其更大的訓練載體的作用,實現語文教學一語二文,學語習文的價值理念。
《蒙娜麗莎之約》全文共917個字。作者極具匠心地運用平俗和洗練的雙重筆觸,再現了杰出畫作難以捉摸的神秘之美的同時,也彰顯了文學藝術有聲有色可以捉摸的行文之美。如果說藝術之美在于熏陶,那么文學之法就在于感悟和運用。因此,為凸顯教學目標,全文我緊緊把握住一個問題:從哪些描寫中感受到《蒙娜麗莎》這幅世界名畫的巨大魅力?側面描寫點到為止;正面描寫以讀代講,讀文賞畫,讀中悟法。在教材的取舍中,教師致力于引導學生實現2個融合:藝術美與文學美的融合,欣賞美與表達美的融合。從課堂的教學效果看,我們把40分鐘的時間盡可能多地留給了學生,并且實現了語文能力的轉化訓練。我相信,通過這樣的教學設計,非但不會削弱學生對于藝術的熱愛,同時還會為學生更多地欣賞和創造藝術在能力領域中有所啟迪。
當然,在教學之初,我曾有過一種奢望——我希望我的教學也能成為在畫作藝術、文學藝術之后的教學藝術。由今天看來,這還只是一種夢想,他告訴我,教學永遠是一門遺憾的藝術,所以,懇請各位專家、各位老師給予我的教學批評指正。
我感謝所有教研員為我的成長、為今天的研修活動辛勤地付出;感謝今天蒞臨的全體老師。《蒙娜麗莎之約》成為作者靈魂的一部分,同樣,今天的教研之約,也會成為我教學財富的一部分。
謝謝大家!
說課稿 篇4
一、說教材
《北京》這是一篇寫景記敘文,作者用生動的語言、準確的詞匯,將北京描繪成一幅多彩的圖畫,從這幅畫里我們能讀到莊嚴美麗的天安門,高大的人民英雄紀念碑,又寬又長的柏油馬路和壯觀的立交橋,還有許多名勝古跡、高樓大廈和風景優美的公園。這又是一篇培養學生語感,幫助學生積累語言、運用語言的好文章,也是增強學生民族自豪感的好教材。本課的二、三、四自然段,條理清晰,詳略分明地介紹了天安門、立交橋;名勝古跡、公園和高樓大廈。但是由于學生年齡小,部分孩子還沒到過北京,因此,理解課文的二、三、四自然段的內容,感受首都北京是一座美麗的城市,激發學生熱愛首都,熱愛北京的感情既是本課的重點,又是本課的難點。特別是第四自然段,課文對所提到的名勝古跡、公園、新建的高樓大廈未做詳細介紹,因此,要全面地了解北京,對于孩子們來說有難度。為了突破教學的重難點,我制定了如下的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認識“央”、“瓦”等13個生字,會寫“國”、“圖”等10個字。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積累優美詞匯,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2、能力目標:自主識字,對閱讀有興趣。能在閱讀中主動積累詞語,培養學生搜集資料,合作交流,動手操作的能力。
3、情感目標:感受北京的美麗和巨大變化。培養學生熱愛首都,熱愛祖國的意識和感情。
教學重點是正確、流利、有感情朗讀課文,在朗讀中體會北京的美。
二、說教法
1、情境教學法。 我們知道:“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本堂課我主要采用情境教學法,用多媒體計算機為學生創設旅游的情境,激發學生興趣,吸引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課堂教學活動。
2、聯想練說法:品賞詞語,理解句子,都需要伴隨著豐富的聯想。在教學中對學生進行聯想訓練,是進行語言文字訓練必不可少的手段。
3、朗讀感悟法:我在教學中安排充裕的時間讓學生朗讀課文,開展多層次、多形式的朗讀,引導學生在讀中了解,讀中體會。
三、說學法
1、朗讀感悟法
閱讀能培養學生感受、理解、欣賞、評價的能力,而自讀、自悟是閱讀的基礎。學生是學習的主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閱讀也是低年級教學最基本最重要的方法,學生在讀中感知、在讀中感悟、在讀中積累,在讀中形成語感、在讀中學會讀書。因此,淡化教師的講,讓學生通過自由讀、默讀、合作讀、賞讀等多種形式來理解感悟課文是本課主要的學習方法。
2、勾畫圈點法,讓學生養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良好閱讀習慣。
四、說教學過程
為了實現教學目標,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我將本課設計為以下幾個環節:
(一)、課前播放北京城市宣傳視頻短片,讓學生對北京有個初步的了解。
(二)創設情境,激趣引入。在觀看視頻以后,問:你們想不想去北京走一走看一看?然后教師以導游的身份,帶領學生坐上快樂大巴去旅行。同時,在出發前,還讓學生先做一下準備活動,復習生字詞,為學習新課做準備。
(三)、品讀課文,走進北京。
課文的第二、三自然是本課的重點。我首先出示天安門廣場的圖片,讓學生感受它的美,然后再自己讀一讀第二自然段,畫出自己覺得寫得美的地方,然后再進行有感情朗讀訓練,這樣圖文結合,有利于加深學生對北京的印象。然后,我出示北京天安門廣場的方位示意圖,讓學生同桌合作用自己的話向別人介紹一下天安門廣場,我這樣做的目的是讓學生初步感知按一定順序描寫景物的方法,同時也鍛煉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
在第三自然段的教學中,先由教師來范讀,讓學生閉眼想象,然后再讓學生來說說從教師的朗讀中看到了什么,然后再圖文結合進行學。這一部份我主要采取朗讀感悟法,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讓學生在讀中充分感受北京的美。
教學第四自然段時,我先讓學生把第四自然段齊讀一遍。然后由教師展示北京名勝古跡的圖片,教師進行適當講解。然后,由學生上臺展示他們課前搜集的北京的新變化的圖片。
最后,在進行,總結時,通過結合圖片讓學生反復朗讀“北京真美啊!我們愛北京,我們愛祖國的首都!”,使整堂課達到高潮,更有效地激發了學生對北京的熱愛向往之情。
(四)拓展延伸。這一環節,我讓學生用手中的畫筆畫出心中美麗的北京,把抽象的語言化為具體可感的畫面,讓學生對課文的理解進一步得到升華。
說課稿 篇5
一、教材分析
“分數的初步認識”這一單元教材是在學生已掌握一些整數知識的基礎上進行課堂教學的。整數是單位“1”的疊加,而分數是單位“1”的均分,從整數到分數是數的概念的一次擴展,是學生認識數的一次質的飛躍。
本節課是整個單元的起始課。幾分之一既是一個分數,又是一個分數單位,對以后認識幾分之幾、分數大小的比較等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二、課堂教學目標
基于本課課堂教學內容在本單元的地位與作用及教材編排意圖,我擬定這節課的課堂教學目標為:
1、知識與技能:初步認識分數,能結合具體圖形理解幾分之一的含義;會讀寫幾分之一,能直觀比較幾分之一的大小。
2、過程與方法:讓學生經歷幾分之一的認識過程,體驗動手操作、合作交流的方法,獲得數學學習的活動經驗。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具體實例,感受到數由整數向分數的擴展,體會分數在生活中的應用,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課堂教學重點:理解幾分之一的意義;
課堂教學難點:理解只有“平均分”才能產生分數,建立幾分之一的表象。
課堂教學關鍵:結合具體圖形理解并描述幾分之一的含義。
三、課堂教學方法
課程標準指出:“有效的數學學習不能單純依賴模仿和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基于這一理念,本節課我采用了情境課堂教學法、直觀演示法、操作實驗法、觀察法和討論法等課堂教學方法,通過設計豐富多彩的分月餅、折紙片、涂顏色、找分數等
數學活動
讓學生在動手實踐、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經歷知識的發生、發展過程,主動構建數學知識。
課堂教學準備:多媒體
課件
彩筆,圓形、正方形、長方形紙片,1分米長的線段,兩分米長的繩子。
四、課堂教學過程
本節課分四個環節完成:(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二)自主探索,合作學習;(三)學以致用,解決問題;(四)總結提高,拓展延伸。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利用小朋友喜歡的動畫片人物喜羊羊創設一個分東西的情景:
(1)有4個蘋果,平均分給懶羊羊和美羊羊,每只羊分幾個?
(2)有2個草莓,平均分給懶羊羊和美羊羊,每只羊分幾個?
這兩個問題,學生很自然的用2、1等整數來描述分的結果,這時我出示第三個問題:1個月餅,平均分給懶羊羊和美羊羊,每只羊分幾個?學生會說每只羊分半個,“半個”還能像剛才那樣用整數來表示嗎?那該用什么樣的數來表示呢?這個問題成為課堂教學的出發點和矛盾產生的創生點,激發了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此時教師揭示本節課課堂教學內容并板書課題:分數――認識幾分之一(板書)
(二)自主探索、合作學習。
1、認識
(1)電腦演示,初步認識:
多媒體
課件
演示把一個月餅平均分成兩份的過程。指出:把一個月餅平均分成兩份,每份是這個月餅的一半。用數學的語言來說,就是這個月餅的二分之一,寫作1/2。(板書:二分之一 1/2 )
接著引導學生明白:中間短短的橫線叫分數線,表示平均分;分數線下的“2”表示平均分成兩份,分數線上面的“1”表示其中的一份。再讓學生一起讀一讀,讓學生借助月餅圖說一說你是怎么理解1/2的,剩下的那一份是這個月餅的1/2嗎?明白平均分成的兩份中,每一份都可以用1/2表示。
(2)動手操作,促進內化:
①讓學生動手用各種圖形來表示出1/2,體驗不同折法。
②讓學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要求學生運用準確的數學語言描述1/2所表示的意義,特別要講清是誰的1/2。并啟發思考:折法不同,涂色的部分也各不相同,但它們都可以用1/2 來表示,那是為什么?理解只要把一個圖形平均分成兩份,每一份都可以用1/2表示。
③展示沒有平均分的例子,引導學生進行討論,通過這些反例來突出“平均分”在分數概念中的核心作用,形成有意義的建構。
這一環節著眼一個“動”字, 通過教師有意識的引導,讓學生主動地從不同的角度去進一步認識1/2,豐富1/2 的表象,建構1/2 的意義,使學生對數的認識由整數擴展到了1/2,也為后面學習其他分數提供思路和方法。
2、認識幾分之一
(1)猜想:分數是否只有1/2這一個呢?除了能折出這些紙的1/2,你還能折出它們的幾分之一呢?(板書:1/3 、1/4 、1/5 ……)
(2)探究:讓學生利用紙片等材料通過折一折、畫一畫,表示自己喜歡的分數,并請部分學生將自己的作品貼在黑板上相應的分數下面,說說分數表示的意思。這一極具探究空間的開放性活動,再次提供給學生自主創造的機會,在“做分數”和交流的過程中得到了更多新的幾分之一,對分數的認識也由1/2擴展到了幾分之一。
(3)舉例:讓學生說說生活中見到的幾分之一。
指出:像1/2、1/3 、1/4 、1/5……這樣的數,都是分數。
3、比較分數的大小
通過把同樣長的繩子反復對折,再比較其中的一份。
引導學生觀察和思考,使學生體會和感悟:分數的個數是無限的;同一個物體,平均分的份數越多,得到的每一份就越少,完善學生對幾分之一的認識。
(三)應用新知,解決問題
針對學生的認知特點,我把練習按照基礎――提高――拓展分成了三個層次,意在能讓學生更好的鞏固新知,并能在此基礎上有所提高和拓展,做到有趣、有益、有層、有度。
1、基本練習:
(1)說出紅色小正方形在下圖中分別用哪個數表示:
學生回答后,追問:為什么同樣的一個正方形卻用不同的數來表示?加深對分數的認識。
(2)下列陰影部分用分數表示正確嗎?正確的畫√,不正確的畫×。
2、提高練習:設計了一道喜羊羊分西瓜的小故事:三個同樣大的西瓜,逐個平均分成2份、3份、4份,讓學生在具體情境中比較幾分之一的大小。
3、拓展練習:看主題圖,在圖中有哪些地方可以用分數表示?使學生感受到分數與生活的聯系和分數在實際生活中的運用。最后選取圖中的一個多邊形問學生:圖中涂色部分還能用分數表示嗎?這一問題無疑會與學生剛剛建立的新知產生矛盾,在學生的爭執中,教師拋出答案:不能用幾分之一表示,但可以用幾分之幾表示,這將是我們后面要繼續學習的內容。這個練習力圖滲透分數由幾分之一到幾分之幾的擴展。
(四)總結提高,拓展延伸
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通過回顧、交流,對情感態度、學習方式等進行自我評價,培養學生的歸納總結能力,體驗成功的樂趣。
五、板書設計
本課的板書設計,重點突出,展現了學生對幾分之一的逐步認識和理解的過程。
板書設計:
分數――幾分之一
1 …………其中的一份
二分之一 ―― …………平均分
2 …………平均分的份數
各位評委、各位老師,以上就是我對本課課堂教學的一些認識,不當之處敬請大家指教。謝謝大家!
說課稿 篇6
說教材
跳躍是人體的基本活動能力之一。低年級跳躍教材內容是一些簡單的單腳、雙腳跳躍練習和基本的跳躍方法。對培養學生跳躍的正確姿勢,發展學生的跳躍能力具有重要作用。通過教學,促進學生身體機能的發展,提高學生靈敏、速度、力量和協調素質和能力,發展思維的敏捷性和有序性,培養學生勇敢、果斷和勇于克服困難的意志品質。
一、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1、讓學生在游戲中掌握簡單的跳躍動作,發展靈敏、協調和跳躍能力。 2、讓學生在活動中學會創編游戲,培養學生創造意識和思維能力。
(2)能力目標: 1、在游戲活動中培養良好的交往合作意識和行為 2、培養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各項游戲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教學重點: 1、學生的想象、創新和表現能力 2、單、雙腳輕巧落地的方法
三、教學難點: 單腳前腳掌蹬地跳起和落地的方法
說對象 孩子從幼兒園到一年級,標志著人生的一個新階段的開始,兒童的心理、生理和社會行為產生較大的變化。常言道,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小學一年級與幼兒園能否銜接的平穩、順利。不僅直接關系到兒童小學階段的學習能否獲得成功,還關系到孩子的身心能否得到健康的發展。在這一階段,發展孩子的體能,使其有充沛的精力和良好的體質,為他們以后的學習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礎;一年級的學生活潑好動,喜歡賽跑、喜歡爭第一,能夠模仿各種事物,但是他們的注意力容易轉移,自我控制力差,應以趣味性和靈活多樣的運動形式,來調動、保持和培養學生對體育的運動興趣,克服教學內容的枯燥乏味。
說指導思想
培養學生對體育活動的興趣,提高學生的主動、積極參與體育學習的意識和行為,是《體育課程標準》主要課程理念之一。為全面達成五個學習領域目標,本課采用情境教學法,為學生的體育學習營造一個寬松、和諧、平等和充滿生氣與活力的氛圍,讓學生在富有情趣的環境中,帶著濃厚的學習興趣,主動、積極的參與到游戲活動中去,愉快的進行身體練習,享受游戲活動的愉悅,使學生的個性得到充分的發揮。
說教法 將教學內容溶合在游戲中,使學生樂于參與、易于參與的游戲中無形間達到教學的初步目的。由于學生的.感性思維較強,而理性較差,宜多做示范,以讓學生模仿練習,當學生掌握到一定程度時,再做技術性指導,以提高學生的技術質量與興趣。
(一)游戲參與法 將教學寓于“小動物學本領、森林運動會”中, 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個體―――結伴―――群體相結合法
為學生提供個體發揮,促進個體發展的時間和空間,又強調了同伴間的交往與合作,讓學生從小就感受到集體的意識與價值。
(三)、示范法
利用一年級學生模仿能力強,好動及愛表現自己,但體質較弱的心理、身理特征,應用規范優美的完整動作示范,以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四)、指導、糾正錯誤法
在學生的練習過程中,通過應用全體與個別指導、糾正錯誤相結合的方法,引導學生學習規范優美的動作。
說學法指導
(一)水平段練習法
根據個人的身體素質與學習新事物的接所能力可做完整動作練習或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習。(目的:做到因人施教,保持學習興趣并兼顧部分學生的學習需要。)
(二)大膽嘗試創新練習法
在教師的指導下大膽嘗試做跨越障礙練習。(目的:認識到我們面對困難或新生事物的時候有了嘗試才會有成功的機會,如果連嘗試的勇氣都沒有就談不上成功,建立自己的自信心;并在不斷的嘗試過程中找出最佳的方法。)
說教學過程
在課的導入部分,設計安排了快速反應小游戲《快快找》及模仿練習,教師運用形象生動的語言,選取籃球場內的各種顏色為基礎,配以美妙動聽的音樂伴奏,以及各種顏色的變化,使學生一上課就能集中精力,模仿練習主要是鍛煉學生的模仿能力,各種類型的模仿,使學生一進入課堂就感到形式新穎,生動有趣,激發起濃厚的學習興趣和熱情。
“跳單、雙圈”是本課選擇的跳躍教學內容。根據一年級兒童興趣廣泛、活潑好動,善于模仿的心理特點,本課采用情境教學形式,將“跳單、雙圈”基本教材通過創設“小動物學本領”、“森林運動會”等富有情趣的情景,把情、景、人物在活動中融為一體,讓學生達到一定的身心感受和情緒體驗,從而克服一定的困難和障礙,以豐富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去完成自己的學習目標。教師通過語言情景、場地情景,使學生產生強烈的角色體驗和濃厚的學習興趣,從而激起學生參與體育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為了更好的發展學生的個性,培養和建立良好的交往與合作能力,促進學生創造力、思維力和跳躍基本活動能力的發展,在教學過程中,采用了個體――結伴――群體的教學組織和活動形式。在游戲活動中,及為學生提供個體發揮,促進個體發展的時間和空間,又強調了同伴間的交往與合作,讓學生從小就感受到集體的意識與價值。
“障礙跑”是各種套、跨、鉆、饒等動作組成的活動,讓學生運用熟悉的生活經驗和已經學會的動作,自由組合進行創編活動,是本課設置的主要學習內容之一。在創編游戲活動過程中,讓學生運用討論、思考、探索和嘗試的方法,經教師的指點或幫助,能順利的完成簡單的創編活動。給學生多一點自我表現的機會,讓學生多得到一些成功的喜悅,使學生的自主性、創造性多一點發揮,使其真正成為體育學習的主人,使設計該內容的出發點;讓學生通過學習產生體育活動的興趣,并能從不會到會,從學會到會學,則是本課教學活動的歸宿。
說課稿 篇7
一、說教學分析
《語文課程標準》提出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促進學生在教師指導下主動地、富有個性地學習,提倡“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的學習方式,逐步改變以教師為中心和書本為中心的局面,促進學生創新意識與實踐能力的發展。在這堂課中,我把朗讀作為重點,注意啟發學生的想象,激發學生的情感,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結合生活實際理解詞句的意思,滲透理解語言的方法,以此突破語句中的難點,延伸課文內容。
二、說教學設計
1、創設情境,自主讀書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該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因此,我為學生創設了良好的閱讀情境,激發學生主動積極的思維。
(1)初讀課文
(2)重點指導
(3)評讀
2、合作學習,理解課文
合作學習是教學中不可缺少的一個環節,提供自主、寬敞的學習空間,使學生有機會交流,在實踐合作中得到收獲。這篇課文的最后一個自然段:“一棵棵小樹多像我們,我們多像一棵棵小樹。”比較難理解,于是,我就采取了合作學習的方法,把學生分成幾個組,讓他們共同學習、理解。有的說:“小樹和我們一樣都要成長。”有的說:“小樹成長需要陽光和水。”還有的說:“小樹的成長需要有人照顧。”這時,我適時地引導:“小樹在成長過程中需要有人澆水,修枝剪葉,那么你們在成長過程中需要什么呢?”聽完我的話,學生們七嘴八舌地議論開了:“我們需要爸爸和媽媽的照顧。”“我們需要吃飯、喝水。”“我們生病了需要治病。”等等,學生自然而然地就能體會這句話的含義。因此,學生通過合作學習的理解比教師直接生硬的解釋要體會得更深一些。
3、探究學習,聯系生活
為了進一步讓學生們了解植樹的好處,我帶著他們在校園的周圍親手種上了自己的“成長樹”,每天都要細心地照顧它,我發現就連平時很調皮的學生都很負責地給它澆水、施肥,好像照顧自己一樣,每個星期我們都要比一比誰的“成長樹”長得最好?讓學生從中體驗植樹的快樂,感受小樹和我們一起成長。
三、說教學體會
1、運用多媒體VCD的教學,不僅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有利于突破教學的難點。傳統的教學方法,把書本知識枯燥、單調地塞給學生,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感到被動而又乏味,但多媒體VCD能激活教學資源,展示生動的畫面,優美的錄音,將無聲的文字變為有聲的語言,再現語文情境,以直觀的形象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帶動學生的情緒,使教學效果事半功倍。為了突破本課的教學重點,我播放了多媒體VCD中的“朗讀指導”,視頻中標準、富有感情的課文朗讀,加上鮮明的升降調和停頓等提示符號,讓學生邊體驗邊模仿,多媒體VCD作為一種現代化教育技術走進課堂,給新課程注入了新的活力,深受學生們的喜愛。
2、學生已逐步成為學習的主體,課堂就是他們展現自我的舞臺。課堂上比安靜更重要的是個性的飛揚、思維的活躍、深刻的思考、指揮的啟迪,我們不應以紀律為名去抑制學生,而應該給他們營造一個平等、自由的環境,讓學生愉快地學習。
3、教師作為新課程的創造者和開發者,將合理創造性的運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挖掘新教材的潛在知識,在教學中反思,不斷地積累教學經驗,讓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深入下去,真正留給學生一片自由暢想的天空。
說課稿 篇8
這節內容是在學生掌握了年、月、日和時、分、秒等時間單位以及在日常生活中積累了一定的計時法的感性經驗基礎上教學的,為學生今后靈活運用24時計時法的知識和技能解決生活中的數學問題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教材有層次地安排了兩個方面的內容:
1、感知一天有24小時;
2、了解24時計時法表示時刻的方法。
依據教材的編排和學生實際,結合《數學課程標準》中對第一學段學生的要求,我確定了一以下三個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讓學生經歷用24時計時法表示時刻的過程,學會用24時計時法表示時刻,并能計算所經過的時間;
2、數學思考目標:讓學生經歷觀察、體驗、計算、類推等數學活動,豐富學生對24時計時法的感性認識,發展形象思維;
3、情感與態度目標:讓學生感受數學就在我們的生活中,激發學生學好數學的興趣和欲望。
教學重點是:
會用24時計時法表示時刻;
教學難點是:
使學生理解和發現兩種計時法之間的聯系與區別,并能正確地進行互換。
為了較好地達到以上教學目標,有效地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我采用創設情境、媒體演示、指導觀察、組織交流等方法,以使教師定位于學生學習數學的組織者、幫助者和參與者的角色;在學法上重點教會學生觀察、比較、體驗、合作、交流等方法,力求實現師生間動態的對話,形成真正的學習共同體。
鑒于以上分析,我做到了以下幾點:
(1) 聯系實際教學24時記時法。
生活中經常應用24時記時法,學生或多或少都有過接觸。首先,以學生喜歡的腦筋急轉彎引入,他們知道一天的兩個6時可以用普通計時法區分,個別同學會用18時記錄,接著,在生活中尋找類似18時的時刻,然后老師展示自己搜集到的信息,引出課題。
(2) 設計了較好的教學形式。
學生理解并掌握24時記時法與普通記時法的關系是有些困難的。我首先提問:你認為一天是從什么時間開始,什么時間結束的?借助課件,學生感受了一天里時針的轉動過程,知道一天時針轉兩圈,是24時,在轉的過程中,選擇有些時刻讓學生動作表演,加強了與生活的聯系。同時加深了學生對一天是24時的理解和體會。
其次,讓學生仔細觀察鐘面,同桌討論:鐘面上的內圈和外圈的數所代表的意思以及它們之間的關系:相差12,這為后面兩種計時法的互換打好基礎。
再次,就是能根據教學的實況和進程來處理好課前預設和課堂動態生成的關系。原來在講解兩種計時方法的互換這個環節的設計上,我本來是做了比較多的鋪墊。但是在上課的時候,我發現很多孩子對這兩種記時方法的互換已經有了一定的基礎和經驗。所以我就臨時做了改動:這部分內容就讓孩子們自己去講,通過生生互動,他們把自己的課外知識和課內感悟進行交流,這樣等于讓他們去當小老師,這就減輕了老師的負擔,也讓孩子們更能積極地參與到教學中;再就是在歸納、小結兩種記時方法怎么進行互換(這個環節,我根據孩子的實際學習情況,讓他們自己來講,這樣,或許孩子們能聽得更清楚.
(3) 扎實、靈活地安排練習形式。
以練習兩種記時法的互換為主。先是學一種練一種,隨學隨練,再就是鞏固練習時,以做一做,畫一畫,搶答題等形式把兩種計時法放在一起加強練習,同時還注意與生活相聯系,讓他們用兩種計時法生活舉例,帶他們去超市,按24時計時法改寫后,又自己提出問題,解決問題(這是一點拓展內容)。這樣練習,層層遞進,使學生更好地掌握兩種記時方法,同時也培養學生有條理思考問題的習慣。
另外,我還安排了 你知道嗎,和簡單介紹原始人以及我國古代的計時工具的課外內容,讓學生多了解一些與本課有關的內容,增長學生的知識,拓寬他們的視野。
最后課余時間用二十四時計時法設計周末的時間安排,做到學以致用,學習與生活相結合。
說課稿 篇9
一、教材分析
《傅雷家書》是一本書信集,由傅雷寫給兒子的很多信構成。貫穿全部家書的情意,是要兒子知道國家的榮辱,藝術的尊嚴,能夠用嚴肅的態度對待一切,做一個“德藝俱備、人格卓越的藝術家”。貫穿本文兩則家書的主旋律是要兒子做一個堅強的人,無論遭受怎樣的起伏跌宕、矛盾孤獨,都要保持對藝術的不懈追求,對生活的赤子之心。傅雷和傅聰,已經超出父子的界限,已成為朋友,成為藝術上、思想上的知音。
二、 教學目標
2、 整體感知兩封家書中作者對人生的深刻體悟、對兒子的殷殷期望。
3、 理解傅雷所說的“堅強”的含義。
4、 理解父子之愛、朋友之誼、知己之情的交融。
二、教學重點、難點
1、讀懂兩封家書,體會到其中不同的期望和情感。
2、能夠準確而深刻地理解“堅強”的雙層內涵。
教學方法
針對文章的內容,文體特點,及九年級學生的求知特點,尤其是本班語文基礎較差的現狀,我決定課前先用李春波的《一封家書》引發學生興趣,讓學生從格式和情感上或得初步共鳴。感知可文后辨析兩封家書的異同;品味賞析文章后趁熱打鐵,馬上進入體驗運用環節,延伸拓展后在《感恩的心》中結束本課。
誦讀法,小組討論法,圈點批注法
課前準備:傅雷的相關資料
三、教學課時 兩課時
四、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略
(二)整體感知
2、閱讀課文,在讀的過程中,讓學生劃出所受感動最深的句子。可以是講道理的,也可以是表達感情的,關鍵是能夠體現父親對兒子的涓涓教誨。
說說兩封家書分別在什么情況下給兒子回信的?你從文中哪些地方得知?
從這兩封信,你認為傅雷希望兒子成為一個怎樣的人?
在兩封信中,傅雷都提到了“堅強”。他對于“堅強”的理解是什么?你能夠找到兩封信中,對“堅強”內涵的直接解說嗎?在傅雷看來,堅強的最高境界是什么?
[明確] (四)拓展部分
傅雷作為父親是偉大的,他的兒子則是幸運的。或許,我們會羨慕傅聰有這么一個關心他、愛護他的父親,同時又感嘆自己的父親沒傅雷那樣偉大。請同學們認真想想,自己的生活中,你可曾真的感受到父親的愛了?
作業安排
父愛是無言的,較之母愛,它更深沉,需要我們用心去體會才能發現,他和母親一起用真情為我們搭建成長之橋。今天下課后,我們能否用自己的心,通過自己的手給父母寫一封家書來表達對他們的感激和關心呢?
結束語:放歌曲《感恩的心》
課后反思:這節課目標明確,最大的優點就是學生的述說很動情,感染了許多聽課的教師。但不足之處也很明顯,課文讀的較少,基礎知識——字詞也是在課前檢查而沒有在課堂上展示。
說課稿 篇10
教學設計:
一、生詞引入,解題激趣。
1、出示生詞(語言)誰能把生字讀一讀?這兩個字有什么共同點?(都有兩個“口”)說明和什么有關呢?(嘴巴、說話)
2、CAI課件展示公雞打鳴、黃葉紛紛往下落、烏云漫天電光閃,說說都告訴我們什么?引入課題:這就是大自然的語言。(板書課題)大自然的語言還有哪些呢,請同學們自己讀讀書,去發現吧!
展示接近學生生活的自然現象揭示課題,使深奧的自然現象變得接近,容易理解。
二、組織初讀,整體感知。
1、自讀課文。要求用自己喜歡的讀書方式,看拼音把每個字讀準,特別是生字的音,遇到難讀的句子多讀幾遍,把句詩讀通。
2、交流生字讀音情況:指名說說哪些生字在讀的時候要提醒大家注意什么,并領讀。
3、交流通讀句子的情況:把你認為讀得最通順的一節讀給大家聽聽,結合交流情況重點指導以下三句。
(1)你如果釣到大魚,魚鱗上有一個個圈圈。(注意輕聲音節)
(2)古老的“三葉蟲”化石,鑲嵌在喜馬拉雅山巔。(注意名稱連讀)
(3)大自然的語言啊?真是妙不可言。(“啊”變音讀n音)
(4)正確流利的讀詩句,并說說從詩中你又了解到哪些大自然的語言。
用學生自己喜歡的方式讀書,提醒大家讀生字的時候注意什么,讀得最好的一節讀給大家聽,這種方式尊重學生的意個性,變“要我學”為“我要學”。
三、品讀詩句,指導朗讀。
1、自瀆體會,哪一種大自然的語言你最感興趣。
2互動交流、點撥指導。(根據學生的回答相機進行教學)
(第二小節)
(1)CAI課件展示(一個個靜態的“逗點”變成搖著尾巴的“逗點”)這是什么?仔細看看這是什么?
(2)引導想象:你看小蝌蚪上下游動,招呼朋友多高興呀,它們會說什么呢?你聽了心情會怎樣呢?該怎么讀這句話呢?
這時學生興趣高漲,急不可待想讀書。生動的多媒體課件展示,讓:“逗點”瞬間變為富有生命的小蝌蚪,展現了春天一派生機,激發了學生的興趣,從而又理解了課文,內化了語言。
(3)自由練讀、指名朗讀、結合點評。
(第三小節)
(1)CAI課件展示一條大魚,誰知道這條魚有幾歲?你是從哪句詩看出來?該怎么讀讓大家都知道這種大自然的語言呢?
(2)學生練讀、指名朗讀。
(第四節)
第四節主要講的是三葉蟲化石,告訴我們喜馬拉雅山曾是汪洋一片,這種漫長的地殼演變,學生缺乏感性認識,我充分利用多媒體課件和教師生動的講解相結合,讓學生對地殼的演變有感性認識,從而達到產生探索大自然的興趣。
(1)指名試讀,說說這一節告訴我們大自然的什么語言?
教師結合課件講解“三葉蟲”理解“鑲嵌”,簡單介紹“喜馬拉雅山”。
(2)“喜馬拉雅山”是那么高,那么大,可見遠古時候那兒的海又大又深,詩句“那兒曾是汪洋一片”該怎么讀呢
(3)指名試讀、點評指導。
教師在引導學生反復讀的過程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捂,在讀中培養語感,學生在實踐中學會了獨立思考,體會感情。
四、回歸整體,賽讀拓展。
(1)賽讀:把三小節連起來練讀,比比看誰讀得好。
(2)其實大自然的語言到處都有,它們千奇百怪,妙不可言,只有仔細觀察才能發現。齊讀第一小節和最后兩節詩。
(3)拓展:你還知道大自然能告訴我們什么?說給大家聽聽。回家也可以查找有關大自然中還有哪些語言。
【關于說課稿模板匯編10篇】相關文章:
初中地理說課稿模板《北京》說課稿12-29
《離騷》說課稿模板12-05
蘭亭集序說課稿模板匯編九篇04-05
關于《蒸發》說課稿11-30
關于《蝸牛》說課稿11-30
小學音樂說課稿模板12-27
《過秦論》優秀說課稿模板12-28
關于三年級上冊數學說課稿模板匯編八篇10-11
關于三年級上冊數學說課稿模板匯編9篇10-10
關于數軸說課稿范文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