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水穿石的啟示》說課稿(精選6篇)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說課稿,認真擬定說課稿,那要怎么寫好說課稿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滴水穿石的啟示》說課稿(精選6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滴水穿石的啟示》說課稿1
各位領導老師:
大家好!我今天說的課題是《滴水穿石的啟示》,下面我將從說教材、說教法和學法、說教學過程、說板書設計四個方面來對本課進行說明。
一、說教材
《滴水穿石的啟示》是蘇教版第九冊第六單元的第六課,這是一篇說明事理的文章。課文介紹了安徽廣德太極洞內“滴水穿石”的自然奇觀,告訴人們只要目標專一、持之以恒,就一定能夠實現美好的理想。
根據新課程標準,結合本課實際,我設計了以下三維目標:
認知目標:
了解三個名人的故事,理解課文中寓意深刻的句子,理解“目標專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廢,就一定能夠實現我們美好的理想”的含義。
能力目標:
學習作者用事實證明一個觀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正反說明的寫作方法。
情感目標:
組織學生研讀三個事例,引導學生聯系生活實際,深刻理解課文,從而受到啟發。
重點:
引導學生憑借課本具體的語言材料,讓學生懂得要實現美好的理想,就要做到目標專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廢。
難點:
抓住課文的重點詞句理解課文,領悟滴水穿石的啟示,以文化人。
二、說教法和學法
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能使教學效果事半功倍,達到教與學的和諧完美統一。基于此,我準備采用的教法是講授法、討論法和談話法。
學法上,我貫徹的指導思想是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具體的學法是討論法、朗讀法和勾畫圈點法,讓學生養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良好閱讀習慣。
三、說教學過程
根據現有條件,我進行了如下課堂教學設計:
一、檢查預習、導入新課
通過選“火車頭”,“開火車”讀成語,培養集體榮譽感,通過通過談理想導入新課,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二、品讀感悟、理解內容
通過觀看插圖,質疑:為什么微不足道的水滴竟有這么大的力量能把石塊滴穿。“水滴的力量雖小,但是他目標專一、持之以恒,最終能把石頭滴穿。其實我們人類社會也有許多像小水滴一樣的人。”由此透過滴水穿石這種自然現象,聯系到人類社會中,自然地引入到課文第三自然段的學習。第三自然段以并列的方式介紹了古今中外三位名人目標專一、持之以恒最終獲得成功的事例,這部分內容更適合學生自主性學習。我讓學生通過找關鍵字詞理解的方式,使學生更深刻地體會三位名人目標專一、持之以恒的精神,并由此延伸到滴水穿石給我們的啟示。
三、學以導行
學習一篇課文,不僅是了解課文內容,學會語言文字,關鍵是要引起學生心靈的震撼,要有所啟發,有所收獲,要能內化成為自己的實際行動。讓學生結合自己的學習、生活進行剖析和反思,實現既定的情感目標。
四、說板書設計
好的板書就像一份微型教案,我在板書設計上也力求全面而簡明的將授課內容傳遞給學生,清晰直觀,便于學生理解和記憶,理清文章脈絡。
以上是我從教材、教法學法、教學過程和板書設計四個方面對本課進行了說明,由于我本人不是文科專業畢業,對語文這門課程的了解有限,語文知識比較匱乏,教學中也難免出現諸多不足之處,希望各位同仁能夠多多指點。
最后,感謝學校領導給我這次公開教學的機會,感謝學校語文教研組對我的指導!
《滴水穿石的啟示》說課稿2
一、關于對教材的理解和把握
《滴水穿石的啟示》是一篇說明事理的課文,介紹了安徽廣德太極洞內“滴水穿石”這一奇觀,并借古今中外名人成就事業的例子重點講述了由這一奇觀所得到的啟示。課文從奇觀引出啟示,然后列舉名人事例證明啟示,最后揭示啟示。全文層次清楚,說理充分。
在蘇教版教材中,像這類說明事理的課文從四年級起每冊均有安排,如《說勤奮》、《談禮貌》、《學與問》、《學會合作》等。它們的行文結構和表達方法都大同小異。從結構上看,都有一個議論文的大體框架;從寫法上看,都采用了舉例論證的方法。教學此類課文,我覺得正確定位,科學把度是十分關鍵的,否則就很有可能步入教學的誤區。
誤區之一是迷失語文教學的本性,把它當成思想品德課來上。語文課程的人文內涵十分豐富,它對學生精神領域的影響是深廣的,在語文教育中必須重視和發揮語文課程對學生價值觀、人生觀的導向作用。應該說,這類課文在這方面的教育資源更為顯性。但是,如果我們憑此就把教學的立足點、著力點定位于此,加以濃墨重彩,大做文章,那就極有可能丟失了語文課的本位意識。我想還是應該讓學生在解讀課文,學習語言的過程中自然地去感悟為人處事的方法、人生的哲理。“潤物細無聲”是我們追求的效果。誤區之二是忽視課文特點,把它當成一般的敘事寫人課文上。這類課文舉例部分是重點,但所舉事例是用來說理的,而不是為了展開情節、表現人物品質、刻畫人物形象,因此,敘述事例大都采用的是概括性的語言。在教學時重點應是引導學生探究事例和所說明的道理的聯系上,要著眼整體,有的放矢,避免張冠李戴、一葉障目。誤區之三是偏離教學重點,把它當成寫作知識學習課上。這類課文的寫法是很有特點的,在學習課文的過程中應該讓學生對此有所領悟。《語文課程標準》在第三學段的閱讀教學目標中說:在閱讀中揣摩文章的表達順序,初步領悟文章的表達方法。但教師心中必須要有一個度,要力求深入淺出。如果在寫作知識上與學生深挖細琢、“滔滔不絕”,那就難免得不償失,犯“買櫝還珠”之誤了。
二、關于教學設計和設計理念
《語文課程標準》中有這樣兩句話:閱讀是搜集處理信息、認識世界、發展思維、獲得審美體驗的重要途徑。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前一句詮釋了閱讀的主要功能,指導我們科學、準確地界定閱讀教學的總體目標。后一句揭示了閱讀教學的實質,指導我們掌握實施閱讀教學的策略。
基于對教材特點和閱讀教學的認識和理解,我對本課第二教時的教學流程作了這樣的設計:
第一部分從了解奇觀入手,引導學生質疑,然后通過學生的自主讀書實踐探究滴水穿石的原因,從而感知滴水穿石的啟示;第二部分通過研讀事例,探究其和“滴水穿石”的聯系,從而領悟啟示;第三部分是在前面的基礎上讀記啟示,深化理解和感受;最后是領悟寫法,誘發寫作的動機,布置課外搜集相關的事例,為第三課時的說寫作準備。
“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是課程的一個基本理念。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使其由過去被動地接受學習轉變為主動地探究學習,是對學生這一發展主體的尊重,也是對“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的具體落實。在進行第一部分的教學時,我力圖為學生營造一種自主、探究學習的情景,讓學生由“奇”生疑,由疑而究。我想:我們的教學應該關注學生內心的學習需求,這樣更能激發起學生閱讀的興趣,讓他們積極主動地投入到讀書活動中。在進行第二部分的教學時,自由選擇學習研讀的內容,給了學生更大的自主性;“這個事例和滴水穿石之間有什么聯系”這一頗為開放性的問題更有利于學生在自由的個體閱讀實踐中獲得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我想:只有有了學生與文本的親密接觸,有了與文本的直接對話,伴之以學生的理解、體驗、感悟和思考,讓學生走近、走進文本,才能引來鮮活不斷的對話之源,才能暢通師、生、文本之間互動對話的渠道,從而實現對話的高質量、閱讀的高效率。在學生進行自主、探究性的閱讀之后,我都安排了交流閱讀感受的環節。在這一環節,我想我們應努力去追求師、生、文本合三為一相互交融的境界,追求在對話中達到思維碰撞、情感共鳴、心靈交匯的境界。我認為要注意以下幾點:第一要堅持以生為本,要營造一個寬松、民主、平等的對話氛圍,給每一位學生自由表達的機會,讓學生從與同伴、老師的交流中批判性地吸取有效信息,加深理解和體驗。第二要處理好詞句理解、朗讀、語言積累和運用等的關系,使它們相得益彰,彼此促進。第三教師要擺準自己的位置,充分發揮組織、引導的作用,切忌越俎代庖、喧賓奪主。
誠如標準所說:語文又是母語教育課程,學習資源和實踐機會無處不在,無時不有。我們應溝通課內外的聯系,開展綜合性實踐活動,拓寬學生的學習空間,增加學生語文實踐的機會。讓學生課外按要求去搜集一個事例,然后先說再寫下來。我想:通過這項語文實踐活動,學生不光可深化對滴水穿石啟示的領悟,而且也鍛煉了學生的搜集處理信息的能力、口語交際和寫作能力。
《滴水穿石的啟示》說課稿3
一、教材分析:
蘇教版教材第九冊第14課《滴水穿石的啟示》是一篇介紹事理的說明文。介紹了安徽廣德太極洞內“滴水穿石”這一奇觀的由來,告訴人們只有目標專一、持之以恒,才能“滴水穿石”的道理,并以古今中外名人成就事業的例子證明這一觀點,讓學生從中感悟到學習必須目標專一、鍥而不舍的深刻道理。
這篇課文的脈絡很清晰,第一、二自然段由“滴水穿石”的奇觀引出觀點:如果我們也能做到目標專一,持之以恒,就沒有做不成的事情。第三、四自然段用中外名人靠著“滴水穿石”的精神成就事業的三個事例證明這一觀點,并通過“水滴”與 “雨水”作對比,從反面進一步說明這一觀點。第五自然段揭示“水滴石穿”給予我們的啟示。
二、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有條理地復述課文。
2、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會用“滴水穿石”和“啟示”造句。
3、了解本課正反說明的寫作方法。
4、引導學生領悟要實現美好的理想,就要目標轉移、持之以恒的去做。
三、教法與學法
這是一片說理性,教學時可以安排讀、說、寫三個環節,培養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在教學過程中,先讓學生充分地讀“滴水穿石”給我們的啟示,然后抓住“滴水穿石”這一自然現象的形成方式,展開討論,讓學生說說從著一自然現象中,你看到了什么樣的精神,對課文中的句子是怎樣理解的。緊接著讓學生說說如果這樣目標專一、鍥而不舍的精神在人類身上存在,會有什么樣的奇跡呢?讀課文中的三個例子,說說他們都取得了怎樣的成績,是什么讓他們能夠成功的?這里可以設置小組學習,給每個人安排小組學習中的任務,讓學生真正的學習。課文講到這里,可以安排學生的課外閱讀積累,除了課文中舉的例子,你還知道古今中外哪些類似的名人故事?這一環節,必須讓學生課前有所預習準備。幫助學生理解“滴水穿石”“滴穿”“頑石”的意思。并且聯系實際,舉例說說這段話的意思。詞語積累,讓學生說說還有哪些成語、俗語、諺語的意思都有滴水穿石所要揭示的道理。
《滴水穿石的啟示》說課稿4
一、說教材
《滴水穿石的啟示》這是一篇說明事理的課文,也就是我們所說的議論文。本文介紹了安徽廣德太極洞內“滴水穿石”這一奇觀的由來,告訴人們只要目標專一、持之以恒,就能取得成功的道理,并以古今中外名人成就事業的例子證明這一觀點。
這篇課文的脈絡很清晰,第一、二自然段由“滴水穿石”的奇觀引出觀點:如果我們也能做到目標專一,持之以恒,就沒有做不成的事情。第三、四自然段用中外名人靠著“滴水穿石”的精神成就事業的三個事例證明這一觀點,并通過“水滴”與“雨水”作對比,從反面進一步說明這一觀點。第五自然段揭示“水滴石穿”給予我們的啟示。
本課分三課時進行教學。圍繞課文訓練重點,根據學情,我擬定了第二課時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了解本課舉例說明、正反兩方面說明的寫作方法。
4、感悟滴水穿石給予我們的啟示,讓學生明白要實現美好的理想,就要目標專一、持之以恒。
本課時的重點是通過有感情的朗讀課文來感悟滴水穿石給予我們的啟示:目標專一、持之以恒。
教學難點是抓住課文的重點詞句理解課文,領悟滴水穿石的啟示
二、說設計理念
語文課程標準提倡把“單一、被動、接受”的學習方式轉變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提倡探究性閱讀和創造性閱讀,抓住重點詞句理解課文內容,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完成學習目標。《滴水穿石的啟示》這是一篇說理文,如何做到“說理不輕文”,使得說理文教學也可以充滿濃濃的語文味呢?我們都知道,語文的人文性是以“語言”這個工具為載體的,本節教學旨在通過對學生進行扎實有效的語言訓練,引導學生與文本對話,讓學生在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領悟“滴水穿石”的啟示,以文化人。
三、說教法
接下來,我就談談對于這篇文章的教法:
1、組織學生進行有效的言語實際活動是語文課的基本任務。本課時我抓住關鍵語句,以讀為主線,輔之以聽、說、寫,讓學生對課文的語言文字經歷一個由“感知——感悟”的過程。
2、利用課件創設情景,提供想象的空間,通過看圖片,引學生入境,讓學生快樂地感知、感悟和創造。、
3、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而課堂又是促進學生主體發展的重要陣地。本課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架設學生與文本之間交流的平臺,讓語文課堂煥發出生命的活力,讓學生在綜合性的語文實踐活動中提高語文素養。
四、說學法
說完了教法,我來談談主要的學法:
(1)質疑探究
古人云:大疑則大進,小疑則小進。思維是從問題開始的,讓學生逐步懂得在閱讀中怎么思考,怎么發問,尋找作者的思路。
(2)自主合作
《語文課程標準》中特別倡導自主、合作、探究式的語文學習。讓學生積極參與,自主選擇學習,讓他們在自由而充分的學習活動中生成智慧、生成能力,提高素質。
五、說教學準備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多媒體廣泛應用于課堂教學。在語文教學中利用多媒體課件,可以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創新力、想象力和思維能力。又能幫助學生化解課文中的重難點,提高課堂效率。因此,在教學中我充分利用多媒體資源,自制課件輔導教學。
六、說板書
斯霞老師曾說過:“好的板書對于提綱挈領地了解課文內容,對于把握住課文的關鍵問題,起著很大的作用。教師必須慎重考慮,精心設計。”本課的板書我主要抓住了課文內容的中心詞“目標專一、持之以恒”來加以設計的。這樣不僅理清了課文教學內容的思路,也突出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同時能更好地讓學生理解課文的內容和課文所要表達的思想。
《滴水穿石的啟示》說課稿5
《滴水穿石的啟示》是一篇介紹事理的說明文。這篇課文的脈絡清晰,由安徽廣德太極洞內“滴水穿石”這一奇觀的由來,告訴人們只有目標專一、持之以恒,才能取得成功的道理。
根據新課程標準,結合本課實際,我設計了以下三維目標:
1、認知目標:通過本課學習,學生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利用網絡資源共享的特性,達到教學信息資源的共享。
2、能力目標:通過數字化平臺的展示,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以及搜集處理信息的能力。
3、情感目標:借助網絡,再憑借課文中的具體的語言材料,學生明白要想取得成功必需具備目標專一、持之以恒的精神。
數字化教學平臺中,我主要設置了以下十個板塊:“課文賞析”、“滴水穿石”、“廣德太極洞”、“李時珍與《本草綱目》”、“愛迪生發明創造”、“齊白石藝術長廊”、“滴水穿石的故事”、“滴水穿石的科學解釋”、“課堂交流”、和“在線測試”。這些板塊有圖文資料的呈現,有FLASH、GIF動畫的演示,有課堂交流的平臺等,給學生以全方位的內容。
這節課是基于數字化教學平臺下的語文課,既要發揮數字化平臺的優勢,又要體現語文教學的特色,于是我進行了如下課堂教學設計。
一、激趣導入
“給大家一個機會,誰愿意當著老師和同學的面推銷一下自己,談談自己的理想?”以這個問題導入,然后送給學生一把打開理想大門的“鑰匙”,從而引出滴水穿石的圖片,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二、品讀悟理
出示圖片,學生談對圖片的了解,并質疑:為何小小的水滴竟有這么大的力量能滴穿石頭,讓學生通過閱讀課文,看滴水穿石的FLASH感受水滴的力量,通過抓住關鍵詞來進行朗讀訓練,體現語文以讀促學、閱讀品味的特點。再用GIF動畫與音效的結合展示下雨的情景,滂沱大雨傾瀉而下,讓學生進行比較為何那么猛烈的雨卻滴不穿石頭,從而加深認識,從圖、文、聲等方面刺激學生感觀,進一步明白滴水穿石的道理。
三、事例助學
“水滴力量雖小,但是他目標專一、持之以恒,最終能把石頭滴穿。其實我們人類社會也有許多像小水滴一樣的人。”由此透過水滴石穿這種自然現象,聯系到人類社會中,自然地引入到課文第三小節的學習。第三小節以并列的方式介紹了古今中外三位名人目標專一、持之以恒最終獲得成功的事例,這部分內容更適合于學生自主性學習。于是我讓學生選擇自己最想研究的人物分別進入三個板塊自主學習。通過找關鍵字朗讀、找數據比較、關鍵句理解等方式交流,使學生更深刻地體會三位名人目標專一、持之以恒的精神,并由此延伸到下一個板塊的學習。
四、拓展研究
雖然同在一個班,但每個學生的閱讀興趣、閱讀趨向各不相同,即使同一篇,不同的人也會有不同的感悟,所謂“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此時數字化教學平臺的強大優勢得以凸顯,實現了多媒體教學中很難實現的自主性學習和探究性學習。讓學生自由瀏覽、甚至通過搜索引擎進行搜索,從眾多資料中有目的地閱讀篩選出體現滴水穿石精神的地方,給之以充足的時間,復制、粘貼并進行加工整理后在“課堂交流”中與其他同學共享。最主要的知識是關于方法的知識。在這個過程中對學生進行瀏覽、搜索、閱讀、篩選等方法的指導,為以后的學習提供方法幫助,在此基礎上讓學生進行再交流,由人機對話轉化為人人對話。
五、學以導行
學習一篇課文,不僅是了解課文內容,關鍵要引起學生心靈的震撼,要有所啟發,要有所收獲,要能內化成為自己的實際行動。學到這,學生已有所悟有所得,讓學生結合自己的學習、生活進行剖析和反思,實現既定的情感目標。
為使整個設計結構首尾呼應能更緊湊,再次回到課前,讓學生猜為何把滴水穿石的圖片作為打開理想大門的鑰匙送給他們,在學生說的基礎上適時總結,提出希望。
近三年對數字化教學平臺下的語文教學進行了很多的探索與嘗試,數字化教學平臺作為一種新型的學習方式,為課堂教學帶來了一次新的革命,相信在今后的教學中數字化教學平臺的優勢將越來越明顯,將會帶給老師和學生更多的驚喜。
《滴水穿石的啟示》說課稿6
一、說教材
《滴水穿石的啟示》是蘇教版小學語文第九冊第22課,這是一邊介紹事理的說明文,介紹了安徽廣德太極洞內“滴水穿石”這一奇觀的由來,告訴人們只有目標專一,持之以恒,才能取得成功的`道理。
作為本單元的最后一篇課文,它進一步深化了“堅持才能成功”這一單元主題,同時又是這一主題的總結與升華。本文一個顯著的特點就是運用擺事實、講道理的方法,先由“滴水穿石”這一現象入手,提出“只有目標專一、持之以恒,才能獲得成功”的觀點,并以古今中外的名人艱苦奮斗、克服困難、成就事業的例子來證明這一觀點,讓學生從中感悟到學習必須目標專一、鍥而不舍的深刻道理。讓學生從中獲得啟示。
二、說教學目標
根據新課程標準,我制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1、正確、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有條理的復述課文
2、掌握抓住關鍵詞理解內容、把握思路的學習方法感悟體驗目標專一,持之以恒“的可貴精神”。
3、了解本課正反說明的寫作方法
本課的教學重點:掌握抓住關鍵詞理解內容、把握文章思路的學習方法,感悟體驗“目標專一,持之以恒”的可貴精神。
教學難點:初步掌握整理文章脈絡以及用事實說明道理的方法。
三、說教法
五年級學生的思維能力已經從形象思維轉向抽象思維過渡,對事物的認識仍需要感性材料來輔助,因此采用師生互動啟發式教學,配合學生的自主學習,本節課采用以下的教學法、輔助教學法(本節課利用多媒體,融會聲、圖、文并茂誦讀和絢麗多彩的畫面,以激起學生美的感受,在誦讀中感悟到要想成功,必須“目標專一、鍥而不舍”的深刻道理,另一方面可使復雜抽象的問題形象化、具體化。)
2、任務驅動法(在教學的各個環節中,我都設計了一些問題,安排具體的學習任務,讓學生帶著問題讀書,帶著任務進行課堂學習和課后學習。)
3、朗讀感悟法(朗讀能幫助學生理解課文中精彩語句,感悟語言美的作用,在形式多樣的朗讀中,讓學生喜愛朗讀,對朗讀產生濃厚的興趣。)
四、說學法
1、自主學習
2、合作探究
鼓勵學生采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自主學習,并把選擇權交還給學生,如:自己確定學習方式,結合課本,也可以參閱課外讀物、網絡資源進行學習;倡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同時創設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和諧互助,培養學生的主動意識和協作精神。
課分為兩個課時完成,這里我著重講的是第二課時
五、說教學過程:
1、認識奇觀、分析原因、找出觀點
給大家一個機會,誰愿意當著老師和同學的面推銷一下自己,談談自己的理想?”以這個問題導入,然后送給學生一把打開理想大門的“鑰匙”,從而引出滴水穿石的圖片,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根據學生回答形成原因:“原來在這塊石頭的上方,有水滴接連不斷地從巖縫中滴落下來,而且總是滴在一個地方。幾百年過去了,幾千年、幾萬年過去了……水滴鍥而不舍,日雕月琢,終于滴穿了著這塊石頭,成為今天太極洞內的一大奇觀。”
從中找出反映水滴品格的詞語:接連不斷、鍥而不舍、日雕月琢等出示滴水穿石的圖片,學生回答后提問水滴有個自然兄弟--雨水,它的力量要比水滴大的多,它能把石塊滴穿嗎?再問雨水有什么缺點?告訴學生有時為了更加突出事物的某一方面,可以從相反的方面進行說明,形成對比,雨水和水滴,你們更喜歡誰,用自己喜歡的語氣朗讀。在這個環節中利用多媒體,出示圖片,動畫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并提出問題,這時學生的探索欲望被充分調動起來,帶著問題讀書,調動學生的看聽想讀說的能力。
2、學習典范,尋找共性,體會精神
“水滴力量雖小,但是他目標專一、持之以恒,最終能把石頭滴穿。其實我們人類社會也有許多像小水滴一樣的人。”由此透過水滴石穿這種自然現象,聯系到人類社會中,自然地引入到課文第三小節的學習。第三小節以并列的方式介紹了古今中外三位名人目標專一、持之以恒最終獲得成功的事例,這部分內容更適合于學生自主性學習。于是我讓學生分組合作選擇自己最想研究的人物進行學習,評價激勵學生在剛才的學習的過程當中,也做到了目標專一、持之以恒,像這樣下去,我們還有什么事情做不成呢!
把自己知道的有“滴水穿石精神”的故事講給大家聽聽,進行交流。古今中外所有成就事業的人,在前進的道路上,不都是靠這種“滴水穿石”的精神,才“滴穿”一塊塊“頑石”,最終取得成功的嗎?(要求學生理解“滴穿”、“頑石”、“滴水穿石”的精神,用自己的話說說句子的意思。)
(《語文課程標準》積極提倡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五年級的學生已具備一定的自學能力,在學習完第一個例子后,讓學生自學其他兩個例子,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借助媒體,利用課前收集的資料通過讀、找、交流、討論、對比等學習活動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3、銘記啟示,感情升華。
古今中外所有成就事業的人,在前進的道路上,都是靠著這種目標專一,持之以恒的精神,才攻克各種困難,最終取得成功的。所以我們要銘記“滴水穿石”給予我們的啟示:目標專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廢,就一定能夠實現我們美好的理想。(課件出示)理解“銘記”,帶著對偉人和水滴敬佩的心情,齊讀全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是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語文教學不僅要培養學生學習運用語文的能力,還應著眼于對學生的思想教育,通過有感情地讀背,讓學生更進一步體會滴水穿石的精神,學做水滴那樣的人,樹立正確的人生觀。)
4、課外延伸,學以致用。
(1)前面我們學習了三位名人的故事。現在請大家結合本文的學習,談談自已想怎樣做?聯系實際課后寫一篇讀后感。
(2)課后搜集有“滴水穿石”精神的名人名言、故事等和大家交流。
(這個環節充分體現了語文教學與生活實際的聯系,突出閱讀教學與習作之間的內在聯系。體現閱讀教學培養學生語文素養的理念。繼續培養學生搜集、處理信息的能力。)
【《滴水穿石的啟示》說課稿(精選6篇)】相關文章:
滴水穿石的啟示說課稿8篇11-14
“滴水穿石”的啟示作文01-23
滴水穿石的啟示500字作文精選07-13
滴水穿石的啟示作文2篇12-23
滴水穿石的啟示教學設計14篇03-16
《滴水穿石的啟示》教學設計14篇01-11
滴水穿石的啟示作文(合集15篇)01-15
滴水穿石的啟示作文(通用15篇)01-15
滴水穿石的啟示優秀作文(5篇)12-30
滴水穿石的啟示優秀作文5篇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