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說課稿模板八篇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常常需要準備說課稿,認真擬定說課稿,說課稿應該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說課稿8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說課稿 篇1
一、 教材分析:
這是一片學生很感興趣的文章。通過教學,讓學生了解古希臘的阿基米德是一個大智大勇的著名科學家,并通過課文的學習,使學生懂得只有掌握科學知識,具備運用科學知識的能力,人才會有力量,才能在困難面前不低頭,才能為國為民做貢獻。
課文中包含著阿基米德觀察、分析、推理、判斷的復雜的思維過程。文中幾處必要的交代就能說明“智燒敵艦”之所以能夠成功的必然因素,也是必不可少的條件,缺一不可。正因為是阿基米德能把握這些事物之間的內在聯系,運用自己掌握的指示做出正確可靠的判斷,才能讓他在緊急關頭不慌張,能從容指揮大家打敗敵人。全文條理清楚,層次分明。
另外根據本單元的要求,這篇課文也是一篇學生學習復述的好教材。
二、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 聯系課文的語言環境,理解“乘虛而入”和“驚慌失措”的意思。
2. 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能根據提示適當展開想象,進行課文第七、八節的創造性復述。
3. 能理解“科學就是力量”的道理。
注:重點:
1. 能結合課文的語言環境來學習先理解關鍵詞素,再理解整個詞語意思的解詞方法。
2. 通過學習面臨羅馬艦隊入侵時,人們的慌張表現與阿基米德鎮定自若的對比,突出阿基米德的大智大勇。
3. 在學習課文的過程中,找出并歸納出阿基米德能從容指揮大家打敗敵人的先決條件。
4. 能根據提示,創造性的復述課文第7、8節。
難點:
1. 能發現并理解阿基米德善于觀察、勤于思考,能把握事物之間的內在聯系,運用自己掌握的知識做出正確可靠的判斷,體現出阿基米德的大智大勇。
2. 再理解課文的基礎上,根據提示適當展開想象,對課文第7、8節進行復述。
過程與方法:
1. 通過朗讀的方式,完成“乘虛而入”“驚慌失措”等詞在具體語言環境中的意思。
2. 通過學生的質疑及多種形式的朗讀,幫助學生感悟阿基米德的大智大勇。
3. 借助多媒體的播放,幫助寫生根據提示,展開想象創造性地復述課文第7、8節。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 基基愉快地投入到以質疑問難、朗讀、感悟、復述為主要內容的課堂學習活動中去,從中感悟到學習的樂趣。
2. 懂得只有掌握科學知識,具備運用科學知識的能力,人才會有力量,才能在困難面前不低頭,才能為國為民做貢獻。
三、 教學設想:
1.換位思考,激活思維
蘇霍姆林斯基指出:“如果老師不想方設法使學生產生情緒高昂和智力振奮的狀態就急于傳授知識,不動感情的腦力勞動就會帶來疲倦,沒有歡欣鼓舞的心情,沒有學習興趣,學習就會成為學生沉重的負擔。在教學之初,我讓學生進行了換位思考:如果你是海岸上的一員,你會用什么辦法來對付侵略者?適時引導學生進行換位思考,讓學生走進文章中的角色。
2.課始質疑,在質疑問難中發展創新思維
“學貴有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疑者,覺悟之機也,一番覺悟,一番長進。”學生有了疑問才會進一步思考問題,才能有所發現,有所創造。在課堂教學中,我讓學生針對課題質疑,在學生發表意見的基礎上,將學生提出的問題進行梳理歸納,在指導學生帶著問題有針對性地進行閱讀。可是質疑,不僅能從中了解學生的疑點、難點,使課堂教學真正做到教學生不懂之處,教學生難懂之初,提高教學效率,而且能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變要我學為我要學。
3. 以讀代講,培養語言的表達能力
語文教學的任務之一是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小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應該從朗讀訓練抓起,尤其是小學中高年級學生,朗讀無疑是學習語文的金鑰匙,讓學生在“感知、領悟、體驗”感情的基礎上提高朗讀水平,不僅有助于培養他們的口頭表達能力,而且有助于他們接受優秀作品的美好情感和高尚情操的陶冶。
4. 進入作品,培養創造性復述能力
新課標中要求中年級學生“能復述敘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動的形象和優美的語言,關心作品中的人物命運和喜怒哀樂,與他人交流自己的閱讀感受。”這篇課文的故事性很強,課堂中出示復述的問題,進行創造性的復述,無疑是學生們更感興趣的。復述時學生的身份更是巧妙地變換成了“戰地小記者”,這樣他們更踴躍了,各種思維同時活躍,將課文內容內化為了自己的語言,平時積累的語言此時也有了用武之地,各種創造性的復述脫穎而出。
說課稿 篇2
說教材: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蘇教版二年級上冊中的一首兒童詩——《一株紫丁香》,這是一首情感豐富,意境優美的詩歌.講的是小朋友把一株紫丁香栽在老師窗前,表達了小朋友贊美老師,熱愛老師的一片真情.這首詩充滿著童真,童心,童味,字字句句都清純明潔,全詩語言歡快流暢,讀起來瑯瑯上口.
說教法:
新課程提倡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語文教學要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注重學生的個人情感體驗,因此,教學中我將借助多媒體,引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學習課文,讓學生讀中感悟,悟中生情.
說學法:
本課語言流暢,富于情趣,教學時主要通過指導學生反復朗讀課文來體會課文所蘊含的尊敬,熱愛老師的思想感情.
說目標:
知識目標:鞏固第一課時所學一,二類生字
能力目標: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情感目標:
品讀課文,體會老師勤勤懇懇工作的詩句,培養尊敬和熱愛老師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指導朗讀背誦,充分領悟課文所表達的真情實感.
教學難點:
體會老師的勤勤懇懇,培養尊敬,熱愛老師的思想感情.
說設計:
一,情境渲染,啟動情感.
配樂《每當我走過老師窗前》,教師用深情的語言導入:老師
像一支粉筆,畫出的是彩虹,灑下的是汗水;老師像一艘航船,載著我們駛向知識海洋.
看著辛勤工作的老師,有一群可愛的孩子們為老師栽下了一株紫丁香,這是為什么呢 讓我們一塊兒學習課文《一株紫丁香》. 借助音樂渲染和老師富有情感的語調,使學生盡快進入情境中,為學習本課奠定情感基礎. ,出示紫丁香圖片(導入),誰能向大家介紹紫丁香 (學生匯報課前收集到的資料) 出示課文插圖,引導學生觀察.
①你從畫面上看到了什么 能給大家說說嗎 (圖上畫了一株紫丁香,一位老師正在臺燈下備課,批改作業……)
②想象:如果你看到這個情景,你會為老師做些什么
(給老師沏茶,給老師唱歌……) 巧妙憑借插圖,訓練學生的觀察和口語表達能力.
現在就讓紫丁香為我們做這一切吧!請同學們自由朗讀課文,比一比誰得讀書姿勢最正確.
二,全心品讀,體會情感.
1,同學們讀得真好,老師也想試試,行嗎 (動畫朗讀,做好情感鋪墊,讓學生注意用心體會老師范讀中所表達的濃濃的師生之情.)2,評價老師讀 3,自主讀書,選出你認為讀得最好的小節.4,把你認為讀得最好的小節讀給你的同桌聽,讓她和你一起分享讀書的快樂.5,誰樂意站起來把你喜歡的部分讀給大家聽 6,誰還想讀 7,你們現在最想聽誰來讀……通過各
種形式的讀,尊重每個學生,關注每個學生的情感體驗,讓他們充分的感受到讀書的快樂,并和大家一起來共同分享讀書的快樂,在讀中引導學生體會紫丁香代表了學生送給老師的一份禮物,是尊敬,熱愛老師的一種真實表現.(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的對話的過程,此環節教師,學生,教材,多媒體多邊互動,有助于重難點的突破.)
三,精讀課文,讀中感悟.
1,自由輕聲讀課文.想一想:紫丁香為老師做了些什么 用 畫出相應的句子.
2,小組交流,說說自己讀懂了什么.合作完成口頭空填空:
我們栽下一株紫丁香,為的是讓綠色的枝葉夜夜____;是讓沙沙的綠葉兒聲幫你____;讓滿樹盛開的小花感謝你____;讓花香飄進你____的夢里.
3,這些都是小朋友美好的心愿,他們多想把這些心愿說給老師聽啊.請你們把課文再讀一讀,讀出感情.
四,寓教于樂,鞏固生字.同學們讀得太棒了,就連一些生字寶寶也想來和你們交朋友,還認識嗎 此環節的設計主要是根據低段學生年齡較小,注意力容易分散,很難長時間熱衷于一件事,讓學生在游戲中識字)
五,練寫生字(在舒緩的音樂中,學生靜心書寫)
六,課堂小結:
板書: 一株紫丁香
夜夜做伴 消除疲倦 感謝掛牽
說課稿 篇3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學會用“疏忽”“倍感親切”造句。
2、懂得鳥兒是人類的朋友,并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愛護鳥的感情。
教學重點:
理解“我”對鳥兒的喜愛之情,并從中受到的啟示和教育。
教學難點:
理解鳥語的含義、我從鳥兒身上受到的啟發,并能仿寫。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這節課我們繼續走進鳥的世界,去聆聽那美妙的——《鳥語》(生齊讀課題)
2、通過上節課的學習,你知道了什么?(小作者很喜歡鳥,特別想成為通曉鳥語的公冶長?)
3、那上節課學習的詞語同學們會不會讀呢?
(1)出示:呢喃軟語 親切啼叫 充滿深情。
指名讀。
這三個詞在文中都是描寫鳥兒的什么——(鳥兒的叫聲)
鳥兒的叫聲很親切,很動聽,一起讀!
(2)出示:美麗矯健 翩翩飛翔 飛行整齊。
這組詞誰來讀?
想象著鳥兒飛翔的姿態,誰再來讀?
讀得真不錯,老師獎勵你帶著同學一起讀。
(3)出示:搏擊風雨 終日忙碌 勇敢頑強。
第三組詞又是描寫什么的?(寫了鳥兒的品質;寫了鳥兒的精神)
生齊讀。
4、讀得真好。小作者愛聽鳥語,愛看鳥的姿態,喜愛鳥的品質。文章的結尾用一句話直接寫出了他對鳥兒的喜愛。能很快找出來嗎?
鳥兒的確是我們的好朋友哇!
出示句子:鳥兒的確是我們的好朋友哇!
齊讀。
5、注意到后面這個感嘆號了嗎?小作者為什么發出如此的感嘆呢?讓我們從課文中尋找答案。
二、品讀感悟
1、出示學習提示:
自由朗讀第4——7自然段,想一想你從哪些句子當中體會出作者對鳥的喜愛?畫出這些句子,讀給學習小組內的同學聽一聽,也可以談一談你的體會。
2、自主閱讀:
3、展示交流:
你從哪些句子當中體會出作者對鳥的喜愛,我們來交流交流?
預設1:我最喜歡跟布谷鳥對話了:你做什么?種田織布。你喜歡什么?勤勞刻苦。
(1)見過布谷鳥嗎?看,布谷鳥來了。(播放課件)
(2)知道它為什么叫布谷鳥了嗎?誰來學一學它的叫聲。
生學聲音。(清脆的布谷鳥叫聲,害羞的布谷鳥?)
(3)布谷鳥在說什么呢?你聽懂了嗎?
布谷、布谷——學生答 種田織布。
勤勞刻苦。
學著用布谷鳥的語氣說一說!(播放布谷鳥的叫聲,生跟著讀。)
你們聽,“種田織布、勤勞刻苦”聽起來多順耳、多有節奏啊,你發現了什么?(板書:押韻)
(4)猜猜看,布谷鳥還可能說什么?
出示:對孩子說——
對上班的叔叔阿姨說——
對農民伯伯說——
(不能馬虎、不能疏忽、快快播谷、麥子成熟、聞雞起舞、改正錯誤?)
(5)同學們想不想和布谷鳥來交談交談?(出示完整對話)哪組同桌愿意來給我們讀一讀這段對話?
指名讀對話。
老師問,學生答。
(6)老師覺得和你們這群布谷鳥對話,真是自由自在,用文中的一個詞,那是——什么?(無拘無束)
出示:人和鳥就這樣無拘無束地一問一答,有趣極了,我仿佛也變成一只翩翩飛翔的鳥兒。
誰愿意為我們大家讀一讀這段文字?
指名讀。(多美的畫面啊!)
(7)作者喜歡布谷鳥,除了他覺得和布谷鳥對話時無拘無束,自由自在之外,還有什么原因呢?
出示:一想起布谷鳥那充滿深情的聲聲催促,我在學習上還真不敢疏忽怠慢。 生齊讀句子。
(1)點紅催促,在生活中,誰會催促我們?(父母、老師、朋友)
(2)在作者的眼里布谷鳥就像是我們的良師益友。在我們貪玩時,布谷鳥會催促我們——(生:要快快學習),在我們做作業粗心時,它會催促我們——(生:要認真細心)。
布谷鳥真是我的好朋友啊,所以作者說“我在學習上——還真不敢疏忽怠慢。”
(3)理解詞語:疏忽。
“疏忽”是什么意思? (“疏忽”是粗心大意、忽略。)
在平時的學習中你有過疏忽的時候嗎?(舉例:考試的時候疏忽過,結果?)
除了學習,生活中,我們還有什么地方不能疏忽?
學生回答。(開車時、蓋房子、醫生給病人看病?)
看來做什么事都疏忽不得。
再次引讀——所以,一想起布谷鳥那充滿深情的聲聲催促,我在學習上還真不敢疏忽怠慢。
小結:聲聲催促都飽含著深情,催促我不斷前進,真是催人奮進啊!(板書:催人奮進)
所以小作者說——鳥兒的確是我們的好朋友哇!(引讀齊讀)
預設2:據說喜鵲是報喜之鳥,總是給人們預報喜訊,鄉里人都很喜歡它。所以,盡管它的嗓音并不出眾,聽到它的叫聲,人們仍倍感親切。
(1)課件出示:喜鵲圖及其叫聲
誰來學一學喜鵲的叫聲?(再輕快一點!)
(2)喜鵲是報喜鳥啊,所以它那“喳喳喳喳,喳喳喳喳”的叫聲分明在說——出示:喜事到家,喜事到家!
(3)想想看,在我們的生活中有哪些讓我們高興的喜事呢?(考了好成績,得到壓歲錢,過生日,比賽獲獎?)
(4)同學們的喜事真多!我們來和喜鵲對對話好不好?
出示:有什么喜事?喳喳喳喳!
學生模仿喜鵲報喜。
(5)人們聽到喜鵲的叫聲——倍感親切。老師、親人、同學,那些關心過我們的人都讓我們倍感親切,喜鵲卻讓鄉里人倍感親切。
(6)可是喜鵲的“話”常常不能應驗啊,為什么人們還這么喜歡它呢?(雖然它的“話”常常不能應驗,但總能給人以希望和安慰,給生活增添不少樂趣。)
出示句子:雖然它的“話”常常不能應驗,但總能給人以希望和安慰,給生活增添不少樂趣。
(7)是的,喜鵲在我們中國一直是吉祥如意的象征:喜鵲出現在賀卡上,表示對朋友的祝福;喜鵲作為窗花印在窗戶上,表示喜上眉梢、喜事盈門。這樣的鳥怎能不讓人喜歡呢?一起來讀好這句話。
(8)多么可愛的鳥,多么豐富的鳥語啊,它催人奮進,給人希望,還給生活增添了樂趣。(板書:增添樂趣)
所以說,鳥兒的確是我們的好朋友哇!(引讀)
4、除了布谷鳥和喜鵲,作者還提到了哪些鳥兒?(畫眉、黃鶯、百靈、燕子)
(1)播放鳥鳴聲。
出示:一聽到它們的叫聲,我便以“知音”自居,作出各種各樣的猜想,編織出許多有趣的故事來。
(2)讓我們也來做一回鳥兒的“知音”,選擇一種鳥和它對話,想一想你能編出什么有趣的故事。小組內討論。
指名說。
(3)在老師的眼中,你們簡直就是鳥的知音啊。小作者不僅聽懂了鳥語,還獲得了很多啟示。他得到了哪些啟示呢?
課件出示:從終日忙碌的燕子那里,我認識到勤勞的可貴;從飛行整齊的大雁那里,我懂得了紀律的重要;從搏擊風雨的蒼鷹那里,我學到了勇敢頑強的精神?
(4)指名讀。
(5)看看不同顏色的詞語,你發現了什么?(前面四字詞語在寫鳥兒的特點,后面的短語則在寫人們從中得到的啟示。)
(6)有沒有誰發現這個句子有什么特點呢?(排比句)
三個或三個以上的句子,句式相同或相近,這就叫排比。(板書:排比)我們以后寫作文時也可以用上這種手法,它可以增強語氣。
齊讀。
(7)這里還有一個省略號,省略了什么呢?(從其他鳥的.身上學到的鳥的精神。)
(8)你還熟悉哪些鳥兒,從他們身上你學到了什么?用這樣的句式說一說。 出示:從 的 那里,我 。
(例子:從捉蟲的啄木鳥那里,我認識到要為別人服務。從反哺的烏鴉那里,我知道了孝敬的重要。)
(9)如果說鳥兒的鳴叫是有聲語言,這兒就是鳥兒們無聲的鳥語了,它給我們帶來這么多啟示。(板書:給人啟示)因此,小作者從心靈深處發出了感慨——鳥兒的確是我們的好朋友啊!(齊讀)
鳥語催人奮進,所以:鳥兒的確是我們的好朋友啊!
它不但催人奮進,還給我們的生活增添樂趣,所以:鳥兒的確是我們的好朋友啊! 它不但催人奮進,給我們的生活增添樂趣,更可貴的是還能給予我們啟示,所以: 鳥兒的確是我們的好朋友啊!
三、拓展延伸:
1、學生寫話:可是我們的好朋友最近有一個困擾,是什么呢?
出示:現在好多人都想傷害我們,能為我們創作一句公益宣傳語,讓大家保護我們嗎?
2、交流。
3、鳥給我們帶來樂趣、帶來啟迪,帶來遐想,讓我們愛護鳥兒,保護自然,保護環境,共同創造一個人鳥和諧的家園!
4、讓我們把自己的心聲告訴身邊的每一個人:
出示句子:鳥兒的確是我們的好朋友哇!(齊讀)
5、布置課后作業:
(1)仔細觀察一種你喜歡的鳥,抓住特點,寫出它的樣子和叫聲。
(2)寫一段你與畫眉(黃鶯、百靈鳥等)有趣的對話。
四、檢測完善
《補充習題》中本課相關內容。
五、板書設計
15、鳥語催人奮進 增添樂趣 給人啟示押韻 排比
說課稿 篇4
各位領導 、老師,你們好!今天我要進行說課的框題是經濟生活第七課第一框《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
一、 說教材
1、本框題的地位和作用及教材結構
在第二單元介紹完我國“如何生產”這個問題之后,與此銜接就要介紹生產出來的社會財富如何分配的問題,也就是說要解決“為誰生產這個基本問題”。第七課主要從個人收入分配的角度,幫助學生理解我國的分配制度,了解我國收入分配的基本方式,深入把握按勞分配為主體、生產要素按貢獻參與分配的意義和作用。
這一框題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大背景之下,承載著下一框題---即人們通過不同方式、途徑獲得收入之后,我國是如何在收入分配中體現社會公平的。當然社會財富不能只由個人占有,在第八課將要講述國家如何參與財富分配,因此第七課和第八課共同構成我國的收入分配,而我們這一框是基礎,它與我國的基本經濟制度緊密相連,在整個經濟生活中地位突出。
2、教材結構
由生產與分配的關系、基本經濟制度引出我國的個人收入分配制度——由收入分配制度引出按勞分配是社會主義公有制經濟中個人消費品分配的基本原則、按勞分配的含義——然后引出我國實行按勞分配的必然性及意義——由按勞分配在當前所占的主體地位引出多種分配方式——由此引出生產要素按貢獻參與分配的意義。由于產品的分配方式屬于生產關系的內容 , 所以本節內容總的教學思路是:緊緊把握生產關系一定要適應生產力發展規律這一主線 , 充分發揮現代教學手段的功能 , 綜合運用多種教學方法。既有學生的閱讀討論 , 又有教師的啟發引導、歸納延伸;既有圖表的直觀展示 , 又有抽象的演繹推理 ;既有教師的情景設置、設疑促思 , 又有學生的分析思考、練習鞏固 ; 既有理論知識的傳授 , 又有擴展視野、聯系實際的能力提升 ;總之 , 很好地體現了教學雙方的互動。體現了理論聯系實際的原則。
3、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了解我國分配制度的內容,理解我國分配制度的所有制基礎,知道按勞分配的內容和要求,懂得我國實行按勞分配的必然性,了解我國按勞分配的作用及意義,了解生產要素按貢獻參與與分配的制度及意義。
能力目標:能夠準確把握我國實行按勞分配制度的內涵、必然性、意義的理解能力;分析辨別不同分配方式之間的差異,及準確解決問題的實踐能力。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堅定社會主義分配制度優越性的信念,增強擁護黨的方針政策的自覺性;樹立勞動光榮的信念,增強熱愛勞動、熱愛勞動人民的感情。
4、教學重點、難點:按勞分配的內涵及必然性是本課的重點,難點問題是按勞分配以外的幾種分配方式。
二、說教法:
根據新課改的指導思想,按照貼近生活,貼近實際,貼近學生的原則進行教學。鑒于我們學校學生的實際情況,他們對現實生活的觀察比較少,即使有一些認識也不全面不準確,所以要結合學生的認知能力,知識儲備以及生活體驗來進行教學設計。讓學生真正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充分引導學生全面地看待身邊的經濟現象。因此我采用的教學方法有:
1、情景教學法:立足生活實際,從生活中取材,創設情景,讓學生就自己熟悉的問題發表見解,激發學生的積極性,提高他們理論聯系實際的分析運用能力。
2、舉例法:聯系學生生活的實際,通過生活中的例子來分析印證教材的觀點,更貼近學生的生活,更易接受。
3、討論法:針對某些提出的問題,組織學生進行討論,促使學生學會在學習中解決問題。
三、說學法
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學生才是真正的主體,根據新課標的理念,學生應學會如何學習,因而在教學過程中我特別重視學法的指導。讓學生從機械的記憶接受式的學習向理解領悟式的學習轉變,成為真正的學習的主人。這節課指導學生的學法主要采取:體驗式學習、交流合作學習、分析歸納式學習。
本課的教法與學法是相互聯系的,只要通過教師創設情景,舉例說明才能引導學生進行體驗式,相互間交流合作地學習。
四、教具準備: 多媒體教學與板書相結合
五:課時安排:一課時
六: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展示課件:多媒體重現“生產關系和經濟制度”的關系圖,激發學生思考,從圖中推導出公有制決定按勞分配,設疑:我國的分配制度只是按勞分配嗎?再以多媒體顯示“王大伯一家的收入狀況”,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從而很快地投入到學習中來。
(二)講授新課: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
1、從總體上先讓學生明確實行此種分配制度的原因,由于這部分內容前面的課程涉及過,因此直接闡明即可:生產決定分配,生產關系中的生產資料所有制形式決定分配方式,與基本經濟制度相適應我們必然要實行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很明顯本課將分成兩部分來學習:按勞分配為主體與除此之外的多種分配方式。
2、(1)按勞分配的含義:先讓學生看教材第88頁,教師提問:什么是按勞分配?它是由什么決定的?讓學生帶著問題去看書。對于按勞分配這個含義從五個方面來講,即地位、范圍、分配的客觀依據、分配的對象、分配的結果。這樣使學生既清晰又明了。繼而繼續給學生闡明按勞分配是社會主義公有制經濟中個人消費品分配的基本原則。
(2)按勞分配的必然性:包括有原因和意義兩方面。結合我國的現實狀況來闡述原因,與歷史相對比來闡明意義。這是本課的重點,理論性較強,故而采用直接講述法,幫助學生理解。
前提——生產資料公有制
第一、原因 物質基礎——現階段生產力發展水平(生產力水平低,不平衡、多層次,因此不能實行平均分配)
直接原因——勞動的性質和特點(勞動仍然是謀生的手段,且勞動能力有差別,故而不能按需分配)
在此讓學生思考討論平均分配和按需分配會產生什么后果,再結合我國歷史上按需分配的實際情況讓學生加深印象,更加明確按勞分配的理由所在。
第二、意義:原因理解之后結合我國目前人們積極生活,努力增加自身財富的實際情況就很好理解了,讓學生自己動腦筋進行總結,然后再明確課本知識,加深記憶。
3、其他的分配方式
(1)用多媒體顯示按勞分配與個體勞動者的勞動收入的區別點的表格,讓學生帶著問題去思考,在教師的引導下,師生共同完成。這樣給學生以一個直觀的感覺,既能理清思路,又能輕松的掌握知識。
(2)對于按生產要素的分配方式,由于小知識點比較多,而且易搞混,因此是本課的難點。在此采用的方法是通過看書——講解——練習的方式進行:
首先 明確主要的生產要素——土地、勞動、資本、技術、管理等,結合實例讓學生區分開;
其次 舉生活中的具體例子幫助學生弄清按不同生產要素分配獲得收入的區別;
最后 采用當堂練習的方式進一步鞏固所有分配方式,讓學生做練習。在練習中顯示“王大伯一家的收入狀況”,先讓學生思考分析,再挑一排學生進行回答,培養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和運用知識的能力。從而把知識點真正地落到實處。
(3)最后明確生產要素按貢獻參與分配的重要意義。可以結合我國科教興國和人才強國戰略調動學生思維。
4、課堂討論:“按勞分配一定在公有制經濟中,但公有制經濟中不完全是按勞分配 ”此觀點是否正確?闡述觀點時要結合相關事例說明。
七、課堂小結: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我們懂得了在社會主義制度下,個人消費品分配的基本原則是按勞分配。在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實行把按勞分配和按生產要素分配結合起來,具有客觀必然性。在現階段,按勞分配以外的個人收入分配方式主要包括個體勞動者的勞動成果分配,按資本、技術等生產要素分配的。
八、課后活動:分析家庭收入的分配方式
九、板書設計:
第七課 個人收入的分配
第一目 按勞分配為主體 多種分配方式并存
一、 我國收入分配制度及其決定性因素
二、 按勞分配為主體
1、 科學內涵:個人消費品的分配原則
2、 必然性:(1)原因——前提、物質基礎、直接原因
(2)意義
3、地位:主體地位
三、多種分配方式并存
1、按個體勞動者的勞動成果分
2、按生產要素分配(1)主要的生產要素極其分配方式
(2)生產要素按貢獻參與分配的意義
說課稿 篇5
一、 教材分析
課本首先通過讀圖,分析大氣溫度的垂直變化。讓后在掌握大氣溫度垂直分布的基礎上,嘗試對大氣分層。最后著重介紹了對流層的特點,并通過設計的一個探究活動,讓學生理解對流形成機理。
對于本節課的教材我設計了兩個重要的學生討論:①月球上沒有大氣導致的后果是怎么樣的?②根據大氣溫度的垂直變化分布圖,分析并討論大氣溫度的垂直變化規律。還設計了一個探究活動:對流是怎么樣行成的。
二、學情分析
我本節課的授課對象是我所任教的民族中學八年(1)班的全體學生,從學習能力和態度上看,學習能力較強,但積極性不夠高,且從七年級到八級跨度教大,學生往往難以適應,個別學生會出現畏懼心理。
從知識基礎上看,學生在七年級上冊學過月球方面的知識,為本節課提供一定的基礎。但是我們民中學生基礎普遍偏弱,調動學生興趣存在一定的困難。
從思維特征上看,學生具有一定的探究性思維能力,但分析、抽象能力較為薄弱。
從興趣特點上看,學生對形象具體的事物較為感興趣,喜歡動手操作而且課堂較為主動和活躍。
三、教學目標
根據教材分析、學情分析,并結合新課程標準的要求,我制定了一下三維目標:
知識與技能:①了解大氣溫度垂直分布特點,掌握大氣分層規律
②理解對流特點,探究對流的形成
過程與方法:通過討論和實驗探究培養學生歸納總結實驗現象,得到實驗規律的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從科學的探究過程,體驗探索自然規律的艱辛和喜悅
根據以上分析,我認為本節課的重點:大氣溫度垂直分布的特點,以及對流層的特點。本節課的難點:大氣溫度垂直分布的特點中培養學生的讀圖能力,以及探究對流層形成中,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
四、教學策略和手段
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并增加課堂容量,我采用講授法和實驗探究法相結合的啟發式教學,通過課堂互動并結合多媒體手段來達到突出重點,突破難點的目的。
五、教學過程
最后我著重分析教學過程,即進一步闡述如何將我以上所談到的教學精神應用到具體的教學過程當中。
1、 引入:通過展示地球和月球的對比照片,讓學生討論兩者景象差別的原因,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引導學生深入探究月球沒大氣導致的后果,引出課題。
2、新課教學:我將課堂教學分為四個環節。
環節一:大氣層的作用
我通過對圖片的講解,以及視頻短片播放,讓學生對大氣層的作用有了直觀的認識。
環節二:大氣的溫度
通過展示奧運火炬傳遞的圖片,激發學生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學生產生解決問題的動機,同時達到對學生進行愛國情感教育的目的。
課本對大氣溫度垂直變化規律分析的要求是比較高的。部分學生在規律的分析上存在著一定的困難,例如從何入手,圖像怎么分析等等,我在教學中為了幫助學生解決這一困難,同時強化對“大氣溫度垂直變化規律”的認識,我采用設計問題的方法,步步引導,層層深入,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對“大氣溫度垂直變化規律”有了系統的認識。
環節三:大氣分層
大氣分層是本節課的重點內容。為了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同時強化新課程中合作學習、探究性學習理念,我設計了一個小組討論(突出重點),讓學生根據大氣溫度的分布規律對大氣分層,在一定程度上培養了學生的發散思維和獲取信息的能力。
然后讓學生思考“神舟五號”意在加強加深對高層大氣的氣溫高、太陽輻射強的理解,同時也培養學生的愛國情操。
環節四:對流層的特點
為了讓學生理解對流層的特點,同時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我設計了一系列問題,通過學生閱讀課文回答問題,師生交流,在這些互動過程中,學生對對流層的特點已經有了初步的認識。
我又通過類比“水流實驗”引發學生猜想空氣的對流情況,通過演示“線煙”實驗,直觀得反應出空氣的對流規律,從而突破難點。
探究對流的形成是本節課的另一個重點內容。我通過分析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燒開水”,讓學生歸納水流方向。此過程是建立在學生日常觀察的基礎上的,學生不難達到要求。
在此基礎上我演示“線香煙”的對流運動的實驗,對學生正確理解空氣對流的原因很有幫助。
為了讓學生了解對流層對生物的影響,同時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我又設計了一系列問題,通過學生閱讀課文回答問題,師生交流,在這些互動過程中,學生對對流層對生物的影響已經有了較清楚的認識。
3、小結:我通過提問學生本節課都學了哪些內容,讓學生自己梳理本節課所學的知識點,使學生對大氣層有個系統的認識。
4、板書:綱要式板書,目的為了條理清晰,體現中心內容,突出重點。
到此我的教學過程就好了
5、反思:本節課主要圍繞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大氣的現象和規律,從不同角度不同層次花了較多的筆墨。循序漸進,利用學生已有的知識和日常觀察到的現象,通過動畫和視頻短片幫助學生化解難點,達到初步了解大氣層的目的。
我本節課堂非常重視科學技術在社會領域的重要應用。在教學中向學生呈現當代中國的科學成果,讓學生了解一些他們能接受的現代科學知識,這既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能使他們意識到科學自身和社會發展的密切關系,從而提高學習科學知識的自覺性。在課堂上,學生通過討論得到的知識印象更深刻。
我的說課到此結束,希望各位老師批評指正,謝謝!
說課稿 篇6
一、說教材
1、教學內容
本課選自于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小學音樂三年級上冊第六課《新疆好》,分聽賞歌曲《新疆是個好地方》和學唱歌曲《庫爾班大叔喜洋洋》兩部分。
2、教材分析
“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是的,我國是一個由五十六個民族組成的大家庭,很多民族都能歌善舞,生活在祖國西部的新疆維吾爾族就是其中一個能歌善舞的民族。對于新疆,孩子們總是感覺很神秘,他們總想去揭開那神秘而又美麗的面紗,去看看那瓜果飄香的田園和牛羊遍野的風光。課文以“新疆好”為主題,用聽賞歌曲《新疆是一個好地方》和學唱歌曲《庫爾班大叔喜洋洋》,拓寬孩子們的文化視野、幫助他們了解中國民族的風土人情。
3、教學目標
(1)聆聽本課歌曲及相關知識學習,使學生拓寬文化視野,多角度感受新疆風格的音樂和舞蹈。
(2)能學會演唱歌曲《庫爾班大叔喜洋洋》,并能用活潑、有彈性的聲音表現歌曲高興、得意的心情。
(3)指導學生相互合作進行創造性地創編和表演實踐活動,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創新思維能力。
4、教學重難點
重點:感受歌曲的活潑風趣,并經過聲音表達出來,體驗歌曲所展現的現代新疆人民幸福愉快的生活場景。
難點:引導學生選擇不同的打擊樂器和節奏型為歌曲的兩個樂段用不同形式參與伴奏。
5、教學準備
電子琴、紙新疆帽、紙貼胡子、光盤機、竹竿
二、說教法
本課包含了音樂、舞蹈、地理、人文等多科相關知識。在教法上,我綜合運用了以下幾個方法:
1、創設情境
俗話說“良好的開始就是成功的一半”,因此,在一開始我就播放一首具有濃厚新疆味的歌曲,配上教師的新疆舞,讓學生在律動中初步感受、熟悉歌曲,激發學生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
2、體驗法
教師彈奏歌曲,用竹竿敲打地板發出的聲音模仿馬蹄聲,體驗坐馬車的滋味,想象自己正在新疆騎馬觀光。這樣不僅讓學生進一步了解音樂,還開闊了學生的想象空間。
3、探究法
分小組談談新疆的民俗風情和自己知道了解的別的民族的特點,也可以唱別的新疆歌曲,也可以跳跳新疆舞。這樣,即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能為后面的活動做好鋪墊。
4、學科綜合法
歌曲一共有五段,一、三段由女生自由地表演自己喜歡的新疆舞動作,二、四段由男生自由地表演自己喜歡的新疆舞動作,第五段男女共同表演,也可以在同學們表演時做畫。這樣有助于營造熱鬧的學習氣氛,增強學生之間的競爭意識和合作意識。
三、說學法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要讓學生自主地學習。本節課,我以“韻律美”為突破口,實現本課教學目標。在創編舞的過程中,讓學生們都動起來,發揮其獨特才華,加強合作意識,提高創編能力。
四、說教學過程
1、創設情境,激情導入
(1)看一看,聽一聽
伴著《庫爾班大叔喜洋洋》的音樂,老師跳著簡單的新疆舞走進教室。
設計意圖:讓學生初步感受和熟悉所學歌曲。
(2)想一想,說一說
師:同學們,老師為大家帶來一段舞蹈節目,猜猜它是哪個民族?(新疆維吾爾族)
*老師介紹新疆舞的風格、特征等。
*分小組聊聊自己知道的新疆。
2、欣賞與體驗
師:除了你們說的這些,新疆還有很多我們不了解的豐富資源,讓我們一起聽聽這首歌,讓它來告訴我們新疆還有哪些令人向往之處。(師生聽賞歌曲)在聽賞的同時,學生用竹竿碰地發出的聲音模仿馬蹄聲,體驗坐馬車的滋味,想象自己正在新疆騎馬觀光。最后,學生說出歌曲情緒,并根據歌曲內容說出新疆的好。
小結:這是一首很早就流傳在新疆哈密地區的民歌,聽了這首歌曲,大家應該對新疆有了更深的了解,新疆真是個好地方,過去的新疆很美麗,那么經過西部大開發,如今的新疆應該更令人向往。今天我要帶大家去新疆一位庫爾班大叔家里去做客,看看現在的新疆人民的生活有了哪些新氣象。
設計意圖:讓學生在聽賞中獲得感受,了解新疆,為下一環節的情境教學做鋪墊。
3、學習歌曲
(1)播放錄音,師生感受
師問:庫爾班大叔心情怎樣?那他為什么這樣高興?(學生回答)
師:是啊!經過西部大開發,新疆人民的生活比以前更紅火,更快樂了!所以我們的庫爾班大叔喜洋洋。
(2)按節奏朗讀歌詞
一邊打竹竿,一邊有節奏的朗讀歌詞,讓學生輕松的感受歌詞的韻律。
(3)帶“蹦”、“達”子哼唱
分別學唱歌曲第一樂段和第二樂段。方法是先聽賞歌曲,再隨琴學唱樂曲,特別是學習第一樂段時可以用“蹦”、“達”字哼唱。這也是教學的重點地方。
(4)學習全歌
*帶上歌詞唱一唱。
*解決重難點樂句,請小老師或電子琴幫助。
*和影碟機里的小朋友合作演唱歌曲,跟影碟唱。
*師生合作接龍表演,師生互評。
*用竹竿模仿馬蹄聲打節奏唱。
設計意圖:創設歌唱情境,讓學生在輕松、平等、愉快氛圍中學唱歌曲、鞏固歌曲,評價機制貫穿其中,師評、生評、師生互評,師生共同學習,共同進步。
4、合作創編與表現
1、同學們,請選擇自己喜歡的形式,表現歌曲歡快的情緒,贊美美麗的新疆。
2、分組進行討論、創編,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角色,采用多種藝術形式贊美新疆。(可以用舞蹈或美術的形式)
3、分組展示學生創編的作品。
4、師生評價表演中的成功與不足,評出“集體合作獎”和“表演小明星”、“小畫家”。老師獎勵“表演小明星”在點歌臺點歌。
5、在歡樂的歌曲聲中,師生載歌載舞結束本課教學。
說課稿 篇7
【說教材】
本節課是七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第二課自然環境中第一課時的內容,“地形多樣”和后面的“氣象萬千”、眾多河湖一起構成了自然環境的要素,也為“風光迥異”的學習打下基礎。
【說教法】
本課學習采用活動法、講授法、圖示法等。
【說教學目標】
1. 知識目標:了解幾種主要地形類型和特征以及重要地形單元的名稱
2. 能力目標:
(1)初步培養閱讀地形示意圖的能力。
(2)學會看地形圖,并能在地形圖上找到我國的主要地形,提高讀圖、識圖能力。
3. 情感態度價值觀:
通過了解有關我國地形、地勢的知識,初步感知祖國的基本情況,激發對祖國母親的熱愛。
【說重難點】
1. 教學重點:五種不同類型的地形特征
2. 教學難點:高原與平原、山地與丘陵的區別
【說學法】
依據課程標準,針對學生特點,為使學生愛學、會學、學好而進行的指導,有自主探究法、分析歸納法等方法。
【說課時】
1課時
【說課前準備】
世界地形圖、亞洲地形圖
【說教學過程】
●新課導入
自然環境與我們人類密切相關,是我們生活的舞臺,那提及自然環境,你們會聯想到什么?
提示:天氣、河流、植被、動物、山地、沙漠……
→提到山地,我們地球上的地形只有山地嗎?
(穿插解釋:地形指的是陸地表面各種各樣的形態,可以根據海拔高度、地表起伏、坡度的陡緩來劃分地形種類。通俗的講就是“土地的形狀”。)
→不是,世界地形多樣(導出課題)
●師生互動,活動探究
教學過程:
1. ppt展示山地、平原、高原、盆地、丘陵的圖片
設計意圖:讓學生對世界各地形有初步、系統的認識。并根據圖片結合地形名稱作適當的講解,加深學生印象。
2. 【議一議】觀察圖片后,閱讀教材p25,四人一組完成下列表格:
地形
海拔高度
主要特征
山地
平原
高原
盆地
丘陵
在3分鐘后,小組派代表完成表格
設計意圖:讓每個學生都開始關注書本,積極參與課堂。
3. 【畫一畫】
在填寫表格的基礎上,請每個學生根據地形特征畫出地形的剖面圖。并邀請五個同學上臺來畫。畫好請全班同學來點評。畫的好的同學展示作品。
設計意圖:通過動手畫一畫的環節來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全員參與,并更好的掌握五種地形的特征。
山地 平原 高原
盆地 丘陵
4. 【找一找】請學生找出高原與平原、山地與丘陵的區別
設計意圖:通過進一步發現類似地形的不同來加深對地形的理解。
5. 【比一比】看誰能最快地在《世界地形圖》中找出以下地形單元,并說出所屬大洲
A、喜馬拉雅山脈————(世界上最雄偉高大的山脈,亞洲);
B、安第斯山脈————(世界上最長的山脈,南美洲);
C、烏拉爾山脈————(亞、歐兩洲分界線);
D、青藏高原————(世界上最高的高原,號稱“世界屋脊”,亞洲);
E、巴西高原————(世界上最大的高原,南美洲);
F、亞馬孫平原————(世界上最大的平原,南美洲);
G、阿爾卑斯山脈————(歐洲最大、最雄偉的山脈);
H、落基山脈————(北美洲最雄偉的山脈)。
設計意圖:有利于學生對世界地形分布的大概了解。
6. 【練一練】找出亞洲主要的山脈、平原、高原,說說亞洲的地形特點。
A、一個地區的地形特點包括哪些方面?
B、亞洲主要的山脈、平原、高原有哪些?
C、請概括亞洲的地形特點。
設計意圖:采取循序漸進的提問方式,讓學生離目標問題越來越近,輕松解決問題。
(三)課堂小結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我們了解了世界的基本地形類型,他們是復雜多樣的,亞洲地形特點顯著,正是如此,它造就了亞洲區域人民的生產生活不同特色。
板書設計
地形多樣
二、 地形類型
6. 山地
7. 平原
8. 高原
9. 丘陵
10.盆地
二、亞洲地形特點
說課稿 篇8
一、說教材
《偉大的悲劇》是七年級下冊第五單元第一篇課文,本單元以探險為主題,通過不同題材的學習,培養學生敢于探險的勇氣,集體主義觀念和為所熱愛事業獻身的崇高精神。《偉大的悲劇》是一篇節選的傳記,課文寫的是斯科特探險隊一行五人精疲力竭卻又滿懷希望地奔向南極點,卻悲哀地發現挪威人阿蒙森已經捷足先登,只好無奈但又十分堅毅地踏上歸途,最后一個個悲壯地死去。作者茨威格飽含深情地用文學的筆法,從人類征服自然的崇高悲壯精神的角度來寫這一事件,讀來令人感動,特別是在面對失敗和死亡時斯科特探險隊員表現的那種勇敢、坦然、鎮定地精神面貌,尤為震撼人心。本單元選這篇文章正是要讓學生感受這種人類勇于探索的精神、為事業而獻身的崇高品質和強烈的團隊意識。
二、說教學目標
新課標中重點提出,要讓學生“關注自然,關注人類”“提高學生閱讀能力的同時提升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根據以上兩方面的要求,結合本課的內容和特點我這樣確立這節課的三維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感受主人公偉大的精神品質;理解斯科特一行探險的意義及作者所表達的頌揚之情。
過程與方法: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展開學生與文本、學生與學生、學生與教師的對話。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激起學生探索未知世界的興趣,培養團結合作、勇于犧牲的精神。
重點難點:通過品讀,認識人類挑戰自身,實現生命價值的偉大;體會作者的寫作意旨。
三、說教法學法
理論依據:教學過程是學生---文本----教師三者對話的過程,學生作為文本閱讀的主體,因其閱讀期待、閱讀心境、閱讀動機的不同,他們的閱讀體驗和感受也是獨特的,而教師作為引導者,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應該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充分尊重這種閱讀主體的獨特感受和體會,在實現師生的平等對話中,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語言感受能力。
新課標中指出:語文課程具有豐富的人文內涵,大多數的閱讀文章都包含著濃厚的感情色彩,對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影響是廣泛而深刻的,語文教育應該注重教學過程對學生的熏陶感染,教師在閱讀教學中要努力引導學生體驗文本中蘊藏著的感情,在體驗中拓展自己的視野,提出自己的看法,說出自己的感受。
教法:我在設計這節課時努力實踐這些新課程理念,充分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選擇教學方法,整堂課以“情感體驗”為教學主線,通過整體感知、品讀、討論等方法,引導學生深入文本,感受人物心理,與高貴偉大的靈魂對話;與自己對話、與同學老師對話,在這種感受、體驗、交流的課堂學習過程中逐漸提升情感態度價值觀。
學法: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讓學生自主進入文本,讀出感受,通過小組合作交流探討解決問題。
四、說教學環節:
環節一:復習舊知,引入新授。
由學生對“悲劇”之“悲”的理解引入新授內容。
(設計意圖:以此引入新課學習,創設凝重、沉思的氣氛,建起學生學習課文的情感基礎,激發學生對課文、人物的興趣,調動學生思維。)
環節二:品讀課文,合作交流。
(1)課文的題目是“偉大的悲劇”,,既然是悲劇,為什么又說是“偉大”的呢?品讀課文,說說“偉大”體現在哪些地方?
(設計意圖:在整體把握和感受文章之后,引導學生從文章局部進行自主閱讀,進一步深入文本,與作者對話,與事件中的人物對話,在提高學生對內容要點概括能力,語言感受能力同時,強化他們的情感體驗。)
(2)作者為什么不給勝利者阿蒙森作傳,而給失敗者斯科特作傳?(設計意圖:遵循閱讀規律,充分尊重學生的自主閱讀的體驗,以學生閱讀心理為切口,激活個性思維。)
(3)斯科特一行人探險的真正意義是什么?(設計意圖:我們常說“讀書是為了明理。”學習一篇課文,要讓學生在態度、情感、價值觀上有所增益,能夠更好地確立正確的人生態度。這既是語文教學中的德育,也是語文素質能力形成的內涵。由書本向現實生活的思維拓展,是使學生加深對課文理解的途徑,也是書本學習的目的。)
環節三:學生質疑,集體討論解答。(設計意圖:引導學生挖掘細節中蘊藏著的豐富的人文素養,通過品讀發展學生語言能力,通過對情節內容的想象拓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在小組討論班級交流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逐步培養學生合作學習的意識和探究的學習精神。)
環節四:課堂小結
環節五:拓展延伸
同學們是否比以前更深刻的理解了“英雄”一詞的含義了呢?能說出你心目中的英雄嗎?
我們應該記住英雄們的名字,讓他們成為我們心里的一個路標,一盞明燈,引導我們也能夠為人類偉大的事業貢獻自己的智慧甚至是生命!
這里,我引用美國總統里根為悼念“挑戰者”號航天飛機遇難而發表的電視講話里的一段話,來表達我們對英雄們的敬仰和哀悼:
“英雄之所以稱之為英雄,并不在于我們頌贊的語言,而在于他們始終以高度的事業心、自尊心和鍥而不舍地對神奇而美妙的宇宙進行探索的責任感,去實踐真正的生活以至獻出生命,我們所能盡力做到的就是記住他們的名字!”(課件展示)
茨威格《偉大的悲劇》,在我們的心里雕刻并矗立起了五位英雄的形象,他們的名字是:
斯科特威爾遜奧茨埃文斯鮑爾斯(課件展示)
請大家一起來讀,讓這些英雄永遠活在我們的心里吧!
(設計意圖:讀書是為了明理。學習一篇課文,要讓學生在態度、情感、價值觀上有所增益,能夠更深刻理性地認識理解更多的人和事,能夠更好地確立自己的人生理想,這既是語文教學中的德育,也是語文素質能力形成的內涵。由書本向學生的記憶,向現實生活的思維拓展,是使學生加深對課文理解的途徑,也是書本學習的目的。)
環節六:
1、搜集并整理南極相關資料。
2、結合課文內容,閱讀斯科特在生命的最后一刻給英國公眾的絕命書,完成一篇閱讀筆記。
(作業和板書作業主要是為了擴大學生的閱讀和知識面而設計,學生可根據或閱讀或寫感受,自由選擇。板書圍繞偉大和悲劇而設置。)
【【實用】說課稿模板八篇】相關文章:
初中地理說課稿模板《北京》說課稿12-29
優秀說課稿模板03-16
《離騷》說課稿模板12-05
《過秦論》優秀說課稿模板12-28
小學音樂說課稿模板12-27
優秀說課稿模板【10篇】03-16
《蜘蛛開店》優秀說課稿模板12-28
變色花優秀說課稿模板12-27
《美麗的彩虹》說課稿模板12-27
《小猴子下山》說課稿模板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