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說課稿模板合集6篇
作為一名老師,總歸要編寫說課稿,借助說課稿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我們該怎么去寫說課稿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說課稿6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說課稿 篇1
一、 說教材
《蘇州園林》是蘇教版八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的第一篇課文。這是葉圣陶先生
寫的一篇準確把握事物特征的優美的說明文。作者牢牢捉住“圖畫美”這一特征,從整體到局部,用富有表現力的語言來突出蘇州園林的美。教學這篇課文計劃要兩課時,我要說的是第一課時。
(一)教學目標
能準確讀寫本文生字詞,并解釋生字詞意思。能找出作者筆下蘇州園林的特征。通過整體感知課文,理清說明順序,運用多媒體創設情境,引導學生感知蘇州園林的“圖畫美”。
(二)教學重點
作者抓住什么來突出蘇州園林的特征理清說明順序
(三)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感知蘇州園林的“圖畫美”
二、 說教法
1.情境教學法。本文的說明對象是具有審美條件的審美藝術,因此可以充分
利用多媒體向學生展示相關園林的圖片,讓學生對園林的認識有直觀形象的感受,增強教學效果。
2.問答式教學法。學生是課堂的主人,教師是課堂的引導者和組織者,因此,教師設計精辟有效的問題能引導學生閱讀文本,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說學法指導
1.自主學習指導。通過圈點勾畫法,指導學生動筆勾畫文中關鍵詞句,篩選文本信息。
2.合作、探究指導。鼓勵學生交流信息,在思維碰撞中質疑,合作探究。
四、說教學過程
(一)導入:(預計用時2分鐘)
“上有天堂,下有蘇杭”,蘇州之所以能與天堂媲美,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它擁有一批能體現江南詩情畫意的古典園林,下面讓我們欣賞一組圖片。(多媒體出示蘇州園林圖片)這些圖片讓我們看到蘇州園林的美,而有一位作家更是用他的慧眼寫下了一篇文章,用他精美的語言和獨特的視角引領我們去探訪蘇州園林之美。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葉圣陶先生寫的《蘇州園林》。
設計目的:俗語加上圖片展示的情境導入,吸引學生注意力,給予學生以蘇州園林的直觀印象,為課堂學習創設氛圍。
(二)整體感知:(預計用時8分鐘)
1.作者介紹
2.檢查學生預習情況(教師多媒體出示本課生字詞,請學生準確讀出并解釋)
3.學生自讀,教師多媒體出示兩個問題設疑引導 (要求:運用工具書、結合注釋,圈畫關鍵詞句)
(1)作者對蘇州園林總的印象是什么?
(2)作者認為蘇州園林的美是怎樣的美?(提示:可用文中的句子,或者用自己的語言概括)
設計目的:新課標要求學生閱讀說明性文章時,能抓住要點,因此,這一環節的問題設計有助于學生把握說明對象的特征,完成教學目標1、2。
(三)品讀課文:(預計用時20分鐘)
1.學生聽第1、2段錄音
2.請學生朗讀第1、2段
3.教師多媒體出示問題:
(1) 為體現“圖畫美”這一特征,設計者和匠師們是怎么操作的?
(2) 他們的設計成功了嗎?
4.學生自讀第3—9段,要求:畫出能具體表現圖畫美的句子,在小組中交流討論
5.請學生展示自讀、合作的成果
(1)請學生朗讀體現圖畫美的段落,并以“我看到蘇州園林的圖畫美,“美”在 ”的句式來概括。
(2)教師根據學生所讀段落,展示相關圖片,并歸納學生所說,逐步補充板書
6. 對照板書,結合文本,思考:
(1) 第1、2段與第3、9段從結構上分析是什么關系?(總分)
(2) 本文的說明順序?(整體—局部→邏輯順序)
設計目的:新課標中明確指出:閱讀時學生個性化的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替代學生的閱讀實踐。因此,在這一環節中,我給予學生充分閱讀的時間,讓學生學會自主、合作學習,對文本有自己的獨特的閱讀體驗。此外,多媒體圖片的展示為學生創設沒的情境,文字與圖片的結合,讓給學生充分感受蘇州園林的“圖畫美”,完成教學目標3。
(四)拓展練習(預計用時6分鐘)
1.多媒體出示學校相關圖片,請學生觀察并寫幾句話。(要求:突出說明對象特征。)
(五)課堂總結(預計用時2分鐘)
蘇州園林無論是整體還是局部,處處都突出“圖畫美”這一特征,作者的獨特視角讓我們知道寫說明文就得緊緊抓住說明事物的特征,并且要善于用富有表現力的語言來對說明對象進行說明,這樣才能給讀者以美的享受,這也是下一節課中我們所要學習的內容。
(六)作業布置(預計用時2分鐘)
1.完成《新課程課堂同步練習冊》的練習
2.回顧說明方法的種類和作用
五、說板書設計
講究亭臺軒榭的布局
講究假山池沼的配合
一.總特征:圖畫美 講究花草樹木的映襯
講究近景遠景的層次
二.說明順序:整體 局部 (邏輯順序)
設計目的:這一板書直觀的體現本課內容,讓學生一目了然的同時加深學生對本課的印象。
說課稿 篇2
1、說教材:《藏戲》是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六年級下冊第二組課文中的一篇略讀課文。這篇課文是一篇知識性、人文性、趣味性都較強的民俗散文.它以準確性說明為前提,以形象化描寫為手段,在說明角度、表達順序、表達方法、語言風格等方面別具一格,內容側重介紹藏戲的形成及藝術特色。語言豐富多樣、生動傳神,頗具文學色彩。
2、說學情:六年級學生已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學習體系,具備了對具體事物的認知能力,但學習缺乏穩定性,所以,針對這種趣味性較強的文章,關鍵在于激發學生興趣,創設出引人入勝的教學情境。
3、說目標:
1、認、讀、記文章中的九個詞語。積累好詞佳句。
2、了解藏戲特點以及形成程。
3、激發學生對藏戲的喜愛之情。
4、說重點:
1.通過了解藏戲的形成,體會藏戲獨具特色的藝術形式。
2.了解本文的表達方法及語言特點,學習作者生動形象的表達。
5、說準備
1、通過網絡查詢藏戲的歷史、劇目、圖片、錄像等
6、說方法
1、以讀代講,讓學生采取多種朗讀形式充分讀文,使學生在讀中整體感知。
2、創建學生參與和表現的機會,充分發揮學生主動性,合作性。師生之間、生生之間合作互動,讓學生在課堂上表現自己,培養學生的說話、思考、總結能力。
7、說過程
一、播放錄像,懸疑導入:即利用個開頭的三個排比式反問句進行導入。“世界上……”
二、閱讀質疑,自主探究:學生解決生字詞,體會文章大意。
三、多元互動,合作探究:
1、學生自主研讀藏戲的形成部分,了解了一個年輕的僧人唐東杰步帶著僅有七位姑娘組成的班子勸人行善積德,為民修橋造福,沒想到竟然創造了一個新的藝術流派——藏戲的感人故事后,孩子們被唐東杰布為民造福的美好心愿和七位姑娘的義舉深深的打動了,這時孩子們興趣濃厚,在愉悅中積極朗讀,朗讀出了唐東杰布為民造福的偉大精神朗和七位姑娘的善舉。
2、同桌間互相提問、閱讀讀文章中介紹藏戲特色的部分,感受藏戲的自然、古樸、神秘。最后老師問,學生讀,營造朗讀氣勢,再次感受藏戲的無窮魅力和中華文化的悠久。
3、以小組匯報的形式將藏戲的形成、特色進行匯總發言,不完整的學生間進行補充,教師適當引領和總結。在此穿插欣賞藏戲的圖片。
四、訓練檢測,目標探究:難理解、易混淆字詞的解釋。預設問題解答。學生自主總結中心思想。
六、遷移應用、拓展探究:將藏戲和其他的劇種做對比,進一步感受藏戲的獨特藝術魅力。
七、說板書設計:藏戲
唐東杰布—為民造福—開創藏戲。戴面具—沒有舞臺—演出三五天
八、說時間安排:
導課(3分鐘)
閱讀:(7分鐘)
互動(25分鐘)
訓練(5分鐘),
拓展(5分鐘).
說課稿 篇3
一、指導思想
以“學生發展為本”、以培養與激發學生對體育活動的興趣和參與體育活動的積極性、主動性為指導思想,結合教材特點和初中學生心理、生理特點,通過多種手段和方法激發學生積極參與體育活動的興趣,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使學生充分感受體育運動的快樂;在體育活動中培養學生自主探討、互相合作和克服困難的能力,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為學生的健康成長打下良好的基礎,從而樹立終身體育的意識。
二、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是上好一堂課的前提條件,在正式內容之前,我要先談一談對教材的理解:三門球是具有攻二防二的獨特競技體系的新型球類運動,由奔跑、投射、跳躍、抱攔、擺脫等動作構成技術體系,包括進攻和防守兩大部分,進攻技術包括射門、傳接球和擺脫等,防守技術包括防守對手、封搶打斷球以及抱攔等。它對發展青少年的身體素質有較大的價值。由于對抗激烈,攻守轉換快速突然,防守陣營的聯合轉化不斷,需要在各種距離和復雜狀況下運用各種方式射門,必須具備較強的身體素質和體能。而棱形球體反彈方向捉摸不定,攻守轉換的瞬息變化,對于培養學生快速反應能力和靈活性有明顯作用。
三、學情分析
本節課的授課對象是水平四七年級的學生,他們通過之前的體育鍛煉以及學習,已經具備了一定的身體素質,同時朝氣蓬勃,想追求成功,敢于挑戰冒險。但由于個體差異大,學生之間的身體素質有強有弱,所以在開展教學活動中既要鼓勵素質好的大膽創新學習,又要考慮弱勢群體,引導他們掌握技術的同時樹立自信心,克服心理障礙。力爭讓每個學生都得到充分的鍛煉和發展。
四、教學目標
基于對教材和學情的分析,我將本課的教學目標設定為:
【知識與技能】
學生能夠說出三門球的基本規則,80%的學生能正確進行三門球的練習和比賽。
【過程與方法】
通過分組練習,學練結合,發展力量、速度、協調等身體素質。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在練習過程中形成團結合作的意識,培養勇于克服困難的優良品質。
五、教學重難點
為了達到我的教學目標,我將教學的重難點確定為:
【重點】
了解、運用三門球的基本技術動作。
【難點】
在比賽中正確運用基本技術動作。
六、教學方法
根據本課教材和學生的實際,為了更好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充分發揮他們的主體作用,我本著“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以快樂為主線,以學練為宗旨”的主題思想,特采用以下教學方法:發現法、問答法、小組討論法、游戲競賽法等。
七、教學過程
我認為鉆研教材,研究教學法是上好一門課的前提和基礎,而合理的安排教學程序則是最關鍵的一環,為了使學生學有所獲,我將從以下幾個方面開展我的教學過程:
(一)開始部分(3分鐘)
1.課堂常規:體委整隊,報告人數,師生問好,教師簡要介紹教學內容,檢查服裝,安排見習生。
在導入部分我會采用提問的方式來激發學生的興趣如:同學們,今天我給大家帶來一個外形比較有特點的球,大家看看,有誰知道這是什么球嗎?都不知道嗎?那么我給大家介紹一下吧,這個球是三門球的比賽用球,球體是成三角狀,三門球是在綜合了橄欖球、手球等多種球類運動特點的基礎上,設計出的一種讓三個隊同在一個設置有三個等距離球門的圓形場地上用手打球,以將球有效的射入對方任何一個球門得分為目的而建立起具有攻二防二的獨特競賽體系的新型球類運動。大家有沒有興趣來一起參與到這項新的運動中來?大家的熱情都很高漲啊,那么我們馬上就進入到我們今天的三門球教學—三門球的技術。
我通過這樣的方法可以引起學生的好奇心,同時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積極的參與到新項目的學習中來。
(二)準備部分(4分鐘)
針對本課教學內容的特點,準備活動我將采用游慢跑和配樂韻律操練習:
首先帶領學生圍著田徑場慢跑一圈。
其次配樂韻律操,在體操隊形下進行練習,通過教師講解示范,學生隨著音樂的節奏跟著做。
這樣安排,一是旨在提高學生注意力。二是使學生的生理機能活動能力從相對較低水平逐漸調動起來,為人體進入活動狀態作好生理和心理上的準備,并預防和減少運動損傷的發生;把徒手操配上音樂,樂與律的結合,造成藝術的氛圍,給學生以美的感受。
(三)基本部分(33分鐘)
1.全體參與,初步體驗
我會將全班分為4個小組,每兩個小組一塊場地,在直徑為25米的圓形場地上進行三門球體驗比賽,比賽中不予許抱攔,積極鼓勵學生采用自身熟悉的技能進行比賽,強調安全,在參與中體會三門球這項運動的樂趣。
2.在學生對三門球產生興趣的基礎上介紹有關三門球的知識和基本技能,讓學生能夠對三門球有進一步的了解,并初步熟悉該運動的特點。
3.小組討論如何能把球穿準,能夠取得比賽的勝利,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利用比賽的刺激讓他們能全身心的投入到學習中來,培養他們團結合作,積極思考的好習慣。
4.第二輪比賽開始,教師加入上一輪比賽暫時落后的小組,在比賽中運用三門球基本移動、持球、射門、傳接球等基本技術,并引導學生積極嘗試運用,教師加入無形中提高的比賽的競爭性,提高的學生的興趣,通過參與比賽的形式把需要學習的技能一一展示出來,既能達到示范動作的效果,又能充分展示動作的使用方式和時機。
5.在學生們興趣正濃之時我會順勢提問,“剛剛老師在比賽中都運用了什么技術?這些動作和我們學過的什么動作相似”?引導學生思考的方向,讓學生自己思考、發現、練習、掌握、運用,改變傳統的學生被動接受學習的缺陷,培養他們終身體育的意識。
6.通過小組討論,嘗試練習,教師巡視指導,并適當糾正學生的動作,讓學生迅速掌握基本的技術動作。
(10分鐘以內試講設置如上練習步驟)
7.為了檢驗學生對技術動作的掌握情況,我將安排第三輪比賽,重新分為3組,在45米的圓形場地進行比賽,按照三門球的規則進行,體驗三球的樂趣與魅力,學生之間相互配合完成比賽,我會為大家鼓勁加油,并擔任裁判工作,把課程推向高潮。
8.經過三輪比賽,學生總結在比賽中最常用的技能,以及取勝的關鍵點,并且小組推薦學生代表分享經驗和心得。養成互相交流,團結互助的好習慣。
(12分鐘或15分鐘可設置全部練習環節)
(四)結束部分(5分鐘)
體育與健康的.課程最后部分是結束部分,包含的內容有:
1.放松活動—配樂放松操
2.課堂小結
3.宣布下課、師生再見、回收器材。
通過放松環節幫助學生恢復疲勞,為下節做好身心準備。教師的針對學練情況給予鼓勵、肯定幫助學生建立學習自信,提出的希望為學生指明了努力的方向和要求。學生表現良好,積極主動參與,達成我的教學目標。
八、教學預設
本課的練習密度:35%-40%;平均心率:130-140次/分;運動強度:中等偏上;學生表現良好,積極主動參與,達成我的教學目標。
九、場地器材
三門球10個、欄架4個、錄音機1臺、磁帶2盒、田徑場。
說課稿 篇4
根據教材的要求以及學生在京劇方面的學習能力,本人確立了如下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
1. 教學目標;通過賞析京劇有代表性的選段,感受京劇的藝術魅力,培養學生熱愛京劇,珍視京劇的思想感情。
2.教學內容:
①賞析并了解京劇四大行當的細分。知道梅蘭芳,裘盛戎等表演藝術家
②從京劇的“四功”體現出的藝術美、感受京劇的藝術魅力。
3.教學重點:感受京劇的唱腔美、念白美、做工美、武打美。
4.教學難點:賞析并學唱《聯絡員身負著千斤重擔》片段、《駙馬爺不必巧言講》,感受京劇的唱腔美。
5.課前準備:
①課前調查問卷,掌握學生對京劇的了解程度,確立教學目標。
②布置學生分組查找生、旦、凈、丑方面的知識或劇照以及自己喜歡的京劇表演藝術 家的資料
③根據師生搜集的材料制作多媒體課件。
6.評價方式:形成性評價滲透在教學中說說教學過程和方法
教學過程
教學內容
師生活動
意圖方法及評價
一.導課設問:
如果將世界名著《巴黎圣母院》搬上京劇舞臺會是一種什么樣的藝術效果?
學生想像,教師點出《大鐘樓》劇照。以中西方文化的結合為切入點,傳遞京劇改革最新信息,以此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以此導入課題。
談話法
二.新課教學
第一環節:賞析京劇行當的細分,了解京劇表演藝術家 。
第二環節:賞析京劇“四功”所體現出的藝術美
①感受唱腔美
②感受念白美
③感受做功美
④感受武打美A先讓學生觀看京劇 動畫。 B師生共同欣賞大家收集來的的各行當的劇照
1.欣賞并學唱《聯絡員身負著千斤重擔》片段和《駙馬爺不必巧言講》2.學念京白韻白,聽辯“念引子”,“數板
3.了解“起霸”
觀賞《天女散花》
4.觀賞《沙家浜》最后一場《聚殲》”
了解京劇行當的絢麗多姿。知道梅蘭芳,裘盛戎等表演藝術家 。
1.唱腔“豐富多彩,流派紛呈”。
2.念白”抑揚頓挫韻味十足”。
3.做功具有程式化舞蹈化的特點。感受“梅蘭芳”的做功美---“翩似驚鴻,宛若游龍”享有國劇“美神”之譽。
4.武打與舞蹈結合,重意不重形被稱為“武之舞”。
1創造情境法
2談話法和討論法
3啟發式教學法
4實踐法
形成性評價滲透其中三.課題小結“京劇的魅力在哪里”。師生交流激發學生熱愛京劇,珍視京劇的思想感情討論法
四.課題拓展
分發詩歌材料2以《京劇印象》為題寫一篇音樂小論文1進一步感受京劇的博大精深,以此深化課題。
說課稿 篇5
教材分析:
本課選自人教版《品德與生活》一年級上冊教材中第三單元第二課《我很整潔》。根據主題目標的要求,要根據生活條件不同,整潔的標準也會有差異,在評價兒童整潔與否時,要結合實際情況不要使不整潔的孩子太難看,傷害孩子的自尊心。引導孩子懂得整潔的孩子人人都喜歡。
學情分析:
一年級小學生處于行為習慣養成的最佳期,好習慣一旦養成,終身受益。好習慣包括良好的生活習慣、學習習慣、衛生習慣和勞動習慣。我們現在的學生生活的環境相對來說是比較優越的,家長們盡自己最大的可能,滿足孩子的各種要求。我們看到的孩子幾乎個個干凈漂亮,幾乎每天都有新衣服。但孩子們年齡小,剛剛脫離幼兒園保姆式的環境,有很多孩子不會照顧自己,管理自己,于是放學時,我們幾乎每天都能看到“小花貓”。本課的教學內容有著很強的生活性,因而教學中不能忽視學生的現狀。應在適應的活動中讓學生愉快、自覺地認識不足,產生養成好習慣的愿望。
學習對象分析:
1、本課我注重學生學習方面能力的培養,給每個學生都創造了空間,使每個孩子都參與到其中。
2、教學中我抓住學生對品德與生活課濃厚的興趣,喜歡和同伴進行活動與交流、喜歡游戲活動、喜歡在活動中展示自己,引導學生親身參與、體驗發現、提升記憶,旨在以學生的主動發展為目的。
3、在課堂上指導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
說教法 :
1、課堂教學活動化
2、情境教學法
教學目標:
1、體會儀表整潔在與人交往中的重要性。
2、能保持手、臉、牙、頭發等身體各部位的整潔。
3、能保持整潔。
教學重點:
教會學生清潔手、臉、牙、頭發等身體各部位的方式方法。
教學難點:
教會學生積極參加各項活動,并在活動后及時整理自己,保持整潔。
課前準備:動畫片《邋遢大王》片斷、兒歌《洗臉歌》《洗手歌》等動畫歌曲、
學習過程:
一 、看一看——整潔的孩子人人愛
1.提問導入:同學們,你們喜歡交朋友嗎?今天老師帶來了一位小朋友,你們看他是誰?
[播放動畫:邋遢大王]
邊看邊思考:你們喜歡和小邋遢交朋友嗎?為什么?
2.小結:看來大家都喜歡和干凈整潔的孩子交朋友。一個人如果干干凈凈,儀表整潔,就會給別人留下一個好的印象。
3.提問:在我們班中,有很多干凈整潔的同學,請同學們看一看、找一找,說說我們班哪位同學很整潔呢?
二.學生交流,
1、欣賞《洗臉歌 》
(1)追問:大家一起看一看,從哪兒能夠看出她(他)很整潔呢?
(2)提問:看來,我們可以從身體的各個部位、所穿的服裝觀察一個人是否整潔。
(3)請同桌兩位同學互相看看是否整潔為,找一找對方哪里做到了干凈整潔?為同桌同學帶上整潔花。
(4)小結:看來我們班的很多同學都很注意做個整潔的孩子,你們可以自豪地大聲說:“我很整潔!”
(板書:我很整潔)
(引導學生發現自己或同伴身上整潔的地方,注意面向全體學生并保護學生的自尊心。)
2.照鏡子:那么,我們有哪里現在不是很整潔,我們再來照鏡子,兩個人一組,做對方的“鏡子”,幫助對方整理好衣著,翻好衣領、扣好扣子等。
3.提問:這次經過照鏡子和整理衣服,你們有什么感受呢?有沒有第一次照鏡子沒有得到整潔花的同學?這次讓你的“鏡子”看看你哪方面比剛才整潔了,請他(她)為你帶好整潔花。
(板書:我很整潔)
(引導學生發現自己或同伴身上整潔的地方,注意面向全體學生并保護學生的自尊心。)
4.提問:這次經過照鏡子和整理衣服,你們有什么感受呢?有沒有第一次照鏡子沒有得到整潔花的同學?這次讓你的“鏡子”看看你哪方面比剛才整潔了,請他(她)為你帶好整潔花。
(板書:我們都帶整潔花)
5.小結:看來,大家都愿意做一個愛整潔的孩子,都愿意受到大家的歡迎,儀表整潔還能夠顯示出這個人很有禮貌、很有修養呢!
(板書:整潔的孩子人人夸)
三、 正確的洗手方法
1.視頻讓孩子都跟著學習。
2.提問:正確的洗手都掌握住了,我們再來練習一邊。
3.師說:愛整潔的孩子人人夸,怎樣才能做個愛整潔的孩子呢?
4.學生結合下面的組圖交流。
四、課堂檢測
1、出示圖片:每天做的和經常做的。
2、完成課本P35 每天做到的把圈涂滿,經常做到的在圓圈里打個對號。
3.小結:我們每天都要洗手、洗臉、洗腳、刷牙、梳頭,除此之外,我們還要經常做到勤剪指甲、勤洗澡。干凈整潔的孩子人人愛,那么我們從小要成講究衛生的好習慣 。
說課稿 篇6
首先談一下本節課的地位和作用。本節在前面學習了《農業的區位選擇》之后,講述“季風水田農業”和“商品谷物農業”兩種以種植業為主的農業地域類型。對這兩種種植業做具體分析,是對前面內容的加深和升華。同時本節與下一節《以畜牧業為主的農業地域類型》在內容的安排上是并列關系。從宏觀上看,本節既是前面知識的加深和升華,又是后面知識的對比和參照。
本節課的教學目標:理解季風水田農業的特點和區位因素,并以美國商品谷物為例歸納商品谷物農業地域的特點及其區位因素。加強讀圖分析能力,提高歸納和對比分析地理事物的能力。通過了解我國在解決糧食問題上的巨大成就來增進愛國情感。珍惜糧食,樹立科技興農意識。我制定本節課教學目標的理論依據有:其一是學生的認知水平和已有能力,其二是課標要求。
在本節課中,季風水田農業的特點和區位因素是重點也是難點。為什么這么說呢?其一,學生的地理基礎和生活經驗不足,而歸納總結能力又是學生的薄弱環節。其二,季風水田農業的地域特點必須結合具體的區域實際,內容比較復雜,學生掌握起來比較困難,構成本節的難點。
以上是對教材的分析,對于工作在教學第一線的教師來說,大家都知道“教學有法,教無定法,貴在得法”。根據教材內容和學情分析,我打算采用問題引導式教學法,多媒體輔助教學法和比較法。之所以采用問題引導式教學法,是因為如果將問題分解為一個個梯級深入的小問題,則探究自會水到渠成。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可以展示季風區水稻生產的場景,彌補學生直接經驗的不足,在激活學生舊有知識的基礎上,通過問題引導學生積極思考,幫助學生建立新知。而比較法是我們地理教學中常用到的一種方法。通過比較,加深理解和記憶。
對于新課的講授,我是這樣安排的。
談話式導入,激發學生的興趣。用多媒體展示兩幅不同的圖片,其中之一是“一望無際的水稻田”,另一幅為“風吹草低見牛羊的大草原”,請學生對這兩幅圖片展示的內容進行農業分類。學生會歸納為“種植業”和“畜牧業”。這樣設計有兩個目的,一是為了快速、高效地把學生引入將要學習的知識點中,二是為下一堂課《以畜牧業為主的農業地域類型》作一個簡單的鋪墊。
接下來探究學習新課內容,探究學習要求學習內容有適當的階梯性,我們本地的學生對水稻種植沒有生活體驗,如果讓學生直接進入水稻種植的區位因素的分析,階梯太大,會給學生造成過大的障礙。對此,我是這樣設計的:
第一步,課堂延伸,增加體驗。課前布置學生上網查找水稻種植的相關資料或向長輩詢問水稻種植的生產過程,去市場調查大米的產地。
第二步,步步設問,搭架攀梯。引用幾條水稻農諺,如廣東農諺“清明谷雨時,插田莫遲疑”,四川農諺“立夏小滿正栽秧”,江蘇農諺“立夏浸種,芒種栽秧”,問“為什么這三省的水稻插秧時間會不一樣?”引出各地氣溫條件的不同對水稻種植的影響,“水稻的生產還需要哪些自然條件?”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進一步深化:“你認為水稻的種植受哪些因素的影響?”這樣做的目的是讓學生通過想象、回憶,對季風水田農業的區位因素有一個表層的、感性的認識。
第三步,讀圖分析,訓練能力。(多媒體演示)四幅地圖,分別為“亞洲季風水田農業的分布”“亞洲氣候類型分布”“亞洲人口分布”“亞洲地形分布”,讓學生進一步分析“季風水田農業的區位因素”,在給學生幾分鐘時間讀圖分析后,教師再引導學生進行進一步分析,最后得出結果。讀圖識圖能力是地理學科的一項非常重要的能力,需要我們在日常教學中一點一滴的培養。
第四步,閱讀思考,拓展思維。多媒體展示三段資料,分別為“我國水稻種植的歷史”“我國南方居民的飲食習性”“我國人口與耕地對比表”,在第二步的基礎上進一步完善。提供相關的背景資料,具有直觀、形象、典型等特點,利于學生感知認識的深化,有助于學生進行深入的探討和思考,加深了對抽象地理知識和原理的理解。由于涉及面擴大了,掌握并超越了課本知識,知識面大了,語言文字的表達能力、資料分析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第五步,組織歸納,把握重點。由學生小結季風水田農業的區位因素,避免出現課上熱熱鬧鬧,學生課后心中空空蕩蕩。
第六步,學以致用,內化知識。對比季風水田農業的特點和區位因素,要求學生歸納總結商品谷物農業的特點和區位因素。同時,多媒體展示美國的地形、氣溫、降水、土地等自然區位因素的相關資料,由學生運用上述和自己補充的資料說明問題。并聯系鄉土地理,激發學生熱愛家鄉、熱愛祖國、建設家鄉、建設祖國、保護環境的情感,增強學生的責任心和使命感。
上好本節課的關鍵是如何協調學生“演員”和教師“導演”的作用。即如何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角,成為課堂的探索者,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和發現能力。整個教學過程充分體現學生的“學”和教師的“導”的作用有機結合。預期學生能達到課標對學生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