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物理《運動的快慢》說課稿范文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編寫說課稿是必不可少的,說課稿有助于提高教師理論素養和駕馭教材的能力。怎樣寫說課稿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八年級物理《運動的快慢》說課稿范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八年級物理《運動的快慢》說課稿1
一、教材分析
本節課是九年級的教學內容學生對物理有了一定的了解,所要講授的運動的快慢是在學習了機械運動的知識基礎上,學生對運動和靜止有了一定的認識后進一步學習運動的有關知識。這節課既是對運動的描述的深化,又是學習牛頓第一定律的基礎,它擔負著承前啟后的作用。速度的概念是中學物理運動學中最基本的概念,理解并掌握了速度的概念,就可以利用所學的知識去處理解決簡單的實際生活問題,因此,這節課在本章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由于在小學六年級的數學中學生進行了不少的有關速度,路程,時間的計算。因此在教學實踐中要注重公式的理解和有關單位的換算。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體驗時間,路程,速度的概念。分析在運動路程相同時,通過比較時間來判斷物體運動的快慢;在運動時間相同時,通過比較運動路程來判斷物體運動的快慢;在運動路程和時間都不相同的情況下,通過比較在單位時間內物體運動的路程長短來判斷物體運動的快慢,從而理解并建立起速度的概念及單位,通過利用公式的簡單計算來掌握速度單位的換算;通過實際生活中的例子,了解勻速直線運動和變速直線運動的區別,以及平均速度的概念。讓學生掌握公式,v=s/t的物理意義和使用方法。
本屆九年級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較好,但后進生面大因此在教育教學工作要充分關注他們教學過程中要從易到難,從學生的生活實際進行教學活動。速度是一個比較抽象的物理概念,限于學生的知識水平和理解能力,不可能很全面具體的探討。因此,在教學中,根據我們學生的實際情況適當的降低教學梯度,注重基礎教學,同時,盡量運用實物演示、多媒體課件等使教學形象直觀。每個知識點都盡量從學生熟悉的生活現象出發,經過分析歸納形成概念,以更好的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這樣才能使學生在課堂中學有所得,享受到獲得知識的喜悅,從而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
二、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能用速度描述物體的運動情況
(2)能用速度公式進行簡單的計算,能進行速度單位間的換算
(3)知道勻速直線運動的概念
2.過程與方法:
(1)經歷觀察物理現象的過程,能簡單描述所觀察的現象的主要特征,具有初步的觀察能力。
(2)能應用所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具有初步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感受科學與藝術結合所帶來的美感,具有對科學求知欲
(2)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有克服困難的信心和決心,體驗戰勝困難、解決物理問題時的喜悅
三、說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1.速度概念的建立過程。
2.理解和掌握速度的概念
3 v=s/t的理解和具體應用
難點:1.速度單位的換算
2.利用速度公式進行簡單的計算
四、說教學過程
幾個環節展開教學:
創設情景-----導入新課------故事激趣------觀察比較------形成概念-----應用新知----加強鞏固-----體驗成功-----歸納總結
1.創設情景,導入新課
利用多媒體播放有關運動的視頻資料。
引導學生仔細觀察并發現問題: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播放了自已錄制的我校運動會的100m和3000m視頻學生學習興趣高漲。分析學生的運動情況,他們的運動情況都一樣嗎?組織學生討論分析并得出結論:視頻中的物體都在運動,有的運動得快,有的運動得慢。然后,引出新問題:如何描述物體運動的快慢?
這樣,利用視頻通過生活中常見的運動的實例分析入手,來引出要解決的教學問題,易于學生輕松的融入到課堂氣氛中去,以此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學生的求知欲。
2.故事激趣,觀察比較,形成概念。
利用多媒體播放動畫片:龜兔賽跑
提出問題,學生思考討論:開始階段誰跑的比較快?判斷依據是什么?最后裁判認為誰跑的比較快?判斷依據又是什么?
以小故事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課堂上的氣氛,讓同學們暢所欲言,積極參與,培養學生觀察、思考、分析、比較,并互相討論,充分的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在自己的分析、比較、討論中得出結論,使學生經歷觀察物理現象的過程,并能描述所觀察現象有什么主要特征,同時也鍛煉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
學生從交流討論中找到了比較物體運動快慢的方法:開始階段兔子跑得快,是因為在運動時間相同的情況下,跑的路程長。最后裁判認為烏龜贏得比賽,是因為在整個比賽過程中,路程相同而烏龜花的時間少。
據此,對物體運動快慢的兩種方法進行總結并提出新問題:若路程、時間均不相同時,又該如何比較物體運動的快慢呢?
這樣,采用邊觀察、邊引導分析,層層設疑,步步深入的方法組織教學,通過教師有目的的引導學生"看"、"想"、"說"等一系列活動,培養學生觀察思考的能力和分析問題的能力,從而實現物理教育的教學目標。
展示問題:學校的百米冠軍的成績是13s,而24屆奧運會一萬米比賽冠軍的成績是28min,怎樣比較他們運動的快慢?
老師不斷提出問題,引導學生,步步激疑啟思,采用啟發式教學,啟迪學生的智慧,使學生通過演練得出:可以比較他們在1秒內或1分鐘內通過的.路程,由此引出什么是單位時間,得出并理解速度的物理意義是什么,這樣逐步的建立起速度的概念,使學生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高度,慢慢的體會物理學研究問題的方法。在課堂中要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特別是后進生學習積極性,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后進生反應慢些老師要理解他們,多肯定他們的成績,多表揚他們的進步。增強學生求欲望。
根據速度的定義直接得出速度的計算公式和單位以及它們的符號含義,并能進行單位換算。
在講解單位換算時,要引導學生根據時間單位和長度單位來逐步的推導出米/秒與千米/小時之間的換算關系,使學生慢慢的領會和理解單位之間是如何換算的,而不是一味的死記硬背。物理注重的是理解,要學會理解的記憶,只有掌握了學習方法,才能以不變應萬變。
3.應用新知,加強鞏固,體驗成功。
利用多媒體展示例題:
例題1:學校的校運會 女子100米短跑記錄是13.5s, 請運用知識計算出運動員百米短跑的速度。
解: v=S/t=100m/13s=7.61m/s
答: 運動員百米短跑的速度為7.61m/s
例題2: 例題:保靖至吉首的路程為100Km,一輛汽車從保靖縣開往吉首,這輛汽車的速度是40Km/h,幾小時后可以到達吉首?
已知:S=100Km ,v = 40km/h
求:t
解:根據公式v=s/t得
t=s/v
=100km/40km/h
=2.5h
答:這輛汽車2.5小時后可以到達吉首。
例題3: 例題:2006月7月12日,我國優秀運動員劉翔在洛桑田徑黃金聯賽中以12秒88打破了由科林杰克遜保持了13年之久的110米跨欄世界紀錄,則這項記錄的平均速度是多少?如果一輛正在行駛的摩托車的速度表指示為30km/h,哪一個速度比較大?
解:
利用公式v=S/t計算出劉翔的速度為
v1=S/t=110m/12.88s=8.54m/s
摩托車的速度為
v2=30km/h=30/3.6m/s=8.3m/sv1>v2
所以,劉翔的速度比摩托車的大。
第一道題是公式v=s/t的直接應用,這道題比較簡單易懂,目的是讓學生能夠順利的做出來,感受到成功的喜悅。第二道題是根據本地的實際情況編寫的,目的是懂得公式如何變形,學會變形公式的應用,同時,也讓學生感受到物理在生活中的應用無處不在,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第三道題涉及單位之間的換算,教學難度稍大一點,后進生對這題是難了點,教師要多講,多讓學生提問讓學生弄清這題。目的是讓學生領會速度的物理意義。
通過這三道習題的講解,讓學生養成先分析題意,再規范解題的良好習慣。要求學生在做計算時要寫,已知,求,解,答四步。
勻速直線運動的引入:
勻速直線運動是最簡單的機械運動,在日常生活中幾乎見不到,因為它是一種理想化的運動。我們有時為了研究問題的方便、簡化物理問題,會近似的把一些運動看做是勻速直線運動。
老師簡單介紹變速運動、平均速度,使學生注意區分平均速度和速度的平均值。
課堂小練習:
1、單位換算:
(1)108 km/h=____m/s [2] 15m/s=------km/h
2、汽車在平直的高速公路上行駛,1 min通過了1800 m的路程,汽車的速度是()
A.1800 m/s B.108 m/s C.90 m/s D.30 m/s
4.歸納總結
最后,再通過提問的方式引導學生把本節所學的主要內容進行歸納和總結,讓學生養成先學習后總結的良好習慣,并培養、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五、說教法、學法
為了讓學生建立正確的物理概念,就應遵循人們的認識規律,即從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這就決定了物理概念的教學,要重視直觀性,即以直觀為基礎來進行物理概念的教學。本節課主要從兩個方面入手:一是利用學生的生活經驗,通過對生活中實際事例的觀察比較來理解速度的概念,以及勻速直線運動與變速直線運動的區別。二是通過多媒體課件,使學生有了直觀的感覺認識,再結合啟發式的教學方式,引起學生通過對物理現象的觀察,進行積極的思維活動,通過比較、分析、概括形成概念。
觀察實驗討論、對比歸納、練習提高
本節課的教學過程是在教師的分析點撥和幫助下學生進行觀察實驗為主,老師的提問分析為輔進行的。在教學中,教師通過列舉學生熟悉的事例,引導學生有目的的進行觀察,循序漸進的歸納出速度的概念。
首先,多媒體課件能較好的集中學生的注意力進行觀察,分析現象。更能方便的進行對比、歸納,從而提高學生的分析概括能力。其次,在教學過程中,要注意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盡量讓學生去想、去說、去做、去練。通過練習,來學會應用速度公式進行簡單的計算以及速度單位的換算。再次,通過動手做實驗,來加深對速度的物理意義的領會。
六、說板書設計
為了體現我的教學目標,讓學生容易理解,我的板書設計如下:
運動的快慢
一、速度:
1.速度的物理意義:表示物體運動的快慢
2.速度的定義:速度等于運動物體在單位時間內通過的路程
3.速度的計算公式:
v=s/t 其中s表示路程,t表示時間,s表示速度
常用單位:千米每小時(km/h)
換算關系:1m/s=3.6km/h
二、勻速直線運動:
1.定義:物體沿著直線快慢不變的運動,叫勻速直線運動
2.平均速度公式:v=s/t
七、作業布置:
1.1m/s=_____km/h
0.5m/s=_____km/h
10m/s=_____km/h
54km/h =_____m/s
2.甲、乙、丙三人步行的速度分別是3.5 km/h, 64m/min,1m/s,則三人的速度的關系是?[注,min表示分鐘]
3.汽車以20m/s的速度行駛了2h,它在這段時間內通過的路程是__________km.
4. 聲音在空氣中傳播的速度是340m/s,人對著相距425米的高山喊一聲,聽到回聲經過的時間是( )[聲音的路程]
A.1.25s B.0.625sC.0.8s D.2.5s
八年級物理《運動的快慢》說課稿2
一、教材分析:
本節課的上一節講述的是“運動的描述”,通過這一節學生知道了“什么是運動”,而本節課教材通過“想想議議”欄目提出問題(“哪些方法可以描述物體運動的快慢?”)引入課題,并且學生討論總結后直接得出速度的定義及計算公式,這樣安排符合學生的認識規律。在小學數學課中,學生學習過計算速度和路程的問題,對這些知識并不陌生,初中物理從簡單的運動開始,可以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知識來逐步展開對物理的學習。
二、學生分析
中學生對速度、路程等物理概念都有一定的了解,但是學生對本節課還是喜歡物理又害怕難,喜歡的是以前接觸過速度的計算,怕的是利用物理公式解決速度問題還是第一次,特別是數學底子薄的學生。因此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加強自信顯得特別的重要。教學中可以利用學生喜歡看鮮明、生動、不平常的現象的心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教學目標:
1、能用速度描述物體的運動。
2、能用速度公式進行簡單的計算。
3、知道勻速直線運動的概念。
4、粗略研究變速直線運動,能用平均速度描述直線運動的快慢。
四、重點難點
重點:建立速度的概念和物體運動快慢的比較方法。
難點:應用速度公式進行簡單的計算。
五、教學方法
1、觀察比較法:通過對生活當中實際事例的比較,理解速度的概念和勻速直線運動和變速直線運動的區別。
2、練習法:通過學生練習,學會應用速度公式進行簡單的計算和速度單位的換算。
六、教學程序設計
(一)課題引入
通過多媒體展示“2004年奧運會上劉翔奪冠”的實錄引入課題。利用學生感興趣的具體事例導入課題,更具有吸引力,效果要比教材“想象議議”引入更好。
教師提問:劉翔用了12秒88跑完了110米,你們想知道他有多么快嗎?
(二)新授課程
1、首先學生看教材“想想議議”欄目中提出的問題,讓學生充分討論。教師也可以提出以下問題,以啟發學生的思路。
蝸牛在地面沿直線爬行、自行車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駛、飛機在空中沿直線飛行,他們的運動情況有何區別?
學生很容易得出結論“他們運動的快慢不一樣”。然后讓學生繼續討論:生活中怎樣比較物體運動的快慢呢?待充分討論后,師生共同歸納出幾個辦法。
(1) 相同時間內,通過路程遠的運動的快。如,二人同時同地出發,走在前面的運動的快。
(2) 相同的路程,所用時間短的運動得快。如,百米賽跑,先到終點的運動的快。
(3) 時間、路程都不相同時,1s內通過路程遠的運動的快。
從而引入速度的概念,引入時應注意從以下幾個方面完善學生對速度的認識:
(1) 物理意義(2)定義(3)公式(4)國際單位、常用單位
然后指導學生觀察書中的圖1、3-2,認識汽車的速度表。讓學生閱讀小資料,了解一些物體運動的速度。并讓學生進行單位換算練習,如:1m/s=_____km/h;5m/s=_____km/h;72km/h=_____m/s。
2、在生活中,做機械運動的物體的運動情況相同嗎?機械運動時怎樣分類的?哪類運動是最簡單的機械運動?引導學生觀察教材中“想想議議”,學生會發現,甲圖中的汽車在相同的時間內通過的路程都相等,運動的路線是直線,乙圖中在相同的時間內通過的路程不相等,運動的路線也是直線。在此基礎上,引出勻速直線運動的概念。還應讓學生了解,物體做直線運動時,若在相同的時間內通過的路程不相等,這樣的運動叫變速直線運動,可以用公式v=s/t計算出做變速直線運動的物體的平均速度。
3、講解教材中的例題,學會使用公式v=s/t及變形公式s=vt、t=s/v解決簡單的問題。在練習過程中,應規范學生的解題過程。養成先分析,在解題的良好習慣。
4、小結:新授課后,組織學生討論“是否還有疑點?”,并對本節課做簡單的總結。
5、完成達標測試,展示答案,集體糾正。
6、作業布置
七、教學效果
本節通過教材及身邊的實例,科學、規范的引入速度的概念。通過這樣的學習過程,不僅可以讓學生了解素的概念,同時也提高了運用數學工具處理問題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讓學生領悟了建立速度概念的思想方法。對于速度的公式進行計算大部分學生能完成并掌握,但解題時過程不規范還應課下加強訓練。
【八年級物理《運動的快慢》說課稿范文】相關文章:
物體運動的快慢是相對的對嗎10-12
八年級物理說課稿11-05
快慢之爭的故事11-26
蘇教版八年級物理說課稿01-19
初二物理說課稿范文01-17
八年級物理光的直線傳播說課稿11-04
《杠桿》-初中物理-說課稿12-17
高二物理說課稿02-17
《物體的顏色》物理說課稿【精選】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