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數學說課稿《比的意義》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說課稿,通過說課稿可以很好地改正講課缺點。那么問題來了,說課稿應該怎么寫?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小學數學說課稿《比的意義》,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小學數學說課稿《比的意義》1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人教版數學第十一冊P43--44及練習題。
教材簡介:
《比的意義》是人教版第十一冊第三單元的一節教學內容,這節課的知識點很多,有比的意義、讀寫以及各部分名稱;有比值的概念及其求法;還有比與除法、分數的區別與聯系等等。本節是用一種新的觀點、方法來認識數量關系的,不少概念既有聯系,又有區別。從比的概念可以直接導出比的基本性質和求比值的方法,比與除法、分數之間也存在著相互轉化關系,因此本節內容是這一章的教學重點。
教材在安排比的意義的學習時,分為三個階段:比的意義、比的各部分名稱、比與分數及除法的關系。比的意義教材是選取我國第一艘載人飛船的有關內容作為引入比的載體的,通過對具體例子的討論,明確了比的概念是建立在除法的意義基礎之上的,揭示了比與除法之間的本質聯系,是一種以“倍比”為基礎的比較關系。
教材在介紹比的各部分名稱時提出了比值的意義,它既是一個知識點,又有助于進一步理解比的意義。比與分數、除法的關系是本節課的又一教學要點,理解它們之間的關系,對后繼學習特別是綜合應用各種知識解決問題具有重要意義,同時也是理解比的后項不能為0的認知基礎。所以,要使學生真正理解并牢固建立起比的概念,讓比的意義作為一條主線貫穿于整個課堂教學之中。
設計意圖:
本課的設計意圖體現新課程理念中數學價值觀的轉變,即由原來的以知識獲取為目標轉變為關注學生的發展為主要目標。著重引導學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中學習。讓學生親自體驗知識的形成過程,獲得知識、技能、情感、態度等方面的發展。另外,教學設計在遵循教材編寫原理的基礎上,對教學題材進行了微調,提供現實背景,改變呈現方式,讓學生在充分參與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學會合作、學會表達、學會交流、學會應用。
1、構建生活化的數學課堂教學。本課在設計時引用飛船的有關內容引出比的載體,使學生初步感受到比的意義和作用。再通過題組訓練,以及問題判斷等,讓學生在認知沖突的對立中走向統一,從而對比的意義有更深刻的理解,進而全面、系統的構建起新知識的模型。最后通過生活中的比的應用,幫助學生拓展延伸比的認識,深化比的意義,學以致用,學用結合,在生活中找到數學原型,發展和提升學生的思維空間。
2、在數學教學中滲透“人文精神”。數學中蘊涵著美,在課堂教學中通過情境的創設增強學生的數學鑒賞和審美體驗,培養他們的審美情趣和能力,更好地激發他們的內驅力。充分發揮學生自身的課程資源優勢,促使學生積極參與學習,并獲得知識、技能、情感、態度等多方面的發展。
3、學習過程從封閉預設走向開放、生成。通過創設富有挑戰性的問題情境,把“什么是比?為什么學習比,比有什么作用?”作為核心問題隱藏在整節課的教學思路之中,使學習始終處于觀察、探究、交流等高層次的思維活動之中,有效地激發學生強烈的探究欲望和知識生成,凸現學生學習主人地位,從而更好地為學生的發展服務。
小學數學說課稿《比的意義》2
一、教材及學生情況分析
“比的意義”是小學六年級第十一冊教材中教學重點之一。它在教材中起著承上啟下的重要作用。通過對這部分內容的教學,不僅可以使學生對已有的兩個數相比的知識得以升華,同時也能夠對學生進一步學習比的性質、比的應用和比例的相關知識打下堅實的基礎。“比的意義”這部分知識內容繁雜,學生缺乏原有感知、經驗、不易理解和掌握。針對知識內容特點和學生的認知規律,在教學過程中,我采用組織學生圍繞“比”的問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分析、概括、比較、總結的教學方法,突破了傳統的教學模式,實現學生自主學習。在教學過程中,培養了學生的創新精神。
二、教學目標
“從知識與技巧”、“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維度確定以下目標。
(一)理解并掌握比的意義,會正確讀與寫。記住比各部分的名稱,并會正確求比值。
(二)通過主動發現的討論式學習,激發合作意識,理解并正確掌握比與除法、分數之間的聯系,明確比的后項不能為零的道理。同時懂得事物之間是互相聯系的。
(三)培養學生比較、分析、抽象、概括和自主學習的能力。培養他們在生活中發現數學問題,提出問題的意識。
教學重點難點:理解掌握比的意義,比與分數、除法之間的聯系。
三、教學方法的設計
(一)用創設情境法,激發學生對比的知識的研究興趣。
(二)從日常生活中,培養學生能夠發現數學問題。
(三)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提高解決問題能力。
(四)當堂鞏固,當堂反饋練習,練習形式多樣,使學生從多種學習方式的活動中理解比的意義。
(五)采用激勵、評價等多種有效的方法,鼓勵學生多比較、多思考,善于探究與協作交流,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數學的習慣。
四、教學過程的活動與安排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利用一則消息引起學生對比的知識的研究興趣,學生對這則消息進行討論、交流時,不但可以受到思想教育獲得情感體驗,同時能發現比在生活中的應用,從中培養學生在生活中發現數學問題、提出問題的意識。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1、“比的意義”教學。
第一步給出班級男生人數與女生人數兩個條件,請學生提出問題并列式,根據學生列的除法算式,明確是男生和女生兩個量在比,啟發學生思維,除了用以前學的除法知識對兩個量進行比較外,還可以用一種新的方法進行比較。然后展開“比的意義”教學活動,說成男生人數與女生人數的比是多少比多少。第二步看算式,運用新知識說說。(說明:從學生身邊的數量中提取數學問題,從而引出新知識。運用舊知識進行傳遞,輕松快樂。)第三步,出示表格(填表)使學生初步知道兩個不同類的數量之間的關系也可以用比來表示。在上面兩個例子的基礎上,讓學生概括出比的意義。
2、比的讀法與寫法、各部分的名稱、求比值的方法的教學。
教師引導學生掌握比的讀法和寫法,在小組合作學習中,自主探究比的各部分名稱和求比值的方法。然后組織同學們匯報學習成果,引導學生介紹求比值的方法。知道后,并引導學生運用方法,能夠寫出幾個比的實例,計算出比值,從而達到鞏固知識的目的。在匯報過程中,尋找比值的`規律,即可以是分數、整數,也可以是小數。
3、比與除法、分數之間的關系,比的后項為什么不能為零?
通過引導學生看板書,合作交流能夠比較出“比”、“除法”、“分數”之間有什么聯系,填寫出表格,再通過“相當于”這一詞的理解,明確他們的區別。
(三)總結、歸納引導學生談學習感受。
通過本節課學習,同學們學到了那些知識,請把你的收獲告訴大家好嗎?在學生匯報中,使本節課的知識點得以鞏固。
(四)多層次練習,鞏固新知識。
練習形式多樣,既鞏固本節課的知識,又增加了樂趣,特別是培養學生養成了獨立思考的習慣。
小學數學說課稿《比的意義》3
一、說教材
本課是蘇教版國標本六年級上冊P68~69的《比的意義》。本節課是“認識比”這一單元的起始課。之前,學生已經分階段認識了分數及除法的關系,學習了分數乘、除法的意義和計算,這些知識和方法都是學習本節課內容的直接基礎。
本課教材在安排比的意義的學習時,分為三個層次:比的意義、比的各部分名稱、比與分數及除法的關系。深入理解比的意義及比與分數、除法的關系對后繼學習特別是綜合應用各種知識解決問題具有重要意義。有研究表明,沒有對比的意義的準確理解與深刻把握,從表面上看,學生也能比較熟練地求比值、化簡比,或者是解答按比例分配的實際問題,但在解決問題的靈活性和創造性上則表現得較弱,呈現出基礎不扎實的弊端。因此,讓學生深刻理解比的意義,溝通比與除法、分數之間的聯系,排除現實生活中大量“差比”關系對本課學習的負遷移,顯得尤為重要。
我做了如下的目標設定:
A:知識與技能目標:
1、使學生在具體情境中理解比的意義。
2、掌握比的讀寫方法,知道比的各部分名稱,會求比值。
3、初步理解比與分數、除法的關系,明白比的后項不能為0的道理,會把比改寫成分數的形式。
B:過程與方法目標:
1、使學生經歷探索比與分數、除法關系的過程,體會數學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
2、使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通過自學課本主動建構知識,掌握自學的方法。
C: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1、通過閱讀“你知道嗎?”,讓學生體會數學在生活中的運用,感受數學的美。
2、使學生在活動中培養分析、綜合、抽象、概括能力,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體會數學與生活的聯系,體驗數學學習的樂趣。
教學重點:理解比的意義及比與分數、除法的關系。
教學難點:理解比的意義。
二、說教法、學法
1、教法:
為了抓住重點,突破難點,使學生能達到本節課設定的教學目標,我確定以下教學方法:
⑴從實際的生活中,引導學生發現數學知識。
⑵采用情景引題,觀察、對比、總結的教學方法。
2、學法
日本著名數學教育家米山國藏指出:“作為知識的數學出校門不到兩年可能就忘了,唯有深深銘記在頭腦中的是數學的精神,數學的思想、研究的方法和著眼點等,這些隨時隨地發生作用,使他們終身受益。”因此,學習方法比知識本身更為重要。因此,認真觀察、自主學習與合作交流是本節課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
三、說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共分四個教學板塊:
(一) 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二)自主活動,認識比。
(三)小組合作、深入認識比。
(四)鞏固練習,深化理解。
第一板塊、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從北京奧運會主場館——鳥巢的圖片導入新課,一方面將學生關于“兩個量之間的倍數關系”的舊知與經驗喚醒,為學生隨后實現由舊知向新知的遷移搭建了平臺,另一方面讓學生發現比在生活中的應用,從中培養學生在生活中發現數學問題、提出問題的意識,為后面拓展介紹“黃金比”埋下伏筆,還讓學生在無形中受到美的熏陶。這一板塊的目的是喚起舊知,滲透C1、C2目標。
第二板塊、自主活動,認識比:
1. 用比表示兩個同類量的相除關系。
例1的教學,教師結合學生交流時出現的“表示兩種量倍數關系”的句子,自然而然地展開引導:長是寬的 ,我們還可以說成:長到和寬的比是3比2;類似地,寬是長的 ,我們還可以說成:寬和長的比是2比3,使學生認識到:這里的“比”與剛才提到的“相差關系”不一樣,有利于學生順利地將新知納入原有的認識結構中。再通過對比,加強對比的有序性的理解,提醒今后他們在描述某個比時,一定要按照敘述的順序,弄清誰和誰比,不能顛倒。
“試一試”的教學,引導學生用自己的話進一步解釋每個比的具體意義,從另一個側面調用學生已有的關于倍數、份數、分數等經驗,豐富學生對比這一抽象概念的認識。
2. 用比表示兩個不同類量的相除關系。
通過例2的教學,喚醒學生相應的除法計算的數量關系,幫助學生明確:速度=路程÷時間,速度實際上是表示了路程與時間相除的關系。這種關系也可以用比來表示。由此引入兩個不同類量之間的比。再通過討論歸納,使學生認識到:兩個數的比表示兩個數相除。至此,學生對比獲得了全面而感性的認識。
這一板塊所要達成的教學目標是A1。
第三板塊、小組合作、深入認識比:
對于比的意義的深刻把握不能只停留在文字的概念上,比的各部分名稱以及比值的求法,它與除法和分數的聯系也是對于比的意義的把握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鑒于這部分的內容較多且比較零散,我讓學生采取了自學和合作學習相結合的方式。對于相對簡單的各部分名稱的認識以及比值的求法,獨立自學完全能夠掌握。我讓學生看書自學,然后組織同學們匯報學習成果,引導學生介紹求比值的方法,再并引導學生運用方法,計算出比值,從而達到鞏固知識的目的。在匯報過程中,尋找比值的規律,即可以是分數、整數,也可以是小數;而對于較為復雜的比、除法和分數的聯系和區別,我則讓學生在自學的基礎上合作交流,互相補充,完善認識,促使了原有知識的重新建構,加強了知識之間的聯系,并通過相關練習引出了“比的后項不能是0”,比較自然地突破了難點。
這一板塊所要達成的教學目標是A2,A3,B1,B2,C2。
第四板塊、 鞏固練習,深化理解:
最后這個環節,先針對本課知識點進行辨析和判斷練習,再計算課始三幅圖中寬和長的比,不但提高了學生對于知識的掌握程度,還起到了一個梳理作用。到這個環節結束,學生對于比的概念的建構應該比較完善了。
最后通過一組資料介紹黃金分割這個有趣的比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讓學生感受到數學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特別是數學對于藝術美的價值所在。這個環節無論從廣度還是深度上,都對比的意義進行了一個挖掘。同時這也是一個思想教育的過程,讓學生不僅感受到藝術美,更感受到數學的價值。
這一板塊是全面落實各類教學目標,重點是對課本知識的拓展。
教學是一門遺憾的藝術。在今天的教學中我感到還存在很多不足之處,最遺憾的就是在教學過程中還是以老師和學生之間的交流和學習為主,而真正讓學生自主學習和互相學習的比較少。另外,由于我對新教育的學習剛起步,如何在課堂教學中體現新教育的理念,如何在課堂教學中落實“有效”二字,還需要我不斷去探索和研究。希望各位老師多提寶貴意見,幫助我更快進步。謝謝!
小學數學說課稿《比的意義》4
一、教材分析:
教材在安排比的意義的學習時,分為三個階段:比的意義、比的各部分名稱、比與分數及除法的關系。比的意義教材是從日常生活中的相除關系的例子中引出的,通過對具體例子的討論,明確了比的概念是建立在除法的意義基礎之上的,揭示了比與除法之間的本質聯系,是一種以“倍比”為基礎的比較關系。
教材在介紹比的各部分名稱時提出了比值的意義,它既是一個知識點,又有助于進一步理解比的意義。比與分數、除法的關系是本節課的又一教學要點,理解它們之間的關系,對后繼學習特別是綜合應用各種知識解決問題具有重要意義,同時也是理解比的后項不能為0的認知基礎。比的意義是由除法發展而來的,與除法,分數既有聯系又有區別。正因為如此,本節課的教學目標確定如下:
1、基礎性目標
(1)理解比的意義,學會比的讀寫法,掌握比的各部分名稱和求比值的方法。
(2)弄清比同除法、分數之間的關系。
2、發展性目標
(1)聯系比的意義教學,貼近生活實際,增強學生對數學與實際生活聯系的感受,培養學生對美的感受能力,學到有價值的數學。
(2)通過教學,培養學生分析能力和初步的邏輯思維能力,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掌握基本知識和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
教學重點:比的意義的理解,比同分數、除法的關系。
教學難點:在現實生活中發現比、感受比。
二、說教法、學法:
本節課用創設情境法,激發學生對比的知識的研究興趣。從日常生活中,培養學生能夠發現數學問題。運用知識之間的聯系,在除法的基礎上教學比的意義,目的使學生對比有整體的認識,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調動學生的各種感官參與到學習活動中。練習形式多樣,使學生從多種方式理解比的意義。
三、說教學過程:
一、聯系實際,激趣引入
從生活中常見的例子導入新課,能發現比在生活中的應用,從中培養學生在生活中發現數學問題、提出問題的意識。
二、體驗合作,自主探究。
(一)教學比的意義
第一步給出班級學生男女人數,請學生說出男生是女生的幾分之幾,女生是男生的幾倍。長方形的小旗長和寬兩個條件,請學生解答長是寬的幾倍和寬是長的幾分之幾這兩個問題并列式,根據學生列的除法算式,明確是長和寬兩個量在比,啟發學生思維,除了用以前學的除法知識對兩個量進行比較外,還可以用一種新的方法進行比較。然后展開“比的意義”教學活動,說成長與寬的比是多少比多少。第二步看算式,運用新知識說說。(說明:從學生身邊的數量中提取數學問題,從而引出新知識,運用舊知識進行遷移。)第三步出示例題,楊利偉在神州五號上舉2面旗幟,都是一樣長15分米,寬10分米,讓學生用兩種求速度的不同方法,使學生初步知道兩個不同類的數量之間的關系也可以用比來表示。在上面兩個例子的基礎上,讓學生概括出比的意義。
(二)教學比的讀寫法、各部分名稱、求比值的方法及比與除法、分數的聯系。
比的讀寫法、各部分的名稱,讓學生看書自學,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然后組織同學們匯報學習成果,引導學生介紹求比值的方法。知道后,并引導學生運用方法,計算出比值,從而達到鞏固知識的目的。在匯報過程中,尋找比值的規律,即可以是分數、整數,也可以是小數。
比與除法、分數都有著比較緊密的聯系,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有著廣泛的應用。比與除法、分數的聯系和區別是這節課的難點,我在教學時引導學生回憶、思考、討論等活動,在進一步理解比的意義的基礎上,找出了比與除法、分數的聯系和區別。看電腦屏幕,用“相當于”一詞來說明比、除法、分數的聯系,促使了原有知識的重新建構,加強了知識之間的聯系。
【小學數學說課稿《比的意義》】相關文章:
六年級上冊《比的意義》說課稿01-11
比的化簡說課稿11-07
比的化簡說課稿11-04
關于《比的意義》教學設計02-07
認識比說課稿11-08
比本領說課稿11-03
分數的意義說課稿03-16
分數的意義說課稿11-08
《比尾巴》優秀說課稿12-17
小學數學《約分》說課稿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