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別康橋》優秀說課稿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說課稿,說課稿有利于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動的開展。寫說課稿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再別康橋》優秀說課稿,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再別康橋》說課稿1
一、教材分析
1、教學對象分析
《再別康橋》的教學對象是高一學生,高一學生往往對那種純粹的、原始的、本真的情感體會較為膚淺,《再別康橋》是新月派詩人徐志摩的傳世之作,有極高美學價值,它所抒發的離愁別緒是人類共同的情感經歷,通過誦讀容易將學生帶人詩境,喚醒他們沉寂的真情,從而引起強烈的共鳴。
2、教材地位及作用
高中語文第一冊第一單元為詩歌單元,本單元收錄了中國現當代的一些優秀詩篇!对賱e康橋》安排在本單元的第二課,屬于必讀課。雖然本詩向來眾說紛紜,但其藝術之美人所共知,培養學生高尚的審美情趣和良好的審美創造力是語文學科的任務,因此,從語言賞析入手,從情感體驗切入,就可以讓學生通過學習本課體會現代詩歌的特點,多方面感受體悟詩歌的情感,受到美的熏陶。
3、教學目標
由于本詩是高一學生學習的第一首現代詩,為了讓學生掌握現代詩歌學習方法,從而能廣泛欣賞詩歌,因此將本詩的學習目標確定為:
、、認知目標:品意象,繪意境,悟真情。
、、能力目標:新詩的欣賞方法。
、、德育目標:培養成良好的審美情趣和審美能力。
4、教學重難點
高中學生對詩歌并不陌生,但是由于傳統教學模式影響,他們產生了對教師的過多依賴,從而缺失了對大語文環境下自主學習能力。針對此種情況將本課重難點設定如下:
教學重點:
1、領悟詩情,獲得情感體驗;
2、賞析詩中的畫意美、詩意美。
教學難點:意象的把握與體味。
二、教法分析
1、誦讀法
詩歌是情感的藝術,尤其是《再別康橋》這樣一首意境很美的詩歌,更需要通過誦讀去感受詩中的情感、韻味,把握其中的美。《語文教學論》中指出:“朗讀是書面語言的有聲化,具有移情的作用,能夠激發美感,喚起內心視象,感受作品的意境!比~圣陶先生也提倡過“美讀”的方法。在詩歌教學中,誦讀應該是重要的一環,反復地誦讀作品,在誦讀中把握詩的韻味。誦讀法既是教法也是學法。
2、情境教學法
。1)《再別康橋》猶如一幅極富美感的圖畫,教學中可采用情境教學法激勵學生們展開豐富的聯想和想象,加入自己的感受,使這幅畫面立體生動,讓學生在具體形象的情境中深深體會這首詩的意境美、詩意美。
。2)用富有文學意韻的語言來組織教學,并借助多媒體課件,幫助學生建立立體可感的視聽形象,營造一個充滿詩意的課堂教學氛圍。
三、學情學法分析
分析:農村初中的學生,閱讀的現代詩歌并不多,加上詩歌本身比較抽象難懂,學生可能雖能讀下去,卻只是蜻蜓點水,走馬觀花而已,難以抓住重點,深入體會詩歌的情感。針對學生的原有基礎,現有困難及學生的心理狀態,決定在誦讀的基礎上指導學生采用以下學法:
1、聯想鑒賞法
學生通過聯想、想象,形成有形的圖畫,仔細揣摩、品味、感受詩歌的優美之處,陶冶情操,增強審美情趣和鑒賞能力。
2、比較鑒賞法
讓學生學會將這首詩與其他描寫離別詩句的比較,更好地把握《再別康橋》這首不同于其他描寫離愁別緒哀婉、纏綿、傷感的特點:哀而不傷,帶有一絲惆悵,幾分飄逸。從而領會詩中的詩意美。
四、教學過程
根據教學目標,我采用以下教學步驟:
(一)情感激趣,導入新課
從播放徐志摩的另一首詩《偶然》譜成的曲子導入。
設計意圖:音樂能陶冶人的性靈,優美的畫面及柔美的音樂可以將學生帶入一個淡淡的憂愁的境界。多媒體展示歌詞,教師恰當的銜接語,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和欲望,使學生進入到情景之中。
(二)時空鏈接,走近作者
。1)簡介徐志摩。
(2)關于再別康橋
這一環節我先讓穿越時空與徐志摩展開對話,順著學生的發問,導出問題,先讓學生自行解決,老師歸納。并用幻燈片展示。盡可能將課堂的主動權交給學生!爸苏撌隆痹谖膶W作品類的教學中是必要的。因為對詩人的生活背景、遭遇作適當的介紹,可以幫助學生走進詩人的內心,深入理解詩歌的情感。
。ㄈ┱b讀涵詠,整體感知
。1)學生默讀。
。2)個別朗讀。
。3)名家范讀。[播放電視劇《人間四月天》中徐志摩的扮演者黃磊在劇中對這首詩的朗誦。讓學生找出朗讀差距,進一步把握這首詩的朗讀情感,同時讓學生在朗讀過程中掃清字詞的障礙。]
(4)配樂朗讀。[我為這首詩的朗誦配上《人間四月天》的主題音樂。在纏綿、惆悵而又帶有輕靈、飄逸的音樂中,教師進行示范吟誦,注意節奏、輕重、情感,讀出音韻美,營造一種夢幻般的感覺。帶動學生有感情朗讀。]
。5)學生齊讀。
在朗讀這一環節中,默讀可以讓學生把握朗讀的節奏、情感,個人讀可展示個性,音樂制造了情境,范讀激發了美感,齊讀引起群體感受。在“美讀”中解決教學重點1領悟詩情,獲得情感體驗。朗讀已為學生們對詩的理解做了鋪墊,同時又為下文對詩意的鑒賞蓄勢。(學生帶著對康橋的憧憬進入。
。ㄋ模┘ぐl想象,賞景悟情
A、品意象
。1)詩中直接描寫康橋的景物的有哪幾節?(2、3、4節)
(2)如果把這三節的內容換成三幅畫,我們可以選取哪些景?請用自己的語言加以描述。(學生思考,小組交流,推選代表全班交流)
老師要引導學生選好景點,對學生的發言予以充分肯定,尊重學生的獨特體驗。尤其是運用聯想和想象對畫面加以具體的描述的學生。這一環節主要根據新課標教學建議“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在此基礎上請學生自由朗讀這三節詩。
。3)更進一步思考:詩人告別康橋時為什么不選取周圍的建筑、那里的人們,而是選取了金柳、柔波、青荇等自然景物?
目的:語文新課程標準積極倡導合作、自主、探究的學習方式,這一段學習從詩歌畫面美入手,引導學生體會作者通過意象選擇營造的意境,并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營造追求語言美的課堂氛圍。學生的主體性和教師的主導作用都得到較好體現。并解決教學重點2賞析詩中的畫意美、詩意美。
B、悟真情
步驟:將全詩分為三個版塊,分別賞析。抓住詩中意象,賞析重點詞語,把握詩人情感變化。
第二、三、節:通過重點賞析“新娘”“水草”“蕩漾”“招搖”“甘心”等詞語,把握詩人情感的'變化:由依依惜別時的感傷無奈而陶醉留戀于康河美景。
第四、五節:通過重點賞析“沉淀著彩虹似的夢”“尋夢?”“放歌”“笙簫“夏蟲”等詞語,體悟詩人情感的發展高潮。
第一、七節:通過重點賞析:三個“輕輕的”“悄悄”“不帶走一片云彩”詞語通過比較第一節和第七節,體悟詩人離別母校之時輕柔的嘆息般的旋律與依依別情完美地統一在一起。同時感受詩歌的回環之美。
設計意圖:這一環節的設計主要依據新課標所要求的“欣賞文學作品,對作品的思想感情傾向,能聯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評價”“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現力的語言”但凡讀懂了詩的人都會有這樣的體驗,如果不一句一句地反復咀嚼,只是一路順暢地讀下去,結果什么也得不到。詩歌濃郁的情感、跳躍的形象、凝練的語言,決定詩歌教學的特點:反復朗讀細細品味、啟發聯想、再現形象,其中教師的引導作用是關鍵。教師的講與新課標提倡的學生探究性學習有機結合,讓思考深入,以求突破本課的難點:意象的把握與體味。
。ㄎ澹┍容^閱讀,剖析情感
《再別康橋》是一首離別詩,古代描寫離別的詩句你知道哪些?試著比較異同。
啟發學生展開聯想,尋找有關詩詞名句,擴大課堂的容量。讓學生通過對比探究離別之情的不同,體會這首離別詩不落窠臼的高明之處。
。┯嘁衾@梁,收束全文
詩人離別康橋時不帶走一片云彩,他離開人世時也不帶走一片云彩,他走得很匆忙,因為飛機失事,那一年他才35歲。胡適飽含淚水寫下《追悼志摩》:“志摩走了,他帶走了這個世界上的全部色彩……”
詩人雖然過早地離去,但是他的名字、才氣,他的詩情、他的浪漫卻留在了人世,他的《再別康橋》成了中國現代詩歌中一顆璀璨的明珠,留給人們無限的遐想與仰慕。
在這種氣氛的渲染下,老師與學生齊讀《再別康橋》(配《人間四月天》的主題音樂)。在濃濃的詩意中結束對這首詩的學習。留給學生更多的感染,更多的回味。以期實現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七、評價與反思
《再別康橋》是一首精美的詩,因此,在說課方案中,我確立了朗讀——鑒賞——比較這一教學思路,將朗讀和鑒賞作為教學的重點,尤其是采用了不同的朗讀方式,輔以多媒體教學手段,讓學生在朗讀中從語言層面理解詩歌的內容,用心去體驗詩歌的情感,品味詩歌的語言和音樂美。在教材處理上,摒棄一般的從詩歌的開頭講到結尾的方式,從詩的中間入手,再說開頭和結尾,這主要是根據詩的結構特點來確定的。直接抓住康橋的景物描寫進行鑒賞,充分欣賞這首詩景中含情,融情于景,在亦情亦景、情景交融的意境美。
《再別康橋》說課稿2
一、說教材
《再別康橋》一文是“新月派”詩人徐志摩的傳世之作,因為徐志摩崇尚聞一多的“音樂美、繪畫美、建筑美”的詩學主張,因而他的詩歌具有語言清新、音韻和諧、想象豐富、意境優美、神思飄逸的特點!对賱e康橋》這首詩較為典型地表現了徐志摩詩歌的這種風格特點。詩歌記下了詩人1928年秋重到英國,再別康橋時的情感體驗,表現了一種帶著淡淡憂愁的離情別緒。
二、說教學目標,重點、難點的確立
知識目標:品味詩的意象美,領悟詩的意境,體會詩人真情。
能力目標:培養學生鑒賞詩歌的能力。
德育目標:體悟作者情懷,引發共鳴,逐漸養成良好的審美情趣培養審美能力。
教學重難點
學生喜歡故事性的文章,對詩歌的抽象性可能會產生畏懼心理,對課文提不起興趣,或者只能走馬觀花,難以深入體會詩歌的感情,鑒于此我把本課的重難點作了如下設定:
教學重點:領悟詩情,獲得情感體驗;品析“三美”,感受藝術性。
教學難點:意象的把握與體味。
三、說方法
如何突破重點、難點,有效完成本課的教學任務呢?我決定從學情出發,采取如下辦法:
第一,以誦讀為主。俗話說讀書百遍,其意自見。要品位詩歌的語言美,理解詩歌的內容,體會詩歌的感情,誦讀是必不可少的。課堂上,學生的自讀、教師的范讀;個別學生的試讀,全體學生的齊讀、齊背將穿插在教學的各個環節。
第二,聯想法。借助多媒體輔助教學,課堂上力求通過課件的介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運用多媒體將課文內容形象化、具體化,增強學生對詩歌的主體感悟。
第三,探究法。教師抓住詩中的關鍵字句進行推敲、點評。
四、說教學過程的設計
1、導入
“輕輕的我走了,正如我輕輕的來”一首帶有淡淡哀愁的離別詩牽動了多少文人學者的心。徐志摩,他就這樣悄悄地來,又這樣悄悄地走了。詩人志摩是怎樣一個人呢?讓我們和志摩一起《再別康橋》,走進詩人內心。
2、分步實施:
第一步:課件展示完成作者及背景介紹
第二步:詩歌朗讀,感受詩歌的音樂美。并背誦
第三步:整體感知詩歌離而不傷、別而不愁的格調。在讓學生誦讀的基礎上談朗讀體會。自古以來,離別總免不了沉重的愁緒,《再別康橋》是一場深情的離別,卻透露出輕快的情調。為了便于學生準確把握這首詩有幾分無奈,又有幾分灑脫的基調。
第四步:把握與體味詩歌的意象美。先講意境和意象的含義(融入了詩人主觀情意的客觀物象),然后引導學生感受詩中的意象美。
讓學生自讀,思考:詩中哪些景物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分小組討論交流)。
再讓學生分析這些意象分別融入了詩人的哪些情感,進而體會詩人對康橋永久的戀情。
第五步:體會詩歌營造的意境和富有流動的畫面美。為了讓學生充分發揮想像力,進入詩歌夢幻般的氛圍,用與詩歌每一小節意境相配的優美圖片,讓學生根據詩意選畫面。再找個別學生朗讀自已最喜歡的一節詩歌,結合圖片畫面,說出喜歡的理由,讓學生深入體會每一節的畫面美。老師抓住詩中的關鍵詞(動作性很強的詞、融入強烈情感的詞)進行適當的點撥,借此指導學生鑒賞詩歌的方法。
3、小結
本課我們從詩歌的意象入手賞析現代詩歌,并分析詩歌的表達感情和寫作風格,同學們要學會這種鑒賞新詩的方法。
4、作業設計
、俦痴b課文。
、谠嚭托熘灸Φ牧硪皇纂x別詩《沙揚娜拉》比較賞析。寫一篇賞析文,不少于五百字。
我的說課結束了,因水平有限,有許多不當之處,敬請各位老師批評指正,謝謝!
【《再別康橋》優秀說課稿】相關文章:
再別康橋說課稿11-05
《再別康橋》說課稿初中09-02
《再別康橋》說課稿范文09-02
再別康橋說課稿ppt08-31
再別康橋的說課稿08-30
再別康橋獲獎說課稿范文08-30
《再別康橋》教案優秀08-28
再別康橋的教案優秀08-31
詩歌再別康橋 優秀教案08-30
再別康橋的優秀教案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