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分數的初步認識》說課稿(通用10篇)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說課稿,說課稿有助于提高教師理論素養和駕馭教材的能力。說課稿要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數學《分數的初步認識》說課稿,歡迎大家分享。
數學《分數的初步認識》說課稿 篇1
尊敬的各位評委、各位老師:
大家好!我說課的內容是《分數的初步認識》。
首先,說教材。
一、教材分析:
《分數的初步認識》是人教版小學數學三年級上冊第七單元第一課時的內容――認識幾分之一。從整數到分數是數的概念的一次重要擴展,無論是在意義上,還是在讀寫方法及計算上,分數和整數都有著很大的差異。認識幾分之一是第七單元教學內容的“核心”,也是整個單元的起始課。這部分知識的掌握,不僅可以使學生簡單理解分數的含義,建立分數的初步概念,也為今后進一步學習分數和小數打下堅實的基礎。教材的安排貼近學生的認知特點,而且非常注重情境的創設。
學情分析:
低年級學生對數學概念的認識具有較強的具體性,概念形成主要依賴對感性材料的概括。學生在二年級上學期時已經掌握了平均分的意義,能把一些實物圖片進行平均分,這為本課的學習提供了感性基礎。
根據教材的編寫特點和意圖,結合學生的認知特點,我把本課的教學目標確定為:
知識目標:初步認識幾分之一,會讀寫幾分之一,能比較分子是1的分數的大小。
能力目標:在動手操作和觀察比較中,培養學生的探究和自主學習能力;培養數學思考和創新精神。
情感目標: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進一步產生對數學的好奇心和興趣。
教學重點:認識幾分之一,比較幾分之一的大小。
教學難點:理解幾分之一表示的具體含義。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及各種圖形紙片若干張、彩色筆等。
二、說教法和學法
為了實現確立的教學目標,在教學過程中我采用情境教學法、演示法、操作法、觀察法和討論法。通過情境的創設讓學生想學、樂學;注重學生的學習體驗過程,在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活動中主動建構數學知識,從而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能力、交流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說教學流程
根據新課標理念,我設計了以下四個環節來組織教學:
第一個環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課程標準》指出:“數學教學必須注意從學生最感興趣的事物出發,為他們提供參與數學學習的機會。”因此,新課伊始,我就創設了兩個小朋友分水果的情境。把這些水果平均分給2個小朋友,每個小朋友可以得到幾個蘋果?幾個梨?幾個西瓜?請你用掌聲回答,答案是幾就拍幾下。當學生拍到“半個”西瓜時,產生了質疑:“‘半個’應該怎么拍呢?能用什么數來表示呢?”從而引入課題:今天,我們就來認識一種新的數:分數。
拍掌引入分數,我是參考了吳正憲老師的精彩課堂設計,我覺得這個設計非常巧妙。首先拍掌能使全班學生注意力快速集中,其次“半個”無法拍掌表示,引起學生的認知沖突,激起學生強烈的探究新知的欲望。
第二個環節:動手操作,建構新知。
這個環節是本課的教學重點,因此我精心設計了六個活動來進行教學。
活動1.課件演示,建立表象
幾分之一的表象認識比較抽象,為了突破這一難點,在認識“二分之一”時,我利用課件演示并讓學生仔細觀察:把一個西瓜平均分成2份,其中的一份是這個西瓜的1/2。這一半是西瓜的1/2,那么,另一半呢?也是這個西瓜的1/2。在這里,我多讓幾位學生說一說,這個二分之一是怎么得來的?讓學生明白,只要把一個西瓜平均分成2份,其中任意一份都是整個西瓜的1/2。通過多媒體演示,使學生建立了1/2的表象。
活動2.讀寫1/2,認識分數各部分名稱。
初次認識分數,教師的引領顯得尤其重要,我利用課件演示,示范讀、寫1/2,和學生認識分數各部分名稱,再讓學生書空1/2,并快速地在本子上寫出兩個1/2。這樣,學生在讀寫分數的過程中,初步感知了分數。
活動3.動手操作,折出1/2。
為了讓學生進一步理解1/2的含義,我設計了這個活動:你能用一張長方形紙,折出它的1/2嗎?并涂色表示出來。折好后,讓學生舉起來,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說一說1/2表示的具體含義,讓學生體驗成功的喜悅。我有意識地展示學生不同的折法,引發學生思考:“為什么他們的折法不同,折出的形狀也不同,而涂色部分都可以用1/2表示呢?”學生在觀察討論中發現:“只要是把一個長方形平均分成了兩份,每份就是這個長方形的1/2。”在動手操作中,幫助學生實現了1/2從有意接受到自由表達的過程。
活動4.舉1/2反例,內化1/2。
我拿著一張圓紙片問:“同學們,剛才我們認識了1/2,請仔細觀察,老師把這張圓紙片這樣(隨便)撕成了兩份,其中的一份是它的1/2嗎?為什么?”接著出示幾道判斷題給學生判斷,通過正反例子的對比,突出分數概念中相當重要的前提條件――平均分,為以后進一步學習分數的意義奠定了基礎。
活動5.類比遷移,創造幾分之一。
當學生認識了1/2,我順應學生好表現的心理特點,大膽放手,讓學生類比遷移,自主創造幾分之一,彰顯學生的個性。
⑴聯想:你還想認識幾分之一?讓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對認識分數產生更加濃厚的興趣。
⑵操作:折紙、涂色,表示出一張紙的幾分之一。
⑶交流:先和同桌說一說:你折出了一張紙的幾分之一?再全班交流,給學生足夠的'時間展示并說一說分數的含義。
⑷探究:選擇學生作品中不同的圖形展示,四人小組合作交流:這些圖形的形狀不同,為什么涂色部分都能用1/4來表示呢?讓學生深刻體會:只要把一個圖形平均分成4份,每一份就是這個圖形的1/4。
活動6.深入探究,比較幾分之一的大小
在這里,我利用一個故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小猴子和小豬在一次分西瓜的時候,也想用我們今天學過的分數,它們都想多吃點。小猴子想:我太喜歡吃西瓜了,我要吃這個西瓜的1/2。小豬想:我肚皮大,吃得多,我要吃這個西瓜的1/4。你知道,它們倆誰吃得更多一些嗎?為什么?學生可能會出現兩種不同的答案,我不急于下結論。而是出示以下直觀圖讓學生觀察,你能比較這幾個分數的大小嗎?看著直觀圖,學生很快回答:1/2>1/4>1/8。你還發現了什么?假如把這個圓無限制地平均分下去,得到的每一份會越來越?小。最后得出結論:平均分的份數越多,每一份反而越小。那故事中的小猴子和小豬誰吃的更多一些?學生自然回答,小猴子吃的更多一些。由學生感興趣的故事激趣,激活了學生的思維,有利于學生形成分數的完整概念。
以上六個活動的設計,讓學生在動手操作,動腦思考中,深刻體會了分數的含義。充分體現出數學知識不是教師直接給予的,而是在學生一步步的操作、交流、感受、體悟中動態生成的,充分體現了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而教師只是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
第三個環節:分層鞏固,拓展提高。
在練習環節,我層層深入,設計了寫、涂、說、猜四個練習。
寫:你能用分數表示下列圖形的涂色部分嗎?
涂:看分數,涂顏色。
以上兩題是基礎練習題,面向全體學生。以下兩題是拓展提高題,讓不同的學生得到不同的發展。
說:下面的畫面讓你聯想到了哪些分數?
意大利國旗、西瓜圖、柜子圖。
現代教育理論認為,只有當數學問題和學生現實生活密切結合時,數學才是具體的,生動的、富有生命力的。利用生活中的事物理解分數的意義,不僅讓學生感受到數學就在自己身邊,還培養了學生豐富的聯想能力。
猜:涂色部分會占整個圖形的幾分之幾?
先讓學生估計、猜測,再用課件驗證。最后,我讓學生說一說做這道題你還有什么發現?學生可能會說,我發現1/4比1/16大,我發現,平均分的份數越多,每一份反而越小,等等。從預設到生成,從估計意識的培養到發散思維的訓練,這一道題承載著豐厚的數學內涵。
第四個環節:課堂小結,延伸鋪墊
先讓學生說一說這節課你有哪些收獲?讓學生自己歸納總結,有利于建立完整的認知結構。
再說一說,生活中還有什么可以用分數來表示的?讓學生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學生可能會說幾分之一的分數,也可能會說幾分之幾的分數,為下一節課進一步學習分數做了很好的鋪墊。
四、說板書設計
我的板書力求圖文并茂,重點突出,對整節課的學習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
縱觀整節課,我通過創設情境、動手操作,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參與,使學生最大限度地投入到觀察、思考、操作、探究等活動中,親歷“做數學”的過程。充分體現了新課程標準中倡導的“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讓學生體驗到學習成功的喜悅。
我的說課到此結束,謝謝!
后記:這是我11月22日參加興賓區小學數學教師說課比賽獲得一等獎的說課稿。從年級初賽到學校決賽再到城區初賽,最后到區里決賽,我一遍遍地修改稿子,隨之一遍遍地修改課件,脫稿說下三千多字,好辛苦!原本不舍得曬出來,畢竟花費了太多精力,但想想,還是放上來,就當留個紀念吧!
數學《分數的初步認識》說課稿 篇2
各位評委:
大家好!
一、說教材:
1、說課題:
今天我要說課的內容是小學四年級數學第七冊第五單元中的第一課時《分數的初步認識》。
2、說教材:
這節課的內容是學生在數學領域中第一次接觸“分數”這個概念,這節課的所學的內容是從整數到分數的一次數的概念的擴展,而且知識較為抽象。無論從其意義以及讀寫法都與整數有著很大的差異。學好這節課才能為今后繼續學習分數和小數等有關知識打下堅實的基礎。因而,教師有必要在教學時讓學生體會到分數來源與生活,而且是在“平均分”的情況下才能產生分數。
3、說教學目標:
(1)知識技能目標:初步認識和理解分數的含義,建立分數的初步概念。
知道分數各部分的名稱,會正確讀寫比較簡單的分數。
(2)發展性目標:培養學生的觀察、操作、判斷、邏輯思維等能力。
(3)教學重點:正確認識幾分之幾的分數。
(4)教學難點:理解幾分之幾的含義。
二、說教學過程:
1、激趣導入:
我根據本節課的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年齡特點采用的是故事化的激趣導入,給學生講一個《小熊分餅》的故事。在故事中滲透“平均分”概念的回顧,引導學生動手分一分“餅”,說分法。巧設認知的矛盾,從而導入新課、揭示課題。
2、動手操作,探索新知:
根據所學知識的特點和學生的認知特點,在教學新知識1/2時,我組織學生動手分一分,從分的過程中形成1/2的表象。然后,讓學生表述過程和表示1/2的部分。通過這樣的方式明確分數的形成是從生活當中用整數不能表述時才產生的。接著,出示一些圖形讓學生去判斷,從而形成“不是平均分的圖形不能用分數表示。”教師幫助加上“暫時”,完善認識。也為接下去的教學作好鋪墊。
3、生活化導引,繼續自主探究:
光從書面上認識分數是不夠的。因而,接下去我就引導學生到生活當中去找分數。(家中的大門、窗戶、半月……)在學生表述完后,追問:“教室里的窗戶有好幾扇是有好幾塊玻璃的,我打開其中一扇,問‘打開的.是整扇窗的____.’”讓學生初步接觸其它分數。
接著,我就組織學生自己想幾個分數,請幾位同學讀一讀后,再請學生小組合作利用學具把其中一個分數表示出來。這樣做有助于學生間的交流與合作、探討。
小組合作完成后,再請小組代表匯報,這里要注意學生的表述是不是完整,讓學生明確“______是_______的_______。”
認識了一些其他分數后,接下去利用學生展示過的學具,將上面的涂色部分再添上幾份,同樣讓學生表述出來。這樣讓學生明確幾分之幾里面有幾個幾分之一。
練習:將課后的練習2、3用投影片放出來,請學生口述。
4、鞏固新知,文本練習:
分數的讀法:課后練習5請幾位學生口頭讀一讀。
分數的寫法:課后練習6請同學們用手指書空,明確書寫順序。
5、結合新知,拓展認識:
請學生觀察出示的實物圖,問:“這能用分數表示嗎?”(暫時不能)
“那你能猜一猜嗎?”
“誰能來證實一下你猜的準不準?”(折一折)
“現在你們明白老師為什么要加上‘暫時’兩個字了吧!”
通過這一環節,使學生明白:不是平均分的圖形,只有通過再次分,分的份數多了,才能將所取的部分用分數表示出來。進一步拓展學生對分數的認識。
6、回顧總結,口語表述:
通過最后一環節,請學生口語表述學會了什么,回顧這節課所學的知識點,讓學生說,達到總結的目的。
三、說板書:
板書很簡潔,但重點突出、給教學帶來很大方便,給學生的表述做出參考。
數學《分數的初步認識》說課稿 篇3
說課內容:
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數學第七冊75——76頁,認識幾分之一。
一、說說對教材的認識
“分數的初步認識”選自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數學第七冊第四單元第一小節。“分數的初步認識”這一單元教材是在學生已經掌握一些整數知識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從整數到分數是數的概念的一次擴展,又是學生認識數的概念的一次質的飛躍。因為無論在意義上,還是在讀寫方法上以及計算方法上,它們都有很大的差異。分數概念抽象,學生接受起來比較困難,不容易一次學好。所以,去年以前的老教材這部分內容是安排在三年級上學期,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數學第五冊112——113頁,從去年秋天的教材才安排在四年級第七冊75-76頁,這也是因為認識到分數的理解較抽象的緣故而做的新調整。分數的知識是分段教學的,本單元只是“初步認識幾分之一”。認識幾分之一是認識幾分之幾的第一階段,是單元教材的“核心”,也是整個單元的起始課,對以后學習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為此,教學例1——例5借助實物演示(如可能我也準備課件)和學生所熟悉的具體事例,通過演示和學生的操作,使學生逐漸形成分數的正確表象,建立分數的初步概念,為以后學習分數和小數等知識打下的基礎。教學大綱對這一部分知識的要求是:初步認識分數,會讀,寫簡單的分數。老師們常容易忽視這部分內容,認為它太簡單,簡單是我們對它膚淺的理解,實際上它較難理解。例如有一次在學了這部分內容有一個考試題是這樣的,15的三分之二是多少,許多老師認為這是分數乘法,要到六年級才學,實際上這題沒有超標,也是考驗我們學生對分數的意義是不是真正的理解了。如果真理解了分數的意義,做出這題是非常容易的。所以我們要重視這部分內容的教學,不能停留在一個表面現象上,而要讓學生真正理解分數。
根據大綱的要求和教材所處的地位,確定本節課教學目的如下:
(1)學生初步認識幾分之一,了解具體分數所表達的意義,會讀寫簡單的分數,知道分數各部分的名稱。
(2)通過演示、操作、觀察、比較,培養學生抽象、概括的能力。
(3)充分發揮直觀教具的.優勢,啟發學生創造性思維。
教學重點:小學生的思維正處在由形象思維,逐步過渡到抽象思維的階段。教學中要使學生在認識幾分之一時,形成感知的概念,充分發揮表象在認識分數概念中的橋梁作用。
教學難點:分數的實質是反映整體與部分的關系,因此分母、分子的含義是分數教學中最本質,最重要的部分。
二、說說這節課的教法:
分層遞進,由扶到放。是我設計這節課主導思想,讓學生主動探索,獲取知識,達到最終的學習目的。根據直觀性原則,從教學實際需要出發,圍繞教學內容、教學重點、練習內容自制教具輔助教學,幫助學生理解概念。通過實物演示和學生動手操作,來增強學生的感知力,認識幾分之一。積極貫徹啟發性原則,運用講授法,在課堂上,既重視教師的主導作用,又尊重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依據循序漸進的原則,逐步完成5個例題的教學。本節課的五個例題運用不同的方式處理,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
三、說說對學法的指導
認識幾分之一這部分內容,共有5道例題。根據學生指導的自主性原則和滲透性原則,教師在講解例1時,首先引導學生觀看演示,從日常生活實例入手,初步認識二分之一,接著扶著學生認識三分之一,再獨立認識四分之一,五分之一,十分之一。學生通過教師的“教”,實現其學生的“學”,體現在教師寓學法于教法之中,學習中多次讓學生分組討論合作學習,營造出互動教學的氣氛。
四、說說教學程序
本節課教學設計三個環節進行。
(一)引入:
運用教具,以舊引新。一節新課,往往是從舊知識引入,關鍵是要牢牢抓住舊知識與新知識的切入點,“分數的初步認識”必須在“平均分”的概念上建立。所以教學一開始,我先讓學生口頭回答把4個餅和2個餅,平均分給2個小朋友,每人分幾個?把4個餅、兩個餅“平均分”成兩份后,每一份的個數可以用整數表示。把1個餅分成兩份,觀察1個餅切成2份后,重疊比較大小一樣。這每一份生活中叫“半個”,“半個”餅是多少能用整數表示嗎?由此引入新課。
(二)授課
(1)運用演示,初步認識概念
“分數的初步認識”這節課,幾分之一的表象認識比較抽象,為了突破這一難點,在講解例1時,再次演示平均分一個餅。學生初步認識“平均分”,理解圖中幾份數和一份數的含義。這時教師指出這半個餅是一個餅的二分之一,引導學生在不同形狀低上對折一次,表示出它的二分之一的操作練習。接著演示,把它平均分割成三份比較大小后還原,認識三分之一。學生通過對概念直觀形象的認識后,很快明白了幾分之一的含義。接著再教學分數的讀、寫法。
(2)實際操作,促進內化
為了幫助學生進一步理解幾分之一的含義,對例3四分之一的認識是這樣做的。先確定操作要求,把一張正方形紙對折兩次表示出它的四分之一,然后學生操作。由于實踐目的明確,方法得當,把學生的認識推向深入,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折法,課堂上出現了三種類型正確折法,
又請學生觀察教師的另一種折法,并提問:所表示的部分是這個正方形的四分之一嗎?
這時不失時機的引導學生分組進行討論。為什么折的方法不同,形狀不同,但都能用四分之一表示呢?學生按老師設計的目的說出:因為把這張紙都“平均分”成了四份,所以每一份就表示這張紙的四分之一。如果分成四分的大小不相等呢?它不是平均分,就不能用分數表示,這樣就突出了分數概念中相當重要的前提“平均分”的概念,為以后學習分數的意義奠定了基礎。
(3)創設情景,鼓勵學生主動探索
教學例四、例五時,學生觀察,自學五分之一,十分之一的念義,隨機提出問題,問題的設計分層遞進,隨例題發展,突出重點。
(二)練習
在練習過程中,強化學生的學習效果。
練習使學生掌握知識,形成技能,發展創新思維的重要手段。為了使課內練習起到促進學生掌握知識,鍛煉能力的雙重效果,我在組織練習活動時注意以下三點:一是練習的形式要有變化,使學生在練習中保持興趣。二是練習的難度逐步提高,讓學生做題時都要動腦想一想。三是面向全體學生,練習要有“彈性”,保證全班每個同學都有較多的參與機會。
(1)根據教學的基本要求,設計了一組基本練習,主要讓學生隨機分析正誤并說出為什么,教材中“做一做”和練習中的習題,
(2)又設計了一道小猴分瓜的小故事,這是一道趣味思考題。三個同樣大的西瓜,逐個平均分成2份、3份、4份,讓學生比較二分之一、三分之一、四分之一的大小,設問誰吃的多?為什么?這道題的練習目的,促進學生對已學知識的融合貫通,激發學生興趣,對于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具有一定的作用。為建立分數單位“1”和分數單位的概念埋下了伏筆,最后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進行了全課小結。
五、板書設計
板書是課堂教學的重要手段,通過板書突出教學的難、重點,為學生掌握知識和記憶打下堅實的基礎。我在設計板書時注意兩點。
(1)圖文并茂,條理清楚,層次明確。
(2)突出重點.與課堂教學的小結相呼應。
數學《分數的初步認識》說課稿 篇4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人教版數學三年級上冊第七單元《分數的初步認識》的第一課時《認識幾分之一》。我將從教材分析、教學目標、教學過程、板書設計等幾個方面進行說課。
第一部分教材分析
“分數的初步認識”這一單元教材是在學生已掌握一些整數知識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從整數到分數是數的概念的一次擴展,是學生認識數的一次質的飛躍,無論是在意義上,還是在讀寫方法上,分數和整數都有很大的差異。
本課是整個單元的起始課,幾分之一既是一個分數,又是一個分數單位,對以后認識幾分之幾、分數大小的比較、分數的簡單加減計算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認識幾分之一是本單元教學內容的“核心”。
基于本課教學內容在本單元的地位與作用及教材編排意圖,我擬定這節課的教學目標為:
第二部分教學目標
(1)初步認識分數,能結合具體的圖形理解幾分之一的含義;會讀寫幾分之一;能直觀比較幾分之一的大小。
(2)通過觀察、操作,交流等活動,使學生經歷認識幾分之一的探究過程,體會幾分之一的含義。使學生獲得數學學習的活動經驗。
(3)通過具體實例,感受到數由整數向分數的擴展,體會分數在生活中的應用,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學重難點:建立幾分之一的表象。
教學關鍵:結合具體圖形理解并描述幾分之一的含義。
第三部分教學重難點分析及解決方法
1、教學重點:(1)體會分數的實際意義;(2)會讀寫簡單的分數,知道分數各部分的名稱。
2、教學難點:理解分數的實際意義。
針對教學重點,創設了學生熟悉并感興趣的現實情景。例如,通過野餐情境,讓學生充分感知分數產生的過程,為進一步理解分數的意義打下基礎。并通過電腦媒體演示和學生動手操作,來增強學生的感知力,認識幾分之一。作到分層遞進,由扶到放,讓學生主動探索,獲取知識。
針對教學難點,本課遵循三條原則:直觀性原則、啟發性原則和循序漸進原則,從教學實際需要出發,設計了一系列學生動手操作的活動及練習,例如,讓學生用多種生活中常見的圖形紙片,通過折和畫表示出幾分之一。整個教學過程著重突出探、疑、動、悟。
第四部分學情分析
小學生從認識整數發展到認識分數,是一次飛躍,大部分學生在生活中聽說過二分之一,三分之一,但是他們并沒有真正理解。比如二分之一,有的學生知道要分成兩份,但不知道”
平均分”,有的學生認為把一個蘋果分兩份,大的一份是二分之一,小的一份是三分之一等等。
可見兒童生活里有這樣的經驗,但不會以準確的分數來表述。教學中要注意讓學生從實際生
活經驗出發,在豐富的操作活動中主動地反思并獲取知識。
第五部分信息技術的應用
1、運用PPT課件進行教學。
2、上網查找資料,既激發了學生學習興趣,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又鍛煉了動手能力。
第六部分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利用多媒體色彩鮮艷、形象逼真、化靜為動的特點呈現教材主題圖,它是五個與分數學習有關的小情境引導學生觀察并描述獲得的信息,學生很自然的用2、3、7、8等整數來描述所看到的人、樹、鴿子等的數量。
這時老師指著圖中分西瓜的部分問學生“每個小朋友手里拿的是一個西瓜嗎?還能用剛才那樣的數表示嗎?那該用怎樣的數來表示它的`個數呢?”等問題時,學生的認知產生矛盾沖突,已有知識無法解決這個問題,渴望用一個新的數表示,為學生對數的認識擴展埋下伏筆。此時教師揭示本節課教學內容并板書課題。在這個環節中,主題圖成為教學的出發點和矛盾產生的創生點。此時教師揭示本節課教學內容并板書課題。
二、自主參與,探索新知
(1/2) 利用主題圖中分月餅的情境教學。用“我們來聽聽他們分月餅的時候在說些什么?”引導學生觀察圖:首先教師抓住“一人一半是什么意思?”“怎樣分才是一人一半”等問題來使學生來理解平均分,并用一張紙任意折出一半大,一半小的反例讓學生辨析,進一步理解平均分。明確的建立平均分就是每份完全一樣、大小相等的概念,為學生建立幾分之一的表象打下基礎。然后教師直接指出,平均分成的兩份,每一份都可以用1/2表示,認識一種新的數--分數,這就是我們認識的第一個分數1/2,然后指導學生讀寫1/2。讓學生借助月餅圖說說1/2的含義。在分一分和說一說的活動中,學生對數的認識由整數擴展到了1/2。
(1/4) 分數是否只有1/2這一個呢?繼續觀察月餅圖,這塊月餅被平均分成了四份,指著其中的一塊提問,還能不能用1/2表示呢?為什么?讓學生說說理由,并試著用新的分數來描述這一塊月餅與整個月餅的關系,借助于1/2的認識,類推出1/4,同時指著其它幾塊逐一提問“這一塊是它的幾分之幾呢?”這一環節的設計,使學生對分數的認識有了第一次擴展:從1/2--1/4。
此時對學生的創造性予以及時肯定,鼓勵學生試著想象一下:如果把這塊月餅
平均分成5份、6份、10份……時,其中的一份還能用1/4表示嗎?那該用怎樣的數來表示呢?此時學生的大腦中會產生更多幾分之一的雛形,為認識其它分數打下基礎。
課本93頁“做一做”第一題,96頁練習二十二第2題兩組基本練習,進一步理解幾分之一的含義。使學生直觀看到無論一個圖形形狀如何,只要是把它平均分,每一份就是它的幾分之一。
(二)教學例2
好玩好動是孩子的天性。在初步認識1/2、1/4以后,讓每一位學生用老師發的一張正方形紙折1/4,并用彩筆表示出它的1/4,再組織學生交流與展示,引導學生觀察與比較幾種不同折法:為什么折法不同,每份都是這張正方形紙的1/4呢?通過折和說的過程,使學生明確:只要是把這張紙平均分成四份,每一份都是它的1/4,不僅加深了學生對1/4的理解,再次突顯分數的本質--平均分。
折1/幾
此時學生認識了1/2,又認識了1/4,分數是不是只有這兩個呢?為了讓學生進一步認識分數,我又設計了讓學生說一說,并用手中的學具折出自己喜歡的分數的活動。這一極具探究空間的開放性活動,使學生的自主性和創造性得以極大發揮,在動手操作中積極建構數學模型,在“做分數”和交流的過程中得到了更多新的幾分之一。對分數的認識也由1/2、1/4擴展到了幾分之一。
(三)教學例3
為了使學生能從比較大小的角度加深對幾分之一的認識,教師引導學生觀察、比較剛才分月餅得出的1/2和1/4及喂鴿子的食槽分出的1/4和1/3的大小,借助直觀圖,學生能很快比出大小,通過比較使學生進一步認識幾分之一,由小精靈聰聰提出“你發現了什么?”的問題,引導學生觀察和思考,促使不同層次的學生有不同的體會和感悟。如:不同的物體可以表示同一個分數,同一個物體可以表示不同的分數;平均分的份數越多,每一份越少,平均分的份數越少,則每份越多。比一比的活動,力求從不另一個方面完善學生對幾分之一的認識。
隨后出示:基本練習第95頁“做一做”第2題,由學生獨立完成。
在學生基本建立起幾分之一的表象后,由小精靈聰聰用多媒體向學生介紹分數的歷史和演變,滲透數學文化思想。
三、應用新知,解決問題
認識了幾分之一,我們再來看看主題圖,在圖中有哪些地方可以用分數表示?
使學生感受到分數與生活的聯系和分數在實際生活中的運用。最后選取圖中的一個多邊形問學生:圖中涂色部分還能用分數表示嗎?這一問題無疑會與學生剛剛建立的新知產生矛盾?能還是不能?在學生的爭執中,教師拋出答案:不能用幾分之一表示,但可以用幾分之幾表示,這將是我們后面要繼續學習的內容。這個練習力圖滲透分數由幾分之一到幾分之幾的擴展。
四、小結梳理
這節課學到哪些新知識,有哪些新的體會?
五、鞏固練習
(1)課本“做一做”第1題。
(2)練習二十二第2題。
(3)做一做”第2題。練習二十二第3題。
數學《分數的初步認識》說課稿 篇5
一、教材分析
“分數的初步認識”是人教版《數學》三年級第7單元第一課時的內容。這部分內容是學生在掌握了一些整數知識的基礎上初步認識分數,分數與整數有很大的差異,是數概念的一次擴。無論在意義上,還是在讀寫方法上,分數和整數都有很大的差異。因此教材將分數的知識分段教學,本課是“初步認識幾分之一”。它是認識幾分之幾的基礎,是本單元教學內容的“核心”,也是整個單元的起始課,對以后學習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為此,這節內容需借助多媒體演示和學生所熟悉的具體事例,通過演示和學生操作,使學生理解一些簡單的分數的具體含義,讓學生體會到分數來源于生活,而且是在“平均分”的情況下才產生分數。
二、教學目標
根據新課標的要求和教材特點,本節課我確定了以下三個教學目標:
1、直觀認識幾分之一,初步形成關于幾分之一的表象,會讀寫幾分之一,能直觀地比較幾分之一的大小。
2、經歷從日常生活中抽象出分數的過程,通過直觀演示、操作、觀察,小組合作一系列學習活動,感受幾分之一的形成過程。
3、感受主動參與、合作交流的樂趣,感悟分數只是來源于生活并用于生活,獲得運用分數知識解決問題的成功體驗。
三、教學重難點
本節課的教學重點是理解分數的含義,初步建立幾分之一的概念。難點是理解分數的含義。
四、教學設計思路
本節課的授課對象是三年級的學生,他們已具有一定的整數知識,在生活中也常常會遇到一些不能用整數來表示的量,雖然他們在生活中能理解一半和一多半的概念,但只能模糊地來表示某些量。初學分數,由于分數這一概念比較抽象,與整數有很大的差異,因此,學生初學分數會感到困難。
針對這些情況,我采用了:情景教學、演示、引導等方法讓學生在自主探索中獲取知識,達到最終的學習目的。學法:學生通過分,涂,折,說等手段及多媒體輔助教學,讓學生經歷知識的發生、發展過程,從而達到幫助學生主動獲得知識的目的。采用了自主探索,動手實踐,觀察發現,合作交流等方式,使學生生動活潑、主動的、和富有個性的學習。
五、教學程序
這節課我安排了四個環節:
第一個環節:創設問題,引入課題。
1、出示“平均分”,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嗎?你覺得平均分怎么樣?
2、把6本本子平均分給2個人,你會嗎?每個人分到多少?
3、2支筆呢?平均分給2個人,每個人分到多少?
4、1個圓餅呢?平均分給2個人,每個人分到多少?
創設學生所熟悉并感興趣的現實問題,激發學生的興趣,讓學生以飽滿的熱情投入到探究之中,體驗分數的產生。
第二個環節:動手實踐,自主探究
在這個環節里我安排了三個步驟,分別是:
1、認識1/2
由疑問“怎么表示這半個蛋糕呢?”來產生分數。在現實生活中,我們經常會碰到類似這樣不足一個蛋糕的情況,用整數是無法表示的,在數學中引入了分數,可以用1/2這個分數來表示這個蛋糕的一半,讓學生說說1/2這個分數是怎樣產生的呢?
動手操作是學生必須具備的數學能力。讓學生用手中的長方形折一折,找到1/2,并用斜線涂上顏色。涂好后說一說1/2是怎么來的?在這個環節設計“折一折”,就是讓學生進一步理解的意義,為后面讓學生動手操作,發現新的分數作了鋪墊。
接著學生動手折紙表示后反饋:說說自己的1/2是怎么來的?并且有意識地收集學生作品:
(1)為什么都能表示1/2?
(2)圖形不一樣,為什么都能表示1/2
(3)為什么一個1/2大,一個1/2小
經過多次比較,去掉1/2的表面屬性,提取1/2的本質屬性。
(4)下列圖形能用1/2表示嗎?
(5)在生活中能找到1/2嗎?
2、認識幾分之一
數學來源于生活,又應用于生活。在學生初步理解1/2后,根據學生的生活及學習經驗,自主地學習探究幾分之一,培養學生進行嘗試學習的意識,讓學生獲得發現的喜悅。這一步我采用了活動讓學生自主學習幾分之一。
活動要求:
想:在心里想好一個分數
寫:將這個分數寫在方格紙上
選:選擇一種自己喜歡的方式來解釋這個分數是怎么來的
3、比較分數的大小
這個環節分兩個層次。首先,我出示了課件,先出示一條紅紙條,告訴學生可以用“1”來表示,再出示涂了一半顏色的紙條,讓學生估計出1/2。這時再出示涂1/3顏色的紙條,讓學生估計出是1/3后,教師問:同一張紙條的'1/2和1/3哪一個大?這里只要讓學生從圖上直觀的看出哪個分數大就可以了,簡單的說一下為什么。接著再來估計1/6,可能有一些難度,但有了前面的1/3作鋪墊,學生應該可以估計出。最后再比較1/6與上面兩個分數的大小。這個活動進一步豐富了學生對幾分之一的認識,讓學生在經歷觀察、比較、分析、概括等思維活動后自主探索出結論,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估算能力和對數的感覺,也通過直觀圖形讓學生體會了1/2、1/3、1/6和1的關系,為后面學段繼續學習分數打下伏筆。
第二是讓學生動手自己解決課本第93頁第3題,進一步理解幾分之一,和比較分數大小的方法。讓學生在直觀圖形的引導下,感到分數也有大小,點燃學生探索的火花,激發學生強烈的求知欲,去探尋其中的奧秘
第三環節:綜合實踐,鞏固運用1、比較大小2、先看圖估一估,在填上合適的分數
通過多層次的練習,幫助學生鞏固新知,活躍思維。
第四環節:總結
這節課你有哪些收獲?還有哪些疑問?
數學《分數的初步認識》說課稿 篇6
尊敬的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
一、說教材
本節課是人教版第五冊第七單元《分數的初步認識》的第一節,“分數的初步認識”這一單元教材是在學生已經掌握一些整數知識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主要是使學生初步認識分數的含義。認識幾分之一又是認識幾分之幾的第一階段,是單元的“核心”,是整個單元的起始課,對以后學習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為此,教材例1--例5借助一些圖形和學生所熟悉的具體事例,通過演示和操作,使學生逐漸形成分數的正確表象,建立分數的初步概念,學好這部分的內容,既為學習分數初步認識作鋪墊,更為小學生以后學習分數和小數等知識打下初步基礎,教學大綱對這一部分知識的要求是:初步認識分數,會讀、寫簡單的分數。
二、說學情
這是學生第一次接觸分數,從整數到分數是學生認識數的概念的一次質的飛躍,因為無論在意義上,還是在讀、寫方法上以及計算方法上,它們都有很大的差異。分數概念比較抽象,學生接受起來比較困難,不容易一次學好,所以,分數的知識是分段教學的,本單元只是“初步認識”。
三、說教學目標
本節課教學目標的確定是根據“新課標”的理念,以及學生的認知特點和思維規律,具體從“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和態度”三個方面制定的:
初步認識分數:認識幾分之一、感悟幾分之一;會正確地讀、寫分數,知道分數各部分的名稱。
理解分數產生、形成、發展的過程,培養學生觀察、動手、分析等學習數學的能力。
體驗學習數學的樂趣、激發主動探索的欲望,提高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創新能力。
四、說教學重難點
因為認識幾分之一是學生初步理解分數的開始,也是今后進一步學分數的基礎。所以使學生認識幾分之一是教學重點。
又因為從整數擴展到分數,學生接受起來比較抽象、困難,所以理解幾分之一的含義是這節課的教學難點。
五、說教法、學法
分數在日常生活中常出現,但學生對它的認識卻各不相同。要讓學生獲得知識經驗并得以發展,就必須引導他們參與實踐活動。新課標也視學習為“做”的過程,凸顯學生學習的實踐性特點。因此,本課力求在教法上體現“在玩中學,在做中學,在合作交流中學”的思想;在學法上則突出“自主學習,實踐感知”的特點。本節課的學習活動,從分數的產生背景出發,通過“看”中學、“動”中思、“比”中悟,體驗分數的產生、發展過程,初步理解分數的含義。本節課以引導發現法為主,綜合運用教法,以班級教學與合作學習相結合的形式,創設有利于學生參與探索活動的學習環境,使教法和學法和諧地統一在“促進學生能力發展”這個教育目標上。
六、說教學過程
(一)創造情境,引入新課
首先復習有關平均分:通過小精靈的問題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4個蘋果;2個橘子,怎樣分給她的好朋友莉莉和聰聰呢?引起學生的高度注意,讓學生自己來分,學生根據自己已有的知識和生活經驗會說出這樣的分法:“4個蘋果,每人分兩個;2個橘子,每人分1個。”這時提出問題:“這樣分同學們滿意嗎?”“滿意”“為什么呢?”“因為他們分得的都同樣多。”“分得的都同樣多可以說是怎樣分呢?”“平均分”。這是要突出平均分的概念,因為平均分是教學分數的基礎。
在平均分的基礎上,每人分2個蘋果可以用2表示,每人分1個桔子用1表示,但是小精靈還有一個桃子想分給他們,該怎么分呢?“每人分半個桃子,還能用我們學過的數來表示嗎?”教師提出問題,回答“不能”“那誰知道用什么數來表示?”讓學生自己說出——“分數”,在這讓學生深刻體驗分數產生的'必然性和必要性,也就是說半個桃子沒法用以前學過的數來表示了,怎么辦呢?只有引出一種新的數:分數來表示。既引出了本節課的課題,又讓學生體會出分數產生的重要意義。
(二)自主參與,探索新知
那么這半個桃子用分數表示是多少呢?分數怎樣寫呢?分數是什么樣子的?這時學生會產生很多疑問。學生能直觀的看到“半個”,但怎么表示呢?學生的內心產生矛盾。
1、認識1/2
多媒體播放分桃子的情境,通過讓學生觀察平均分的情境,使學生知道把一個桃子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這個桃子的一半,也就是它的1/2,在此基礎上指導學生讀寫1/2。
緊接著組織學生用圖形表示出它的1/2,展示學生的作品,討論:為什么不同的圖形都可以用1/2表示?
2、認識1/幾的分數
看著這個圖你還能聯想到哪些分數?學生例舉聯想到的分數。教師板書在黑板上。接著組織學生讀一讀。再請學生按要求選擇自己喜歡的圖形折一折、涂一涂,創造自己喜歡的分數。這樣做有助于學生間的交流與合作、探討。
學生獨立操作后小組交流:你認識了哪些分數,是怎么認識的?
小組合作完成后,再請小組代表匯報,這里要注意學生的表述是不是完整,讓學生明確“______是_______的_______.”
(三)應用新知,解決問題
練習使學生掌握知識,形成技能,發展創新思維的重要手段。練習設計分為三個層次,基礎題、發展題、開放題。練習的難度逐步提高,讓學生做題時都要動腦想一想。練習設計面向全體學生,保證全班每個同學都有較多的參與機會。
基礎題:課本91頁主題圖讓學生找找都有哪些分數。
課本93頁第1題。
發展題:課本96頁第1、2題。
(四)引導學生全課小結
今天學會了什么?你有什么收獲?
數學《分數的初步認識》說課稿 篇7
一、說教材
本課時選自: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三年級上冊第7單元《分數的初步認識》的第一課時:認識幾分之一。本單元主要教學內容為:幾分之一、幾分之幾的認識,簡單的分數加減法。分數的初步認識這一單元教材是在學生已經掌握一些整數知識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從整數到分數是數的概念的一次擴展,又是學生認識數的概念的一次質的飛躍。無論在意義上,還是在讀寫方法上以及計算方法上,它們都有很大的差異。分數概念抽象,學生接受起來比較困難,不容易一次學好。因此教材將分數的知識分段教學,本學段是分數的初步認識,本節課是認識幾分之一。新課標對這一部分知識的要求是:初步認識幾分之一,會讀、寫簡單分數,初步理解幾分之一的含義。
認識幾分之一是認識幾分之幾的基礎,是單元教材的核心,也是整個單元的起始課,對以后學習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為此,教材借助一些圖形和學生所熟悉的具體事例,通過演示和操作,使學生逐漸形成分數的正確表象,建立分數的初步概念,為以后學習分數和小數等知識打下的基礎。
教學目標:
每一節成功的數學課,都必須確立一個明確的目標,并且緊緊圍繞這個目標展開教學活動,才可能取得最佳的教學效果。根據新課標的要求,教材特點和學生實際,確定本節課的教學目標。
1、學生初步認識幾分之一,了解具體分數所表達的意義,會讀寫簡單的分數,知道分數各部分的名稱。
2、讓學生經歷從日常生活中抽象出分數的過程,通過直觀演示、操作、觀察,小組合作一系列學習活動,感受幾分之一的形成過程。培養學生抽象、概括的能力。
3、在動手操作,觀察比較中培養學生勇于探索和自主學習精神,體會分數在生活中的價值,使之獲得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成功體驗。
教學重點:
會讀寫簡單的分數,知道分數各部分的名稱。學生初步認識幾分之一,了解具體分數所表達的意義
教學難點:
分數所表達的意義,分數的實質是反映整體與部分的關系,因此分母、分子的含義是分數教學中最本質,最重要的部分。
二、說學情:
小學生從認識整數到認識分數是關于數概念的一次質的飛躍。學生對于平均分并不陌生,在二年級學習除法時已經有了這方面的經驗,在生活中有時候也對一個物體進行平均分,你一份、我一份、他一份平均分一個物體;也有的同學在不同的渠道(包括看數學書)聽說過甚至知道二分之一,三分之一等一些分數,這些都是學習本課的寶貴的基礎資源。但他們并不理解它的含義。分數的產生是從等分某個不可分的單位開始的,兒童生活中已有這樣的經驗,但不會用分數來表述。所以教學中要注意讓學生從實際生活經驗出發,在豐富的操作活動中主動的去獲取分數的相關知識。
三、說教法:
俗話說:教學有法、教無定法、貴在得法。結合這節課的具體情況,主要采用以下教學方法:
1、根據直觀性原則,運用演示法,使學生初步感知幾分之一。從教學實際需要出發,圍繞教學內容、教學重點,創設了一些學生熟悉并感興趣的現實情景,通過演示和學生動手操作、練習內容自制了多種生活中常見的圖形和多媒體課件輔助教學,幫助學生理解概念。
2、積極貫徹啟發性原則,運用講授法,在課堂上,既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又尊重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3、依據循序漸進的原則,分層遞進,由扶到放,讓學生自己主動探索,獲取知識,逐步完成例題的教學,達到最終的學習目的。
四、說學法
有效的數學學習,應該是學生經歷和體驗知識形成的一個過程,這個過程需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引導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三年級學生的年齡小,接受能力弱,他們的形象思維能力強,抽象思維能力弱。讓他們都準備好學具(圓形、正方形的紙片),在學習中先觀察教師的演示,采用了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觀察發現,合作交流等方式引領學生展開學習,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五、說教學流程
新課標明確指出: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基于這點,從以下幾個環節進行教學:
1、創設情景,設疑導入:
思維始于疑問,而好奇是兒童的天性,是學生探索未知世界的起點。利用多媒體,結合生活情景,創設提問,引發學生認識學習分數是我們生活的需要,以此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牢牢抓住舊知識與新知識的切入點,分數的初步認識必須在分的概念上建立。所以教學一開始,我先讓學生口頭回答把2個餅,平均分給2個小朋友,每人分幾個?兩個餅平均分成兩份后,每一份的個數可以用整數表示。把1個餅平均分成兩份,觀察1個餅切成2份后,這每一份生活中叫半個,半個餅是多少能用整數表示嗎?由此引入新課。就要涉及到一個新的數分數,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分數的初步認識。(板書課題)由此點出課題,使學生明確目標。
這一環節是從大家都非常熟悉的問題入手,問題簡單,學生感到親切,。當出現了半個或一半時,老師卻提出要用一個數表示,這樣就引發了學生的認知沖突,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欲。
2、動手實踐,自主探究
⑴、動手操作,直觀感知二分之一
如何用分數來表示一半呢?老師用一個圓表示月餅。展示對折的方法:對齊,保證是平均分。剪開拿出其中的一份是一半,進行展示。同時讓學生跟著動手進行同樣的'操作,
⑵、自主探究,認識二分之一
打開數學書92頁自學例1的內容。從例1中你知道了什么?
⑶、合作交流,深化認識
①學生合作交流,要求用語言表述。
根據上面的自學提示和同桌交流,學生很容易的想到用對折的方法來找到圓的一半,在交流時引導學生理解對折后能把這個圓平均分,進一步強調要平均分。通過學生自學例1,學生會知道把一塊月餅平均分成兩份,每份是這塊月餅的一半,也就是它的二分之一(板書二分之一),然后問學生:把這個圓平均分成2份,其中的這一份是這個圓的1/2,那另外那一份呢?學生會說也是這個圓的1/2。在此引導學生用完整的語言敘述。
在此通過學生的自主活動,使學生理解分數是以平均分為基礎的,讓學生初步感知二分之一。
②質疑。教師拿出一張圓形紙片,隨手分成兩半,這是1/2嗎?(不是)為什么?學生會說:一邊大,一邊小,沒有平均分。
③思考:在什么情況下才能得到1/2?進一步強化平均分,并讓學生用正確的語言表述。使學生進一步認識平均分、是誰的1/2.
④讀寫方法及各部分名稱,引導學生書寫。先寫,是分數線表示平均分,再寫2,是分母表示平均分的2份,最后寫1是分子表示其中的1份,讀作:二分之一,并讓學生讀一讀。此時讓學生摸一摸這個圓的1/2,并在圓上表示出1/2,鞏固分數的寫法。
3、知識遷移,拓展認識
⑴下列圖形中(圖略),哪些圖形的涂色部分可以用二分之一表示?
(這個環節主要是想讓學生通過比較判斷,加深對二分之一的理解:只有把一個物體或一個圖形平均分成2份,每份才是它的二分之一。)
⑵出示三分之一圖,能用二分之一表示嗎?
不能,你覺得可以怎樣表示?生說一說。
交流三分之一的形成,分別說一說。教師板書。
(讓學生交流三分之一的形成,還是在鞏固分數產生的意義。觸發學生靈活思維。)
⑶聯想:你還想認識幾分之一?
學生回答后,板書:像1/2、1/3、1/4、1/6這樣的數就是分數。分數的大家庭有好多成員,今天我們認識的是幾分之一。
⑷動手操作:請大家折一折四分之一。
學生自主動手折紙、涂色,表示出圖形的四分之一。
⑸展示交流::小組成員交流各自不同的折法,并互相說一說各自四分之一的意義。
⑹擴展延伸:想一想:怎樣才能得到一個圓的五分之一呢?那六分之一,八分之一呢?請生分別來說一說。
小結:把一個物體平均分成幾份,其中的一份就是這個物體的幾分之一。
(這個環節先動手折出四分之一,然后讓學生想象五分之一,六分之一的產生,是想讓學生把對分數的理解從直觀感知過度到形象思維上來,能以此類推,理解分數產生的意義。)
4、鞏固應用、內化提高
[1]、做課本93頁第一題
通過題學生不但學會了寫分數,還進一步鞏固了對幾分之一的認識。
[2]、聰明小判官。96頁2題(進一步理解幾分之一的含義)
[3]、同桌互練:我說你做,你說我做。你說出一個幾分之一,我寫出來。
這樣安排順應學生學習規律,讓學生互練,既擴大聯系面,又提高學生的興趣。
[4]、尋找生活中分數。
(1)出示91頁主題圖,讓學生從圖中尋找分數。
(2)在生活中還有哪些可以用幾分之一表示的數?
充分利用教材呈現的資源,引出尋找現實生活中的分數,讓學生體會到生活中也有分數。
練習題緊緊圍繞本課的重點,有效地鞏固所學知識,在互動中調節了課堂氣氛,調動了學生的興趣。
5、知識梳理,總結評價
今天我們認識了一個新朋友,分數,你覺得你有什么收獲?
這樣做,是對整堂課教學內容進行梳理和概括,有利于學生將新知識納入到自己的知識體系中去,有效提高學生語言概括能力和整體思維能力。
6、趣味探究,拓展留疑
說出凃色部分各是大正方形的幾分之一
通過今天的學習,留下一個很有趣味性又極富挑戰的問題,讓學生去解決,學生會有極大的興趣去進行積極的探索,這種探索就是對這節課所學知識的一個鞏固,同時練習注重了層次性,開放性,發展性,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需要,既體現了人人學有用的數學,又使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既照顧了全體,也有效促進了學生個性的發展。
六、板書設計
分數的初步認識幾分之一
1其中的一份
二分之一平均分
2平均分的份數
像1/2、1/3、1/4、1/6這樣的數都是分數。
數學《分數的初步認識》說課稿 篇8
一、說教材分析
“分數的初步認識”這一單元教材是在學生已掌握一些整數知識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整數是單位“1”的疊加,而分數是單位“1”的均分,從整數到分數是數的概念的一次擴展,是學生認識數的一次質的飛躍。
本節課是整個單元的起始課。幾分之一既是一個分數,又是一個分數單位,對以后認識幾分之幾、分數大小的比較等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二、說教學目標
基于本課教學內容在這個單元的地位與作用及教材編排意圖,我擬定這節課的教學目標為:
1、知識與技能:初步認識分數,能結合具體圖形理解幾分之一的含義;會讀寫幾分之一,能直觀比較幾分之一的大小。
2、過程與方法:讓學生經歷幾分之一的認識過程,體驗動手操作、合作交流的方法,獲得數學學習的活動經驗。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經過具體實例,感受到數由整數向分數的擴展,體會分數在生活中的應用,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學重點:理解幾分之一的意義;
教學難點:理解只有“平均分”才能產生分數,建立幾分之一的表象。
教學關鍵:結合具體圖形理解并描述幾分之一的含義。
三、說教學方法
課程標準指出:“有效的數學學習不能單純依賴模仿和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基于這一理念,本節課我采用了情境教學法、直觀演示法、操作實驗法、觀察法和討論法等教學方法,經過設計豐富多彩的分月餅、折紙片、涂顏色、找分數等數學活動,讓學生在動手實踐、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經歷知識的發生、發展過程,主動構建數學知識。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彩筆,圓形、正方形、長方形紙片,1分米長的線段,兩分米長的繩子。
四、教學過程
本節課分四個環節完成: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利用小朋友喜歡的動畫片人物喜羊羊創設一個分東西的情景:
(1)有4個蘋果,平均分給懶羊羊和美羊羊,每只羊分幾個?
(2)有2個草莓,平均分給懶羊羊和美羊羊,每只羊分幾個?
這兩個問題,學生很自然的用2、1等整數來描述分的結果,這時我出示第三個問題:1個月餅,平均分給懶羊羊和美羊羊,每只羊分幾個?學生會說每只羊分半個,“半個”還能像剛才那樣用整數來表示嗎?那該用什么樣的數來表示呢?這個問題成為教學的出發點和矛盾產生的創生點,激發了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此時教師揭示本節課教學內容并板書課題:分數——認識幾分之一(板書)
(二)自主探索、合作學習。
1、認識
(1)電腦演示,初步認識:
多媒體課件演示把一個月餅平均分成兩份的過程。指出:把一個月餅平均分成兩份,每份是這個月餅的一半。用數學的語言來說,就是這個月餅的二分之一,寫作1/2。(板書:二分之一 1/2 )
接著引導學生明白:中間短短的橫線叫分數線,表示平均分;分數線下的“2”表示平均分成兩份,分數線上面的“1”表示其中的一份。再讓學生一起讀一讀,讓學生借助月餅圖說一說你是怎么理解1/2的,剩下的`那一份是這個月餅的1/2嗎?明白平均分成的兩份中,每一份都可以用1/2表示。
(2)動手操作,促進內化:
①讓學生動手用各種圖形來表示出1/2,體驗不同折法。
②讓學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要求學生運用準確的數學語言描述1/2所表示的意義,特別要講清是誰的1/2。并啟發思考:折法不同,涂色的部分也各不相同,但它們都可以用1/2 來表示,那是為什么?理解只要把一個圖形平均分成兩份,每一份都可以用1/2表示。
③展示沒有平均分的例子,引導學生進行討論,經過這些反例來突出“平均分”在分數概念中的核心作用,形成有意義的建構。
這一環節著眼一個“動”字, 經過教師有意識的引導,讓學生主動地從不同的角度去進一步認識1/2,豐富1/2 的表象,建構1/2 的意義,使學生對數的認識由整數擴展到了1/2,也為后面學習其他分數提供思路和方法。
2、認識幾分之一
(1)猜想:分數是否只有1/2這一個呢?除了能折出這些紙的1/2,你還能折出它們的幾分之一呢?(板書:1/3 、1/4 、1/5 ……)
(2)探究:讓學生利用紙片等材料經過折一折、畫一畫,表示自己喜歡的分數,并請部分學生將自己的作品貼在黑板上相應的分數下面,說說分數表示的意思。這一極具探究空間的開放性活動,再次提供給學生自主創造的機會,在“做分數”和交流的過程中得到了更多新的幾分之一,對分數的認識也由1/2擴展到了幾分之一。
(3)舉例:讓學生說說生活中見到的幾分之一。
指出:像1/2、1/3 、1/4 、1/5……這樣的數,都是分數。
3、比較分數的大小
經過把同樣長的繩子反復對折,再比較其中的一份。
引導學生觀察和思考,使學生體會和感悟:分數的個數是無限的;同一個物體,平均分的份數越多,得到的每一份就越少,完善學生對幾分之一的認識。
(三)應用新知,解決問題
針對學生的認知特點,我把練習按照基礎——提高——拓展分成了三個層次,意在能讓學生更好的鞏固新知,并能在此基礎上有所提高和拓展,做到有趣、有益、有層、有度。
1、基本練習:
(1)說出紅色小正方形在下圖中分別用哪個數表示:
學生回答后,追問:為什么同樣的一個正方形卻用不同的數來表示?加深對分數的認識。
(2)下列陰影部分用分數表示正確嗎?正確的畫√,不正確的畫×。
2、提高練習:設計了一道喜羊羊分西瓜的小故事:三個同樣大的西瓜,逐個平均分成2份、3份、4份,讓學生在具體情境中比較幾分之一的大小。
3、拓展練習:看主題圖,在圖中有哪些地方可以用分數表示?使學生感受到分數與生活的聯系和分數在實際生活中的運用。最后選取圖中的一個多邊形問學生:圖中涂色部分還能用分數表示嗎?這一問題無疑會與學生剛剛建立的新知產生矛盾,在學生的爭執中,教師拋出答案:不能用幾分之一表示,但可以用幾分之幾表示,這將是我們后面要繼續學習的內容。這個練習力圖滲透分數由幾分之一到幾分之幾的擴展。
(四)總結提高,拓展延伸
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經過回顧、交流,對情感態度、學習方式等進行自我評價,培養學生的歸納總結能力,體驗成功的樂趣。
五、板書設計
本課的板書設計,重點突出,展現了學生對幾分之一的逐步認識和理解的過程。
板書設計:
分數——幾分之一
1 …………其中的一份
二分之一 —— …………平均分
2 …………平均分的份數
各位評委、各位老師,以上就是我對本課教學的一些認識,不當之處敬請大家指教。謝謝大家!
數學《分數的初步認識》說課稿 篇9
一、說教材
說課內容: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數學第五冊112—113頁的內容,認識幾分之幾中的幾分之一。
“分數的初步認識”這一單元教材是在學生已經掌握一些整數知識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主要是使學生初步認識分數的含義。這是學生第一次接觸分數,從整數到分數是學生認識數的概念的一次質的飛躍,因為無論在意義上,還是在讀、寫方法上以及計算方法上,它們都有很大的差異。分數概念比較抽象,學生接受起來比較困難,不容易一次學好,所以,分數的知識是分段教學的,本單元只是“初步認識”。認識幾分之一又是認識幾分之幾的第一階段,是單元的“核心”,是整個單元的起始課,對以后學習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為此,教材例1——例5借助一些圖形和學生所熟悉的具體事例,通過演示和操作,使學生逐漸形成分數的正確表象,建立分數的初步概念,為以后學習分數和小數等知識打下初步基矗教學大綱對這一部分知識的要求是:初步認識分數,會讀、寫簡單的分數。
根據大綱的要求和教材所處的地位,確定本節課教學目的如下:
(1)使學生初步認識幾分之一,了解具體分數所表達的意義,會讀寫簡單的分數,知道分數各部分的名稱。
(2)通過演示、操作、觀察、比較,培養學生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
(3)滲透“知識來源于實踐,又服務于實踐”的觀點。
教學重點:建立幾分之一的表象。
教學難點:初步認識分母、分子表示的含義。
二、說教法
根據直觀性原則,運用演示法,從教學實際需要出發,選擇實物、模型教具等通過演示操作來增強學生的感知力認識幾分之一。積極貫徹啟發性原則,運用講授法,在課堂上,既重教師的主導作用,又尊重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依據循序漸進的原則,按照講扶放的形式,逐步完成5個例題的教學。
三、說學法
認識幾分之一這部分內容,共有5個例題,根據學生指導的自主性原則和滲透性原則,教師在講解例1之后,扶著學生認識13,獨立讓學生認識14,即讓學生通過教師的“教”,實現其學生的`“學”,體現出教師寓學法于教法之中,即教師教學既教知識、又教方法。
四、說程序
本節課教學,設計三個環節進行。
(一)復習
1、把4個蘋果平均分給2個同學,每人分幾個?說說你是怎樣想的?
2、把2個蘋果平均分給2個同學,每人分幾個?3。把1個蘋果平均分給2個同學,每人分幾個?(在這一環節中,設計三道小題,通過復習以前學習過的“平均分”,抓住新舊知識的最佳切入點,為實現新認知做好準備。)
(二)新授
1。導入新課
半個蘋果在教學上不能用學過的0、1、2、3……整數表示,這就要求我們用一種新的數表示,這種新的數就是分數,今天就學習分數的初步認識。(板書課題)
2、教學例題
(1)教學例1
①師展示餅的模型,講解,把這個餅看作一個整體,分開再重合,問是怎樣分的?為什么?(強調平均分)指導學生說,把一個餅平均分成兩塊,兩塊是同樣多的,我們就說每塊是這個餅的二分之一。
②回憶分餅過程。剛才分餅的時候,是先干什么呢?是怎樣分的?
③指導寫12。
(2)教學例2
①師出示一個圓紙片,問:把誰看作一個整體?平均分成幾份?把其中的一部分涂上陰影,其中的一份是這個整體的幾分之一?
②寫的時候要先寫什么,再寫什么,最后寫什么?并說出各部分表示什么意思?
③用三句話,把這幅圖表達出來。
(3)教學例3師生將準備好的長方形紙拿出來共同操作。問:把誰看作一個整體?把這張長方形紙對折,再對折,想:把這張紙平均分成了()份,每份是它的()分之一,寫作()()。
(4)教學例4投影打出圖,讓學生先想,然后填空反潰
(5)教學例5指導學生畫出1分米長的線段,再把線段平均分成10份,提問:把1分米平均分成了幾份?每份是1分米的幾分之幾?在圖上標出110,數一數這條線段上有幾個110?
3、教學各部分名稱。
(1)像12、13、14、15、110這樣的數,都是分數。
(2)以13為例介紹各部分名稱。
4、指導看書,完成做一做。
5、小結。
剛才我們通過觀察圖形和實際操作知道,要先看是否是平均分成幾份,平均分成幾份,每一份就是它的幾分之一。(新授部分,在充分感知的基礎上,眼、腦、手、口并用,使學生初步建立分數概念,同時培養學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三)練習
1、練習二十七第1題給予一定的指導。
2、練習二十七第2題要回答為什么。
3、完成3—5題。
全課總結:
這節課學習了什么?你學會了什么?學習這部分知識要注意什么?(通過這幾組題的練習,加深理解本節課的內容,突出重點,形成新的認知結構。
數學《分數的初步認識》說課稿 篇10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
大家好﹗今天我執教的題目是《分數的初步認識》。
一、 說教材
本課內容是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三年級上冊91頁到93頁內容。
這部分內容是學生在掌握了萬以內整數知識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從整數到分數是數的概念的一次擴展,又是學生認識數的概念的一次質的飛躍。無論是意義,還是讀寫方法、計算方法,分數和整數都有很大的差異。因此,教材將分數的知識分段教學。本學段是分數的初步認識,這節課是認識幾分之一。認識幾分之一是本單元教學內容的核心
二、說學情分析
在此之前,學生在生活中可能接觸過二分之一這樣的分數,但并不理解它的含義。分數的產生是從平均分某個不可分的單位開始的,學生生活中已經有這樣的經驗。例如,媽媽把一個月餅平均分成兩份給弟弟和妹妹,每人分得半個月餅。但學生不會用分數來表述。所以,教學中我特別注意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在豐富的操作活動中主動去獲取分數的相關知識。
三、 說教學目標
本節課有以下目標:
1、認知目標:初步認識分數,能結合具體圖形理解幾分之一的含義,會讀寫幾分之一,能直觀比較幾分之一的大小2、能力目標:讓學生經歷幾分之一的認識過程,體驗動手操作、合作交流的方法,獲得數學學習的經驗。
3、情感目標:通過具體事例,感受到數有整數向分數擴展,體會分數在數學和生活中的應用,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本節課的教學重點是理解幾分之一的意義。根據教材的特點,我結合三年級學生的認知情況,將本課的教學難點定為:理解只有平均分才能產生分數,結合具體圖形理解并描述幾分之一的含義。這節課我準備了多媒體課件、圓片、正方形和長方形還有線繩等教具和學具。
四、說教學流程
這節課為了體現學生是學習活動的主體,我以學生的學為立足點,設計了如下教學程序: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首先我們先來看第一個環節:創設情境 ,導入新課。
一開始,由狗哥哥和狗弟弟分月餅的故事導入。在預習案中提到了,第一天,他們買了4個月餅,狗哥哥想要3個,狗弟弟不愿意,引導學生們說出必須要平均分月餅,分得的同樣多,這樣才公平。在這里強調平均分和分得同樣多。接著出示情境,第二天,2個月餅,每人分得1個。到了第三天只買了一個月餅,那每人分得多少?這個問題成為教學的出發點和矛盾產生的創生點,激發了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
根據學生的生活經驗,學生說出每人分半個。由此導入新課,半個月餅怎么用數來表示,引出今天學習的知識內容。讓學了解本節課要學習的知識,而且說一說通過什么樣的途徑來達到這些學習目標。熟悉的分月餅的情境喚醒了學生對“平均分”的回憶,學生根據已有的認知基礎,讓學生自己創造一個數來表示半個。學生們各抒己見,有寫二分之一和一分之二2種寫法的,老師比較兩種不同寫法的相同之處,都有1和2,很容易理解了毎人分得的個數可以用整數2、1表示。由分數的演變過程讓學生了解數學上是怎么規定分數的寫法的。強化二分之一的意義和寫法。
二、動手操作,構建新知
1、深入認識1/2
接著,我讓學生們用選擇自己喜歡的學具來自己表現出二分之一來,學生有用圓片的、有用正方形的,有用長方形和線繩的,我將不同的表示方法分別貼在黑板上,讓學生說一說它們的含義,生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和同位交流,發現相同點都是把一個圖形平均分成2份,其中的一份就是它的二分之一,不同點是平均分的圖形不同。看來,表示分數時一定要說清是“誰的”很重要。
這樣在學生動手動腦,交流分享中,豐富二分之一的表象,進一步感受到分數的含義。然后讓學生說說我們教室里有什么可以用二分之一來表示的,加深對二分之一的認識。
2、動手操作自己創造一個分數
引導學生要想得到分數必須平均分某個物體或者圖形,讓學生利用自己手中的學具,小組共同合作創造一個分數,先折,再畫。然后考慮這些分數都是由幾部分組成的。同學們在小組長的帶領下創造出了許多的分數,讓同學們上臺展示自己的分數,并且說說每個分數表示的意義。都是平均分成了幾份,其中的一份就是幾分之一。還有同學思維能力比較強,創造出了像八分之四這樣的分數。接下來就來介紹分數各部分的名稱,每個分數都有一條線和2個數字,這條線就是分數線,表示平均分。
下面的數字是分母,表示分了幾份;上面的數字是分子,表示其中的一份或者幾份。就像母親背著孩子,學生們就更加深刻的記住了分子和分母,也比較容易的區分。由此,讓學生更好的把握分數的本質屬性,同時在“做數學”中體驗到成功的愉悅。
3、比較分子是1的分數的大小。
根據本節課的知識目標,我由小猴和小豬爭論誰吃西瓜吃的多出示比較分數大小的題目。
1/2 :1/4
這一環節,學生通過西瓜的圖片很容易就得出2分之1大,讓學生自己提問,然后自己總結出為什么2比4小,2分之1卻比4分之1大呢?學生說出了平均分的分的份數越多,其中的一份越小。接著再出示8分之1.
總結出分子是一的分數比較大小的基本方法。再由一條紙條的二分之一、三分之一、六分之一進行比較,內化對整體1的認識。
五、 聯系生活,加深對分數的認識
先讓學生看德國國旗,健身器材,巧克力上面藏著的分數,然后讓學生說說在自己的家庭生活中出現過哪些分數,學生說出了,吃一個饅頭或者一塊面包或者一盤菜的幾分之幾。體現了分數在生活中的應用。
(四)課堂小結,延伸鋪墊。
講到這,這節課接近了尾聲。我對學生的課上的表現給予積極的評價。(出示8支鉛筆)先把8支鉛筆的1/8獎給發言積極的同學,每人獎勵幾支鉛筆?再把8支鉛筆的1/4獎給遵守紀律的同學,每人獎勵幾支鉛筆?通過獲得鉛筆的支數不同活動,學生了解分數不但表示一個物體的一部分,還可以表示一個整體的一部分,為今后理解分數的意義做好鋪墊。
最后,在這種獎勵的愉快氛圍中進行全課小結。我讓學生說一說:這節課你有哪些收獲?讓學生自己歸納總結,有利于建立完整的認知機構。
根據教學的基本要求,我設計了三組練習。第一題,填分數。第二題是比較分數的大小。第三題是拓展題,供學有余力的同學做。這幾道練習題形式不同,強化了學生的學習效果,有利于對知識的鞏固。
六、說學習評價
這節課我采用自我反思評價,師生互相評價的方式,有利于建立學習自信心、主動性,體現評價的多樣性,發揮了評價的激勵作用。板書主要是由我的書寫和學生的作品組成的。突出重點,克服了課件上沒有完整板書的弊端。
我的說課完畢,謝謝大家!
【數學《分數的初步認識》說課稿】相關文章:
數學《分數的初步認識》說課稿07-03
分數初步認識說課稿11-04
《分數初步認識》說課稿12-10
分數的初步認識說課稿12-17
《分數初步認識》說課稿06-25
《分數的初步認識》說課稿03-29
分數初步認識說課稿12-08
【推薦】分數的初步認識說課稿07-31
分數初步認識說課稿15篇12-31
分數初步認識說課稿(15篇)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