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 生命》優秀說課稿范文(精選16篇)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說課稿,借助說課稿我們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怎么樣才能寫出優秀的說課稿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生命 生命》優秀說課稿范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生命 生命》優秀說課稿 1
一、教材分析
這篇課文短小精悍,語言簡潔樸實,思想含蓄深邃。形象描寫與理性思考有機結合,是一篇抒寫感悟人生的好文章。課文開頭首先提出問題:生命是什么?下面的內容卻沒有從正面回答,而是從飛蛾求生、磚縫中長出的瓜苗、傾聽心跳等幾件小事中,展示了生命的意義:雖然生命短暫,但是,我們卻可以讓有限的生命體現出無限的價值。作者還表達了自己積極進取的人生態度:一定要珍惜生命,決不讓它白白流失,使自己活得更加光彩有力。
二、教學目標
1、認識5個生字,會寫8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積累好詞佳句。
3、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揣摩其中的蘊含的意思。
4、感悟作者對生命的思考,懂得珍愛生命,尊重生命,善待生命,讓有限的生命體現出無限的價值。
三、教學重點難點
1、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探究作者對人生的感悟,體味生命的頑強和美好,珍愛生命。
2、教學難點
從三個事例中引出多角度的思考。
四、教師教學方法
1、組織學生展開多種形式的朗讀。朗讀時,除了要求學生讀準字音,還應對學生進行正確處理句內停頓,正確處理輕重音等朗讀技巧層面的指導。這是因為,有效的朗讀可以拉近與作者的距離,并且能使學生的語感在實踐中得到培養,為感悟文本打下必要的基礎。
2、組織課堂討論,在討論交流中體現“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本文的討論抓住以下兩點:
(1)三個事例分別蘊含著怎樣的內涵。由此引出了作者的哪些思考?
(2)這三個事例,能否引發你對生命的其它思考?
(3)你認為哪些詞語、句子或段落寫得最準確生動而又精彩?說出你的理由。設計這些討論題的目的在于讓學生讀懂課文理清文章由“所見”到“所想”“所悟”的思路。同時培養學生品味、欣賞文章精彩內容的能力。
五、學法
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人的心靈深處,總有一種把自己當作發現者、研究者、探究者的需要,這種需要在中小學生的精神世界中尤為重要。”只有學會自主、合作、探究中明理,在質疑中創新。
六、教學時間
第2課時
七、教學流程
復習導入觸摸生命的脈搏
深讀感受命的含義
理解生命
傾聽心跳
瓜苗生長
飛蛾求生
思考中提煉聆聽生命的拔節
八、教學程序
(一)、復習導入,觸摸生命。
1、歌手韓紅的一首《天亮了》引入,學生靜聽。
2、老師真情講述歌曲背后一個關于生命的真實,感人的故事,讓學生體會生命的寶貴。
3、導入新課。
師:“生命”是一個永恒的話題,我們課本中的這組單元講述的也是生命,今天這節課我們一起來閱讀一篇有關生命的文章——《生命生命》。
4、齊讀課題。
[“生命”這一沉重話題對于小學四年級的學生來說,顯得有些遙遠,不能切身體會到其厚重和意義,用歌曲導入,感性體會,鋪就沉重的情感基調,讓課堂未成曲調先有情,這既是一種“預熱”,也是一首教學“前奏曲”。其原則是“預熱”要與即將進行的課堂教學,與即將學習的文本無縫找軌,完美“合拍”。]
二、品析課文,體會生命頑強。
(一)整體感知
1、自由朗讀。
邊讀邊想:課文關于“生命”寫了哪幾個事例?
2、指名分段朗讀,師生評議。
3、交流討論:作者從哪些事例中引出對生命的思考?(用小標題歸納)
(飛蛾求生、瓜子抗爭、傾聽心跳)
(二)精讀課文第2—4自然段。
師:請你再次認真默讀這三個故事,用心去發現、去體會,看看哪個句子打動了你?或者讓你大吃一驚,或者讓你肅然起敬?
1、自由讀課文。
2、交流反饋,隨機點撥。
句子1:但它掙扎著,極力鼓動雙翅,我感到一股生命的力量在我手中躍動,那樣強烈!那樣鮮明!飛蛾那種求生的欲望令我震驚,我忍不住放了它!
(1)說說什么打動了你?或者你體會到了什么?從哪里體會到的?
(2)為什么我會“忍不住”?我心里會怎么想?
(3)指導朗讀,抓住“極力”、“鼓動”(與“張開”有什么不同?)、“掙扎”、“躍動”等詞語以及三個“!”號重點體會,融入感情,讀出“震撼”,進行評價。
(4)此時,你覺得這只不起眼的、脆弱的、甚至是丑陋的飛蛾怎么樣?
(5)齊讀課題。
師:與許多強大的生靈相比,飛蛾是渺小的,但是它所表現出來的頑強的求生欲望卻是震撼人心的,弱小的生命都不輕言放棄,這就是——(生讀課題)生命 生命
[讓學生反復品讀,引導在自讀自悟的基礎上進行交流,鼓勵學生把自己最先的感知、最深的感受表達出來,互相啟發借鑒,共同享受并體驗閱讀中成功的快感。
抓住“點睛”詞語,轉換角色,深切體會,震撼心靈:凡是生物,都有強烈的求生欲望,都極其珍視自己的生命。小小的昆蟲也竟然如此,更何況是人呢?]
句子2:那小小的種子里,包含著一種多么強的生命力啊!竟使它可以沖破堅硬的外殼,在沒有陽光、沒有泥土的磚縫中,不屈向上,茁壯生長,即使它僅僅只活了幾天。
(1)這粒香瓜子的生長環境會是怎樣的?由此你體會到了什么呢?
(2)讀寫訓練(出示生長在磚縫中的香瓜子圖片):
A、如果我就是這株小瓜苗,會想: ___
b、如果這是一楊樹苗,未來的日子它會。
評價交流
(3)指導朗讀。
(4)再讀課題。
師:即使只是一粒香瓜子,即使沒有陽光,即使沒有泥土,即使只能活幾天,它也要讓這幾天煥發光彩。這就是——(生讀課題)生命 生命
[讓學生充分地讀書,默讀——分析言中之意、感悟言中之理,朗讀——表達言中之情、抒發個人胸臆,讀出飛蛾強烈的求生欲,讀出瓜苗頑強的生命力,讀出作者積極的生命觀。
讀寫結合,強調了語文的工具性,這種并聯式的塊狀設計,為課堂的精彩生成提供了可能,留足了空間。]
師:如果說逆境中的“飛蛾求生、瓜苗破土” 讓作者看到了強大的生命力,那么“靜聽心跳”則是作者親身感受到的生命律動。請大家齊讀第四自然段。(一讀)
三、交流討論,理解生命真諦。
師:在這篇文章的背后也有一個生命力如同飛蛾,香瓜苗一樣頑強的作者——杏林子,及其她對生命感悟的一段話(出示):“一粒貌不驚人的種子,往往隱藏著一個花季的到來;一條丑陋的毛毛蟲,可能蛻變成一只五彩斑斕的彩蝶。因為,生命本身就是一樁奇跡。所以,我們要好好地使用他,而不應該白白地糟蹋它。”——(生接著讀課文)
雖然生命短暫
但是
我們卻可以
讓有限的生命體現出無限的價值
1、奧運賽場上,劉翔跑完110米欄后的心跳意味著。
2、一位病人恢復了心跳,那意味著。
師;心跳對于活著的人和死去的人都有相同的`意義,那是你生命尚存的記號,
我們每個人有相同的心跳卻沒有相同的人生。
學生介紹查找到的杏林子資料。
師:請同學介紹杏林子的資料。(課前派送的有關杏林子生平的小紙條)
(杏林子是一位一生有五分之四時間都在與病痛作斗爭的人。
杏林子只有小學文化程度,卻出版了四十多個劇本、散文集等等。
杏林子一生積極開朗,淡薄名利,富有愛心,她還組織成立了一個“殘疾人基金會”,鼓勵和幫助了一大批的殘障人士遠離黑暗,走向光明。……)
師:同學們,當我們讀到這些信息時,你的心中,是否會涌起一絲感動呢?再來讀4自然段,讓我們再一次走進他的內心(二讀)。
你覺得杏林子是個怎樣的人?你敬佩她嗎?為什么?
師:杏林子正是用她的整個生命歷程告訴我們:生命的最大意義就是生命的永生,所以你對生命怎樣看?
[這一對話環節的設計,兩次讀文,一是為了讓學生深入地走進文本,貼近作者,二是讓學生更進一步地結合資料感悟杏林子精彩人生的意義,感悟其積極的人生態度。]
四、課外拓展,書寫生命感言。
1、名人的生命格言
2、介紹部分2005年感動中國人物事跡。
師:像杏林子這樣,通過自己善意而偉大的舉動,延續著自己不死的生命,創造出無限價值的人還有很多。
課件出示(文字和圖片):
邰麗華,2歲開始就生活在無聲的世界里,但是她并沒有抱怨命運的不公,而是以一種積極、樂觀的態度來笑對人生,并且用殘缺創造出一種特殊的美麗。
魏青剛,一個普普通通的人,在“麥莎”肆虐青島的當天,河南小伙魏青剛3次跳入海中救下一名女青年。救完人后,魏青剛只是給當地邊防派出所留下了“我是河南打工的,名叫魏青剛”這么一句話,就走了。
叢飛,進行了長達11年的慈善資助,總共資助了貧困山區178名貧困兒童,累計捐助款300萬元,自己卻欠債10幾萬元。
在患胃癌期間,病床上的他仍念念不忘著那些失學的兒童。
[由書本到書外,結合身邊熟悉的人物體會,真正體現了“大語文觀”。]
師:他們,以及許許多多我們知道或者不知道的人們,書寫著不死的生命,所以我們應該牢記——(生接著讀課文)
雖然生命短暫
但是
我們卻可以
讓有限的生命體現出無限的價值
2、暢談:怎樣使自己的生命也體現出無限的價值?
3、抒寫生命感言——請拿起筆在課前老師發給你的書簽上寫下你此刻對生命的認識。
生命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精彩。
[為口語交際和習作做好準備,這樣設計既是對文本內涵的深情闡發,又是對學生情感基調的激情呼喚,充滿著鮮活的人文精神,營造了濃郁的人文環境,激起了學生無限的想象。]
(五)教師總結
文章可以結束,但生命的長河是永無止境的。
冰心老人說:“宇宙是一個大的生命,江流入海,落葉歸根,我們是宇宙中的一息,我們是大生命中的一分子。不是每一道江流都能流入大海,不是每一粒種子都能成熟發芽,生命中不是永遠樂,也不是永遠痛苦,快樂與痛苦是相輔相成的,在快樂中,我們要感謝生命,在痛苦中,我們也要感謝生命,因為快樂、興奮、痛苦又何嘗不是美麗呢?”
冰心老人的話揭示了生命的意義和真諦,愿每一位同學都珍愛生命,珍惜時間,讓人生更有意義。
(六)延伸拓展
以“人生的啟迪”為題,寫一篇讀后感。
(七)板書設計
15。生命 生命
飛蛾求生的欲望——活下去 價值無限
瓜苗生長的不屈——要堅強 光彩有力
傾聽心跳的震撼——負責任
《生命 生命》優秀說課稿 2
對于教材的深入解讀是上好一堂課的基礎,那么,在正式內容開始之前,我要先談一談對教材的理解。
一、說教材
《生命生命》選自人教版四年級下冊第五單元第十九課,本篇課文是作家杏林子所寫的,通過“飛蛾求生”“瓜苗生長”“靜聽心跳”三件事,傳遞了作者對生命的思考,表達作者的生命體驗和感悟。這三個事件,反映了作者三種感慨:飛蛾求生體現了求生的欲望;磚縫中頑強生長的瓜苗,體現了生命的頑強;靜聽心跳,說明生命應該被認真對待。
二、說學情
合理把握學情是上好一堂課的基礎,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語文課堂倡導自主、合作、開放的學習方式。四年級的學生語文知識有了一定的積累,在閱讀方面,能夠對文章的三件事有比較好的概括。且對于問題的看法能有自己的觀點,這為本課的學習提供了有利條件。但是本文中有一些含義深刻的句子和蘊含著的深刻道理對四年級的學生而言理解起來有一定難度,所以我將此作為我教學的難點,在教學環節中努力突破難點。
三、說教學目標
從課程標準中“全面提高學生語文素養”的基本理念出發,我設計了以下教學目標:
1、認識“擾”“診”等5個生字,會寫“擾”“欲”等8個生字,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課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揣摩其中蘊含的意思。
3、感悟作者對生命的思考,懂得熱愛生命、珍惜生命,讓有限的生命體現出無限的價值,并且樹立積極的人生態度。
四、說教學重難點
結合本單元的教學要求,根據學生已有的知識結構和認知水平,我確定了本節課的重難點是:
教學重點:理解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體味其中蘊含的道理。
教學難點:感悟作者對生命的思考。
五、說教學方法
新課程教學中的指導思想是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基于此,我將引導學生采用以下的教學法。問答法、朗誦法、討論法。
下面我將介紹我的教學過程,這也是我本次說課最為核心的環節。
六、說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好的導入未成曲調先有情,像磁石一樣把學生牢牢地吸引住。不但使學生了解這節課所要學習的課題和內容,還要形成閱讀期待,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我選擇本文作者杏林子的一句話來導入:“一粒貌不驚人的種子,往往隱藏著一個花季的燦爛;一條丑陋的毛毛蟲,可以蛻變成一只五色斑斕的彩蝶。因為生命本身就是一樁奇跡。”這是杏林子對生命的感悟。然后介紹杏林子的經歷:因患類風濕性關節炎而行動不便,飽受煎熬,但是仍成為一位優秀的女作家。
(二)整體感知
整體感知是賞析文章的前提,通過初讀,可以使學生初步了解將要學到的基本內容,了解文章大意及思想意圖,使學生對課文內容形成整體感知。
首先,讓同學朗讀課文,圈點勾畫出不認識的生字詞,前后桌討論、借助工具書解決。
其次,讓同學思考概括本文一共講了哪幾件事?即引導學生用四個字來分別概括:飛蛾求生、瓜苗生長、靜聽心跳。
(三)深入研讀
深入研讀,意在通過文中的細節來反映整篇文章,并且能夠引導學生把握文章的主旨內容。我會這樣開展本堂課的深入研讀:
首先是“飛蛾求生”:讓同學讀第二自然段,看看作者是怎樣寫飛蛾的,引導學生找到“但它掙扎著,極力鼓動雙翅,我感到一股生命的'力量在我手中躍動,那樣強烈!那樣鮮明!”接下來提問從哪些詞語能看出飛蛾有著強烈的求生欲望?明確句子中“掙扎,極力鼓動,生命的力量,躍動,強烈,鮮明”幾個詞。接下來我采用換詞語的方式讓同學來體會:作者說“感到一股生命的力量在我手中躍動”,這里老師想把“躍動”這個詞換成“跳動”,行不行?明確這里換成跳動不好。
因為跳動是一起一伏地動;躍動表達心情急切,更能體現飛蛾求生的欲望。那么進一步體會作者的情感:這樣一直有著強烈求生欲望的飛蛾,作者的心情是怎樣的呢?如果你是作者,此時此刻,面對這樣一個比你弱小的多的生命在你手中掙扎,你會想到什么呢?找到原文中的句子讀一讀并體會一下。這個問題具有開放性,學生言之有理即可,教師適時給予引導。
其次是“瓜苗生長”:先讓學生讀這一部分,想想看香瓜子是怎樣不屈地生長的?找到文中的幾個詞語“沖破,不屈向上,茁壯生長”。進而體會作者的心情,找出文中相關的詞語:作者是驚訝的,從“竟然”這個詞就可以看出來。在這個故事中,同樣要讓學生體會作者在面對這樣一截只生存了幾天的頑強的瓜苗時,內心的感受是怎樣的。
最后是“靜聽心跳”:先讓學生讀一讀這一部分,找出印象最深刻的句子,并讓同學聯系一下生活,想想生活中哪些行為是在糟蹋自己的生命?在這里,我將給學生拓展作者的一些背景資料:杏林子曾經因為難以忍受病痛選擇自殺,但是被醫生救活了。啟發同學想一想應該怎樣做呢?明確本文的情感主題:珍惜生命,熱愛生命。如文章中所說:“一切全由我自己決定,我必須對自己負責。”這也正是作家杏林子自己所做的:杏林子真的做到了自己所說的“好好使用”,她一生之中,寫下了四十多部作品,使她成為了世界非常有影響力的作家,給世人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此外,她還將自己一生的稿費捐獻出來,成了殘障基金會,幫助了數以萬計的殘疾人。
(四)延伸作業
語文教學沒有明確的終結點,而是引導學生從這個問題走向另一個問題。促使學生將學習延伸到課外,構建起大語文學習觀。所以我的拓展延伸和小結作業環節設計為:
學生再次集體朗誦本文,聯系生活和自己所知道的一些名人的事例說說自己學習后的感悟;
最后,我的作業設計為:搜集一些關于生命的名言警句。
《生命 生命》優秀說課稿 3
一、分析教材,分析學生
本文是作家杏林子對生命的獨特感悟,是一篇對生命的頌歌。文章內涵較深,而我教學的對象年齡比較小,理解能力與生活經驗都還不夠,因此教師必須通過多種教學方法進行啟發、引導,從而實現教學目標。
二、教學目標及課時安排
教學時間為兩課時。第一課時主要為學習生字新詞,初讀課文,了解文章大概意思。第二課時精讀課文,主要目標有: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積累好詞佳句;
2、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
3、感悟作者對生命的思考,懂得珍愛生命,尊重生命,善待生命。培養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
4、結合自身實際,談談怎樣才能使生命有意義。其中目標2和目標3也是本節課的重難點。
三、教學準備
教師的準備:制作課件,其中包括杏林子照片,貝多芬的《命運》交響曲等。學生的準備:課前搜集有關資料,了解女作家杏林子的生平,以及作品。
四、教學理念
本文是新入選的課文,我以前沒有教過本文。我在備課時讀了本文,被作者熱愛生命,敬重生命,嚴肅對待生命的態度所感動。我想,教學本文除了完成語文的工具性教學而外,還要重點強調它的人文性。我教學本文的教學理念主要是“實踐性閱讀的理念”。語文教學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著重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在閱讀實踐中究竟要發展學生的哪些能力呢?
首先,從顯性方面看,有培養朗讀、略讀、精讀、誦讀等能力。
第二,從隱性方面看,閱讀能力的核心,是發展兒童的感受、理解、欣賞以及評價的能力。《生命生命》正是一篇感悟性極強的文章,它有著豐富深刻的內涵,因此,培養學生感受、理解、欣賞以及評價的能力,正是本文教與學的靈魂。
五、教法與學法
教法:情境教學法(語文的形象感性的,入情入景的手段最容易幫助理解課文)、點撥法(四年級學生年齡小,對生命的意義的理解有困難,因此教師必須在適當時候進行點拔,使他們學到僅憑自讀自悟不可達到的高度)、對話式閱讀教學的方式(在對話中表達、啟發,效果好)。
學法:采用自讀自悟、抓住重點詞句,品讀賞析。
六、教學設計
(一)、教學思路與教學環節概述
1、創設情境,感知生命。(情感導入)
2、整體把握,梳理脈絡。(整體把握)
3、導讀賞析,品味語言。(精讀賞析)
4、回歸整體,升華情感。(回歸整體)
5、閱讀推薦,課外延伸。(課外拓展)
(二)、教學環節:
(1)創設情境,感知生命:
1、出示課題,引出問題:生命是什么?
2、動畫課件,創設情境:(師配音)嫩芽從土里鉆出來,綠葉舒展,生命的誕生是多么神奇!五彩繽紛的花兒欣然怒放,生命多么美好!(通過直觀的畫面,引導學生入其境,輔之以教師詩意的語言,生動的描述,讓學生對生命的神奇,生命的美好發出由衷的贊嘆)然后,輕輕的音樂響起,介紹杏林子的坎坷命運。通過一揚一抑,緊扣“生命”主題。就是這樣一位全身癱瘓的人,她是怎樣感受生命的?讓我們一起走進課文。
(二)整體把握,梳理脈絡:
學生自讀課文,把課文讀通順。然后,默讀課文,思考課文寫了哪三個事例,并用簡練的語言來概括。(整體把握課文內容,梳理課文脈絡,體現從整體到部分再回歸整體的教學思路)
(三)導讀賞析,品味語言:
學生默讀課文,找出寫作者感受的句子,畫下來,體會體會,在書上做上批注。交流讀書的體會,教師相機點撥、引導。
首先交流“飛蛾求生”的小故事中,作者的感受是什么?“但它掙扎著,極力鼓動雙翅,我感到一股生命的力量在我手中躍動,那樣強烈!那樣鮮明!”在學生交流完自己的體會之后,教師適時引導:你是從哪些詞語體會到飛蛾那強烈的求生欲望的?(引導學生回歸文本,找出關鍵詞語——極力鼓動雙翅)再通過動作表演,比較體驗:鼓動雙翅和極力鼓動雙翅有什么不同,學生一下子感悟到:“極力”這個詞,生動地刻畫了飛蛾求生的強烈渴望。
當然,教師并不滿足于此,而是進一步通過換位體驗,引導學生思考:
飛蛾外表那么丑陋,又是那么渺小,它何必苦苦掙扎呢?如果你是那只飛蛾,你會怎么想?杏林子看著手中的極力掙扎的飛蛾,她又會怎么想?
以上兩處點撥,我引導著學生從文悟情,實現把作者情,文本情向學生的情感遷移。
再如:研讀“作者靜聽心跳”的事例中,出示寫作者感受的句子:“我可以好好地使用它,也可以白白地糟蹋它。一切全由自己決定,我必須對自己負責。”暢談體會之后:教師的引導同樣體現在扣緊關鍵詞語,引導加深體會。
(1)扣緊“糟蹋”“好好使用”,聯系生活實際說說,教師進一步點撥:現實中你看到什么人在糟蹋生命?什么人的生命活得有價值?學生這時能夠說出,如有的人整天打麻將,看起來好像很輕松快活,其實他們在糟蹋生命,生命毫無價值。更多的人如司機,護士,警察等,在不同的工作崗位上為社會為他人作出貢獻,他們是“好好地使用生命”,讓有限的生命發揮出無限的價值,活得光彩有力。
(2)另外,還通過入情入境朗讀,讀出對生命的感悟。體會出感情,才能讀得有感情。讀得有感情,能幫助我們對文本的理解。有感情朗讀確實是閱讀教學中的致勝法寶啊。
(四)回歸整體,升華情感
此時的回歸整體,不是簡單的'內容上的重復,而是以討論、感悟“生命因為什么而美麗”為切入點,進一步豐富生命的內涵,感受生命的真正價值。
1、杏林子全身癱瘓,行動不便,你覺得杏林子的生命美麗嗎?你認為她的生命因為什么而美麗?(也許學生會說,她的生命因為頑強的毅力而美麗,也許學生會說,她的生命因為執著,因為堅持而美麗……)
那么飛蛾呢?香瓜子呢?
2、教師再引導:讓學生聯系身邊的普通人,了解的名人、偉人,來說說生命還因為什么而美麗。
在學生對生命的內涵有了自己個性化的感悟之后,教師深情小結:生命的美麗各不相同,但相同的是珍視生命,善待生命,讓有限的生命活得有光彩,創造無限的意義。
3、讓學生暢談學習本文后的感悟與收獲,升華情感:
學生經過與教師和文本的對話,以及教師的點拔之后,都有了自己或深或淺的對生命的感悟。通過交流,升華了情感。
(五)閱讀推薦、課外延伸:
讀一本好書,感受一段人生——推薦閱讀杏林子的著作及海倫·凱勒——《假如給我三天光明》。
七、板書設計
飛蛾求生,求生欲望
香瓜子生,長生命頑強
靜聽心跳,對自己負責
八、作業設計
1、搜集二、三條歌頌生命的名言。
2、寫出學完《生命生命》后的感悟。
這兩條作業,是對課程的復習鞏固與升華,布置適度而有價值。
我的說課到此結束,感謝你的聆聽,歡迎您的指正。謝謝!
《生命 生命》優秀說課稿 4
一、說教材
《生命生命》這篇文章是人教版小學語文第八冊第五組的一篇講讀課文。課文以設問開頭,通過寫飛蛾拼命求生、香瓜子奮力生長和疹聽自己心臟律動三件事的描寫,懂得珍愛生命、尊重生命和善待生命,感悟出珍愛生命就要珍愛時間的人生道理。文章篇幅短,但句意深。根據新課標的要求和四年級學生的認知特點,我將本篇課文的教學目標制定為以下幾條:
1、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揣摩其中蘊含的意思。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和背誦課文。
3、通過學習本篇課文,讓學生珍愛生命就要善待生命和珍惜時間。
教學重點:理解三個事例所隱含的道理。
教學難點: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揣摩其中蘊含的意思。
二、說教法
根據學生的認知特點,好奇好動,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因此我采用啟發引導法進行教學。語文教學,朗讀是最重要、最經常的練習,因為在朗讀的過程中可以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還可以培養語感。因此,我還將采用以讀代講法進行教學,組織學生以小組形式進行朗讀比賽,做到人人參與,照顧后進生,避免了朗讀時優生的專利局面。
三、說學法
每個人都有這樣的體會:用自己的血汗換來的東西才會珍惜。而新課程標準的理念,也體現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老師只是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和合作者,老師任務不僅僅是教給學生知識,更重要的是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使他們在自主能動的學習過程中發現學習的快樂。因此在這堂課中我將運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式學法。
教師出示精心設計的問題,讓學生自主探究后再合作交流、討論,最后以小組為單位,全班展示交流。堂應不僅開放而有活力,而且培養了學生的組織能力、語言表達能力、社交能力,領略成功的喜悅。
四、說教學程序
《生命生命》這篇課文結構非常清楚簡略,整篇課文作者采用設問的寫法,提問、例舉三個事例、悟出道理。這篇課文不僅可以讓學生積累好詞佳句,還是一篇寫作的好范文。為了使本課的工具性、思想性和人文性的統一,我設計了以下幾個教學環節:
(一)質疑導入,激起探究興趣
導語“同學們,《生命生命》這一課究竟講了一件什么事,他能然訴我們明白一個什么道理?
(二)出示問題自主探究
1、學生讀文、找含相關的重點句子,自主解答問題。
2、小組長組織成員交流討論,發揮“三個臭皮匠賽過諸葛亮”的集體智慧,不斷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同學間團結協作精神,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
(三)全班展示交流
小組集體展示,交流對問題的答案和見解,生以“我認為”的語氣匯報,培養他們的.自信心,然后以“誰還有不同的看法”、“誰來補充”,有充分體現學生自主平等的交流平臺,和諧積極的交流氣氛。教師完全充當一個組織者和引導者。
1、默讀課文第二自然段,
說一說這一段給我們介紹了什么?
(1)文中那些句子能令人感覺到一股生命的力量?(感情朗讀)
(2)作者為什么回放了飛蛾?(及我為什么會震撼?)
(3)你在捉蜻蜓活捉其他昆蟲時,他們是怎樣反抗的,這種反抗就是什么?
2、感情朗讀課文的第三自然段
思考練習:
(1)找出文中寫香瓜子生命力強的句子。(感情朗讀)
(2)一粒香瓜子令作者感動的原因是什么?
(3)寫草生命力強的詩,誰背一背?
沖破()
香瓜子沒有(),沒有()多么頑強的()!
不屈(),茁壯()
3、課文的第四自然段
出示思考練習:
(1)從聽診自己心跳的律動你知道了什么?
(2)利用生命有哪兩種方式?
糟蹋就是()
我可以好好的使用(),也可以糟蹋()。利用了就是();糟蹋了就是()。
利用生命,我們就應該(),不應該()。
(四)歸納總結拓展
作者從這三件事認識到了什么?
舉例說“有限的生命體現無限的價值”的意思。
我們要怎么做才能體現無限的價值?
五、說板書設計。
飛蛾掙扎求生}
瓜子不去生長}生命可貴,珍惜生命。
診聽心臟律動}
《生命 生命》優秀說課稿 5
一、教材解讀
《生命,生命》是人教版新課標實驗教材四年級下冊第五組中的一篇精讀課文,課文開頭發問:生命是什么?接下來并沒有正面回答,而是講了飛蛾絕境求生、瓜苗從磚縫中長出、傾聽心跳三個小故事,表現出作者杏林子對生命真諦的思考、探究與領悟,最后一節道出心聲。向讀者傳遞了積極進取的人生態度:一定要珍惜生命,決不讓它白白流失,使自己生活得更加光彩有力。文章主體部分的。三件小事看似淺濕,實則含義深刻;看似并列,實則層層遞進。
二、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掌握本課生字新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的內容,背誦課文。
過程與方法:抓住重點詞語,聯系生活實際,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感受作者對生命的思考,懂得珍惜生命,讓有限的生命創造出無限的價值。
三、教學策略
“生命是什么”這樣一個深刻的問題對于四年級學生而言,有一定的難度。為此設計教學流程時,我緊扣文路,設計教路,鋪墊學路,主要是以下幾點:
(一)情景導入,引發生命的思考;
(二)品詞析句,感受生命的躍動;
(三)聯系生活,欣賞生命的頑強;
(四)親身體驗,領悟生命的責任;
(五)叩問心靈,追求生命的價值。
四、教學過程
本課的教學分兩課時完成,第一課時引導學生讀通課文內容,學會生字新詞。以下是第二課時的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引發生命的思考
播放一組大自然生機盎然的圖片,然后引用杏林子的話導入新課:一粒貌不驚人的種子往往隱藏著一個季節的燦爛;一條丑陋的毛蟲,可能蛻變為一只五色斑斕的彩蝶,因為生命本身就是一個奇跡。
這個環節,我讓學生看到與普通生命絕然不同的畫面,引發學生對生命的思考:生命是什么?我們該如何看待生命呢?并自然引出課題“生命,生命”。
(二)品詞析句,感受生命的躍動
學生對生命有新的思考,就急于想從文本中找出答案,這時,我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從飛蛾求生的這個事例中感受生命的躍動,讓學生劃出令自己震撼的句子,重點出示:“但它掙扎著,極力鼓動雙翅,我感到一股生命的力量在我手中躍動,那樣強烈!那樣鮮明!”
句中飛蛾求生欲望之強烈,顯而易見,學生在“掙扎”、“極力鼓動”這些重點詞語的朗讀中,能想象出飛蛾為了一線生機使出所有力量,這時,老師讓學生聯系上下文思考:飛蛾是在什么情況下掙扎求生的?通過品悟,學生明白飛蛾此時身處絕境,毫無生還的希望,然而追求生存的力量卻又是如此強烈,讓它奮力拼搏,飛蛾絕境求生給學生震撼與啟迪:生命是如此重要。學生通過品詞析句,真切感受到生命的躍動,為小飛蛾弱小生命在這逆境中掙扎求生而敬佩。再次有感情地朗讀課題時,學生便像飛蛾一樣帶著強烈求生欲望,呼喊出了“生命,生命”。
(三)聯系生活,欣賞生命的頑強
如果說,飛蛾的躍動是“求生存”,那么瓜苗從磚縫中長出則更多的是“謀發展”,這個故事中給學生的啟迪應比絕境中求生的飛蛾更加深刻,為讓學生欣賞到生命的頑強,更為深入的領悟生命,我引導學生回憶吃瓜子的經歷,體驗瓜子殼的堅硬程度,感受小小的瓜苗沖破堅硬的外殼,需要付出多大的努力,再聯系科學知識讓學生聯想植物生長的條件,這時老師結合句子:“它可以沖破堅硬外殼,在沒有陽光,沒有泥土的磚縫中,不屈向上,茁壯成長,即使它僅僅只活了幾天。”進行探究“小瓜苗拼命沖出外殼,冒出地面,也許只能活幾天,你認為這樣值得嗎?”
此刻,我補充“黃山松”、“塔頂樹”、“爬蔓”、“竹石”等一系列震撼人心的圖片,學生聯系了生活場景,領悟到生命的不屈向上,這時老師再親切與學生對話交流:“同學們,你現在對生命又有了什么樣的理解呢?”帶著對生命執著追求,學生再讀課題時,香瓜子這種頑強向上的生命力,已不只限于對文本的認識,而是深入到內心深處。
(四)親身體驗,領悟生命的責任
飛蛾、香瓜子這些小小的生靈用它們的頑強和努力證明對生命的渴望和熱愛,作為萬物靈長的人,又應該怎樣對自己的生命負起責任呢,在這一環節中,我注意引導學生由物及人,從飛蛾絕境求生存,香瓜子磚縫謀發展的故事領悟,轉入親身體驗中。首先,讓學生閉上眼睛把手放在左胸上,和杏林子一起感受心跳,然后問:同學們你觸摸到什么?有的說:摸到生命在跳動,有的說:感到生命力很強大,還有的`說:擁有生命多幸福呀!
這時讓學生用個性化的朗讀去告訴別人:這就是我的生命,單單屬于我的。然后我再聯系文本,適時拓展:介紹杏林子的人生經歷,寫作背景資料。當學生知曉一個有著如此熱情,對生命充滿追求的人,居然是一個日夜飽受病痛折磨的殘疾人,對生命更加敬畏。此時,師生一起帶著對生命負責的態度深沉地齊讀課題“生命,生命”。學生以文本的拓展,思索起生命,在親身體驗中知道必須承擔的責任。整個教學過程,就變得更加立體豐滿起來!
(五)叩問心靈,追求生命的價值
在學生獲得珍惜生命,敬畏生命的感受之后,我把學生從文本引入生活,聯想到自己,讓學生說說自己該怎樣對待生命,學生結合自己了解的身殘志堅的人進行交流,然后畫面出示:攀登藝術頂峰的聾啞姑娘——“千手觀音”;身殘志堅的現代保爾——張海迪;先人后已的神州之花——文花枝;輪椅上的科學巨子——霍金;不懼暴力保衛圣火——金晶……從一曲曲生命贊歌中,我們再次回到了課始的那個問題“生命是什么呢?”文章題目重復出現“生命”“生命”含義又何在呢?然后讓學生深深地叩問自己的心靈,我又該如何看待自己的生命、譜寫生命呢?讓學生用:“可以……也可以……”的句式寫話,暢談如何讓自己的生命變得光彩有力。學生對生命的獨特理解,已超越了文本,超越了課堂,在今后的人生中,將輝映出奪目的光彩。
回顧整個教學過程,我認為這一節課的教學,在貫徹新課程理念中,有三個鮮明特征:
(1)閱讀文本,對話交流。引導學生在閱讀中思考,閱讀中感悟。文本中的飛蛾絕境求生、香瓜子的頑強不屈、傾聽心跳的鏘鏗有力與學生心靈彼此交融,達到和諧統一。
(2)緊扣課題,逐層深入。生命含義豐富,意味深長,教師在教學中有意存而不解,而是在反復回蕩,在逐步深入中給學生更多思考的空間,最終達到情感上的共鳴,理性上的認識。
(3)聯系生活,注重體驗。引導學生跳出文本,走向生活。使學生對深刻的生命話題有更真切的感悟,在潛移默化的閱讀之中吸取到人生的營養。
《生命 生命》優秀說課稿 6
說教材
《生命生命》是人教版第八冊第五組的第三篇課文。課文的寫作思路是開頭首先提出問題:生命是什么?下面的內容卻沒有從正面回答,而是從飛蛾求生、磚縫中長出的瓜苗、傾聽心跳等幾件小事中,展示了生命的意義:雖然生命短暫,但是,我們卻可以讓有限的生命體現出無限的價值。作者還表達了自己積極的人生態度:一定要珍惜生命,決不讓他白白流失,使自己活得更加光彩有力。它是一篇哲理性較強的散文,它通過三個小故事從不同的方面來談對生命的認識,展示了生命的意義,并且教育我們:要珍惜生命,讓有限的生命體現出無限的價值,使自己活得更加光彩有力。這對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有很強的指導作用。
說學生
這篇課文的作者對生命作了一些理性的思考,四年級的學生年齡尚小,在理解課文的思想內容上有一定難度。本單元的教學主題是:熱愛生命,教學時要體現整合的教學思想,聯系前面兩篇課文的學習。利用前面的課文已經引發了學生對人生、對生命的一些思考和感悟,為學習本課作了鋪墊,這樣可以減少本篇課文教學的難度。教學本課前,還可以讓學生搜集一些有關人生、生命方面的名言,使學生從中受到生命意義的啟發,為領悟本篇課文的思想內容做好準備。
說設計理念
本單元的教學主題是引導學生通過對語言文字的學習產生真愛生命、敬畏生命的認識。《生命生命》抒寫了對人生的感悟,思想深邃。這類課文極容易上成道德課,為了避免此類現象的發生,備課時,我首先把目標定位到“人文合一”的層面,不但凸現教材中處處流露的生命教育因子,讓學生認識生命,珍惜生命。而且引導學生抓關鍵詞句進行品讀,讓學生在積極主動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對詞語的理解和體會,從而讓人文性和工具性有機融合,渾然一體,進而讓學生熱愛生命、珍惜生命、敬畏生命。
教學目標:
一、說教學目標
1、認識5個生字,會寫8個生字,正確讀寫生字、新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積累好詞佳句。
3、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揣摩其中蘊含的意思。
4、感悟作者對生命的思考,懂得珍愛生命,尊重生命,善待生命,讓有限的生命體現出無限的`價值。
二、說教學重點:引導學生理解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感悟作者對生命的熱愛。
三、說教學難點:引導學生領悟三個事例中蘊含的意思。
說教學過程
一、整合單元內容。
導入生命主題本課題比較特別,是兩個“生命”詞重復,這課題已經緊扣本單元主題“熱愛生命”,所以我先通過復習17、18兩課內容導入,既讓學生明確本單元的主題,又能順利板出課題第一個“生命”。然后通過介紹杏林子引出課題第一段,又順利板出課題第二個“生命”。分層次地板題,幫助學生層層深入思考課題。這時請學生讀題,這里的讀題目,不在于學生能理解多少,而在于讓學生對課題的內涵初步有所感悟之余也和作者產生同一疑問,帶著問題學下文。
二、整體感知課文。
在讀書的基礎上整體感知課文的內容是第一課時的一個重要任務,是落實課程標準“在教學中尤其要重視培養整體把握的能力”的一個重要訓練內容,需要老師使用有效的方法指導和訓練。在學生初讀課文后,以這兩個問題幫助學生整體感知課文:“課文圍繞“生命”寫了哪幾個事例?前半部分敘述了這三個事例后引發了杏林子怎樣的感悟?”這時指導學生通過板書幫助學生概括課文內容,既解決了課文“寫什么”的問題,又理清了課文敘述脈絡,即課文“怎樣寫”的問題,從一定程度上說明在理解內容的同時領悟表達方法,能更好的實現工具性與人文性。
三、在說話訓練中走近文本。
和作者產生共鳴引領學生品讀飛蛾掙扎求生的事例時,當學生從“只要、就、稍”等詞體會到飛蛾生命的脆弱,從“掙扎、極力鼓動、躍動”體會到飛蛾珍惜生命后,我設計了語言訓練:飛蛾掙扎著,極力鼓動著翅膀,它會對自己說什么呢?學生說:只要還有一口氣,我就要逃出去;我不能就這樣死去,我要用自己的力量去挽救自己的生命;我只要有一點逃出去的希望,我也要爭取;加油!努力!一定要從這里逃出去,重獲自由,不能放棄自己的生命……這一話題的設計既是一種想象說話的訓練,又是對飛蛾不言放棄、頑強抗爭精神的言說。學生看似在替飛蛾說話,實質在表達自己的心聲,于是,文與人、蛾與己就此相遇交融,人文性與工具性和諧一致。
四、在說話訓練中升華生命感悟。
在學完飛蛾求生、香瓜子茁壯成長兩個事例后,我問生命是什么呢?這個一開始我們回答不了的問題,現在能回答了嗎?
[出示幻燈片]
學生寫到:生命是小草頑強的生命力:生命是在田野里跳動的青蛙;生命是校園里開得火紅的木棉花;生命是螞蟻尋找食物的身影;生命是我們在運動場上矯健的身影……在孩子獲得“珍惜生命、敬畏生命”強烈體驗就結課會停留在單純的文本層面上,而設計了這個練習后等于輕輕推開生活的大門,把孩子從文本引入生活,因為一切的學習只有最終融入到學生的生活才是有效的。接著老師說:“把我們剛才所說的連起來,就是生命的詩篇、生命的贊歌啊”教師如詩般的語言,神奇的點化著孩子們身邊眼前的生命,孩子們似乎一下子就步入了一個神奇的生命林子。
《生命 生命》優秀說課稿 7
首先,說教材。
生命多么神奇,生命多么美好,第五組教材就是著圍繞“熱愛生命”這一主題選定的課文,從不同的角度反映了對生命的思考,書寫了對人生的感悟。《生命,生命》是本組的第二篇精讀課文。這篇散文短小精悍,語言簡潔樸實,思想含蓄深邃,表達了作者積極進取的人生態度。
接著,說學情:
四年級學生已經初步掌握了閱讀的基本方法,有了定量的語言積累,但這個階段的學生具體思維正向抽象思維轉變,學生對于課文中重點詞句的理解還存在一定的困難。因此,在教學策略方面,我主要讓學生自讀自悟,讓學生在讀中感悟,在讀中品味,讓學生領會語言的獨特和精妙。
結合單元教學要求和本課特點,我預設通過兩個課時完成教學。需達成的教學目標為:
1、知識與能力目標:正確認讀:擾,欲,撼等生字。理解并積累:有限,糟蹋等詞語。
2、過程與方法目標: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抓住重點詞句,體會含義深刻的句子的含義。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感悟作者對生命的思考,懂得珍愛生命,尊重生命,善待生命,讓有限的生命體現出無限的價值。
根據教學目標及教材的特點,我將教學重點確定為:抓住重點詞語,聯系上下文和生活實際,體會含義深刻的句子。
教學難點確定為:感悟作者對生命的思考,懂得珍愛生命,尊重并善待生命。
接著,說說我對教法和學法的選擇。
情境創設一直是開啟孩子情感的金鑰匙,為此,我采用了情境教學法,以情動人,以情感人,突出了語文課程的特性。還采用了點撥法,對學生相機引導,適時點撥。
在學法上,我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采取朗讀感悟,品讀賞析等學習方法,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下面,我將按四個環節來展開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發生命的思索。
上課伊始,我將用多媒體播放小草破土而出,毛蟲幻化蝴蝶,花苞盡情綻放的視頻。
并伴隨導語:
一顆貌不驚人的種子,往往隱藏著一個花季的燦爛,一條丑陋的毛蟲,可能蛻變成一只五彩斑斕的'蝴蝶,生命本就是一個奇跡。這是我國臺灣著名作家杏林子對生命的感悟。請同學們帶著自己的理解讀讀課題。
各位評委老師,我這樣設計的目的是讓學生對課題有初步的感悟,引發學生對生命的思索。
二、學習字詞,梳理文章脈絡。
首先,我會讓學生自由地朗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遇到難讀的句子多讀幾遍。接著,我會在多媒體上出示四組詞語,用開小火車的方式,檢查學生的生字掌握情況,并適時糾正字音,字形。比如“茁”字,由于地方口音,學生易把翹舌音讀成平舌音。再比如“糟蹋(輕聲)”一詞,學生易讀成“糟蹋”(重讀)。
學習好生字詞,為讀好課文掃清了障礙,同時也為概況自然段意做好準備,因為這些詞語都是每個自然段的關鍵詞。
接著,我將引導學生輕聲自由讀課文,邊讀邊劃出以上詞語,并出示讀書要求:想一想,用以上詞語中的一個或幾個概況說說文章寫了哪幾件事?
根據學生的回答,我相機板書(飛蛾掙扎求生,瓜苗不屈向上,我靜聽心跳)。這樣既梳理了文章脈絡,也抓住了主要內容。
接著我會請學生默讀相關三個自然段,畫出給你感悟最深的句子,根據學生回答我將利用多媒體出示句子。如:但它掙扎著,極力鼓動雙翅,我感到一股生命的力量在我手中躍動,那樣強烈!那樣鮮明!順勢提問學生:你從這個句子中體會到了什么?哪個詞給你感受最深?學生很容易抓住關鍵詞“掙扎”“極力鼓動雙翅”,一下子就感悟到飛蛾強烈的求生欲望。
緊接著,我會讓學生換位體驗,引發思考:飛蛾那么渺小,它又何必苦苦掙扎呢?如果你是那只飛蛾,你會怎么想?根據學生回答,我及時進行總結:小飛蛾掙扎的目的只有一個:求生。接著,我將再次引導學生有感情朗讀句子,充分體驗小飛蛾強烈的求生欲望。
三、品讀感悟,觸摸生命的脈搏
葉圣陶先生說:語文教學的最終目的是讓學生自能讀書,不待老師講。鑒于此,我將在多媒體出示課文第三段,并組織學生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讓學生通過反復品讀后和同桌交流討論:這段話中哪個詞最能打動你的心?孩子們一定會抓住“沖破”“不屈向上”等詞語。而我將適時引導學生通過這些關鍵詞去體會小瓜苗惡劣的生存條件和不屈的生長態度,讓他們的心里充滿對一株小小瓜苗的敬畏之情。
針對靜聽心跳這一教學環節,我將采用情境品讀法。首先鋪設情境:讓學生伸出手腕,觸摸自己的脈搏,感受自己生命的存在。并指導朗讀重點句子:這就是屬于我的生命,單單屬于我的。自然而然的引出:我可以好好地使用它,也可以白白地糟蹋它。再以小組討論,聯系生活實際來談一談:你為什么要“好好地使用它”?怎樣是“白白地糟蹋它”?你又怎么理解讓有限的生命體現出無限的價值?這些問題又能再一次激發學生思維,培養學生語感。
四、總結全文,以讀促寫
在對課文進行總結和評價后,我將用多媒體展示殘疾人作家杏林子的生平簡介,再次啟發學生結合自己對生命的感悟,以讀促寫:學完課文,你對生命肯定有更深層次的思考,讓我們拿起筆把你想說的寫下來。
(指板書)以上是我的板書設計,我的板書力求簡潔明了,抓住關鍵詞,突出文章重點,讓學生從小就要懂得珍惜生命,熱愛生命。
尊敬的各位評委老師,本次說課,肯定存在許多缺點和不足,有待在今后的教學實踐中提高,還請各位專家見諒。我的說課到此結束,感謝各位評委的耐心聆聽,你們辛苦了!謝謝!
《生命 生命》優秀說課稿 8
一、分析教材、引發思考:
1.教材內容:
生命多么神奇、生命多么美好!
課文開頭首先提出問題:生命是什么?下面的內容卻沒有從正面回答,而是從飛蛾求生、磚縫中長出瓜苗、傾聽心跳這三個小故事中,抒發作者對生命的感悟。
2.教材的特點和作用:
課文寫作者從親身經歷的三件小事中,引發對生命的感悟。文章的內涵與本組“感受生命的美好”的主題非常吻合。課文語言簡潔樸實,思想含蓄深邃,很好地體現“引導學生體會含義深刻的句子”的訓練重點。
思考:反復讀這篇課文,我總是沉醉其中,總會被那意蘊深遠的對生命的獨特感悟所打動,每讀一次,心靈就受到一次震撼!為什么作者對生命的感悟這般深刻?那是因為:作者杏林子12歲時染上類風濕性關節炎,致使全身癱瘓,命運的坎坷使她對生命的感悟更加深刻。
而這有點沉甸甸的生命話題,四年級的孩子能感受到嗎?他們能從中感悟作者對生命的思考,從而珍愛生命嗎?
如何實現文章的情感,作者的情感向學生的轉移,實現三情融合,怎樣進行有效的學生與文本的對話,學生與作者的對話,從而感悟生命的價值?
首先,教學目標要明確,也就是通過本課的學習,將要達成課程標準規定的三維目標是什么。
3.明確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掌握“震撼、欲望、糟蹋、騷擾、茁壯、有限”等詞語;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積累好詞佳句。
過程與方法:抓住重點詞語,聯系課文或生活實際,體會句子含義。
情感態度價值觀:感悟作者對生命的思考,懂得珍愛生命,讓有限的生命體現出無限的價值。
根據教學目標和教材的內容和特點,我把本課的教學重點、難點確定為:
教學重點:抓住重點詞語,聯系上下文和生活實際,體會句子含義。
教學難點:感悟作者對生命的思考,懂得珍愛生命,尊重生命,善待生命。
確定了教學的重點、難點,我的教學思路越來越清晰,教學方法和學習方法的選擇也就水到渠成了。
二、選擇教法,明確思路:
情境教學法:以情動人,以美感人。情境教學法突出了語文教學的審美特性,強調了教學中以激發愛,以情打動人。本文語言簡練,情味濃厚,運用情境教學法,切合文本的特點。
點撥法:點撥法的精髓,就是“相機誘導,適時點撥”。生命的話題有點厚重,學生通過讀文,雖然也能讀出自己的體會,但是,游離于文本,脫離體驗的體會只能是口號似的。所以,教學本課,必須通過教師相機誘導,適時點撥,點撥促悟,才能達到光憑學生自悟無法企及的高度。
三、學法指導,形成能力:
1.自讀自悟:讀悟結合,以讀促悟,以悟生情。
2.抓住重點詞句,品讀賞析:積累和豐富語言,運用語言。
四、理念指導,精心設計:
(一)抓住語文本色,體現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語文課程是母語教學的課程。引導學生學習語言、發展語言,是閱讀教學責無旁貸的任務。教學本課力求達到在賞析語言中感悟生命內涵,在感悟生命中習得語言,提高學生語文素養,
(二)遵循閱讀教學的規律,重視體驗感悟。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提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體驗感悟,正成為閱讀教學新的增長點。
在以上理念的指導下,力求通過教學環節的精心設計,達成三維目標,促進學生發展。
教學流程統覽
1.創設情境,感知生命。(導其入境,感知生命的神奇和美好)
2.整體把握,梳理脈絡。(符合學生先整體感知的閱讀心理)
3.導讀賞析,品味語言。(領悟生命的堅持,體會生命的頑強,感悟生命的價值)
4.回歸整體,升華情感。
5.閱讀推薦,課外延伸。
五、教學環節:
(一)創設情境,感知生命:
1.出示課題,引出問題:生命是什么?
2.動畫課件,創設情境:(師配音)嫩芽從土里鉆出來,綠葉舒展,生命的誕生是多么神奇!五彩繽紛的花兒欣然怒放,生命多么美好!花叢中蜜蜂嗡嗡,辛勤采蜜,生命的價值在于勞動,在于奉獻。
(通過直觀的畫面,引導學生入其境,輔之以教師詩意的語言,生動的描述,讓學生對生命的`神奇,生命的美好發出由衷的贊嘆)
然后,輕輕的音樂響起,介紹杏林子的坎坷命運。(一揚一抑,緊扣“生命”主題)
就是這樣一位全身癱瘓的人,她是怎樣感受生命的,讓我們一起走進課文。
(二)整體把握,梳理脈絡:
學生自讀課文,把課文讀通順。然后,默讀課文,思考課文寫了哪三個事例,并用簡練的語言來概括。
(整體把握課文內容,梳理課文脈絡,體現從整體到部分再回歸整體的教學思路)
(三)導讀賞析,品味語言:
學生默讀課文,找出寫作者感受的句子,畫下來,體會體會,在書上做上批注。
交流讀書的體會,教師相機點撥、引導。
首先交流“飛蛾求生”的小故事中,作者的感受是什么“?“但它掙扎著,極力鼓動雙翅,我感到一股生命的力量在我手中躍動,那樣強烈!那樣鮮明!”
在學生交流完自己的體會之后,教師適時引導:你是從哪些詞語體會到飛蛾那強烈的求生欲望的?(引導學生回歸文本,找出關鍵詞語——極力鼓動雙翅)再通過動作表演,比較體驗:鼓動雙翅和極力鼓動雙翅有什么不同,學生一下子感悟到:“極力”這個詞,生動地刻畫了飛蛾求生的強烈渴望。
當然,教師并不滿足于此,而是進一步通過換位體驗,引導學生思考:
飛蛾外表那么丑陋,又是那么渺小,它何必苦苦掙扎呢?如果你是那只飛蛾,你會怎么想?
杏林子看著手中的極力掙扎的飛蛾,她又會怎么想?
從以上兩處巧妙的點撥,不難看出,老師正在引導著學生從文悟情到體察作者杏林子的情,實現了文本的情,作者的情向學生的移情。
再如:研讀“作者靜聽心跳”的事例中,出示寫作者感受的句子:
“我可以好好地使用它,也可以白白地糟蹋它。一切全由自己決定,我必須對自己負責。”暢談體會之后:教師的引導同樣體現在扣緊關鍵詞語,引導加深體會。
(1)扣緊“糟蹋”“好好使用”,聯系課文說說,怎樣是白白糟蹋?怎樣是好好使用?
(2)教師進一步點撥:
杏林子全身癱瘓,她如何珍惜生命,對自己負責的呢?
隨即出示杏林
為您服務
為您服務 子生前筆耕不輟,出版的系列作品,進一步驗證:怎樣是好好使用生命。
(3)入情入境朗讀,讀出對生命的感悟。
(四)回歸整體,升華情感
此時的回歸整體,不是簡單的內容上的重復,而是以討論、感悟“生命因為什么而美麗”為切入點,進一步豐富生命的內涵,感受生命的真正價值。
1.杏林子全身癱瘓,行動不便,你覺得杏林子的生命美麗嗎?你認為她的生命因為什么而美麗?(也許學生會說,她的生命因為頑強的毅力而美麗,也許學生會說,她的生命因為執著,因為堅持而美麗……)那么飛蛾呢?香瓜子呢?
2.教師再引導:讓學生聯系身邊的普通人,認識的名人、偉人,來說說生命還因為什么而美麗。
在學生對生命的內涵有了自己個性化的感悟之后,教師深情小結:生命的美麗各不相同,但相同的是珍視生命,活出意義和價值。
3.朗讀名言、詩歌,升華情感:
引進的名言和詩歌,都與課文的內容直接相關,都是為了促使學生深化對生命的領悟,活而不濫,活而有序,基于教材,又適度地超越了教材。
生命的長河永無止境,讓我們繼續走進一個個珍視生命的靈魂深處,去了解他們的生命歷程,感受他們動人的生命故事。
(五)閱讀推薦、課外延伸:
讀一本好書,感受一段人生——推薦閱讀杏林子的著作及海倫·凱勒——《假如給我三天光明》
六、板書設計
結束語:
讓我們抖開騰飛的雙翼, 擁抱美好生活,充實人生意義!
為您服務
《生命 生命》優秀說課稿 9
一、教材分析:
《生命 生命》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第八冊第五組中的一篇精讀課文。這組教材的主題是“感受生命的美好”。這篇課文從飛蛾求生、磚縫中長出瓜苗、傾聽心跳等幾件小事中,展示生命的意義:雖然生命短暫,但是,我們卻可以讓有限的生命體現出無限的價值。表達了作者積極進取的人生態度:一定要珍惜生命,決不讓它白白流失,使自己活得更加光彩有力。
二、學情分析:
四年級的學生,已經具備初步的閱讀理解能力。但是生命的話題,對于四年級的孩子來說有點沉甸甸的,他們年齡較小,生活閱歷尚淺,要深刻地體會生命的價值和意義是比較難的。因而這節課的教學對于學生來說也就會有更多的對人生的憧憬、體驗和思考。
三、教學目標:
根據以上的分析,我是這樣設計《生命 生命》第一課時的教學目標的:
1.認識“擾、診”等5個生字,會寫“擾、欲”等8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通過朗讀理解三個事例中含義深刻的句子,初步體會其中蘊含的深意。
四、教學重點和難點、引導
教學的重點和難點是:引導學生領悟“飛蛾求生、磚縫中長出瓜苗、傾聽心跳”三個事例中蘊含的`意思。
五、教學策略
為了解決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達成教學目標,我在教學中將信息技術與語文教學有效整合,主要采取了以下的教學策略:
1.以圖片、動畫以及聲音的方式創設恰當的學習情景,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
2.文字、句子以及板書的課件顯示,節約課堂時間,更簡潔方便。
3.課外閱讀資料,作者簡介的有益補充豐富了課堂學習的廣度,也加深了對課文的理解。
下面是具體的教學實施。
六、教學實施
1.創設情景,激發情感。
課剛開始,我就通過圖片和視頻給同學們展現了生命中兩種截然不同的狀況。在優美的旋律的伴奏下,一幅幅生機的動、植物的圖畫,以及鮮花盛開的片段,喚醒孩子們對身邊充滿生命力的美好事物的記憶和喜愛之情。接下來出示的是植物干枯、動物受傷、人類遭受戰火的圖片。兩組對比強烈的圖片,從視覺上沖擊了學生的思維,使學生直觀地理解生命不單單只有美好的一面,加深了體會。這一情景的創設為理解課文作了鋪墊。
在學習課文的過程中,由于學生對飛蛾求生、香瓜子破土、心跳聲并沒有深刻的認識,所以在教學中我再次運用信息技術創設情景,以圖片、動畫以及聲音再現了課文所描述的情景,讓學生仿佛親眼看見、親耳聽見,加深了體驗,由此為理解課文創設很好的學習的情景。
2.字詞切入,朗讀賞析。
課件直觀而清晰地把本課要求掌握的生字標識出來,為了加深對生字的掌握,我把本課生字與其形近字對比出現,以不同顏色標識,非常清晰。
3.巧設板書,理解課文。飛蛾掙扎時鼓動雙翅的動態,香瓜子沖破外殼的情景,心跳聲給人的震撼,課文中的這些關鍵詞語需要通過朗讀來加深理解,這時適時地使用電腦板書,列出文章脈絡,投出需要重點理解的語句,節約了板書的時間,清楚明了。
4.走近作者,加深感悟。
由于作者杏林子異于常人的痛苦經歷,使她的文章中包含深深的個人思考,無論是飛蛾、香瓜子或心跳,在旁人看來平凡的事物,在作者看來卻是具有著獨特的含義。它們是頑強的生命力,它們和杏林子一樣正處于挫折和險境當中,但這些小小的生靈并沒有選擇放棄,而是不懈奮斗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因此,適時向學生介紹杏林子是理解課文的關鍵。課件里出現的微笑著的、樂觀親切的杏林子卻忍受著不同尋常的艱難的人生挫折。圖文并茂的強烈對比使學生印象深刻。最后,Flash課件出示了杏林子殘缺的雙手,以及以滾動的方式出現杏林子一生的大量著作更讓學生感到震撼,學生們為杏林子而感動著,是啊,只有如此堅強樂觀的杏林子才能寫出如此感人的生命故事。
5.瀏覽網頁,拓展閱讀。
教學結束前,我提供了一個內容豐富的網頁,讓學生瀏覽、閱讀相關的拓展資料,是課堂學習的有益補充和延伸。
現代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使語文教學有聲有色,充滿情趣。
《生命 生命》優秀說課稿 10
一、教材分析:
《生命生命》這篇文章是本冊以“熱愛生命”主題的第五單元中的第三篇文章。在緊接著本單元前兩篇課文引導學生們通過感人的故事從思想和行動上熱愛生活,熱愛生命,并學會關心別人的生命的基礎上,要引導學生開始關注和認識自己的生命究竟是什么?
“生命”是一個沉重的話題,不同年齡層次的人對生命的認識和感悟也是不同的。這篇課文短小精悍、語言簡潔樸實、思想含蓄深邃。形象描寫與理性思考有機結合,是一篇抒寫感悟人生的好文章。課文開頭首先提出問題:生命是什么?下面的內容卻沒有從正面回答,而是從飛蛾求生、磚縫中長出瓜苗、傾聽心跳等幾件事中,展示了生命的意義:雖然生命短暫,但是,我們卻可以讓有限的生命體現出無限的價值。作者還表達了自己積極進取的人生態度:一定要珍惜生命,決不讓它白白流失,使自己活得更加光彩有力。
本文的作者杏林子自身的境遇就是對生命進行頑強抗爭的極好例子,而她對生命的強烈呼喚,在《生命,生命》一文中體現得如此強烈,只有真正感同身受了,讀者的心靈才會與作者的感悟碰撞出共鳴的火花來。但是讓活潑單純,生活無憂的四年級學生通過三件看來平常的小事去解讀“生命”,無疑有一定的挑戰性。因此,多方面深入地了解杏林子對理解課文的內涵有很大的幫助。
二、學生分析
小學四年級的學生即將進入青少年時期,漸漸地會開始思索自己是什么樣的人、應該怎樣塑造自己的問題,但是他們中的大多數對生命的認識更多地停留在日常生活中的生命現象和空泛的生命道理這一層面。因此,有關生命的話題學生是渴望了解的,進行生命的思考是學生心靈成長的需要。具體到對《生命生命》一文的閱讀來看,對四、五自然段中作者對生命的感悟以及文中三個生命個體所展現的生命精神內涵,學生在體會時會因對作者的不了解以及對生命話題的認識較粗淺而產生學習困難。
三、教學理念
“生命語文”教育,即讓語文進入生命,內化為深厚的文化底蘊和豐富的人格內涵,為幫助學生認識生命的美麗與寶貴,探索生命的方向與意義,提升生命的質量與品位,使生命變得更加美好、更有力量、更有意義而對人進行的`語文教育。“生命語文”,是為生命而為、用生命而為的語文教育。因此我確定本課的教學目標: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感悟作者對生命的思考,懂得珍愛生命,善待生命。
四、教學流程:
聽——引發生命的思考。尋——觸摸生命的脈搏。
悟——聆聽生命的音節。讀——走進生命的林子。
五、教法學法:
在教學本課時,我采用以“讀”代講,利用多種媒體,創設情境,利用網絡優勢拓展學生的能力,力求達到“在讀中思索、在情境中升華、在網絡中成長”的效果,從而完成本課的教學。下面我就針對采用的教法、學法說說我在教學中是怎樣做的。
1、情境教學法:
新課標提出:語文課程豐富的人文內涵對人們精神領域的影響是深遠的,學生對語文材料的反應又是多元的。因此,應該重視語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學內容的價值取向,同時也應最終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
因此,在教學伊始,我用學生熟悉而又久違了的嬰兒啼哭聲引發學生對聲明的思考。(閃動“聽——引發生命的思考、出示嬰兒圖片、放啼哭聲)。這一聲啼哭,帶給學生感官上的刺激,引發學生的興趣,使課堂”未成曲調先有情“。這篇文章通過三件小事去解讀“生命”(閃動“尋”,出示三件小事),在學習第三件小事“靜聽心跳”時,我是這樣設計的:首先我有感情地配樂朗讀了這個自然段,然后讓學生把手放在心口上,感受自己的心跳,并鄭重地告訴同桌,莊嚴而自豪地告訴身邊的每一個人——“這就是我的生命,單單屬于我的。”這句話是作者看到飛蛾求生、磚縫冒苗后,靜聽自己的心跳,從心底里發出的呼喚!讓學生在一次又一次的呼喚中真切感受到生命的真實,生命的重要。結尾指導同學們用貝多芬的《命運交響曲》配樂朗讀,更起到了渲染作用,照應了開頭的嬰兒啼哭聲,喚起了學生對聲明的敬畏、贊美和珍惜。(錄像片斷)
2、以“讀”代講。
新課標提出: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著重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而陪奧運能夠這種能力的主要途徑就是“讀”,語文又是母語教育課程,學習資源和實踐機會無處不在,無時不有。因而,應該讓學生更多地接觸語文材料,在大量的語文實踐中掌握運用語文的規律。
作為一篇哲理性較強的文章,讀是比不可少的。初讀,感知文章的三個事例;尋讀,找到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悟讀,結合句子談理解、談感受;背讀,積累好詞佳句作儲備。而且我還采用多種方式,引導學生充分地讀。(放讀的片斷)整節課,書聲朗朗,讀味十足。
3、 網絡學習和互動。
新課標提出:語文課程應植根于現實,面向世界,面向未來。應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應拓寬語文學習和運用的領域,注重現代化科技手段的運用,培養初步具備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使學生在不同內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滲透和整合中開闊視野,提高學習效率,初步獲得現代社會所需要的語文實踐能力。
為了更好地突出這一課標理念,課前,我就讓同學們自發地組成合作探究小組,搜集有關作家杏林子的生平簡介、代表作品,在相互交流、合作探究的基礎上,課堂上我又一次地出示了杏林子的照片及簡介,從視覺上引起學生的震撼“作家真了不起”。課后很多學生自發地創作了關于感悟生命的小詩,表達了他們對生命的認識。這是同學們將自己創作的小詩發到了我的博客上。
六、板書設計:
19、生命生命
飛蛾求生敬重
磚縫冒苗贊美
靜聽心跳珍愛
簡潔明了的板書,便于學生理解課文,對生命有據感悟。
我的說課到此結束,謝謝。
《生命 生命》優秀說課稿 11
一、說教材
《生命生命》這篇課文出自人教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下冊第五單元的第三篇精讀課文。本組課文以“熱愛生命”為專題,通過選編的四篇課文向我們闡釋了生命的寶貴與美好。學習本組課文,要在有感情朗讀的基礎上,體會含義深刻的句子及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體會生命的價值和意義是本單元的教學重點。《生命 生命》是單元的第三篇課文,在此篇文章中,作者通過列舉“飛蛾求生”、“磚縫瓜苗”、“我聽心跳“三個事例,表現了作者對生命的獨特思考。根據四年級學生的認知水平,年齡特征以及本課的教材特點,我指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1)認識5個生字,會寫8個新字,正確理解“騷擾”、“震驚”、“糟蹋”、“有限”、“無限”等詞語的意思;
(2)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及揣摩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
(3)感悟作者對生命的思考,懂得熱愛生命,珍惜生命,讓有限的生命體現出無限的價值。
根據教材分析和教學目標,結合四年級學生的知識儲備情況,我確立本課的教學重點是引導學生隨著作者的敘述,感受生命力。并抓住重點語句,聯系上下文和生活實際,體會句子的含義。由于“生命”這一話題較為沉重,學生對這一領域不夠深刻。因此,如何讓學生突破這一認識障礙,與文本對話,體會:“這就是單單屬于我的生命,我可以好好使用它,也可以白白糟蹋它”及“我們卻可以讓有限的生命體現無限的價值”這兩句話的深層意蘊就成為本課的難點。
二、說教法
怎樣才能使學生與文本產生真正的共鳴,體會這三個事例所要表達的道理呢?首先,我將采用情境教學法和朗讀感悟法來實施我的教學。我將充分的利用學生的閱讀期待,激起學生的閱讀興趣;將采用多種朗讀形式,如默讀、自由讀、范讀、引讀等形式在反復閱讀中讓學生體會文中所描寫的畫面。其次,我將巧妙地運用多媒體,為學生創設一定的情境,幫助學生理解文中重要語句,啟發學生想象,并進行有感情的朗讀訓練,從而達到突破教學重難點的目的。
三、說學法
新課程標準強調要落實學生的主體地位,為此,我貫徹的指導思想是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倡導“獨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新課程標準中對中段閱讀教學提出的目標是:教師要教給學生閱讀方法,提示閱讀思路,用圈點、批注、勾畫等方法,讀、思、記文中需重點領悟的'部分。根據以上的課標要求,我將采用的學法是朗讀法和勾畫圈點法,讓學生邊讀邊畫,養成不動筆墨不讀文的良好閱讀習慣。
四、說教學過程
為了把教學目標落到實處,我將安排兩個課時來組織本課的教學。第一課時讓學生讀通課文,初步交流自己的閱讀體會,說說課文講了什么內容;第二課時是通過研讀課文,體會文中三個事例之間的聯系,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及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下面,我來說說第二課時的教學。我主要從四個方面來進行我的教學。分別是再現生命力、體會生命力、感悟生命力、升華生命力。
(1)再現生命力
①由于剛開始上課前幾分鐘學生的注意力比較難以集中,所以我讓學生再次默讀全文之后導入并提出問題:生命是頑強的,上節課我們已經初步感知了課文內容,你能用簡潔的話概括出文中列舉了哪幾個事例來說明生命的頑強不屈嗎?
②根據學生回答,板書:飛蛾求生、磚縫瓜苗、我聽心跳,想想這三個事例之間有何聯系。
待學生回答后,適當小結:不管是飛蛾求生、磚縫瓜苗、還是我聽心跳,作者都以他那敏銳的視角,細心觀察周圍的事物,讓我們明白了生命的可貴,讀來時令我們深思,現在我們來深入文本,解讀事例中所蘊含的深刻哲理.
(2)體會生命力
①導入:孩子們,現在就讓我們隨著作者的敘述去體會生命的頑強與神奇吧,請你們用心去品讀詞句,說說哪個畫面給你的感受最深,好好讀讀,并在旁邊做上記號。
②學生交流感受最深的地方。
③體會生命力這一環節是我這節課講課的重點,為了讓學生更真切地感受畫面,體會生命的頑強,我準備分三個板塊來講述。
板塊一、飛蛾求生
出示句子1:趁它停下的時候,我一伸手捉住了它.只要我的手指稍一用力,它就不能動彈了。
Ⅰ、請同學們認真讀一讀,你感受到了什么?
Ⅱ、緊扣“你從哪些字詞中感受到飛蛾生命的脆弱”這個問題來探討,同時穿插朗讀訓練,讀這句話時應該注意到朗讀的語氣。同時抓住“只要…就”這一關聯詞來分析,體會飛蛾生命的脆弱。
出示句子2:但它掙扎著,極力鼓動雙翅,我感到一股生命的力量在我手中躍動,那樣強烈!那樣鮮明!飛蛾那種求生的欲望使我震驚,我忍不住放了它!
Ⅰ、讀到這句話時,你有什么感受?
Ⅱ、文中接連用了三個感嘆號說明了什么?
Ⅲ、你從哪些字詞中感受到飛蛾生命的強大?抓住“掙扎”、“極力”、“鼓動”等詞語來分析飛蛾此生的求生意志。
Ⅳ、文中作者看到這一情景,他是怎樣想的——引出文中最后一句:“飛蛾那種求生的欲望令我震驚,我忍不住放了它!”轉換角色:如果此時你就是那只求生的飛蛾,你會奮力拼搏還是放棄生命,為什么?(出示飛蛾求生這一圖片,創設一定的情境,加深學生的理解。)
板塊二、磚縫瓜苗
導入:動物的生命力頑強,那植物的生命又是怎樣的呢?你從文中哪些句子中可以看出?
出示句子:竟使它可以沖破堅硬的外殼,在沒有陽光、沒有泥土的磚縫中,不屈向上,茁壯成長,即使它僅僅只活了幾天。
Ⅰ、請同學們讀讀,說說瓜苗生長的環境是怎樣的?(通過這一問題引導學生對瓜苗生長環境的認識,從而加深對生命這一問題的理解)
Ⅱ、“竟”這個詞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Ⅲ、想一想,大自然中表現生命力頑強的事情很多,但作者為什么只選擇了飛蛾和瓜苗呢?她的用意又在哪?(出示瓜苗生長的一系列圖片,加深理解)
學生廣泛交流后,我進行總結:是的,連動物植物中弱小的事物都珍惜生命,何況是比它們大得多的人呢?引出對下一板塊的認識。
板塊三、我聽心跳
導入:同學們,理解一篇課文,了解作者的生平是關鍵。引入對作者杏林子介紹。文中對杏林子對生活的態度是怎樣的?從文中找出句子。
出示句子:這就是我的生命,單單屬于我的。我可以好好地使用它,也可以白白地糟蹋它。
Ⅰ、“好好地使用它”是指什么?(引導學生說出好好地使用它就是指珍惜生命)
Ⅱ、“白白地糟蹋它”又是指什么?(引導學生說出白白地糟蹋它就是指浪費生命)。在這段中穿插朗讀訓練,要求學生讀出這兩種對待生命的朗讀區別,加深體會了解;同時播放一些有關心跳的圖片,加深學生對自己獨特生命的認識)
Ⅲ、想一想,在生活中,哪些事你做到了珍惜生命,哪些事其實又是在浪費生命?
(3)感悟生命力
①導入:剛剛我們通過了三個事例來學習了有關珍惜生命的例子,說一說你的感受是什么?文中有一段話是描寫作者感受的句子,你知道是哪句嗎?
②、出示句子:雖然生命短暫,但是,我們卻可以讓我們有限的生命體現出無限的價值。
Ⅰ、“有限的生命”是什么意思?“無限的價值”又該怎樣理解?
Ⅱ、“有限”與“無限”是否存在歧義?有沒有在有限的生命力創造出無限價值的人?(這一設計的意圖:通過激發學生的思考,加深對這句話的理解。這類例子有很多,例如:周恩來很小的時候就立志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雖然他的生命是有限的,但是他卻將自己的一生奉獻給了社會主義建設事業,從而創造了無限的價值;又如本文作者杏林子,遭受病痛的折磨之后,卻從未放棄自己的生命,雖然她的生命是有限的,但是她對后人的教育作用卻是無限的。)
小結:是呀,我們要珍惜自己的生命,決不讓它白白流失,使自己活得更加光彩有力,說說學完此篇課文后,你有什么感受?
(4)升華生命力
導入:生命是有限的,但同時生命又是無限的。學習了這篇課文,有誰能告訴我生命是什么?(學生自主交流,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①、搜集象杏林子一樣,讓有限生命體現出無限價值的人的資料;
②、學習了此篇課文,你能說說以后你想怎樣對待你的生命嗎?
小結:生命對我們來說只有一次,我們要善待它;生命對于我們來說雖然是有限的,但我們應該學會好好利用,創造出無限的價值。希望你們今后能夠珍惜生命,利用時間,讓自己活得更加精彩。
五、板書設計
生命生命
飛蛾:掙扎求生———應當珍惜生命
瓜苗:磚縫生長———要有不屈向上精神
我:靜聽心跳———讓有限的生命體現無限的價值
《生命 生命》優秀說課稿 12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生命生命》。
本篇文章是人教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下冊的一篇精讀課文。課文的作者是臺灣著名女作家杏林子,她十二歲患類風濕性關節炎,但是她以驚人的毅力筆耕不輟,先后出版多部文集。她還創辦伊甸殘障基金,為殘障朋友服務。杏林子的一生,充滿著艱辛與苦難,也伴隨著她頑強樂觀,積極進取的生命態度。本文通過列舉“飛蛾求生”、“瓜苗生長”、“傾聽心跳”三種生命現象,引發讀者對生命意義的思考,表達了自己強烈的生命意識和積極的人生態度。
教學本文,讓學生自己通過品析詞句來理解文本,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積累好詞佳句;抓住重點詞語,體會句子含義,從而感悟作者對生命的思考,懂得珍愛生命,尊重生命,善待生命,讓有限的生命體現出無限的價值。基于本文的特點,我確定了以下幾個教學目標:
1、認識5個生字,會寫8個生字,正確讀寫“騷擾、動彈、震撼”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積累優美句子,背誦課文。
3、結合上下文理解句子含義,明白三個事例中蘊含的道理。
4、感悟作者對生命的思考,懂得珍愛生命、尊重生命、善待生命的道理,讓有限的生命體現出無限的價值。
對于小學四年級的學生來講,生命教育是一個深刻而厚重的話題,因此,我把它確定為本次教學的重難點。根據學生的年齡以及本文的特點,我運用以下教學方法:
1、以讀代講。三分文章七分讀,通過學生充分地讀,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作者想要告訴我們的道理。
2、情境教學法。教師通過情境的創設,激發學生興趣,為更好地理解課文奠定基礎。
3、指導學生采用自主探究法、合作學習法來學習本篇文章。
為了完成教學目標,我進行了以下幾個教學環節的設計:
一、激趣導入
通過《生命生命》這個題目,教師讓學生說一說,你想到了什么?生命的意義是什么?讓學生自由發揮,大膽的說出自己的想法。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采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由讀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畫出不理解的字、詞,查閱工具書、聯系上下文試著理解。
2、同桌互讀,互相欣賞評價。
3、合作交流。小組成員輪流讀,想一想作者列舉了那幾個生命現象。先小組內匯報交流,然后全體學生進行交流,對課文有初步認識。
三、研讀課文,深刻感悟
“學生對語文材料的感受和理解往往是多元的`。因此,……要尊重學生閱讀時的獨特體驗。”引導學生自己讀三個事例,通過品詞析句,感情朗讀,交流討論,引發自己對生命的思考和獨特的理解。讓學生體會生命的頑強、作者用詞的準確,激發學生從內心感悟生命的情感。
熟讀課文后讓學生默讀,批注。重點關注自己理解得比較深刻的句段和含義深刻的語句,以及自己讀不太懂的地方。邊讀邊想:哪些地方寫出了生命的頑強之美、勇氣之美、不屈之美、向上之美、短暫之美、可愛可憐之美……在學生充分閱讀的基礎上匯報交流。教師相機點撥、引導。
下面以三個句子的學習加以說明。
句子1:但它掙扎著,極力鼓動雙翅,我感到一股生命的力量在我手中躍動,那樣強烈!那樣鮮明!
教師點撥:比較體驗“鼓動雙翅”和“極力鼓動雙翅”;“躍動”和“煽動、鼓動”有什么不同?體會“只要……就……”,“一伸手、稍一用力”……表達的感情色彩。最后學生朗讀,讀出生命頑強之美。其他學生點評、再讀,并能夠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句子2:墻角的磚縫中掉進一粒香瓜子,過了幾天,竟然冒出一截小瓜苗。那小小的種子里,包含著多么強的生命力啊!竟使它可以沖破堅硬的外殼,在沒有泥土的磚縫中,不屈向上,茁壯生長,即使它僅僅只活了幾天。
教師點撥:聯系香瓜子生長的環境,體會作者一連使用兩個“竟”字的作用。相機介紹作者的人生經歷,讓學生更深刻領悟課文傳達的思想情意。理解文意之后進行情感朗讀,讓不同水平的學生朗讀,多次評議,完成學生與文本的反復對話。
句子3:這就是我的生命,單單屬于我的。我可以好好地使用它,也可以白白地糟蹋它。
聯系生活說說怎樣是“好好使用”生命?出示名人名言予以輔助。如“人的生命是有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之中去。”“人生最寶貴的是生命,生命屬于人只有一次。……”教師在學生匯報學習體會時,可相機點撥:飛蛾撲火,是因為它強烈地熱愛燈下那一點點璀璨的光輝,——這是多么可敬的勇氣之美!磚縫中的香瓜苗雖然只活了幾天,可是它向我們展示的是“生如夏花之絢爛,死若秋葉之靜美”的豁達境界。因此,要珍愛生命,理解生命的意義,從而創造生命的價值。
四、感悟朗讀,總結升華
學生在理解中,由于受閱歷的局限,可能只是停留在問題的表層。為了拓寬學生的視野,可以結合作者的人生經歷來提升學生的認識水平。
杏林子的生命雖然短暫,但她為人類作出了那么多有意義的事情,她的朋友在她死后寫了這樣一首詩:
有一日/當我離去/且讓我化做泥中芬芳/等候明春/作為第一朵出土的雛菊…………
至此,對于杏林子,對于這篇課文,對于生命的價值,學生都會有一個全新的思考和認識。
最后,在充分理解課文的基礎上,學生激情朗讀,讀出對生命的珍愛。
引導學生齊讀最后一自然段,體會作者珍愛生命、尊重生命、善待生命的思想感情。
五、拓展延伸
1、引導學生結合生活實際寫一寫對生命的感悟,并讀出自己的感受。
2、課外延伸(1)出示杏林子的經典格言供學生欣賞:
“一粒貌不驚人的種子,是隱藏著一個花季的燦爛;一只其貌不揚的毛蟲,將蛻變成五彩斑斕的彩蝶。每一人的生命都可以歌詠出生命奇跡的奧秘。”(2)給學生推薦課外閱讀書目:《敬畏生命》《我很重要》《鋼鐵是怎樣煉成的》《老人與海》《假如給我三天光明》。
六、板書設計:
生命生命
飛蛾求生
瓜苗生長珍愛生命
傾聽心跳
通過這個簡潔的板書,既能夠比較清晰地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又能幫助學生一目了然地感受文章的主旨,有助于他們整體理解課文。
我的說課到此結束,謝謝各位評委老師!
《生命 生命》優秀說課稿 13
一、說教材:
生命多么神奇、生命多么美好!
課文開頭首先提出問題:生命是什么?下面的內容卻沒有從正面回答,而是從飛蛾求生、磚縫中長出瓜苗、傾聽心跳這三個小故事中,抒發作者對生命的感悟。文章的內涵與本組“感受生命的美好”的主題非常吻合。課文語言簡潔樸實,思想含蓄深邃,很好地體現“引導學生體會含義深刻的句子”
二、說目標:
知識與能力:掌握“震撼、欲望、糟蹋、騷擾、茁壯、有限”等詞語;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積累好詞佳句。
過程與方法:抓住重點詞語,聯系課文或生活實際,體會句子含義。
情感態度價值觀:感悟作者對生命的思考,懂得珍愛生命,讓有限的生命體現出無限的價值。
三、說重、難點
學習重點:抓住重點詞語,聯系上下文和生活實際,體會句子含義。
學習難點:感悟作者對生命的思考,懂得珍愛生命,尊重生命,善待生命。
四、說學情:
這篇課文的作者對生命作了一些理性的思考。四年級的`學生年齡尚小,在理解課文的思想內容上有一定的難度。因此在教學本文前,可以讓學生搜集一些有關人生、生命方面的名言。使學生從中受到生命意義的啟迪,為領悟本篇課文的思想內容做好準備。
五、說教法
情境教學法:以情動人,以美感人。情境教學法突出了語文教學的審美特性,強調了教學中以激發愛,以情打動人。本文語言簡練,情味濃厚,運用情境教學法,切合文本的特點。
點撥法:點撥法的精髓,就是“相機誘導,適時點撥”。生命的話題有點厚重,學生通過讀文,雖然也能讀出自己的體會,但是,游離于文本,脫離體驗的體會只能是口號似的。所以,教學本課,必須通過教師相機誘導,適時點撥,點撥促悟,才能達到光憑學生自悟無法企及的高度。
六、說學法
1、自讀自悟:讀悟結合,以讀促悟,以悟生情。
2、抓住重點詞句,品讀賞析:積累和豐富語言,運用語言。
七、說理念
(一)抓住語文本色,體現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語文課程是母語教學的課程。引導學生學習語言、發展語言,是閱讀教學責無旁貸的任務。教學本課力求達到在賞析語言中感悟生命內涵,在感悟生命中習得語言,提高學生語文素養,
(二)遵循閱讀教學的規律,重視體驗感悟。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提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體驗感悟,正成為閱讀教學新的增長點。
在以上理念的指導下,力求通過教學環節的精心設計,達成三維目標,促進學生發展。
八、說教學流程
1、創設情境,感知生命。(導其入境,感知生命的神奇和美好)
2、整體把握,梳理脈絡。(符合學生先整體感知的閱讀心理)
3、導讀賞析,品味語言。(領悟生命的堅持,體會生命的頑強,感悟生命的價值)
4、回歸整體,升華情感。
5、閱讀推薦,課外延伸。
九、說板書設計
生命生命
飛蛾求生——珍愛生命珍惜生命
瓜苗破土——生命力是強大的善待生命
靜聽心跳——嚴肅對待生命創造
《生命 生命》優秀說課稿 14
【教材分析】
《生命生命》是小學語文課標實驗版四年級上冊第四組“生命”這一專題中的一篇精讀課文。 《生命生命》這篇課文列舉了三種生命現象,抒發了作者的三種感觸:小飛蛾在生命面臨著嚴重的威脅時極力掙扎強烈的求生欲望,生命是值得珍視的;香瓜子在墻角磚縫中長出小苗生命的誕生,生命力是強大的;“我”靜心聽心臟的跳動,感受自己的生命生命的意識,生命是應當嚴肅對待的。文章結尾作者直抒胸臆,寫下了自己對生命的深層思考,表達了她強烈的生命意識、積極的人生態度。學習這篇課文要盡可能的引導學生用心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并將它延伸到自己的生活與生命之中,懂得珍愛生命,尊重生命,善待生命,讓有限的生命體現出無限的價值。
【年段目標】
1、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體會課文中關鍵詞句表達情意的作用;
3、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能復述課文大意。
【本課學習目標】
1、會認5個生字,會寫13個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概括作者列舉的三個例子,聯系上下文和生活實際,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
4、感悟生命的意義,懂得珍愛、尊重、善待生命,讓有限的生命體現出無限的價值。
【重點難點】
理解三個事例中蘊含的道理。
體會含義深刻的句子,能聯系生活實際談對生命的感悟。
【教學過程】
一、對話引入,鋪墊情感基調
1、播放貝多芬的《命運交響曲》,讓學生說說聽到這段音樂時的感受。
2、學生交流自己喜歡的有關生命的名言。
3、將杏林子的生平事跡做成一張張內容不同的小紙條,當成禮物派送給說出名言的同學。
4、收到禮物的同學依次介紹杏林子。
5、導入新課:為何一個一生有五分之四時間都在與病魔作斗爭的人有這樣的生命奇跡出現?(總結學生的發言,以設問的形式自然導入新課。)[這樣的導入,既是一種“預熱”,也是一首教學“前奏曲”。其原則是“預熱”,要與即將進行的課堂教學,與即將學習的文本無縫接軌,完美“合拍”,讓課堂“未成曲調先有情”。本環節以說名言換取杏林子生平事跡的紙條,既為學生理解本文的思想內容做好了準備,又了解到作者的相關情況,鋪就了本文的情感基調,不失為一種較好的“預熱”。
二、品讀課文,感悟生命頑強
1、通讀課文,思考作者從哪些事例中引出了對生命的思考。
2、交流討論思考的問題,用三句話概括三個事例,再請學生把語言濃縮成3個小標題(飛蛾求生、瓜苗破土、靜聽心跳)
3、精讀課文24自然段,選出感觸最深的事例,進行品讀。
4、學生談自己感觸最深的事例,說說為什么喜歡。(可以是只談課文的事例,也可以談自己的感悟。)
5、默讀這三個故事,用心去發現、去品味,看哪個句子打動了你,或者讓你大吃一驚,或者讓你肅然起敬。
6、組織學生交流反饋,隨機點撥。(幻燈片出示相關句子,抓住關鍵詞,設計一些問題和練習,在理解的基礎上指導朗讀,通過教師的引導語反復讀課題,在讀中對生命有所感悟。)句子1:但他掙扎著,極力鼓動雙翅,我感到一股生命的力量在我手中躍動,那樣強烈!那樣鮮明!飛蛾那種求生的欲望令我震驚,我忍不住放了它!
(1)為什么我會“忍不住”?我心里在想什么?(抓住動詞“掙扎”、“鼓動”、“躍動”,啟發學生想象飛蛾求生的畫面,感悟飛蛾強烈的求生欲望。)
(2)在學生對作者的想法有所感悟的基礎上,指導學生朗讀這段話。(反復讀,讀好那三個感嘆句。)
(3)在學生讀出自己的感受后,再問學生:此時,你覺得這只不起眼的、脆弱的、甚至是丑陋的飛蛾怎么樣?
(4)師總結學生的發言,引導學生讀課題。
句子2:那小小的種子里,包含著一種多么強的生命力啊!竟使它可以沖破堅硬的外殼,在沒有陽光、沒有泥土的磚縫中,不屈向上,茁塣成長,即使它僅僅只活了幾天。
(1)這粒香瓜子的生長環境怎樣?由此你體會到什么?
(2)在學生體會到種子那頑強的生命力后,指導學生朗讀。
(3)面對這株幼小的瓜苗,你想對它說些什么?
(4)師總結學生的發言,引導學生讀課題。
三、體驗反思,升華生命內涵
1、提問:讀完全文,你感受到什么?讓學生聯系生活實際談談自己對生命的認識。(如果學生的回答,沒有與具體生活實際相聯系,這個問題的`設計就不能體現出聯系實際生活的意義,而學生自身對生命的感悟要進一步深入挖掘也受到阻礙。由此,教師可以做適當引導,以激發學生“說”的欲望。提示學生使用這種格式說話:“我感受到生命因為……而美麗”,再聯系到生活實際。)[這個說話題目的設置,是非常關鍵的一環,不僅突出文章的重點,更為重要的是能引導學生說出自己對生命的感悟。
2、教師總結概括,引用《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中主人公保爾·柯察金的一段話。
四、課外拓展,抒寫生命感言
1、由生命你還聯想到什么?[文學作品的美是內斂的,是開放的,就看你如何去發現美、創造美、表現美,這需要我們去想象。愛因斯坦認為“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是概括著世界上的一切,是知識進化的‘源’,此處的說話訓練,是真正挖掘出了學生個體的內心深處的情感體驗,更開拓了學生豐富的想象力,達到創造想象的升華。]
【板書設計】
飛蛾求生——珍愛生命
生命生命 瓜苗破土——生命力頑強
靜聽心跳——嚴肅對待生命
《生命 生命》優秀說課稿 15
一、教材分析
《生命生命》是人教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下冊第五組“生命”這一專題中的一篇精讀課文。這篇課文列舉了三種生命現象,抒發了作者對生命的感悟。表達了她強烈的生命意識、積極的人生態度。
二、教學目標、重難點
依據《新課標》和教材內容,結合學生的實際感知水平,我確定了如下教學目標、重難點。
知識與能力目標:掌握“震撼、欲望、”等詞語;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積累好詞佳句。
過程與方法目標:抓住重點詞語,聯系課文或生活實際,體會句子含義。這也是本節課的教學重點。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感悟作者對生命的思考,懂得珍愛生命,讓有限的生命創造出無限的價值。這也是本節課的教學難點。
三、說教法、學法
說教法:生命的話題有點厚重,學生通過讀文,雖然也能讀出自己的體會,但是,游離于文本,脫離體驗的體會只能是口號似的。因此,教學中我采用了情境教學法、點撥法這樣兩種教學方法,盡可能的引導學生用心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并將它延伸到自己的生活與生命之中,達到光憑學生自悟無法企及的高度。
說學法:那么學生如何學才能與老師的教和諧共進,相得益彰呢?根據《課標》要求:“閱讀是學生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在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上,我采用:
1、自讀自悟:讀悟結合,以讀促悟,以悟生情。
2、抓住重點詞句,品讀賞析:積累和豐富語言,運用語言。
四、說教學過程
下面,請跟我一起走進教學過程,我主要從這四個流程來說說我的教學實施過程:
1、在談話中引入引發生命的思索
2、在品讀中感悟觸摸生命的脈搏
3、在思考中提煉聆聽生命的拔節
4、在生活中追問走進生命的林子
(一)在談話中引入引發生命的思索
上課伊始,我板書“生命”二字,引出問題:生命是什么?學生暢所欲言后我出示杏林子的照片,介紹杏林子是我國臺灣的作家,在杏林子的眼里,生命到底是什么呢?并把課題補充完整,讓學生找到題目的特別之處,讓學生帶著自己的理解練讀課題。這樣設計,不在于學生能理解多少,而在于讓學生對課題的內涵初步有所感悟,引發學生對生命的思索,同時放松情緒。
(二)在品讀中感悟觸摸生命的脈搏
品讀是閱讀教學中以讀為本,以讀代講的最佳方式。品讀能使學生讀出意境,讀出情味,引導學生運用多種形式和在不同的語境中進行品讀,去達到“以讀悟情,以讀悟語”。從而培養學生良好的語感,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這是我這節課中第二道流程的設計宗旨。學生初讀課文,找出文中的三個事例后,我采用了不同的品讀方式來感悟這三種生命現象。
(1)聯想品讀感悟“生命的存在與重要”
學習課文的第二自然段,我用課件出示這段話“但它掙扎著,極力鼓動雙翅,我感到一股生命的力量在我手中躍動,那樣強烈!那樣鮮明!”在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朗讀這段文字后,我引導學生抓住“掙扎”、“鼓動”、“躍動”這幾個詞,通過動作表演,讓學生感悟到了飛蛾強烈的求生欲望。在學生對文章內容有所感悟的基礎上,我加強了對學生朗讀的指導。緊接著,我出示一張飛蛾鼓動翅膀的圖片,引導學生想象:飛蛾掙扎著,極力鼓動著翅膀,它會對自己說什么?它又可能會對杏林子說什么呢?這一話題的設計,幫助學生理解了文本,豐富了文本,此時,學生通過互動交流,感受到了一只小小的飛蛾對自己生命的珍視,感受到“只要生命存在,它就是重要的,值得珍視的。”
(2)詞語品讀感悟“生命的不屈與向上”
李海林先生曾說過:“語文教師的一個重要職責,就是要帶領學生沉入詞語的感性世界。”因此,運用多種方法去觸摸詞語的的溫度,點染詞語的亮度,發掘詞語的深度,可以讓學生在深切的.感悟中去發現、去體驗。在學習第三自然段時,我用課件出示句子2:那小小的種子里,包含著一種多么強的生命力啊!竟使它可以沖破堅硬的外殼,在沒有陽光、沒有泥土的磚縫中,不屈向上,茁壯成長,即使它僅僅只活了幾天。我讓學生反復的讀,然后問孩子們:“在這段話中,哪個詞語最能扣動你的心弦,最能引起你的共鳴?你從中體會到了什么?你能把你的感受通過朗讀讀出來嗎?孩子們有的抓住“沖破”,有的說是“不屈向上”,還有的說是“堅硬”,雖然他們抓住的詞語不同,他們的朗讀的情感不同,但是有一點是相同的:那就是心里充滿了對一粒小小香瓜子的敬畏。從詞語的品讀中,從他們詩一般的激情表達中,可以看出他們已體會到了種子那頑強的生命力,感悟到了“生命的不屈與向上”。
(3)激情品讀感悟“生命的意義與價值”
文章的結尾很理性,或者說是二十多年前流行的一些口號用語,比如“讓有限的生命體現出無限的價值”等等。這些語言即使倒背如流,在學生心中也只是蜻蜓點水,那淺淺的漣漪更是這轉瞬即逝。怎么突破這個難點呢?教學中我放棄了對最后一段的抓重點詞語進行感悟的教學方法,而是把杏林子的生平引進課堂,結合“我一定要好好使用生命”這句話來體會。學生們聽到生命的痛楚和不屈時,驚訝了;看到那殘疾的雙手,那與身等高的著作時,沉默了!沉默中他們把震撼寫在了臉上。他們想不到這充滿生命活力的文章竟然出自這樣一位女性之手。想不到在劇痛折磨下的生命依然吶喊著要“好好活”!再一次拿起書誦讀自然的時候,我看到很多孩子的動作變得輕輕的,我聽到了剛才還有力的誦讀突然間輕柔而又凝重了許多。這一環節的設計,讓讓學生深入地走進文本,悉心地體驗文本,學生進一步地感悟到了嚴肅對待生命的杏林子精彩人生的意義。
(三)在思考中提煉聆聽生命的拔節
在品讀感悟后我問道:是啊,生命到底是什么呢?這個一開始我們回答不了的問題,現在能回答出來了么?在短暫的沉思后,孩子們爭先恐后地表達了,充滿詩情的語言從孩子們的口中流淌出來。(課件出示)
生命是什么?生命是飛蛾極力掙扎的身影。生命是飛蛾極力鼓動的翅膀;生命是墻角磚縫中昂然挺立的小瓜苗;生命是香瓜子在沒有陽光、沒有泥土的磚縫中不屈向上的的決心,生命是心臟那一聲聲沉穩而有規律的跳動,生命是杏林子留給我們的一本本沉甸甸的著作生命是杏林子向命運不屈的抗爭……
寫完詩后,在配樂聲中和學生一起誦讀。我這樣設計既是對文本內涵的深情闡發,又是對的學生情感基調的激情呼喚,更是學生對生命感言的自主抒發。接著,我又回到了課題:不同的人對生命有不同的感悟,我相信大家對生命的感悟也是不一樣的,請你把自己對課文的感悟化作標點,加在課題上。有的學生按課文內容加上問號和句號,有的按作者的感悟都加上感嘆號……雖然最終沒有標準答案,但孩子們在思索中又一次整體地領悟了文本,孩子對文本的思索,已經超越了文本,超越了課堂。
(四)在生活中追問走進生命的林子
一切的學習只有最終融入到學生的生活才是有效的,因此,在最后,我設計了一個讀寫結合的作業:以生命是什么為題寫一首詩,也可以寫一段生命的感言,還可以像作者一樣寫一件小事,讓大家感受到生命的存在。這一環節,輕輕推開生活的大門,點化著孩子們身邊眼前的生命,引導他們步入神奇的生命林子。
五、說板書設計
19生命生命
杏林子
飛蛾求生——珍愛生命
瓜苗破土——生命力是強大的
靜聽心跳——嚴肅對待生命
我的板書設計主要突出課文的重點內容,可以使復雜內容簡單化、明確化,把感性東西理性化,學生容易接受和理解,幫助學生提高分析、歸納、感悟的能力。
六、結束語
總之,語文教學應以學生的生命活力為基礎,提倡人的生命與自身、自然、社會、他人的整體和諧,要通過良好的教育方式,喚醒學生的生命意識,啟迪學生的精神世界,開發學生的生命潛能,激發學生的生命活力,提升學生的生命質量。讓我們一起去詩情追尋生命的林子吧。我的說課就到這兒,懇請老師們提出寶貴意見,謝謝!
《生命 生命》優秀說課稿 16
我今天說課的題目是《生命生命》。這是一篇精讀課文,是四年級下冊第五單元的第三篇文章,這篇課文短小精悍,語言簡潔樸實,是一篇抒寫感悟人生的好文章,在整個第五組“珍愛生命”專題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課文開頭首先提出問題:生命是什么?下面的內容卻沒有正面回答,而是從“飛蛾求生”“瓜苗生長”“靜聽心跳”三件小事中,展示了生命的意義:雖然生命短暫,但我們卻可以讓有限的生命體現出無限的價值。作者同時還表達了自己積極進取的人生態度:一定要珍惜生命,決不讓他白白流失,使自己活得更加光彩有力。這就是學習這篇課文所要悟出的生命的含義,結合這個學習主題和四年級學生的實際情況,我確定了這篇課文的第二課時的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過程和教學板書設計。
一、首先,我說說這篇課文的第二課時的教學目標:
1、能聯系上下文和生活實際,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體會三個事例中蘊含的道理。
2、聯系生活實際,正確地感悟和理解人生。
3、學習并運用正確的朗讀方法,誦讀課文。
其次是教學的重難點:
1、通過反復誦讀,理解內容,感悟人生。
2、感悟作者對生命的思考,懂得珍惜生命、善待生命。
二、有了教學目標和教學的重難點,接下來就是最關鍵的教學過程了,教學過程我主要分為了四步:
第一步:課題的導入:
首先我引用了杏林子的一句名言作為開場白,很快地就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也自然而然的引入了課文的學習。
然后從課文題目入手,引導學生仔細觀察,今天學的這篇課文題目與以往學過的課文題目相比:有什么特點?
最后讓學生在初步朗讀課文題目的基礎上過渡到課文內容的學習。
第二步:課文內容的學習,我主要采用了以下方法:
1、誦讀法。個人讀、齊讀、指名讀、默讀等多種形式的朗讀可以拉近與作者的距離。并能幫助學生有效的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作者所要表達的情感。
2、情境教學法。四年級的學生思維活躍、求知欲強,有一定的學習習慣和自己的`學習方法,具有較好的表達能力,初步具有分析問題的能力。但他們的生活經驗有限,僅憑想象難以有深刻的感受,因此我制作了多媒體課件,創設了,比如:假如你就是這只被作者握在手里的飛蛾,你會怎么做?如果你也是這顆香瓜子,你也會這么做嗎?等多種情境,幫助學生理解。
3、啟發誘導法。四年級學生年齡小,對生命的意義的理解有困難,因此教師必須在適當時候進行點撥,使他們學到僅憑自讀自悟不可達到的高度。
4、自讀自悟法。陶行知先生說:“教育孩子的全部奧秘在于相信孩子和解放孩子,在學習過程中,要充分給學生思考的空間和時間,在“問、讀、思、議、品”的過程中理解感悟。
5、抓住重點詞句,品讀賞析。
【《生命 生命》優秀說課稿】相關文章:
《生命生命》說課稿優秀03-09
(熱門)《生命生命》說課稿優秀11-11
生命生命說課稿08-08
生命生命說課稿08-14
《生命生命》說課稿09-17
《生命 生命》說課稿07-09
《生命生命》說課稿09-11
《生命&生命》說課稿11-01
人教版《生命生命》說課稿10-07
人教版生命生命說課稿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