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三年級數學說課稿

時間:2020-11-28 10:31:28 說課稿 我要投稿

三年級數學說課稿(精選5篇)

  作為一名教職工,總歸要編寫說課稿,借助說課稿可以提高教學質量,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那么寫說課稿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三年級數學說課稿(精選5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三年級數學說課稿(精選5篇)

  三年級數學說課稿1

  今天,我為大家說課的題目是《統計》,我打算從以下幾方面來說:

  一、說教材

  先來說說教材分析,本節課是人教版義務教育標準實驗課程第(三)冊第(七)單元的內容。教材為了便于學生掌握,為學生的學習新知作了精心的設計。內容的選擇注意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如統計喜歡的動物卡片、統計學生喜歡看的比賽,喜歡的玩具等等。本節課它是在學生學習了(一些簡單的統計圖表知識,學會運用簡單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數據)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為今后進一步學習(統計的有關知識)打下基礎,作好鋪墊。

  本節課教學的重點是:(讓學生進一步吐艷數據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過程),難點是(讓學生了解統計的意義和作用)解決重難點的關鍵,我認為是(選擇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的內容,并且讓學生經歷數據的收集、整理、描述的過程)。

  基于對教材的理解和分析以及(二)年級學生的實際情況,從課程標準的理念出發,我將本節課的教學目標確定為以下幾點:

  1、使學生初步認識條形統計圖(一格表示2個單位)和統計表,能根據統計表中的數據提出并回答簡單的問題。

  2、在學生填寫統計表,畫條形統計圖的過程中,使學生體驗數據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過程,初步了解統計的意義。

  3、通過對學生身邊有趣事例的調查活動,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實踐能力,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

  為了更好的完成教學目標,在教具和學具上需要準備的(多媒體課件,動物圖片,練習紙等)。

  二、說說教法學法

  “優化教學過程最根本的是引導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學習過程,學會學習,是他們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本著這一理念,我在教法和學法上是這樣設想的:

  首先說說教法的設想:本課時的學習是在學生一年級原有的基礎之上來學習的,因此在教學時我將充分利用學生原有的數學建模和學習經驗,選擇和創設與學生生活密切相關的學習情境,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求知欲。在學習過程中盡量增加學生學習的獨立性,大膽放手讓學生根據自己喜歡的方法去體驗數據的收集、整理、描述的過程,從而感受統計的意義,形成統計的觀念。

  再來說說學法的設想:《標準》指出有效地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的依賴模仿和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也是本節課學生學習新知的主要方法。課堂上引導學生通過小組合作,互相討論、分析、研究,留給他們足夠的動手實踐和思考的時間和空間,體驗統計的全過程,讓學生在全情參與中不知不覺中學會新知,發展能力。

  三、說說教學程序的設計

  《標準》提倡學生自主學習,數學課堂生活化,關注學生學習的過程,因此在設計教學流程時努力做到“讓學生在生動的情景中學習”、“引導學生獨立思考與合作交流”、“培養良好的初步解決問題的能力”。我特地設計了一下的教學環節:

  1、情景激趣,揭示課題。

  課的開始,我創設了班級“迎新大聯歡”的情景,讓學生戴上動物頭飾進行活動,準備了虎、狗、兔、烏龜動物圖片貼于黑板之上,然后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動物頭飾,在題卡上打“radic”。教師提問,老師該如何準備這些頭飾,你們有什么好的辦法?從而引出本節課的主題:統計。這樣設計,特別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激起學生學習的興趣,一方面為新課的探究準備了第一手的材料,又使學生體會到統計在日常生活中必要性!

  2、合作探究,培養能力。

  A、探究整格的涂法。

  (1)學生小組合作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記錄整理數據,填入統計表中,然后匯報數據記錄情況,教師提問,你們是用什么方法進行統計的,在實物投影上展示學生各種統計的方法,可能會有正字法,“畫△”等方法,這樣有利于教師了解學生原有的知識基礎,并且將學習的主動權交給了學生,充分體現了學生的個性化發展。

  (2)讓學生在條形統計圖(每格表示1個單位,最多數量為10)中表示出每種頭飾的數量,在答題紙卡上完成。教師提供的統計圖只有10個格子,比如小兔有16個時,學生們肯定會有不少意見,認為在這個條形統計圖上無法再繼續,這是老師抓住機會,問“小兔有16個,畫16個格子不夠了怎么辦”,小組內進行第一次的討論,交流,動腦筋、想辦法,教師巡回指導,及時了解學生的討論情況,在小組討論的基礎上進行全班的反饋交流。學生可能會出現以下幾種情況:①往上加格子;②在旁邊一欄中繼續畫等,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在多媒體上出示。③當有學生想到把1格分成兩小格,教師要抓住機會,適時的媒體展示,問問學生怎么一分為二就夠了,1格表示幾個,多請兩個學生講講為什么一格表示兩個單位之后,小兔的數量16能科學的表示。

  對于以上反饋的三種方法,學生先獨立觀察比較并思考,最喜歡哪種方法,為什么?再進行第二次的小組交流,然后統一看法:當數據較大時,用“一格表示2個單位”的方法更合理。在以后的學習中還可以用“表示一格3個、5個。甚至更大的單位。

  (思維是從問題開始的,有問題才有思考。這一環節的設計,我從學生的困惑和問題出發,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到統計活動中去,讓學生根據收集的數據自己提出問題,并尋求最佳的解決問題的方案,學生在一次一次的討論、交流、傾聽中深刻理解了統計意義和作用,培養了學生的能力。)

  (3)在新的每格表示2個單位的條形統計圖上,學生把每種動物頭飾的數量表示出來。在獨立完成的基礎上,教師提問:如16個頭飾為什么只涂8格?4個頭飾在剛才的統計圖上涂了4格,現在為什么只涂2格就可以了?等等這樣看似簡單而不經意的提問,其實能對學生理解每格表示2個單位的條形統計圖的制作方法和含義有很大的幫助。

  接著請學生看著統計圖,說說從中了解到了哪些信息?能提出哪些信息?在全班交流的基礎上,采用同桌一問一答的形式分析這個統計圖。

  B、探究半格的涂法。

  (1)創設“開聯歡會老師去買冷飲”的情景,出示所買的各種冷飲的統計表,數據分別是:10、6、11、17,以及兩個條形統計圖(分別是每格表示1單位,每格表示2個單位的),讓學生進行選擇,統一意見,選第二種統計圖比較合理。

  (2)接下去是學生嘗試這完成這個統計圖,有困難的進行小組的第三次討論:11該涂幾格,怎么涂?給學生充分的展示思維的時間,然后進行交流反饋,教師根據反饋在多媒體上進行講解和示范,帶給學生科學正確的方法和良好的學習習慣。

  (3)教師問:看了這個統計圖,假如你是冷飲店的老板,你會怎樣進貨?說說理由。

  象這樣問題的提出,一方面學生對這個現實存在的問題很感興趣,感受到數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系,另一方面,學生能真真切切的體會到統計知識的是實用性,比老師空洞的說教強得多!并且《課標》要求本節課的教學,教師應注意在統計活動中,引導學生根據統計圖表中的數據回答一些簡單的問題,并樂于與同伴交流,培養學生善于提出問題以及分析、比較和推理的能力。

  以上環節的設計,都是學生在教師創設的情景中,在合作、推理的過程中親身體驗,學會了思考、學會了交流。

  3、鞏固深化,課外延伸。

  (1)教師創設“聯歡會演節目”的情景,出示一個不完整的條形統計圖(下面沒有內容),請學生觀察說說缺了什么?然后給出提示,在小組討論的基礎上將統計圖補充完整。這使學生將統計圖的有關知識與分析統計圖反方法的有機結合。

  (2)設計了一個“課后小調查”。小組合作調查班級同學最愛看的圖書種類,制成統計表,并根據調查結果對學校圖書室提出建議。

  使學生明白數學來源于生活,是“有用的”,同時也是對學生學習質量的一種反饋以及課堂的延伸。

  4、總結全課,談談該受。

  這一環節,請學生回憶一下自己剛才學習時的表現,你有什么收獲?

  談談你在小組合作學習中的感受或本組同學在這節課中的表現。

  這樣,通過交流評價,引導學生愉快地交流活動中的感受和經驗,交換意見與看法,學會評價自己,評價他人。

  總之,本節課的設計始終堅持“將課堂還給學生”,使他們成為課堂教學中重要的參與者和創造者。

  三年級數學說課稿2

  一、說教材

  1、說課內容:九年義務教育新人教版六年制小學數學第六冊第58頁的《乘法口算》。

  2、教材分析:

  《乘法口算》是人教版三年級下冊第58頁的教學內容,它是在口算整十、整百數乘一位數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口算是筆算的基礎,以往的口算教學過多的強調口算技能、正確率的訓練,簡單、重復、機械的訓練使學生感到枯燥無味,甚至于對數學失去興趣。本節課教材把口算教學和解決生活實際問題聯系在一起,創設了郵遞員送報紙和信件的生活情景,使學生產生親切感和學習興趣,同時有利于加深學生對乘法意義的理解。對于學生來講,有了前面已有的知識,在一定情境創設的探究過程中來研究本節課的內容,學習新知識會感到輕松愉快、興趣盎然。

  3、教學目標:

  根據教材特點,從知識、技能和情感三個方面擬訂本節課的教學目標:

  1、使學生理解并掌握整十、整百數的口算乘法,能比較熟練地進行口算。

  2、引導學生運用多種算法進行口算,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

  3、通過各種數學活動使學生能運用乘法口算知識解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具體問題。

  4、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使學生掌握兩位數乘兩位數的`口算方法。

  教學難點:靈活運用乘法口算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具體問題、明確口算算理。

  二、說教學理念

  《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指明學生的數學學習內容應當是現實的、有意義的、富有挑戰性的,這些內容要有利于學生主動地進行觀察、實驗、猜測、驗證、推理與交流等數學活動。內容的呈現應采用不同的表達方式,以滿足多樣化的學習需求。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由于學生所處的文化環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維方式的不同、學生的數學學習活動應當是一個生動活潑的、主動的和富有個性的過程。數學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之上。教師應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向學生提供充分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與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

  三、說教法和學法

  1、教法

  創設學生熟悉的情境,通過解決實際問題學習口算方法。

  《課標》中指出,第一學段學生的思維以形象思維為主,因此應當選擇符合兒童心理特征、并熟悉的實際生活的情境素材,使學生體會到乘法口算在生活中的實際運用。教育學和心理學的研究表明,當學習材料與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生活經驗相聯系時,學生對學習才會產生興趣。以學生所熟悉的郵遞員送報紙和信件為教學情境,創設熟悉的具體的問題情境,在這樣的生活情境中探索口算方法、不僅解決所提出的實際問題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同時也讓學生認識到數學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系,體會到學生是解決問題的重要工具,從而感受到數學的價值,形成科學的世界觀。

  2、學法

  讓學生經歷知識的形成過程,是《課標》倡導的重要改革理念之一。本節在根據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熟悉生活知識的基礎上,為學生提供探索乘法口算的具體問題情境,學生在輕松、開放的課堂氣氛中,積極參與到創設的問題情境中,自主探索適合自己的口算方法,開展組員間的合作學習和交流,實現智慧的碰撞,體驗成功的喜悅,使學生能夠在思考和探究中學習到口算的不同方法,讓學生能夠在自主探索、獨立思考和合作學習、互相交流中共同進步。

  四、說教學程序

  教學一開始,就設計了一個簡單的生活情境:

  郵遞員送信,既達到了復習舊知的目的,又能組織學生積極參與,同時又及時對學生的練習結果進行評價,讓學生有了認真學習的積極性。在學習新知的環節中,又利用剛才創設的生活情境,讓學生從生活事例中發現數學知識,發現數學問題,讓學生體會到生活中有數學,數學來源于生活。

  在學生自主探究口算方法過程中,第一個問題“郵遞員叔叔工作10天,要送多少份報紙、多少封信?”算式是300×10=3000,60×10=600,教師根據兒童心理特征,創設學生熟悉的情境,讓學生在輕松、開放的課堂氣氛中,積極參與到創設的問題情境中,通過小組合作、自主探究等學習方法找到適合自己的口算方法。通過教師的引導、點撥,讓學生在主動參與算理算法的探索過程中,經歷口算乘法的過程,倡導算法的多樣化。

  使學生進一步理解算理。第二個問題“工作一個月,又要送多少份報紙、多少封信?”300×30=9000,60×30=1800時,由剛才的“扶”到現在的“放”,比一比,看誰算得快,并且說說自己的想法,自己是怎么樣,怎樣才能說明結果是正確地。使學生能夠學習到口算的不同方法,讓學生經歷從“多樣化”到“優化”的過程,提升學生思維的抽象度和靈活度,實現智慧的碰撞,體驗成功的喜悅。進而引導學生發現、總結規律:兩個因數末尾都有“0”的乘法,口算時只要先把“0”前面的數相乘,再看兩個因數的末尾一共有幾個“0”,就在乘得的積的末尾添上幾個“0”。

  在應用方法的鞏固練習中,分四個層次:第一個練習是改錯題,有多添加0的,有少添加0的,還有乘法誤用加法計算的,其中“50×60=300”是學生易犯的一個典型錯誤,通過讓學生找錯、改錯,可以減少學生在今后計算中犯同樣的錯誤。第二個練習是你出我算,要求同桌每人編2道這樣的口算式題;都不要把答案寫出來。將你的口算式題給你的同桌,考考他,是不是掌握了口算方法?這樣既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又培養了同桌的合作能力。第三個練習是摘香蕉游戲。讓學生看課件來進行口算。第四個練習是運用知識、解決問題。培養學生靈活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最后一個是拓展練習,我根據本課內容設計了由積推想因數的拓展練習,讓學生根據本課學習的口算乘法類型來推想有幾種不同的填法,()×()=2400,()×()=4000,這里既要求學生用口訣來推想兩個因數0前面的數有幾種不同的填法,又要求學生根據積末尾的0的個數來分配兩個因數末尾的0的個數。特別是積4000的算式,既可以是想成兩個因數0前面的數相乘得4的,也可以是相乘得40的,這樣的練習設計充分調動學生的思維,讓學生將本課所學知識運用其中,同時也關注了不同層次學生的不同發展,因為練習設計沒有限定要寫出幾種填法,讓每個學生都量力而行,在自己的水平上有所提高。

  最后的課堂總結以給聰聰回信的方式對學習內容進行了回顧。

  三年級數學說課稿3

  一、教材分析

  本課時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義務教育課程標準試驗教課書《數學》三年級上策第六章多位數乘以一位數中第一課時口算乘法,本章節的學習內容建立在表內乘法的基礎上,而通過本課時的學習整百乘以一位數,也為后續節次進行鋪墊,如末尾為零的乘法、兩位與三位數乘以一位數時看成整百、整十來進行計算,所以本節課非常重要。

  二、學生分析

  學生進入三年級后,在思維上顯得更加活躍,有自己的思考,但是他們的思考往往不夠全面;同時也有部分學生懂得偷懶了,日常作業出現拖欠現象。對基礎知識,學生的主要問題,還是靈活運用的問題,而往往當學生碰到幾次難題后,學生缺少成就感,甚至是畏懼情緒,一提筆就覺得難。有幾個后進生前面抓得不夠,與自學性強自學能力好的學生相比,有不少差距,令老師擔心。三年級的學生在心里和生理發展還不成熟,不明白學習的重要性,所以在上課時應經常鼓勵學生,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三、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掌握整十、整百乘以一位數的計算。

  掌握整十、整百乘以一位數口算算理。

  提高學生計算能力、培養學生歸納、概括、遷移的能力。

  過程與方法

  在具體的情境中理解計算方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引導學生獨立思考、體驗計算方法的多樣化,培養學生從數學的角度看待問題。

  四、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本節課時開展是圍繞著整十整百乘以一位數展開的,可以說都是以此為基石的,所以整十、整百的乘以一位數的計算是本節課的重點。

  教學難點:整十、整百的計算雖然不難,但是如何深入理解并多方面的理解整十、整百乘以一位數對學生而言是有難度的。

  五、教、學法分析

  教師以情境引導法、討論指導法,創設一個生動情境,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在教師積極引導過程中,引導學生積極參與討論,再通過適當的聯系,幫助學生形成技能。

  六、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教師:我們平時是如何幫媽媽忙的,都幫什么忙?

  例如:幫爸爸買香煙,爸爸給了我30塊錢,買兩包香煙。

  學生描述…

  今天小明碰到這樣的問題?你們幫小明一個忙。

  演示一個簡單的FLASH:今天媽媽讓小明買洗衣粉,7元一袋買三袋,媽媽給了他25元,夠嗎?

  1、學生探討如何得知是否足夠。

  2、得出先計算三袋洗衣粉的準確價格,然后跟25元進行比較。

  通過設計一個生活中實際存在的情境,使學生這樣一個貼近生活情境當中,開展學生的聯想,快速的融入學習,提高學生的積極性。

  (二)適當練習鞏固探究方法

  1:小明在大家幫助下,非常準確是的買到了洗衣粉,媽媽決定在星期天的獎勵小明去游樂園玩,小明非常高興,他問了媽媽一個問題:如果有20個人坐旋轉木馬要多少錢?媽媽非常準確的說出了答案,你們說媽媽說的是多少?

  討論:十個人坐,也就是10個2相加,所以是2+2+2+2+2+2+2+2+2+2=20

  討論結果:1×2=2 推出10×2=20

  10×2=20(元) 板書(由學生歸納總結所得,教師引導讓學認為是他們自己的討論結果)

  答:乘旋轉木馬需要20元。

  練習:P69、做一做,通過練習對以上的探討結果來進行鞏固。

  通過此環節的設計,讓學生通過設計好的環節,在教師的積極引導下,在學生的共同探討,深化整十、整百乘以一位數的計算方法,使學生真正理解、掌握從而突破重難點,并在后設置幾個簡單的練習,樹立學生的信息,使學生相信自己已經學會、掌握、理解該項知識點。

  (三)深化知識,著重總結

  學生探索:大家能不能也像小明一樣提你想到的一些問題。

  例如50人坐碰碰車需要多少錢?

  練習:50×9=900×9=

  小結:計算方法。

  計算過程。

  通過此環節,開動學生腦筋,深化知識點,并適時進行鞏固。

  三年級數學說課稿4

  一、說教材

  "噸的認識"是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數學教材第六冊第四單元"千米和噸的認識"的教學內容。本節課為一課時。本課題教學前,學生對重量單位千克和克已經有了較深的認識,并能夠準確地進行千克和克單位之間的換算,這為本節課的教學內容作了知識的鋪墊和思路孕伏。通過本課題教學,學生對重量單位有比較全面的認識和理解。這不僅是工農業生產和日常生活的需要,也為以后學習別的知識打下基礎。根據教材的編排、大綱要求和學生認知特點,本課的教學目標我確定為以下兩點:

  1、學生能夠認識質量單位噸,建立1噸的概念。知道1噸=1000千克。并能進行質量單位之間的簡單化聚。

  2、培養學生對物體質量估計的能力,能在生活中解決相應的問題。

  由于噸是較大的計量單位,學生往往只是眼見,卻未必有真實的感受,因此,教學重點是建立1噸的概念,難點是培養學生對物體質量估計的能力。1噸的重量是非常抽象的,如何讓學生準確感知1噸的重量成為本節課的突破口。

  二、說教法和學法

  三、說教學設計

  教學程序分4個環節進行:

  1、創設情景,引入新課。

  該環節主要是復習與新知有密切聯系的舊知,自然導入新知,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設計如下:

  (1)、課件出示水果貿易市場的畫面。

  "一個蘋果重450————,一箱蘋果重15————-(填上合適的單位名稱)估計一輛裝滿蘋果的大卡車中這一車蘋果的質量為3————。(填上合適的單位名稱)

  (2)、從實物中認識噸。(幻燈片展示裝貨物的卡車、火車皮這兩幅畫)教師引導學生:圖上的噸或t是什么意思呢?

  (3)、揭示"噸"的概念

  計量較重的或大宗物體的質量,通常用噸(t)作單位。

  (4)、揭示噸與千克之間的進率"1噸=1000千克"通過創設情境,讓學生從數量上初步感知噸的重量,并反饋有多少同學已經知道"噸".并從生活實際中引入噸的概念,讓學生感受到數學源于生活,在生活可以隨時發現數學。

  2、實物體驗,聯系生活

  本環節逐步由抽象到具體,主要是讓學生加深認識,拓展思維,以直觀形象的物體讓學生充分感知噸這個計量單位所表示的數量是非常重的,為下一步教學奠定基礎。

  (1)、出示實物:一袋50千克的大米和4個5千克的鉛球教師請學生抬大米,掂鉛球。引導學生:1噸的重量要幾袋這樣的大米啊?20袋這樣的大米你們還抬得動嗎?鉛球同上過程。

  (2)、同桌互相說出自己的體重,并互相背一背,來感受1個同學的體重有多重。教師引導:1噸的重量相當于幾個我們這樣的同學?

  (3)、聯系生活舉例。

  這一環節的設計,體現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原則,充分讓學生動腦、動手、動口,積極參與學習,并親身感受和推算,有利于學生建立1噸重的觀念,突破難點。把噸這個重量單位用于生活,強化噸的概念的構建。

  3、單位化聚,練習鞏固。

  (1)、 出示例題:5噸=( )千克 5噸680千克=( )千克2000千克=( )噸 2450千克=( )噸( )千克(2)、開放題:一箱蘋果的重量是10千克,一副啞鈴的重量是5千克,一袋面粉的重量是25千克 一頭牛的重量是500千克,那么( )個( )的重量是1噸。

  小組討論,教師參與學生的討論。

  4、質疑問難,總結全課。

  讓學生自己說說這節課主要有什么收獲?

  三年級數學說課稿5

  一、說教材

  這節課是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三年級下冊P88-89的內容,它是在學生認識了萬以內數,初步認識了分數,并且學會了常用計量單位的基礎上進行學習的。學習這部分內容既可以在實際生活中應用,又能為今后系統地學習小數打下初步的基礎。教材在編寫時,結合兒童的年齡特征,創設了較為豐富的貼近兒童生活實際的情境,結合元、角、分和常用的長度單位,使學生易于接受。

  這是學生在課本中第一次接觸小數,雖說是第一次,但是由于小數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大多數孩子對于小數并不陌生。因此,我結合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和年齡特點確立了以下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內容初步了解小數的含義,懂得以元為單位、以米為單位的小數的實際含義,會認、讀、寫小數部分不超過兩位的小數。

  2、初步感知十分之幾可以用一位小數表示,百分之幾可以用兩位小數表示。

  3、培養主動探索的意識和合作交流的能力,體會數學與現實生活的聯系。

  本節課的教學重點是懂得以元為單位、以米為單位的小數的實際含義;教學難點是知道十分之幾可以用一位小數表示,百分之幾可以用兩位小數表示。

  二、說教法

  小學生的很多生活經驗,以及他們前面所學的整數及其加減法的有關知識,都能發揮積極的遷移作用。為了適應兒童的年齡特征,使學生易于接受,本節課的小數都結合元、角、分和常用的長度單位出現,以便于學生聯系實際,來初步認識小數的含義。本節課,我選擇了以講解法、直觀演示法為主,輔以啟發法、引導發現法、講練結合法等,充分發揮教師的引導作用,調動學生的能動性,引導他們去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從而達到訓練思維、培養能力的目的。

  三、說學法

  教法和學法是和諧統一的、互相聯系補課分割的。教學時要注意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充分調動各種感官參與學習,誘發其內在的潛力,獨立主動地探究知識,使他們不僅學會,而且會學。把學生的求知欲由潛伏狀態誘發為活動狀態,培養了學生主動探索的精神。在此基礎上,通過學生的比較、分析、概括出小數的含義,培養了學生的概括歸納能力。

  四、說教學過程

  (一)價格競猜,引入小數

  老師今天帶了一些禮物要獎給今天表現好的學生,但在那之前要請大家先來猜猜這個獎品的價格是多少?(標價牌上的價格是0.7元)

  同學們都有去超市買東西的經驗吧,老師也在超市里收集了一些商品的價格,請看(出示主題圖)。

  這些價格與我們以前學過的整數有什么區別?

  這些價格都是用小數表示的,這也是我們這節課要認識的新數——小數。

  (二)探究新知

  1、認識小數

  (1)像5.98、0.85、2.60這樣的數叫做小數。小圓點叫做小數點。

  (2)你們會讀小數嗎?誰來說說這些小數應該怎么讀呀?

  (3)學生嘗試讀,讀錯的師生進行糾正。(提示小數的讀法)

  (4)那小數應該怎么寫呢?讓我們動手試試。

  (5)你們知道這些食品的價格嗎?分別是幾元幾角幾分呢?

  (6)你還在哪里見過小數?結合實際說一說。

  2、認識以米為單位的一位小數

  (1)常用的長度單位有哪些?(復習舊知1米=10分米,1米=100厘米)

  (2)課件展示一米長的尺,在尺上找出一分米來。

  (3)把一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1分米,想一想,1分米是1米的幾分之幾?1米的1/10是幾分之幾米?

  師:1分米是1/10米,1/10米還可以寫作小數0.1米。(課件顯示兩種對應的表示方法)

  (4)不足1米,可以用分數、小數表示,那3分米要寫成以米為單位,怎么寫呢?9分米呢?

  師小結:不足1米,小數點左邊是0。

  (5)觀察這三個分數,它們有什么共同點?觀察這三個小數,它們有什么共同點?你發現了什么?

  3、認識以米為單位的兩位小數

  (1)同學們,面對同樣的事物,我們只要換個角度,又有了新的發現。請看:(課件展示將1米的尺子平均分成100份)

  現在1米平均分成了多少份?每份的長度是多少?

  (2)1厘米用分數表示是多少米?用小數呢?

  (3)那么3厘米用小數怎么表示?你是怎么想的?18厘米呢?

  (4)想一想:0.03米、0.18米,小數點后面第一位表示什么?第二位呢?什么樣的分數能寫成兩位小數?

  (5)觀察發現:百分之幾可以改寫成兩位小數。

  4、老師的身高155厘米=()米

  (1)觀察前面兩組小數的相同點(整數部分都是0),為什么都是0?如果超過1米,整數部分還會是0嗎?

  (2)老師的身高是155厘米,你能把它改寫成以米為單位的小數嗎?

  (三)鞏固練習

  1、看圖填寫合適的分數或小數。

  2、教材89頁做一做。

  3、改寫數學日記。

  這是一位同學寫的一篇數學日記,你能幫他把日記里的這些數據改成用小數表示嗎?(早晨。我從2米4分米的床上爬起來,用2分米的牙刷刷牙,迅速洗臉,到早餐店買了一個6角錢的雞蛋和1元5角錢的包子后,飛奔到學校)

  2米4分米=()米2分米=()米6角=()元1元5角=()元

  (四)課堂小結

  回顧剛才的學習過程,你有什么收獲?

  總之我是通過生活情景初步感知小數,再利用生活情景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深刻理解小數的含義,最后運用鞏固,不僅使學生了解小數的實用工具性,也培養了學生的數感。

【三年級數學說課稿(精選5篇)】相關文章:

蘇教版三年級數學《毫米的認識》說課稿【精選】03-25

數學說課稿04-07

數學廣角說課稿11-07

《平方根》數學說課稿【精選】03-24

小學數學《解決問題》說課稿【精選】03-24

《擺一擺》三年級數學下冊說課稿【精選】03-24

三年級數學《毫米的認識》說課稿03-28

小學數學《約分》說課稿12-24

數學小熊請客說課稿04-07

大班幼兒數學領域說課稿(精選5篇)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