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二年級數學《除法的初步認識》說課稿

時間:2020-11-23 18:28:56 說課稿 我要投稿

二年級數學《除法的初步認識》說課稿范文

  作為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說課稿,說課稿有助于學生理解并掌握系統的知識。那么優秀的說課稿是什么樣的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二年級數學《除法的初步認識》說課稿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二年級數學《除法的初步認識》說課稿范文

  二年級數學《除法的初步認識》說課稿1

  一、說教材

  我說課的內容是人教版小學數學教材二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第一課時《除法的初步認識》。計算教學是小學數學教學的重點,除法是計算的重要組成部分,表內除法是學習除法的基礎,而“除法的初步認識”又是學生學習除法的開始,是學習除法概念的第一課。學生在原有的知識結構中沒有這方面的知識,學生對除法意義的理解及對除法的興趣將直接影響到后面的學習,所以這節課顯得尤為重要。

  二、說教學目標

  根據《課標》的要求,結合教材的特點及學生的實踐情況,制定了以下幾個目標:

  1、讓學生初步了解除法的含義,明確“平均分”的意思,知道把一個數平均分成幾份,求每份是多少用除法計算。

  2、認識除號,能正確地讀、寫除法算式。

  3、通過操作活動,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思維能力,同時培養學生的實踐意識。

  三、說教學重難點及關鍵

  重點:通過實際分東西,使學生知道除法的含義。

  難點:理解平均分的含義。

  四、說教學過程

  根據教材內容和學生掌握知識,安排以下教學過程

  (一)嘗試“平均分”

  第一環節:分一分

  1、請同學們閉上眼睛,用手隨便把18根小棒分成兩份,數數看你的左手和右手里分別有多少根小棒?(這個環節的設計一是為了提高課的吸引力,二是為了讓學生感覺到隨便分,分成的兩分不相等,當然也不排除有的學生分得兩份相等。)

  2、現在請同學們睜大眼睛仔細分,注意聽清楚老師的要求:

  分成2份,每份的根數同樣多

  分成3份,每份的根數同樣多

  分成6份,每份的根數同樣多

  分成9份,每份的根數同樣多

  (在這一環節中我有意的選中了18根小棒,因為18的因數比較多,從把18根小棒分成2份到分成9分,難度依次增加。為的是讓學生充分的操作體驗活動,學生不管用那種方法只要分開就行,不會分的學生可以尋求同學和老師的幫助,這一環節的主要目的是讓學生感受每份的根數同樣多這一現象,也就是什么樣的情況叫平均分。讓學生有一個感性的認識。同時幫助學生逐步回憶起上學期學過的相同的加數相加的情況。)最后師生共同歸納:如果我們把小棒每份分得的根數同樣多,這種方法就叫平均分,平均分也就是每份分的同樣多。

  第二環節,說一說

  出示課件(葡萄,西瓜,蘋果),小組討論判斷哪組是平均分。

  (設計意圖:這一層次安排了觀察、討論、交流等教學活動,幫助學生在感性經驗的支撐下建立起平均分的直觀模型,把學生實際生活中聽說過的見到的平均分現象展示給學生看,把生活和數學聯系起來,在學生感受“同樣多”的基礎上概括出什么叫平均分,符合兒童的思維特點,是學生在交流中互相借鑒、互相補充、調動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提高了學生獨立獲得知識的能力)

  第三環節,演一演

  1小朋友,我們來分一分下面的里,把下面的梨平均放在3個盤子里,每個盤子放幾個?

  (設計意圖:學生對平均分有了初步的了解,這一環節,我們通過練習來讓學生對平均分進一步的理解,將學生對平均分的理論理解進行了實踐,讓學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構建自己的認識體系,同時,獲得了積極的情感體驗)

  2同學們把12根火柴每4個為一份,可以分幾份

  (設計意圖:這一環節對演一演的第一環節進行了鞏固,讓學生充分學習平均分,讓學生在練習中掌握平均分的知識,通過份數變化,觀察分的結果,深刻體會“平均分”,為認識除法積累豐富的知識)

  小結:這兩種分法都是平均分的。象這種把6個梨平均放在3個盤子或把12根火柴每4個為一份,求每份是多少或分成多少份,像這些問題,在數學里我們要用到一種新的方法——除法來計算.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除法的初步認識》,教師指板書,齊讀課題《除法的初步認識》并教授除法知識

  第四環節,想一想

  1出剛才我們看過的圖片,寫出算式

  (設計意圖:本環節對所學的知識即刻進行了鞏固,讓學生在平均分的基礎上掌握除法,通過學生親身操作與教師示范演示相結合,使學生清楚地看到平均分的過程,形象直觀地理解除法含義。這樣有利于學生由動作思維——建立表象——抽象思維,使學生在探究知識的形成過程中,能力得到培養,學生的主體性得到發揮。)

  2練一練

  (1)球平均放在2個盒子里,每個盒子放幾個,并填上真確的答案

  (2)的算式。用小棒擺一擺,再填的得數

  (3)把12根火柴平均分成幾堆,有幾種不同分法?(先分一分,再寫出算式)

  (4)比一比,看誰寫得最多,你能寫出幾個算式?

  (設計意圖:學習不僅要用自己的腦子思考,而且要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耳朵聽,用自己的嘴說話,用自己的手操作,即用自己的身體去親自體驗,用自己的心靈去感悟。”因此,我在本環節設計了各種形式的練習,調動學生的各種感官進行參與,發揮學生在學習中的主動性,留給學生充分的時間與空間,以增強學生對前后的體驗與認識,發展學生的創新意識與實踐能力,并從中感受生活中處處有除法)

  二年級數學《除法的初步認識》說課稿2

  一、說教材

  ⒈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課本第三冊第五單元第一課時的《除法的初步認識》。

  ⒉教學內容的地位、作用和意義

  除法的初步認識是教學中的一個難點。它是在學生學習了表內乘法(一)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本節課教學的“把一個數平均分成幾份,求每份是多少“是學生學習除法的開始,為學生今后學好除法的其他知識打下基礎。

  ⒊教學目標根據大綱的要求,結合教材的特點及學生的實際情況,我制定了以下幾個目標:

  ⑴讓學生初步了解除法的含義,明確“平均分”的意思,知道把一個數平均分成幾份,求每份是多少,要用除法計算。

  ⑵認識除號,能正確地讀、寫除法算式。

  ⑶通過操作活動,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思維能力,同時培養學生的實踐意識。

  ⒋教學重難點及關鍵

  由于學生缺乏生活經驗,對今后初學除法應用題會感到有些困難。為此本課時的教學重點是了解除法的含義,知道把一個數平均分成幾份,求每份是多少,要用除法計算;教學難點是理解“平均分”的含義;也是教學的關鍵之所在。

  二、說教法

  “教學有法,但無定法,貴在得法”,選擇適當的教學方法能喚起學生強烈的求知欲望,促使他們保持較久的學習熱情,為了達到預定的教學目標,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我采用了以下的教法:

  ⒈啟發引導法:教師步步啟發,層層設問,激發學生興趣和求知欲,促使學生在積極的思維中獲取知識,通過教師的`適當引導,讓學生積極主動地探求新知。

  ⒉嘗試法:通過嘗試,讓學生自己探索,發現知識規律,有利于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同時使學生在探索知識規律的過程中發展思維能力。

  ⒊演示操作法:直觀演示能給學生提供鮮明的感性材料,通過多種感官協同作用,利用學生在操作中建立表象,使抽象思維轉化為形象思維。

  ⒋談話法:

  運用師生之間的談話組織教學,既可使學生的思維方向明確,又便于教師了解學生理解和掌握知識的程度。

  ⒌練習法:

  通過各種練習,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形成熟練的解題技能,進一步發展學生的思維。

  ⒍討論法:

  運用討論法,可以降低教學難度,促進學生積極參與到接受新知識的過程中來,同時培養了學生積極參與、密切合作的能力。

  三、說學法

  古人云:“教之以魚,只供一餐,授之以漁,受用終生”,教師既管教,又要1管學,把教落在學上,重點是把學習方法教給學生,使學生樂學、會學,在本節課的教學中,讓學生學習并初步掌握的學習方法有:

  ⒈歸納法:通過例題的教學,經過理解、分析、歸納推導出除法的意義。

  ⒉觀察法:指導學生仔細觀察,學會找知識的生長點和解題的關鍵所在。

  ⒊在練習中,學會融會貫通、舉一反三地掌握知識,解決問題。

  ⒋通過提問與練習,讓學生逐漸培養自己的口頭表達能力和解題技能。

  ⒌指導學生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操作過程,逐步擴展到用語言表達思維的方法。

  ⒍在觀察、比較中分析,初步滲透抽象概括數學知識的思維方法。

  四、說教學程序

  合理安排教學程序是教學成功的關鍵之一,根據教材內容和學生掌握知識的一般規律,我安排了以下的教學程序:

  (一)、認識“平均分”心理學家的研究表明,兒童的認知規律是感知——表象——概念。鑒于這個特點,此環節我是這樣設計的:

  ⒈貼出圖片:8個梨,4個盤子。提問:

  ⑴老師這兒有8個梨,平均分在4個盤子里,每盤分幾個?“平均分”是怎樣分呢?小朋友,請你們仔細看老師分。(演示:每個盤子里放一個)

  ⑵每個盤子里放了幾個?分完了沒有?為什么?那么再繼續分。(演示:每個盤子里再放一個)

  ⑶分完了沒有?現在你們看,每個盤子里梨的個數是幾個,它們的個數怎么樣?在此,通過教師演示,讓學生初步感知“平均分”,為學生建立“平均分”的概念打下基礎。

  ⒉說明:

  這樣一個一個地分,每份的數量同樣多,叫做“平均分”。通過教師說明,使學生明確“平均分”的含義。

  ⒊指名生說一說:“平均分”要注意什么?通過說一說,不僅讓學生進一步明確“平均分”的含義,同時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數學交流能力。

  ⒋判斷。

  投影出示一組圖形。

  ⑴指出圖中哪些是“平均分”?

  ⑵為什么第二圖和第四圖不是“平均分”?能不能變成“平均分”?學生回答后,教師抽動投影片成下圖。

  ⑶指名生說出各圖是把多少平均分成幾份?此題的練習,讓學生及時鞏固對“平均分”含義的理解。

  ⒌提問:8根小棒,平均分成4份,每份幾根?怎樣分?可讓學生利用學具邊分邊說。通過實際操作和口頭表述,不僅能提高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而且還能使學生初步了解平均分和除法的含義。此環節的教學,通過教師示范演示、學生觀察、辨析比較、動手操作等教學過程,讓學生建立起“平均分”的概念,解決了除法初步認識中的一個關鍵問題。

  (二)、揭示課題

  像這樣把一些物體平均分成幾份,求每份是幾,要用除法計算,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除法。開門見山將具體清晰的學習目標呈現給學生,較好地發揮了目標的導向和激勵功能,使學生明確學習任務,產生積極的學習心向,從而主動地參與學習過程。

  (三)、認識除號

  ⒈我們知道加法、減法、乘法每一種運算都有運算符號,除法也一樣,它的運算符號叫做除號。

  ⒉先讓學生試著說除號是怎樣寫的,再教師講解除號是這樣寫的,中間寫一橫,上面一個小圓點,下面一個小圓點。注意上下兩點要對齊。

  ⒊教師示范,小朋友在練習本上寫兩個除號,一定要注意上下兩個點要對齊。此環節把“除號”的認識作為一個單獨的教學環節進行講解,通過教師示范,學生練習書寫,讓學生對除號留下深刻的印象。

  (四)、列式計算及講解意義

  此環節教學是本節課的重點,為了使學生更好地掌握知識,我采用了邊講邊練的教學方法進行教學。我設計了以下幾個步驟:

  ⒈教師引導:剛才,我們把8個梨平均放在4個盤子里,求每盤有幾個,要用除法計算,怎么列式呢?

  ⑴我們把幾個梨平均分?“8”是被分的數寫在除號前面。

  ⑵平均分成了幾份?“4”寫在除號后面。

  ⑶每盤分得幾個?就等于2。

  ⑷這個算式怎么讀呢?讓學生試著讀。

  ⑸“8÷4=2”表示什么?通過實物圖的演示及教師的講解,讓學生明確除法算式的寫法,同時也能讓學生明確除法算式各部分所表示的意義,為下節課教學打下基礎;通過讓學生試著讀,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同時能正確地讀出除法算式;通過說意義,不僅讓學生明確除法的含義,同時培養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

  ⒉練習。

  ⑴填空:24÷4=6表示把()平均分成()份,每份是()。312÷6=2表示把()平均分成()份,每份是()。

  ⑵先說出圖意,再列式。

  ⑶根據題意,說出算式。

  ①把20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幾?

  ②把16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幾?

  ⑷看算式說出意義。6÷2=312÷2=612÷4=320÷4=5以上練習題的設計,圍繞著此環節的重點和難點進行著,由形象具體逐步抽象化,是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有利于學生完善數學認知結構,建立良好的數學知識體系。

  ⒊小結。我們學習了什么知識?把一個數平均分成幾份,求每份是多少?用什么方法計算?通過小結,讓學生明確本節課所學的內容。

  ⒋質疑。小學數學教學大綱明確指出,要啟發學生動腦筋想問題,要鼓勵學生質疑問難,提出自己的獨立見解,在這個環節中,我首先提問:“通過這節課的學習,同學們還有哪些弄不明白的問題”,接著教師及時解答或請同學幫助解答。

  (五)、鞏固練習

  眾所周知,練習是使學生掌握知識、形成技能、發展智力的重要手段,本節課我安排了以下幾個層次的練習。

  ⒈讀出下面的算式,用擺一擺,再填得數。8÷2=10÷5=12÷3=此題的練習,面向全體學生,通過動手操作鞏固新知的理解和掌握。

  ⒉在下面算式的方框里填上適當的數。

  ⑴把15個,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幾個?15÷=

  ⑵把15個,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幾個?÷=此題的練習,以進一步加深對新知的理解和掌握。

  ⒊根據題目說出算式。

  ⑴把18棵樹,平均捆成3捆,每捆有幾棵?

  ⑵小冬把6只兔子,平均關在3個籠子里,每個籠子關幾只?

  ⑶媽媽買來8個蘋果,平均分給爺爺和奶奶,每人分幾個?討論:為什么列式是“8÷2”,“2”是從哪里來的。

  ⑷把10個蘋果平均分給5個人吃,每人吃幾個?

  ⑸把5個蘋果平均分給10個人吃,每人吃幾個?討論:上面兩題為什么一個列式是“10÷5”,一個列式是“5÷10”?以上的5小題所反映的事實都來自于學生的生活實際,體現了應用的數學和4問題解決的數學,

  ⑷⑸兩題的列式以及算式的比較,有利于學生對除法意義的理解,雖然學生還不會計算“5÷10”,但讓學生先試一試,可以了解學生的思維水平,拓展學生思維的空間。通過討論,培養學生的互助、合作的精神。

  ⒋游戲。教師出示12朵花,請學生把12朵花平均分成不同的份數,再列出算式,看誰的分法多。此題的練習,是從學生感興趣的事物出發,為他們提供觀察和操作的機會,使他們體會到數學就在身邊,感受到數學的趣味和作用,對數學產生親切感。同時,一題多解的練習,有利于培養學生思維的有序性和發散性,從而培養學生的創造思維。以上練習題是圍繞本節課的重點和難點設計的,層層遞進,由“再現性”進入到“內化性”深入到“創造性”,提高了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符合當前素質教育的要求,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六)、課堂總結同學們都學得很好,我們對除法有了一個“初步的認識”,下節課我們還要繼續學習除法的有關知識。

【二年級數學《除法的初步認識》說課稿范文】相關文章:

除法的初步認識說課稿11-04

二年級上冊數學除法的初步認識說課稿11-04

除法的初步認識教案04-14

除法的初步認識教學設計04-08

二年級下冊數學《除法的初步認識》教案04-03

小學二年級下冊數學《除法的初步認識》教案03-30

有關除法初步認識課件模板參考05-11

二年級下冊數學《除法的初步認識》教案6篇04-03

小學二年級下冊數學《除法的初步認識》教案2篇03-30

《除法的初步認識》優秀教學反思(通用5篇)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