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園田居》說課稿范文(精選5篇)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準備說課稿,說課稿有利于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動的開展。怎么樣才能寫出優秀的說課稿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歸園田居》說課稿范文(精選5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歸園田居》說課稿1
一、說教材
教材這部分我將從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教學目標和重難點三個方面進行說課。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歸園田居》是人教版八年級語文第六單元《詩四首》中的一首。屬于必讀課。本單元收錄了《三峽》、《短文兩篇》和《湖心亭看雪》等都是描繪自然山水景物的優秀詩篇。通過本單元學習,培養學生熱愛祖國秀美風光,理解詩人在嘈雜的社會環境中回歸清新自然的閑適之情。通過《歸園田居其三》的學習,使學生對山水田園詩有初步的了解,感受田園生活的喜人情趣和作者不同流俗的高尚情操。
陶淵明的作品大多寫退隱后的生活,表現農村生活,表示對黑暗現實的不滿。他的詩情感真實,風格平淡自然,詩味醇厚,語言清新,對后世有很大的影響。因此,引導學生通過學習本詩了解山水田園詩的風格特征,當是本詩的學習目標之一。
(二)關于教學目標和教學重難點
教學目標:
根據單元教學要求和學生情況,我們確定的教學目標是:感受作者的隱士情懷,領悟作者返樸歸真的人生志趣與人生境界。
教學重點、難點:
理解作者反抗黑暗,辭官歸田,不與當時黑暗的上層社會同流合污,熱愛田園生活地精神,學習其高尚的理想志趣和堅定的人生追求。
二、課時安排:1課時
三、教學器具:多媒體投影
四、關于教學過程:
(一)導語
在上課前,請同學們做兩個選擇題。
1、有兩種人生道路:A十年寒窗苦讀,金榜題名。B過著悠閑自得的生活,不上大學。
2、如果走入社會,有兩條路:A做官,有名有利B做農民,平平淡淡。
大家的選擇都有各自的理由,但其實我們都在做同一件事:舍、得。舍和得充滿煩瑣的人生,我們總是在不斷地舍去,又不斷地得到。有一位作家說過,人的一生就是一舍一得的過程,人的分別也就在于有的人知道舍什么,得什么,什么時候該舍,什么時候該得,有的人卻不能,由此,人生的境界也就不同。東晉著名文學家陶淵明也曾經做過和大家同樣的選擇,但不同的是,他選擇的是做農民。而且,他為自己的選擇寫了一系列的文章。《歸園田居》寫于歸隱后一年。其中,包含了他對自己棄官歸家的感想和思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篇文章,學習陶淵明的舍與得。
3、簡要介紹陶淵明,晉代詩人,田園詩歌的開創者。側重于其“不為五斗米折腰”的品格。
4、聽讀,點撥“穢”、“荷”等字的讀音,學生朗讀。
5、理解詩意:
(1)“草盛豆苗稀”一句表明了什么?
(2)請想象“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所寫出的情景。并用自己的話描述一下。(前2句體現了農家生活的艱辛,后2句優美的月色描寫表現出作者不以為然,反而享受著這勞作之趣。)
(3)末句點明主旨,“但使愿無違”的“愿”是什么,陶淵明有怎樣的愿望?(不愿同流合污,為了能保持完整人格和高尚情操而甘受田間生活的艱辛。)
6、總結:此詩寫田園勞作之樂,表現了詩人愉快恬淡的心情和對歸隱生活的滿足遁世思想。用語平淡自然,樸素如口語,不見絲毫修飾,但平常中富于情趣,夜色柔和優美,意境醇美。“帶月荷鋤歸”一句,展現了一幅美麗的“月夜歸耕圖”。
7、朗讀并背誦。
《歸園田居》說課稿2
一、說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這首詩選自高中語文必修二詩歌單元。陶淵明的詩作內容比較簡單,選入中學課本的這幾篇都是講自己向往的田園生活以此來彰顯自己的選擇。加上初中已經學過《歸園田居(其三)》《飲酒》《桃花源記》《五柳先生傳》,學生對陶淵明已經有一定的熟知度。必修二詩歌單元選編這篇《歸園田居》,后面必修五還有陶淵明的一篇駢文《歸去來兮辭》,我希望高中可以給學生不同的視角,讓學生對陶淵明的認識有逐漸深入的了解,而不是拘囿于我們給陶淵明貼的標簽。
二、說學情
高一學生還未形成系統的知識體系,在發散思維和表達能力上還有所欠缺。雖然對陶淵明已經有一定的認識,但是還不夠深入,高中再讀陶淵明希望給他們更深層的認識和引導。同時,高一孩子思維很活躍,有強烈的表達欲望,但是表達效果可能會不夠規范,需要慢慢貫徹。
三、說教學目標:
《語文課程標準》要求:欣賞文學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體驗,初步領悟作品的內涵,從中獲得對自然、社會、人生的有益啟示。對作品的思想感情傾向,能聯系文化背景做出自己的評價;對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說出自己的體驗。針對這些,我制定的教學目標是: 知識與技能:理解全詩描寫的內容,探知陶淵明其人其文。
過程與方法:觸摸詩人隱藏在詩歌語言和意象之后的詩心。體味作者對黑暗官場的厭惡之情和對田園生活的喜愛之情。
情感態度價值觀:學習作者詩意的面對殘酷的現實生活,在激流中積極進取堅持自身。
四、說教學重點難點:
探究陶淵明在詩歌語言和意象之后的詩心,學習作者詩意地面對殘酷的現實生活,在激流中積極進取堅持自身。
五、說教學方法
合作探究法:古典詩歌語言精練,內涵豐富,教學時應該讓學生展開充分想象,來體會其文其人。在討論時,通過合作探究,積極表達自己的觀點。
六、說學法
想象法:“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著世界上的一切,并且
是知識進化的源泉”(愛因斯坦)想象力在語文學習中尤其重要。
自主合作探究:教學過程中注意激發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學習興趣,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培養學生自己獨特的見解和能力。
七、說教學過程:
(一)導入:
展示作品《我向往的生活》,初步引導:你理想中的生活是什么樣子的?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選擇,你披荊斬棘歷經高考,你的人生規劃是什么樣的?每個人的人生規劃不同,我們來看看陶淵明的選擇。
(二)以文本為基礎探究陶淵明是一個什么樣的人,細品陶淵明其文其人,感受陶淵明的人性光輝。
(三)探究討論:你如何看待陶淵明的歸隱?是贊成還是反對?
教師再進一步追問:你的人生規劃是什么?在現代社會中,社會難免有些許污濁之氣和陰暗面,我們應該怎么做?我們學習陶淵明并不是學他的歸隱田園而是那種純凈的堅守,最后得出結論:積極抗爭,固為上策;隨波逐流,才是下策;潔身自好,不失良策。
最后展示以積極進取為生活態度的《我向往的生活》,做到首尾照應,進一步滲透。 綜合整節課內容,并聯系實際,確定本節課的題目是《不忘初心 方得始終》。
八、說作業設計:
寫作文片段《我向往的生活》。
九、說板書設計:
十、說課后反思:
優點:
1、教學設計上創新,有自己獨特的思想,聯系現實生活創設情境,精心設計導入,注重科學態度、人文精神、創新意識的教育滲透;注重學生良好精神面貌、思想情感,以及科學的思維方式和生活方式形成。對于處于懵懂青春期的學生進行了正確的明確的價值觀的引導,這是教育最重要的意義。
2、重難點把握準確適當,教學設計銜接較好,教學目標得到了很好的貫徹,板書設計規范切合主題,作業設計和目標一脈相承。
不足:
1、詩歌是朗讀的藝術,因為課堂容量大,為學生提供的朗讀的機會有點少,朗讀的形式也比較單一,應該齊讀、范讀、請讀等多種方式相結合。
2、對學生的引導不夠。因為是公開課,學生難免緊張,加上高一的學生語文學習的思維方式并未形成,沒有形成知識體系,回答問題不積極,缺少自己的思考,回答問題欠缺自我意識,課堂少了一些靈動和精彩。
3、上課節奏有點快,不能很好的關照到學生,放手教給學生的時間不夠,沒有讓學生充分的表達和參與。
4、教學設計可以再做修改:不再是以“陶淵明是一個什么樣的人”為線索貫穿,而是從探究文章入手,其文—其人—延伸拓展,這樣環節脈絡更加清晰,也能節省出來時間留給學生展開討論。
《歸園田居》說課稿3
一、說教材
《歸園田居》是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必修二第二單元的一首詩歌,它是陶淵明歸隱后的作品。寫的是田園之樂,實際表明的是作者不愿與世俗同流合污的心聲。學習該詩,有助于學生了解山水田園詩的特點,感受者不同流俗的高尚情操,同時可以培養學生初步的鑒賞古典詩歌的能力。因此,它十分重要。
二、說學情
學生通過小學、初中的系統學習和本冊古詩部分的集中學習,初步掌握了讀詩的基本方法,有了一定的古詩鑒賞能力,但是還未能形成成熟的穩定的學習方式。同時,本單元學習是高中第一次接觸古代詩歌,詩歌語言上的障礙和時間上的跨度對他們來說都是學習上的困難。因此教師要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為他們設置學習情境,提供合作探究的機會。
三、說目標
根據教材、學情及課標要求,我確定以下的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了解作者及寫作背景,抓住重點詞句,領會詩歌真摯的情感。
過程與方法:通過誦讀,感悟內容;通過自主、合作、探究,體會作者的人生志趣。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真確看待歸隱行為,培養學生健康高尚的審美情趣。
四、說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
1、背誦并默寫四首詩。
2、體會詩詞的意境美、語言美。
難點:激發學生想象,再現詩歌畫面,深刻體會景物描寫中蘊含著的深厚的情思。
五.說教法和學法
教法:
1、誦讀法;
2、問題引導法;
3、交流討論法;
4、點撥法。
學法:
1、自主學習法——搜集資料、自主思考、主動探究、解決問題。
2、勾畫圈點法——勾出文中的重點句,養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良好閱讀習慣。
3、合作探究研討法——交流討論,共同研讀。
六、說教學過程
《歸園田居》是略讀課文,但它又是屬于高中階段學習古詩文的開始,對以后繼續學習詩歌有承上啟下的作用。據此,我安排了一個課時的教學。具體步驟是:
(一)激趣導入
人的一生有許多次取舍,這些取舍是否滿意不取決于他人的議論,而在于自己的心境。當一個農民,在許多朝代都會被人恥笑。但東晉的陶淵明卻辭官不做,寧可歸隱農村,做一個農民,為什么呢?今天我們來學習他的《歸園田居》,了解他的思想初衷。(板書課題)
(二)作者介紹 (由學生完成)
(三)誦讀感知
1、一生朗讀,教師點評:五言詩歌斷句上有別于四言及雜言之處:二二一拍,二一二拍。
2、聽朗讀錄音,學生校正。
3、學生齊讀背誦。
(四)合作探究
圍繞“歸”字,回答四個問題:⑴從何而歸?⑵為何而歸?⑶歸向何處?⑷歸去如何?在探究這些問題時,注重圈點和朗讀。
1、從何而歸? 明確:“塵網”、“樊籠”。
追問:“塵網”、“樊籠”比喻什么?明確:官場生活(“羈鳥”、“池魚”是陶淵明自比)。
追問:為什么要如此比喻?表現了詩人怎樣的情感?
明確:對官場生活的厭惡。東晉末年權力之爭劇烈,陶淵明既不愿成為上層統治階級矛盾斗爭的犧牲品,因此十分痛苦。
2、為何歸來? 性本愛丘山(本性)
追問:既然“性本愛丘山”,為何要出仕?
明確:“誤落塵網中”。入仕做官,非其本性使然,而是一大失誤。(注意煉字“誤”)追問:據我所知,陶淵明一生多次辭官做官,難道是僅僅用一“誤”字所能辯解的嗎?
明確:①矛盾心態:家庭和儒家思想的影響,有“大濟蒼生”的抱負;仕途不得志,難以施展抱負。②徹底悔悟。③也許是一種托詞。
3、歸向何處? 明確:歸向園田
4、歸去如何?請從詩中找出蘊涵作者情感的詩句詞語。
明確:“無塵雜”/有余閑/久/復(注意煉字)——自由、安逸、喜悅。
追問:從中可見作者的人格傾向和精神追求是怎樣的?明確:厭惡官場,熱愛田園生活,追求精神上的自由和獨立。
(五)拓展延伸:有的人說這是一種消極避世的態度,你有什么看法(討論)?
點撥
學生各抒幾見,只要能自圓其說就可以要根據整首詩,聯系作者的生平、思想、寫作背景來發表自己的觀點。
明確:陶淵明辭官歸隱是在對污濁的現實社會絕望之后選擇的一條潔身自好、追求恬靜的田園生活、完善獨立人格、渴望自由的道路,與當時社會的“學而優則仕”是格格不入的在當時的社會來看,陶淵明堅持高尚的志趣是一種對黑暗官場的反叛,具有積極意義。
但是,要改造社會,要清除污濁,不能單“歸隱”與“獨善”,應該兼濟天下、積極地參加社會活動從這點來說,陶淵明放棄了大濟蒼生的理想則有其消極的一面。
(六)堂上總結。陶淵明的《歸園田居》共五首,有寫農村生活風貌的,有寫詩人跟鄉鄰們交往的,有寫詩人出游的,這一首專寫詩人的勞動,這些詩都以抒情為主,表現了詩人對田園生活的熱愛和終生隱居的意愿,用語自然樸實,很值得品味。
七、說作業:
根據本文寫一篇關于田園生活的散文,600字以上。
八、說板書設計
板書方面,我力爭簡潔明了,采用語詞式板書,既點名本課的教學要點,又方便學生理解、識記,達到畫龍點睛的作用,讓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有機的結合起來。
《歸園田居》說課稿4
一、說教材
1、本課在教材中的地位
《歸園田居》是高中語文必修2第二單元的課文。根據大綱要求以及教材體例安排來說,學習本單元,要注意反復吟詠,體會詩中的思想感情,注意不同的作品在創作手法上的獨創性,還要注意詩體的節奏,感受由此產生的不同情趣。
2、根據大綱及教材的要求以及結合本文的特點,現制定學習目標下:
知識目標
(1)學習陶淵明此文的藝術手法:質樸的語言表達和真摯的情感。
(2)抓住重點詞句,分析詩中的人物形象。
能力目標
體會作者返樸歸真的人生志趣和人生境界,進一步了解其文其人。
情感目標
了解作者辭官歸隱的原因,深刻體會詩人鄙棄官場,對田園生活無限熱愛欣賞之情。
3、重點、難點
重點:
(1)通過朗讀整體把握文意;
(2)提煉表現陶淵明思想志趣的語句進行探究式學習。
難點:欣賞作者如何以質樸的語言表達真摯的情感,塑造高潔的品格。
二、說教法
教學方法:主要采用點撥、誦讀法教學模式,這是符合新課程改革要求的。
依據:本課著重去了解陶淵明的思想及其人生感悟,通過抓住關鍵詩句進行點撥,以點代面。反復朗讀逐步加深對詩意的理解。重點可以適當提示,寓討論、探究式教學法于一體。以學生個體情感介入來體驗陶淵明的思想。
三、說學法
為便于學生主體性的發揮,結合所采用的教學方式,故引導學生作如下準備:
1、充分預習:主要包括疏通文字,熟讀課文;了解寫作背景,作者生平。初步感知文章的構建。
2、小組討論,分析評價:主要是通過重點難點加深對作者思想感情的理解。
3、借鑒吸收:通過本文的學習,用現代的觀點來評論陶淵明的思想情趣。
四、說過程
(一)首先,導入新課。世稱靖節先生的陶淵明,以其“不為五斗米折腰”而傳為佳話,那么當他歸隱田園后,又將是怎樣的一幅生活圖景呢? (播放朗誦帶)
(二)下面我就本文的重點難點的突破做如下闡述。我教學本文總的方法是:學生先就老師提出的問題,進行小組交流,選代表發言。之后,可由學生相互提出問題,互相解答。老師作最后的補充小結。這樣由師問生及生問生,形成生與師和生生之間的互動。從而使學生深入理解教材,這里重在培養學生的理解和綜合分析能力。
第一步:思路結構
提問:詩的題目猶如人的眉和目,所謂“眉目傳情”,你認為題目中哪個字能作為題眼?(學生回答:歸。)從這個歸字你可以挖出那些隱含信息?
即以“從何而歸——為何而歸——歸向何處——歸去如何”結構全文,學生可由 此先自我尋找答案。
第二步:語言揣摩
1、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誤入塵網中,一去三十年。
評析:起首四句,先說個性與既往人生道路的沖突。韻、性,都是指為人品格與精神氣質。所謂“適俗韻”又是什么呢?無非是逢迎世俗、周旋應酬、鉆營取巧的那種情態、那種本領吧,這是詩人從來就未曾學會的東西。作為一個真誠率直的人,其本性與淳樸的鄉村、寧靜的自然,似乎有一種內在的共通之處,所以“愛丘山”。前二句表露了作者清高孤傲、與世不合的性格,為全詩定下—個基調,同時又是一個伏筆,它是詩人進入官場卻終于辭官歸田的根本原因。但是,人生常不得已。作為一個官宦人家的子弟,步入仕途乃是通常的選擇;作為一個熟讀儒家經書、欲在社會中尋求成功的知識分子,也必須進入社會的權力組織;便是為了供養家小、維持較舒適的日常生活,也需要做官。所以不能不違逆自己的`“韻”和“性”,奔波于官場。回頭想起來,那是誤入歧途,誤入了束縛人性而又骯臟無聊的世俗之網。“一去三十年”,這一句看來不過是平實的紀述,但仔細體味,卻有深意。詩人對田園,就像對一位情誼深厚的老朋友似地嘆息道:“呵,這一別就是十三年了”內中多少感慨,多少眷戀但寫來仍是隱藏不露。
2、方宅十余畝,草屋八九間。榆柳蔭后檐,桃李羅堂前。
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
評析:這里描寫的一切,是極為平常的。你看:土地,草房;榆柳,桃李;村莊,炊煙;狗吠,雞鳴……但正是這些平平常常的事物,在詩人筆下,構成了一幅十分恬靜幽美、清新喜人的圖畫。在這畫面上,田園風光以其清淡平素的、毫無矯揉造作的天然之美,呈現在我們面前,使人悠然神往。這不是有點兒像世外桃源的光景嗎?這些描寫初讀起來,只覺得自然平淡,其實構思安排,頗有精妙。“方宅十余畝,草屋八九間”,是簡筆的勾勒,以此顯出主人生活的簡樸。雖無雕梁畫棟之堂皇宏麗,卻有榆樹柳樹的綠蔭籠罩于屋后,桃花李花競艷于堂前,素淡與絢麗交掩成趣。這是近景。“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這是遠景,給人以平靜安詳的感覺,好像這世界不受任何力量的干擾。從近景轉到遠景,猶如電影鏡頭慢慢拉開,將一座充滿農家風味的茅舍融化到深遠的背景之中。畫面是很淡很淡很淡,味道卻是很濃很濃,令人胸襟開闊、心曠神怡。這景象太過清靜,似乎少一點生氣。但詩人沒有忘記這一點,請聽,“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一下子,這幅美好的田園畫不是活起來了嗎?因為這雞犬之聲相聞,才最富有農村環境的特征,和整個畫面也最為和諧統一。
五、作業、板書設計
作業設計
1、評論陶淵明的形象。
2、用現代的觀點看陶淵明的歸隱。
板書設計 :略
《歸園田居》說課稿5
各位老師,大家好。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陶淵明的《歸園田居(其一)》,我準備從教材、教法、學法和教學過程四個方面來解說。
一、說教材
(一)說本文在教材中的地位
《歸園田居(其一)》是語文版高中語文第四冊第二單元第七課《詩三首》中的一首詩,這三首古詩分別為漢末古詩和魏晉古詩,它在我國詩歌史上起著承前啟后的作用,為后面學習唐詩奠定了基礎。本詩是陶淵明辭去彭澤縣令,歸隱田園后寫的一首詩。《歸園田居》組詩共五首,此為其第一首,陶淵明由彭澤令棄官歸隱后第二年的作品,是陶淵明田園詩的代表作,生動地抒寫了詩人歸田后的生活和感受,可以說是詩人辭舊我的別辭,迎新我的頌歌。
(二)說學情
高一年級的學生已經具備一定的文言基礎知識,而且初中已學過陶淵明的詩歌和散文,對陶淵明的性格、詩歌風格等都有了一定的了解,能夠粗略了解陶淵明所生活的時代特點和隱士思想。同時,《歸園田居(其一)》這首詩語言樸素、簡潔,學生比較容易理解詩句的大意,但學生在準確理解詩歌中的景情關系方面的能力還有待提升,另外在浮躁的現代社會,學習陶淵明及其詩歌的現實意義也需要深入挖掘。結合學生的特點,本課的特點,以及大綱的要求,特制定學習目標如下: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激發聯想與想象,再現豐富的詩歌畫面。
2、背誦詩歌。
過程與方法:
1、通過聯想與想象再現詩歌畫面,以此來理解詩歌中景與情的關系。
2、借助討論,感悟陶淵明及其詩歌的現實意義。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感受寧謐優美的田園風光,體悟陶淵明閑適恬淡的生活情趣,理解“田園”的深層意蘊。
3、汲取陶淵明及其詩歌給予我們的精神營養。
教學重難點:
1、借助聯想與想象再現詩歌畫面,以此來理解詩歌中景與情的關系。
2、感悟陶淵明及其詩歌的現實意義。
課時安排:1課時
二、說教法
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能使教學事半功倍,達到教與學的和諧完美統一。因此,我確立的教學方法有:誦讀法、點撥法、討論法、探究法。只有反復誦讀,學生才能理解詩歌的美,只有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其參與討論才能激發學生的個性見解。所以,我會提出相關問題,讓學生自由討論,得出答案。當然,有一定難度的問題,我會適當地予以點撥。教學上我采取多媒體教學,對學生進行多重感官刺激,讓他們更容易走進詩歌,走進詩人,去感受詩人的思想感情。
1、運用誦讀法,通過反復誦讀,逐步加深對詩意的理解。
2、運用點撥法,抓住關鍵詩句進行點撥,以點帶面,以利于學生對作品的理解。
3、運用情境創設法,讓學生自己品味詩中運用的情景交融等藝術手法。
4、探究討論法,使學生對作品的理解有新意。
三、說學法
我所任教的班有些學生文學素養相對來說比較好。所以,學法上我貫徹的指導思想是把“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采取誦讀,賞析,背誦的步驟來一步步地走進詩歌,走入詩人的內心世界。
四、說教學過程
本課計劃一課時完成,具體步驟如下:
步驟一導入新課。本節課從時代背景開始,并簡要說明陶淵明對后世文人的影響,引起學生對陶淵明的興趣和關注。
步驟二誦讀詩歌。由全體學生誦讀,初步感受詩歌意境,之后由老師糾正在誦讀過程中出現的讀音錯誤,然后老師范讀。教師的參與,會讓課堂更生動、更真實。之后全體再齊讀,以加深同學們對詩歌的印象。
步驟三師生課堂互動,分析詩歌內容,突破重難點
學生上一環節通過充分感受詩歌,已經有較深印象。本環節主要用點撥法,自主學習法和討論法來理解詩歌內容。這個環節總的方法是:老師提出問題,學生自主思考,小組討論,選出代表發言。最后,老師作相關的補充。這樣的師生互動能讓課堂更活躍,最重要的是能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為此,我設定了以下幾個問題和任務:
1、全詩的題眼是什么呢?(師范讀,學生思考)“歸” 換成“去”“來”可以嗎?文本中哪里可以體現出來“歸”?
2、本詩意象可以分為兩組,剛才一組已經在上個問題中找出來了,下面請同學們自己出聲誦讀并在誦讀的過程中劃出來另一組意象。
3、請同學們借助想象和聯想,描繪畫面并概括畫面特點。
而詩歌又是很有張力的一種文體,所謂張力就是能夠用有限的詞匯句子,勾起讀者無限的遐想,留給讀者進行聯想想象、再創造的空白空間。所以,我們要想真正領略到詩歌的美麗和妙處,就要善于放飛自己的聯想和想象,對詩歌進行再創造。
方法指導:對詩句的聯想和想像落實在語言上,大多是運用細膩的描寫性語言或采用 擬人、比喻等修辭手法再現豐富畫面。
通過這樣的方法,我們來理解陶淵明詩歌的特點,被鐘嶸譽為“古今隱逸詩人之宗”,他的詩質樸自然、不事雕琢、洗盡鉛華、真率雋永,沒有斧鑿痕跡,元好問評說:“一語天然萬古新,豪華落盡見真淳。” 整首詩景語其多,這是顯情,劍走偏鋒,沒有一定的功底是不敢這么寫詩的。王國維說的:“一切景語皆情語”,而陶潛用記敘的語言來寫詩,他不抒情。就白描,就記敘,就說方宅、榆柳、桃李,什么樣的榆柳什么樣的桃李都不說,《詩經》里面還要這么講,“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無論是那“依依”還是“霏霏”,都是描寫,那么陶潛洗盡了鉛華,僅用訴說。就是這樣的表達,什么樣的人可以素面朝天?“素面朝天”天是天子,是怎樣見天子,素面去見天子,無需化妝,因為化妝的胭脂會污了她的花容,這是怎樣的美?陶潛的詩又何嘗不是如此!所以我們需要學生通過聯想和想象,去理解陶詩的特點,也就是蘇軾所說的“質而實綺,癯而實腴”。
步驟四知人論世。看陶淵明為官資料,結合詩歌內容及你所了解的陶淵明思考:為何陶淵明在13年的時間里五入五出?引導學生對陶淵明的生活經歷做大致的了解,以此來幫助學生把握詩歌的情感,之后老師再補充陶淵明的相關知識。
注解:對于陶淵明詩歌風格的把握和情感的理解,解讀“意象意境”很重要,“知人論世”這一點也很重要。這種深層次的解讀有助于我們全面的去理解陶淵明這個人。也可以讓我們詩歌教學有深度,讓我們的詩歌呈現出它應有的全方位的美感。力求讓學生通過一首詩去觸摸一位詩人的靈魂。而且,在了解了陶淵明之后,大家就更能明白,為什么說陶淵明是中國的士大夫精神上的一個歸宿,許多士大夫當仕途失意時都去陶淵明那里去尋找人生的真諦。
步驟五討論提升,如何詩意地棲居
此題目的設置旨在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教師適時地進行引導,從而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積極的人生態度。在今天這個瘋狂追逐利益的時代,讓學生體會中國古代知識分子對清潔的精神品質的追求和他們痛苦的抉擇,并且引導大家在能夠在世俗的生活中擁有自己的小確幸,能夠有一方心靈的凈土。
步驟六布置作業:背誦課文,進一步感知詩人的思想感情。
解說:古人云: “腹有詩書氣自華。”中國優秀的古詩文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最好的載體。背誦經典詩歌作品,能有利于學生汲取文化之精粹、培養審美能力、陶冶品性、提升個人修養和氣質。所以學生是有必要背誦優秀詩文的。《語文課程標準》中詳細列出了優秀詩文背誦推薦篇目。朱自清在《論詩學門徑》中提到“一個高中文科的學生,與其囫圇吞棗或走馬觀花地讀十部詩集,不如仔仔細細地背誦三百首詩。這三百首詩雖少,是你自己的; 那十部詩集雖多,看過就還了別人。”詩歌語言凝練簡潔,讀起來朗朗上口,節奏也非具有規律,背誦不算是特別困難的事情。學生多背誦詩歌能在潛移默化中提升自己的氣質和涵養。
總有段文字,能影響生命的成長;總有一種聲音,能融化舞動的靈魂。遇見文字,遇見聲音,遇見生命中的一切美好!我的說課到此結束。
【《歸園田居》說課稿范文(精選5篇)】相關文章:
《歸園田居》說課稿范文12-06
歸園田居說課稿10-27
《歸園田居》的說課稿范文09-04
歸園田居的說課稿12-11
高中歸園田居說課稿10-27
《歸園田居》說課稿(精選5篇)11-11
歸園田居說課稿(精選4篇)07-29
歸園田居的初中說課稿10-22
歸園田居其三說課稿09-05
《歸園田居(其三)》說課稿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