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數學分式的基本性質說課稿范文
作為一位杰出的老師,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說課稿,說課稿有助于學生理解并掌握系統的知識。寫說課稿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八年級數學分式的基本性質說課稿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八年級數學分式的基本性質說課稿1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及作用
“分式的基本性質”是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第十一章第一節“分式”的重點內容之一,它是后面分式變形、通分、約分及四則運算的理論基礎,掌握本節內容對于學好本章及以后學習方程、函數等問題具有關鍵作用。
2、教學重點、難點分析:
教學重點:理解并掌握分式的基本性質
教學難點:靈活運用分式的基本性質進行分式化簡、變形.
3、教材的處理
學習是學生主動構建知識的過程。學生不是簡單被動的接受信息,而是對外部信息進行主動的選擇、加工和處理,從而獲得知識的意義。學習的過程是自我生成的過程,是由內向外的生長,其基礎是學生原有知識與經驗。
本節課中,學生原有的知識是分數的基本性質,因此我首先引導學生通過分數的基本性質,這就激活了學生原有的知識,然后引導學生通過分數的基本性質用類比的方法得出分式的基本性質。讓學生自我構建新知識。通過例題的講解,讓學生初步理解“性質”的運用,再通過不同類型的練習,使其掌握“性質”的運用. 最后引導學生對本節課進行小結,使學生的知識結構更合理、更完善。
二、目標分析:
數學教學是數學活動的教學,是師生之間、學生之間交往互動與共同發展的過程。教學的目的就是應從實際出發,創設有助于學生自主學習的問題情境,引導學生通過思考、探索、交流獲得知識,形成技能,發展思維,學會學習,使學生生動活潑地、主動地、富有個性的學習,促進學生全面、持續、和諧地發展。為此,我從知識技能、數學思考解決問題、情感態度四個方面確定了教學目標:
1、知識技能:
1)了解分式的基本性質
2)能靈活運用分式的基本性質進行分式變形
2、數學思考:通過類比分數的基本性質,探索分式的基本性質,初步掌握類比的思想方法。
3、解決問題:通過探索分數的基本性質,積累數學活動的經驗。
4、情感態度:通過研究解決問題的過程,培養學生合作交流意識與探索精神。
三、教法分析
1、教學方法
數學是一門培養人的思維,發展人的思維的重要學科。在新課程理念下,獲得數學知識的過程比獲得知識更為重要。基于本節課的特點,課堂教學采用了“問題—觀察—思考—提高”的步驟,使學生初步體驗到數學是一個充滿著觀察、思考、歸納、類比和猜測的探索過程。
2、學法指導
現代新教育理念認為,學習數學不應只是單調刻板,簡單模仿,機械背誦與操練,而應該采用設置現實問題情境,有意義富有挑戰性的學習內容來引發學習者的興趣。,本節課采用學生小組合作,討論交流,觀察發現,師生互動的學習方式。學生通過小組合作學會主動探究,主動總結,主動提高,突出學生是學習主體,他們在感知識知識的過程中無疑提高了探索、發現、實踐、總結的能力。
3、教學手段
我所采用的教學手段是多媒體輔助教學法。
四、程序分析
活動1 創設情境,引入課題
教師提出問題,下列分數是否相等?可以進行變形的依據是什么?需要注意的是什么?類比分數的基本性質,你能猜想出分工有什么性質嗎?學生思考、交流,回答問題。
在活動中教師要關注:
(1)學生對學過的知識是否掌握得較好;
(2)學生對新知識的探索是否有深厚的興趣。
設計意圖:通過具體例子,引導學生回憶分數的基本性質,再用類比的方法得出分式的基本性質。這樣安排,首先激活了學生原有的知識,為學習分式的基本性質做好鋪墊。體現了學生的學習是在原有知識上自我生成的過程。
活動2 類比聯想,探究交流
教師提出問題:如何用語言和式子表示分式的基本性質?學生獨立思考、分組討論、全班交流。
設計意圖:教師引導學生用語言和式子表示分式的基本性質,體現了學生的學習是在原有知識上自我生成的過程。這樣安排,學生的知識不是從老師那里直接復制或灌輸到頭腦中來的,而是讓學生自己去類比發現、過程讓學生自己去感受、結論讓學生自己去總結,實現了學生主動參與、探究新知的目的。
活動3 例題分析 運用新知
教師提出問題進行分式變形。學生先獨立思考問題,然后分小組討論。教師參與并指導學生的數學活動,鼓勵學生勇于探索、實踐,靈活運用分式基本性質進行分式的恒等變形。
在活動中教師要關注:
(1)學生能否緊扣“性質”進行分析思考;
(2)學生能否逐步領會分式的恒等變形依據。
(3)學生是否能認真聽取他人的意見。
活動4 練習鞏固 拓展訓練
教師出示問題訓練單。學生先獨立思考完成,并安排三名同學板演。教師巡視,注意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進行個別輔導。在活動中教師要關注:
(1)大部分學生能否準確、熟練完成任務;
(2)學生能否用數學語言表述發現的規律;
(3)學生在運算中表現出來的情感與態度是否積極。
設計意圖:通過思考問題,鼓勵學生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積極地參與到對數學問題的討論中來,勇于發表自己的觀點,善于理解他人的見解,在交流中獲益。第二個問題指明了分式的變號法則。
活動5 小結評價 布置作業
學生思考在教師的引導下整理知識、理順思維。
在活動中教師要關注:
(1)學生對本節課的學習內容是否理解;
(2)學生能否從獲取新知的過程中領悟到其中的數學方法。
設計意圖:學生對學習情況進行反思,主要包括:對自己的思考過程進行反思;對學習活動涉及的思想方法進行反思;對解題思路、過程和語言表述進行反思等。幫助學生獲得成功的體驗和失敗的感受,積累學習經驗。對所學內容進一步系統化,使學生的知識結構更合理,更完善。
八年級數學分式的基本性質說課稿2
對于本節課,我將以教什么,怎樣教,為什么這樣教為思路,從教學背景、教法學法、教學過程、教學設計說明四個方面具體闡述我對這節課的理解和設計。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節內容分兩課時完成。我設計的是第一課時的教學,主要內容是分式概念、掌握分式有意義,值為0的條件。因為它是在學生學習了分數、整式及因式分解的基礎上,又一代數學習的基本內容,是小學所學分數的延伸和擴展,而學好本節課,為今后繼續學習分式、函數、方程等知識作好鋪墊,特別是對“分式有無意義的討論”為以后學習反比例函數作了鋪墊。因此它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
2、教學目標
一節課的教學目標準確與否,直接關系到這節課的整體設計,關系到學生發展的水平和教學效果的好壞,因此預設教學目標時,我力求準確。依據新課程的要求,我將本節課的教學目標確定為以下3個方面:
(1)知識與技能目標:讓學生經歷用分式表示現實情境中數量關系的過程,從而了解分式概念,學會判別分式何時有意義,進一步培養學生代數表達能力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創新能力。
(2)過程與方法目標:經歷分式概念的自我建構過程及用分式描述數量關系的過程,學會與人合作,并獲得代數學習的一些常用方法:類比轉化、合情推理、抽象概括等。
(3)情感與態度目標:通過豐富的數學活動,使學生獲得成功的`經驗,體驗數學活動充滿探索和創造,體會分式的模型思想,培養學生的辯證唯物主義觀點。
3、教學重難點及關鍵:
分式概念是《分式》這一章學習的起點和基礎,因此我把理解分式的概念確定為本節課的教學重點。又由于初中學生的認知結構中存在著這樣的障礙:不善于概括數學材料、缺乏對字母及其他數學符號用于運算的能力,所以判定分式有意義、分式的值為0時的條件,自然就成了本節課的教學難點。而部分學生容易忽視分式的分母值不能為0這個條件,因此我認為突破這個難點的關鍵是通過類比分數的意義,加強對分式分母值不能為0的理解。
一、教法學法分析
1、學情分析
由于我校八年級學生,基礎比較扎實,學習能力較強。通過小學分數的學習,學生頭腦中已經形成了分數的相關知識。學生可能會用學習分數的思維去認識、理解分式。但是分式的分母不再是具體的數,而是抽象的含字母的整式,會隨著字母的取值的變化而變化。為了幫助學生確實掌握所學內容,我在教學過程中特別設置了鞏固性練習,對于教材中的例題和習題將作適當的延伸和拓展及變式處理.
2.教學方法:
針對本班學生情況,為了適合學生已有的認識水平和認知規律,更好地突出重點、化解難點,在教學過程中,我采用“引導——發現式教學法”,引導學生運用類比的思維方法進行自主探究. 在實施教學的過程中注意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等能力的培養。讓學生全面地掌握分式的意義,體會到數學不是一門枯燥的學科,對學習數學充滿信心。為了提高課堂效果,適當的輔以多媒體技術, 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也增大教學容量,提高教學效率。
3.學法指導
觀察、概括、總結、歸納、類比、聯想是學法指導的重點。
在課堂教學中,不是老師單純的傳授知識,而是在老師指引下讓學生自己學。要把教法融于學法中,在學法中體現教法。在活動過程中,我將引導學生體會用類比的方法,擴展知識的過程,培養他們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讓學生通過對問題的討論歸納,在與老師的交流中學習知識,從而達到 “學會”和 “會學”的目的。
二、教學過程(多媒體教學)
《數學課程標準》明確指出:“數學教學是數學活動的教學,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在教學過程中,我充分考慮到如何更多地向學生提供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堅持以知識為載體,思維為主線,能力為目標的設計原則, 所以我將本節課的教學過程設為以下六個環節:
第一環節是“創設情景、提出問題 ”:為了引導學生從自己熟悉的生活背景中發現、掌握和運用數學,在現實情境中進一步理解用字母表示數的意義,在這一環節里我設計一道有關四川汶川特大地震捐款的事例,并設置了6個問題。從學生熟悉的整式及其運算入手,引導學生從舊知中去發現分式,找到新知的“生長點”和學生思維的“最近發展區”,從而更好地進行分式概念的建構活動。落實教學目標。
針對學生的發現,在第二個環節 “類比聯想 形成概念”
我將采用“議一議”的方式引導學生繼續觀察新式子的特征,類比分數,合理聯想。從而使學生水到渠成地概括出分式的概念及一般表示形式。
第三環節“指導運用 鞏固概念”
通過小組內互舉例子,互說判定過程,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活動,在活動過程中強化分式概念,并及時糾正學生可能因分數負遷移所造成的認知障礙,注意辨析 與 的本質區別和 不是分式的問題,指出判斷一個代數式是不是分式,不是決定于這個式子里是否含分數線,關鍵要看分母中是否含有字母。最后指出“整式和分式統稱為有理式”。同時還讓學生明白:分數線具有 (1)表示括號;(2)表示除號雙重意義。
到此學生對分式的概念有了初步的認識,但并不完整。接下來如何識別分式有意義,是本節課的難點,也是探究學習的好素材。課本中分式有意義的條件是直接給出的,而我在以往的教學中發現學生往往忽視這個條件或是對分母整體不為零認識模糊,為了更好地突破難點,
我在第四環節“循序漸進 再探新知”
創設了以下活動供學生自主探究分式有意義的條件:
首先是組織學生獨立填寫表格:
表格的設計,是為了讓學生通過對分式中的字母賦值,將“代數化”了的分式還原為他們熟悉的分數。通過填表,不同層次學生的發現將會有差異,此時正是傾聽與交流的好時機,通過互相說服和推廣,他們最終會達成共識:分式的值與字母取值有關,分式并不都有意義。繼而引導學生通過再次類比分數,將陌生問題向熟悉問題轉化,自主得出“分式有意義”的條件,建立完整的分式概念,同時滲透從特殊到一般的數學思想。
我抓住這一契機,給出:
(2)、概括分式在什么條件下有意義(對一般表達式 里的分母B作出取值限定:B不能等于零)為了能讓學生對剛獲得的新知識進行最基本的應用,在這一環節我安排了例題1是一個有關分式求值及判別分式何時有意義的問題,比較簡單,可以由學生在自主完成的基礎上同桌交流,然后師生評述,使全體學生特別是學有困難的學生都能達到基本的學習目標,獲得成功感。
我又順水推舟,再給出以下分式,讓學生討論,(實踐練習1):當x取什么值時,下列分式有意義?你知道嗎?(采用組內合作然后組間搶答的形式。)(1)、 (2)、 (3)、 接下來,我又乘勝追擊,問學生:(變式練習):那么以上各分式,當 取什么值時,分式無意義?
幾個問題由淺入深、由易到難,體現新課標提出的讓不同的學生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發展的教學理念。這一環節總的設計意圖是反饋教學,消化知識。
(五)、變式延伸,進行重構
在掌握了如何求當未知數取什么值時,分式是有意義還是無意義以后,我將帶領學生進入本節課的另一個難點,對學生來講思維又將象每個跳動的音符一樣活躍起來了。我問學生:例2:同樣的,以上各分式,當 取什么值時,分式的值為零?
由于學生對新概念的理解在本質方面還是膚淺的,很多學生可能只考慮滿足分子為零即可,所以我給學生幾分鐘的討論時間,這時就有考慮問題較周到的學生通過(2)(3)兩個題發現問題并不是那么簡單,找出了癥結。這樣我就能及時的對癥下藥,指出“分式的值為零必須在分式有意義的前提下進行的。因此,分式的值為零必須滿足兩個條件:
(1)、分子的值為零;
(2)、同時分母的值不等于零。從而進一步改善學生原有的認知結構。
為了使這堂課所學到的知識與技能,順利地納入他們已有的知識結構中,所以在接下來的第(六)環節“ 鞏固深化 分層作業”里,我將引導學生反思:我們是如何得到分式概念的?分式和我們以前學過的什么知識有聯系?我們用了哪些方法進一步揭示了分式意義的本質?在以上的學習過程中你的收獲有哪些?最后教師整理學生的發言,歸納小結:
A、分式是兩個整式相除的商,分數線可以理解為除號,并含有括號的作用。
B、分式的分子可以含有字母,也可以不含有字母,但分母必須含有字母。
C、分式分母的值不能為0,否則分式無意義。
D、分式的值要為0,需滿足的條件是:分子的值等于0且分母值不為0。
E、有理數的分類(有理數包括整式和分式)。
(2)、作業布置
(設計意圖)考慮到學生的個體差異,以作業的鞏固性和發展性為出發點,我設計了必做題和選做題,必做題是對本節課內容的一個反饋,選做題是對本節課知識的一個延伸。總的設計意圖是反饋教學,鞏固提高。其中有一題自編涉及用分式表示數量關系的實際問題的題型。這樣設計對學生是個挑戰,可以激發他們的思維和興趣,通過這樣的逆向思維,可以更好地發展學生的數感、符號感,同時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以上幾個環節環環相扣,層層深入,并充分體現教師與學生的交流互動,在教師的整體調控下,學生通過動腦思考、層層遞進,對知識的理解逐步深入,使課堂效益達到最佳狀態。
三、教學設計說明
回顧整節課的設計,我主要著力于以下三個方面:
(一)、關于教材處理:認真處理教材,目的只有一個——為我的學生盡可能多地提供參與活動的機會,在本節課中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
1、通過創設情景、引導學生觀察、類比;聯想已有知識經驗;分析新的問題等活動,讓學生充分感受知識的產生和發展過程,讓學生始終處于積極思維狀態之中。
2、通過分式概念、分式有意義的條件等探究活動,讓學生親歷發現事物特征、規律的過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自信心,引發自行學習的內在動機。
3、在學生學習了分式的概念后,通過一組由淺入深、由易到難的題組,逐題遞進,落實本節課的教學難點。在教學形式上采用學生“互舉例子、組內合作、組間搶答等多種方式,激活學生的思維,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
4、問題設計注重不同難度的問題,提問不同層次的學生,面向全體,使基礎差的學生也能有表現的機會,培養其自信心,激發其學習熱情。有效地開發各層次學生的潛在智能,力求使每個學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礎上得到發展
5、小結部分通過師生共同反思,目的是為了更好地促進新舊知識之間的聯系,使新知識與學生頭腦中原有的舊知識建立邏輯性的穩固聯系,從而形成新的認知結構。
6、通過創設開放性問題發展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根據學生的個性差異,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則,設計分層作業,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通過作業有所收獲。
(二)、關于教與學方法的選擇:我在設計中始終關注:如何精心組織,讓學生在豐富的活動中探索、交流與創新,因此我選擇了“引導—發現教學法”,具體做法如下:
(1)、應用數、式通性的思想,類比分數,引導學生獨立思考、小組協作,完成對分式概念及意義的自主建構,突出數學合情推理能力的養成;
(2)、加強應用性,通過再探新知、變式延伸兩個環節,發展數學應用意識,突出分式的模型思想。
(三)、關于評價:學生都有表現自己的欲望,希望得到老師和其他同學的認可,要多表揚,多肯定來激勵他們的學習熱情.我在活動中注重運用態勢、語言對學生進行即興評價,肯定成績,使其具有成就感,提高他們學習的興趣和學習的積極性。
總之,在本節教學中,我始終堅持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致力啟用學生已掌握的知識,充分調動學生的興趣和積極性,使他們最大限度地參與到課堂的活動中,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我以啟發學生,挖掘學生潛力,讓他們展開聯想的思維,培養其能力為主旨而發展的。
【八年級數學分式的基本性質說課稿范文】相關文章:
等式的基本性質說課稿11-04
《分數的基本性質》說課稿11-13
分式說課稿11-06
分數的基本性質精品說課稿11-04
小學數學小數性質的說課稿04-07
小學數學分數基本性質說課稿(精選7篇)04-07
比例的意義和基本性質說課稿11-12
比例和比例的基本性質說課稿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