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課文《軸對稱》說課稿范文(精選11篇)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準備說課稿,通過說課稿可以很好地改正講課缺點。那么什么樣的說課稿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課文《軸對稱》說課稿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課文《軸對稱》說課稿 1
一、 教材分析
本節課的主要內容是作軸對稱圖形,要求學生能夠作出簡單圖形經過一次或者兩次軸對稱得到的圖形,能夠利用軸對稱進行簡單的圖案設計,所以在尋找資源的過程中,使用一些圖片、動畫等。前面的一節內容中學生認識了軸對稱圖形和兩個圖形關于某條直線對稱,它們都是講一個圖形成或兩個圖形之間的位置關系,是一個靜止的狀態,我們選用的圖片比較多。作軸對稱圖形是由一個圖形得到與它軸對稱的圖形的過程,是一個運動的過程,所以在本節課的課件中,我將用動畫去展示軸對稱變換的過程。
二、學情分析
從心理特征來說,八年級階段的學生邏輯思維從經驗型逐步向理論型發展,觀察能力,記憶能力和想象能力也隨著迅速發展。但同時,這一階段的學生好動,注意力易分散,愛發表見解,希望得到老師的表揚,所以在教學中應抓住這些特點,選取適當的教學資源,利用課件中好的視覺效果,如圖片、動畫、視頻等,引發學生的興趣,使他們的注意力始終集中在課堂上;另一方面,要使用“班班通”的教學設備讓學生參與到教學過程中來,讓學生發表見解,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三、教學目標分析
本節課的教學目標為:
知識技能:
1、能按要求做出簡單平面圖形經過一次兩次軸對稱后的.圖形。
2、能利用軸對稱進行圖案設計。
過程與方法:
利用軸對稱作圖和圖案設計。
情感態度價值觀:
1、通過欣賞軸對稱圖案,形成學生了解數學、應用數學的態度。
2、通過作軸對稱圖形、設計圖案,鍛煉學生克服困難的意志,培養創新精神。
四、 教學重難點
根據以上對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學情分析,結合新課標對本節課的要求,我將本節課的重點確定為:作軸對稱圖形。
難點確定為:利用軸對稱設計圖案。
五、 教學方法分析
本節課我采用啟發式、討論式以及講練結合的教學方法,以問題的提出、問題的解決為主線,始終在學生知識的“最近發展區”設置問題,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教學實踐活動,以獨立思考和相互交流的形式,在教師的指導下發現、分析和解決問題,在引導分析時,給學生流出足夠的思考時間和空間,讓學生去聯想、探索,從真正意義上完成對知識的自我建構。
在教學過程中,我采用多媒體輔助教學,以直觀呈現教學素材,從而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大教學容量,提高教學效率。
六、教學過程分析
新課標指出,數學教學過程是教師引導學生進行學習活動的過程,是教師和學生間互動的過程,是師生共同發展的過程。為有序、有效地進行教學,本節課我主要安排以下教學環節:
(1) 復習舊知,溫故知新
提問:
1、軸對稱圖形的定義。
2、兩個圖形關于直線對稱的性質。
設計意圖:用提問的方式,回顧上節課所學的內容,為后面作已知圖形關于直線軸對稱圖形的方法提供理論基礎。
(2) 創設情境,提出問題
先展示一組圖片,這是中國民間的剪紙藝術,也是作軸對稱圖形生活中的運用。
課本中原先所畫的并不是手印,而是選擇作左腳印關于直線對稱的圖形,在課件的設計過程中,我選擇了用手印來取代。因為我覺得學生可以利用左手直接畫出手印,而畫腳印本身難度就大多了。
通過畫左手掌印,得到相應的右手掌印,讓學生感受軸對稱圖形的形成過程,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
同時,讓學生明確:折痕所在的直線就是它們的對稱軸。
再次展現一組圖片,這些圖形都是通過軸對稱變換而得到的。其中,喇叭花圖案除了可以運用軸對稱變換得到,也可以通過平移得到。這時我運用PPT動畫的形式來進行展示,讓學生能體會到這一過程。
(3) 發現問題,探求新知
《一》軸對稱變換
從上面圖形的變換過程中,教師總結出軸對稱變換的定義。
再展示一組變換,通過改變對稱軸的位置,讓學生體會得到圖形有什么不同。這個設計過程先讓小雞嘴巴對著嘴巴,然后改變對稱軸后,小雞變成背靠背了。學生明白改變了對稱軸的位置,得到的圖形的方向和位置也會發生變化。
觀察下面的圖形,探求新知
通過動畫的演示,學生和教師一起進行總結,課件中盡量把圖案中的對應點突出來,讓學生更容易得出結論。
《二》作軸對稱圖形
先作一點關于直線對稱的圖形。
然后再作一條線段關于直線對稱的圖形。
最后講解例題。
在例題的課件設計中,每作出一點的對稱點,應出現這個點的作法,這樣學生就能明白作圖的順序。
這一部分內容,我進行了分步設問,便于引導學生理解作圖方法。
通過教師演示課件,讓學生體驗作圖的準確性和規范性。
通過歸納,讓學生掌握做一般軸對稱圖形的方法。
(4)變式訓練、鞏固雙基
由例題演變而成。
設計意圖:變式訓練及練習題由淺入深、由易到難、各有側重,體現新課標提出的讓不同的學生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發展的教學理念。這一環節總的設計意圖是反饋教學,內化知識。
(5) 小結歸納,拓展深化
學生自己總結,不全面的由其他學生補充完善,教師重點關注不同層次學生對本節知識的理解、掌握程度。
提煉對作軸對稱圖形的認識。全員參與,體現集體的智慧。
(6) 布置作業,提高升華
以作業的鞏固性和發展性為出發點,我設計了必做題和選做題,必做題是對本節課內容的一個反饋,選做題是對本節課知識的一個延伸。總的設計意圖是反饋教學,鞏固提高。
本節課盡量創設與學生生活環境、知識背景相關的教學情境,以豐富的圖片和動畫形式呈現有關內容。重視動手操作,實踐探究。總之,借助多媒體,把生活中的物體圖形和軸對稱結合起來,組織學生從生活中引入軸對稱,充分引導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讓每一個學生在自主探索的過程中感受了數學與日常生活的緊密聯系,體驗了學習數學的快樂,有效的促進了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的共同發展,培養了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課文《軸對稱》說課稿 2
一、說教材
《軸對稱》這堂課是人教版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小學數學四年級下冊第七單元的第一課。這部分教學內容在《新數學課程標準》中屬于“空間與圖形”領域的知識。經過前面的學習,學生已經認識了軸對稱,知道了軸對稱的特點,本課將進一步學習軸對稱,教材注意創設情景,從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出發,適時的提出疑問,并引導學生探究和發現,同時啟發學生進行思考。
這部分知識主要是對軸對稱圖形的再認識,要求學生掌握對稱軸的畫法和在方格紙上畫出軸對稱圖形另一半的步驟,也是今后進一步學習圖形方面知識的基礎。
根據這一部分教學內容在教材中的地位與作用,結合教材以及學生的年齡特點,我制定以下教學目標:
第一點,知識技能:使學生通過生活中的實例進一步理解軸對稱圖形,探索軸對稱圖形的特征;能用“折疊”“重合”這樣的詞語準確的描述出軸對稱圖形的特征;能識別軸對稱圖形并能確定它的對稱軸;能在方格紙上畫出一個軸對稱圖形的另一半。
第二點,數學思考與問題解決:在豐富的現實情境中,讓學生經歷觀察分析、欣賞想象、操作發現等數學活動過程,提高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和思維能力,發展其空間觀念。
第三點,情感態度:在活動中培養學生的合作探索、交流反思的意識。體會軸對稱在現實生活中的廣泛存在性,學會用世界的眼光來觀察、感受數學的應用價值、文化價值和美學價值。
本課的教學重點是:能識別軸對稱圖形并能確定它的對稱軸,能在方格紙上畫出一個軸對稱圖形的另外一半;探索軸對稱圖形的特征。
教學難點是:掌握軸對稱圖形的特征和性質。
二、說教法
課堂教學首先是情感成長的過程,然后才是知識成長的過程。
學生的學習過程是一個主動構建、動態形成的過程,教師要激活學生的原有經驗,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讓學生在經歷、體驗和運用中真正感悟新知。數學學習過程理應成為學生享受教師服務的過程。
因此,根據教學內容的特點,為了更好地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按照學生的認知規律,遵循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訓練為主線的指導思想。我在教學中采用以情景教學法、觀察發現法為主,以多媒體演示法為輔的教學方法。在教學中我注意創設情景,設計啟發性思考問題,引導學生思考。并適時運用電教媒體化靜為動,讓學生更直觀地學到知識,從而激發學生探究知識的欲望,使學生始終處于主動探究問題的積極狀態,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三、說學法
四年級的學生生動活潑、富有好勝心理,并且大部分學生已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能在課堂上大膽地表達自己的見解。因此,在這節課中我將根據自主性和差異性原則,讓學生在探究學習的過程中,自主參與知識的發生、發展和形成過程,使學生掌握知識。達到人人學數學的目的。給學生充足的空間,開展探究性學習,讓他們進行獨立思考,并與同伴交流,親身經歷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為學生創設一個輕松愉快的學習環境,易于學生積極主動獲得新知并體會學習的樂趣。并且我根據教材內容自制的多媒體課件以及圖畫紙等教具。
四、說教學過程
為了突出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達到已定的教學目標,我安排了以下四個教學環節,即:復習鋪墊——探究新知——練習鞏固——總結反思。
第一環節:復習鋪墊。
首先,我用PPT展示旅游景點引出軸對稱。接著引導學生認真觀察,提出有關的數學問題。教師指出本課要重點研究的問題是:(什么樣的'圖形叫做軸對稱圖形)
[本環節的設計意圖:精彩的開頭,不僅能使學生很快由抵制狀態進入興奮狀態,還能使學生把知識的學習當成自我需要,使教學任務順利完成。在這個環節中,我從學生日常的旅游引入,更接近學生生活,更能讓學生接受,從而激發學生深厚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望,快速的進入學習高潮]
第二環節:探究新知。
本環節我設計了以下幾個教學活動。
活動一:讓學生嘗試說哪些是軸對稱圖形,并點名讓學生動手對折,繼而在學生總結時給出軸對稱的定義。
活動二:讓學生動手嘗試畫對稱軸后,自己動手在書本上畫,在察看學生完成情況時及時糾正。
活動三:出示兩幅表格上的圖讓學生判別軸對稱圖形后,讓學生嘗試在表格上畫出軸對稱圖形另一半后,進行步驟總結。
[本環節的設計意圖是:《數學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根據這一教學理念,在本環節中,我前后組織學生進行了幾次自主探究活動,讓學生在保持高度學習熱情和探究欲望的活動過程中,始終以愉悅的心情,親身經歷和體驗知識的形成過程。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分析思維能力,激發他們的創新意識、參與意識;讓學生在體驗成功的同時也掌握和體會數學的學習方法。讓學生在探究活動中,實現自主體驗,獲得自主發展。]
第三環節:練習鞏固。
本環節我依據教學目標和學生在學習中存在的問題,設計有針對性的練習題組(畫圖題、判斷題、連線題)。讓學生在解決這些問題的過程中,進一步理解、鞏固新知,訓練思維的靈活性、敏捷性、創造性,使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得到進一步提高。
練習題組設計如下:
我先讓學生在總結畫圖步驟后進行一次作圖,及時進行鞏固;接著讓學生畫出常規多邊形的對稱軸,讓學生明白有的圖形對稱軸可能會很多;但我又擔心學生搞不清平行四邊形和任意三角形不是軸對稱圖形,設計了兩道判斷題;緊接著又讓學生從軸對稱一半想象整個圖形,從整個軸對稱圖形想象其一半,從生活實際出發,又鍛煉了學生的想象力。在最后我設計了一道一張紙多次折疊后能剪出什么圖形的題型,目的是為了鍛煉學生想象能力,又有簡單的引導語將學生的抽象思維表象化,發展了學生的數學思維。
[本環節的設計意圖是:通過各種形式的練習,進一步提高學生學習興趣,使學生的認知結構更加完善。同時強化本課的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
第四環節:總結反思。
這一環節,我利用課件展示以下兩個問題:
(1)今天你學會了什么?
(2)你還有什么疑惑?
(3)你感覺自己今天表現如何?
讓每位學生充分發言,交流學習所得。
在評價方面:先讓學生自評,接著讓學生互評,最后教師表揚全班學生,以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和榮譽感,使他們更加熱愛數學。
[本環節的設計意圖是:通過交流學習所得,增強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信心,培養學生敢于質疑、勇于創新的精神。]
八、說板書設計。
軸 對 稱
對折后完全重合
1、找關鍵點?
2、標對應點
3、順次連線
我今天的板書設計既條理清楚、簡單明了、一目了然;同時又突出了本課的教學重點,對學生的學習起到幫助作用。
九、說教學反思。
整節課的安排,努力貫徹“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學生自主發展的教育原則。教師只是對概念的引入加以指導以及對整個教學流程加以控制,其余都讓學生自己觀察、思考;操作、聯想;討論、口述,這樣將有利于每位學生積極動腦、動手、動口、耳聞、目睹,各種器官并用,使全體學生真正成為學習活動的主人
不足之處:
學生在畫軸對稱圖形時,不按照畫法去做,而是照葫蘆畫瓢按照自己的方法去畫,雖然有的同學能畫對,但是也存在個別學生出現錯誤的畫法。再教設計:強化畫軸對稱圖形的畫法,讓學生不僅要知其然還有知其所以然,明白不僅僅畫對就可以,還要知道依據軸對稱圖形的性質,這樣才能加深對軸對稱圖形性質的理解。
課文《軸對稱》說課稿 3
一、說教材
《軸對稱圖形》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人教版)二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第二課時的內容,教材主要借助生活中的實例和學生操作活動判斷哪些物體是對稱的,找出對稱軸,并初步地、直觀地了解軸對稱圖形的性質。
二、說教學目標
1、使學生初步認識軸對稱圖形,知道軸對稱圖形的含義。
2、能夠找出軸對稱圖形的對稱軸。
3、能將軸對稱圖形的知識用到實踐中去,培養學生運用知識的能力。
三、說教學重點和難點
1、教學重點:使學生知道軸對稱圖形的含義,并了解軸對稱圖形的特征。
2、教學難點:
(1)了解軸對稱圖形的特征;
(2)找出軸對稱圖形的對稱軸。
四、說教法學法
整節課,我根據教材和學生認知特點,設計了五個大的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體驗對稱、感悟對稱、理解對稱、并且在欣賞的活動中體驗對稱美。
第一個活動是讓學生在情境中初步感知對稱。讓學生欣賞蜻蜓、蝴蝶、臉譜這基輔圖。并動畫演示對稱,初步對稱。
第二個活動,設計的是動手剪剪,在剪一剪中體驗對稱圖形的特點,對對稱、對稱圖形有一個直觀的了解,并知道所剪出的對稱圖形的折痕就是它的對稱軸。
第三個活動,在學生了解了對稱及對稱圖形后,讓學生跟著圖片一起欣賞各種對稱物體、圖形。把生活中的數學知識:對稱及對稱圖形在課堂上進行抽象、概括后,又回到現實生活,讓學生用數學的眼光去判斷生活中的對稱,培養學生用數學的眼光看生活中的數學,同時,進行了美的熏陶。
第四個活動是讓學生動手畫一畫對稱軸,進一步理解對稱及對稱圖形的特點,接著,出示正方形、長方形、和五角星,讓學生找對稱軸,由于可找很多條對稱軸,讓學生感悟到同一個物體有不同的對稱軸,感覺到對稱的奧妙。
第五個活動,設計的是讓學生“找一找”,在各種圖形事物中找一找那些是對稱圖形,那些不是對稱圖形?在找的同時,感悟到對稱圖形的特點,同時讓學生感受到生活中到處都有對稱,到處都有對稱的事物。
第六個活動,是對學生學習的課外延伸,讓學生根據給出的半邊圖案畫出另一半,成為一個完整的對稱圖形,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發揮他們的想象力。
五、說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入新知。
師:聽說同學們都喜歡畫畫,老師為你們準備了幾幅畫,和我們一起來觀察,認識一下。
出示課件
生:回答(蜻蜓、樹葉、蝴蝶、臉譜)
師:誰能說說這四幅圖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嗎?如果我們把每幅畫對折起來會出現什么樣的情況呢?
二、探究新知。
1、用課件演示,幫助學生理解對稱圖形。
師:它們的左邊和右邊是不是一樣呀?
生:回答
師:小結。我們把這種對折后左邊和右邊完全重合的圖形叫做對稱圖形。
師:板書:對稱
師:大家分小組討論一下,我們教室里面有哪些圖形是對稱的呢?
生:分小組討論
師:哪位同學來說一說?
生:回答
師:同學們回答的真好,其實對稱的東西有很多,比如我們的衣服、鏡子、剪子、人等。
2、教師展示自己手剪的對稱圖形的作品。
3、學生動手操作,剪出對稱圖形
a、小朋友想不想也得到一個這么美麗的對稱圖形呢?
看,老師手里已經剪好了一個(出示小衣服圖形)
b、想一想它是怎樣制作出來的呢?
[學生回答時邊課件展示]
c、小朋友想不想親手制作出這么美麗的對稱圖形呢?請你拿出彩紙和剪刀,照著老師剛才的樣子,用你靈巧的小手,聰明的大腦制作出美麗的對稱圖形。比一比,誰剪得又快又美。[師巡視指導]
d、[貼出若干優秀作品]小朋友,我們剛才剪了那么多美麗的對稱圖形,你們知道剪對稱圖形最重要的一步是什么嗎?
e、把紙對折后就會出現一條折痕,請小朋友開動大腦,給它起個名字?(學生自由發揮)告訴學生這是對稱軸[板書]
(三)、聯系生活,欣賞感知對稱的美
1、生活中還有哪些東西的圖形是對稱的?
2、老師收集了生活中一些對稱性的圖形,請小朋友欣賞。(課件配樂展示)
3、對稱圖形擁有一種和諧統一的美,古代人民非常的欣賞,他們用智慧與汗水,制造出了宏偉壯麗、金碧輝煌、呈對稱的建筑物(課件配樂欣賞,伴師講解介紹,天安門、天壇、太和門望午門、妙應寺白塔、大理白塔、蘇州園林、故宮全貌。)(四)、辨認對稱圖形,畫對稱軸
1、判斷,是不是對稱圖形。(課件展示書68頁:帶窗戶的房子、球拍、蟬、五角星、叉子)
2、你能找出五角星、叉子、球拍、蟬這幾個圖形的對稱軸嗎?(學生在書上畫)
3、(反饋)喜歡說哪個就說哪個(課件隨之展示,重點看五角星有五條對稱軸)
(五)知識小結:小朋友們通過觀察、動手剪認識了美麗的對稱圖形,大家學得非常認真仔細,可不要驕傲,老師還要帶著大家去圖形王國做一些有趣的數學游戲。
三、鞏固深化,實際運用
1、折一折,畫一畫,有幾條對稱軸。(正方形、長方形)
2、這里有一些好看的圖形,可是只有半個,你們愿意幫助它們找到自己的另一半嗎?(在答題紙上做)
3、有趣的圖形是不是對稱的呢?(指名到前面,其他生在下面畫。)
4、觀察圖形,在格子圖里畫出另一半。(答題紙上做,再看課件展示)
5、 [出示一些用幾次對折的方法剪出的'圖形]仿照老師的圖樣,運用這節課學習的知識,動腦筋設計出美麗的圖形,展示自己的才能。
(學生作品自由貼到展板上。)
四、全課總結,引導運用
這節課我們既認識了對稱圖形,又欣賞了生活中對稱的圖樣,最棒的是小朋友動手設計出了自己的對稱圖形,我們身邊到處都有對稱圖形,它給人帶來一種和諧的美感,請小朋友不斷學習,用敏銳的眼光、智慧的大腦去發現更多更美的對稱圖形。
1、情境引入激發興趣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追求美、崇尚美是人之天性,兒童亦然。整堂課以欣賞美為線索展開教學,本課就創設了這樣一個情景動畫:“碧草青青花盛開,彩蝶雙雙久徘徊”的森林美景,在優美的樂曲的渲染中,我給學生呈現了一個小故事。
從學生熟知的生活情境出發,讓學生初步感知對稱的事物。這種贏造寬松愉悅、開放式的環境,學生紛紛自覺投入到學習活動中,觀察這些實物的特點——它們的兩邊都是一模一樣的,從而引入對稱,逐步將實物抽象成平面圖形,通過操作實踐發現其共同特征,導入教學新授,達到串連教材的效果,讓學生在這種欣賞美的教學情景中快樂的學習,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開拓學生的思維,發展學生的聯想、想象能力,引導學生感受美、鑒賞美、領悟美,達到情境(景)交融的教學效果。
(點評:以學生身邊的事物為媒介,使教材內容從具體到抽象,從感性到理性,循序漸進地指導學生認識生活中軸對稱性質的事物,使學生進一步深入地認識幾何平面圖形的本質特征。在這個過程中,教師注意到圖片的顏色,在教具和課件制作中采用色彩鮮明的顏色,使學生感受到顏色的美,物體的美麗,教師創設了一個這樣美的情境,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真切感受到數學的美,來源于生活,來源于身邊,體驗到在數學中美的教育。)
2、實踐操作、激活思維
葉瀾教授曾在新基礎教育課題實驗中提出:“要把課堂還給學生,讓課堂煥發生命的活力。”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學最終要落實到個體的學習行為上,學生只有通過自己的實踐體驗,才能真正對所學內容有所感悟,進而內化為己有,在學習實踐中逐步學會學習。
本課為了讓學生充分體驗到軸對稱圖形的這一特征,安排了折一折,剪一剪,畫一畫,等一系列活動,讓學生多種感官參與教學活動。在新授教學時并沒有采用傳統的灌輸手段,而是把學生看作是課堂的主角,讓學生通過觀察平面圖形的特征,大膽地加以猜測,說出這些圖形都是對稱的,并通過小組動手操作來驗證它們為什么是對稱的,采用對折的方法來折一折,讓每位學生都參與活動,從只重視知識的教學轉變為注重學生活動的課堂生活,給學生多一點思維的空間和活動的余地;在對折的過程中引導學生觀察圖形的特點,通過操作發現圖形的兩邊是完全相同的,這時教師就引入“完全重合”,讓學生反復地操作體會,再配合課件的動畫演示,初步感知什么是“完全重合”;最后教師在學生動手操作、形成初步感知的基礎上配合課件動態出示“軸對稱圖形”的概念,讓學生了解這些圖形的基本特征,形成感性的認識。
在整個教學的過程中,始終以學生動手操作實踐為主導,在鞏固練習中也安排了一些學生操作的活動,讓學生在操作過程中體會“完全重合”和“不完全重合”的區別,為辨別是否軸對稱圖形奠定了基礎。在最后的制作軸對稱圖形時完全放手讓學生去操作,活動的設計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引導學生主動探索,讓學生在活動中感悟,在活動中體驗,使學習知識和提高能力同時得到發展。
(點評:實踐操作是學習數學的根本,課堂以學生為主體,活動為主線,教師的角色是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使學生在“經歷,體驗,探索”過程中體驗軸對稱圖形的特征。一節課下來,老師說課的時間總共不超過15分鐘,剩下的時間都是學生的了,學生說的多了,動手操作多了,參與面廣了,能很好地發揮學生的動手和想象能力,激發學生的興趣)
3、小組合作、發揮特效
每個學生在活動中的經驗與收獲不盡相同,為了使學生個體的、群體的活動促進學生的整體的發展,教學中常發揮合作交流的功能,采用集體討論和交流的形式,將個人的經驗或成果展示出來,彌補一個教師難以面向眾多有差異的學生的不足。在本課中,有很多活動都是采用小組合作的形式,由于低年級學生作圖能力不強,對于正確美觀地制作出一個軸對稱圖形還有一定的難度,但由于學生學習發展的進程不同,針對一部分學生已會制作的實際情況,我組織學生展開分小組合作討論活動:怎樣剪一個軸對稱圖形,然后評一評小組成員中制作的軸對稱圖形,在動手操作時也把自己的想法在小組里交流。在引出軸對稱圖形時,也是通過小組合作,在操作、交流中感知,這樣盡可能地將每個人的收獲變成學生集體的共同精神財富,
(點評:小組合作是新課程標準所提倡的一種新的學習方式,本堂課采用的小組合作較多,學生在活動中養成合作、分享、積極進取等良好的個性品質。)
4、課外延伸、豐富情感
本堂課的結尾讓學生欣賞古今中外著名的對稱建筑,配上古典的輕音樂,拉近了生活與數學的距離。古建筑又是一種藝術,滲透在數學學科中,既是學習數學的好材料,又是滲透民族文化的好題材,選擇切合教學符合兒童學習規律的素材,需要一些有民族特色的題材,如本課例中的背景音樂、古建筑、中國剪紙等就是在這方面作出的有益嘗試和探索。
課文《軸對稱》說課稿 4
一.說教材
教材分析
《軸對稱圖形》這課選自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三年級下冊。教材在編排上從具體到抽象、從感性到理性、從實踐到理論,指導同學們感知圖形的軸對稱現象,層次分明,循序漸進。
對稱是一種基本的圖形變換,包括軸對稱、中心對稱、平移對稱、旋轉對稱和鏡面對稱等多種形式。在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具有對稱性質的事物很多,同學們對于對稱現象并不陌生。例如,許多藝術作品、建筑設計中都體現了對稱的風格。對稱的物體給人一種勻稱、均衡的美感。
教材從同學們熟悉的事物入手,通過形式多樣的活動,讓同學們初步感知生活中的對稱現象,進而認識簡單的軸對稱圖形和對稱軸,為同學們今后進一步探索簡單圖形的軸對稱特性,把握簡單圖形之間的軸對稱關系,以及利用軸對稱方法對圖形進行變換或設計圖案打好基礎。教材是按照知識引入——概念教學——知識應用的順序逐步展開的,體現了知識的形成過程。教材先通過天安門、飛機、獎杯的實物圖讓同學們觀察、分析他們的共同特點,引出“對稱”的概念。接下來教材將這幾樣物品抽象為平面圖形,引導同學們通過對折發現軸對稱圖形的基本特征,并初步描述了軸對稱圖形的概念。教材還在圖中出現了“對稱軸”這一名詞,但沒有給“對稱軸”下定義或作出描述,只是讓同學們有所認識。
第二道例題則讓同學們利用剛掌握的軸對稱圖形的初步知識,“做”出軸對稱圖形。通過這些活動,幫助同學們進一步積累感性認識,豐富對軸對稱圖形的體驗,鍛煉同學們的實踐能力。
“想想做做”中,通過一系列的習題,加深同學們對軸對稱圖形的認識。其中第3題在方格紙上提供一個軸對稱圖形的一半,要求畫出它的另一半,使同學們有機會再一次在操作中體會軸對稱圖形的特征。在“想想做做”后面,還安排了“你知道嗎”,介紹自然界中一些對稱現象以及世界上一些著名的對稱的建筑,以進一步拓展同學們的知識視野,幫助同學們體會“對稱”的科學與美學價值。
學情分析
軸對稱現象是同學們新接觸的一個知識點,這種現象廣泛蘊涵在大自然中,學習這部分的知識,要求同學們具備觀察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說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使同學們感知現實世界中普遍存在的軸對稱現象。通過觀察、操作等活動,自主探求軸對稱圖形的特征,理解對稱軸的含義,感受數學的美。
2.能力目標:在活動中培養同學們從具體到抽象,再從抽象回到具體的思維方法。培養觀察、操作、表達、思維能力與探索意識,發揮同學們的想像力、創造力,激發同學們的審美觀點,培養同學們創造美的能力。
3.情感目標:讓同學們在實際操作活動中體驗學習數學的樂趣,鼓勵他們感受美、欣賞美、創造美,感悟數學知識的魅力,激發同學們學好數學的欲望。
教學重點:理解軸對稱圖形的特征
教學難點:掌握辨別軸對稱圖形的方法
二.說教法
陶行知先生說過這樣一句話:“我們要活的書,不要死的書;要真的書,不要假的書;要動的書,不要靜的書;要用的書,不要讀的書。總起來說,我們要以生活為中心的教學做指導,不要以文字為中心的教科書。”在數學教學中,從生活中同學們感興趣的物體出發,強有力的吸引住了同學們,讓同學們體會數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系;為同學們創設探究學習的情境;同時根據教材的編排和兒童的心理特點和思維特點,這節課準備采用觀察發現,小組討論,合作學習發現的方法,培養同學們的探究能力和合作能力。
三.說學法
新課程標準指出:同學們是學習的主體。要讓同學們成為真正的主人,就必須在數學活動中學習數學,也就是在創造數學中學習數學。本課從具體的同學們感興趣的物體中,讓同學們自己發現問題,提出問題,體驗探索成功的快樂;通過動手操作,小組討論來解決自己提出的問題;通過有層次的練習,提高同學們解決問題的能力,鞏固所學知識。
四.說教學過程
我先從孩子們感興趣的玩導入,在教師與同學們共同玩的過程中拉近我和同學們的距離,達到了寓教于樂的目的。 這節課的一開始,我先通過剪出一個“愛心”圖,來吸引同學們的注意力,激發同學們的興趣,并且也能比較自然地揭示這節課的課題。
接下來,出示例題中的圖片,讓同學們通過仔細觀察,并且自己動手折一折,來發現這些物體是對稱的,揭示出“完全重合”這樣一個概念,使同學們初步感知到平面圖形的對稱性,隨后,讓同學們繼續動手折紙,進一步揭示出“軸對稱圖形”的概念,以及讓同學們初步了解對稱軸。
然后給出一些同學們知道的幾何圖形和其他圖形,即課本中的`“試一試”,同樣采用小組合作,共同探討的學習方法,來解決問題。這樣設計,能充分調動同學們的各種感官參與學習,既發揮了同學們的解決問題的主動性,又培養了同學們的發散思維,同時一定難度的圖形判斷,讓同學們在跳一跳的前提下才摘到他要的果實,激發同學們愛動腦筋,勇于探索。
同學們學習完了“試一試”,此時同學們對軸對稱圖形已經有了不少的認識,這時,就需要一些習題和游戲來鞏固前面所學的知識,我安排了“找一找”、“做一做”、“猜一猜”三個環節,“找一找”就是課本中的“想想做做”第一題、第五題和第六題,主要是讓同學們來判斷哪些圖形是軸對稱圖形,這兩道題主要是為了讓同學們進一步的鞏固對軸對稱圖形的認識,能準確地判斷出一個圖形是不是軸對稱圖形。“做一做”就是課本中的例題2,讓同學們自己動手來制作出軸對稱圖形,給了同學們自我表現、自我創造的空間,有利于培養同學們積極的學習態度和學數學的親切感,也有利于培養同學們對美的感受能力。“猜一猜” 是在給出軸對稱圖形的一半的基礎上,讓同學們猜出這個圖形的形狀。在這一題上是由簡到難,層層遞進。這既能調動同學們的積極性,又能使同學們進一步加深對軸對稱圖形以及對稱軸的認識。
最后,我安排了一個“欣賞圖片,情感體驗”的環節,用課件展示出一系列美麗的軸對稱圖形,讓同學們充分地享受這些美麗的軸對稱圖形帶來的視覺上的沖擊,感受美、欣賞美。在這節課的最后,我用一個軸對稱的漢字——“美”來進行總結,并將課題補充完整,美麗的軸對稱圖形。
全課設計,力求做到符合同學們的認知特點,想方設法創設生動活潑的教學情境,使同學們始終處于好奇、好學的學習情緒中,讓每一位同學們都學有所得,都體會到成功的喜悅。
課文《軸對稱》說課稿 5
教材分析
《軸對稱圖形再認識(二)》選自北師大版《數學》五年級上冊第二單元軸對稱和平移第二課時。
對稱是一種基本的圖形變換,包括軸對稱、中心對稱、平移對稱、旋轉對稱和鏡面對稱等多種形式。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具有對稱性質的事物很多,學生對于對稱現象并不陌生。例如,許多藝術作品、建筑設計中都體現了對稱的風格。對稱的物體給人一種勻稱、均衡的美感。
教材從學生熟悉的圖案入手,通過形式多樣的活動,讓學生再次感知生活中的對稱現象,進而認識簡單的軸對稱圖形和對稱軸,為學生今后進一步探索簡單圖形的軸對稱特性,把握簡單圖形之間的軸對稱關系,以及利用軸對稱方法對圖形進行變換或設計圖案打好基礎。教材是按照“欣賞——折一折、比一比、畫一畫——猜一猜——看一看、說一說——試一試”的順序逐步展開的,體現了知識的形成過程,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發展學生初步的空間想象、動手實踐能力。
學情分析
學生在三年級第二學期已經接觸一些簡單對稱知識。對稱現象廣泛蘊涵在大自然中,學習這部分的知識,要求學生具備觀察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五年級學生已具備一定的幾何初步知識、空間想象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通過前一節課的學習發現少部分部分孩子動手能力比較強,空間想象能力也還不錯,也具備相應的知識水平,大部分學生學習習慣不是很好,課堂發言受客觀環境的干擾較大,不夠大膽。這就需要老師創設一個良好的課堂氛圍,讓孩子們敢說愿說,大膽暴露自己的思維過程、大膽展示。
說教法
陶行知先生說過:“我們要活的書,不要死的.書;要真的書,不要假的書;要動的書,不要靜的書;要用的書,不要讀的書。總起來說,我們要以生活為中心的教學做指導,不要以文字為中心的教科書。”在數學教學中,從生活中學生感興趣的物體出發,強有力的吸引住了學生,讓學生體會數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系;為學生創設探究學習的情境;同時根據教材的編排和學生心理特點和思維特點,這節課以畫圖為主,引導學生總結方法。
說學法
新課標指出: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要讓學生成為真正的主人,就必須在數學活動中學習數學,也就是在創造數學中學習數學。通過獨立學習與小組合作學習以及觀察、比較、動手操作,有層次的練習,感受數學與生活息息相關,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熱愛生活的情感。
教學目標:
1、借助方格紙,補全一個簡短的軸對稱圖形,或畫出某個圖形的軸對稱圖形。
2、在畫圖活動中,進一步體會軸對稱圖形的特征,積累圖形運動的思維經驗,發展空間觀念。
教學重、難點:
1、借助方格紙,補全一個簡短的軸對稱圖形,或畫出某個圖形的軸對稱圖形。
2、找出所給圖形關鍵點的對應點。
教學過程:
一、 激趣引入
1.出示課件,觀看圖片,欣賞對稱美。
2、淘氣根據軸對稱小房子的一半畫出了整座房子,他畫的對嗎?見圖1圖2
誰來說說自己是怎么想的?
二、自主探究
1.淘氣畫好的房子不對,那怎么改正?
自己先改,然后集體交流。
2.以虛線為對稱軸,在方格紙上畫出圖形的另一半。
教師引導:
1)想象一下對稱軸的過程,感知如何補全一個圖形的軸對稱圖形。
2)找圖形的關鍵點。學生自己先找,然后叫學生上臺演示,并標字母。
3)回想軸對稱圖形的特征,怎樣找對稱點。(數軸點距)。
4)學生自己找出對稱點,然后上臺演示。
5)連接對稱點。
3.學生獨立完成圖形。
4.圖形演示,明確畫法。
找出關鍵點——數出軸點距——描畫對應點——連接對應點
5.欣賞激趣,嘗試制作。
小組合作,試著玩成活動三,并集體交流。
三、鞏固提升
1.基礎練習
1)P24 以虛線為對稱軸,分別畫出下面各點的對稱點,說一說是怎么畫的。
2)以虛線為對稱軸,畫出下面圖形的軸對稱圖形。
2.拓展練習(出示課件)
1)猜字游戲
2)照鏡子
四、 課堂總結
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
五、作業安排
第24頁
3.在下面的方格紙上設計一個軸對稱圖形。
4.看一看,想一想,如何把9變成6。
課文《軸對稱》說課稿 6
一、教材分析
1、地位。本課內容是北師大版七年級下冊第七章第3節內容,在此之前學生已學了《簡單的軸對稱圖形》,對軸對稱圖形已有初步認識。這節課承接前面的內容,是對軸對稱的性質進行探索。從本章教材的編排體系看,由豐富的現實情景中的軸對稱現象→簡單軸對稱圖形的認識→本節探索軸對稱圖形的性質→利用軸對稱性質進行圖形、圖案設計,它屬于中間環節,也是比較重要的一節內容。本節知識的落實,為后續學科知識的學習及計算機輔助平面設計打下基礎。
2、目標。本課時的教學目標:
(1)知識技能目標:通過探索,理解軸對稱的兩條基本性質(對應點所連的線段被對稱軸垂直平分;對應線段相等,對應角相等),并會利用性質完成簡單的軸對稱圖形。
(2)過程目標:經歷探索軸對稱的性質的過程,并體驗探索過程中的成功感受;經歷圖形欣賞與相關數學思考;經歷信息技術與數學學科整合的活動過程。
這兩個目標是根據新課程標準,結合教材內容及學生現有數學基礎確定的。
3、重點、難點。本課時教學重點是:對軸對稱的性質的.理解。難點是運用幾何畫板探索軸對稱的性質。
二、教法探討
1、教學策略上,以信息技術與數學學科整合的思想為指導,采用了:提出問題→自主探索→交流討論→歸納總結的方式。因為這節課本身就是一節探究性課,這種方式有利于培養學生良好的思維習慣和探索能力。
2、思維活動組織上,采取了:任務驅動→問題情景→猜想驗證→得出結論以及從個別到一般概括的方法,這樣做的目的是順應學生的認知規律來更好地掌握知識,培養能力。
3、教學信息的呈現上,以學生熟悉的感知材料為基礎,采用了大屏幕投影,把信息清晰、準確地傳遞給每位學生。圖形圖象的呈現采用動靜結合的方法,圖形由靜到動的變化體現數據變化的過程中幾何關系的不變性,使學生加深對所研究對象的理解。這一點是傳統教學所不能實現的。
4、教具、媒體的使用,選擇了多媒體教室,這是基于兩方面的原因:
(1)基于教材。新教材倡導運用多種方式探索圖形的性質。課本通過對折扎孔的辦法探索軸對稱的性質,這是從“形”的角度來理解的,能否通過度量從“數”的角度對軸對稱的性質進行定量分析呢?想到了使用國際上比較流行的數學軟件──幾何畫板。
(2)基于教法。教法中提到了讓學生自主探索(猜想、驗證)等手段來解決問題,而電腦正好為我們提供了一個非常方便、精確的實驗平臺,用它可以準確測量每一條線段的長度和角的大小,并自動呈現結果,方便我們利用數值來探究圖形性質。
三、學法指導
本節課主要是想通過“形”和“數”兩種不同的角度來說明問題的。對于從實際問題中測量出的“數值”,學生更認可它的客觀性和真實性,因此分析對象的數量關系尤為重要。基于這樣的考慮本節課采用了幾何畫板來探究圖形的性質。
教學中通過對兩種不同的圖形以及動態圖形的探索、驗證,強調了圖形性質的客觀性、真實性,從而突出重點。
練習設計中采取先示例,后學生操作的方法是為了分散難點。
四、整節教學程序的設計
從學生的年齡、心理特征出發,首先用一幅動態的軸對稱圖案展示給學生,使他們感受到數學的美,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望,接著通過學生生活中熟知的材料,引出問題,然后引導學生尋求解決問題的途徑,再通過反饋訓練,進一步鞏固所學知識,最后歸納總結完成本節教學任務。
以上是自己對本節課的教學構思和理解,不足之處敬請各位專家批評指正!
課文《軸對稱》說課稿 7
一、說教材
《軸對稱圖形》是蘇教版小學數學三年級下冊第七單元的教學內容,本課是在學生認識簡單的平面圖形的基礎上進行的,教材從學生熟悉的事物入手,通過形式多樣的活動,讓學生初步感知生活中的對稱現象,進而認識簡單的軸對稱圖形和對稱軸,為學生今后進一步探索簡單圖形的軸對稱特性,把握簡單圖形之間的軸對稱關系打好基礎。教材先通過天安門、飛機、獎杯的實物圖讓學生觀察、分析他們的共同特點,引出“對稱”的概念。接下來教材將這幾樣物品抽象為平面圖形,引導學生通過對折發現軸對稱圖形的基本特征,并初步描述了軸對稱圖形的概念。
二、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通過觀察和動手操作,使學生初步體會生活中的對稱現象;認識軸對稱圖形的一些基本特征,會識別軸對稱圖形,并初步知道對稱軸。
2、能力目標:培養學生自主探究、觀察、比較和概括的能力,以及小組合作意識。
3、情感目標:讓學生在認識、制作和欣賞軸對稱圖形的過程中,感受到物體或圖形的對稱美,激發對數學學習的積極情感。
教學重點:理解軸對稱圖形的特征。
教學難點:掌握識別軸對稱圖形的方法。
三、說教法
新課標指出,教無定法,貴在得法。我注重豐富學生對形狀的.感受和認知,聯系實際生活,創設問題情境,采用直觀演示法、設疑誘導法、操作發現法來組織學生開展探索性的學習活動,讓他們在自主探索中學習新知,經歷探索,獲得知識。
四、說學法
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是單純的依賴模仿與記憶,而是一個有目的的,主動建構知識的過程,為此,我十分重視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在本課中,我指導學生學習的方法為:動手操作法、自主探究法、觀察發現法、合作交流法。讓他們在折一折、議一議、說一說、剪一剪等一系列活動中感知對稱的特征。
五、說教學程序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課件出示天安門、飛機、獎杯圖片(注意不同角度的對稱),引導學生觀察歸納這些物體的共同特征,接著通過多媒體演示將這些物體抽象成平面圖形。最后通過課件演示這些圖形的對折,讓學生觀察這三幅圖的左邊和右邊或上面和下面,它們的形狀、大小怎樣?通過觀察,估計學生能發現圖形的左邊和右邊或上面和下面形狀大小一樣,從而自然的引出課題。
(二)、自主探究,感悟新知
1、折一折
讓學生拿出課前準備好的天安門、飛機和獎杯三個圖形,動手對折,引導觀察發現。
2、說一說
操作后引導學生交流,根據學生的表述,抓住時機,引導理解“對折”、“重合”、“折痕”等關鍵詞,引導學生采用比較法區分“重合”與“完全重合”的區別,適時幫學生進行歸納總結,引導學生得出軸對稱圖形的概念,知道對稱軸。
3、辨一辨
結合“試一試”,讓學生從學過的一些簡單的平面圖形中識別其中的軸對稱圖形。引導學生判斷,操作驗證,說理由,對是不是所有的“三角形”和“平行四邊形”都是軸對稱圖形展開討論,辨析,結合直角三角形和菱形,讓學生明確要針對“這個三角形”或“這個平行四邊形”進行辨別,體驗數學的嚴謹性和“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初步思想。
4、做一做。(創造軸對稱圖形)
以小組合作的方式,讓學生動手制作軸對稱圖形,通過制作進一步體會軸對稱圖形的對稱軸兩邊能完全重合。學生制作的方法是多樣的,畫、剪、圍、拼……都可以,制作方法雖然不同,原理都是相同的,都在制作對稱軸兩邊完全重合的圖形。在這里我引導學生一邊制作一邊體會,相互說說是怎樣做的、怎樣想的,為什么說做成的圖形是軸對稱圖形,以達到制作的目的。
(三)鞏固練習、強化新知
練習是掌握知識,形成技能,發展智力的重要環節,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規律,本著趣味性,思考性,綜合性的原則,由易到難,由淺入深,力求體現知識的縱橫聯系,做到形式均勻,層次分明,我設計以下幾組練習題。
1、基礎練習:“找一找”。“想想做做”第1、2、5、6題。
設計理念:讓學生進一步的鞏固對軸對稱圖形的認識,能準確地判斷出一個圖形是不是軸對稱圖形。
2、拓展練習“畫一畫”“猜一猜,連一連”。“想想做做”第3、4題。
(四)、全課小結
課的最后,讓學生說說收獲和體會,以學生自我回顧的方式進行小結,促進學生對知識的內化掌握,培養學生自己整理知識的能力,以更大的熱情投入到下一節課的學習。
(五)欣賞圖片,情感體驗
課件播放:生活中的對稱。
設計理念:一方面讓學生感受到對稱的美,另一方面也讓學生體會到數學來源于生活又運用于生活。
五、說板書設計
軸對稱圖形
完全重合——軸對稱圖形
對折
折痕——對稱軸
設計理念:板書設計力求體現知識性和簡潔性,使學生一目了然。
六、教學反思:
《軸對稱圖形》這節課的教學中,我能夠做到充分理解教材,大膽挖掘創造使用教材。教學過程中能夠按照學生的認知規律,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創設問題情景,激發學生學習的欲望。采取“折一折,拼一拼,分一分,說一說”等實踐活動,讓學生充分經歷知識的形成過程,感受了學習數學的快樂,培養學生觀察、交流、操作的能力。
一)、新授新穎,注意學生動手操作。
在新授部分,通過出示天安門圖形、飛機圖形、獎杯圖形,讓學生動手折一折去發現對稱軸,讓學生去自己做一個軸對稱的圖形,這樣讓學生在動手操作中掌握了軸對稱圖形的特點,并且找出關鍵詞:對折和完全重合。讓學生記憶深刻。
二)、給學生自主發展的空間,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能力。
新課程倡導學生積極參與、探究、交流、合作等多種學習活動,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這節課,我把學習的權利放給了學生,從一開始的感知,到進一步的深入理解,再到學生運用自己的體驗,創造出各種軸對稱圖形。整個的教學過程,都向學生提供充分從事數學活動和交流的空間,讓學生在這種空間下,和諧發展,真正培養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能力。
三)、為學生樂學創設了一種情境,關注學生個性發展,培養審美情趣。
學習數學的過程應當成為積極的、愉快的、富有想像的過程。本節課從導入到新授,到練習操作,學生動手“做”出軸對稱圖形,又給學生一個展示自己個性的機會,使學生在獲取數學知識的同時,受到美的熏陶,培養積極、健康的審美情趣。
值得探討的問題:
1.《軸對稱圖形》一課,就教材特點來說,很容易把課上得生動、有趣,但本節課有點欠缺,就是對本節課的重點知識(對折后完全重合)強調的不夠。
2.探究新知的教學環節有點零亂,應做適當的調整。
課文《軸對稱》說課稿 8
一、說教材
本節課的內容是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 二年級上冊數學第五單元第二課時--對稱。
這節課是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以及已學習了位置及左右等知識的基礎上,借助于生活中的實物和學生的操作活動進行教學的。對于低年級學生來說,對稱的現象并不太熟悉。對此,教材在編寫時注重直觀性和可操作性,呈現的教學內容是通過蝴蝶、蜻蜓、樹葉和臉譜的實物圖讓學生觀察,引出對稱的概念。為了幫助學生順利理解軸對稱現象,找準并會畫對稱軸,在理解教材的基礎上,我把原教材進行了靈活的調整,力求體現新知識的層次與深度,把主題圖中的蝴蝶、蜻蜓、樹葉、臉譜糅合貫穿于每個環節之中。本堂課是學習空間與圖形知識的必要基礎,對于幫助學生建立空間觀念,培養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
依據從初步到抽象的認知規律以及兒童的心理特點,我確定以下教學目標:
認知目標:通過觀察、實物操作,初步認識軸對稱現象。能判斷出哪些東西是對稱的,并能找出它們的對稱軸,學會畫對稱軸。
能力目標:培養學生自主探究、觀察、比較和概括能力,以及小組合作意識。引導學生在合作中交流、學習、互動。
情感目標:通過情境畫面的引入,滲透愛國主義教育和審美教育,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也讓學生感受到對稱的美,學會欣賞數學美。
而在上述目標中,我將“認識軸對稱圖形的基本特征”作為本節課的重點,將“理解什么是對稱”作為本節課的難點。
二、說教法
新課標指出,教無定法,貴在得法,數學的教學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之上。對于低年級學生來說,他們的學習比較積極,但不穩定,知識和思維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多數學生操作、口述、思考不能很好地有機結合,缺乏有序性和準確性。針對這種情況,我采用直觀演示法,設疑誘導法,操作發現法來組織學生開展探索性的操作活動,讓他們在自主操作中學習新知,經歷探索,獲得知識。
三、說學法
有效的數學學習不是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而是一個有目的的、主動建構知識的過程,為此,我十分注重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在本節課中,學生學習的方法為:動手操作法、觀察發現法、自主探究法、合作交流法。讓他們在剪一剪、折一折、說一說、畫一畫、聽一聽等一系列活動中感受對稱的特征。
四、教學設計環節:
我將本節課分為五個環節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我將播放一段神舟六號振奮人心的發射場景,一邊播放一邊解說:同學們,我們的祖國真偉大啊,能將人類送上太空,我真為我們的祖國感到驕傲!接著,我將神舟六號的樣子畫下來,再出示飛機、汽車,也將他們的樣子畫下來,將實物抽象成平面圖形,我先進行演示,然后將徐行對折,讓學生觀察這幾幅圖左邊和右邊的形狀怎樣。通過觀察,估計學生能發現,圖形的左右兩邊形狀大小一樣,從而自然地引出課題(板書:對稱)
通過播放錄像、設置情境,自然地導入新課,一方面是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一方面試吸引學生注意力,激發探究知識的積極性,也是學生體驗到數學來源于生活。
自主探究,感悟新知
1、認識對稱
探索是數學的生命線,倡導探索性學習,引導學生經歷知識的獲取過程是當前小學數學教學改革的理念。了解對稱的特征是本節課的重點。在這環節中,我設計了四個層次:剪一剪、說一說、折一折、變一變。在每個層次的教學過程中,我大膽放手讓學生經歷小組合作、自主探究、動手操作來發現對稱的特征,把探索的時間和空間交給學生,讓每個學生都參與到活動中來。
一開始,我神秘地說:“老師剪了一個對稱圖形,你能猜猜是什么嗎?”邊說邊出示對折的蝴蝶圖讓學生猜。當學生猜出是蝴蝶時,我將它打開并貼在黑板上。并告訴學生老師還將它制作成小書簽,要送給大家,這樣設計有兩個目的:一是鼓勵學生認真學習,積極參與,作為后面認識對稱軸的學具,接著讓他們在小組內互相交流怎樣建才是一個對稱圖形,再讓他們合作,嘗試剪出對稱圖形。我先讓學生相互交流的目的是讓他們感受到別人的思維方法和過程,以改變自己在認知方式上的單一性,在相互爭論、補充、交流中找到恰當的方法。
學生在自主探究、動手操作的過程中,我進行巡視,發現有學生會通過對折再剪,我會讓他把剪好的圖形進行展示,問他是怎么剪的。如果他說,我是先對折再剪時,我會對他的回答及時給予肯定,讓他們嘗到成功的喜悅。
接著我再引導學生把剪好的圖形對折看看,估計學生會通過動手操作后發現,圖形兩邊疊在一起,形狀大小一樣。根據學生的回答,我歸納出對稱的概念并板書。(板書:對折,完全重合)
對折后,圖形兩邊疊在一起,形狀大小一樣,我們說它們兩邊完全重合,這樣的圖形就是對稱圖形。
學生通過動手操作、自主探索已經知道什么是對稱的,我再利用課件展示圖片,讓學生來辨別哪些圖形是對稱的,安排的順序是從形象的生活實物到抽象的圖形。我估計0、8、以及后面的字母A、H,學生較難辨別,于是我通過演示對折來驗證。這樣學生就對對稱現象更加清晰了。
認識對稱軸
現代課程論認為,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只是按照被動的教學內容進行教學。在這環節中,我結合學生好玩好動的心理特點,選擇貼近生活的蝴蝶制作成小書簽作為學生認識對稱軸的學具,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學得樂此不疲,以達到本節課的三維目標。
在教學對稱軸之前,先對學生之前表現出來的學習熱情給予肯定,并獎勵學生每人一個蝴蝶小書簽,問這個是不是對稱圖形,你是怎么知道的?估計學生會說,通過對折。接著就請全班同學把圖形對折來驗證。再讓學生打開看看,圖形中間有什么?估計學生通過觀察能發現,中間有一條折痕。我會對學生的回答既是給予贊許,并告訴學生,對折后中間這條折痕就是這個圖形的對稱軸。(板書:折痕--對稱軸)
接著我示范畫對稱軸。(板書畫對稱軸)引導學生在小書簽上畫出它們的對稱軸,并在小組內評價誰畫得最棒!并且互相糾正錯誤。
看書置疑,解答疑問
愛因斯坦說過:提出一個問題比解決一問題更重要。因此,我尊重學生在學習中提出的.每個問題,由此來知道他們在認知中的疑點,及時給予解答。這樣不僅使學生在課堂上消化理解教學難點,更重要的是,培養了學生的問題意識。
鞏固練習,強化新知
練習是掌握新知、形成技能、發展思維的重要環節,根據學生的心理特點和認知規律,結合趣味性、思考性、綜合性相結合的原則,由易到難、由淺入深,以求體現知識的縱橫聯系,做到形式新穎、層次分明。我設計了以下練習環節:
第一題是課本68頁的做一做。這道題是要求學生判斷出哪些圖形是對稱的。接著畫出他們的對稱軸。我估計星星學生會從不同角度畫出它的對稱軸。
第二題是課本70頁的第二題。通過折一折,找出一條到多條對稱軸。根據學生的匯報,我再利用課件進行演示。
第三題是課本第70頁的第三題。這道題有點難度,是要求學生根據對稱的特征畫出圖形的另一半。
第四題是游戲找朋友。我將教材中的臉譜運用到游戲中,制作成幾對顏色不同的臉譜,并分成兩半,讓學生通過游戲找朋友來拼成對稱的臉譜。讓學生在玩中鞏固了對稱的知識。
再讓學生聯系生活,舉例說出生活中所見到的對稱現象,讓學生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最后是欣賞現實中的對稱現象。請大家一起來欣賞。
全課小結,交流評價
讓學生談談自己的感受,自己的收獲,在交流中得到大家的肯定,使他們充滿自信。
板書設計力求體現知識性和簡潔性,學生一目了然。
課文《軸對稱》說課稿 9
各位專家,領導、老師們:
大家好!
我說課的內容是“軸對稱”。
下面,我從教材分析,學情分析,教學目標,教學方法與教學過程,板書設計,教學反思等幾個方面對本課的設計進行說明。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及作用
本節內容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二年級數學上冊第五單元中的《軸對稱圖形》
對稱是數學中一個非常重要的概念,教科書從人生活的圖形入手,學習軸對稱及其性質,通過圖片及空間想象,歸納他們的共同特征。通過本節課的教學,主要是訓練學生初步的審美能力和初步的圖案設計操作技能,拓展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
因此,這一節課無論在知識上,還是對學生觀察能力的培養上,都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學情分析
1、學生已學過一些平面圖形的特征,已形成了一定的空間觀念。
2、自然界中具有軸對稱性質的事物很對,學生已有了一定的感性基礎。
3、二年級的學生已經有了合作學習、自主探究、動手實踐操作等活動的能
力,因此在教學設計中可以讓學生從實踐中感知,從觀察中發現,從發現中總結歸納,再將理論知識與生活實踐相聯系,做到在學習中體驗生活、在實踐中學習數學。
三、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使學生通過觀察、操作,初步認識軸對稱現象,了解“對稱”“對稱軸”等概念,并能在方格紙上畫出簡單圖形的軸對稱圖形
2、能力目標:通過變一變、猜一猜、畫一畫等實踐活動,使學生能準確辨認軸對稱圖形,提高學生的空間觀念,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動手實踐能力以及合作探究的能力。
3、情感目標:通過各種實踐活動,使學生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緊密聯系,體驗學數學、用數學的樂趣,學會欣賞數學美。
4、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認識對稱圖形,了解對稱圖形的基本特點
教學難點:認識對稱軸,會利用對稱軸的性質完成對稱圖形的繪制
四、教法選擇、學法指導
根據二年級學生的認知規律,以本課內容的特點,我設計了教師激趣引導、學生動手操作等活動,從感知中獲得對軸對稱圖形認識的教學方法,力求體現以下幾方面理念:
1.情景教學活躍課堂氣氛,加強實踐培養協作能力和動手能力。
2.動手操作采用直觀教學,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數學概念,便于習得新知。
3.積極評價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建立和諧的師生互動的教學氛圍。第一個環節:“玩”對稱,魔術引入
本環節設計了兩個魔術活動:
第一個是教師變魔術
課的開始,教師給學生帶來帶來一個小魔術,我來演示一下設計意圖:其實我上網查了許多教學案例,都是從剪紙開始教學活動的,但是呈現的方式卻不能將全部學生的積極性調動起來,年級的孩子們雖然年齡小,但是他們的認知世界很廣泛,喜歡時尚的活動,接觸新鮮的活動,對一些簡單的活動,常常做的事情,興趣并不那么濃厚了,因此我將這個環節用“小魔術”進行了一下包裝,使“活動”更時尚,更能在課的開始有效的調動全體學生的好奇心和積極性。
這個活動之后,學生會立刻又了“動”的欲望,因此,我設計了第二個魔術,師生共同操作(即用復寫紙畫)我來演示一下
設計意圖:這個活動是對第一個活動的升華,從看、猜到自己動手操作,自助感知發現,這是一個層次的提升,也是對新知感知的強化。同時又把學生的好奇心、探索欲最大限度的激發出來了。
第二個環節:“識”對稱、感悟新知
在這個環節中,第一部分是“觀察”識對稱
剛才兩個魔術活動生成了多幅軸對稱作品,先引導學生觀察第一魔術產生的作品,也就是剪紙作品。
同時教師設疑:觀察黑板上的剪紙作品,你發現了什么?
對于這個問題,我嘗試過幾次,學生都能很快就發現圖案的左右兩邊相同。進而,教師追問:你是怎么知道?
因為學生有過剪紙的經歷,所以很容易就會說出,在剪紙之前,先把紙對折,然后再剪的,只剪出圖形的一半,打開紙,整個圖形就剪出來了。左右兩邊是相同。有可能學生在說理由時,語言表達沒有那么準確,沒有層次,但是孩子能用自己的語言說清楚就可以。孩子在表達觀點時,教師應配合動作演示,這樣,配合學生的表達,便于全體學生的理解,也為理解“重合”一詞做了鋪墊。這部分學生觀察活動,可以找兩三個同學說,基本表達清楚后,教師就可以拋出準確的概念:如果一個圖形沿著一條直線對折,兩側的圖形能夠完全重合,這個圖形就是軸對稱圖形,這條折痕所在的這條直線就叫做對稱軸。用虛線表示。(同時教師演示畫出對稱軸)
本環節的第二部分就是體驗新知、聯系生活、靈活運用
學生已經有了理論概念作為支撐,將理論知識靈活多樣的運用到生活實踐中,才能有效的鞏固新知。
這部分,我設計了三個活動:
第一個活動:檢驗復寫紙畫出的圖形是否對稱
師設疑:剛才我們用復寫紙畫了幾個圖案,它們是軸對稱圖形嗎?
學生能很快就回答出是。教師再進一步追問:為什么是?對稱軸在哪里?這個問題,讓找兩三個同學說,給更多同學發言的機會,反復鞏固新知。設計意圖;剛才,第二個魔術用復寫紙畫,是每個學生都親生經歷的過程,用剛剛掌握的理論新知與這個過程體驗相結合,進一步驗證了理論概念,也讓學生經歷了概念形成的過程,對新知的理解起到了促進的作用。
第二個活動是:探究典型圖形是否對稱
這個活動,從探究長方形是否是對稱圖形,有幾條對稱軸開始,進而逐步探究正方形、五邊形、六邊形和圓這幾個圖形是否是軸對稱圖形,有幾條對稱軸,在探究正方形和長方形是否是軸對稱圖形、有幾條對稱軸時,我采取學生自主探究的形式,探究圓是否是軸對稱圖形,有幾條對稱軸時,我采用合作探究的形式,讓學生在小組爭論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這部分教學內容的安排,我認為應該根據所教班級的實際情況,設計探究圖形的數量,在這個表格中,我們還可以增加五邊形、六邊形等圖形。
第三個活動是,聯系生活,體驗對稱
這個活動呈現的形式是《闖關奪星》
以組為單位,選題闖關奪星,題目設置為一星題、二星題、三星題、星越多,題目越難,這樣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學生的斗志,喚起學生的挑戰欲望。
本環節,我設置了三道題,一個組完成一道題,最后集體反饋。這三道題分別是:
判斷英文字母是否對稱。判斷生活中物品是否對稱,猜藝術字、
各個組分別完成自己的習題后,分組集體匯報。在匯報的過程中,為了避免一個組匯報,其他三個組注意力不集中現象,我又設計了加分題,例如:在判斷生活中圖形、數字、字母是否對稱后,其它組成員畫出對稱圖形、數字或字母的對稱軸,畫對的給本組加星。
設計意圖:本環節主要是聯系生活實際,進一步體驗、鞏固新知,在練習的設計中,我力求體現,從抽象事物到直觀事物,從書本簡單圖形到生活現象,從解決單一問題過渡到解決較復雜問題,由易到難,由簡到繁,層次分明。使學生的認知面不斷擴大,能力逐步提高。在練習的形式和反饋形式上,從學生的年齡特點出發,讓學生在“玩”中開拓思維、驗證新知,在合作中提升能力、鞏固新知,最終突破教學重點。
第三個環節:深“探”對稱,感悟性質
在講解對稱時,有個難點就是根據對稱軸的性質,在方格紙上畫出簡單圖形的軸對稱圖形。
我之所以把這部分知識定義為難點,是因為,以前在我們學校的教學月中,我做過這節課,如果這部分知識,您讓學生自己探究,學生們也能說出方法來,但是能說出來,并不代表學生真正理解,也不代表,在習題中能正確運用。有時候,我們為了使做課的效果好,這部分知識事先鋪墊一下,可是如果回歸到真實的課堂中,而不是做秀的課堂中,這部分知識怎么教的自然,教得明白,學生怎么樣能真正自己學會,是我這次思考的重點,想了好幾天,突然想到了復寫紙,于是,我利用復寫紙,先讓學生體會對稱軸的性質,雖然我們的教參中說,“對稱軸兩側相對的點到對稱軸的距離相等”的性質,教材中沒有明確給出,就不要求學生掌握。但我認為,就是這句話才是解決這個環節的重點,可是給學生這么抽象的`話,學生又不能理解。但我可以用復寫紙讓學生體會這句話。將白紙對折,
復寫紙放中間,在離折痕(也就是對稱軸)近的地方點一個點,再讓學生離折痕(也就是對稱軸)遠的地方點一個點,打開白紙觀察對稱軸兩邊的點有什么特點?
學生會發現,對稱軸兩邊對稱的點到對稱軸的距離相等,這兩個點是對稱的。當學生體會到這一點后,我再出示方格紙,方格紙的一側點好點了,讓學生根據對稱軸的位置,點出每個點的對稱點。
完成這個活動后,在出示簡單的圖形,根據對稱軸的位置,畫出簡單圖形的軸對稱圖形
設計意圖:這個環節的設計從體驗、發現中突破難點,將難點,由易到難,逐步,逐層拋給學生,這樣學生既不會覺得難,又覺得這個活動很有趣,讓學生在有梯度的活動中,學到新知。
第四個環節:“賞”對稱,提升認識
本節課的其中一個教學目標就是讓學生體驗對稱的美,體驗數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系,因此在此環節中,我設計了兩個內容;
1、讓學生說說生活中的對稱
2、欣賞生活中的對稱(欣賞片配有音樂,讓學生在愉悅的氛圍中,體驗對稱的美,豐富學生的視野,同時與學生說說生活中的對稱做了一個呼應,將抽象的語言相信變為直觀的事物欣賞)
(1)注意評價內容的多元化
通過課堂中學生展示自己對所學內容的理解,交流對某一問題的看法,動手操作的表演,各種問題嘗試解答等活動,使教師從學生思維活動、有關內容的理解和掌握,以及學生參與活動的程序等多層面地了解學生。
(2)注重對學生學習過程的評價
在整個教學過程中,通過對學生參與數學活動的程度、自信心、合作交流的意識以及獨立思考的習慣,發現問題的能力進行評價,并對學生中出現的獨特的想法或結論給予鼓勵性評價。
五、設計說明
根據義務教育階段數學課程的要求,結合教材的編寫意圖,在本節課設計時,我遵循以下原則:觀圖引入激發興趣,學習過程體現自主,知識建構循序漸進,思想方法有機滲透。
課文《軸對稱》說課稿 10
一、說教材。
1、說課內容:
九年義務教育人教版課標實驗教材《數學》第三冊第五單元第二小節p68頁《美麗的軸對稱圖形》。
2、教材的編寫意圖:
教材在編排上,按照知識引入——概念教學——知識應用的順序逐步展開的,體現了知識的形成過程。教材借助于生活中的實例和學生的操作活動如觀察、剪一剪、畫一畫等,幫助學生發展空間觀念,層次分明,循序漸進地指導學生認識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具有軸對稱性質的事物,使學生進一步認識前面所學的平面圖形的本質特征,了解對稱在生活中的應用性,體驗生活中的數學美,并學會欣賞數學美。
3、教學目的:根據課標的要求和教材的特點,結合二年級學生的實際水平,本節課可確定如下教學目標:
1、使學生初步認識軸對稱圖形,知道軸對稱圖形的含義。
2、能夠找出軸對稱圖形的對稱軸。
3、能將軸對稱圖形的知識用到實踐中去,培養學生運用知識的能力。
教學重點:使學生知道軸對稱圖形的含義,并了解軸對稱圖形的特征。
教學難點:1、了解軸對稱圖形的特征;2、找出軸對稱圖形的對稱軸。
二、說教法。
整節課,我根據教材和學生認知特點,設計了五個大的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體驗對稱、感悟對稱、理解對稱、并且在欣賞的活動中體驗對稱美。
第一個活動是讓學生在情境中初步感知對稱。讓學生欣賞蜻蜓、蝴蝶、臉譜等常見的對稱圖形。并動畫演示對稱,初步對稱。
第二個活動,設計的是動手折一折,在折一折中體驗對稱圖形的特點,對對稱、對稱圖形有一個直觀的了解,并知道對稱圖形的折痕就是它的對稱軸。
第三個活動,在學生了解了對稱及對稱圖形后,讓學生跟著圖片一起欣賞各種對稱物體、圖形。把生活中的數學知識:對稱及對稱圖形在課堂上進行抽象、概括后,又回到現實生活,讓學生用數學的眼光去判斷生活中的對稱,培養學生用數學的眼光看生活中的數學,同時,進行了美的熏陶。
第四個活動, 設計的是讓學生“找一找”、“畫一 畫”,在各種圖形事物中找一找那些是對稱圖形,那些不是對稱圖形?在找的同時,感悟到對稱圖形的特點,同時讓學生感受到生活中到處都有對稱,到處都有對稱的事物。同時畫出對稱軸。
第五個活動,是讓學生動手畫一畫對稱軸,進一步理解對稱及對稱圖形的特點,接著,出示正方形、長方形、和圓,讓學生找對稱軸,由于可找很多條對稱軸,讓學生感悟到同一個物體有不同的對稱軸,感覺到對稱的奧妙。
三、說學法指導。
本課遵循了概念教學的規律,指導學生觀察、操作、引導概括,獲取新知;引導學生運用自主、合作、探究的三維學習方式進行探究性學習。教學中創設操作、實驗、探究的機會,把學習過程中學生的發現、探究、研究活動凸顯出來,使學習過程更多的成為學生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讓學生在開放性的自主活動中求發展。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動口、動手、動眼、動腦為主的學習方法,使學生學有興趣、學有所獲。
四、說教學程序
課堂教學是學生數學知識的獲得、技能技巧的形成、智力、能力的發展以及思想品德的.養成的主要途徑。為了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我對整個教學過程進行了系統地規劃,遵循目標性、整體性、啟發性、主體性等一系列原則進行教學設計。設計了五個主要的教學程序是:
(一)引趣激情,導入新課。
(二)指導觀察,認識特點。
(三)綜合練習,加深認識。
(四)拓展知識,發展思維。
五、有待探討之處
第一個困惑:關于對稱軸是用虛線還是實線?
關于這個問題,大家爭論比較大,本冊教材上是用虛線,而到了高段,兩種線都可以。于是我請教了幾個在小數教學方面比較有影響的論壇上的朋友,想聽聽大家對這個問題的看法。大家意見并不統一,但都認為對稱軸不是真實的線,是人們為了方便找出對稱點以便作出圖形虛擬的,而初中八年級的教科書上也是以虛線的形式出現的。當然,論壇上的交流不能作為教學的依據,但也是一種思路的啟示。我個人還是比較傾向于虛線,因此在教學時還是以教材為準,認為是虛線。
第二個困惑的是,人民幣中的一元硬幣,是不是對稱圖形?
這個爭論也比較大,我在這節課上正好沒碰到,但在練習和檢測中還是碰到了。如果只看外形,它是一個標準的圓,那么它就是對稱圖形,但若看里面的圖案,則又不對稱了。很困惑,請各位同事指點!
課文《軸對稱》說課稿 11
學生已經學習了平面圖形的特征,形成了一定的空間觀念。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大量的軸對稱事物為學生的認知奠定了較強的感性基礎,本節課就是要在這些感性基礎上建立起軸對稱圖形和對稱軸兩個概念,為學生以后其他的空間圖形打下基礎,并在學習過程引導學生去發現和創造生活美。
二年級學生活潑好動、天性使然,對探究活動有著較強的興趣,并且已經基本具備了正確的是非觀念。所以在教學中充分利用學生的這一天性,力爭讓學生自己在欣賞美、創造美的過程中去突破本節課的教學重難點。
結合教材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我為本節課設定了一下三個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
通過觀察、動手操作認識軸對稱圖形和對稱軸兩個概念。能辨別身邊的那些圖形是軸對稱圖形并能找出它們的對稱軸。
2、能力目標
在動手操作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和創新思維能力。
3、情感目標
在探究新知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審美意識、激發學生學數學、愛數學的情感。
這樣的目標設定打破了傳統教學觀念,從過于關注概念本身轉化到關注學生學習過程和情感體驗上來,立足教學目標多元化,讓學生在掌握認知目標的同時還要關注學生各方面的能力的發展,教會學生體驗欣賞軸對稱圖形的美。
本節課的教學重點是
通過觀察和動手操作認識軸對稱圖形,能辨別那些圖形是軸對稱圖形。
結合教學重點和我班學生學習情況我把找出軸對稱圖形的對稱軸做為本節課要突破的教學難點。
在教學過程中要用到的多媒體課件、幾何圖形、彩色卡紙、剪刀、尺子等是我所準備的教具和讓學生所準備的學具。
新課標指出教師是課堂的組織者、引導者、參與者根據這一理念我遵循激、導、探、放的原則,在教學過程中精心創設游戲,誘導學生思考,鼓勵學生多做交流,大膽創新。學生是學習的主題,學生在課堂中的參與情感與參與度是課堂教學效果的重要因素,因此在教法的選擇上,我體現了玩中學、學中玩、合作交流中學、學后合作交流的思想。本節課為了體現學生是學習的主題,我立足學生的學創設了一下的教學程序。
一、創設情境游戲引入
我和學生一起玩了一個為米奇加耳朵的游戲。這樣的教學設計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營造了活躍的課堂氣氛,又在設計中滲透了軸對稱的內容,為后面的學習做了鋪墊。
二、主動參與探究新知
為了讓學生直觀感知軸對稱圖形的,我讓學生欣賞了大量的軸對稱圖形的圖片,如無聲世界舞蹈《千手觀音》的三組圖片,自然界中一組蝴蝶的圖片、日常生活中大量經常運用的軸對稱事物的圖片。學生從這些圖片中很快感知出這些圖形兩側分別對應相等。為了讓學生更深刻的感知軸對稱圖形,激發學生的創造欲望,我又讓學生欣賞了中國傳統的剪紙藝術和戲劇舞臺上的臉譜藝術。接著讓學生從身體和日常生活中發現的大量軸對稱現象中找出規律,自由創造軸對稱圖形。由于是自由創作,孩子們的想法不僅相同。當他們創作完成我讓他們在小組內交流想法和做法,并展示自己的結果。讓學生從動手操作中歸納出要沿著當中的`直線對折,兩側完全重合,這樣的圖形就是軸對稱圖形。折痕所在的直線就是對稱軸。通過電腦的演示,學生的動手操作、我的細心引導把美術創作何數學課堂有機的整合起來,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觀察概括能力。把學生的作品當做課堂資源充分利用,讓他們享受到成功的喜悅和學會欣賞軸對稱圖形的美。
為了突破本節課的重難點,讓學生再次動起手來,讓他們拿出自己的幾何圖形折一折、畫一畫找出軸對稱圖形和對稱軸。我則積極參與到學生中去,重點指導那些容易出錯的圖形,如:五角星有幾條對稱軸、沿著長方形的對角線折,你發現了什么?沿著圓的直徑對折多試劑次,你有發現了什么?我讓學生把這些探索過程歸納成一句話說給系朋友們聽。通過學生的動手操作、洞眼觀察、動腦思考、動口歸納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各種感官參與到學習中來,既發揮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又培養了學生的發散思維,在新課中學生通過看一看、做一座‘講一講,感知出軸對稱圖形的特點,再通過展示、觀察、討論總結出軸對稱圖形的概念,有用理論指導實踐在折一折、畫一畫中深化探索過程。
第三個環節,綜合實踐學以致用突出數學來源于生活用于生活的理念。首先我出示了直觀判斷題,學生每天大量運用的數字、字母和漢字。讓學生觀察判斷進一步加深對軸對稱圖形特點的認識。學生判斷后又引導學生交流品味中國漢字的對稱美。既弘揚了中國文化又體現了數學課堂的德育性,做到了知識性技能性、思想性藝術性的高度融合。又讓學生用理論指導實踐、創造性的體驗軸對稱圖形的特點。
1、讓學生創造性的擺一個從正面看身體左右兩側是軸對稱圖形的姿勢。
2、讓兩個或三個學生合作用身體共同組成一個軸對稱圖形。
本節課的最后我又設計了一個“小小設計家”的征稿啟事讓學生為我們的新鄰居“福源中學”設計新校門。首先我和學生一起欣賞了許多中外著名建筑和日常生活中的軸對稱事物的圖片。通過信息網絡、美術鑒賞、數學教學三個有機整合,教會學生獲取信息的方法和途徑,引導學生學會欣賞軸對稱圖形的美,利用學生的好奇心,積極參與到新校門的設計中來,做到了學以致用。
練習的設計從加深認識、體驗創造、拓展參與逐層加深培養學生創造思維和合作意識。教學有課內向課外的驗身增加了學生應用實踐的機會。
全課小結:本節課從游戲引人、動手操作、交流感受、課外延伸最大限度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在學數學、愛數學、用數學中獲得美的感受,受到美的熏陶。
我的板書摒棄了傳統的用文字表述概念的做法,力爭有簡潔明了的文字表述復雜的概念,把學生作品當做課堂資源充分利用,讓學生享受到成功的喜悅,感受的學習的快樂。
尊敬的各位評委、各位老師,我的說課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課文《軸對稱》說課稿】相關文章:
軸對稱變換說課稿11-04
軸對稱圖形說課稿12-07
《軸對稱圖形》說課稿07-28
《軸對稱圖形》說課稿12-18
課文的說課稿11-03
《美麗的軸對稱圖形》說課稿11-28
簡單的軸對稱圖形說課稿11-04
軸對稱圖形說課稿實用02-21
生活中的軸對稱圖形說課稿11-05
《認識軸對稱圖形》優秀說課稿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