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數學說課稿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說課稿,說課稿有助于提高教師理論素養和駕馭教材的能力。我們該怎么去寫說課稿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學校數學說課稿,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學校數學說課稿1
一、設計理念
結合新課標的要求,《確定位置》這一課,我主要體現了以下設計理念:
1.遵循小學生的認知規律,實施“現實數學原理”,體現數學知識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的認知過程。
2.課堂教學中以學生為主體,注重知識的自然生成,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能力。
3.課堂教學充分體現數學源于生活,用于生活,體現學習數學的價值,特別是在練習的設計上,聯系了我們的實際生活,這也正是我微型課題的研究方向。
二、學情分析:
本節課是蘇教版小學數學五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的內容。學生在一年級和二年級學習了類似“第幾排第幾個”的方式描述物體在平面上的位置,已經獲得了用自然數表示位置的經驗。
三、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的“確定位置”是在此基礎上,讓學生用抽象的數對來表示位置,進一步發展空間觀念,提高抽象思維能力,為第三學段學習“圖形與坐標”的內容打下基礎。教材安排了2個例題,分3課時進行教學。我說的是第1課時的內容。
四、教學目標:
1.能在具體情境中探索確定位置的方法,并能在方格紙上用“數對”確定位置。
2.通過形式多樣的確定位置的方式,讓學生在探索知識的過程中發展空間觀念,并增強其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感受確定位置的豐富現實背景,體會數學的價值,并能聯系生活實際,用所學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方向與位置的有關問題。
五、教學重點:掌握用數對確定位置的方法,說出某一物體的位置。
六、教學難點:在方格紙上用“數對”確定位置。
七、教學過程:
為了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同時遵循學生的認知心理特點我設計以下4個教學環節。
(一)談話引入。
1.猜猜坐在第2組第5個位置上的同學是誰?
2.學生匯報,教師小結引出課題。
設計意圖:“座位”是一個學生感興趣且生活中經常遇到的問題,從學生身邊談起,讓學生覺得很自然,很親切。通過學生找到不同的對象讓他們初步感受到:要確定位置首先要有一個標準即尋找到確定位置的方法。
(二)探究新知。
第一步:分別認識第幾列第幾行
教師分別介紹列和行,通過讓第三列的同學舉舉手,第五列的同學點點頭、第三行的同學拍拍手、第五行的同學笑一笑讓學生手、腦、口并用,既輕松愉快的明確了行和列的概念,又激發了學生參與的動機,讓學生感受到數學就在身邊。
第二步:認識第幾列第幾行
有了列與行的概念后,讓學生說一說自己是在第幾列第幾行,并通過小游戲:教師報第幾列第幾行,此位置上的同學站起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第三步:認識數對
出示教室情景圖,說說小軍、小紅、小芳分別在第幾列第幾行,然后在圓圈圖上找出他們3人的位置,最后歸納第幾列第幾行可以用數對表示位置,由具體到抽象,整個過程引導學生思考、探究、交流,進而發現解決問題的方法,理解掌握“數對”概念。
(三)鞏固練習。
第三個環節是聯系生活,靈活應用,我設計了4個練習:
1.教室中的數對
此練習我分成3個層次:
(1)先讓學生用數對表示自己在教室中的位置
(2)我報數對,請相應位置上的同學站一站
(3)當數對中有數字是未知數時,所表示的意義,引出要確定準確位置,必須兩個數字都知道。
2.廚房中的數對
此練習我分成3個環節:
(1)用數對表示四塊裝飾瓷磚的位置
(2)通過比較,感受同一行的兩個數對,后面一個數字相同。同一列的兩個數對,前面一個數對相同。
(3)比較(2,4)和(4,2)是否表示同一個位置,從而使學生明確數對中前后兩個數字的順序不能顛倒。
3.會議室中的數對
說說會議室中花色地磚的位置,并在作業紙上寫出數對,交流后提問寫數對有什么竅門?讓學生再一次總結方法,先數第幾列再數第幾行。
4.字母墻中的數對
讓學生通過數對在字母墻中找出對應的字母練成一句話,這可以說是一個練習,其實更像是個游戲,既鞏固復習了知識又把學生的學習情趣調動起來,讓學生在又一個高潮中結束新課。
(四)拓寬視野,全課總結
介紹用經線和緯線確定地球上任意一點位置的方法,拓寬學生視野。
以上就是我的教學設計,縱觀整堂課的教學,我具體體現在如下幾個關鍵詞的落實上。第1個關鍵詞是思維。凸顯矛盾沖突,讓學生在新舊知識的連接處激起思維的火花;第2個關鍵詞是思想。強化符號化、簡約化思想,培養學生抽象和簡約化的思維品質;第三個關鍵詞是生活。從課開始,我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和知識背景引出本課,在練習的環節又運用所學的數學知識去解決生活中的問題,數學知識即是源于生活又走向生活。
學校數學說課稿2
一、說教學內容
1、教材分析
這部分內容是在學生直觀認識了平行四邊形,初步掌握了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認識了垂直與平行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學好這一部分內容,有利于提高學生動手能力,增強創新意識,而且進一步發展了學生對“空間與圖形”的興趣,對學生理解、掌握、描述現實空間,獲得解決實際問題的方法有著重要價值。
2、教學目標
《數學課程標準》強調:讓學生親身經歷將實物抽象成數學模型,并進行解釋與應用的過程,從而使它們真正掌握數學知識與技能,理解數學思想與方法,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為此我確定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是:
(1)認識平行四邊形和梯形,掌握特征,理解四邊形間的關系。
(2)經歷把四邊形分類,抽象概括特征的過程,動手操作,合作交流,探討平行四邊形和長方形、正方形之間的關系。
(3)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和空間思維能力,培養創新意識。
3、教學重難點
根據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和知識基礎,我確定本節課的教學重點是:經歷知識的形成過程,掌握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特征。
把理解平行四邊形和長方形、正方形的關系確定為教學難點。
二、說教法與學法指導
本課設計理念為:
1、課堂教學首先是情感成長的過程,然后才是知識成長的過程。
2、學生的學習過程是一個主動建構、動態生成的過程,教師要激活學生的原有經驗,激發學生學習熱情,讓學生在經歷、體驗和運用中真正感悟新知。
3、數學學習理應成為學生享受教師服務的過程。
基于以上理念,教學中,我遵循“引導探究學習,促進主動發展”的教改思路,采用如下教學方法:
(1)引導學生采取“觀察、分類、比較、操作”等方式進行探究性學習活動。
(2)組織學生開展有意識的小組合作交流學習。
(3)適時運用多媒體教學,充分發揮現代教學手段的優越性。
學法:學生在學習時通過實際操作,動手實驗,自主探索,合作探究的方法,經歷知識的發生、發展和形成過程,進而在交流中體驗圖形的特征,使他們的學習活動成為一個生動、活潑和富有個性的過程。
三、說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
1、說說什么是平行線?
2、畫一組平行線。
[設計意圖:教學的任務是解決學生現有的知識水平與教育要求之間的矛盾,我們必須關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和知識基礎,為擴展新知作好鋪墊。]
(二)創設情境,初步感知。
1、課件出示主題圖,說說你從圖中了解到了什么?
2、請同學們再認真觀察,這幅校園情景圖中,哪兒用到了四邊形呢?(小組討論交流)
[設計意圖:創設學生熟悉并感興趣的現實情境,激發學生興趣,讓學生以飽滿的熱情投入到探究之中。]
(三)認識特征,明確關系。
新課程要求學生能通過觀察、操作,認識平行四邊形和梯形,根據這一要求,我有序地安排了七個層次探究活動。
1、畫四邊形。
同學們,剛才我們在圖中觀察到很多四邊形。在你們的生活中觀察到的可能不只是這些,下面請同學們把剛才觀察到的四邊形或在其他地方觀察到的四邊形,畫在你們的圖畫紙上,好嗎?
[設計意圖:通過看、想、畫這一過程,喚起學生頭腦中對四邊形的已有認知。]
2、作品展示。
(把具有代表性的作品貼到黑板上)
[設計意圖:激發學生的表現欲,享受成功的喜悅,激起探究新知的欲望。]
3、作品分類。
(為了敘述方便,將作品編上序號)
(1)觀察這些圖形,它們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2)哪些是你知道的圖形?說出它們的名稱。
(3)請小組合作把這些四邊形分分類,并說說為什么這樣分?
(教師巡視,指導點撥)
(4)根據學生分類,教師引導學生認識平行四邊形和梯形。
(并隨機板書:平行四邊形 梯形)
4、觀察圖形。
(1)想一想: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邊有什么特點(同學間互相交流、討論)
(2)交流小結
平行四邊形:兩組對邊分別平行的四邊形。
梯形:只有一組對邊平行的四邊形。
一般的四邊形:沒有一組對邊平行的四邊形。
[設計意圖:在教師引導下,學生利用已有的生活經驗,觀察、思考、探究、質疑,培養和提高他們的分析能力和綜合能力。]
5、驗證結論。
(1)請同學們打開書第72頁,找到平行四邊形和梯形,引導學生用直尺和三角板驗證剛才觀察到的結論。
(2)看電腦博士是怎樣做的?你的方法和他一樣嗎?
(3)檢驗自己畫的平行四邊形和梯形。
(4)揭示概念。同學們的猜想通過驗證是正確的,請看大屏幕。
[設計意圖:給學生提供充足的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在動手實踐、交流討論中探究新知,掌握圖形的特征,還有機地進行了教材的重組,引導學生認識梯形各部分的名稱。]
(5)練習。(出示課件:下列圖形哪些是平行四邊形?哪些是梯形?)
[設計意圖:及時反饋,既有利于學生在練習中鞏固新知,內化新知,體驗成功之樂,又有利于教師了解學情,調控教學進度,以保證教學質量,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6、生活中的應用。
(1)說一說我們身邊哪些物體上有平行四邊形和梯形。
(2)課件展示生活中常見的平行四邊形和梯形。
[設計意圖:數學源于生活,聯系身邊的實物認識平行四邊形和梯形,讓學生感受到數學就在身邊,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數學時時為生活服務,并激發他們熱愛生活的情感和強烈的探究欲望,培養善于觀察的良好習慣。]
7、探討四邊形間的關系。
(1)長方形和正方形是平行四邊形嗎?請說一下你的理由。
分小組討論,然后交流結果。
(2)教師歸納:我們可以用這樣的集合圖直觀地表示出它們之間的關系。
(3)請學生說一說圖示的含義。
(4)小組合作,用學具擺一擺,弄清四邊形間的關系。然后請一名學生上臺演示,其他同學認真觀察,共同解決問題。
[設計意圖:充分利用現代教學手段和現有教學用具,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直觀、形象地理解圖形間的關系,構建屬于自己的知識。]
(四)引導看書,鞏固練習。
自由看書,鼓勵學生質疑問難。
[設計意圖:學生經過動手實踐、合作交流、反饋練習,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已基本達到,再引導學生將以前所學的零碎的、不完整的、模糊的信息通過看書討論,進行整理歸納,使之上升為理性的、完整的真知,學生能清晰明了地正確理解、掌握新的知識。]
學校數學說課稿3
一、說教材
1、教學內容: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一年級數學下冊第八單元找規律例1至例3及“做一做”。
2、教材簡析:“找規律”是數學課程標準中“數與代數”領域內容的一部分,是實驗教材新增設的內容之一,在新教材中是一個獨立的單元,是從形象的圖形排列規律、顏色交替規律慢慢過度到抽象的數列規律。教材通過教室布置的情境圖,讓學生發現彩旗、燈籠、小花的排列規律。如果這節課沒有把握好,那么對學生后面的繼續學習會造成一定的影響。因此我確立的教學目標是:
3、教學目標:
①通過觀察、操作等活動使學生能找出事物變化規律,激發學生感受數學,發現美的情感;
②培養學生初步觀察、推理、表述等能力,使學生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從而提高學生合作交流與創新意識;
4、教學重難點:重點是通過圖形或物體的有序排列,初步認識簡單的排列規律,能知道下一個圖形或物體是什么。難點是培養學生的邏輯推理能力和創新意識。
二、說教法學法
在教法上體現以學生為主體,教師只是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讓學生始終參與到數學活動中。并采用游戲、直觀演示、動手操作、引導探究等教學方法,讓學生在游戲、探索、操作、練習中,總結出事物排列的基本方法;
在教學設計上,關注重點內容的處理,通過有效的數學活動,提高學生的觀察、推理、動手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在教學手段上,為了更好地幫助學生充分地采用遠程教育供給的教育資源與網絡信息,結合多媒體進行輔助教學。比如在新授時運用遠程教育資源庫里的圖片信息和多媒體電腦為學生提供一個形象畫面;在操作時,通過人機交互的形式檢查學生的學習情況;利用實物展示臺展示、交流學生的作品等。
在學法上,重點以合作探究(注重引導)、動手實踐(感悟深化)、對比歸納(錘煉表述)等學習方法。
三、說教學程序
本節課,我設置五個教學環節。
(一)游戲導入,了解規律。
“變魔術”的游戲:教師在課前準備好若干個蘋果、桃子的樣品,放在一個黑帶子里,接著老師按一定的 順序“變”水果。(蘋果—桃子—蘋果—桃子)當老師停下來時,讓小朋友想一想,接下來會變出什么,為什么會這樣想?
[小朋友交流游戲的規律]。
教師小結:像這樣按一定順序重復出現的就是規律,生活中有很多有規律的情況,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找規律。(板書:找規律)
(二)引導探索,認識規律。
師:小朋友,元旦,二年級的哥哥姐姐們為了慶祝元旦,把教室裝扮得漂漂亮亮的!他們在教室里唱歌跳舞可高興了,你們想去看一看嗎?
[課件出示]—布置教室彩圖(即主題圖),我是通過遠程教育資源庫里素材的運用,給小朋友們呈現了一個形象、逼真的色彩畫面,讓她們仿佛置身于其中,不僅沖擊了她們的禮堂感受,在美的情操上也得到了陶冶與享受。在不知不覺中向她們滲透了藝術美感的教育,感受規律美,有效地達到了學科間的有機整合。
出示主題圖后,教師引導小朋友們觀察并思考:這幅圖表示什么樣的.情景呢?它們的擺放有什么規律嗎?讓她們獨立觀察一會兒,再進行小組合作探究。接著讓每個組選一名小朋友作為代表,進行匯報交流:你發現什么規律了嗎?
[課件出示]——彩旗圖。這里我利用多媒體的形象、生動、直觀的優點,通過課件的動畫演示與電腦聲效,讓小朋友們了解到是“幾個為一組所組成的規律”,幫助小朋友們在找規律這一知識點上得到有效地落實。
A、出示“彩旗”圖,教師引導小朋友認識規律。
師:小朋友們,這些彩旗漂亮嗎?它的擺放順序是什么?想一想,后面一面該是什么顏色的?你是怎么想出來的?
教師指名說一說彩旗是怎樣擺放的,主要讓小朋友表述出:2面彩旗為一組,先一面紅旗、一面黃旗,又一面紅旗、又一面黃旗這樣的順序重復出現的,并通過課件演示得出答案。
然后教師小結出,彩旗擺放的規律是:按一面紅旗、一面黃旗的順序重復出現的。那么彩花,燈籠,小朋友又有什么規律呢?,
接著請小朋友翻開書到88頁例題1,請大家在書本上圈一圈。
B、剩下彩花,燈籠,小朋友排隊又是按照什么規律排列的,由她們自己動手在課本上面完成。并把答案通過多媒體操作展示給大家,并讓一些小朋友們說一說自己是怎樣選的,是按怎樣的規律排列的。
[之所以讓小朋友上臺來點擊所需顏色的圖案,是因為多媒體的有效運用不單只是讓她們看,還應該讓她們親自動手去操作,動手去實踐。這樣既尊重了學生的想法,同時也更好地實現了師生之間的有效互動。]
(三)、動手操作,體驗規律。
關于“例2”的教學,我從以下幾個方面來進行:
首先教師引導小朋友觀察,桌上的實物與例1的彩旗、彩花和燈籠有什么不同?(是形狀和顏色不同),再讓小朋友們按照一定的規律,在課桌上動手擺一擺。展示的時候要讓她們表述出:是“幾個為一組所組成的規律”;是按照怎樣的規律排列的。
接著教師出示紅色三角形,黃色圓形,綠色正方形的卡片,教師利用這些圖形按一定的規律在黑板上排出,并引導小朋友說出這組圖形是幾個為一組,是按怎樣的規律擺放的,重點引導她們通過對比(這組圖形以3個為一組重復出現的,比上面的多了一個圖形),再請她們接著老師擺的樣子,繼續往下擺,達到師生共同完成的目的。
最后讓小朋友獨立完成例3的“涂一涂”和89頁上面的“做一做”。這樣小朋友們對規律的感知、體驗會得到進一步的加強,思維能更加的活躍,為她們創設出更多更美的規律做好鋪墊,從而培養他們的創新意識。
[此環節重在體現新標準“玩中學、做中學”的新理念,以“聽會忘,看能記住,做才能學會”的教育理論為指導。]
(四)、聯系生活、運用規律。
(1)、尋找生活中有規律的例子;
(2)、欣賞生活中有規律的物品;
[課件出示]——衣服、斑馬、鐘表的圖案,讓小朋友們欣賞并找出物品的規律。
(3)創造規律——小小設計師
由小朋友們自由創作有規律的簡單圖案或編有規律的節奏或動作。
小朋友進行作品展示并全班交流。
[以上環節的設計是讓小朋友通過找規律,擺規律、欣賞規律、和創造規律等環節的體驗,使小朋友對規律的感知、體驗得到提升,并能判斷生活中有規律的事物,從而讓小朋友們感受到生活離不開數學,數學就我們的生活之中,體現“數學來源于生活,又服務于生活”的新課程理念。]
(五)、暢談收獲,深化理解。
通過看一看,擺一擺、涂一涂、說一說,你有什么收獲?什么是規律?如何找規律、哪些東西有規律等等,目的是讓小朋友們小結出:
1、按一定順序重復出現的情況就是有規律的;
2、可以從性別、顏色、形狀、方向、大小、快慢等很多方面找規律;
3、生活中有很多有規律的現象,要學會尋找周圍有規律的事物,并會把它講給家人聽,把你創造的規律展示給家人看。
總而言之,整個教學設計流程,讓小朋友們經歷了一個從具體到抽象,從實踐到應用,從感知到深化這樣的一個過程,從而才達到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的高度,所有這些都離不開遠程教育資源和多媒體課件的輔助作用。
【學校數學說課稿】相關文章:
數學說課稿04-07
數學廣角說課稿11-07
小學數學《約分》說課稿12-24
數學小熊請客說課稿04-07
面對學校的要求說課稿11-02
小學數學口算乘法說課稿04-07
小學數學解方程說課稿04-07
小學數學教學設計說課稿04-07
中班數學《排排隊》說課稿04-07
大班數學活動排列說課稿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