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數學《等腰三角形》說課稿范文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總歸要編寫說課稿,說課稿有助于提高教師的語言表達能力。寫說課稿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學數學《等腰三角形》說課稿范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等腰三角形》說課稿1
一、 教材分析
等腰三角形是一種特殊的三角形,它除了具備有一般三角形的所有性質外,還有許多特殊的性質,由于它的這些特殊的性質,使它比一般的三角形應用更廣泛,而等腰三角形的許多特殊性質,又都和它是軸對稱圖形有關,它也是證明兩個角相等,兩條線段相等,兩條直線互相垂直的方法,學好它可以為將來初三解決代數、幾何綜合題打下良好的基礎。它在理論上有這樣重要的地位,并在實際生活中也有廣泛的應用,因此這節課的教學顯得相當重要。根據本班學生的特點我確定如下: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能夠探究,歸納,驗證等腰三角形的性質,并學會應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質
2、過程與方法:
經歷剪紙,折紙等探究活動,進一步認識等腰三角形的定義和性質,了解等腰三角形是軸對稱圖形。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養學習的自信心
(二)教學重點與難點
等腰三角形性質的探索和應用是本節課的重點。由于初二學生的幾何知識有限,而本節課性質的證明又添加了輔助線,所以等腰三角形性質的驗探究是本節課的難點。
二、教學方法
本節課中我遵循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原則,針對當前學生的厭學情緒,我運用課件,實物演示等多種教學手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感到容易學,采用創設情景、實驗法來分散難點讓學生感到愿意學,并設置適當的追問、探究,讓學生來主宰課堂,成為學習的主人。
三、學法指導及能力培養
好的學習方法才能培養能力,在學生探索知識的過程中培養他們掌握好的學習和解題方法,并且通過自己動手操作、動腦思考、動口表述,培養學生的觀察、猜想、概括、表述論證的能力
四、教學過程
(一)情景設置
首先我用一個三角形測平架,測量黑板的下邊是否水平,并讓學生猜想其中的道理和奧妙,這樣的引入既明確了本節課的主要內容,也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使學生了解到數學來源于生活又適用于生活。
教育學中有句諺語:“告訴我我會忘記,做給我看我會記得,讓我去做我才會懂”,由此可見實驗法在教學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我設計了一個動手操作的環節,讓學生按要求剪出一個三角形,為下面折紙操作作好鋪墊,結合剪出的等腰三角形學習相關的概念加深印象,并指明等腰三角形是軸對稱圖形。
(二)探索新知
在這個環節我安排了兩個探究,通過折紙的方法猜想并歸納。首先通過折紙讓學生猜想∠B和∠C有什么關系?鼓勵學生用多種方法來驗證他們的猜想,并歸納出等腰三角形的第一條性質。這個地方我設計一個疑問,來強調等邊對等角有一個前提條件就必須是在同一個三角形中,為了保證學生思維的連貫性,在這里我是這樣引入探究二的,“從剛才輔助線的作法中,你發現了什么?”讓學生感覺到這三條輔助線好像是一條線段,然后在通過折紙歸納出性質二。
學生在長時間的學習和探究中大腦已感到疲勞,隨即引出課前設置的疑問,再次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由于“三線合一”的.性質在描述上經常出錯,所以我設置了一個辨析,然后用填空的形式規范“三線合一”的符號表示形式,讓學生理解性質的內涵。
(三)鞏固練習
我用兩個練習鞏固等腰三角形的性質并讓學生體驗分類討論的思想在解題中的應用。由于本節課的例題較難,因此我對它進行了改編,先讓學生解決“等腰三角形一個底角的外角是108°時,三個內角分別是多少度?”然后再延長CD,得到一個新的等腰三角形,運用性質一就可以解決這兩個問題,然后今天的例題就可以迎刃而解了,同時也要強調此題圖形的特殊性,只有頂角是36°的等腰三角形才能滿足這樣的性質。
(四)課堂小結
課堂教學:
一是注重引入激發興趣;
二是注重教學過程、重視方法;
三就是注重概括總結。
首先我讓學生回想一下本節課的內容,“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對等腰三角形有什么新的認識嗎?”然后教師肯定學生的積極性。
《等腰三角形》說課稿2
一、教材分析
本探究活動是繼等腰三角形性質、判定之后探索能分割成兩個等腰三角形的條件的內容。學習等腰三角形,離不開線段的相等和角相等,《分割等腰三角形》將加深同學們對等腰三角形地認識,是等腰三角形內容的延續和拓展。同時,將進一步豐富學生的數學活動經驗,促進學生觀察、分析、歸納、概括的能力
二、學生起點分析
七年級下學期的學生,從年齡特點看:他們好奇心強,思維活躍,喜歡動手操作,厭倦枯燥乏味的傳統教學;從知識儲備上看:他們已經掌握了三角形、等腰三角形有關知識,如三角形內角和、等腰三角形的性質、等腰三角形的判定等等;從技能水平上看:他們已經初步具有自主探索能力、合作交流能力。
三、教學目標及重難點
1、經歷可以分割成兩個等腰三角形的條件的探索過程,培養探索精神和合情推理能力;
2、在活動中,體會知識的運用和數學思考的方法;
3、通過探索條件的實踐過程,體會數學推理的樂趣,增強合作交流意識。
[教學重點]:可以分割成兩個等腰三角形的條件的探索過程。
[教學難點]:作等腰三角分割成兩個等腰三角形的圖形
四、教與學的方式
1、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2、小組活動,探求新知
3、梳理概括,形成結構
4、布置作業拓展延伸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整節課中我始終貫徹“自主參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自主構建”的教育理念,采用“探,疑、研,悟”等環節主體探究。讓學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濃厚氛圍中掌握知識,形成技能,培養感情。充分體現科學性和人文性的統一。
五、教學流程設計
1、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情景一、學生閱讀第120頁的《閱讀理解》
這樣設計:可以讓學生通過閱讀理解,初步認識圖形分割的意義,培養數學閱讀的興趣和方法。也為后面的如何分割做了復習。
情景二:在動聽的音樂聲中,大屏幕上循環播放生活中有關的等腰三角形的圖片。圖片最后出現等腰三角形花壇。
教師拿出一個等腰三角形和一把剪刀,提問:誰來幫老師分割這個三角形花壇,使它變成兩個三角形以便可以種上不同的花?
這樣設計:一是用他們熟悉或感興趣的問題情境引出學習主題,激發了學生探究知識的欲望,能夠較好地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二是進一步體味數學就在我們身邊,生活中處處都有數學。
學生上臺演示。這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有兩種分割方法:一種是分割線經過頂角頂點;一種是分割線經過底角頂點。
這樣設計:為后面的分類討論思想打下鋪墊
2、小組活動,探求新知
第一部分:教師追問:已知花壇的三個角分別為36°、72°、72°,你可以分割成兩個等腰三角形嗎?如果老師把三角形的三個內角改成20°、20°、140°,你還能分嗎?
合作:小組合作設計兩個三角形,使這兩個三角形都可以被分割成兩個等腰三角形。
學生展示圖片,講解分割思路。(教師反問:為何不從頂角的頂點分割?)
歸納小結:當頂角小于底角時,分割線經過底角的頂點,反之,頂角大于底角時,分割線經過頂角的頂點。
質疑:任何三角形都能被分割成兩個等腰三角形嗎?
這樣設計:從特殊的三角形出發,加上學生對這個三角形比較熟悉,學生比較好操作,再到一般三角形,從而產生質疑:不是所有的等腰三角形都可以分成兩個等腰三角形,起了承上啟下的作用。
第二部分:探索能分割成兩個等腰三角形的這個等腰三角形每個內角的關系?
學生動手畫頂角分別是銳角、直角、鈍角的等腰三角。
這樣設計:讓學生感知等腰三角形的多樣性,為分類討論思想打下鋪墊
設底角為X度,小組合作作圖,并求出頂角的度數(X的代數式表示):第一、二組研究分割線經過頂角的頂點的情況,后兩組研究分割線經過底角的頂點的情況。
這樣設計:是讓學生親歷科學發現的全過程,初步掌握研究性學習的學習方法。
通過作圖求解,學生可以求出:頂角是底角的2倍、3倍、倍。對于倍,教師適當引導。
第三部分:探索能分割成兩個等腰三角形的這個等腰三角形每個內角是幾度?學生根據內角和180度,求出角度。
3、梳理概括,形成結構
知識:分割成兩個等腰三角形的條件和方法;體驗:探究活動中的感悟。教師適當引導補充,并對學生的表現適當評價,給予鼓勵。
4、布置作業拓展延伸
分層作業:必做題:把一個角為36°的等腰三角形分成4個等腰三角形。
選做題:把角度分別20°、20°、140°等腰三角形分成三個等腰三角形。
這樣設計:一是想以動手操作開始,再以動手操作結束,使課堂教學渾然一體;二是讓學習從課上走到課下,讓一種學法得以構建,讓一種思想得以延續。
六、教學反思:
我努力給學生創造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舞臺,無論環節設計,還是作業的安排,都關注了學生的個體差異,注重了學生的數學體驗。通過操作、觀察、質疑、驗證、深化等自主探索活動。豐富知識、提升能力、獲得體驗。使學生初步具有自主學習之法、終身學習之愿、快樂學習之情。
【小學數學《等腰三角形》說課稿范文】相關文章:
小學數學《約分》說課稿12-24
小學數學教學設計說課稿04-07
小學數學口算乘法說課稿04-07
小學數學解方程說課稿04-07
小學數學小數性質的說課稿04-07
小學數學小數除法的說課稿04-07
小學數學角的度量說課稿04-07
小學數學梯形的面積說課稿04-07
小學數學說課稿3篇01-19
小學數學100以內加法說課稿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