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高一物理《機械能守恒定律》說課稿范文
作為一位杰出的老師,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說課稿,說課稿有助于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那么優秀的說課稿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高一物理《機械能守恒定律》說課稿范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一、學情分析
學生已經在初中學習過有關機械能的基本概念,對“機械能”并不算陌生,接受起來相對輕松。通過前幾節內容的學習,同學們對“機械能”這一概念較初中有了更深認識,在此基礎上學習機械能守恒定律學生比較容易理解。
二、教材分析
(一)教材所處的地位和作用
本節課是本章的重點內容,要求學生能初步掌握機械能守恒定律的內容并能用來解決一些簡單問題。機械能守恒條件的判定、機械能守恒定律的應用,是教學的重點。運用機械能守恒定律解答相關的問題,這一內容在整個高中力學中又起著承前啟后的作用,在物理學理論和應用方面十分重要,不同運動形式的轉化和守恒的思想能指引我們揭露自然規律、取得豐碩成果。但這種思想和有關的概念、規律,由于其抽象性強,學生不易理解、掌握。學生要真正的掌握和靈活運用還是很困難。機械能守恒定律的探究建立在前面所學知識的基礎上,教材上通過多個具體實例,先猜測動能和勢能的相互轉化的關系,引出對機械能守恒定律及守恒條件的探究,聯系重力勢能和重力做功及彈性勢能與彈力做功的關系的學習,由定性分析到定量計算,逐步深入,最后得出結論,并通過應用使學生領會定律在解決實際問題時的優越性。在教學設計時,力圖通過生活實例和物理實驗,展示相關情景,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引出對機械能守恒定律的探究,體現從“生活走向物理”的理念,通過建立物理模型,由淺入深進行探究,讓學生領會科學的研究方法,并通過規律應用鞏固知識,體會物理規律對生活實踐的作用。
(二)教學目標的確定依據
根據教材特點(注重思想性、探究性、邏輯性、方法性和哲理性)和學生的特點以及高中新課程的總目標(進一步提高科學素養,滿足全體學生終身發展需求)和理念(探究性、主體性、發展性、和諧性)和三維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要求特制定教學目標。
(三)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知道什么是機械能。
(2)知道物體的動能和勢能可以相互轉化。
(3)理解機械能守恒定律的內容。
(4)掌握機械能守恒的條件。
(5)學會在具體問題中,能判定機械能是否守恒,并能列出機械能守恒的方程式。
(6)初步學會從能量轉化和守恒的`觀點來解釋物理現象,分析問題的方法,提高運用所學知識綜合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2.過程與方法
(1)學會在具體的問題中判定物體的機械能是否守恒;
(2)初步學會從能量轉化和守恒的觀點來解釋物理現象,分析問題。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培養學生發現和提出問題,并利用已有知識探索學習新知識的能力。
(2)通過教學過程中各個教學環節的設計,如:觀察、實驗等,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3)通過能量守恒的教學,使學生樹立科學觀點,理解和運用自然規律,并用來解決實際問題。
一、說教材
《機械能守恒定律》是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2第七章第8節的內容,機械能守恒定律屬于物理規律教學,是對功能關系的進一步認識,是學生理解能量轉化與守恒的鋪墊,為今后學習動量守恒、電荷守恒打下基礎。它結合動量守恒定律是解決力學綜合題的核心,而這類問題又常伴隨著較為復雜的運動過程和受力特點是充分考查學生抽象思維能力、分析能力、應用能力的關鍵點。
因此,根據新課標要求,通過本節課教學要實現以下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知道什么是機械能;知道物體的動能和勢能可以相互轉化;理解機械能守恒定律的內容;掌握機械能守恒的方程式;初步學會從能量轉化和守恒的觀點來解釋物理現象,分析問題的方法,提高運用所學知識綜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2、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培養學生發現和提出問題,并利用已有知識探索學習新知識的能力;通過教學過程中各個教學環節的設計,如:觀察、實驗等,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能量守恒的教學,使學生樹立科學觀點、理解和運用自然規律,并用來解決實際問題。
3、本著課程標準,在吃透教材,了解學生學習特點的基礎上確定教學重點、難點如下:重點,掌握機械能守恒定律的推導、建立過程,理解機械能守恒定律的內容;在具體的問題中能判定機械能是否守恒,并能列出定律的數學表達式;難點,從能的轉化和功能關系出發理解機械能守恒的條件;能正確判斷研究對象在所盡力的過程中機械能是否守恒,能正確分析物體系統所具有的機械能,尤其是分析、判斷物體所具有的重力勢能。
二、說教法和學法
1、教學手段的選用
多媒體演示和自備實驗器材,其作用有:將物理情境、規律的推理過程、機械能守恒定律的內容和機械能守恒定律知識方法結構,形象、直觀地展示出來,幫助學生思考、分析、推理、理解和領悟;
2、教法:教師指導與學生探究相結合。師生共同演繹推導機械能守恒定律數學表達式的來龍去脈。具體采用了講授法、討論法、歸納法相結合的啟發式教學方法。通過師生一起探索得出物理規律及使用條件,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體現出“教師主導,學生主體”的教學原則;
3、學法:為適應高一學生的認識和思維發展水平,根據新課內容要求,展示物理情境,以此作為鋪墊,通過設疑,引導、啟發學生思考。在歸納機械能守恒定律的使用條件時,引導學生進行討論,鼓勵學生提出自己的觀點,并能加以評價,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及學習物理的自信心。
三、說教學過程
1、導入新課:
用多媒體展示運動員投出鉛球和氣墊導軌上做往復運動的滑塊兩個物理過程,以此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下面的實驗研究奠定基礎;
2、進行新課:
A、動能與勢能的轉化
演示實驗,依次演示自由落體、豎直上拋、單擺和彈簧振子,提醒學生注意觀察物體運動中的動能、勢能的變化情況。
通過實驗的演示,學生觀察、體驗到,高度大時速度小,速度小時高度大,進而得到重力勢能大時動能小,勢能小時動能大。在引導學生分析物體運動狀態變化過程中得出重力勢能增大(減小)的過程就是動能減小(增大)的過程。
通過上述分析,提出問題,引導學生思考動能和勢能的和有什么變化。
B、探究規律找出機械能不變的條件
有意識的通過實驗的演示(如彈簧振子,在沒有氣源的情況下出現的實驗現象與有氣源是的差別),讓學生明白機械能守恒是有條件的,只有在受重力和彈力的時候,機械能才是守恒的,一旦有其它力參與做功就會發生機械能與其他形式的能量轉化。
a只受重力做功作用分析
現在以自由落體為例,引導學生自主探究。
Eg:設一質量為m的物體在自由下落過程中,經過離地高度為h1(任一點)的A點時速度為V1,下落到離地h2(任一點)的B點時速度為V2。
引導學生由學習過的知識(牛頓定律或者動量定理)分析下落過程中A、B兩位置的機械能之間的數量關系,得到重力做的功與動能的變化相等;再根據重力做的功與重力勢能的變化也是相等,從而得出在這個過程中動能的變化等于重力勢能的變化,通過移項可以發現等號兩邊分別是A和B點處的機械能,說明只受重力做功時,機械能是不變的。
得出結論后,布置學生課后自主進行平拋和豎直上拋運動時的情況,以進一步認識該結論的普遍意義。
b只受彈力做功分析
提問:勢能包括重力勢能和彈性勢能,只有彈力做功時,機械能也守恒嗎?
多媒體展示氣墊導軌上的水平彈簧振子,讓學生觀察振動過程。
有學生分析振動過程的能量轉化和實驗結論,結合前面已經探究過的彈力做功與彈性勢能的關系,類比重力做功,進行定性分析。
引導學生分析守恒的條件,歸納結論:物體只受重力或彈力,不受其它力;除重力和彈力外,物體還受其它力,但其它力不做功;除重力和彈力外,物體還受其它力,其它力做功,但其它力做的總功為零。
用課件展示出總結:在只有重力或彈力做功的物體系統內,動能與勢能可以相互轉化,而總的機械能保持不變,這就叫機械能守恒定律。
c課堂練習
課件展示關于機械能守恒的判斷題,讓學生判斷各種情境中的機械能是否守恒,從而加深學生對新課的印象。
3、課堂總結
本課學習,通過演示實驗、歸納總結了動能和勢能之間可以發生相互轉化;了解了只有重力或者彈力做功的情況下,物體的機械能總量不變;通過簡單的例子,鞏固了新課的知識。
4、布置課外作業
練習題1,2
四、說板書設計
該板書采用的是重點式,力圖將授課內容清晰的展現在學生面前,突出了本課的重難點,以便于學生理解和記憶。
機械能守恒定律
一、動能和勢能的轉化
二、機械能不變的條件
1、物體只受重力或彈力,不受其它力;
2、除重力和彈力外,物體還受其它力,但其它力不做功;
3、除重力和彈力外,物體還受其它力,其它力做功,但其它力做的總功為零。
【高一物理《機械能守恒定律》說課稿】相關文章:
高一物理說課稿11-17
高一物理說課稿11-17
高一物理說課稿19篇10-24
機械能守恒定律說課稿07-14
物理說課稿11-26
司南版高一物理摩擦力說課稿07-06
物理說課稿范文06-27
物理說課稿模板03-29
物理說課稿模板05-04
初中物理說課稿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