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速度、路程、時間之間的關系》說課稿

時間:2024-11-23 09:39:45 維澤 說課稿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速度、路程、時間之間的關系》說課稿范文(通用5篇)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常常需要準備說課稿,借助說課稿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快來參考說課稿是怎么寫的吧!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速度、路程、時間之間的關系》說課稿范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速度、路程、時間之間的關系》說課稿范文(通用5篇)

  《速度、路程、時間之間的關系》說課稿 1

  我說課的內容是《速度、路程、時間之間的關系》,下面將從教材、教法學法、教學程序及板書等方面,向各位老師說說我的這節課將要教什么、怎么教以及為什么這么教。

  首先,我來說說自己對教材的理解以及對學情的分析。

  《速度、路程、時間之間的關系》是北師大四年級上冊第六單元除法最后一課,本節課是在學生學習了三位數除以兩位數的運算技能的基礎上,通過跑步比賽等生活中的情景,進行梳理歸納,并提煉數量關系,感受模型思想。建立了這個模型,不僅在解決生活中的行程問題上有著廣泛的應用,同時也為學生將來學習正反比例等知識奠定基礎。本課的學習還有一個特別的意義,讓學生由第一學齡段的“情景問題串的學習”過渡到第二學齡段的“解決問題的數模學習”。

  四年級的孩子正處于由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過渡的階段,雖然他們抽象思維還不健全,可孩子們在生活中積累了大量的路程、時間和速度的生活經驗,只要引導孩子建立牢固而清晰的表象,就能認識到運算規律的存在。這一認知規律和課程標準:在具體情境中,了解常見的數量關系,并能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的要求相吻合。路程時間和速度是小學階段常見的幾個關系量中單獨拿出作為新授內容講解的數學模型,可以這樣說,只要成功地理解了量的意義,明確了數量關系,能正確解答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學習“路程、時間和速度”目的就能達到。依據課程標準、教材特點及學生實際,我確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認識速度、路程、時間之間的關系等常見的量,理解速度的意義。

  過程與方法:掌握“路程÷時間=速度”的數量關系,并能解決生活實際中的問題。

  情感態度價值觀:感受數學模型思想,并體會速度的提升對我們生活帶來的.巨大改變和主動學習知識的情感提升。

  重點:建立“路程÷時間=速度”的數學模型。

  難點:正確理解“速度”的概念,在此基礎上會書寫速度的單位。

  其次,我說說學法指導和教法設計

  1、學法

  在“自主、合作、探究”新課程的核心理念下,我準備組織學生通過自主探究的學習方法,充分讓學生動腦想、動口說、動手寫,從而使學生獲得新知,并以四人小組形式,交流討論,合作學習,根據學習任務單逐步達到學習目標。

  2、教法

  教學方法的選擇要根據學生認知規律和教材內容出發,本節課我準備采用情景激趣法,通過創設學生身邊的各種生活情境,激發學習知識的內在動力,同時配合啟發式談話法,比較質疑法,講解法等展開教學。

  3、學與教的思考

  (1)符合學生認知規律

  本節課我的教學預設充分尊重學生認知規律的特點,首先表象感知“速度”,表示物體運動快慢的量就是速度,然后深度理解“速度就是單位時間內物體所行駛的路程”,最后才是建構三者之間的數學模型。

  (2)體現數學生活化

  美國教育家杜威提出:教育即生活,教育即成長,教育即經驗的不斷改造。所以,如何加強學習內容與生活的聯系,讓學生體會學習數學的必要性和價值,體會生活即數學,數學即生活。是我本節課重點思考和將要踐行的教育理念。

  (3)滲透數學建模思想

  《課標》要求我們:“讓學生親身經歷將實際問題抽象成數學模型并進行解釋與應用。”鑒于此,本節課我將更多地關注學生自主建立數學模型,讓學生積極、有效、科學地進行探究,學習。

  (4)體現學科綜合型

  綜合其他學科知識在數學學科的體現和應用,既有物理學科對速度的兩層定義,同時有語文學科的詩歌創作,還有地理歷史學科的古代薊州是現在北京等知識點,這也是我本節課的創新思考之一。

  為了達成教學目標,使學法和教法收到實效,我設計了“創設情境,揭示主題”“自主探究,建構模型”“學以致用,解決問題”“總結回顧,情感提升”四個環節,環環相扣,層層遞進。

  (一)創設情境,揭示主題

  1、從劉翔比賽的多媒體動畫切入,引入速度的感念;

  2、通過劉翔和其他兩位對手的比賽,引導學生得出:路程相同比時間,時間相同比路程,并讓學生質疑:路程、時間均不同如何比較?

  設計意圖:設計精彩的開頭,使學生很快進入學習狀態,把知識的學習當成自我需要,使教學過程順利展開。設疑提問,揭示主題,促其產生學習的內需。

  (二)自主探究,建構模型

  新課標指出:“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是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根據這一教學理念,在本環節中,我準備組織學生進行三次自主探究活動,讓學生始終以愉悅的心情,親身經歷知識的形成過程。

  1、活動一

  【設計意圖】創設校園中女生比賽的情景,讓學生感受到在實際生活中往往路程時間均不同,怎么比較速度?組織學生小組合作,自主探究,調動已有經驗,聯系除法知識,鼓勵學生嘗試總結出路程÷時間=速度這個數學關系式,然后通過畫線段圖初步感知“速度就是物體在單位時間內行駛的路程。”

  2、活動二

  (1)速度的單位

  【設計意圖】速度單位是一個復合單位,對于9歲的孩子們來說較難以理解。通過計算得出:飛船的速度是8千米,人的速度也是8千米,這樣的半成品單位,迫使學生產生認知上的沖突并質疑,啟發學生不得不在原來的表達形式上進一步完善單位,即復合單位來表達速度,從而達到孔子所說的“不憤不啟,不悱不發”的教學效果。隨后結合生活中的人的速度,飛機的速度,電閃雷鳴等四幅情境圖,再學生例舉生活中還有哪些常見的速度。

  (2)速度的定義

  【設計意圖】在突破速度單位這個難點之后,我準備再采用啟發式談話法,引導學生對速度自主歸納其精準定義,讓學生逐步達到由表及里的深層次學習效果。

  3、活動三

  【設計意圖】繼續創設校園中男生跑步的情景,有了前面五次對速度的計算,加之對速度概念和單位的深層次理解,通過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根據乘除法各部分之間關系,進一步得出要求路程和時間的另外兩個關系式。

  (三)學以致用,解決問題

  1、唐朝時,從長安(西安)到薊州(北京)約1200千米,馬車不停歇的走60小時才能到達,馬車的速度是多少?

  2、現在高鐵的速度約為300千米/時,去北京需要幾小時?比之前坐馬車節約幾小時?

  【設計意圖】通過三個時空穿越的時間情景串,鞏固三個不同的數量關系式,感受祖國科技的飛速發展給我們的生活品質帶來日新月異的變化,不僅讓學生在知識層次上得到提高,還讓學生在情感受到了一強烈的震撼,深刻體會到速度提升的重要性,以及學習數學知識對生活的作用。

  (四)總結回顧,情感提升

  1、學生回顧知識獲得的基本活動經驗,和大家交流自己的收獲。

  2、詩展示:

  以前,老師想你們的時候,翻過綿延不絕的山嶺,走過幾個晝夜;

  現在,老師想你們的時候,收拾好行囊坐上高鐵,經過兩三小時;

  未來,老師想你們的時候,()。

  【設計意圖】激發學生感慨,達成共識:速度改變世界,知識創造未來!激發學有學習知識的內在動力,增強責任感,在情感上受到更大的鼓舞。

  最后說板書設計:

  本課的板書突出比較速度的三種方法,以及路程、時間和速度三者之間的數量關系,使學生對本節課的學習內容一目了然,留下深刻印象。

  《速度、路程、時間之間的關系》說課稿 2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理解速度的概念,掌握速度×時間=路程這組數量關系。學會速度的寫法。

  2、引導學生自主探索速度×時間=路程這組數量關系,并應用它去解決問題。

  3、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擴大認知視野,使學生感受人類創造交通工具的智慧和自然界的多姿多彩。

  教學重點:理解速度的概念,掌握速度×時間=路程這組數量關系。

  教學難點:應用數量關系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1、出示交通工具的時速的圖片,介紹學生未知的交通工具(陸、海、空到宇宙方面)的運行速度,自然界一些動物的運行速度等等

  2、你還知道哪些運行速度?學生展示搜集的信息

  二、探究新知

  1、教學速度的概念,學會速度的寫法

  1)人騎自行車1小時約行16千米。

  我們把人騎自行車1小時行的路程叫做速度

  還可以說成:人騎自行車的速度是每小時16千米。可以寫成16千米/時。(用統一的符號表示速度)

  2)普通列車每小時行106千米。特快列車每小時行160千米。

  小林每分鐘走60米

  師:還可以怎么用數學語言敘述?

  這些用符號怎么寫呢?

  師:每小時,每分鐘都表示單位時間。單位時間可以是每小時、每分鐘、每秒、每日等等。

  3)試著寫出其他交通工具的速度。

  2、速度、時間和路程之間的關系

  一輛汽車的速度是80千米/時,2小時可行多少千米?

  李老師騎自行車的速度225米/分,10分鐘可行多少千米?

  獨立計算并找出速度、時間和路程之間的關系是怎樣的.?

  改變其中一題,求時間或者求速度。

  問:你能發現速度、時間與路程有什么關系嗎?

  三、鞏固新知

  1、獵豹奔跑的速度可達每小時110千米,可寫作——

  2、蝴蝶的速度每分鐘500米,寫作——

  3、聲音傳播的速度是每秒鐘340米,寫作——

  4、小強每天早上跑步15千米,他的速度大約是120米/分,小強每天大約跑步多少米?

  5、練習八第8、9題。

  四、課堂總結:

  今天你都學會了什么?有什么收獲?

  五、作業:

  練習八第10題。

  《速度、路程、時間之間的關系》說課稿 3

  【教學內容】:

  人教版實驗教材小學數學四年級上冊第54頁及相關練習。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1、使學生理解、掌握“速度”的含義,并學會用統一符號來表示速度。

  2、使學生從實際問題中抽象出時間、速度和路程之間的關系,并能應用它解決問題。

  過程與方法:經歷將運動中的具體問題抽象成數學模型“速度×時間=路程”全過程,經歷將抽象的數學模型并用于解決具體問題的全過程。

  情態態度: 了解一些科普知識,擴大學生的認知視野,使學生感受人類創造交通工具的智慧和自然界的多姿多彩并體會數學的簡約美。

  【教學重點】:

  關于速度、時間和路程的關系。

  【教學難點】:

  “速度”概念的理解。

  【教學設想】:

  在日常生活中, 速度、時間與路程的應用非常廣泛,它是學生今后學習行程問題應用題的基礎。通過本節課的教學,把學生原有一些生活經驗和感性認識進行概括總結,讓學生理解掌握速度、時間與路程之間的關系,幫助學生運用所學的速度、時間與路程之間的關系更好地解決生活中的一些實際問題,進一步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培養學生對數學的情感。本節課的`教學,從比較小明和小紅的速度及了解、理解生活中的速度著手。先讓學生自己匯報自己知道的一些速度,自己研究出速度統一寫法的必要性。通過比較不同的速度,讓學生舉例生活中知道的速度,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又加深對速度的理解。學生解決簡單的行程問題時,先讓學生觀察,讓學生感知速度,再總結出求路程、速度和時間的數量關系。

  對于這節課,學生已經對速度有一定的認識,這節課主要是結合實際生活情境,讓學生理解速度與路程、時間的關系。由于中年級學段的學生開始對“有用”的數學更感興趣,本課學習內容安排與呈現都能吸引學生學習的興趣。我在教學中很注重培養學生的多種能力和積極的學習情感,并通過多種學習方式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不同的學生在學習上獲得成功的體驗。

  【教學過程】:

  (一)學前預測,做好鋪墊

  1. 填一填。

  132×24=3168

  3168÷132=( )

  3168÷24=( )

  2.“小明上學走了6分鐘,小紅上學走了8分鐘,誰走得快些?”

  “小明家離學校360米,小紅家480米,那誰走得快一些呢?”

  [意圖: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使學生明白要想知道誰走得快,不是看誰行駛的時間少,而是要看統一時間內誰跑得遠,建立單位時間的表象]

  (二)回憶舊知,引入新課

  1.學生介紹自己收集的交通工具的速度。

  教師肯定學生介紹正確的交通工具的速度,并說明各種交通工具給人類生活帶來的方便,讓學生感受人類創造交通工具的智慧。

  2.“單位時間”的介紹。

  (1)課件顯示一些教師收集的速度。

  劉翔跨欄每秒跑8.5米 火箭燃氣每秒噴射約為2千米

  獵豹奔跑每分鐘行1800米 聲音每秒傳播340米

  蝸牛每小時行8米 光每秒傳播30萬千米

  課件出示:劉翔跨欄圖片,8.5米/秒。師問:“那有多快”?學生興致高漲地說:“滴答一下,就8米多”。師說:“是啊!滴答一下,劉翔就從講臺的右端,沖到門口了。”學生哈哈笑起來。課件又出示:獵豹的速度1800米/分,有什么感受?生說,“更快!”學生很自然地換算出了獵豹的速度30米/秒,比劉翔還快!師又說:“同樣是滴答一下,獵豹就從教室的一端跑到操場去了!”學生又呵呵起來。師又問:“你們見過速度慢的嗎?”學生說:“蝸牛”。課件出示:蝸牛,8米/時。學生說:“劉翔一下,蝸牛要爬一小時”。大課件出示:光的速度是每秒30萬千米,而聲音的速度每秒只有340米。這就是為什么在電閃雷鳴時我們是先看到閃電再聽到雷聲,因為光的速度比聲音的速度快得多。

  《速度、路程、時間之間的關系》說課稿 4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在實際情況中理解路程、時間、速度之間的關系能用數學術語表示這些關系。

  (2)、能力目標:用路程、速度與時間、解決生活中簡單的問題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情感目標:讓學生感受數學問題與實際生活關系密切,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重點深刻理解速度的概念,掌握速度×時間=路程這組數量關系

  難點應用數量關系解決實際問題

  教具課件、卡片、投影

  教學過程

  教師指導及學生活動設計意圖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1):導入談話:上周給大家布置了一個任務:從學校到家里用三種不同的方式回家,你們有什么發現嗎?

  (A)生拿出自己準備資料,學生先在小組中交流

  (B)舉手發言

  生1:我家到學校大約1500米,第一天我用走的方式,用了15分鐘。第二天我坐公交車用了8分鐘。今天我坐爸爸的轎車只用了3分鐘就到學校了。

  生2:我家到學校大約480米,走了8分鐘。我坐爺爺的三輪車只用了5分鐘。……

  (2)師:肯定學生的做法

  (3)據剛才同學們提供的信息,你們又有什么新的發現

  (C)生3:坐轎車最快。

  (D)生4:我想補充:我認為應該是同一條路,那么坐轎車可以最快到學校。

  (E)那是因為轎車的速度是最快的。

  (這時候學生對速度的概念還是模糊的)

  (4)師揭示課題

  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研究一下:路程、時間、速度之間的關系。讓生在實踐中學會感受路程、時間這些抽象概念,為新課學習鋪墊。

  (二)引導探究感悟新

  知(1)請同學們翻開課本到P45。從這些圖上你能讀到哪些信息?

  (A)生1:馬車的速度是最慢的,飛機的速度是最快的。

  生2:我知道轎車約80千米/時表示的是:每小時行80千米。

  (2)你們會讀嗎?全班一起讀。

  生3:我還發現現在的交通工具越來越發達了,這樣我明年可以以最快的速度到北京看奧運了。

  (當這位學生講到這里時,同學們都笑了,對這節課的研究興趣也越來越濃了。)

  課件出示:

  (1)金老師開車的速度是80千米/時,2小時可行多少千米?

  (B)四人小組先討論。(C)全班交流:

  生1:80千米/時表示的是:每小時行80千米也就是1個小時行80千米。

  生2:那2個小時就是2個80個千米。

  (3)你們能列出算式嗎?

  (D)生1:用乘法算:80×2=160(千米)

  (4)你們能說出80和2分別代表什么意思嗎?

  (E)80×2=160(千米)

  速度時間路程

  (這時我把"×"和"="填上去,于是數量關系出現了:速度×時間=路程)

  課件出示:

  (2)金老師如果是騎自行車,速度是225米/分,1小時可以行多少米?

  獨立計算并找出速度、時間和路程之間的關系是怎樣的?并同時提醒同學們單位之間的轉化(1小時=60分鐘)

  每位學生寫出關系式。225×60=13500(千米)

  全班交流,展示自己的關系式:速度×時間=路程

  (5)你們能不能改變這一題,求時間或者求速度。(第1小組和第3小組改成求速度的,第2和第4小組改成路程的)并解答且要求寫出數量關系。

  全班交流,投影展示數量關系:

  225=13500÷60

  速度=路程÷時間

  60=13500÷225

  時間=路程÷速度培養學生自主探索促進學生抽象思維發展進一步對速度這個概念的理解。

  (三)小結

  (1)在這節課里同學們的收獲應該不少吧,誰想同學們分享一下?還存在哪些問題不理解?

  (A)生1:知道了什么叫路程、時間、速度。

  生2:我學會了求路程、時間、速度的方法

  生3:只要記住路程相當于兩因數的積,速度相當于一個因數,時間相當于另一個因數。就可記住了它們的關系。(我覺得這也這節課的.亮點之一,因為學生很好的聯系了學過的知識。)

  (四)嘗試應用深化練習課件出示:

  (1)基本練習(連線)

  小強每天早上跑步1800米,他的速度大約是120米/分,小強每天大約用來跑步的時間為多少?

  A:15分鐘B:900秒C:1刻鐘

  或者

  A:1800÷120表示()

  B:1800÷15表示()

  C:120×5表示()

  (2)王叔叔從縣城出發去王莊鄉送化肥。去的時候和返回時各用了2小時。

  A:從縣城到王莊鄉有多遠?

  B:返回時平均每小時行多少千米?

  學生獨立完成,并說原理

  (3)拓展練習(卡片出示)

  出示一塊路牌,

  一輛汽車的速度是43千米/時,從紹興出發過5小時能否到達上海?

  (能選出符合要求的信息)

  (4)布置課后作業:請大家根據自己手中的資料(課剛開始時使用的資料),你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你會解答自己提的問題嗎?培養學生的認真審題習慣,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

  第8和第9題認為還是第9題簡單,決定把第8和9兩題合并起來,如果能理解第8題,那應該可以理解第9題。

  板書設計速度、時間和路程之間的關系

  80×2=160(千米)

  速度×時間=路程

  225=13500÷60

  速度=路程÷時間

  60=13500÷225

  時間=路程÷速度

  1小時=60秒

  1刻鐘=15分鐘

  KM是指千米

  《速度、路程、時間之間的關系》說課稿 5

  今天,我非常榮幸能夠在這里與大家分享一堂關于《速度、路程、時間之間的關系》的說課設計。本節課是小學數學課程中的一個重要內容,它不僅涉及到基本的數學概念,更是解決實際生活中速度、距離和時間問題的基礎。下面,我將從教材分析、學情分析、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方法、教學過程以及板書設計幾個方面進行詳細闡述。

  一、教材分析

  《速度、路程、時間之間的關系》是小學數學課程標準中“數與代數”領域的重要部分,它建立在學生已經掌握的基本算術運算和簡單比例關系的基礎上,進一步引入了速度的概念,并通過速度、路程、時間三者之間的關系,培養學生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二、學情分析

  本節課面向的是小學四年級的學生,他們正處于從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過渡的階段,對直觀、具體的例子易于理解和接受。同時,學生已經學習了基本的四則運算,對比例和比例關系有初步的認識,這為學習速度、路程、時間之間的關系提供了必要的認知基礎。但需要注意的是,如何將抽象的數學概念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相結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是本課設計時需要特別關注的。

  三、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學生能夠理解速度的概念,掌握速度、路程、時間之間的基本關系式,并能運用這些關系解決實際問題。

  過程與方法:通過觀察、討論、實踐等活動,培養學生觀察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合作交流的能力。

  情感態度價值觀:激發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培養學生嚴謹的數學思維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增強學生對時間管理和效率意識的認識。

  四、教學重難點

  重點:理解速度的概念,掌握速度、路程、時間之間的基本關系式。

  難點:靈活運用速度、路程、時間的關系解決實際問題,特別是當問題涉及單位換算時。

  五、教學方法

  本節課采用情境教學法、合作學習法和探究式學習法相結合的教學方法。通過創設貼近學生生活的情境,引導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再通過小組合作探究,共同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最后通過練習鞏固,提升應用能力。

  六、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通過一段關于運動員跑步比賽的動畫視頻,引出速度的.概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新知講授:

  講解速度的定義,強調速度=路程/時間。

  通過實例演示,讓學生理解速度、路程、時間之間的關系。

  引入單位換算的概念,講解如何在實際問題中進行單位統一。

  合作探究:

  分組討論,設計幾個關于速度、路程、時間的實際問題,如“小明騎自行車以每小時15公里的速度行駛,他需要多少時間才能到達5公里外的學校?”

  小組匯報,教師點評,強調解題步驟和注意事項。

  鞏固練習:

  提供不同難度的練習題,包括基礎題、提高題和拓展題,讓學生在練習中鞏固新知。

  鼓勵學生分享解題思路,培養邏輯思維和表達能力。

  總結提升:

  總結本節課的知識點,強調速度、路程、時間關系的重要性。

  引導學生反思學習過程,分享學習心得。

  七、板書設計

  標題:《速度、路程、時間之間的關系》

  知識點:

  速度定義:速度=路程/時間

  關系式:路程=速度×時間;時間=路程/速度

  注意事項:單位換算

  練習題示例:

  基礎題:已知速度和時間,求路程。

  提高題:已知路程和時間,求速度,并涉及單位換算。

  拓展題:結合生活情境,設計復雜問題,考察綜合應用能力。

  以上就是我對《速度、路程、時間之間的關系》這節數學課的說課設計,希望能夠得到各位評委和老師的寶貴意見,謝謝!

【《速度、路程、時間之間的關系》說課稿】相關文章:

《路程、時間與速度》說課稿09-08

路程時間與速度說課稿10-04

《路程時間與速度》說課稿09-04

速度、時間和路程之間的關系教學設計10-10

速度、時間和路程之間的關系教學設計04-08

《路程和時間與速度》說課稿08-10

《路程時間與速度》說課稿范文08-06

速度時間路程之間的關系教學反思(通用12篇)10-31

《路程、時間與速度》說課稿(精選9篇)05-23

小學數學《路程、時間與速度》的說課稿范文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