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球之謎》小學語文說課稿(通用5篇)
作為一名教職工,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說課稿,是說課取得成功的前提。寫說課稿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月球之謎》小學語文說課稿(通用5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月球之謎》小學語文說課稿1
【教材分析】
《月球之謎》是一篇非常有趣的介紹月球知識的文章,從皓月當空的美好景象落筆,說到人類第一次登月后看到的月面,接著列舉了一些與月球有關的不解之謎,最后以 “對神秘的月球,人類還將繼續探索下去”結束。本文旨在讓學生了解月球相關的知識,展示月球神秘的魅力,激發學生探索月球和宇宙奧秘的興趣;同時積累一些描寫月亮的古詩句。
【教學目標分析】
1、會認8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掌握“夜幕、降臨、懸掛、曾經、奧秘、探索”等詞語。
2、理解課文內容,了解月面的基本情況,以及課文提到的和月球相關的未解之謎。
3、培養學生熱愛科學的興趣和探索精神。
4、積累一些與月亮有關的詩句。
【教學重難點分析】
重點:
了解月球是個什么樣的世界,文中寫了月球哪些不解之謎。
難點:
利用資料交流、古詩句積累和想象等手段,引導學生真正感受月亮的神秘和魅力,同時引導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
【教法學法設計】
1、教法:針對教學內容,我打算讓學生展開想象,進行形象思維訓練。從圖中理解體會,教師通過“教、扶、放”讓學生從學會到會學。以情景教學法、美讀感悟法、質疑問難法等方法激發興趣,使其樂學,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2、學法:讀讀、劃劃、議議、說說自讀自悟、美讀交流、入景體驗,升華情感。
【教具使用】
1、課文插圖,月球表面及能表現出月色皎潔、清幽的圖片,樂曲《春江花月夜》、《彎彎的月亮》。
2、有關月球奧秘的圖文資料。
3、學生收集的古詩詞中描寫月亮的名句。
4、媒體資源:教學演示課件《月球之謎》。
【教學過程】
導入課題,激發閱讀興趣
1、導語:茫茫太空,有著不可計數的星球。上一節課我們初步了解了太陽,今天,我們要走近地球的近鄰──月球。
2、(出示能反映月色皎潔、環境清幽的圖片)同學們,古往今來,人們仰望天上的一輪明月,總會激起無窮的疑問。北宋大文學家蘇東坡就曾問道“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今天,我們面對著這散發著冷冷清輝的明月,你有什么問題想問她嗎?(及時肯定鼓勵,激發學生強烈的好奇心)
3、嫦娥奔月、吳剛伐桂都是民間傳說。人們多想登上月球,去解開心中的疑問。1969年7月20日,美國的兩名宇航員首次登上月球,發現了更多的月球之謎(板書課題)。
4、點擊課件主頁中的登月圖片,觀看人類登上月球相關視頻。
聽范讀,整體感知,再自讀課文。
1、聽課文范讀。
2、提出自讀要求:
畫出生字新詞,練習把帶有生字新詞的句子讀正確、讀流利。
畫出課文中列舉的月球上有哪些難解之謎。
就你最感興趣的一個不解之謎,結合上節課搜集的資料和小練筆,在空白處寫一寫自己的猜想。
組內交流
1、小組長設計形式,檢查組內同學的生字、生詞認讀情況和課文朗讀情況。
2、組內同學交流所畫出的月球之謎。
3、討論大家都比較感興趣的關于月球之謎的猜想。
全班交流
1、各組選派代表或組員接讀的方式,向大家展示朗讀的正確、熟練程度,其他小組注意對生字詞的正音。
讀一讀:
懸掛 遐想 奧秘
努力 細菌 水藻
一項 估計 土壤
2、學生匯報
你在閱讀中發現了哪些月球之謎?
月球是從哪兒來的?上面有些什么東西?它跟地球一樣嗎?月球上的塵土有殺菌的本領嗎?為什么不同植物種進月球塵土里生長得不一樣?月球的年齡比地球大嗎?等等。
3、學生質疑
鼓勵學生依據課文內容提出自己的疑問。如,月球上為什么會有那樣奇異的景色?月球上的環形山是怎樣形成的?月球上真的沒有任何生命嗎?宇航員在月球上怎么行走?
合作學習,探究問題
1、對某一未解之謎感興趣的同學結為一組,大家共同猜想謎底。
2、據老師提供的“資料袋”展開討論,組內成員分工,將討論結果記錄下來。
(教師提供的資料,供參考)
a、課后“資料袋”
(1)月球對物體的吸引力只有地球的六分之一,所以地球上6公斤重的東西,到月球上只有1公斤了。在月球上,人只要稍微用力一蹬,就能躥起很高,如果在那兒跳遠或跳高,可以取得比在地球上好得多的成績。
(2)月球表面布滿了無數大大小小的環形山,一些杰出的科學家的名字被用來命名大的環形山,其中有四位中國古代天文學家,他們是石申、張衡、祖沖之、郭守敬。
b、月球起源之謎:
目前,人類關于月球的起源,一共提出了三種假說:月球被捕獲說,地月同源說和地球分裂說。到目前為止,三種假說都沒有取得強有力的證據,因此產生了第四種假說──“月球──宇宙飛船”說。
c、月球年齡之謎:根據從月球帶回的巖石標本,可以測定月球的年齡。經分析發現,與地球上90%年齡最大的巖石相比,月球巖石99%年齡更長。1973年,世界月球研討會上曾測定一塊月球巖石年齡為53億歲,而地球上最古老的巖石是37億歲。有些科學家提出,在地球形成之前,月球早已在星際空間形成了。
d、21~22世紀,人類將移民月球,建立月球村。月球村將利用太陽能取暖,利用月球上發現的水生產蔬菜、糧食,建立各種生活設施。月球村的重要任務是開采氮—3,并運回地球,利用這一熱能源發電,供應全球所需電能。人類還將開發地球人拜訪月球村的旅游業。
3、舉行月球奧秘發布會。
a、各小組選派代表有感情朗讀本小組感興趣的月球之謎,力爭通過朗讀激起同學們強烈的好奇心。
b、派中心發言人有條理地說清本組對月球之謎的猜想。
c、聽了其他小組的發言,你們對月球又產生了哪些疑問?
4、想一想,說一說。
假如30年后你登上了月球,你準備去做什么?
積累古詩句,感悟文化內涵
古往今來,人們賦予月亮各種各樣的情感,有數不清的關于月亮的神話傳說、詩詞歌賦、音樂繪畫。下面,就讓我們在《春江花月夜》這首名曲中,把自己課前收集到的關于月亮的名句寫在黑板上。(學生書寫詩句)
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
月來滿地水,云起一天山。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峽深明月夜,江靜碧云天。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
結束語:
人類雖然登上了月球,但并沒全部揭開她神秘的面紗,月球上的無窮奧秘等著我們去探索。感興趣的同學課外可以通過閱讀書籍和上網查資料,去進一步了解月球。
【板書設計】
【教學時間設計】
1、導入課題,激發閱讀興趣。5分鐘
2、聽范讀,整體感知,再自讀課文。5分鐘
3、組內交流。9分鐘
4、全班交流。9分鐘
5、合作學習,探究問題。8分鐘
6、積累古詩句,感悟文化內涵。3分鐘
7、結束語 1分鐘
《月球之謎》小學語文說課稿2
一、說教材
《月球之謎》是新課程標準小學三年級語文下冊的一篇科普性文章。文章短小精悍,蘊含了豐富的科學知識,可讀性強,趣味性強。全文緊扣“謎”來寫,可謂“謎”象叢生。開篇從“遐想”入手,引出一連串的問題,首寫“謎”。接著寫人們對月球的了解,以及開展的實驗,看似在“揭密”,其實,處處生“謎”,再寫“謎”。然后用一個自然段的省略號,留下無窮無盡的“謎”,三寫“謎”。正因為如此,課文為讀者留下了無限的空間,讓讀者去遐想,去探索。因此,這是一篇激發學生探索熱情的好教材。編者在文尾提供了一個“資料袋”,不但介紹了月球上的引力,還介紹了月球上環形山的命名,以及有哪四位中國科學家的名字給這些山命了名,意在激發學生長大了去探索宇宙的奧秘。與此同時,課后第三題收錄了一些寫月亮的詩句,賦予了教材詩意的想象空間和豐富的人文內涵。
基于對教材的理解和學生的年齡特點,本課的教學目標定為:
(1)認識8個生字,學會14個生字。
(2)理解課文內容,了解月球的基本情況,以及課文提到的和月球有關的未解之謎。
(3)培養學生就掌握的材料提出問題的能力。
(4)積累一些與月亮有關的詩句。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了解月球是一個什么樣的世界,文中寫了月球的哪些未解之謎?
教學難點:利用資料交流、古詩句積累和想象等手段,引導學生真正感受月亮的神秘與奧秘,同時引導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
二、說設計理念
探索奧秘是人類的天性,因為每個正常的人都有求知欲。從某種意義上說,“謎”是推動人不斷探索、不斷前進、不斷發展的動力。讓孩子們從小就心中有 “謎”,試圖去解開這些“謎”,這本身就是一個孕育發展和創造的過程。因此,本教學設計力圖通過語言文字的閱讀,把“謎”播種在孩子們的心田,使之成為持續學習和進步的動力。怎樣才能把“謎”播種在孩子們的心田里呢?語文課有語文的方式,那就是:引導孩子在與文本、文化和客觀世界的對話中,去敞亮,去點染。
三、說教學流程
一、遐想:從詩意的世界中走來
開課,讓學生“進入”宏大而有韻韻味的時空背景,是讀好課文的基礎。因此,可以制作一個關于月亮的短片,音樂與畫面同時作用于學生的感觀。在這樣的環境里來閱讀課文,就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出示月亮的課件。導語:夜幕降臨,或圓或缺的月亮高高地懸掛在夜空,面對那皎潔的月光,不知有多少人遐想過。此時此刻,面對這樣一輪月亮,你想到了什么?
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啟發學生多維度地去遐想,如:聯想到寫月亮的詩句;聯想到登月的情景;聯想到“嫦娥奔月”登神話故事;聯想到月球上的自然景觀。
2、總結學生對月亮的遐想,引出課題:月球之謎。
3、釋題:“謎”是什么意思?與“迷”和“秘”的意思有什么不同?這個“謎”是課文的眼睛,閱讀時,我們抓住了它,就能很好地理解課文。
二、讀文:在品味語言中激活心靈
人類對于自身以外的知識的感知都浸潤在語言中。語言是我們存在的家,就像世界是我們居住的家一樣。在語文課上,要讓“謎”在孩子心田生根、發芽,就離不開對文本語言的品味。但這種品味是“兒童視覺”的品味,是兒童和文本和世界的對話。
《月球之謎》小學語文說課稿3
我今天說課的內容是人教版小學語文《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三年級下冊第六個專題第二課《月球之謎》第一課時,本次說課我將從教材分析、學情分析、教學模式、教學設計幾個方面展開。
一、教材分析
人教版小學語文《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三年級下冊共八個專題,分別是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愛護周圍環境,怎樣看問題、怎樣想問題,豐富多彩的兒童生活,可貴的親情、友情,神奇的科技世界,國際理解和友好,神話故事、傳說。而《月球之謎》一課就出自于第六單元神奇的科技世界。
“神奇的科技世界”這個單元,有導讀、三篇精讀課文、一篇略讀課文和一個語文園地。《太陽》是一篇科普短文,采用了列數字、打比方等說明方法,主要介紹太陽的常識:離地球有多遠,它有多大,多熱,說明太陽與人類有著密切的關系。《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路”》課文描寫了“我”的一次上網經歷,讓我在領略網絡魅力的同時,了解網絡的特點和作用,真切感受現代科技帶給人們的便利。《果園機器人》是一篇略讀課文,它同樣體現電腦的神奇,所寫的內容極為有趣。文章的敘述方式也很有特色,文中果園機器人各種特性的介紹,是隨果園生產需要的變化一步步體現出來的。《月球之謎》是本單元第二篇課文,文章短小精悍,蘊含了豐富的科學知識,可讀性強,趣味性強。全文緊扣“謎”來寫,可謂“謎”象叢生。開篇從“遐想”入手,引出一連串的問題,首寫“謎”。接著寫人們對月球的了解,以及開展的實驗,看似在“揭密”,其實,處處生“謎”,再寫“謎”。然后用一個自然段的省略號,留下無窮無盡的“謎”,三寫“謎”。 再看語文園地中安排的口語交際、作文、讀讀背背和寬帶網均與本組教材主題非常吻合。這種安排既可以讓學生獲得相關的科學知識,也能激發他們對科學的興趣。
根據教材特點,結合課標要求,本單元的教學目標預定如下:
1、認讀19個生字,會寫42個生字,正確讀寫相關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抓住重點詞句理解課文內容,在閱讀中有自己的體會和疑問;初步學習閱讀說明文,體會說明事物的一些方法。訓練閱讀能力,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3、鼓勵學生留心科學技術的最新發展,增強探索和創造的意識,激發對自然科學的興趣。
這三個目標的設定,體現了新《課標》中對第二學段學生的閱讀要求:“1、能聯系上下文,理解詞句的意思,體會課文中關鍵詞句表達情意的作用。2、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能對課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問。”
在本單元教學目標這根指揮棒下,再制定本課的教學目標為:1、會認8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掌握“夜幕、降臨、懸掛、曾經、奧秘、努力、登上、任何、一旦、年齡、神秘、探索”。2、理解課文內容,了解月面的基本情況,以及課文提到的和月球相關的未解之謎。3、培養學生就掌握的材料提出問題的能力。4、積累一些與月亮有關的詩句。教學重點:了解月球是個怎么樣的世界,文中寫了月球的哪些不解之謎。教學難點:利用資料交流、古詩句積累和想象等手段,引導學生真正感受月亮的神秘和魅力,同時引導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
二、學情分析
說完教材,再看學情,我將從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和生活經驗進行分析。
第一、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早在一年級學生對科技專題文章就有所接觸, “一下‘我們身邊的科學’、二上‘熱愛科學’、二下‘走進科技的世界’”都單列一個單元,我們會發現學生對此類文章的閱讀興趣濃,有主動閱讀的欲望,這是本次學習的一個前提,再加上之前學生閱讀方法的習得和閱讀習慣的培養,學生也具備了一定的閱讀水平,這是本次學習的一個保障。但對于三年級的學生來說,在已有的知識、能力與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基礎上,在本學年段中還有更高的閱讀要求,即能聯系上下文,理解詞句的意思,體會課文中關鍵詞句表達情意的作用。能對課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問。這是本次學習的關鍵。
第二,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在日常生活中從電視上、網絡上和書本中對月亮有淺顯的理解。
所以針對本班學生認知特點和本節課文本特點,我在設計閱讀教學時,側重于引導,讓孩子多讀,抓住關鍵詞語和句子,品味詞句在文中的作用,并能對課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問。
三、教學模式
為充分發揮合作學習的作用,確立了語文新授課的教學模式為:1、單元導入、明確目標;2、自學指導、合作交流;3、大組匯報、教師點撥;4、鞏固練習、拓展提高;5、課堂小結、當堂達標。在落實模式的過程中并力圖在教學環節中體現 “三真、三實、一及時”的教學策略。三真即真思考、真合作、真理解;三實是指設計實、反饋實、檢測實;一及時是指評價要及時。
四、教學設計
通過以上對教材和學情的分析,并根據我校語文新授課的模式要求,本節課設計以“謎”為主線,安排了五個教學環節:讀文導入,猜“謎”;整體感知,找“謎”;深度對話,品“謎”;言語實踐,問“謎”;總結延伸,探 “謎” 。其中深度對話、品“謎”和言語實踐,問“謎”是本節課教學的重點環節。下面具體說一下本節課的教學過程及設計意圖。
(一)讀文導入
氣氛渲染,引發興趣。
(二)整體感知
在揭示課題之后,安排了一個課前導學單的檢測過程,列舉出學生認為最難讀的詞或最難寫的字或最難讀的句子進行指導學習。之后,出示讀文指導:讀準讀通課文;找找課文中介紹了月球上哪些謎?用序號標一標。學生通過整體感知,找出月球之“謎”,理清整篇課文的脈絡。這樣做是在教給學生讀書的方法,通過抓題眼,從整體了解課文大意,讓學生從學會到會學。
(三)深度對話
《新課程標準》要求: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應充分激發他們的問題意識和進取精神,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教學內容的確定,教學方法的選擇都應有助于這種學習方式的形成。
所以在設計這一環節時,力求從學生角度、文本角度、教師角度提出問題,并引導學生通過獨立思考、小組合作、全班展示來解決問題,做到以學定教,順學而教,創設真實有效的高效課堂。
例如,品已解之謎:請學生劃出描寫謎底的句子,讀一讀說感受, 這個環節沒有煩瑣的內容分析,只有簡單實在的語言實踐,在匯報交流過程中抓住“荒漠”與“奇異”二詞的教學,讓其成為聯系上下文理解詞意的方法教學的平臺,也為學生下一環節小組合作中抓住關鍵詞明白表情達意做好方法的指引。
再看,品未解之謎中的小組合作,合作前就對學生分組合作提出明確要求和建議,防止合作探究流于形式的有效手段,明確提出要解決的問題,確保學習的有效性。這再一次落實了我校教學模式之三真、三實、一評價。
(四)言語實踐
在一篇文本中,一種語言現象反復出現,這就該是引起我們重視的文本語言特色。這一課,課題是“謎”,課文中也展示了許許多多關于月球的疑問。其中,先寫關于月球的現象,再寫作者用“難道”“或者是”這些詞語對謎底進行的推測,這種寫法特別有意思。將文章內容用表格梳理,讓學生感受這有趣的表達方式,并抓住第三格只寫了現象,沒有對這一現象的推測這一空白,嘗試讓學生想一想,寫一寫。突出言語訓練的重點,助杖提出問題這一教學難點。
(五)課堂延伸
在這一環節中,將本節課的知識進行總結,通過總結知識、閱讀方法,課堂到這里給學生的不僅是奇異的驚訝,費解的驚奇,更多的是對探索欲望的激發。這樣設計不僅可以鼓勵學生留心科學技術的最新發展,還能增強探索和創造的意識,激發對自然科學的興趣。這種情感的習得,是通過深度對話,品謎而展開的,是通過言語實踐,問謎而伸展的, 真正體現了“大語文”觀。
《月球之謎》小學語文說課稿4
一、講教材
1、教材簡析:
《月球之謎》是新課程標準小學三年級語文下冊的一篇科普性文章。文章短小精悍,蘊含了豐富的科學知識,可讀性強,趣味性強。全文緊扣“謎”來寫,可謂“謎”象叢生。開篇從“遐想”入手,引出一連串的問題,首寫“謎”。接著寫人們對月球的了解,以及開展的實驗,看似在“揭密”,其實,處處生“謎”,用一個自然段的省略號,留下無窮無盡的“謎”。正因為如此,課文為讀者留下了無限的空間,讓讀者去遐想,去探索。因此,這是一篇激發學生探索熱情的好教材。
2、教學目標:
基于對教材的理解和學生的年齡特點,本課的教學目標定為:
(1)認識8個生字,學會14個生字。
(2)理解課文內容,了解月面的基本情況,以及課文提到的和月球有關的未解之謎。
(3)培養學生就掌握的材料提出問題的能力。
(4)積累一些與月亮有關的詩句。
3、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了解月球是一個什么樣的世界,文中寫了月球的哪些未解之謎?
教學難點:利用資料交流、古詩句積累和想象等手段,引導學生真正感受月亮的神秘與奧秘,同時引導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
二、講教法:
1、創設情景法;
2、合作探究法:在探究中通過有效的小組活動的開展,展現一個小組集體智慧的結晶,培養了學生質疑的能力。
三、講學法:
1、情景激趣法;
2、朗讀感悟法;
3、發散訓練法;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趣導入
1、每當夜幕降臨,一輪明月懸掛在高高的夜空,那皎潔的月光曾引起人們多少美好的遐想!它到底藏著多少秘密啊?古往今來,為了探索月球的.奧秘,人類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在1969年7月20日,美國兩名宇航員首次登上月球,發現了很多的——《月球之迷》。
2、揭示課題,板書
現在就讓我們跟隨這兩名宇航員乘坐“阿波羅”號宇宙飛船向月球出發,準備好了嗎?
(由課文第一段導入,既使學生對上節課的內容進行了回顧,同時也為新課起到了連接的作用。如此激趣導入新課,學生的聽覺、思維與想象都被調動起來。)
(二)自主探究,讀文感悟
1、學習第二自然段和資料袋
(1)(出示課件演示)看,這就是月球,當我們首次來到月球,第一眼看到的是什么樣的景色?
(2)請大家找一找在課文的哪一個自然段?
(3)哪位宇航員來給我們匯報匯報你第一眼看到的景色?能不能用一個詞概括這是什么樣的景色呢?
(根據學生的認識水平,利用直觀形象的多媒體課件,密切聯系學生的經驗世界和想象世界,將學生帶入神秘的太空中,以小宇航員的形式為學生創設情境,激起學生學文的興趣。)
(4)月球上的景色奇異在哪兒呢?
你能把這奇異的景色讀一讀嗎?(個別)
讓我們把這奇異的景色告訴地球上的人們吧。(齊讀)
(閱讀是學生與文本的對話,要給學生充分的朗讀時間,整體感知課文,交流收獲,培養自主讀書的能力,在正確、流利的讀書的同時,獲得初步的理解和體驗,體驗讀書的快樂。)
(5)我們原本以為月球上有美麗的嫦娥,潔白的玉兔,然而月球上的景色與我們的想象簡直太不一樣了,你們想看看
宇航員從月球上拍回的照片嗎?(出示課件)
你們看,宇航員在月球上行走,咦,他們是怎么走的呢?怎么會這樣呢?
結合課文引導學生學習課后資料袋里的內容,豐富學生的知識。
2、學習月球的未解之謎
宇航員們把月球上的塵土和巖石帶回了地球作進一步的實驗和研究。
(1)請同學們小聲讀一讀3、4、5、6段,邊讀邊想科學家做了哪些實驗?(全班交流)
(2)在這三個實驗中,你最感興趣的是哪一個實驗呢?
(3)在小組內選擇一個你們共同感興趣的實驗,仔細讀一讀。說一說假如你們就是參與實驗的科學家,在做這個實驗過程中,發現了很多的現象,你們有什么想法和感受呢?
(4)匯報交流。
(這一環節著眼于學生加強對課文的體驗和領悟,開闊視野,培養綜合素養。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要使學生在自主、探究、合作學習中,培養對課文的感受、理解、欣賞和評價的能力,最后對課文內容形成初步的自我理解。)
(5)課文的第七段出現了一個省略號,它想告訴我們什么呢?
(6)除了這些實驗給我們提出的沒有解開的謎,結合你們讀的月球的資料,你還想提出哪些謎呢?
(第斯多惠說過:“知識是不應該灌輸給學生的,而應引導學生去發現它們,獨立地掌握它們。在教學中以“知謎”、“探謎”為主線,進行探究性學習,激發學生探究科學、不斷質疑的興趣。在探究中通過有效的小組活動的開展,展現一個小組集體智慧的結晶,培養了學生質疑的能力。使得每個學生的頭腦細胞活躍,富有創新意識,其設計的目的是為了引導學生不斷自主參與、自主學習,培養了濃厚的學習語文的興趣。)
3、發散思維,拓展練習
(1)假如20年后你登上了月球,你準備去做什么?(學生說)
(為學生插上想象的翅膀,為學生留下足夠的空間張揚個性、激揚靈性的服。)
(2)師生共同交流描寫月亮的古詩句(課件展示)
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
月來滿地水,云起一天山。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夏深明月夜,江靜碧云天。
(豐富自己的積累)
(3)課后收集一些感興趣的月球資料與大家交流。
(在培養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能力的同時,激發學生探索奧秘的興趣。)
4、總結全文
同學們和科學家們一樣都對月球有很大的興趣,有志氣有決心!我想不用多久月球肯定會被人類開發和利用。
用課文最后一句話來結束我們這節課:對神秘的月球,人類還將繼續探索下去。(齊讀)
五、講板書設計
塵土是否能殺菌?
22、月球之謎水藻為何鮮嫩青綠?
(十分奇異)
年齡是否比地球大?
《月球之謎》小學語文說課稿5
教材說明
《月球之謎》是新課程標準小學三年級語文下冊的一篇科普性的文章。文章短小精悍,蘊含了豐富的科學知識,可讀性強,趣味性強。學生通過對這個主題活動的探究,進一步了解有關月球的知識,培養學生學科學、愛科學的興趣以及積極探索的精神。
教學目標
1、通過網絡自主學習,認識月球,了解月球,討論月球未解之謎。
2、培養學生熱愛科學的興趣和探索精神。
3、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設計思路
體現教學方式與學習方式的改變,體現課程與現代教育技術融合的教育理念。目前,傳統的教學設計中,學生的主體學習地位受到一定束縛,結合實際情況確定總體設計思路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分組卡片、主題網站、月光奏鳴曲、春江花月夜
學生準備:概念圖作品、站、幻想畫、神話傳說
教學時間:50分鐘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月亮自古以來,就于人們結下了不解之緣,它尤其受詩人們的鐘愛。那皎潔的月光,富有變化的月形,激起了詩人們多少懷念與感慨,同學們知道哪些關于月亮的詩歌?(師生背誦有關月亮的詩詞)
月亮在詩人們的描繪下是如此的美好,課前大家針對自己不同的特長和興趣分小組展開的對月球的探索,現在就來看看我們的成果。(分別展示概念圖、站、幻想畫和神話傳說)我真為大家的聰明智慧所嘆服!
二、學習課文,解疑問答
1、自讀課文
現在就讓我們登上月球,去看看那是個怎樣的世界!打開課本大聲朗讀,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指名讀,邊讀邊思考,你讀懂了什么?還有什么疑惑?
4、小組活動:寫出人類探索月球未解之謎。教師準備紅、黃、綠、藍、紫、橙六色卡片四套,分別寫有1、2、3、4、5、6。由學生隨機抽取,按照數字相同的規律做在一組,每組發給1張白紙,然后按照順時針依次傳給其他同學,在規定的時間內,提出盡量多的問題,最后一名同學匯報,比賽哪個小組獲勝。
4、總結表達,讀懂了什么,講述疑惑,
三、網絡探究,自主學習
地球是人類的搖籃,但人類不會永遠生活在搖籃里。人類選擇走出地球,那么第一站就自然而然的選擇了離我們最近的“未知”土地——月球。可能許多年后回首人類登月的歷史,我們會覺得我們現在所取得的成績很微薄,但是對人類進步卻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正如一位踏上月球的人所講:“雖然這只是我的一小步,卻是人類的一大步!”讓我們一起登入主題網站,看看月球究竟是一個怎樣的世界?請特別關注人們探索月球之謎的歷程。
四、高智慧學習,小組討論
結合實例,從古至今,人類一直孜孜不倦的探索著宇宙星空的奧秘,不僅僅是月球,還有火星,銀河系等等,為什么會出現哥倫比亞事件?為什么今年美國對于火星的探索遇到困難的新聞牽動了全世界的關注?我們知道就是因為這樣一種探索的精神使得今天的科學技術不斷發展和進步,那么科學進步的含義僅此而已嗎?提出不完整的等式,科學進步=探索+…+…+…+…啟發學生思考,小組討論填寫不等式。說出相應的理由
小組活動:按照形狀相同的規律劃分小組,小組討論填寫等式,然后按照顏色分組到別的小組討論,了解別人的想法,最后回到自己的小組,修改本組的觀點,紅色留下負責解釋本組的想法,全班匯報交流。
五、課堂小結
假如xx年后你登上了月球,你準備去做什么?
六、教后反思
每次上過類似今天這種情況的網絡課,總是引發很多的思考和爭議,許多人關心的總是他與語文課的關系,把脫離語文教學目標和聽說讀寫能力作為強有力的駁斥論據,以前我也曾懵懂的認為我是不是脫離了目標,在走俏啊?在確定了這堂課的教學目標之后,我堅定了自己的信念,要體現課程與技術的整合,體現新課程的理念,體現教學方式、學習方式的變革,體現多元智能學習,最終實現融合性學習,以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信息素養的形成為最有力的說明!
反思課堂教學設計,我認為教學策略的設計最為重要,同樣,我們教師在日常教學設計中應加強對教學策略的研究和探討,只有這樣才能從根本上提高課堂效率,提高教學質量。
一、問題策略的設計
這個主題活動,我始終貫穿著這樣幾個問題的設計,在學生的頭腦中形成一種思維的框架,那么將來無論做什么事情如果都能受到這種思維的啟發,相信這就是一種良好的思維習慣,繼而有利于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1、你知道什么?關于月球的知識你了解多少,是對以前知識的一個積累和概括。
2、你想知道什么?培養學生提出問題的習慣。
3、你怎樣知道的?對于學習的方法和途徑的認識。
4、你學到了什么?總結學生經驗。
教師在設計問題的時候要注意層次性,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關鍵要設計好基本問題,基本問題的設計要體現高級思維的訓練,比如教師在設計“科學進步=探索+…+…”就是要培養學生利用自己掌握的知識經驗和具體事例從不同角度和層次認識問題和分析問題。
二、活動策略的設計
有效的小組活動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集體的團隊精神和協作精神。通過兩次小組活動的開展,一次問題接龍,展現一個小組集體智慧的結晶,比賽哪個小組提出的問題多而且精彩有價值,使得每個學生的頭腦細胞活躍,富有創新意識,“月球上有傳染病毒嗎?”“月球和地球哪個的年壽高?”“月球的塵土具有殺菌的作用嗎?”另一個活動是小組討論填寫等式,然后到別的小組吸取經驗,回來補充自己的觀點,這個活動培養了學生的合作、表達、傾聽、再思維的能力,可以說選擇一種好的組織形式,對于提高課堂效率也是相當的重要。
三、評價策略的設計
這堂課中我認為比較失敗的就是沒有很好的體現評價的過程,無論是對于學生精彩的展示還是小組活動,教師的引導,教師的語言顯得有些干癟,吝嗇,加強自身素質的提高也是上好課重要標準,另外教師的情緒直接影響了教學的過程和效果。
【《月球之謎》小學語文說課稿(通用5篇)】相關文章:
《月球之謎》語文說課稿范文03-12
小學語文《月球之謎》試講稿04-18
月球之謎課件設計05-02
《月球之謎》教學反思12-13
人教版小學語文《匆匆》說課稿(通用5篇)12-21
小學語文《觀潮》說課稿10-12
三年級下冊《月球之謎》教學反思12-16
小學語文《飛向月球》優秀說課設計03-12
人教版小學語文說課稿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