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時珍夜宿古寺》的說課稿范文(通用5篇)
作為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說課稿,編寫說課稿是提高業務素質的有效途徑。怎么樣才能寫出優秀的說課稿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李時珍夜宿古寺》的說課稿范文(通用5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李時珍夜宿古寺》的說課稿1
一、教材分析
(一)說教材:
《李時珍夜宿古寺》是蘇教版四年級上冊的一篇課文,本文通過記敘我國偉大的醫藥學家李時珍不顧高齡尋訪藥材,與弟子龐憲住破廟、吃干糧、在月光下記錄尋訪所得,冒著生命危險品嘗藥材的事,表現了李時珍不怕吃苦的可貴精神和嚴謹扎實的工作態度。
(二)說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學習本課的詞語、生字,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
2、能力目標:學習理解詞語,閱讀課文的方法。
3、情感目標:體會李時珍不怕吃苦,樂于奉獻的精神。
(三)教學重點:理解詞語,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掌握學習方法。
(四)教學難點:理解李時珍吃苦奉獻的精神,理解文中出現的一些中藥名稱。
二、基本設計理念:
根據縣教研室所倡導的“合作——探究”教學模式的構建思路,在設計本課教學時,利用學生對課文大體的理解以及課文中“饑餐渴飲、曉行夜宿”詞語的字面意思之間的差距,提出問題,讓學生以此為核心,展開對文章的討論和交流。在本課的教學過程中,基礎知識以學生的自學為主,課文內容及難點知識的理解采取學生小組學習和教師引導的學習方式來完成,力求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三、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夜宿,就是夜晚住宿。同學們,外出旅游你們一般夜宿何處?旅館、大酒店、賓館……古時候把旅館叫做客店,我國偉大的醫藥學家李時珍,夜里不住客店卻住在古寺里,究竟怎么回事?我們一起來學習16課(板書課題)。學生齊讀課題。
學生介紹李時珍。李時珍,中國醫藥學家。他自幼愛好醫學,24歲開始跟父正式行醫。李時珍花了整整30年功夫,記下了幾百萬字的筆記,經過一遍又一遍修改,反復校訂,著成舉世聞名的中藥巨著《本草綱目》。。
二、初讀課文,感知大意。
1、學生自己讀課文,邊讀邊畫出生字詞。
2、檢查生詞認讀情況。師徒倆饑餐渴飲曉行夜宿破廟灰塵斷垣殘壁青苔藥材呃逆生嚼涎滑生嚼無涎龐憲安徽輪廓舀水
3、檢查課文朗讀情況A一人一段讀課文,邊讀邊畫出不理解的詞語、句子。B理解句子中的詞語
(1)李時珍領著弟子龐憲,饑餐渴飲,曉行夜宿,在安徽、河南、湖北等地察訪藥材,已經走了好幾個月了。
理解“饑餐渴飲”,在文中找出有關的句子讀一讀。龐憲用陶碗舀來泉水,煮沸后,兩人便坐在火邊,一邊喝水一邊啃干糧。
理解“曉行夜宿”這天,他們來到湖北西部山區,因為一心趕路,錯過了客店。眼看太陽漸漸下山,飛鳥歸林,師徒倆不免焦急起來。這地方前不見村,后不著店,晚上到哪里住宿呢?
(2)近前一看,原來是一座破敗的古寺。李時珍輕輕推開門,只見里面到處是灰塵,斷垣殘壁上長滿了表苔,中間的神像蒙上了厚厚的蜘蛛網。
理解“斷垣殘壁”。
小組討論。可以查字典以及其他的資料。
(3)忍冬花初開時銀白色,兩三天后變成金黃色,所以又叫金銀花,可以解暑消熱。”
“胭脂草搗爛了,可以治蟲咬傷。”
“刀豆子燒成渣子吃下去,能治呃逆。”
“雞腸草,生嚼涎滑;鵝腸草,生嚼無涎……”
小組合作學習,理解文中這幾類中藥的性質,及難懂的詞語。
胭脂草:漿果熟時呈深紅紫色或黑色,民間常用之當作胭脂涂女孩子的額角,故而也有名之為胭脂草的。入藥能瀉水、利尿、消腫,但有毒,應慎用。
刀豆子:豆科植物刀豆的種子。性味甘溫,功效:溫胃止呃。
雞腸草:鵝不食草味辛、性溫,有通竅散寒、祛風利濕、散瘀消腫、止咳的功能。
鵝腸草:清血解毒,利尿,下乳汁,本品對闌尾炎有妙效,功用與白花蛇舌草相似。
呃逆:打嗝兒。
三、熟讀課文,試著復述課文。
1、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
2、小組交流,復述課文。
四、學習生字:
小組同學自學“我會寫”。
練習寫字。
第二課時
一、回顧課文,復習導入。
復述課文:你們還記得這篇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嗎?誰來說一說?
說的真好,課文就是講了李時珍四處察訪藥材,夜晚住宿在一座破古寺的事情。
從課文的敘述中你體會到他們的行程怎么樣?(苦累)相機板書
課文中有兩個詞語概括了他們的行程,能找出來嗎?(饑餐渴飲、曉行夜宿)
來說說這兩個詞語的意思是怎樣的。(學生根據字面意思理解)
就像你們說的,他們餓了吃、渴了喝;白天趕路、夜晚住宿,這又什么苦、累的呢?說說你的理由。可以小組討論、研究一下。
二、深入學習課文。
(一)學生匯報學習情況,體會“苦”。
(1)住(學習課文2—4小節)
生匯報:我們認為他們住得苦。
把你找到的相關的句子讀一讀。
課件出示:近前一看,原來是一座破敗的古寺……里面到處是灰塵,斷垣殘壁上長滿了表苔,中間的神像蒙上了厚厚的蜘蛛網……
你們用幾個詞語來形容一下他們住的條件。(寺廟荒涼,臟,亂,不安全。)
說的真好,在這斷垣殘壁的古寺中住宿,確實看出他們非常苦,就讓我們把體會到的讀出來吧!
(2)吃(課文第5小節)
生匯報:我們認為他們吃得苦。
說說你的理由。
課件出示:夜幕漸漸降臨了,師徒倆找來些枯枝雜草,生起火來。龐憲用陶碗舀來泉水,煮沸后,兩人便坐在火邊,一邊喝水一邊啃干糧。
教師小結:是啊,喝泉水,啃干糧。你們從這里也體會到了他們的苦。
指導朗讀:把我們剛才體會到的讀出來。
過渡:李時珍住的簡陋,吃的簡單,非常的苦,你們又怎么體會到他們非常累呢?
(二)學生匯報學習情況,體會“累”。(8—12小節)
(1)工作累:
生匯報:我們認為他們工作很累。
說說你們的理由
生:深夜用磚壘的桌子記錄尋訪所得,可以看出工作的累
課件出示相關句子;
指導朗讀:讓我們再來讀一讀這些句子。
教師小結:同學們真會學習,能從他們的工作時間和地點體會出他們的累來,
有誰還能從這一部分內容中體會到別的?
(2)工作危險:
生匯報:從李時珍冒著生命危險品嘗雞腸草和鵝腸草可以看出工作的危險。
教師小結:看,你們體會的多么深刻啊,又進一步體會到了他工作的危險。(板書險)
資料補充:李時珍嘗曼陀羅的故事。李時珍不僅品嘗過雞腸草,鵝腸草,還品嘗過更危險的藥草。有一次,為了驗證曼佗羅的藥性,他竟然喝下了浸泡曼佗羅的毒酒,結果由于麻醉性太強,幾天昏迷不醒。他曾這樣對兒子說:"你爹冒了一回險,就可以免去今后許多人再去冒一回險了。"
李時珍是怎樣區分雞腸草與鵝腸草的?
(學生讀12小節,匯報:通過端詳、若有所悟等詞語體會李時珍的認真)
指導朗讀:讓我們再來把李時珍認真區分藥草的句子讀一讀,體會他工作的認真,負責。
你會不會品嘗你不認識的東西?(不會,怕有生命危險)
小結:通過大家的討論學習,我們充分體會到了李時珍工作的苦、累、險。那大家一定對“饑餐渴飲、曉行夜宿”這兩個詞語有了更深的理解。讓我們再來讀一讀第一自然段,體會一下詞語所包含的深刻含義。
(三)升華感悟:
引導:我們已經體會到李時珍在工作中很苦、很累,甚至冒著生命危險,但李時珍在與徒弟交流的時候臉上卻帶著笑,從“笑”字中你體會李時珍心里是怎樣想的?
學生交流、匯報
課件出示:這就是李時珍,對于生活的苦,生命的危險他們早已置之度外,他心中只有一個信念:我們修訂好《本草》,萬民得福,吃點苦也是值得的。
(四)寫作方法滲透:
李時珍就是這樣兢兢業業的工作著,看,夜已經深了。寺外,山風呼嘯,貓頭鷹在尖叫著。圓盤似的月亮,慢慢移到當空。課文結尾沒有些人,而寫寺外風嘯鷹叫和皓月當空,小組討論,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交流。
三、課后練習:
按事情發展的順序把課文分為三段,寫出段落大意。
《李時珍夜宿古寺》的說課稿2
【基本理念】
1、培養閱讀能力,提高語文素養。
2、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
3、營造開放而富有活力的課堂。
【教材分析】
本課記敘的是我國古代偉大的醫學家和藥物學家李時珍不顧年歲大,因為趕路錯過了客店,李時珍與弟子龐憲住在破敗的古寺,吃干糧,以及在月光下認真記載尋訪所得的收獲,并且親自冒險品嘗草藥,為了修訂好《本草》不顧勞累的事跡,表現了李時珍不怕吃苦的可貴精神和嚴謹認真的科學態度。
【教學口標】
1、知識目標:對課文中的相關語句進行品析賞讀,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
2、技能目標:讓學生學會運用一定的閱讀方法學習課文,感悟課文內容。
3、情感目標:通過學習,體會李時珍為編寫好《本草》而嚴謹認真的工作作風和不怕吃苦的可敬精神。
【教學重難點】
重點:能采用自創的閱讀方法自學課文,對句子進行的品析賞讀。
難點:體會李時珍為編好《本草》而不怕吃苦的可敬精神。
【教法與學法】
《李時珍夜宿古寺》貫穿一個苦字,體現不怕吃苦四個字,我圍繞文中的苦和不怕吃苦展開教學。我先讓學生感知文字,從字詞到句,從句子到段落,從段落到全篇,逐步讀懂。教法上我采用了以下形式:
一、找一找找文中所有的苦。
二、畫一畫畫出文中不怕吃苦的句子。
三、演一演演出文中人物動作和神態。
四、讀一讀讀你感徹肺腑的段落。
五、問一問問你最想知道的問題。
這樣五個環節的設計,可以打破傳統的半講半問,串講串問的教學方法,激發和鼓勵學生去找、去畫、去演、去說、去讀、去提,實現一種新型的、自主的、開放的語文學習方式,這樣的學習過程看似散其實閱讀貫穿始終,整個過程都跳不出教師的這一系列設計中。
【教學過程】
一、找一找,找出文中所有的苦。
《李時珍夜宿古寺》全文貫穿一個苦字,這個苦字就是本篇課文的神之所在,就是本文的核心,抓住它可使全文神聚,使一篇原本篇幅較長,內容較分散的課文有了向心力,達到了長文短上的目的。
首先我讓學生初步感知課文,完成找一找的任務,學生開始認真讀課文,用紅筆記號找出文中的苦,在找一找的過程中學生找到了這樣一些句子:l近前一看,原來是一座破敗的古寺。李時珍輕輕推開門,只見里面到處是灰塵,斷垣殘壁上長滿了青苔,中間的神像蒙上了厚厚的蜘蛛網。2龐憲用陶碗舀來泉水,煮沸后,兩人便坐在火過,一邊喝水一邊啃干糧。
3龐憲從行囊里拿出筆墨硯臺,又搬來幾塊磚壘成桌子。此后我相機緊問:你們如何來理解這些句子的?學生便說:我們是通過找關鍵詞來學習的。如灰塵、青苔、斷垣殘壁、蜘蛛網斷垣殘壁啃壘等詞,我讓學生用找到的這些詞再次來形容李時珍一行人食宿與工作環境惡劣,學生能用破敗一詞來形容古寺,進而描繪出住宿環境的簡陋,用饑餐渴飲啃干糧來描繪生活的困苦,用曉行夜宿來描繪路途的艱辛,用壘桌子來描繪工作環境的艱苦。在這個環節中我主要注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通過讓學生自由找,自己讀,自覺讀,在讀中培養閱讀能力,在讀中自我感悟和理解,將所想所悟再進行交流,在交流中達到一定的共識。在閱讀實踐中逐步掌握閱讀方法,在讀中發展思維,在讀中陶冶情操,形成閱讀能力并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二、畫一畫,畫出文不怕吃苦的句子。
《李時珍夜宿古寺》一文乍一看是個苦字,深讀精讀字里行間跳躍出不怕吃苦四個字,但要讓學生深刻理解這四個字,還需從全文的內容入手,從關鍵句人手,從中心句入手,為此我讓學生以勾畫文不怕吃苦的句子開始,來理解文中蘊含的不怕吃苦的精神。讓學生開展了四人小組合作的學習方式,畫出不怕吃苦的句子,完成兩個討論題:
1、李時珍給你留下的印象。
2、我想對李時珍說。
為了使這種學習方式不流于形式,我讓每個學生承擔著不同的學習任務:有的負責整理每個小伙伴的發言,并準備在全班交流時能談出自己小組的見解;其余的當組員作勾畫員。在經過幾分鐘的討論后,我便請學生派小組代表進行全班交流,在畫一畫的過程中學生畫到了這個句子:
1、嗯,長年累月地奔波,在破廟是過夜,比往在家里苦多了。
2、我們修訂好《本草》萬民得福,吃點苦也是值得的。
各小組在與李時珍的對話中,理解了長年累月、奔波萬民得福、為什么吃苦也值得,結合對這兩句話的理解,感受到李時珍是個的以苦為樂,甘于付出的人,學生還對李時珍說了很多充滿敬佩的感人的話。最后,我出示了填空練習,讓學生將這句話補充完整,并有感情的朗讀這句話。這樣,學生在合作學習中互相給予,在交流學習互相吸取。體現了教學過程即是學習的過程,同時又是學生交往的過程,學生的合作意識得到較好的培養。
三、演一演,演出文中人物動作和神態。
《李時珍夜宿古寺》中人物的語言、神態、動作均編寫的十分巧妙,語言雖精練但能反映人物的性格、動作雖有序但能感覺人物的干練、神態里含蓄但觸摸到人物的內心。為此我專門設計了讓學生演一演的內容并相機出示一組填空題,要求學生參照課文內容進行填空,填出人物的動作、神態,再自創人物的對話。當學生經過演前準備后再站到臺前進行表演時,學生們互相欣賞、互相評價,情緒十分高昂,學生在理解故事情節的基礎上,在感受人物內心的基礎上,在模仿人物動作的基礎上,將端詳,若有所悟等描寫神態的詞盡情地表現出來,將自創的對話淋漓盡致地說出來、將文中人物的動作充分地演示出來。這一場面的創設,學生既理解了詞語的意思,也在輕松的氛圍中感受到了李時珍的敬業精神,從而能在學生心目中樹立李時珍的高大形象,使指導學生下一階段有感情的朗讀便可水到渠成。
四、讀一讀讀你感徹肺腑的段落。
《李時珍夜宿古寺》一文,故事內容樸素真實,故事情節無秩少宕,描寫方法清淡白描,但文中許多感人的話語,感人的段落,讀后使人激動不已,讀后感覺意味深長、讀后耐人發人深省,讀后讓人感人心肺。這時我讓學生自主讀學生最感動的段落,并說出因為什么感動,如何表現你的感動?學生采用自讀,同桌讀,小組讀的形式,對自己喜歡的句子進行了朗讀。這一教學的設計,目的是讓學生通過充分地感情朗讀后,升華學生自己的情感,展現自己對李時珍的崇敬之情,學生能將心中的感受讀出來,將心中的敬愛說出來,將心中的崇敬喊出來,讓學生的情感活動和作者獲得和諧共振,激活學生的語感和情感思維。
五、問一問:問你最想知道的問題
這個環節剛一展開,學生十分感興趣,七嘴八舌地議論開來,提出了許多問題來問教師,學生提出車時珍冒險嘗草值得嗎?還問我金銀花、胭脂草、刀豆子的藥性是什么?我在設計教法時原意是讓學生討論后進行回答,從沒想到這些問題學生會要求我來回答,我只好按照學生的要求逐一回答,但學生仍不滿意,不斷地按照課文中的敘述來修正和修改我的回答。在李時珍冒險嘗草值得嗎這個問題上,因我的回答不確定,學生可不滿意了,學生在這個問題上各抒己見,有的學生認為這樣做是值得的?因為李時珍是為萬民造福。有的認為不值得,因為生命是最重要的,沒有了生命就什么都沒有了,李時珍這樣做不值得。針對學生的各種意見,我沒有給出評判,在這個問題上我鼓勵學生爭論,不追求統一、標準的答案。學生還把課前收集的有關中草藥的藥性資料展現出來,滿課堂進行游說,推銷自己的中藥。課堂在學生自主自創、師生互動、開放多元的氣氛中接近尾聲。
課后反思:本堂課能按照教師設計的五個環節順利的完成了教學目標,創設了符合新課程理念的新型的學生的學習方式。但在教學中,過低的估計了學生的信息收集量,表現在當學生向教師提出問題時,教師不能運籌帷幄,從容解答,以至于讓學生對教師的解答得不到滿足。其實,當今社會是信息社會,學生的信息收集量比我們想象的要多得多,所以,我們要做到備教材必須先備學生。
總之,這節課的教學中,我根據《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和蘇教版小學語文教材所昭示的那樣,以有指導的讀書活動為主線,融字詞句訓練于其中,強調朗讀感悟以讀為本,更好地使用教材,創造性地使用教材,順利地完成了本課的教學目標。但是由于本人理論和實踐水平的有限,在說課中許多地方還不盡如人意。懇請各位老師多提寶貴意見。
《李時珍夜宿古寺》的說課稿3
一、說教材
蘇教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上冊第五單元中的課文《李時珍夜宿古寺》講述的是我國古代偉大的'醫學家和藥物學家李時珍不顧年歲大,為修好《本草綱目》住破寺、吃干糧,以及在月光下認真記載尋訪所得的收獲,并且親自冒險品嘗草藥,為了修訂好《本草綱目》不顧勞累的事跡,表現了李時珍不怕吃苦的可貴精神和嚴謹認真的科學態度。
二、教學目標
1、能夠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精讀課文,通過重點段落,分析人物形象,感知人物形象。
3、通過朗讀體會李時珍不怕艱苦,認真工作,為民造福的精神。
三、教學重難點
本節課的教學重點與難點有:第一點,李時珍因察訪藥材吃不好、喝不好、住不好,從餐飲住三方面讓學生感悟李時珍經歷的艱辛。第二點,引領學生通過課文的朗讀理解感悟李時珍為寫《本草》,為與民造福而甘愿吃苦的品質和嚴謹認真的科學態度。第三點,文中提到了許多中藥名稱,要通過課文的學習讓學生了解一些常見的中藥。
四、說教法學法
教法:主要采用啟發引導法、多媒體輔助法。《李時珍夜宿古寺》貫穿一個“苦”字,體現“不怕吃苦”四個字,我圍繞文中的“苦”和“不怕吃苦”展開教學,從住破寺,啃干糧,嘗草藥,以及在月光下認真記載尋訪所得的事跡,感受李時珍不怕吃苦的可貴精神和嚴謹認真的踏實作風。教學時相機穿插一定的啟發引導讓學生感知文字,從字詞到句,從句子到段落,從段落到全篇,逐步讀懂全文。
學法:貫穿使用自讀自悟法,想象體驗法。
五、教學過程:
(一)、導入
上課伊始,我開門見山,直接揭題,學生齊讀課題,引入本課的學習。
(二)、精讀課文
1、學習第1節
我設計了這樣的過渡語,導入課文的學習“這篇課文是李時珍師徒夜宿古寺時的一個動人的故事。首先讓我們先來讀好課文的第一小節,哪一位同學愿意來給大家讀?”指名一名生讀,相機出示第一小節,且要求其他同學邊聽邊想,你從中體會到了什么?對于這個問題,無論學生回答什么都追問一句“你從哪里體會出來的?”并引導學生將這種體會通過朗讀表現出來。這樣在潛移默化的啟發引導下體會李時珍師徒察訪藥材過程的苦。
待學生們能體會到辛苦后,順勢拋出一個總括性問題“這節寫了什么?誰能概括的說?”學生很容易抓住文章中“察訪藥材“這四個字來概括,我就相機指導寫法:課文的第一節就只有一句話,他以非常簡潔的語言就寫出了李時珍師徒去察訪藥材的經過,這在寫法上叫概括。
2、緊承上面內容,我設計了這樣的導語:“今天,我們所要學的課文是他們察訪藥材過程中所發生的一個故事,從課題看故事發生跟“夜”有關,請同學們打開課文,迅速地去瀏覽,找一找與“夜”有關的詞句,看誰找的又快又好。”有關夜的句子在文中很明顯,學生在自讀時能找到。根據學生的回答,相機出示有關句子:
(1)第2小節“太陽漸漸下山”“飛鳥歸林”
(2)第5小節“夜幕漸漸降臨了”
(3)8小節“皎潔的月光”
(4)13小節“圓盤似的月亮,慢慢移到了中天”。
借助課件學生能很清晰的認識到這篇課文是按時間順序來寫的。
3、本文內容較長,有關環境的描寫可以通過教師的語言渲染帶過,所以我依據文本做了這樣的渲染:此時,太陽漸漸下山,飛鳥歸林,李時珍師徒因一心趕路察訪藥材而錯過了客店,前不見村后不著店,他不免有些焦急起來。忽然,龐憲看到前方樹叢中隱隱約約露出了一座古寺的輪廓,讓我們跟隨李時珍師徒一起走近這座古寺。這樣自然而然引入到第四節的學習。
4、第四節的學習讓學生自主開展,在自讀基礎上完成填空題,根據填空內容感悟古寺的破舊、人跡罕至,并結合朗讀進一步體會古寺的破敗,李時珍師徒住宿條件的差。在感悟住的苦后點紅最后李時珍說的那句話,感悟不論條件再怎么艱苦,李時珍都不怕。
5、對于5—7節吃的苦的品析,我主要從聽到的、看到的進行引導。讓學生通過看到李時珍師徒生起火、煮沸水、喝水、啃干糧等畫面感受饑餐渴飲,條件艱苦、吃的很苦,并通過學生分角色朗讀對話的形式讓學生感悟李時珍師徒長年累月的在外面奔波,生活非常艱苦。但他們覺得吃點苦是值得的,因為他們想修訂好《本草綱目》使萬民得福。在學生們心中油然而生敬佩之情時穿插有感情的朗讀,使情感得到升華。
6、此時,皎潔的月光透過露天的屋頂照進房子里,這時候李時珍師徒又在做什么呢?通過這一問題的設置將學生的視線引入8—12節中。通過做記錄,嘗草藥這兩方面進行品析。從12節中的扯下,端詳,嚼嚼,若有所悟感悟李時珍的認真、仔細、嚴謹、勇于嘗試、甘于奉獻。并結合小資料的補充強化感受,通過朗讀表達這種感受。從做記錄的內容感悟記錄的全面認真,觀察的仔細。最后總結李時珍記錄得這樣仔細,一切都源于他所說的我們修訂好《本草綱目》萬民得福,吃點苦也是值得的。
7、學習13節我主要是通過語言的渲染,讓學生體會這一節,作者一個字也沒寫李時珍還在記錄,寫的是風嘯鷹叫,皓月當空,雖然沒有一個字寫人,但通過這樣的環境描寫我們可以想象下李時珍還在不知疲倦的做記錄,這在寫法上叫環境襯托。最后齊聲再來回味這意味悠長的最后一小節。
《李時珍夜宿古寺》的說課稿4
一、教學目標的分析與定位。
(一)教材分析:
蘇教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上冊第五單元中的課文《李時珍夜宿古寺》講述的是我國古代偉大的醫學家和藥物學家李時珍不顧年歲大,為修好《本草》住破寺、吃干糧,以及在月光下認真記載尋訪所得的事跡,表現了李時珍不怕吃苦的可貴精神和嚴謹認真的踏實作風。
本課的教學我準備用兩課時完成。
(二)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學習本課的生字詞,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能復述課文。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理解課文主要內容。
情感目標:體會李時珍為編寫《本草》而不怕吃苦的可貴精神和嚴謹認真的踏實作風。
能力目標:學習理解詞語的方法。
(三)教學重點:
我認為教學中應突出4個重點:第一點,李時珍因察訪藥材吃不好、喝不好、住不好,從餐飲住三方面讓學生感悟李時珍經歷的艱辛。第二點,引領學生通過課文的朗讀理解感悟李時珍為寫《本草》,為與民造福而甘愿吃苦的品質和嚴謹認真的科學態度。第三點,文中提到了許多中藥名稱,要通過課文的學習讓學生了解一些常見的中藥。第四點,復述課文。
(四)教學難點:
理解“饑餐渴飲、斷垣殘壁、生嚼涎滑”等詞語。
二、教學設計的理念與思路。
因為本課中有許多難理解的詞語,教學中我將通過點撥、講解等方法,教給學生一些理解詞語的方法,并針對課文第七小節(李時珍住古寺不覺得苦)和第十二小節(李時珍親自品嘗草藥)的內容組織學生討論李時珍為什么這么說、這么做,體會他為編寫《本草》而不怕吃苦的可貴精神和嚴謹認真的踏實作風。通過學生課后了解一些中藥名稱和藥效,培養學生收集資料的能力。
三、教學過程的安排與意圖
我將由生字“宿”導入,先板書“宿”,問學生:認識這個字嗎?你能組哪些詞?哪個詞是“夜宿”這個詞中“宿”的意思?這個環節的設計是兩個考慮,首先“宿”本身是生字,這樣導入可加深學生對這個字的印象,其次,是要告訴學生組詞也是理解詞語的一個方法。接著我會繼續說晚上住宿就是“夜宿”,昨天你們夜宿在哪?外出旅游一般夜宿何處?古時候把旅館叫做客棧,有位古人出門在外不夜宿客棧,卻夜宿古寺,這位古人就是—李時珍,引出課題并板書。
然后讓學生介紹李時珍。接下來在范讀、初讀課文的基礎上,重點引導學生讀準課文中難讀、難理解的詞語,學習生字詞。因為這篇課文較長,讀的過程中發現有許多詞語不容易讀好,不容易理解,如饑餐渴飲、斷垣殘壁、生嚼涎滑等,我準備先列出這些生字詞,讓學生讀正確,再將這些詞語重新排序,使每行的詞語之間保持意思上的聯系:
第一行:師徒倆、饑餐渴飲、曉行夜宿;
第二行:破廟、灰塵、斷垣殘壁、青苔;
第三行:藥材、呃逆、生嚼涎滑、生嚼無涎。
讓學生尋找排列規律的同時又一次讓學生讀了詞語,同時這三行詞語也是課文的三條學習線索。這樣的設計起到了多種作用。
下面的教學就以這些詞語為線索,找出不理解的詞語,和學生共同學習尋找理解詞語的方法,解決本課的學習難點。學生先找出這些詞語所在的句子,然后邊讀句子邊理解詞語。“饑餐渴飲、曉行夜宿”詞語的理解可結合課文內容,“斷垣殘壁”借助字典理解“垣”,通過理解關鍵字幫助理解詞,“生嚼涎滑、生嚼無涎”則可以聯系生活實際理解,通過教學,不僅教給學生理解詞語的多種方法,同時在理解詞語的同時指導學生讀好課文,了解課文內容,這樣學生不僅理解了詞語,學習了方法,而且將課文的朗讀也貫穿其中,將初讀與精讀相結合,以達到正確、流利讀通課文的目的。
接下來再結合課文中第7、12小節,展開討論,這樣的生活李時珍不覺得苦嗎?李時珍親自品嘗草藥會有什么后果?他為什么這樣做?在學生討論的同時補充一些資料與故事,這樣可以幫助學生更進一步地認識李時珍的為人,引導學生們重點感悟李時珍為寫《本草綱目》為民造福、以苦為樂、甘于奉獻的精神及嚴謹認真的科學態度。然后引導學生復述課文,再完成書后的練習3、4兩項練習。
本課的板書我結合理解詞語的這一內容,以“饑餐渴飲、斷垣殘壁、記下尋訪所得”為內容,這也可以成為學生概括課文內容的線索。
四、結語思考:
本課的教學中我力圖使一個環節的設計達到多種的作用,從而提高教學效率,取得更好的效果,同時還想在課文的學習中引導學生探索、積累學習的方法,提高學習的能力,我想這樣堅持教師的教學能力及學生的語文能力都會有一定的提高。
《李時珍夜宿古寺》的說課稿5
一、說教材
本文記敘的是我國古代偉大的醫學家和藥物學家李時珍不顧年歲大,為修好《本草》住破廟、吃干糧,以及在月光下認真記載尋訪所得的事跡,表現了李時珍不怕吃苦的可貴精神和嚴謹踏實的認真作風。
二、說教學目標
1、通過具體的語言材料,了解李時珍為了編寫《本草綱目》進行艱苦的調查訪問的過程,體會李時珍為編寫好《本草》而不怕吃苦,一心為病人著想的可貴精神和嚴謹踏實的工作作風。
2、指導抓住重點詞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在學習課文中滲透通過典型事例表現人物特點的寫法。
其中,我將通過具體的語言材料讓學生感受李時珍的品質作為了教學的重點。
三、教學程序
下面我談談自己的教學設想。
設想一:版塊式教學,理清思路
《李時珍夜宿古寺》這個故事是發生在李時珍撰寫《本草》中的一個故事,通過這個故事反映了李時珍的可貴精神。文章明是寫事,實則寫人,因此在教學中我設想為達到教學目標3滲透通過典型事例表現人物特點的寫法,我將整堂課設置成三大版塊,即通過環境描寫感受人物甘于吃苦的精神,通過語言描寫體會人物苦中作樂的品質,以及通過抓動作品悟人物嚴謹踏實的作風。這樣的設計不僅使教學條理清晰,更向學生滲透了要寫好一個人,可以通過一件事,并抓住環境、語言。動作等要素的描寫達到使文字更生動,使人物形象更豐滿的目的,為學生平時的寫作打基礎。
設想二:抓重點字詞,感悟課文
1、在環境這一版塊教學中,我重點抓的是直接描寫古寺破敗的這一段,抓住“到處是灰塵”和“厚厚的蜘蛛網”讓學生體會這是一座荒涼的古寺,這里沒有人來打掃,更沒有人居住。抓住“長滿了青苔”讓學生品悟到古寺的陰暗潮濕。而對“斷垣殘壁”的處理則先讓學生聯想古寺的樣子,然后出示一幅圖讓學生直觀地感受,通過這些品讀,感悟到古寺的破敗,由此牽一發而動全身,在文中找到其他環境描寫的句子,感受條件之差,在此生活之苦。而李時珍要住在這里,就是不怕苦,用個詞語來說就是“甘于吃苦”。
2、抓人物語言這一版塊中,我主要抓了李時珍說的“嗯,長年累月地奔波,在破廟里過夜,比住在家里苦多了。但我們修訂好《本草綱目》,萬民得福,吃點苦也是值得的。”這句話中的“吃點苦”那是怎樣的苦?聯系課文得出(住破廟、啃干糧、以磚為桌椅、月光下記載,饑餐渴飲,曉行夜宿等等),而這樣的苦從時間上來說又是“長年累月”的,這又是苦上加苦,對于“長年累月”的理解我是以補充資料的形式讓學生理解李時珍如今快50歲的人了,這樣長期在外奔波的日子已經快15年了,那是多少個日日夜夜啊!
那么在這一版塊中又怎樣凸顯人物品質呢?我于是抓了一個“笑”字,這是李時珍說話時的神態,通過這個字的點到為止,學生就能理解李時珍長年累月在外奔波很苦,但他卻能笑對這一切,說明他能“苦中作樂”。
3、動作版塊中,抓住“端詳”、“扯”、“嚼嚼”這三個動作,學生就能體會到李時珍做事非常認真,為了弄清藥草的藥性,不考慮自己的生命去品嘗草藥,這又是一種一絲不茍、嚴謹踏實的作風。
設想三:情景的創設,豐富聯想
情景創設的環節我放在了李時珍說的“我們修訂號《本草綱目》萬民得福,吃點苦也是值得的”這里,李時珍察訪藥材很吃苦,為什么是值得的?為什么這樣心甘情愿?因為修訂好《本草綱目》本身是件為民造福的好事,所以值得,所以吃再多的苦李時珍也能笑著面對。這種情況下,我一次又一次創設情景,就能使李時珍的品質更顯高尚,形象更顯高大。
四、總結
縱觀我的課堂教學,盡管我的本意是如此的,但課堂上又是靈動的,因此我的教學在實際操作過程中也有不盡人意的地方,敬請大家提出寶貴意見。
【《李時珍夜宿古寺》的說課稿范文(通用5篇)】相關文章:
《李時珍夜宿古寺》說課稿4篇12-17
《李時珍夜宿古寺》教案04-07
李時珍夜宿古寺教案15篇04-05
《17李時珍夜宿古寺》優秀教學設計02-16
蘇教版四年年級上《李時珍夜宿古寺》說課稿12-17
元稹離思的古寺11-04
《李時珍》課件設計05-02
《李時珍》課件習題精選05-09
課文《李時珍》片斷賞析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