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移與旋轉》說課稿(通用10篇)
作為一名老師,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說課稿,借助說課稿可以更好地提高教師理論素養和駕馭教材的能力。怎么樣才能寫出優秀的說課稿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平移與旋轉》說課稿(通用10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平移與旋轉》說課稿 1
一、說教材
平移與旋轉這兩種現象是生活中比較常見的幾何現象,應該說是培養學生空間觀念的一個很重要的內容。三年級學生在生活中見到很多平移和旋轉的運動現象,在他們的頭腦中已有比較感性的平移和旋轉意識,受生活經驗的限制,對于好多現象的判斷還有些模糊,更無法想象,不能透過現象用數學的眼光來抓住運動方式的本質。課程標準不要求對這兩個概念進行定義,更不需要學生去背誦結論性語句,只要求學生緊密聯系生活實際去感知這些現象。
教學目標:
1、通過生活事例,使學生初步了解、正確判斷圖形的這兩種變換通過動手操作,使學生會在方格紙上把一個簡單圖形沿水平方向、豎直方向平移。
2、通過學生仔細觀察、動手操作讓學生感知平移和旋轉,合作探究圖形在方格
圖上平移的方法。
3、能積極參與對平移和旋轉現象的探究活動,感受數學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系,培養對身邊平移和旋轉有關的某些事物的好奇心。
根據以上確立的教學目標,我認為本課的教學重點是:能判斷生活中的平移與旋轉現象。難點是怎樣確定圖形平移多少格。
本課要準備的教學具:多媒體、格子圖等。
教學重點:能正確區別平移和旋轉的現象,并能在方格紙上畫出一個簡單圖形沿水平方向、豎直方向平移后的圖形。
二、說教法、學法
根據本節課教學內容的特點及三年級學生的認知水平,依據新課標理念我在本課中采用探究式師生互動學習方法及觀察法與分析法,采用了個人思考與合作交流相結合的方式,讓學生充分應用多種感知通道來感悟平移和旋轉的特點,回憶生活中平移和旋轉現象,觀看游樂場中的活動場面,生動、直觀地感悟平移與旋轉,進而又通過動手操作和活動進一步感知平移和旋轉。
三、說教學過程
本節課我以一、生活激趣,初步感知二、現象總結,歸納特征三、體驗平移、正確操作,五、全課總結,課外延伸五個環節展開教學流程。具體的教學程序是這樣的。
一、生活激趣,初步感知
(演示:纜車、升降電梯、風車、電扇的運動。)
師:看看圖上是什么?它們是怎樣運動的?你能用手勢表示它們的運動嗎?它們運動時的樣子一樣嗎?那你們能不能根據它們運動時的樣子給它們分分類?
你是怎樣分的?你為什么這么分?
師:你們說得真好!像纜車和升降電梯這樣的運動在數學里我們叫它平移;而像電扇和風車這樣的運動我們叫它旋轉。(板書課題)
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平移和旋轉”。在認識的基礎上讓學生觀察它們是怎樣在動,并讓學生動起手來比一比,初步感知旋轉和平移現象。
二、現象總結,歸納特征
1、總結(再出示旋轉動畫和平移動畫)讓學生說說什么是平移?什么是旋轉?讓學生通過實物的再次觀察抽象出:旋轉就是圍繞著一個中心轉動,運動方向發生改變。平移就是直直地移動,方向不發生改變。得出旋轉與平移這兩種現象的本質。
2、例舉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轉現象,找出旋轉與平移的特征以后,再讓學生列舉在生活中見到的旋轉與平移現象,在說的`過程中教師要指導學生對現象描述的準確性和語言表達的完整性。例如:電風扇葉子的轉動是旋轉現象,學生很可能說成風扇葉子是旋轉現象等等。
列舉生活中的旋轉與平移現象以后,再讓學生眼睛閉上,邊想邊用手做一做,什么是旋轉?什么是平移?
再出示判斷哪些是平移,哪些是旋轉?
三、體驗平移、正確操作
本環節我又分為3個小環節進行。1、讓學生看在方格紙上畫出沿水平方向、豎直方向平移后的圖形。本知識點是本節課的重點,讓學生發現雖然呆的位置不同,但移動的距離是一樣的。接著讓學生進行換位,通過換位,學生們自己能發現平移圖形的一些特征。老師給予適當的指導。學生觀察分析得出:要看圖形平移了幾格,只要先找出一組對應點,再數一數對應點中間有幾格,對應點之間的格數就是圖形平移的格數。師生共同總結平移時,我們先確定物體平移的方向,再通過某一條邊或某一個點確定平移的距離。最后讓學生總結出畫。平移圖形的方法是:找點、移點,連點。
四、運用新知、體驗價值
這個環節主要讓學生應用新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轉問題
在前面學習的基礎上,再引導學生完成課后練習,第一題讓學生觀察之后便回答,請他們說一說。
五、全課總結,課外延伸
本節課你有什么收獲嗎?
引導學生思考:“我們學習了平移和旋轉,同學們想到什么問題了嗎?
《平移與旋轉》說課稿 2
一、說教材
《平移與旋轉》是人教版實驗教科書小學數學第四冊P41-42頁的教學內容,這部分內容是在學生會辨認銳角、鈍角,建立了有關幾何圖形概念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為今后的幾何學習打下基礎。圖形的平移和旋轉在學生的生活中并不陌生,而作為新課程新的教學內容則是學生第一次接觸。因此教材從生活實例入手,在大量感知的基礎上,讓學生體會和發現平移與旋轉的運動規律,并通過動手操作進一步理解和掌握平移的方法以及學會分辨平移和旋轉。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
1、使學生結合實例,初步感知平移、旋轉現象。
2、會在方格紙上畫出一個簡單圖形沿水平方向、豎直方向平移后的圖形。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能積極參與對旋轉與平移現象的探究活動,感受數學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系,對身邊與旋轉和平移有關的某些事物產生好奇心。
過程與方法目標:
初步滲透了變換的數學思想方法
教學重點是感知平移、旋轉現象;學會在方格紙上平移圖形
教學難點是在方格紙上平移圖形
二、說教法與學法
1、實踐操作法
二年級的學生還處于形象思維階段,建構主義學也認為,小學生學習數學是一個主動建構知識的過程,學生學習數學的過程不是被動地吸收課本上的現成結論,而是一個親自參與的充滿豐富而生動的思維活動。因此,本節課設計了讓學生看一看、說一說、剪一剪等一系列的操作活動,運用多感官參與學習,解決了數學知識的抽象性與小學生思維多依賴直觀這樣一個矛盾,促進學生思維的不斷發展。
2、游戲教學法
《數學課程標準》要求讓學生在生動具體的情境中學習數學,因此,本教學設計注重創設圖片情境,以激趣為基點,激發學生強烈的.求知欲望,鞏固所學新知識。教育心理學中也說游戲是兒童的本性,結合本課教學內容抽象性的特點,我以圖片和游戲作為載體由淺入深地引入平移和旋轉的概念。
學法
1、情境學習法
《數學課程標準》要求教師應該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隨時引導學生把所學的數學知識應用到生活中去,解決數學在現實生活中的問題,體會學習數學的重要性。因此,我讓學生從身邊事例中找出平移、旋轉的物體,培養學生在實際生活中學數學用數學的興趣。
2、小組合作法
通過合作交流培養學生能數學地進行交流,形成良好的數學素養,使學生從自己的經驗出發,在合作中探索、發現和發展,使學生從被動服從向主動參與轉化,從而形成師生平等、協作的課堂氣氛,使教師真正成為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
三、說教學過程
依據以上的教法學法,本課設計了如下四個教學環節:
1、實物導入,初步感知
新課標認為學生經驗是發展空間觀念的基礎。學生的空間知識來自豐富的現實原型,與現實生活關系非常緊密,這是他們理解和發展空間觀念的寶貴資源。而且兒童的注意力有強烈的直觀性和色彩性的特點,容易被生動有趣的事物所吸引,所以在開始的時候我就利用窗戶和鐘表揭示平移和旋轉的現象。
課伊始,我就引導學生觀察窗戶上窗的移動情況,讓學生用自己的語言描述窗戶的運動情況并讓學生用手畫出窗戶的移動路線,形成對平移概念初步的感知。接著,我再出示鐘表,讓學生觀察秒針的運動情況的同時讓學生用手畫出秒針的運動路線,形成對旋轉概念的初步感知。
2、創設情境,感受體驗
在學生形成初步感知后,我再創設圖片情境加深理解解(利用主題圖及課本中的圖片揭示平移、旋轉現象)
當今的建構主義者主張,世界是客觀存在的,但是對于世界的理解和賦予意義卻是由每個人自己決定的。我們是以自己的經驗為基礎來建構知識的,所以他們更關注如何以原有的經驗、心理結構和信念為基礎來建構知識,他們強調學習的主動性、社會性和情境性。因此,我利用學生生活中的例子創設有關平移和旋轉現象的情境。
我用幻燈機展示本單元的主題圖,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將學生帶入游樂園的情境中,然后就問學生:游樂園里各種游樂項目的運動變化相同嗎?(不同)你能根據他們不同的運動變化分分類嗎?
為了使學生進一步區別平移與旋轉,我將為同學們提供的生活素材依次出現在屏幕上,然后讓學生自己進行區分,在比較中體會平移和旋轉的不同特點。
當學生能看圖區分出平移和旋轉以后,我就讓學生發揮想象說出身邊有關平移和旋轉的例子,讓學生學以致用。
3、游戲探究,鞏固新知
著名心理學家皮亞杰說:“兒童的思維是從動作開始的,切斷動作與思維的聯系,思維就得不到發展。”而且,二年級的學生的思維還處于形象階段,只有借助多感官的參與學習才能更好的鞏固所學內容。同時,在這一環節教學后進行的是本課的重難點教學,經過了前三環節的教學,許多學生已經感覺疲憊,不免注意力有所下降。在這一環節的教學中,我讓學生自己動手創作平移和旋轉的手工,生動有趣的活動能再次將學生的注意力吸引過來,不僅加深對所學內容的理解,而且使學生在課堂后半段時間學習更加有效。
首先,我先和學生做一個游戲,我先點名叫一個學生做示范,讓他聽我口令運動。例如:我說:“某某同學向右平移兩個座位,然后旋轉一圈,再向左平移兩個座位。”當我做完示范以后可以叫一排同學聽命令,然后再全班同學一起做,這樣由點到面的練習,不僅能更好地控制課堂,也可以使學生用身體來加深體會。
接著,我讓學生進行有關平移與旋轉的手工制作大比拼。
4、情境練習,啟智培能
在這一環節的練習中,我創設小魚找媽媽的情境,激發學生的童心,使學生積極主動的投入到在方格紙上平移物體這一重難點上。
我出示方格紙后說:“喲,這條小魚正著急地找它的媽媽呢。它們該怎樣游,向什么方向游多少格才能碰面呢?要嘴對嘴才算碰面哦。請你們兩人一組幫它們設計路線,并把路線記錄下來。”
讓學生感受到了在方格紙上移動物體的樂趣后,我繼續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我再創設房子會搬家的情境,讓學生都參與數一數的練習。
在最后的時候讓學生自己總結本課所學的內容,改變過去由老師總結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將所學的知識及時內化,成為自己的知識。
四、板書設計
本課運用了直觀比較的形式設計板書,簡單直觀的設計有利于學生進行比較和記憶,幫助學生了解知識的整體結構,掌握所學內容間的聯系和區別。
平移與旋轉
平移找點→連點→移點
旋轉
整節課的教學設計以學生為主體,在教學中緊密結合教材內容,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和心理特征,有意識的進行發展學生思維能力的訓練,讓每一位學生都能體會到學習的樂趣。
《平移與旋轉》說課稿 3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北師大版小學數學三年級下冊“空間與圖形”中“平移與旋轉”一節。
一、說新課程理念:
數學課程致力于人人都能獲得良好的數學教育,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教學活動是師生積極參與、交往互動、共同發展的過程。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體,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數學教學活動必須激發學生興趣,調動學生積極性,引發學生的數學思考;在數學課堂上如何唱好活動這臺戲已成為大家的共識。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也是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學習評價要關注學生學習的結果,也要關注學習的過程;信息技術的發展對數學教育的價值、目標、內容以及教學方式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因此,通過學習《數學課程標準》感觸很大,它要求讓學生在生動具體的情境中學習數學。新課標認為學生經驗是發展空間觀念的基礎。學習“圖形與幾何”應該幫助學生建立空間觀念,注重培養學生的幾何直觀與推理能力。經歷從實際物體中抽象出簡單幾何體和平面圖形的過程,了解一些簡單幾何體和常見的平面圖形,在討論簡單物體的性質、運動和位置的過程中,發展空間觀念。
二、說教學目標和重難點
教學目標:
1、通過生活事例,使學生初步了解圖形的平移變換和旋轉變換。并能正確判斷圖形的這兩種變換。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初步感知平移和旋轉現象。
2、通過動手操作,使學生會在方格紙上畫出一個簡單圖形沿水平方向、豎直方向平移后的圖形。
3、初步滲透變換的數學思想方法。
教學重點:
初步感知平移和旋轉現象。
教學難點:
學生利用方格紙數出平移的距離。
三、說教法和學法
教法
1、實踐操作法
建構主義學認為,小學生學習數學是一個主動建構知識的過程,學生學習數學的過程不是被動地吸收課本上的現成結論,而是一個親自參與的充滿豐富而生動的思維活動。根據三年級學生的認知特點,本節課設計了讓學生看一看、說一說、等一系列的操作活動,運用多感官參與學習,解決了數學知識的抽象性與小學生思維多依賴直觀這樣一個矛盾,促進學生思維的不斷發展。
2、游戲教學法
《數學課程標準》要求讓學生在生動具體的情境中學習數學,因此,本教學設計注重創設圖片情境,以激趣為基點,激發學生強烈的求知欲望,鞏固所學新知識。教育心理學中也說游戲是兒童的本性,結合本課教學內容抽象性的特點,我以圖片和游戲作為載體由淺入深地引入平移和旋轉的概念。
學法
1、情境學習法
《數學課程標準》要求教師應該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隨時引導學生把所學的數學知識應用到生活中去,解決數學在現實生活中的問題,體會學習數學的重要性。因此,我讓學生從身邊事例中找出平移、旋轉的物體,培養學生在實際生活中學數學用數學的興趣。
2、小組合作法
通過合作交流培養學生能數學地進行交流,形成良好的數學素養,使學生從自己的經驗出發,在合作中探索、發現和發展,使學生從被動服從向主動參與轉化,從而形成師生平等、協作的課堂氣氛,使教師真正成為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
四、說教學策略和方法:
依據以上的教法學法,我采取探究式師生互動學習策略和觀察與分析兩種方法,這節課設計了如下十個教學環節:
1、創設情境,初步感知新知
新課標認為學生經驗是發展空間觀念的基礎。學生的空間知識來自豐富的現實原型,與現實生活關系非常緊密,這是他們理解和發展空間觀念的寶貴資源。而且兒童的`注意力有強烈的直觀性和色彩性的特點,容易被生動有趣的事物所吸引,為了吸引學生興趣,我利用學生生活中的例子創設有關平移和旋轉現象的情境。所以在開始的時候我就課件出示游樂場圖片揭示平移和旋轉的現象。
2、多媒體輔助,再次感受平移和旋轉,體驗本質特點
(多媒體演示)請大家仔細觀察,判斷哪些運動現象是平移?講述:剛才大家找出了許多平移的現象,看來平移在我們的生活中很常見。小朋友回憶一下,生活中還有哪些物體的運動現象也是平移的?
3、分類
你能把這些游樂項目,按他們不同的運動方式分分類嗎?為什么?
4、揭題
剛才我們看到了不同的運動方式,像這樣的運動,你們能給它起個名字嗎?(旋轉)像這樣的運動方式呢?(平移)
5、舉例
除了游樂園和我們的玩具世界中有平移和旋轉現象,在生活中你還見過哪些是平移和旋轉的現象?
6、實踐體驗,培養直觀區別兩種運動現象的能力
請同學們試做動作,你能做一個動作來表示平移和旋轉嗎?請同學站起來做個表示平移的動作,再做個表示旋轉的動作。(鼓勵做的好的同學)通過觀察移動情況,讓學生用自己的語言描述圖片中的運動情況并讓學生用手勢比劃移動路線,形成對平移概念初步的體驗。
7、語言概括
你能用自己的話說說怎樣的運動是平移?怎樣的運動是旋轉?(沿著直線移動——繞著一個點轉動)
8、動手操作,進一步探究平移和旋轉
師:看來同學們對平移和旋轉現象都有了初步的認識,如果把平移的現象表示在紙上又該怎么做呢?
師:現在我們就和藍貓、淘氣一起去智慧島研究平移。(出示課件)與講述同步。瞧!這就是智慧島,我們的船港口出發了。
師:我們的船在做什么運動?朝哪個方向平移?那怎么樣才知道船平移了多遠呢?你有什么好辦法?(出示格子圖)請大家數一數我們的船從出發向左平移了多少個格子。
生:爭論
師:到底誰說的對呢?我們來數一數,1、2、3、4、5船重合的,沒有?能不能只數他們中間的格子?6、7。答對了,我們的船向左平移了7格。
師:就在我們到達智慧島的時候,我們的兩位朋友發生了爭論,怎么回事?想知道嗎?
生:在同一條船上的淘氣和藍貓都說自己剛才走的路要比對方遠一點。
師:同學們1你們評評理,究竟誰說的對?誰經過的路長一些?提問:用什么辦法可以知道誰說的對?我們這樣,請1、2兩組數藍貓,3、4兩組數淘氣(課件同步出現兩次)集體交流,你們數的各是多少格?
師:都是7格,他們向左平移的距離是一樣的。將具體船模變為抽象的幾何圖形,在圖形中線段的連接點上畫上不同顏色的點,這些點都在船上的不同位置,有各種顏色,請大家選擇一個你最喜歡的顏色的點,選好了嗎?
師:請同學們自己選擇點,每位同學觀察自己選的點,數一數你觀察的點向左平移了幾格。(多媒體演示移動情況)同時讓學生自由交流各自的發現。
小結:不管哪個點,都是向左平移了7個格,點平移的格數正好是我們的船平移格數。你們說呢?生:回答
師:既然一樣,那么我們今后要數一個圖形或一個物體平移了幾格,可以巧妙的在這個圖形上找到一個觀察點,只要數清了點平移的格數,就很快地確定圖形平移的格數。
9、情境練習,啟智培能
讓學生感受到了在方格紙上移動物體的樂趣后,我繼續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我再創設房子會搬家的情境,讓學生都參與數一數的練習。師:現在,藍貓的好朋友恐龍大哥,最近搬到新家了,他遇見頭痛的事,需要小朋友來幫忙,你們愿意嗎?
生:回答
師:他想把房子安在離大樹向上平移5格的位置且向右平移7格房子靠近石頭邊的位置,都找好了,不知道對不對,大家來幫忙參謀一下。生:回答
師:如果建議房子分別安在這兩個位置,向什么方向平移多少格呢?
生:回答
師:是這樣嗎?演示。瞧!藍貓送我們一顆智慧星,答對了
10、課堂小結
在最后的時候讓學生自己總結本課所學的內容。
五、說媒體運用和板書設計
媒體運用:在初步感知新知環節運用多媒體出示游樂場圖片,在再次感受平移和旋轉環節,運用媒體輔助,讓學生判斷哪些是平移,哪些是旋轉。舉例生活中平移和旋轉現象以及在動手操作,進一步探究平移和旋轉環節,運用多媒體呈現去智慧島船移動現象,創設房子會搬家的情境,都運用到多媒體。
板書設計:
本課運用了直觀比較的形式設計板書,簡單直觀的設計有利于學生進行比較和記憶,幫助學生了解知識的整體結構,掌握所學內容間的聯系和區別。
平移與旋轉
旋轉現象平移現象
圍繞一個中心運動直直地移動
方向發生改變方向不變
《平移與旋轉》說課稿 4
一、說教材
1、設計理念
我遵循:“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能獲得必需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這一基本理念,向學生提供有價值的數學學習內容。讓學生在日常生活曾接觸、感悟到的大量生動事物中,領悟到在生活中處處有數學,處處用數學。通過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活動,有效地引導學生主動地、富有個性地學習,從而構建對平移和旋轉的認識。最終實現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維目標的有機整合。
2、教材所處的地位和作用
新教材中,對兒童空間知覺的發展,是從靜態的前、后、左、右進一步感悟動態的平移和旋轉現象。中年級引入這個內容,用大量感性、直觀的生活實例,使學生掌握平移、旋轉的運動規律及平移方法,為兒童更好地認識和描述生活空間,提供了重要的認知工具,并為后繼學習平行線、角的分類,推導三角形、平行四邊形、梯形面積計算公式等內容打好基礎。
3、教學目標
(1)學生通過觀察、操作、分析、歸納等活動:
初步感知平移、旋轉現象;掌握平移和旋轉的基本規律;按要求在方格紙上畫出簡單的平移后的圖形;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和幾何思維。
(2)學生在經歷對平移和旋轉現象的探索過程中:
體驗平移和旋轉與現實世界的聯系;感受變換的數學思想;豐富問題解決的技能;受到數學美的熏陶;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和合作交流意識。
4、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掌握平移和旋轉的基本規律,能區分平移與旋轉現象。
難點:體會物體向不同方向平移的現象;能在方格紙上畫出平移后的圖形。
5、教具、學具準備:多媒體課件、圖片等。
二、教法
“數學教學是數學活動的教學,是師生之間、學生之間互動與共同發展的過程”。根據《課程標準》與建構主義理論,我采用了:師生互動教學法和活動教學法。教師是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為了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與積極性,我適時而有針對性地創設一個良好的心理環境、思考環境和人際交流的環境,搭建起師生積極互動的平臺。讓學生對生活中的平移與旋轉現象,進行觀察、比較、操作、交流等多種形式的活動,發現其規律。經歷一個從具體到抽象的“數學化”的過程。
三、學法
“有效教學”的核心是“學生參與”。學習活動不是單純地掌握書本知識,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獨立獲取知識和運用知識的能力。因此,在學習過程中主要體現了:通過學生觀察比較、動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學習方法,讓數學走進學生的生活。
四、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揭示規律
1、觀察比較、建立模型
觀察觀纜車、彈射塔、轉盤、空中飛船等,建立平移、旋轉的模型。
[設計意圖:利用多媒體直觀動態,能反復再現的優勢,在學生大腦中留下具體的、動態的印象。孩子們根據物體的運動特點進行分類,在對比中感悟、理解,從而由具體現象抽象出平移和旋轉的模型。]
2、聯系生活,加深理解
(1)肢體表演游戲
[設計意圖:用嚴謹的數學語言描述平移和旋轉這兩種運動象,對三年級學生會有一定的困難的,因此,用肢體語言來感知和表述這兩種運動特點,用動作的準確性來彌補語言描述的不足,從而獲得進一步的感性認識]。
(2)學生舉例
[設計意圖:通過交流活動,孩子們體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感受數學與現實生活的息息相關。老師也從中反饋到他們對這個內容把握情況的信息,繼而進入下面的環節。]
(二)動手操作、突破難點
本課的難點是:
體會物體向不同方向平移的現象;
能在方格紙上畫出平移后的圖形。
1、設疑引思,自主探究
比較:誰經過的路長一些?
[設計意圖:三年級學生受知識經驗和思維特點的局限,容易把一個圖形平移的距離誤解為兩個圖形間的距離。通過這樣一個比較位置變化的參與性活動,他們動手操作,檢驗或修正自己的想法,數物體向某一方向平移的格數這一難點,就在孩子們的積極活動中迎刃而解了。]
2、觀察推理、拓展思路
小老鼠吃蘋果。
[設計意圖:孩子們在激勵評價中,思路得以開拓,既鞏固了平移的方法,又體驗到物體向不同方向平移的現象,培養其求異思維,嘗試接納并欣賞他人。]
3、水到渠成、學會畫圖
畫平移軌跡圖。
[設計意圖:通過三個層次的活動,掌握了方法,突破了難點。]
(三)活用新知,鞏固升華
1、基本練習
(1)判斷下面物體的運動,哪些是平移,哪些是旋轉?
(2)移一移,說一說
(3)涂一涂,畫一畫
[設計意圖:這樣設計,是想讓學生沿知識構建的順序,鞏固平移和旋轉的規律,掌握平移的方法。]
2、提高練習
[設計意圖:從這道練習中,我們看到了,“小課堂——大社會”。體現了數學源于生活,又作用于生活。]
3、發展練習
[設計意圖:通過這個活動,孩子們體會到變換的數學思想,在感受數學美的同時,體會數學的價值。]
四、回顧總結、反思評價
[設計意圖:這樣多層面地讓學生參與總結,既達到對新知的回顧反思,又讓其享受自我、伙伴及老師評價的喜悅。]
五、課后小實踐
以小組為單位,觀察日常生活中發生的旋轉、平移現象,把它畫下來或拍下來,加上文字說明,放到班級公共郵箱互相交流。
《平移與旋轉》說課稿 5
一、說教材分析:
《平移和旋轉》是蘇教版三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的內容。這一知識內容是學生的第一次學習。教材以生活中豐富的例子引入,引導學生觀察、比較、體會,初步認識平移和旋轉現象,讓學生在貼近生活的素材中,發展初步的空間觀念。
教學目標:
1、結合學生的生活實踐和實例,初步感知平移和旋轉的現象,并會直觀地區別這兩種常見的現象。
2、能在方格紙上判斷出圖形平移的方向和距離。
3、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歸納、概括能力、空間想像能力。
4、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重點:感知平移和旋轉現象,能在方格紙上數出平移的格數,并畫出一個簡單圖形沿水平方向或豎直方向平移后的圖形。
難點:畫出一個簡單圖形沿水平方向或豎直方向平移后的圖形。
二、說學情分析
三年級的學生,對平移和旋轉現象已經有一定的生活體驗,只是沒有很清晰的認識。對于平移的方向,學生容易理解;但對圖形平移的距離,學生往往會把平移前后圖形間的格數誤認為平移的距離。
三、說教學設計
(一)激發興趣,提高參與度
1、重現生活,感知特點。
在課堂的一開始,出示一些生活中學生常見的:纜車、風扇葉片、直升飛機的螺旋槳、升國旗等物體運動的小動畫,由學生觀察并交流玩的感受,用手勢表示出自己的感受,說明各物體的運動方式,然后再根據它們不同的運動情況分一分,根據學生分類揭示平移和旋轉的概念,板書。
本環節的設計,抓住學生的年齡特征,創設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讓他們通過觀察,比劃,分類,加深對平移和旋轉現象的感知,有利于學生的主動建構知識,從中體會數學來源于生活。
2、感受生活,發現特征。
接著我讓學生來說一說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轉現象,以及讓學生看著圖片跟著模仿做上面的動作,一邊做一邊想一想它們分別是平移還是旋轉,讓學生對平移和旋轉有進一步的認識。
然后出示一個靜態圖片,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已有生活經驗判斷一下哪些現象是平移,哪些現象是旋轉,進一步鞏固平移和旋轉。
本環節的設計,借助學生的體態語和學生例舉的生活中的實例,并通過判斷,使學生進一步感悟物體平移和旋轉的特征,加深對兩種現象的理解,并深刻體會數學與生活的聯系。
(二)化靜為動,突出重點,突破難點
1、點的平移,示范引領。
首先出示房子圖,讓學生判斷平移的方向。再讓學生說一說向右平移了幾格,學生發表不同的意見,接著為了研究這個問題,就來研究房子各個部分的平移情況。數一數屋頂向右平移了幾格,學生都能數出來,這個時候引出對應點,再讓學生數一數其他的對應點之間的距離是多少,就發現每個對應點之間的距離是一樣的。因此看一個圖形平移了幾格只要找到一組對應點看它們之間的距離是多少。
(2)練一練:出示“想想做做”4中的金魚圖、松樹圖、蘑菇圖及問題,組織學生獨立用方格紙數一數方格,填一填問題,再小組交流后全班反饋。教師針對學生反饋的情況,選取學生容易錯的圖形組織學生同桌用圖片再移一移,數一數,幫助學生正確建構數平移距離的思想方法。
本環節的設計,重在讓學生在感興趣的'情境中,經歷多次動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過程,使學生進一步認識找平移距離的方法,為下一步畫平移后的圖形積累操作經驗。
2、面的平移,深化、提高。
(1)出示書上25頁“試一試”1中方格紙中的三角形,引導學生獨立思考怎樣將三角形向右平移6格,然后獨立嘗試畫出平移后的三角形。
(2)教師組織反饋用實物投影展示學生作的圖形,并組織交流畫法。針對學生可能出現找一個點,找三個點,找邊畫等不同情況,組織學生討論,交流并集體評議出自己認為方便的畫法。
然后總結畫一個圖形平移幾個后的圖形的方法:
第一步:找對應點
第二步:把對應點連起來。
第三步:畫出運動方向
讓后讓學生利用這種方法畫出平行四邊形向下平移5格后的圖形。
本環節的設計,考慮到學生對方格紙上圖形的平移認識比較清楚了,我就放手讓學生獨立研究,同時考慮到畫出平移后的圖形是個難點,為此重點加以指導,使他們充分享受自學成功的樂趣,提升學習的情感。
(三)鞏固練習,深化發展
綜合練習:我準備安排書本“想想做做”第5題這樣的練習,組織學生先獨立數一數,移一移,再畫一畫,通過這些操作活動,使學生進一步感悟圖形平移的特征,并能較熟練的利用平移知識畫出圖形,從中體驗學以致用的樂趣。
《平移與旋轉》說課稿 6
【說教材】
“平移和旋轉”是人教版小學數學二年級下冊P41—42的教學內容,在《數學課程標準》中屬于“空間與圖形”這一領域的內容。關于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數學新課程標準》指出:“能描述實物或幾何圖形的運動和變化。”根據這一要求,本套教材新增加了圖形“平移與旋轉”的內容,目的是讓學生認識現實生活中圖形運動變化的規律,從而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從數學的角度講,平移和旋轉是兩種基本的圖形變換,也是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經常見到的現象,它對于發展學生空間直覺,掌握變換的數學思想方法有很大作用。教材在介紹這兩種現象時,注意結合學生的生活經驗,使學生初步感知平移和旋轉,體會它們的不同特點,并逐步抽象出數學概念。然后,通過畫一畫、涂一涂、拼一拼、做一做等豐富多樣的操作活動使學生的認知得以深化,體現了知識形成的完整過程。
設計理念:
結合教材的這一特點,教學中重點體現生活實踐數學化、數學概念實踐化這樣兩個轉變,讓學生從日常生活中熟知的大量事物中,領悟到“在生活中處處有數學,處處用數學。”通過動手實踐、自主探索活動,引導學生主動地、富有個性地學習,從而建立對平移和旋轉的認識,最終將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維目標落到實處。
【說學生】
在學習本節內容之前,學生已經學會辨認從不同位置觀察物體的靜態形狀,現在進一步發展到動態感知平移和旋轉,符合兒童的認知規律和空間發展水平,并且學生很早就有了物體或圖形運動的一些生活經驗,但限于學生的認知能力,對于平移和旋轉現象只需要讓他們構建一個概念。考慮到學生年齡較小,注意水平發展較低,多樣化的活動設計有利于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在本節課的'教學中,對于平移了多少格,學生可能會遇到不了解移動的距離表示什么意思,而出現數錯的現象,教學中要注意解決。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初步感知平移、旋轉現象,能在方格紙上按要求畫出簡單平面圖形沿水平方向、豎直方向平移后的圖形。
(二)過程與方法:從生活中的實例引出平移、旋轉的概念,學會用數學的眼光去觀察、認識周圍世界,提高數學應用意識。
(三)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向學生初步滲透變換的數學思想方法;通過圖案的設計與欣賞,提高審美情趣;結合圖例,向學生滲透思想教育。
教學重點:使學生能初步感知、辨別平移和旋轉現象
教學難點:在方格紙上能按要求對一個圖形進行簡單的平移
【說教法】
1、有效利用媒體,使抽象概念具體化。
新課程倡導讓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學習數學,鑒于二年級學生正處于形象思維階段,教學中采用了情境教學法,充分利用電子白板、PowerPoint和齊齊樂軟件,向學生提供大量感性、直觀、生動的學習材料,通過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師生和媒體的互動,借以突出教學重點,有效突破教學的難點。
2、實踐操作法
建構主義認為,小學生學習數學是一個主動建構知識的過程,學生學習數學的過程不是被動地吸收課本上的現成結論,而是一個親自參與、主動創生的過程。因此,本節課設計了讓學生看一看、說一說、拼一拼等一系列的操作活動,運用多感官參與學習,促進學生思維的不斷發展。
【說學法】
1、情境學習法
《數學課程標準》要求教師應該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隨時引導學生把所學的數學知識應用到生活中去,解決數學在現實生活中的問題,體會學習數學的重要性。教學中,我提供了大量生活中的信息,并讓學生從身邊事例中找出平移、旋轉的事例,以深化學生的認知。
2、小組合作法
通過合作交流培養學生的團隊精神,在知識的探究過程中形成良好的數學素養,在合作中探索、發現和發展,使學生主動參與到學習活動中,從而形成師生平等、協作的課堂氣氛。
【說教學流程】
依據以上對教材、學生和教法學法的分析,本課設計了如下四個教學環節:
(一)創設情境,初步感知:
課件出示游樂園場景圖,通過用探照燈特效請學生猜一猜是什么地方,激發學生探究的欲望。
(二)多方互動,嘗試探究,(1)嘗試分類,使學生的認知水平外顯
請你學生觀察,這些物體是怎樣運動的,并試著進行分類,使學生的認知水平外顯,使后繼教學更有針對性。并引出課題。(板書課題)
(2)結合生活,深化認知
請學生找一找,說一說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轉實例,屏幕進一步出示平移、旋轉的信息資料。然后,讓學生用手勢表示、用自己的話說一說什么是平移、什么是旋轉,教師進行概括總結。
(3)動手操作,認知升華
引導學生到游樂園的小湖邊去觀賞,看哪些魚可以通過平移與紅色的小魚重合,并給它們涂上顏色。
(4)故事激趣,感知平移的距離
虹貓藍兔爭論誰經過的路程長,通過課件演示使學生認識到:在平移過程中,圖形的各個部分移動的距離都相等;平移時,圖形的位置發生了變化,圖形的大小、形狀都不變;平移過程中,對應點移動了幾格,圖形就移動了幾格。
(三)鞏固運用,形成能力
1、根據平移,選出相應的小船并涂色,并根據要求用找對應點的方法畫出相應的圖形。
2、用“齊齊樂”軟件請學生判斷下列現象,哪些是平移?哪些是旋轉?反饋學生的掌握情況。
3、學生用七巧板在白板上自由拼圖。
(四)總結深化,內容拓展
請學生上網查找或進一步搜集生活中一些平移與旋轉的方面的信息,使所學知識得以延展。
【說板書】
兒童樂園
——平移和旋轉
平移旋轉
小火車電纜車摩天輪旋轉椅
《平移與旋轉》說課稿 7
一、說教材
平移與旋轉是人教版二年級數學下冊第三單元的內容,平移與旋轉這兩種現象是生活中比較常見的幾何現象。課程標準不要求對這兩個概念進行定義,更不需要學生去背誦結論性語句,只要求學生緊密聯系生活實際去感知這些現象。
二、說學生
二年級學生在生活中見到很多平移和旋轉的運動現象,在他們的頭腦中已有比較感性的平移和旋轉意識,受生活經驗的限制,對于好多現象的判斷還有些模糊,更無法想象,不能透過現象用數學的眼光來抓住運動方式的本質。
三、說目標
知識目標:
1、通過生活事例,使學生初步了解圖形的平移變換和旋轉變換,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初步感知平移和旋轉現象。
2、通過動手操作,使學生會在方格紙上畫出一個簡單圖形沿水平方向、豎直方向平移后的圖形。
技能目標:使學生能正確判斷圖形的這兩種變換數學思考:在認識平移和旋轉現象中,建立初步的空間觀念,發展形象思維;初步滲透變換的數學思想方法。
情感目標:能積極參與對平移和旋轉現象的探究活動,感受數學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系,培養對身邊平移和旋轉有關的某些事物的好奇心。
四、教學重難點
重點:能判斷生活中的平移與旋轉現象。
難點:
1、對沒有旋轉到一周的物體的判斷,如蕩秋千等。
2、建立學生的空間觀點。
五、教學用具
教學用具:多媒體課件、游樂園主題圖及各種游樂項目運動現象的部分圖等。
學 具:學生學環境中的書、文具盒、桌子、凳子等。
六、 教學方式與方法
1、探究式師生互動學習方式
2、觀察法與分析法七、說教學過程本節課安排了六個層次,分別是玩一玩、學一學、說一說、畫一畫、做一做、練一練:
( 一)玩一玩——感知平移與旋轉運動現象
我是這樣引入的:今天老師和同學們一起到公園去玩一玩,(出示主題圖),哇,你發現了什么?(通過教師夸張的語言將學生吸引住,然后出示多媒體:旋轉椅、纜車、摩天輪、蹺蹺板、滑滑梯等。在認識的基礎上讓學生觀察它們是怎樣在動,并讓學生動起手來比一比,根據這些物體的運動進行分類,一類旋轉,一類平移,初步感知旋轉和平移現象。)
(二)學一學——分析平移和旋轉現象的特征(課件出示旋轉動畫和平移動畫)讓學生說說什么是平移?什么是旋轉?讓學生通過實物的再次觀察抽象出:旋轉就是圍繞著一個中心轉動,運動方向發生改變。平移就是直直地移動,方向不發生改變。得出旋轉與平移這兩種現象的本質。
(三)說一說——例舉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轉現象,找出旋轉與平移的特征以后,再讓學生列舉在生活中見到的'旋轉與平移現象,在說的過程中教師要指導學生對現象描述的準確性和語言表達的完整性。例如:電風扇葉子的轉動是旋轉現象,學生很可能說成風扇葉子是旋轉現象等等。
列舉生活中的旋轉與平移現象以后,再讓學生眼睛閉上,邊想邊用手做一做,什么是旋轉?什么是平移?
(四)畫一畫——體驗在方格紙中畫出平移后的物體本環節主要讓學生在方格紙上畫出沿水平方向、豎直方向平移后的圖形。本知識點是本節課的重點,通過多媒體呈現"螞蟻搬家"游戲 來互動學習突出重點,讓學生觀察分析得出:要看圖形平移了幾格,只要先找出一組對應點,再數一數對應點中間有幾格,對應點之間的格數就是圖形平移的格數。
(五)做一做——在做中體驗平移和旋轉現象
讓學生利用桌子、凳子、椅子、學具或自己的身體等做一做旋轉與平移現象。在做的過程中,教師注意觀察,將做的好的點到前面。讓他們表演并說說自己做的是哪種運動現象,下面的學生判斷正確與錯誤,并說說為什么?
等學生做完以后,教師用一根線栓住一只粉筆旋轉,讓學生判斷,然后停下,不做完一周,做蕩秋千狀,又問學生,這是什么現象?為什么?緊接著推門問:門的運動屬于什么現象?為什么?教師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總結:象剛才粉筆運動和門的運動,雖然沒有做到一周,但是仍然是圍繞中心運動,屬于旋轉運動。然后讓學生列舉生活中這樣旋轉的現象。在這里通過老師的做很自然清晰地突破了難點。
(六)練一練——解決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轉問題在前面學習的基礎上,再引導學生完成課后練習,第一題讓學生觀察之后便回答,然后核對。第二題讓學生獨立完成,然后指生說說為什么這樣畫?第三題,下列現象哪些是平移?哪些是旋轉?自己選擇用符號表示出來,然后指生說說為什么這樣判斷。第四題讓學生獨立完成,然后用動畫形式集體訂正。第五題作為課堂作業獨立完成。
八、板書設計
旋轉與平移
旋轉現象 平移現象
圍繞一個中心運動 直直地移動
方向發生改變 方向不變
九、本節課要注意的地方:
1、語言要富有激情,不要羅嗦,要簡練。
2、學生很可能要說出一些錯誤的旋轉與平移現象,要注意引導他們運用旋轉與平移的特征,去加以判斷。
《平移與旋轉》說課稿 8
一、說教材
1、學情及教學內容簡析:
平移和旋轉是兩種基本的圖形變換,從二年級上冊辨認從不同的位置,觀察物體的靜態形狀,發展到動態感知平移和旋轉現象,符合兒童的空間發展水平。教材注意結合學生的生活經驗,提供大量感性、直觀的生活實例,引導學生觀察、比較、體會,初步認識平移和旋轉現象,并通過畫一畫、說一說等活動,讓學生體會平移的特點。認識平移和旋轉對發展空間觀念有重要的作用。
平移和旋轉教材沒有下定義,也沒有用語言描述,只要求學生有初步的認識,在教學安排時,我充分考慮了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發展水平,是有層次地逐漸遞進的教學。
2、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實例,使學生初步認識物體或圖形的平移和旋轉,并能在方格紙上畫出平移后的圖形。
(2)通過聯系生活經驗,使學生體會平移和旋轉的特點,培養空間觀念。
3、教學重點:理解圖形的平移和旋轉現象。
教學難點:能在方格紙上判斷平移,能將圖形進行平移。
二、說教法、學法:
為了讓學生對《平移和旋轉》有感性認識,啟發他們的操作能力,針對這樣的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在教法上,我個人認為,在教學中應當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通過啟發、引導、設疑等教學手段及方法進行教學。
有效教學的核心是學生參與,學習活動不單是純粹地掌握書本知識,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自主獲取知識和運用知識的能力。因此在學習過程中,我主要體現了通過學生觀察比較、合作交流、實踐操作等方法,讓數學走進學生的生活。
三、說設計思路:
本課教學,我分為五個部分:第一、創設情境,從生活中導入。以生活中物體的運動來初步感受運動特點。第二、觀察比較,初步感知。以教材中提供的物體運動為基點,初步感知平移和旋轉,能判斷物體的運動。第三、揭示特征、數平移的距離。按判斷方向、找對應點、數格子三個步驟來體會平移的圖形的特征,并能根據平移的圖形進行判斷。第四、根據特征,畫平移的圖形。在感受了平移圖形的特征基礎上,按平移的特征對一些簡單圖形進行平移,進一步加深學生對平移距離的理解。第五、實際運用,全課小結。學生在有趣的平移活動中綜合運用所學知識,感受數學的趣味性和生活性。
四、說設計過程:
(一)創設情境,從生活中導入
情境互動:今天,王老師是坐公交車來學校的,那同學們,你是怎么來學校的啊?
揭示:像人在行走,自行車、摩托車、電動車、汽車在行駛,我們都可以說成它們在運動。
小結:生活中很多東西都在運動。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研究物體的運動。
(設計意圖:通過創設這一情景互動,拉近了師生的距離,同時,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初步感受到運動是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
(二)觀察比較,初步感知。
1、出示6個物體的運動現象,火車、電梯、纜車、風扇、螺旋槳和鐘擺。觀察運動特點,能用手進行模仿運動。
2、根據它們不同的運動現象進行分類。
學生先小組討論,怎么分以及為什么這么分,初步呈現分類的標準。
3、交流:以直線運動和轉動進行分類。其中,鐘擺的運動會產生爭議。
4、討論鐘擺的運動。
示范鐘擺運動,感受鐘擺是圍繞頂端的一個點轉動,運動有幅度,因此是和風扇、螺旋槳是一類。
5、小結:像火車、電梯、纜車這樣的運動叫平移,物體可以上下平移、左右平移、前后平移。像風扇、螺旋槳、鐘擺的運動,叫旋轉。同時揭示課題:平移和旋轉。
6、及時鞏固應用,出示想想做做第一題:判斷下面哪些是平移,哪些是旋轉。要求學生能關注每幅圖中物體運動的特點,并能清楚表達。平移用直箭頭表示,旋轉用彎箭頭表示。
7、尋找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轉現象。
8、回顧平移和宣戰的運動,嘗試用手勢來表示。
(設計意圖:數學源于生活,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從生活中常見的`運動現象出發,讓學生從中找出兩種不同的運動,一方面能夠引起他們的興趣,同時,能讓他們感受到原來數學就在我們的周圍。并通過小組交流分類,給學生提供了一個探索的空間。接著讓學生展開思維的翅膀,尋找發現自己身邊各種平移和旋轉現象,又進一步突出了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設計讓學生用動作來表示運動的特點,動作的準確性彌補了語言表達的不足,幫助學生建立平移和旋轉的概念。這些學習活動,不僅強化了平移和旋轉的知識,加深了學生的感悟,也加深了他們對數學來源于生活,數學應用于生活,數學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的體會。同時,他們也會在自己親自發現的過程中,體驗到成功的快樂,感受到數學是那么的有趣。)
(三)揭示特征、數平移的距離。
在初步感知了平移和旋轉兩種不同的運動現象后,著重感受平移中的位置變化。
1、首先,出示運動的小房圖,判斷小房圖在做什么運動。并及時講解,用虛線表示原來的圖形,用實線表示平移后的圖形。
2、提問:小房圖怎么平移的?平移了幾格?你是怎么看出來的?從而明白通過箭頭可以知道運動方向。并通過小組討論,確定平移的距離。
3、確定平移的距離
(1)出示幾個特別的點,找到平移后的對應點。
(2)一起數一數房頂的點,向右平移了幾格。
(3)請一個學生模仿的數左邊屋檐的點移動的距離。
(4)學生在教材上尋找一個或者幾個特別的點數一數。
(5)交流發現:每個點都向右平移了6格。
4、小結:小房圖上每個點都向右平移了6格,我們就說小房圖向右平移了6格。同時觀察發現,平移后小房圖的形狀和大小都沒變。
5、出示金魚圖
讓學生根據剛才的操作過程判斷金魚圖向哪個方向平移了幾個。在交流中表述清判斷的方法,并以金魚圖上不同的點來進行驗證。
在交流中讓學生發現,一般選擇一個好數的點來數就可以了,如金魚的嘴巴。
6、獨立完成火箭圖,判斷火箭圖平移的方向和距離。
7、及時應用,挑戰想想做做第4題。
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法先獨立完成,巡視幫助有困難的學生。交流時突出怎么看方向,怎么數平移的距離的。
8、小結:數平移距離時,找怎么樣的點比較方便。
(設計意圖:巧妙的設計學生喜歡的小房圖、金魚圖、火箭圖的平移,很自然地把學生引向對平移距離的探索。在引導學生數平移距離時,從一個點出發,逐漸發現每個點都平移同樣的距離,從而總結出整個圖形都平移了這樣的距離。整個教學過程,從教師扶,到半扶半放到放手讓學生思考,對于平移距離的研究就更加的深刻了,學生也能逐漸的掌握方法并能應用方法。通過簡單的練習到挑戰性的練習,讓學生細化了操作方法,并能把方法內化,使學生對方法掌握得更加扎實到位。最后從學生的操作中提升,找怎樣的點更方便)
(四)根據特征,畫平移的圖形。
在學生已經對平移的方向和距離有了一定的理解基礎上,當個設計師,進行動手操作實踐。
1、引著學生進行平移操作。
出示試一試的三角形圖,先理解題意,找出題目中重要的要求,既向右,平移6格。
提問:我們該怎么移?有什么好辦法嗎?從而呈現出找到點,把幾個點都找到對應的點,再連起來接著畫。
在操作前,要讓學生同桌互相提醒注意點:箭頭的方向和距離。
然后進行操作,指導有問題的地方。
在平移好后,同桌說是或自己先畫了什么,再畫了什么,最后怎么做的。按先……再……最后……進行交流,肯定學生的多種畫法。
2、放手讓學生去平移平行四邊形,依舊按剛才的步驟進行操作。想清楚先畫什么,再畫什么然后動手。
(設計意圖:通過學生自己討論的方法進行畫圖操作練習,在操作中強調注意點,以學生的匯報展開具體的操作方法,從而進一步加深學生對平移距離的理解。)
(五)實際運用,全課小結。
給每個學生提供一張練習紙,上面是四個需要平移的簡單圖形和要求,最后通過學生的動手操作,組合成一艘小船。
以學生用自己的智慧畫出的“一帆風順”的小船作為本課的結束,鼓勵學生應用平移和旋轉創造出更多的驚喜,收獲更多的數學知識。
(設計意圖:本環節把課堂的學習推向的高潮,學生利用本課學習的知識把原本不相關的圖形通過平移變成一艘美麗的小船,從而更加感受到了數學課堂的趣味性,感受到了平移的魅力)
這就是我對三年級下冊《平移和旋轉》第一課時的說課內容,謝謝大家!
《平移與旋轉》說課稿 9
一、說教材:
新課標指出:數學課程應突出體現基礎性、普及性和發展性,使數學教育面向全體學生,實現“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獲得必需的數學,不同的人都得到不同的發展”。什么樣的數學是有價值的數學呢?什么樣的數學課堂教學模式能夠全面體現“學生學習的主體性”呢?“平移與旋轉”源于生活,充分體現了數學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學生在課堂教學中可以主動去體會和感受數學美,更能激發強烈的學習興趣,引導他們主動去探究、思考、討論、合作學習。本節課選擇的是“平移與旋轉”,旨在引導學生用數學的眼光看待生活中的有關問題,進一步發展學生的數學觀,使學生學到活生生的數學。同時也為“如何在新課程的教學中真正體現‘我要學’的學習觀”的研究中積累經驗。
二、說教學目標:
針對本節課內容,我制定了以下幾個目標:
1、通過觀察、操作、想象,經歷一個簡單圖形經過平移或旋轉制作復雜圖形的過程,體驗圖形的變換,發展空間觀念。
2、借助方格紙上的操作和分析,有條理地表達圖形的平移或旋轉的變換過程。
3、利用七巧板在方格紙上變換各種圖形,進一步提高學生的想象能力。 教學重、難點:
通過觀察、操作活動,說出圖形的平移或旋轉的變換過程。
三、說教法:
本節課內容學生比較感興趣,參與意識較強。借助多媒體進行驗證,比較直觀、形象。在教學中要注意:
1.在操作中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圖形的變換對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要求比較高,“先想一想,再做一做,再說一說”是發展學生空間觀念的有效途徑。要重視學生的動手操作,讓學生結合操作思考問題,并把操作、思考和語言表達結合起來。在教學中,先是請學生觀察圖形變換的過程,再通過操作進一步體驗圖形的變換過程,在集體交流后,再讓每一位學生邊操作邊說明圖形變換的過程,通過操作幫助學生思考,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2.關注學生用語言表達圖形變換的過程。在本案例中,教師注重引導學生用數學語言表達圖形變換的過程。教學時,對于圖形的每一步變換,教師都注意引導學生通過觀察有條理地用語言描述圖形變換的過程,平移突出了方向和距離,旋轉突出了繞哪個點,順時針方向還是逆時針方向,旋轉多少度。這樣有利于學生鞏固對平移或旋轉的認識,也有利于學生有條理地表達自己的理解。教師能通過各種方式,盡可能使更多的學生參與交流,用語言描述圖形變換的過程。教師也能作為參與者,主動地加人到學生的討論中,促進學生對圖形變換的認識。
四、說學法:
本節課主要是通過學生動手操作,動腦思考,學會有條理的用語言敘述圖形變換的過程。
五、說教學過程:
本節課的設計思路是:創設情境,激發學習興趣,創造性地使用多種教學形式,讓學生自己去探究、去獲取知識,重視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正確導向。我創設了四個教學活動,讓學生經歷先觀察、猜想、再動手操作、確認的學習過程。在實施開放式教學的`過程中,注重了引導學生在課堂活動過程中去感悟知識,注重了學生的動手實踐,在實際的操作過程中去體驗、探索及創新,以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及創新意識。
反思
本節課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北師大版實驗教材六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第35頁“圖形的變換”。圖形的變換方法主要有平移、旋轉和軸對稱。軸對稱學生已經學過,因此本節課重點是學習通過平移、旋轉或兩種方法結合的方法變換圖形。
“平移與旋轉”源于生活,充分體現了數學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引導學生用數學的眼光看待生活中的有關問題,進一步發展學生的數學觀,使學生學到活生生的數學。同時也為“如何在新課程的教學中真正體現‘我要學’的學習觀”的研究中積累經驗。
本節課的設計思路是:創設情境,激發學習興趣,創造性地使用多種教學形式,讓學生自己去探究、去獲取知識,重視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正確導向。我創設了四個教學活動,讓學生經歷先觀察、猜想、再動手操作、確認的學習過程。在實施開放式教學的過程中,注重了引導學生在課堂活動過程中去感悟知識,注重了學生的動手實踐,在實際的操作過程中去體驗、探索及創新,以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及創新意識。
在操作中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圖形的變換對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要求比較高,“先想一想,再做一做,再說一說”是發展學生空間觀念的有效途徑。因此,課上我非常重視學生的動手操作(準備了大量的教具、學具),讓學生結合操作思考問題,并把操作、思考和語言表達結合起來。在教學中,先是請學生觀察圖形變換的過程,再通過操作進一步體驗圖形的變換過程,在集體交流后,再讓每一位學生邊操作邊說明圖形變換的過程,通過操作幫助學生思考,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關注學生用語言表達圖形變換的過程。在本課中,我比較注重引導學生用數學語言表達圖形變換的過程。對于圖形的每一步變換,都注意引導學生通過觀察有條理地用語言描述圖形變換的過程,平移突出了方向和距離,旋轉突出了繞哪個點,順時針方向還是逆時針方向,旋轉多少度。這樣有利于學生鞏固對平移或旋轉的認識,也有利于學生有條理地表達自己的理解。教師能通過各種方式,盡可能使更多的學生參與交流,用語言描述圖形變換的過程。教師也能作為參與者,主動地加人到學生的討論中,促進學生對圖形變換的認識。 通過上課,發現實際教學中也有許多備課中未考慮到的問題:
1、把學生動手操作能力估計的過高,學生操作時間比預期的要長,導致授課比較緊張,后面的練習沒時間出示。
2、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比較弱,不能把操作過程用完整的語言敘述出來,甚至敘述與操作不符。
3、應先引導學生觀察:是位置發生了變化,還是方向發生了變化,如果僅僅是位置發生變化,只要利用平移最簡單;如果僅僅是方向發生變化,那么就用旋轉的方法最簡單。
4、由于時間比較緊張,只注重了圖形變換方法的多樣性,對變換方法的最優法強調的不夠。課后還得多加強調。
《平移與旋轉》說課稿 10
一、說教材
本課內容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人教版小學數學二年級下冊“圖形與變換”中“平移和旋轉”一節。圖形的平移和旋轉在學生的生活中并不陌生,而作為新課程中的新的教學內容則是學生第一次接觸。因此教材從生活實例入手,在大量感知的基礎上,讓學生體會和發現旋轉和平移的運動規律,并通過動手操作進一步理解和掌握平移的方法。
教學目標:
1、通過生活實例,學生初步了解圖形的平移變換和旋轉變換,并能正確判斷圖形的兩種變換。會在方格紙上畫出簡單圖形平移后的圖形。
2、培養學生初步的空間觀念,觀察力、想象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3、滲透“確定基礎”和“找對應點”的數學方法,使學生感受事物之間的聯系,并受到美的熏陶。
教學重點:
學會圖形平移的方法。
教學難點:
糾正把間隔距離當成平移距離的誤解。
二、教法和學法
建構主義教學觀認為,任何學科的學習和理解,都不是在白紙上畫畫。學習總要涉及學習者原有的認知結構,學習者總是以其自身的經驗來理解和建構新的知識和信息的。“平移和旋轉”對學生來說是生活中常見的現象,根據二年級學生的認知特點,可采用從生活實例入手,為學生創設一個又一個的情境,讓學生在看、做、想中逐步實現對數學概念和方法的意義建構。為了便于學生發現“平移和旋轉”的運動規律并突破學習的難點,本節課采用多媒體輔助教學的方法。
三、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初步感受平移與旋轉
隨著優美的旋律,老師帶領孩子們一起進入游樂園參觀,并請孩子們跟隨活動的畫面用自己的動作和聲音把看到的表演出來。屏幕上展現出各種游樂項目,有小火車、摩天輪、滑梯、蹺蹺板、風車。畫面一停,老師開始了與學生的交流。“剛才我們看到這么多的游樂項目,能按它們不同的運動方式分分類嗎?”接著老師用手勢表示著旋轉的動作“你們能給他起個名字嗎?”學生們一定會說:“叫旋轉。”老師又用手勢做出平移的動作,問:“像這樣呢?”邊說邊板書“旋轉”、“平移”。
(設計意圖:學生對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轉現象并不陌生。為了幫助學生建構準確的數學概念,在教學中運用多媒體直觀動感的優勢,先引導學生觀察物體的運動,進一步建立對這兩種運動的具體感性認識,并讓學生根據物體的運動的分類。此環節教師運用分類的方法,引導學生將兩種運動進行對比,并通過對比發現兩種運動的特點,從而突破知識建構過程中的'困難。)
(二)聯系實際進一步認識平移和旋轉。
老師帶領學生回顧生活,在觀察中同學們發現了生活中平移與旋轉現象,體會到數學就在身邊。當同學們初步感受到什么是“旋轉”和“平移”后,老師請孩子們先閉上眼睛靜靜地想一想什么是平移、什么是旋轉,然后讓他們站起身來用自己的動作表現出來。在活動中同學們進一步體會了平移與旋轉的特點。
(設計意圖:利用學生愛說愛玩的特點,并結合課件的效果,讓學生進一步理解平移和旋轉的特點,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三)動手操作,進一步探究平移
老師出示課件移動圖中的小房子,請一名同學來按口令移動。老師帶頭發出第一個口令:“向上平移”,接著一個個學生繼續發令“向左平移”、“向左上平移”……,小房子圖片在格子圖上按要求移動著……在平移過程中,老師有意識地引導同學們觀察圖片自身的方向,學生欣喜地發現了原來在平移過程中,圖片自身的方向始終沒有發生變化。
接著,屏幕上出現了一個有趣地題目:你是一名出租汽車公司的調度員,你的任務就是應客戶要求,調度車輛達到客戶指定的地點。你能做到嗎?試一試吧!老師同時提出活動要求:先獨立思考小汽車做的是平移還是旋轉運動;再看它向什么方向,移動了幾個格子,并把移動的過程記錄下來。當明確要求后,同學們利用自己手中的小汽車學具移動著,進一步感受平移方向的變化。巡視中老師給予有困難的同學以指點和幫助。接下來組織學生進行交流討論。在老師的啟發和鼓勵下,同學們打開了思路,為顧客B設計了多種接車方案。在學生匯報的過程中,老師因勢利導,在孩子們具有創造性的記錄中,鼓勵他們在敢于表達自己想法的同時學會與人交流、學會接納和欣賞他人。
(設計意圖:通過學生在方格上數出平移的格數,實際上是讓學生更直觀地強化了對平移的感知;在對比中使學生進一步感受到平移和旋轉的特征。)
(四)運用新知,解決問題,體驗價值
為了使學生進一步區別平移與旋轉,老師為同學們提供的生活素材依次出現在屏幕上:
(1)收銀機;
(2)鐘表;
(3)電風扇;
(3)操作臺。
此時,同學們舉手搶答。接著老師引導學生思考:“我們學習了平移和旋轉,同學們想到什么問題了嗎?” “看來,同學們對這個問題感興趣,那么我們就一起來了解平移和旋轉到底有什么作用。”隨著老師的話音,大屏幕上出現了1個話題:樓房會搬家嗎?這時,大屏幕上播放出上海音樂廳平移66.4米的新聞錄像。隨著錄像的停止,孩子們發出了“哇噻!”的感慨!老師抓住這一時機啟發他們說出自己的感受。此時,孩子們發自內心地體會到數學的神奇力量。在他們正在為數學的神奇而感到興奮不已時,就提高了根據實際情況進行選擇和靈活地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緊密聯系生活實際的數學學習,能使同學們興趣盎然。
(五)課堂總結
本節課的最后,老師問“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最大的收獲是什么?還有什么遺憾?”同時為學生提供了一個網址,告訴孩子們在這個網站里有更多有關平移與旋轉的知識,并鼓勵他們到網上去瀏覽,繼續學習。
【《平移與旋轉》說課稿】相關文章:
《平移與旋轉》說課稿07-26
平移與旋轉說課稿03-02
平移和旋轉說課稿08-31
平移和旋轉的說課稿10-27
平移與旋轉說課稿(20篇)09-27
平移和旋轉的說課稿范文07-19
平移與旋轉說課稿20篇10-17
《旋轉與平移》說課稿范文(精選5篇)08-19
《平移和旋轉》數學說課稿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