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小學數學二年級下冊《有余數的除法》說課稿(精選7篇)
作為一名老師,編寫說課稿是必不可少的,借助說課稿可以提高教學質量,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優秀的說課稿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學數學二年級下冊《有余數的除法》說課稿,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學數學二年級下冊《有余數的除法》說課稿 篇1
說教學目標:
1﹑通過分草莓的操作活動,能夠理解余數及有余數的除法的含義,并會用除法算式表示出來。培養學生觀察﹑分析﹑比較的能力。
2﹑學生在自主探究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體驗成功的喜悅。 目標解析:
本課教學目標的定位是基于學生已有的表內除法的基礎之上,同時它也是今后學習一位數除多位數除法的重要基礎,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通過分草莓的操作活動,使學生經歷把物品平均分后有剩余的現象,抽象為有余數的除法的過程,理解有余數除法的含義。借助用小棒擺正方形的操作,使學生鞏固有余數除法的含義.
說教學重難點:
理解余數及有余數除法的含義。
說教學準備:
課件、小棒、學生學具。
說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初步感知
(一)復習:1.口算練習
2.解決問題: 有8根小棒,每4個擺一個正方形,可
以擺幾個正方形?
有10根小棒,每5個擺一個五邊形,可以擺幾個五邊形?
從復習舊知導入新課:
( 二)出示教材第59頁主題圖。用11根小棒擺正方形,三角形,五邊形,擺擺看,你發現了什么?
(三)引導觀察,交流信息。
(四)教師揭示:
擺小棒時我們發現了剩余,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有余數 的.除法”(出示課題)
二、動手操作,探究意義
(一)復習表內除法的意義
1.課件出示6個草莓圖:把下面這些草莓每2個擺一盤,可以擺幾盤?
師: 真的可以擺3盤嗎?兩個同學一組,拿出6個圓片擺一擺,驗證一下.
2.學生交流獲取信息.師:草莓分完沒有,有剩余的嗎?誰能把你分的過程說一說?怎么列算式呢?
3.說說6÷2=3(盤),這個算式表示什么?為什么用 除法?6,2,3分別表示什么?你知道這道除法算式個部分的名稱嗎?
(二)理解有余數除法的含義
1.在動手操作中感受平均分時會出現有剩余的情況。
(1)課件出示7個草莓圖:把下面這些草莓每2個擺一盤,擺
一擺。
(2)學生利用學具操作。
(3)交流發現的問題:剩下一個草莓。
師:剩下的這個草莓能再分嗎?為什么不能?能丟掉不管嗎?誰能把你剛才擺的說一說.這次擺的和剛才擺的有什么不一樣?該怎樣列算式呢? 2.在交流中確定表示平均分時有剩余的方法。 (1)教師板書規范寫法:7÷2=3(盤)??1(個)。
(2)交流算式各部分的名稱,
2、1各表示什么?明確“1”是剩下的草莓數,我們把它叫做余數。
3.歸納總結,完善學生的認知結構。
(1)比較兩次分草莓的相同點和不同點。
(2)教師隨學生的回答課件呈現。
6個草莓
每2個一盤 分了3盤,正好分完 6÷2=3(盤)
7個草莓
每2個一盤 分了3盤,還剩1個 7÷2=3(盤)?? 1(個)
【設計意圖:充分調動學生已有的經驗,通過擺學具的直觀方式讓學生在與表內除法的對比中,理解余數及有余數除法的含義,給學生創設自主構建知識的空間。】
三、鞏固新知:
(1)“做一做”第1題。學生讀題,根據題意獨立完成。
(2)教師引導學生交流:第1小題算式中每個數分別在圖中表示哪個部分?分別表示什么意思?
( 3 ) 完成教材第60頁“做一做”第2題。(這一題涵蓋了平均分的兩種情況)
學生獨立先在圖中圈一圈,再說一說,最后用除法算式表示。
(4)比較發現兩小題之間的聯系與區別,進一步理解商與余數的名數的確定。
【設計意圖:借助練習,溝通不同表征方式間的聯系,在多種表征形式相互映襯下,幫助學生進一步理解余數及有余數除法的含義,并學會確定商與余數的名數。】
(5)合作探究
回到59頁主體圖:
1.用11根小棒擺正方形,三角形,五邊形,兩人一組先擺一擺,再列出算式.2.學生思考:用4根小棒可以擺出幾個正方形?你能列出 除法算式嗎?
3.小組合作:擺正方形,看看能擺出幾個,還剩多少根? 擺三角形,五邊形呢?
4.根據擺出的小棒圖,列出除法算式。
【設計意圖:本環節主要是通過用小棒擺正方形,三角形,五邊形的活動,借助直觀研究問題的方法。利用小組分工合作的形式,既減輕了學生的學習負擔,又提高了課堂學習效率。通過練習,深化理解有余數除法的含義。】
四、課堂總結,明確目標
本節課中,你有什么收獲?
小學數學二年級下冊《有余數的除法》說課稿 篇2
說教學目標(三維融通表述):
1、通過同學們秋游的具體情境,引導學生借助已有的經驗和知識開展學習,讓學生感受到運用有余數的除法的知識可以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2、通過獨立計算,學生根據自己的情況恰當地選擇計算方法(口算和筆算),體會到在計算有余數的除法時,可以根據計算的難易程度和自己的計算能力,選擇適合自己的計算方法。
3、通過引導學生觀察生活現象,搜集和處理數學信息,從而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說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初步學會用有余數的除法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教學難點:培養學生搜集信息、整理信息、利用信息解決問題的能力。
說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1分鐘)
師:今天見到同學們
,和大家一起學習我特別高興。一高興我就想把自己開心的事和大家一起分享。知道嗎,前幾天我和我們班里的同學一起去秋游,在玩的.過程中,我們還遇到了很多數學問題,你們愿意和老師一起解決嗎?
意圖:創設情境,感受生活中的數學處處不再。 生:愿意。
師板書:這節課我們就來一起“解決問題”
師:到了景區,看到了碧波蕩漾的湖水,于是大家提議去劃船,我們一起來到了租船處。 出示幻燈片
二、課堂授課
(一)例題
1、讀題,批畫,分析題意(3分鐘)
師:請你按照從下到上,從左到右的順序找找,在圖上你發現了哪些數學信息?
意圖:教會學生觀察的順序,以及解決問題的前提。
生:共有30人,每條船最多做4人。(限乘4人)
師:在你們說的過程中,老師把這些重要的信息進行了圈畫,這種方法叫批畫,就是把重要的數學信息圈畫出來,可以幫助我們理解題意。這種方法,同學們可以在在面的問題中嘗試使用。我們接著理解題意。
意圖:交給孩子審題的要點 師:什么叫“限乘”?
生:最多只能做4人。
師:我們知道了這些數學信息,那你們猜老師遇到了什么難題?
意圖:培養學生分析條件,提出問題的能力。
生:老師不知道租幾條船?
師:你們真厲害,就是這個問題難住了老師,那誰能將這個問題用數學語言描述一下呢?
生:至少要租幾條船?
師:我們找出了條件,也找出了問題,將條件和問題組合在一起,就形成了一個實際問題。請你輕聲地讀題。 生:讀題
師:說說這道題什么意思?
生:有30條船,每條船坐4人,可以租幾條船?
師: 這道題讓咱們求可以租幾條船實際就是讓我們求什么?
生:說不出來
師:學具演示,老師這有30人,4人拿出來坐一條船,那就是再求什么?
生:求30里面有幾個4 意圖:培養學生分析數量關系
師:求30里面有幾個4用什么方法計算?
生:除法
師:誰能列式?板書:30÷4
師:那你們能幫老師試著用不同的方法解決這個問題嗎?
生:自己解決問題
2、學生獨立解決問題(3分鐘)
教師巡視,收集學生解決問題的策略和方法。 匯報結果
預設:
(1)畫圖策略
(2)除法算式30÷4=7(條)??2(人) 租8只船
(3)除法算式30÷4=7(條)??2(人) 租7條船
(4)豎式計算
3、生匯報結果并比較(3分鐘)
師:展示學生解題策略,說說自己解題的方法
生:共有30人,每條船上坐4人,可以坐幾條船?實際上就是求30里面有幾個4?所以用除法計算列式是30÷4=7(條)2(人) 師針對學生方法,進行評價
如果有學生沒有使用畫圖方法可以教給學生這種解決問題的策略,讓學生說說途中每個動作都表示什么意思?
意圖:培養學生解決策略的方法,圖形結合理解題意。
10分鐘
情境創設:到了中午,我們都拿出自己準備好的食物準備野餐,這時愛學習的小紅給我出了一道她買東西時遇到的數學問題。
出示圖片(3分鐘)
小紅拿了20元錢去買礦泉水,最多可以買幾瓶?還剩幾元?
師:剛才我們學習的觀察法和畫批的方法,標出重要的信息。 生:批畫
師:說說你畫批了那些重要的信息?教師出示,強調問題我們要用曲(qū)線畫出來。
師:我們把這些條件和問題放在一起,又組成了一個新的實際問題,誰能完整的把這道題讀一讀。
師:想一想我們求最多可以買幾瓶實際就是讓我們求什么?
生:實際就是求20里面有幾個3?用除法計算?
師:下面請你解決這個問題,如果有同學沒有思路可以按照咱們畫圖的方法,畫一畫,看看能不能得出答案。
生:列示計算(2分鐘)
師:聽了小紅的提問,小強也給我出了道題?你們在幫老師解決一下。(3分鐘)
師:請你按照審題要求在圖中批畫出重要信息。 生:批畫,匯報
師:你們到找到了數學信息,要正確解答這個問題,需要提醒大家點什么?
生:同學們所花的錢必須少于15或者等于15元。
師:那小強可能買了哪些食品呢?下面我們小組一起來寫寫這道題,看看那組寫的方案最多。注意你寫完一種方案后要答清楚你買了幾個什么。
生:創設自己的方案,5分鐘 展示方案(3分鐘)
總結買的兩點規律
:(1)錢有剩余,
(2)錢沒剩余 出示主題圖
情景創設:我們吃飽了喝足了,接著往前走,走著走著看到了一個大花園,花園里有黃色的康乃馨,紅色的玫瑰,和金色的郁金香,園丁阿姨正在扎花,我們就過去幫忙。可是阿姨說了,扎花是有要求的,趕快在你的練習紙上找一找圈一圈,扎花有哪些要求? 課件演示什么叫一束
師:我們知道了怎么把花扎成一束,再仔細看圖,我們還知道了哪些數學信息?
生:康乃馨22枝,玫瑰16枝,郁金香10枝。
師:下面小組合作看看這些花最多可以扎成這樣的幾束?
生:合作交流
預設:生學生做不出來,老師演示
生:在完成
生:匯報交流(教師指導)
三、總結收獲
今天這節課上同學們和我一起重溫了秋游的過程,我們也一起解決了一些問題,這節課你學會了什么?
小學數學二年級下冊《有余數的除法》說課稿 篇3
學情和教材分析
這部分內容是在學生認識了表內除法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是表內除法知識的延伸和拓展,鑒于這種密切聯系,教學中通過操作和對比有利于學生對這部分內容的理解和掌握,這部分內容也是為以后的試商教學作鋪墊,因此在教學中注重對比引入讓學生從已有知識經驗出發,通過動手,理解余數及余數的含義,并通過觀察、分析、比較,探索余數與除數的關系。
說教學目標:
1、通過分(草莓)的操作活動,使學生理解余數及有余數除法的含義,并會用除法算式表示出來,培養學生觀察、分析、比較的能力。
2、借助擺正方形,使學生鞏固有余數除法的含義,并通過觀察,比較探索余數和除數的關系,理解余數比除數小的道理。
3、滲透借助直觀研究問題的意識和方法,使學生感受和生活的密切關系。
說教學重點:
①理解余數及有余數除法的'含義;
②探索并發現余數和除數的關系。
說教學難點:
理解余數要比除數小的道理。
說教學準備:
課件、卡片。
說教學過程:
一、初步感知有余數的除法
1、表內除法的含義
師:出示6個草莓,每2個一盤,可以擺幾盤?
生:邊擺邊說,可以擺3盤
師:把擺的過程寫成算式
生:6÷2=3(盤)
師:說說算式的意義?
生:6個草莓,每2個分一份,可以分3份。
(設計意圖:通過操作、表述、算式表示,使學生明白表內除法的含義,溫故為了知新)
2、感知有余數的除法及含義
(1)動手感知:
師:出示7個草莓,每2個分一份,可以分幾份呢?
生:擺(用學具擺)
師:你發現了什么?
生:剩下一個,多了一個。
(2)合作交流
師:把剛才的過程用一個算式如何表示?
生:自主完成
師:指導交流,選典型例子板書
A、7÷2=3B、7÷2=3剩1C、7÷2=3多1
生:針對以上3種學生發表見解,并說說每個數字的意思。
師:指導寫法,明確余數。
(3)完善認知
師:對比剛才兩題,有什么異同?
生:都平均分,一個有剩余,一個無剩余。
師:揭示課題并板書“有余數的除法”
(設計意圖,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經驗,通過操作,對比讓學生更好地理解余數及有余數除法的意義,為繼續學習打下基礎)
(二)探究余數與除數的關系
1、按要求操作并記錄
師:用小棒擺正方形,4根擺一個,請同學用手中準備好的小棒一個一個擺獨立的正方形。
(注:課前老師為每組學生準備8-11根小棒且盡可能保證每組學生的小棒數量不同)
生:動手擺,動腦想,寫算式。
師:行間指導。
2、組織交流
出示(按順序)
根數擺法算式
8□□8÷4=2(個)
9□□19÷4=2(個)…….1(根)
10□□1110÷4=2(個)……2(根)
11□□11111÷4=2(個)……3(根)
12□□□12÷4=3(個)
3、對比發現(余數與除數的關系)
師:仔細觀察以上算式,從中發現了什么?
生:各種可能(及時評價)
師:引導討論,余數與除數的關系,說說為什么?
小結:大家通過觀察,對比發現余數比除數小
4、及時鞏固
如果用一堆小棒擺五邊形,如果有剩余,可能會剩幾根?如果擺△呢?
師:組織學生討論
①可能會剩幾根?有幾種情況?
②為什么只有這幾種可能呢?說說想法
(設計意圖:在學生理解有余數除法的基礎上,通過用不同小棒擺正方形的操作過程,一方面鞏固有余數的除法的含義,感知除數和余數之間的關系,另一方面向學生滲透學習數學的意識和方法)
(三)鞏固練習
1、判斷對錯
①46÷5=8……..6( )
②63÷8=7……..7( )
③63÷7=8……..7( )
2、右面的算式中余數最大是幾?
□÷8=□……..□
(四)課堂總結
這節課學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
(五)布置作業:練習十四的1題
(六)板書:
有余數除法
6÷2=3(盤)
7÷2=3(盤)……..1(個)
余數必須小于除數。
說課后反思:
這節課總體感覺還不錯,但是在學生活動的環節上,我預設不夠充分,同時由于缺乏經驗,在學生放手操作中出現了控制不力的局面,同時,我覺得還應該在讀懂教材和學生上下功夫,必須在控制范圍內讓學生動手,也就是操作必須在具體的要求和一定的規則下進行,這樣既能體現學生的主體,又能凸顯教師指導的作用。
另外,課堂上由于是低年級教學,一味地知識學習,學生會感到很枯燥,有必要收集學生感興趣的課堂資源,讓學生輕松地感受學習才能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
小學數學二年級下冊《有余數的除法》說課稿 篇4
一、說教材
我說的內容是小學數學三年級數學有余數的除法。
有余數的除法,是從表內除法向表外除法過渡的橋梁,是學習多位數除法的基礎。從教材上看,內容抽象,概念性強。從學生方面看,學生剛學過表內除法,比較習慣用乘法口訣來求商,而有余數的除法不能直接從乘法口訣中求商,要用豎式計算,但對于豎式每一步的意思以及具體寫法學生較難理解。總之,對于中年級學生來說,學習掌握這樣一個知識跨度較大的內容,是比較困難的。針對這一狀況,我的教學目標確定為:
1、學會有余數除法的試商方法,書寫格式,能進行簡單的有余數除法的計算等一系列基本技能。
2、能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綜合性的應用問題,培養學生觀察判斷及邏輯推理能力。
本課的重點是:靈活運用并會解題
本課的難點是:“余數要比除數小”
教具準備:實物投影儀等。
二、說教學過程
1、開火車導入。激發學生的積極性,主要通過開火車游戲。(投影片出示)
1、口算
4×64×827÷924÷8
4×93×516÷224÷3
2最后在方框里填上商和余數;
8÷3=□……□11÷4=□……□
12÷5=□……□65÷8=□……□
35÷8=□……□7÷2=□……□
3、在( )里最大能填幾?
3×( )<224×( )<37
( )×2<11( )×5<38
4、不計算,在圓里填上最大的數
□÷5=□……○□÷7=□……○
□÷3=□……○□÷6=□……○
5不計算,在圓里填上最小的數
□÷○=□……8□÷○=□……1
□÷○=□……4□÷○=□……6
二、小游戲來激發學生興趣,在這一環節我主要通過大量生活中的實例,讓學生來感受“余數”。
1、同學們,我們練了一會的`題了,現在我們放松一下,做一個小游戲,名字叫報數的游戲,首先我請五位同學上來輪流保書,請你猜一猜,下面的數分別是誰報的?
2436488
31、32、33、34這四個數中( )是王耀報的。
2、有哪一位同學愿意上來,根據咱們班的人數、組數和每組的人數自己編一道關于有余數除法的應用題并解答出來?
3、看圖列式(指名板演。)
小組交流。讓板演的學生說說這道題的含義。你是怎樣想的
(1)□÷□=□(個)……□(個)
□÷□=□(盤)……□(個)
(2)□÷□=□(袋)……□(個)
□÷□=□(個)……□(個)
三、嘗試解決,體驗解決問題的快樂
1、多媒體放出:
有17只花,扎成2把,平均每把有幾枝花,還剩幾只花?
2、請列出算式,并用豎式表示出來?計算后請小朋友們說說你是怎樣想的?
3、小組交流。
請小朋友把計算方法和結果在小組里交流。(相互檢查,有沒有錯誤,如果有,請改正。)
三、說課堂小結
讓學生來說一說這節課我們學到了什么?
總的來說,這節課讓學生在玩中學,在學中玩,在不知不覺中理解了“余數”的概念,并提高了自己的思維判斷能力。
小學數學二年級下冊《有余數的除法》說課稿 篇5
【說教學目標】
1、通過平均分的活動,認識余數,知道余數的含義。
2、在初步理解有余數除法的基礎上,掌握有余數的除法的計算方法,學會試商,使學生感受余數一定要比除數小的道理。
3、通過分橡皮過程,初步培養學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以及觀察、比較、綜合的能力。
【說教學重、難點】
重點:
1、理解有余數除法的含義。
2、正確地用豎式計算有余數的除法。
難點:理解余數一定要比除數小的道理。
【說教學準備】
教師:多媒體課件
學生:每組一盒橡皮、課本、筆、練習紙
【說教學方法】
教法:引導法、觀察法、猜測法、操作和歸納法。
學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觀察、分析、比較法。
【說課時安排】
一課時
【說教學過程】
一、游戲導入,激發興趣(猜一猜)
(1)猜一猜。出示:各位同學好各位同學好……
(2)請同學們利用已經學過的找規律的知識,猜一猜第10、17、31……個字各是哪個字?然后教師逐一作出回答,學生共同進行驗證,發現老師說的很對,學生很驚奇。
(3)適時引入:想不想知道老師為什么能很快猜出來的?因為這里面隱藏著一個奧秘,想知道是什么嗎?等你們學會了今天的'知識,就能破解這個奧秘了。
二、動手操作,建立表象(分一分)
(1)有6盒橡皮,數量不等(15、16、17、18、19、20塊),每個小組各一盒橡皮。
(2)小組合作:把你的哪一盒橡皮平均分給每一個同學,該怎么分?有剩余嗎?并在小組里交流分的過程。
(3)合作把你們分的過程用圖表示出來,并說出是怎么分的。
(4)各小組輪流匯報分的過程和結果?并說一說發現什么?
根據學生所說的,教師引出:在生活中經常會出現分配有余,這就是數學中的有余數的除法。板書課題。(有余數的除法)
三、合作交流,探究新知(列一列)
(1)根據你所分的過程,能不能試著列出橫式和豎式,學生試列,教師進行點拔。
(2)評價所列的式子,說一說為什么要這樣列,每個數各代表什么?誰能說一說怎樣列豎式計算?被除數是幾?除數是幾?剛才分的結果是每組幾個?所以商幾?寫在什么地方?實際上分掉了幾個?被除數17下面寫幾?還剩1個,在橫線下面寫“1”,剩下的"1"我們叫它""余數"(板書:余數。跟讀兩遍)
(3)指導列和讀算式,并說一說各部分表示什么?
橫式結果的寫法17÷4=4……l怎樣讀這幾個算式呢?
強調:為了分清商和余數,在商的后面先寫6個小圓點,再寫余數,讀作“商4余1”。讓學生再齊讀一遍。
(4)說一說你的試商方法?(用乘法口決來試商)
(5)對學生所列情況進行更正,并強調正確的列法。
四、教師引領,知識內華(算一算)
(1)教師出示例題2。
23÷5=4……3
(2)不用分,根據你剛才的經驗,你能直接列出以下幾個算式嗎?
分別有21、22、23、24、25塊橡皮,平均分給5人,每人可分幾塊,還余下幾塊呢?
(3)說一說你是怎么列的,為什么?教師出示結果。
(4)觀察這些算式中除數和余數的大小,說說你發現了什么?
15÷5=3(塊)
16÷5=3(塊)……1(塊)
17÷5=3(塊)……2(塊)
18÷5=3(塊)……3(塊)
19÷5=3(塊)……4(塊)
20÷5=4(塊)
21÷5=4(塊)……1(塊)
22÷5=4(塊)……2(塊)
23÷5=4(塊)……3(塊)
24÷5=4(塊)……4(塊)
25÷5=5(塊)
發現:除數是5,余數是1、2、3、4,余數比除數小。
(5)教師反問:“余數可以等于或大于除數嗎”?學生舉例說出理由。
強調:計算有余數的除法時,余數必須比除數小。
五、綜合實踐,學以致用(練一練)
(1)第52頁的“做一做”。(判斷題,進一步明確“余數要比除數小”。)
(2)判斷開放題:想一想在一道有余數的除法算式中,如果除數是8,余數有可能是幾?如果余數是6,除數有可能是什么數?
(3)解決問題。(課件出示)
(4)首尾呼應,拓展延伸
(現在你們能想出老師為什么會很快猜出你們前面第10、17、31……個字各是哪個字?你們也能運用今天學的“有余數的除法”知識,很快地猜出第24個、第30個字是什么嗎?)
六、暢談收獲,回歸生活(說一說)
(1)小朋友,這節課你有什么新的收獲?你體驗最深的是什么?
(2)找一找生活中有余數除法的例子,說給你的同伴聽!
板書設計:
有余數的除法
23÷5=4……3
在有余數的除法時,余數必須比除數小。
小學數學二年級下冊《有余數的除法》說課稿 篇6
【說教學目標】
1、在平均分餅干等食品的活動中認識余數,理解有余數除法的意義。
2、在平均分若干個草莓的活動中,理解余數比除數小。
3、在具體的情境中,感受有余數除法與生活的聯系。
【說教學重點】
理解有余數除法的意義。
【說教學難點】
理解要余數比除數小。
【說教學方法】
動手操作、小組合作。
【說教具準備】
每生20個圓片,2張作業紙,1張小測紙。多媒體課件。
【說教學過程】
活動一、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師生談話:喜歡郊游嗎?小強班前幾天去郊游了,一起看屏幕。他們都帶來了哪些食品?他們想怎樣分?誰能先來找找這些信息?
生交流找到的信息。
師提問:他們帶來的食品可真豐富啊。你能選取其中的兩個信息,提出一個用除法解決的問題嗎?
生提問題。預設:
10片餅干,每人分3片,可以分給幾人?
有12個草莓,每人分4個,可以分給幾人?
有7根香腸,平均分成3個小朋友,每人分幾根?
有17瓶酸奶,每人分5瓶,可以分給幾人?
師:你們的表現太棒了,能提出這么多平均分的問題。對于這些問題,你會列算式嗎?
生列算式。
師:仔細看一下,在這些算式中,你最會計算哪個?(12÷3=),得數是多少?
生交流。
師:這個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生交流。預設:表示12里面正好有4個3。
師:在這個除法算式中,12、4、3分別被稱作什么?
活動二、動手操作,探究新知。
(1)嘗試動手平均分,感受余數的產生。
師:12個草莓,每個小朋友分4個,剛好被平均分給了3個小朋友。那剩下的這些食品也能像這樣被剛好平均分掉嗎?我們先來看分10片餅干試一試。
師:下面,拿出你提前準備好的圓片,用它來代替餅干,動手分一分,看能得到什么結果。在動手之前,先看幾點:一定要平均分,也就是每人分得的要一樣多。分完以后,跟同桌說一說你是怎么分的?
生自由操作。
師:哪位同學愿意到前面展示一下你的分法?
生展示。師追問:剩余的這一個為什么不能再分呢?
生交流。預設:因為10里面最多有3個3,剩下的1個不足3個,所以不能再分了。
師:說得太棒了。最后剩余的這個就是不能再每人分一個了,所以10片餅干,每人分3片,可以分給3人,還剩下1片餅干。
(2)嘗試列算式,認識余數。
師:用算式怎樣表示這個結果呢?剩余的“1”個你應該怎么表示呢?自己試試看,把它寫在作業紙(一)上。
生自己寫。師巡回發現尋找例子。
師:我這里拿到同學們的三種不同的寫法,大家看。你同意哪種寫法?為什么?
師生共同交流。預設:
方法一:10÷3=3(人);方法二:10÷3=3(人)——1(片);方法三:10÷3=3(人)剩1(片)。
師:在剛才的式子中,方法三表示的很明白。只是,我們為了表達的規范,數學上統一用“……”這個符號來表示剩余,讀作“余”,余下的這個不能繼續再分的'數就叫作“余數”。
師:大家再回頭看看這兩個算式,這兩個算式形式上一樣嗎?
生。預設:一個沒有余數,一個有余數。
師:像這樣平均分后產生剩余的除法就叫“有余數的除法”。板書課題。
師:除法家族里又多了一個新成員,它就是余數。那這個算式中,你能說一說10叫什么?這兩個3呢?后面的1呢?
生交流。預設:10被除數,等號前面的3是除數,后面的3是商。1是余數。
(3)學習有余數除法表示的意義以及讀法。
師:這個算式讀作“10除以3商3余1”。表示的意思是:10片餅干,每人分3片,可以分給3人,還余下1片。所以,我們計算時,一定要在理解算式意義的基礎上注意寫對得數后面的單位。
師:根據我們剛才的學習,你再來規范地寫一些算式。
10÷3=3(人)……1(片)
(4)解決火腿腸和酸奶的問題,鞏固有余數的除法。
學會了有余數的除法,你能用新學到的知識解決“火腿腸”和“酸奶”的問題嗎?將你的算式和計算結果寫在作業紙上。
學生自己解答。
師生交流并強調根據算式的意思注意單位的書寫。
活動三、觀察分析,探究規律。
(1)動手操作,理解“余數要比除數小”
師:有12個草莓,每人分4個,可以分給幾人?如果有13個、14個、15個或16個呢,又可以分給幾個人?下面小組展開活動,合作要求:①用圓片代替草莓,擺一擺,②并把表格填寫完整,③看誰能發現其中的規律。
小組合作活動。
展示交流。預設:
12個草莓:12÷4=3(人)
13個草莓:13÷4=3(人)……1(個)
14個草莓:14÷4=3(人)……2(個)
15個草莓:15÷4=3(人)……3(個)
16個草莓:16÷4=4(人)
師:你能根據得數把這些算式分分類嗎?
生分類。預設:有余數的一類,沒有余數的一類。
師:觀察這些算式,你有什么發現?
生交流發現。預設:余數都比除數小。(猜測---驗證17瓶酸奶)
師:為什么余數都比除數小呢?
生交流。預設:每多出4個草莓,就可以多分給一個人。
師:你的發言真精彩,也就是說如果除數等于4或者大于4,那么分的份數就會增加,也就是商就會有變化,因此,在有余數的除法算式中,我們一定要牢記“余數要比除數小”這個規律。
(2)判斷正誤,鞏固“余數要比除數小”這個規律。
師:有了這個規律,在有余數的除法里,只要余數比除數大或者相等,這道題一定計算錯了,這可以用來初步檢查你的除法做得對不對。下面我們給小明當個小老師,幫他判斷一下他的做法對嗎?
10÷3=2……4
16÷4=3……4
21÷5=4……1
師生交流,邊判斷邊修改答案。
活動四:鞏固練習,深化對有余數除法意義的理解。
師:帶著你的收獲解決一下自主練習的這些題吧。
練習1:11支鉛筆,平均分給5人,每人分幾支?還剩幾支?
練習2:這道題除數是6,余數可能是幾?除數是4,余數可能是幾?
練習3:看到同學們表現的這么棒,老師也要獎勵你們,老師帶來一袋糖,要平均分給課堂上發言最積極的7個孩子,你們說最后分得的余數可能是幾?
活動五:交流收獲,總結方法。
同學們,秋天不僅是適合野營的季節,也是收獲的季節。誰能把自己這節課的收獲跟大家分享一下。
生交流。
師總結: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我看到了咱們班的孩子特別具有數學的頭腦,不僅善于思考,還樂于在動手操作中發現規律,希望這些好的學習方法能陪伴你上好每一節數學課,也希望同學們能在生活中用好今天學習的有余數的除法。拿出課堂小測,進行自我檢測吧。
板書設計:
有余數的除法
12÷4=3(人)
10÷3=3(人)……1(片)
余數
小學數學二年級下冊《有余數的除法》說課稿 篇7
說教學目標
1、掌握用豎式表達表內除法和有余數除法的方法。在操作中理解豎式每一步的含義,并能對除法作出合理解釋。
2、在具體情景中讓學生經理有余數除法的過程,理解余數的含義,建立有余數除法的概念。
3、結合生活情境,體會到數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系。
說教學重難點
重點:把平均分后有剩余的現象抽象為有余數的長除法。
難點:理解有余數除法的意義
說教學方法
準備學生準備圓片20個
說教學過程及內容
個人二度備課與即時反思
一、創設情境,提出問題
二、解決問題,抽象出除法豎式的計算過程
問題一:15盆花,每組擺5盆,可以擺幾盆?
1、學生獨立思考,列式計算
2、全班交流,說一說自己的思考過程。
3、教學豎式
(1)學生嘗試列豎式
(2)認同除法豎式的一般列法,詢問有沒有看不懂的地方。
(3)體會除法豎式每一步的實際含義。
A、用圓片代替盆花師生一起在黑板上擺一擺
B、觀察豎式,嘗試理解豎式的每一步含義。
C、交流解惑。
D、仿寫除法豎式
三、動手操作,建構有余數除法的意義。
問題二、16盆花,如果每組擺5湓,結果會怎樣?
1、學生活動:用圓片代替盆花在桌子上擺一擺,結果用豎式表示。
2、結合學生的操作活動理解豎式每一步的含義。
3、揭題:有余數除法
4、學生試寫橫式
5、思考:
A如果有17盆話,每組擺5盆花,最多可以擺幾組?還多幾盆?如果是18盆呢?你是怎么知道的?算式怎么寫?先在頭腦里擺圓片,再列算式。
B現在有21盆話,每組擺5盆,最多可以擺幾組?還多幾盆?你能列豎式計算嗎?
C交流、評價。
6、小結
四、生活應用
看同學們學得這么好,小精靈想帶同學們去運動會看看,用所學的知識幫他解決一些問題,好嗎?
五練習
1完成書本第51頁的做一做
師生校對正確填寫形式
2出示小黑板:老師給你20元錢,請你給運動員們再去買幾瓶礦泉水,已知每瓶礦泉水3元,能買幾瓶,還剩幾元?
小結:
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什么?你有什么收獲?
10月14日《課堂》P22選做《特訓》P33-341-5
說教學整體反思
本節課是表內除法的延伸,屬下位學習,教學中我主要讓學生在動手操作中感知余數,認識余數。根據兒童的年齡特點,通過直觀形象的教具展示、學具操作、游戲、自我探究等形式,使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學習,通過自己的努力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來構建新的知識體系,給學生以成就感。恰如其分地體現了新課改的教學理念。同時課堂中培養了學生各方面的能力。整節課多數是讓學生在動手中認識余數,得出結論。這節課剛開始時是小組平均分小棒,在學生動手操作分完所給的小棒后,教師讓學生仔細觀察表格,把分的幾種情況進行比較,并分類。學生通過觀察比較得出結論:每組把小棒平均分后有兩種不同的結果,一種是沒有剩余,一種是有剩余。學生從“小棒開始初步感知了“剩余”,到形成結論得出概念,突出了“剩余”的概念,培養了學生初步的觀察、操作和比較能力。為下面進一步學習余數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在認識余數后引出除數比余數大時,不是我告訴學生這規律,而也是讓學生動手操作,動手圈。在圈一圈,猜一猜的過程中學生總結出了除數比余數大的規律。整節課學生動手、動嘴、動腦,真正參與了活動的全過程,借助動手操作活動讓學生形成數學概念。在自主、合作、討論中學生自己去交流、去溝通、去互動、去思考,使學生在活動的.過程中獲得了“余數”概念的表象支撐,為抽象出“余數”概念打下了基礎。
但是這節課在實際教學的過程時,對比教案來講,還存在著很多的不足。由于在某些環節中用的時間過多,致使一些應該有的教學環節沒有進行。如:數手指的游戲、有趣的思考題等很有特色的教學設計,均由于時間的關系沒有進行,比較遺憾。因此,這次的教學活動,是給我敲了一個很及時的警鐘,鞭策我在今后的備課乃至教學過程中要本著認真、虛心的態度,塌實樸實地搞好教學工作,是自我駕馭教材,駕馭課堂的能力更進一步。
【小學數學二年級下冊《有余數的除法》說課稿】相關文章:
二年級數學下冊《有余數的除法》說課稿08-06
二年級下冊《有余數的除法的認識》說課稿08-07
《有余數的除法》優秀說課稿03-08
《有余數的除法》說課稿通用03-23
《有余數的除法》的說課稿(精選13篇)07-12
《有余數的除法》說課稿(精選3篇)06-07
有余數除法的應用說課稿(精選11篇)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