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學活動《烏鴉喝水》說課稿6篇
《烏鴉喝水》是《伊索寓言》中一個寓言故事。通過講述一只烏鴉喝水的故事。告訴人們遇到困難不要輕言放棄,要運用身邊可以利用到的任何東西幫助自己,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要有突破精神,不達到目的不放棄的精神,在一次次的堅持過后,總會看到勝利的曙光。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大班科學活動《烏鴉喝水》說課稿,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大班科學活動《烏鴉喝水》說課稿篇1
一,說教材
1,教材內容簡介
《烏鴉喝水》這篇課文是人教版一年級下冊的一篇課文。這篇課文是一篇充滿童趣的課文,長期以來就是小學低段語文的必選篇目,很適合學生閱讀。這篇課文描寫了一只口渴的烏鴉到處找水喝,它發現了一個裝有水的玻璃瓶,可是由于瓶口太小,喝不到水。烏鴉通過動腦筋想辦法,把瓶子周圍的小石子往瓶里裝,水升高了,烏鴉喝到水了。課文內容短小,容易理解,我準備設計了一課時完成教學。
2,教學目標及重難點設計
根據新課標對本冊的要求,首先在識字上要認識"烏,鴉"等9個生字。會寫"可,石"等6個字。其次是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能用"漸漸"說句子。最后要讓學生明白遇到困難應仔細觀察,認真思考的道理。
基礎知識的掌握是關鍵,因此將認識,識記生字和朗讀課文,說句子放在了重難點。
二,說教法,學法
依據新課標的要求,我一邊靈活運用教材,創設情景,讓學生深入角色,把自己當成烏鴉,激發學生興趣,體會烏鴉的心情;一邊通過實驗感受動腦筋的過程。同時還通過動畫,音樂整合課堂,讓學生全面,全程地參與到每個教學環節,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培養學生自主學習,養成善于思考的習慣。在完成教學任務的同時,也讓學生感受了快樂學習。
三,說教學過程
我根據Ip資源設計了教學過程:
謎語激趣引入
首先我利用謎語"身穿黑袍子,長個丑樣子,懂得愛媽媽,是個好孩子"引入課文,一方面調動了學生的參與,另一方面,通過和烏鴉交朋友激發學生學習的欲望。
初步感知內容
小學生對動畫片非常酷愛,因此,接著讓學生看Ip資源《烏鴉喝水》的動畫片,在這樣一個環節中,學生注意力高度集中,通過觀看,讓學生初步掌握這篇課文的主要內容。并通過簡單的語言說說通過觀看,知道了些什么。這樣一個過程,加深了學生對課文的印象。
學習生字
在教學過程中,識字是相當重要的一個環節,因此需采用多種方式進行鞏固。我先讓學生通過自己朗讀課文,認識生字,然后通過小老師教讀,同桌互讀,小組賽讀的方式,力求讓大多數學生能夠認識生字,最后巧妙地運用Ip資源中"烏鴉撿石子"的動畫進行詞語鞏固。
朗讀感悟
在朗讀中感悟是這篇課文的一個重點。要讓學生感悟,把課文通順,流利的朗讀是基礎,因此我讓學生用多種方式朗讀課文。當學生能夠流利地朗讀課文后,就要讓學生深入角色,把自己當做是烏鴉,那心情會怎樣。通過這樣的過程,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同時也就可以在讀中感悟了。學生通過閱讀課文理解烏鴉喝水這個過程"著急,高興"的心情,并理解重點詞語"漸漸",為了讓學生更容易理解這個詞語,我找到了一個透明塑料瓶和一些小石子,通過現場實驗,學生輕松地理解了詞語,并能用"漸漸"一詞說一些句子。課文學完后,利用很短的時間利用Ip資源教學生唱《烏鴉喝水》的歌曲,由于歌詞和課文內容一樣,學生在唱起來很容易,同時也幫助學生記憶了課文。
啟發想象,鼓勵創新
一年級的學生雖然年紀小,但已具有初步認知能力和形象思維能力,對一些事物也有了自己的一些簡單看法。于是,我運用"要是當時烏鴉身邊沒有小石子,該怎么辦呢你能幫幫烏鴉嗎"這樣一個問題,啟發學生想象,并說說自己的看法。學生通過思考,想出了許多讓人贊嘆的辦法。這時,又用"有一只聰明的烏鴉也想到了辦法,你想知道嗎"這樣的過渡,讓學生觀看了Ip資源中烏鴉用其他辦法喝水的動畫短片。這樣,培養學生善于思考的習慣。通過小結,讓學生明白,遇到困難應該動腦筋想辦法解決,而不是依靠別人的幫助。
書寫指導
一年級下期的學生已掌握了漢字書寫的基礎要求,因此,指導過程較輕松。我通過讓學生自己觀察,用自己的方法記憶生字,并把自己的好方法介紹給全班同學,這樣的交流過程,學生很喜歡,效果也不錯。然后我再范寫一個較難的字,讓學生模仿。這樣,有教師的指導,同時也有學生的自主學習。
四,說教學效果
在我的教學中,我充分運用了Ip資源,讓在邊遠農村的孩子接受了先進的教育方式。在這樣"有謎語,有動畫片,有音樂…"的一個整合的課堂中上課,學生應該是一種享受,這不僅避免了學生由于枯燥引起的反感,也避免了低段孩子注意力集中的限制,讓學生對課堂充滿新鮮感,充滿興趣。在這樣快樂的學習過程中,不僅學到了語文知識,還培養了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讓學生養成善于思考的好習慣。這正是素質教育下的新課堂的體現。
大班科學活動《烏鴉喝水》說課稿篇2
一、說教材
《烏鴉喝水》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第一冊第九單元的第二篇課文。本文是一篇經典有趣的童話故事。通俗易懂,以喝水為線索,采用簡潔生動的語言,描繪出烏鴉機靈智慧的形象,說明任何事情只要開動腦筋想辦法,就能克服困難,課文語言簡潔,淺顯易懂,生動活潑,貼近兒童生活,學生不難理解。文中插圖形象鮮艷,有助于學生觀察想象。
二、說教學目標
根據《課標》對第一學段閱讀的要求,要讓孩子喜歡閱讀,感受閱讀的樂趣,學習用普通話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我設計了目標:1、引導學生朗讀課文,培養自主閱讀的愿望,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識字寫字是閱讀和寫作的基礎,因此我制定的教學目標2、是認識8個生字,會寫4個。閱讀目標要求孩子能讀一些童話,感興趣的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樂于與人交流,因此我設計了教學目標3:理解課文內容,明白遇到困難仔細觀察,認真思考會想辦法,樂于與同學交流。
三、說教學重難點
一年級的孩子剛進入小學,識字是閱讀和寫作的基礎,因此,我將識字、寫字,朗讀理解課文作為本課的教學重點;本文賦以烏鴉人的思維,因此在一、二自然段中,抓住到處一詞來理解烏鴉非常口渴,找到水不容易,卻喝不到水的焦急。三、四自然段抓住烏鴉想辦法來解決問題,體會喝到了水的喜悅。通過有感情地朗讀體會,理解課文,明白遇到問題要自己動腦筋辦法來解決,也就成為本課的教學難點。
四、說學生
一年級上期的孩子,識字、朗讀能力都較弱,落實識字、寫字,才能為閱讀打下基礎,孩子已初步具備了拼拼音識字的能力,但識字水平不高,因此,老師在引導孩子識記時,要鼓勵他們自己想辦法,閱讀后孩子對課文已經有自己的一些問題和想法引導他們動腦想,動手做,動口說來解決問題,逐步培養他們自主學習的能力
五、說教學方法
根據學齡初期,兒童感性認識較強,理性思維較弱,而且活潑,好動,富于想象,喜歡嘗試的心理特征,依據教材特點,我擬定以下教學方法,(一)直觀教學法:讓學生通過生活中的直觀的東西,表情動作來記住字形,理解字義。(二)體驗法:通過對烏鴉的動作心情的體驗,使學生的朗讀更有感情 (三)以讀代講法:在課堂中充分體驗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課程理念,以學生的朗讀,代替教師的講解分析,讓學生在讀中感,在讀中悟。
大班科學活動《烏鴉喝水》說課稿篇3
教材分析
小學低年級語文課本里收集了不少有趣的童話故事,今天讓我們再一次回到童年,一起走進人教課標版第二冊第五單元的第二篇課文《烏鴉喝水》。本課針對農村學校的特點,利用一臺DVD和一臺電視機,使用遠程教育的模式一進行教學。本單元主題思想是讓孩子懂得“只要開動腦筋,就會想出解決的辦法”。這是一篇經典的童話,語言簡潔,生動有趣,展現了小烏鴉機靈、智慧的形象。在突出本單元的主題上極具代表性。
《語文課程標準》強調:低年級語文教學應注重識字、朗讀。同時還要“讓孩子有主動識字的愿望,并喜愛閱讀,享受閱讀的樂趣。”根據此要求,結合本班孩子的認知水平,在本課教學中,我力爭達到以下三個目標:
教學目標的確定
1、知識目標:認識“烏、鴉”等九個生字;
2、能力目標:通過孩子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培養他們的閱讀興趣;
3、情感目標:引導孩子懂得只有動腦筋才能克服困難,解決問題。
圍繞這三個教學目標,根據低年級兒童語言和思維正處于初步發展階段的特點。我將教學重難點確定為“烏鴉是怎么喝到水的?”在識字教學中,引導孩子區分“喝”和“渴”這兩個形近字也是難點。
教法設計
這篇課文淺顯易懂,在教法設計方面,我將主要采用多種形式的讀,憑借媒體資源,將學生帶入情景中理解感悟。《語文課程標準》指出:低年級閱讀教學要讓學生在誦讀中感受閱讀的樂趣,并展開想象,獲得初步的情感體驗。興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師,低年級孩子對生動的情景、有趣的游戲和色彩豐富的畫面最感興趣。遠程教育網上為我們提供了豐富的教學資源,所以在本課教學中我將憑借遠教資源的巨大優勢,根據教學需要將遠教網上與本課相關的課程資源下載,進行選擇和整合,刻制成光盤。教學時將充分運用遠教資源豐富的形、光、聲、色等信息功能,激發孩子們多種感官參與認知活動,培養孩子學習的興趣,促使他們在快樂中學習。
在教學中,我將借助遠程教育資源的輔助作用,采用以讀代講、品讀感悟、角色體驗等教學方法,讓瑯瑯的讀書聲溢滿課堂。
學法指導:
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因此,在學生的學法指導方面,這節課我將引導孩子們用自主發現問題,合作探究解決問題的方法進行學習。
為達到以上教學目標,我將教學過程設計如下: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導入課題
俗話說: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
本課的導入我將充分運用遠教資源吸引孩子的眼球。以形象直觀的烏鴉圖片引出,炎炎的夏日里一只烏鴉口渴了找水的動畫,提問:我們的新朋友遇到了什么麻煩了?生動有趣的畫面一定把孩子們帶到烏鴉的身旁,然后水到渠成地揭示課題:讓我們一起去看看《烏鴉喝水》吧!
抓住了孩子對動畫感興趣的心理,充分利用資源進行形象直觀的演示,拉近了孩子與烏鴉的距離,激發了閱讀興趣,調動了孩子學習本課的積極性。
二、初讀課文,自學生字
本環節我先播放范讀引導孩子質疑,然后自己帶著問題初讀課文,小組合作探究梳理問題。
找出文中的生字進行自學,憑借媒體資源突破識字難關。識字是低年級教學的主要任務。所以,在識字教學中,我將引導孩子自主交流識字方法,同伴互助自學生字,關注孩子的個體差異。創設有趣的游戲會大大提高教學效果。于是,我將用遠教網上的銜石子游戲來考查孩子們的識字效果。這樣以游戲鞏固認字,積累了語言,強化了記憶。所達到的識字效果是傳統的粉筆和黑板不能比擬的。
在比較“喝”和“渴”字時,我將引導孩子自己發現異同,啟發從不同的偏旁部首去區分,孩子們就可能編出:喝水要用口,口渴需要水
三、合作探究,品讀感悟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起主導的作用。本環節我將引導孩子們通過品讀感悟全文,體驗烏鴉心情的變化,并借助遠教資源突破教學的重難點。
首先,我將引導孩子朗讀第一段,在讀中感悟,思考:烏鴉為什么一開始喝不著水?此時,結合動畫演示,生動有趣的動畫過程一定會讓孩子們自己觀察發現到“瓶子水不多瓶口小”。然后,以讀代講,通過范讀、引讀、自由讀、比賽讀等方式,指導孩子在讀中感悟,入情入境,激發孩子體驗烏鴉喝不著水焦急難耐的心情。
通過對課文的初讀孩子們對烏鴉的辦法已有了初步了解,但“烏鴉是怎么喝到水的?”仍是學生理解的難點。突破這個難點我是這樣做的:先引導孩子從“想出辦法”的“想”字入手,讓同伴合作探究:現在口干舌燥的烏鴉會想到些什么辦法呢?孩子們可能會想到推倒瓶子、裝石子、砸破瓶子等辦法。孩子對生動有趣的動畫尤感興趣,然后播放動畫,展示烏鴉想到的辦法。生動的演示,有趣的聲音會讓孩子睜大眼睛仔細觀察到水漸漸升高的過程。這樣,憑借遠教資源的優勢,直觀形象的展示,將平面的文字化靜為動,激發了學生的興趣,調動了思維,讓孩子懂得烏鴉是動腦筋才想出了辦法,輕松突破了重難點。
閱讀是個性化的行為,指導朗讀2、3段,注重學生自我評價,讀中感悟烏鴉心情由焦急到高興的變化。
四、課本劇表演
剛才,學生通過動畫輕輕松松地理解了課文,在創設的情景中展開了想象的翅膀。現在在《烏鴉喝水》的樂曲聲中,釋放孩子們的學習激情。在歡樂、和諧、民主的氛圍中積累知識,樹立自信!
五、揭示主題,升華情感
你們喜歡這只烏鴉嗎?用一句話夸夸它吧!你在生活和學習中遇到過困難嗎?你是怎么解決的?
學習的終點是學以致用,將學到的知識運用到自己的實際生活中。讓孩子懂得遇到困難要想辦法解決。這也是我們教學的最終目的。
六、啟發想象
生動有趣的故事畫面極易引起孩子們的遐想。看到文中烏鴉的辦法,也會引發孩子們積極地思考:如果瓶子旁邊沒有小石子,又會怎么辦呢?新課標主張語文閱讀應向生活開放,孩子是天生的想象家,我們應該不斷開啟他們想象的空間。這時孩子們有可能會想到用麥管吸、請別的動物幫忙、加泥土、到小河邊喝水、吃果子解渴等方法。
結合孩子的想象,我將播放烏鴉用吸管喝到水的動畫,讓孩子再次感悟到烏鴉的聰明機靈。
七、拓展延伸
讀一讀有關動腦筋想辦法的故事。
遠程教育網為我們提供了豐富的信息,形象直觀、趣味十足的課程資源深深吸引了孩子們,將孩子們帶入一個全新的世界。憑借遠教資源輔助教學,更易于突破教學重難點,激發學習興趣,強化孩子對文本的感悟。課堂上,我們感覺引導得輕松,孩子們學得更有趣了。“同在一片藍天下,共享優質教育資源”,在現代教育技術不段更新,教育資源越來越豐富的今天,通過大家的努力,我們農村的孩子將會迎來燦爛和輝煌的明天!
大班科學活動《烏鴉喝水》說課稿篇4
一、說教材
《烏鴉喝水》是義務教育標準實驗教科書第一冊第五單元的第二篇課文。本文是一篇經典,有趣的童話故事,通俗易懂,以“ 喝水”為線索,采用簡潔生動的語言,描繪出烏鴉機靈、智慧的形象,說明任何事情只要開動腦筋想辦法,就能克服困難。課文語言簡潔,結構嚴謹,文中插圖形象鮮艷。
本文共三小節,分兩課時完成。根據《語文新課程標準》對低年級閱讀教學的要求,第一課時的教學
目標是:
1、知識和能力:認識“烏、鴉”等九個生字。會寫“可、石、辦”三個獨體字。
2、過程和方法: 通過正確、流利地朗讀,探究式地學習,理解課文第一自然段,并背誦。
3、情感、態度、價值觀:懂得在別人有困難時要熱心幫助,明白遇到困難仔細觀察,認真思考。
本課作者賦以烏鴉人的思維,因此第一自然的教學中抓住“到處”一詞理解烏鴉口非常渴,找到水不易,通過有感情的朗讀、體會,理解課文也就成為本課的重點,在識字教學中“喝”與“渴”字,形近,音似,區分成了本課時一年級學生的難點。
二、說教法
在教學方法上,因為學齡初期兒童活潑,富于想象的心理特點,根據教材的特點,我擬定以下教法:直觀教學法。讓學生通過生活中的直觀的東西、表情、動作來記住字形,理解字義。體驗法。通過烏鴉動作,心情的體驗使得學生的朗讀更有感情。此外還有以讀代講法,讀中感悟法等。
三、說學法
學習方法是學習活動規律的理性總結。為了充分體現“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根據《語文新課程標準》的要求,這節課主要引導學生用比較法、發現法與探究法的學習方式來學習,通過學法指導讓學生真正懂得如何去觀察、思考、學習。
四、說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一堂新課的導語設計是至關重要的所謂“萬事開頭難”。富有情趣的導語,就像師生之間駕起一座溝通心距的橋。通過橋梁,師生的心拉近了。
1、《烏鴉喝水》的第一課時,我采用了謎語激趣導入:“身空黑袍子,長個丑樣子,懂得愛媽媽,是個好孩子。——打一種鳥。”
如此激趣導入新課,學生的聽覺、思維與想象都被調動起來,“多頻道”地運作,學生的情緒一下子被調動起來,同時孩子又重溫了烏鴉對“老人”的孝敬。聯想到識字二里三字經練習冊中的“鴉反哺”這一內容,也便使孩子在輕松的猜謎活動中感受到老師更像一個共同學習的伙伴。
2、出示“烏鴉”問,誰能有禮貌地跟烏鴉打個招呼?
通過打招呼拉近孩子與烏鴉的距離,仿佛這個故事就發生在我們身邊,同時也使孩子學著禮貌、熱情地與人打招呼。
3、然后揭示題目《烏鴉喝水》,讓學生想辦法記住“喝”字。思考:你有什么問題想問問烏鴉的嗎?
通過前面的鋪墊,孩子們覺得烏鴉就在我們的當中,又通過剛才的問題“一石激起千層浪”,孩子們的興趣被激發,問題匣子打開了,從提問中也可看出孩子對烏鴉的關心,通過激發,孩子就能積極、主動地投入自學。
(二)初讀課文,識字寫字
1、由于這是一年級第二學期,在這之前學生已經學過38篇短小、有趣的課文了,其中有三篇還是不注音的文章。因此學生已有了許多對不認識的字,讀不通課文的解決辦法,所以在自學要求時,只要教師稍作點撥就可以了,而在識字、認字方面學生也已懂得這個字象什么或加一加、減一減,加減混合等許多方法來解決生字。
自學要求:
A、借助拼音讀通課文
B、自學生字、讀準字音,記住字形
C、尋找答案,深入思考
2、在反饋中分三步走:
A、生字學習中我采用認——帶——找三步。
認:拿出生字卡片與大家一起再認生字;
帶:你是用什么好辦法記住這個字的?一個學生的方法變為大家共享的方法;
找:老師準備字謎,如:水車千斤重(漸),拿出實物如:瓶子,石子,教學(瓶、石),做喝的動作(喝),渴的表情(渴),邊做以游戲讓學生尋找到手里的生字卡片舉起來,“喝”和“渴”是形近字,難記,也可讓同桌一起合作自由編順口溜的方法加強記憶:喝水要用口,口渴需要水。
B、讀課文時,抽三個小朋友分段朗讀,并讓聽的同學與朗讀的同學互提要求與建議,使孩子明確自己在讀或聽時該注意些什么。
C、學生評價。學生之間正確、公正、激勵性的評價與建議可激起學生學習的熱情。
3、指導書寫“可、石、辦”三個獨體字,可聯系“河、右、力”來指導寫字,特別指出“可”字橫要長,豎鉤起筆不在橫的最右邊,“辦”字左點不同于右點,同時注重寫字的姿勢。
(三)解疑 讀文 感悟
1、解答疑惑,繼續質疑。通過剛才的自學,你已解決了哪些問題?學生交流。通過這一環節讓孩子懂得自主、探究式地去解決遇到的困難。再問:那么還有哪些問題沒有解決?或者你又新產生了哪些問題呢?語文課程必須根據學生的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創新和進取的精神,對課文的質疑可以使學生懂得在思考中學習,在問題中學習。
2、朗讀課文第一段,思考:烏鴉是怎么找水喝的?這一環節中可抓住“到處”這一關鍵詞統領本段。先可讓學生做做動作,烏鴉飛到哪里?找了哪些地方?又是怎樣東找找,西找找的找水的?再體會心情,剛開始找不到水心情如何?后來好不容易找到了一瓶水,心情又怎樣?集體、個別地讀這兩個句子體會,特別指導好“到處”一詞的朗讀。
3、正當烏鴉高興的時候,它又碰到了什么困難呢?引導學生從文章中找到這個句子劃出來,并充分利用課本資源,對照文字旁邊鮮艷、生動的插圖來進行討論、分析,得出“水不多,口小,嘴大”等原因。面對這些困難,這時教師的引導顯得尤為重要了。可采用激將法:算了,算了,喝不著,還是走吧!這時激起了學生許多智慧與情感的火花。“不行,不行,烏鴉已經很渴了。”“烏鴉到處都找遍了,才發現的。”“你瞧圖上的烏鴉多累啊!”“小烏鴉還要去照顧媽媽呢!”這時孩子和文中烏鴉一樣處于兩難的境地,再讓孩子反復朗讀:怎么辦呢?這里的感情激發,就十分的水到渠成了,教師隨便什么講解都顯得多余了。孩子們通過矛盾的斗爭,也很自然的想到幫助烏鴉,用麥管吸,加石子,請大象幫忙等十分多的辦法也就產生了。這一環節既激發了學生熱心關愛,幫助別人,又發展了思維,訓練了表達。也為下一課時的體會烏鴉的善于觀察與聰明作了鋪墊。
(四)指導朗讀,背誦
由于有了前面的情感體驗,孩子的朗讀更有感情、更自然了,而且還可個別、集體加上動作、表情,等多種形式朗讀,并借助板書邊演邊背。
五、板書說明
好的板書是一篇文章的袖珍版,是課文是精華的體現,好的板書更應具有深刻的啟發性。我的板書力求顯示這些。設計時按照故事的發展順序,既體現了文章的思路,又有利于學生的背誦。
急著找水——喝不著水——?
六、教學特色。
1、生動形象,激發興趣
2、關注個性,觸發情感
3、自主探究,不斷創新
大班科學活動《烏鴉喝水》說課稿篇5
一、學情分析
孩子們天生都愿意親近水,喜歡水,對水有著濃厚的興趣。他們在玩水的過程中體驗到了自由和快樂,情緒變得放松而愉快。通過主題《有趣的水》的學習,孩子們對水的認識不再是一些感性的經驗,而是更多的關注水的性質、水的用途等多方面。經過一段時間對水的探索,我發現幼兒對水的特性有了比較全面的了解與深入的分析后,又把對水的關注轉移到水和周圍的事物的關系上。許多幼兒除了玩水之外,還借助石頭、水管、水桶等輔助物與工具,進一步探索水的特性。此外,幼兒還開始運用小實驗的這種方式進行觀察、發現和探究,以獲取經驗。
二、教材分析
《烏鴉喝水》的故事代代相傳,家喻戶曉。大家也都知道其中的道理:在瓶子中加入石子可以使水位升高,烏鴉就可以喝到水了。但很少有人去實驗過,如果瓶子里的水量太少,即使加入石子,烏鴉也是喝不到水的。一次無意的科學小實驗,孩子們有了新的發現。我們給幼兒講過烏鴉喝水的故事后,請孩子回家做這個實驗。第二天,有個孩子告訴我,他做了實驗,結果水沒有到瓶口,烏鴉還是喝不到水。為了驗證他的發現是否正確,我親自進行了實驗,發現烏鴉能否喝到水與瓶子里的水量多少有關系,另外我還發現烏鴉是否能喝到水的影響因素還有很多。為此,我針對大班幼兒的認知水平和孩子自己發現的現象,設計了本次具有很強操作性、探索性和嘗試性的學習活動--烏鴉喝水。
本次活動的目標有兩個:
1、理解《烏鴉喝水》中烏鴉能喝到水的原因。
2、通過實驗,了解水位升高與實物的大小、水的多少之間的關系。
本次活動主要分為三個環節。第一環節通過《烏鴉喝水》故事,引出話題,讓幼兒了解將石子放入水中,水面上升,烏鴉就能喝到水。并讓幼兒通過實驗驗證烏鴉的辦法確實能行。第二環節,先出示兩張圖片,第一張圖片中,石頭一樣,但是一杯水多,一杯水少;第二張圖片中,水一樣多,石頭數量一樣,但大小不一樣。讓幼兒觀察圖片,找出圖片的相同和不同之處,并猜想如果烏鴉把石頭放入上面的四個杯子中,這四個杯子里的水烏鴉都能喝到嗎?然后讓幼兒分組動手做實驗,驗證自己的猜想,并將實驗結果記錄下來。實驗后,每組派一名幼兒根據實驗記錄講述他們的實驗結果。第三個環節是游戲。通過游戲讓幼兒發現并不是所有的實物放入水中都能使水面上升。
整個活動體現了分層第進、分步落實的教學特點。本著兒童是學習的主人,力圖營造一個良好的探索環境,嘗試以合作學習的方式讓兒童主動積極的參與次實驗,體驗與同伴合作做實驗,交流實驗結果的樂趣。
三、活動目標
1、理解《烏鴉喝水》中烏鴉能喝到水的原因。
2、通過實驗,了解水位升高與實物的大小、水的多少之間的關系。
四、活動準備
1、事先聽過故事《烏鴉喝水》。
2、每組一張記錄表和兩個托盤。一個托盤中放有兩堆相同的石頭,兩杯水(其中一杯水多,一杯水少);另一個托盤中放有兩杯一樣多的水,兩堆大小不同數量相同的石頭。
3、水桶,磚塊,石頭,硬幣,剪刀,塑料玩具,木塊,泡沫球,橡皮球等。
五、活動過程
(一)故事導入,談話引出
提問:還記得《烏鴉喝水》的故事嗎?烏鴉最后是怎么喝到水的呢?
為什么把石頭放入瓶子中烏鴉就能喝到水呢?
真的是這樣嗎?我們一起來試試看吧。
操作:提供一個有水的杯子,請一名幼兒將石頭放入杯中,觀察是否真的能否喝到水。
小結:原來在把石頭放入杯子中,石頭占據了水的地方,使水面上升到瓶口,烏鴉就順利喝到水了。
提問:那是不是有水的杯子里放入石頭烏鴉都能喝到水呢?
(二)分組實驗,驗證猜想
1、ppt出示圖片,請幼兒猜猜圖片中瓶子里的水都能喝到嗎?(兩張圖片,第一張圖片中,石頭一樣,但是一杯水多,一杯水少;第二張圖片中,水一樣多,石頭數量一樣,但大小不一樣)
(1)出示圖片1
提問:請小朋友們找一找這張圖片上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小結:圖片上兩邊的石頭是一樣的,但是杯子里的水不一樣多,一杯水多,一杯水少。
(2)出示圖片2
提問:小朋友們再找一找這張圖片上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小結:圖片上兩杯水是一樣多,但是石頭不一樣,一邊石頭大,一邊石頭小。
提問:如果烏鴉把石頭放入上面的四個杯子中,這四個杯子里的水烏鴉都能喝到嗎?
2、幼兒自己動手做實驗,驗證自己的猜想,并將實驗結果記錄下來。
提出要求:先小組討論,選出一個小朋友做實驗,一個小朋友觀察,另外一個小朋友做記錄。一個托盤里的瓶子是一組實驗,做完一組實驗并記錄好之后再做另一組實驗。另外做第二組實驗時還需要記錄下投放石頭的數量。
操作:給每組幼兒提供一張記錄紙和兩組實驗的水和石頭,幼兒操作時教師在一旁給以指導和提醒。
3、請每組派一名幼兒根據自己小組的記錄講述實驗的結果。
提問:你們通過實驗發現什么了?請你把你們的實驗結果告訴大家吧。
小結:通過第一組實驗我們發現,如果瓶子里的水太少,石子放的再多也沒有用。通過第二組實驗我們發現瓶子里放大石子,小烏鴉喝到水了。因為大石頭把水的地方占據了,水就滿上來了。而小石頭小,占的地方少,水沒有辦法滿上來。
(三)游戲:哪些材料能幫助水溢出來?
材料:裝有水的水桶,大小石頭,硬幣,泡沫球,木塊,塑料玩具等
內容:運用烏鴉喝水的原理,通過投放各種材料,使水桶中的水溢出來。讓水先溢出來的小組為勝。
提問:有哪些材料投放進去能幫助水溢出來?
放哪些材料能讓水更快的溢出來?
大班科學活動《烏鴉喝水》說課稿篇6
一、說教材
1、教材來源:《烏鴉喝水》這個題材原本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內容,孩子們對這個故事一定會很感興趣,在活動中,我把烏鴉是怎樣喝到水的作為課程的切入點,把如何讓小烏鴉能最快喝到水作為幼兒探索的關鍵點。因為大班孩子探索欲很強,故事又源于幼兒的生活,整個活動又有利于幼兒的操作,同時還可以進行幼兒小組合作學習能力的培養,這樣幾方面的結合讓我覺得選擇本次主題教學活動內容比較有意義。同時《綱要》中還指出,幼兒園教學活動內容的選擇要求既符合幼兒的.現實需要又有利于幼兒的長遠發展;貼近幼兒的生活,選擇感興趣的事物或問題,有助于拓展幼兒的經驗和視野。因此我認為本次活動來源于幼兒生活又能服務于幼兒的生活。
2、目標定位:活動目標是教育活動的起點和歸宿,對活動起著指向性的作用。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及實際情況,我確定了本活動中認知、能力、情感三方面的目標取向。
具體目標體現為:
(1)喜歡實踐探索活動,嘗試運用不同的材料幫助烏鴉想辦法,探索如何讓瓶子里的水位升高的方法,了解豆子的大小與水位上升快慢之間的關系。
(2)引發擴散性思維,能在同伴面前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并有良好的傾聽習慣。
(3)萌發樂意幫助別人的情感,并從中體驗解決問題的快樂。
本活動的重難點是:探索如何讓水位升高以及讓水位快速升高的方法。
在整個活動中我主要是運用猜測、講述、動手操作、分類、記錄等方法,讓幼兒在猜一猜、做一做、記一記等自主、積極參與探索的過程中突破來重難點。
3、活動準備:《綱要》指出提供豐富的可操作的材料,為每個幼兒都能運用多種感官、多種方式進行探索提供活動的條件。依據《綱要》精神我做了如下三方面的準備。
(1)材料準備:小石子,廢舊報紙,棉花,玻璃球,毛巾,即時貼標記若干。每位幼兒多個裝有相同多水的瓶子(貼上黃色膠帶),烏鴉圖片,記錄紙、筆。
(2)經驗準備:認識幾種常見的豆子(黃豆、云豆、蠶豆等)。
(3)教具準備:小烏鴉喝水多媒體課件。
二、說教法
《綱要》中指出教師應成為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在活動中力求形成合作式的探究學習方式,各領域的內容要有機聯系,相互滲透,注重綜合性、趣味性、活動性因此在本次活動中既要充分體現教師與幼兒之間的互動性,也要體現幼兒個體的主動性,還要體現各領域的綜合性,為此我采用了協商、交流、共同構建等方式,促進教師與幼兒通過活動共同學習與成長。我采用的教法有:
1、情景創設法:運用動畫片的故事形象貫穿于整個活動之中,將幼兒自然地引入到活動中來,并以此來極大地調動起幼兒探索的欲望。
2、操作法:操作法是幼兒喜歡的形式,幼兒都愿意把自己的想法通過操作材料充分表現出來,既可以活動,又可以與同伴進行交流、合作。
3、觀察指導法:這種方法是針對幼兒在操作活動過程中出現的情況,教師可以采取隨機指導的方法,它體現的是教師對活動的調控能力。
4、多元化的學習方式:在整個活動過程中,既有幼兒講述的部分,也有幼兒的操作實踐,還有幼兒通過數數進行記錄的形式體現,整個過程以科學活動為主線,同時整合了語言、數學等其他領域的活動內容,實現了多元化的教育目標。
三、說學法
為了體現充分發揮幼兒的主動性,能運用各種感官,動手動腦,探究問題的教育觀念,我們創造條件讓幼兒參加探究活動,不僅提高了認識,積累了經驗,鍛煉了能力,更升華了情感。幼兒具體學法有:
1、嘗試活動法:它是建構幼兒活動的基本方法,本活動有幾次嘗試,第一次是對怎樣才能讓烏鴉喝到水這個話題的探究,幼兒邊做標記邊運用老師為其準備的玻璃瓶若干,石子,廢舊報紙,棉花,玻璃球等材料進行操作實踐,嘗試使瓶子里的水升高的方法,有的孩子成功了,有的孩子會發現棉花,報紙扔瓶子后,水反而會變少,知道不是所有的東西放進瓶子里水都會漲的道理。第二次操作是以如何讓小烏鴉能快速喝到水?為關鍵點進行嘗試,讓幼兒在操作、數數、記錄中發現豆子的大小與水位升高快慢之間的關系。
2、多通道參與法。在組織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做到:為幼兒創設探索的環境,引導幼兒在玩玩、做做、試試、想一想等活動中培養動手動腦的能力,鼓勵幼兒參與合作、交流與分享。因此在活動中,我引導幼兒通過看一看、猜一猜、試一試、記一記、說一說等多種感官的參與,使每個幼兒都能得到最大限度的發展。
3、體驗交流法:蘇霍姆林曾說過幼兒的智慧是從指尖流出來的。在活動中我們提供給幼兒充分活動空間和材料,為幼兒提供足夠的選擇材料的機會,以滿足不同幼兒的需要;讓每個幼兒都承擔不同的探索職責,使每個幼兒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位置,同時注重幼兒個體與小組之間,個體與老師之間的語言交流,體現生生互動、師幼互動。
四、說活動流程
在活動中我從激發幼兒的興趣入手,圍繞目標將多種教學形式相整合,使師、幼能始終處于積極、主動的探索狀態。
活動流程為:
導入課題(以課件引出)猜測能讓烏鴉喝到水的方法第一次探索(探索讓瓶子里的水位升高的方法)師生共同講述操作結果(完整看課件)第二次操作(探索讓水位快速升高的方法)老師進行活動小結
活動過程:
一、導入課題。
1、小朋友們最喜歡看動畫片了,現在呀,老師就要請小朋友們看一個非常有趣的動畫片。
2、欣賞動畫片第一段后,提問:
(1)剛才動畫片里有誰?
(2)這只烏鴉口渴了,它在天空飛呀飛,發現了什么?
(3)瓶子里有水,但是瓶口又高又小,烏鴉喝不到水怎么辦呢?請我們小朋友來幫它想個好辦法吧。
二、幼兒猜測并講述能讓烏鴉喝到水的方法。
幼兒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猜猜、講講讓烏鴉喝到水的方法。
三、幼兒第一次探索:
我們小朋友積極動腦筋想了很多辦法,那這些辦法到底能不能幫助小烏鴉呢?老師給小朋友們準備了一些材料,現在請小朋友自己動手去試一試,看看怎樣才能使烏鴉喝到瓶子里的水。
2、提出探索要求:
①請每個小朋友先觀察瓶子里的水位標記在哪里,等你操作完了再用即時貼做一個標記,看看瓶子里水面的位置是升高了還是降低了。
②請小朋友在使用操作材料的時候注意安全。
四、師生共同小結:你用了什么材料,水面的位置有沒有變化?
1、小結:當我們把一個個小石子、小玻璃球放進玻璃瓶里的時候,小石子、玻璃球很霸道,搶了水娃娃的地方,水娃娃就被擠到了瓶口,水面的位置升高了,這樣烏鴉就喝到水了。可是當我們把棉花、報紙放進瓶里的時候,棉花、報紙和水娃娃很友好,做了好朋友,棉花、報紙抱住水娃娃,水娃娃也鉆到它們的身體里一起做游戲。水面的位置沒有明顯變化。所以烏鴉還是喝不到瓶子里的水。剛才呀,小朋友幫烏鴉想了很多辦法。有的成功了,也有的失敗了,但我們小朋友都積極動腦筋,并大膽進行了嘗試,你們都是最棒的。
2、現在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動畫片里的小烏鴉是怎么喝到水的?教師播放動畫,并完整欣賞。
五、第二次操作(讓水位快速升高的方法)
又飛來了很多的烏鴉,它們飛得又累又渴,真想馬上就能喝到水呀,我們怎樣能讓水升得再快一些呢?(幼兒討論、講述)
1、出示豆子和水瓶組織幼兒玩投豆子的游戲。
(1)先請幼兒說說豆子的名稱,再向幼兒介紹游戲規則。
老師這里有一些豆子,它們能讓瓶子里的水升高嗎?誰會讓水升得更快一點呢?瓶子上有一個黃色標記,是小烏鴉能喝到水的記號,請小朋友每人選擇兩種豆子,分別放入兩個瓶中,一邊放,一邊數,兩種豆子各放多少顆才能讓烏鴉喝到水呢?
提醒幼兒邊放豆子邊數數,并把數字記錄下來。
(2)鼓勵幼兒大膽介紹自己的實驗結果。
實驗出現了兩種結果,引出下一個游戲豆子比賽:蠶豆和云豆比賽,看看到底哪種豆子能最先讓小烏鴉喝到水?
游戲規則:一組投蠶豆,一組投云豆,每組每次投一個豆。兩組同時投豆子,當有一種豆子達到水位線時,游戲結束。孩子們發現蠶豆能讓小烏鴉最先喝到水。
老師提出問題:為什么我們投了同樣多的豆子,有的能先讓小烏鴉喝到水,而有的卻沒能讓小烏鴉先喝到水呢?幼兒進行充分的討論。
老師進行簡單小結:原來豆子越大,水就升得越快,烏鴉也就越快能喝到水。
六、活動總結
我們幫助那么多小烏鴉喝到了水,你覺得快樂嗎?對,幫助別人是一件快樂的事,以后當我們小朋友自己遇到困難的時候,一定要積極動腦筋,想出不同的好辦法來解決,當別人遇到困難的時候,也應該積極動腦,熱心地去幫助別人解決困難。
【大班科學活動《烏鴉喝水》說課稿6篇】相關文章:
大班科學活動《烏鴉喝水》說課稿范文11-23
幼兒園大班主題說課稿:烏鴉喝水12-26
烏鴉喝水的教學課件04-09
烏鴉喝水的教學反思05-11
烏鴉喝水課文片斷賞析12-30
烏鴉喝水教學反思15篇04-18
烏鴉喝水續寫(13篇)02-28
烏鴉喝水續寫13篇02-28
烏鴉喝水英語手抄報07-18
小學課文《烏鴉喝水》片斷賞析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