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詠雪》的說課稿
《詠雪》是南朝文學家劉義慶收錄在《世說新語》中的一段文言散文,《詠雪》作為清談名士的教科書,特別注意傳達魏晉清談家的獨特的語言形象,重視人物語言的潤飾,“讀其語言,晉人面目氣韻,恍忽生動,而簡約玄澹,真致不窮,古今絕唱也。”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說課稿,歡迎大家參考!
《詠雪》的說課稿1
教材分析:
《詠雪》選自《世說新語?言語》,文章講的是謝家子弟詠雪一事的始末。《世說新語》文筆簡潔明快,語言含蓄雋永,本文只有70多字,卻鮮明地塑造了謝安、謝朗、謝道韞這三個人物。“詠雪”成為流傳千古的一段佳話,由此也有了“柳絮才高、詠雪之才、詠絮才”等典故。本文在七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第五課,本單元的主題是“親情”,我以為“詠雪”固然體現了親情,但更重要的是展示了魏晉名士那種灑脫、儒雅的氣質和富有情趣的生活情景。所以,我想盡力帶著學生去感受古人那種灑脫儒雅、情趣盎然的生活氣息。
學生分析:
我們之前已經學過《童趣》等三篇文言文,學生積累了一些文言知識,并且熟悉了我們學習文言文的步驟,本課先學了《陳太丘與友期》,學生對《世說新語》的風格也有了初步的感受,要讀懂這個故事沒有太大的困難。所以,我主要是引導學生整理歸納文言知識,挖掘其文化內涵,并努力創造氛圍,讓學生真切感受“詠雪”的情境,鼓勵學生去想象。
知識與能力:
1、復習鞏固作者及《世說新語》;
2、掌握“俄而、驟、欣然、差可擬、因”等文言詞語;
3、情景再現,走近古人講論文義的情境中。
過程與方法:
1、檢測掌握的作家作品情況,并補充相關內容;
2、同伴互助,解決疑難詞語,并歸納整理;
3、師生共同表演,講論文義,再現故人讀書的情景。
情感、態度、價值觀:發揮想象力、創造力,感受文化故人的情操,感受文化魅力。
教學重點:掌握文言詞語。
教學難點:情境再現,講論文義。
教學方法:
1、朗讀法:課前預習反復朗讀,課堂朗讀,注意字音、斷句,強調“似”“差”的讀音。
2、同伴互助,解疑答難,掌握字詞,老師引導歸納整理。
3、師生共同分析人物形象,全體參與表演,再現當時情境。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用具:多媒體。
教學過程:【對照課件進行講解】
一、布置預習:
1、熟讀《詠雪》,了解大意,劃出自己不懂的詞句;
2、搜集學過的關于雪的詩句。
二、導入新課:圖片展示“可嘆停機德,堪憐詠絮才。”這是《紅樓夢》中寫給薛寶釵和林黛玉的判詞,“停機德”講的是樂羊子的妻子為勸丈夫繼續求學而剪斷織布機上的娟的故事。“詠絮才”講的是什么呢?今天讀完這個故事,我們就知道了。
三、展示目標:提醒學生注意“互助”、“歸納”、“再現”等詞語。【板書本節課的兩大環節:講論文義、再現情境】
四、溫故知新:
1、學生回顧上節課講的文學常識填空;
2、補充:魯迅的評價,《世說新語》分的門類,《陳太丘與友期》選自《方正》門、《詠雪》選自《言語》一門。
五、講論文義:【師生共同回顧學習文言文的步驟并板書】
1、讀:字音、斷句。【學生齊讀完后,強調“似”“差”這兩個多音字】
2、譯:提出疑難字詞,同伴互助解決。
3、詞語搶答:用我們常規的搶答方法,檢測字詞掌握情況,并注意聯系學過的知識,如:與“俄而”意思相近的“未幾,無何,既而,逾時”等,與“欣然”的“然”用法相同的“莽莽然,黯然”。
4、直譯接龍:一人譯一個標點的句子。
5、整理歸納:老師引導,學生完成,歸納本課的古今異義詞、判斷句、人物稱呼、成語“柳絮才高”,此時學生就知道“詠絮才”的含義了。
6、拓展閱讀:展示材料,老師解釋“謝公、謝玄、淮上”,學生還有不明白的再解釋,最后學生直譯。這則材料講的也是謝安的故事,“俄而、至、默然、徐”等詞語都是學過的,可檢測學生的知識遷移能力,并且這則材料中謝安得到捷報都不動聲色,在《詠雪》中卻“大笑”,有助于學生了解這個人物的性情。
六、再現情境:
1、師生共同確定:時間、地點、天氣、事件、人物。重點在人物上,文中有謝安的表情,謝朗和謝道韞只有話語,先讓學生從文中發現、想象他們的表情,再推薦同學扮演角色,其他同學扮演“眾兒女”,思考:他倆誰說的好?“白雪紛紛何所似”?
2、創造條件,師生表演。重點探討謝朗和謝道韞誰說的好,各抒己見。再說說“白雪紛紛何所似”,可以用學過的詩句,可以是自己的想象,最好是自己寫的七字一句的詩句。
3、看看“詩中雪”,展示幾句寫雪的詩句。
4、想想:歷史中堪稱“詠絮才”的,還有誰?【李清照】
5、評評:本節課,我們班的“詠絮才”。
七、布置作業:
A:1、完成《全效學習》;
2、積累詞語;
B:讀幾則《世說新語》中的故事,寫讀書筆記。
反思:我以為,一堂課就像一篇文章,有鋪墊,有懸念,有伏筆,有照應,有過渡,有升華,要思路清晰,結構完整、行文嚴密、首尾呼應、過渡自然,這堂課貫穿始終的是“詠絮才”,由“詠絮才”設疑導入,中間解讀、想象、拓展,都是學生才華的展示,最后再照應開頭說“詠絮才”,發現我們身邊的才子才女。在設計中,我力求一種詩意的表達,力求讓學生感到書中那些人的生活情景是活著的,讓學生感到文化延續不斷的脈絡。
《詠雪》的說課稿2
設計理念。
本堂課所呈現的主要理念和特點體現在三個方面:
1.教師成為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參與者;
2.課堂教學充滿創新活力;
3.課堂教學面向學生的生活世界和社會實踐;
4.教者靈活得體的教育機智。
教學設計與評析
(一)教材分析:《詠雪》選自《世說新語言語》,文章講的是謝家子弟詠雪一事的始末。《世說新語》文筆簡潔明快,語言含蓄雋永,本文只有70多字,卻鮮明地塑造了謝安、謝朗、謝道韞這三個人物。“詠雪”成為流傳千古的一段佳話,由此也有了“柳絮才高、詠雪之才、詠絮才”等典故。本文在七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第五課,本單元的主題是“親情”,我以為“詠雪”固然體現了親情,但更重要的是展示了魏晉名士那種灑脫、儒雅的.氣質和富有情趣的生活情景。所以,我想盡力帶著學生去感受古人那種灑脫儒雅、情趣盎然的生活氣息。
【評析】:教材分析緊扣本節內容在本單元的地位、考慮到了通過本節內容的學習,對學生學科能力甚至綜合素質的幫助,以及思維方式的變化影響。得到專家王欣艷老師的指導。
(二)學生分析:學生已經學習了《童趣》等文言文,積累了一些文言知識,要讀懂這個故事沒有太大的困難。所以,我主要是引導學生挖掘其文化內涵,并努力創造氛圍,讓學生真切感受“詠雪”的情境,鼓勵學生去想象故事中的人物特點。
【評析】:主要分析了學生現在的認知基礎(包括知識基礎和能力基礎),要形成本節內容應該要走的認知發展線,即從學生現有的認知基礎,經過哪幾個環節,最終形成本節課要達到的知識。
(三)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積累文言實詞,理解文義,背誦課文。
(2)、過程與方法:在誦讀中明義,在研討中明理。
(3)、情感態度價值觀:在和睦、輕松、融洽的氣氛中感受親情。發揮想象力、創造力,感受古人的情操及文化魅力。感受古人那種灑脫儒雅、情趣盎然的生活氣息。
【評析】:按照新課程的三維目標體系進行分析
(四)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理解課文內容,積累文言實詞,理解基本內容。
教學難點:品析文中人物的語言,情境再現,講論文義,感受古人那種灑脫儒雅、情趣盎然的生活氣息
(五)教學流程示意
1、設置情境,情趣導入
二、作者簡介,資料展示。
三、初讀文章,感悟情趣
四、合作探究,深思意境
五、拓展閱讀,材料延伸
六、總結歸納,布置作業
【評析】:教學流程清晰準確的表述本節課的教學環節,以及教學環節的核心活動內容
教學過程
一、設置情境,情趣導入
(1)、投影《烏衣巷》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考慮到學生對詩詞不夠理解,教師講解:王、謝是當時最有名的兩個大家族——兩個顯赫的貴族,姓謝的家族比姓王的家族還要有影響,連當時皇帝都有點怕他們這個家族。這兩個家族出了些非常有名的人物:身為宰輔的謝安,領導“淝水之戰”的謝安的侄兒謝玄;宰相王導,他的侄子之一就是鼎鼎大名的王羲之。我們今天就要學學有關王、謝兩家的一篇文章,就是《世說新語詠雪》。
(2)、圖片展示“可嘆停機德,堪憐詠絮才。”這是《紅樓夢》中寫給薛寶釵和林黛玉的判詞,“停機德”講的是樂羊子的妻子為勸丈夫繼續求學而剪斷織布機上的娟的故事。“詠絮才”講的是什么呢?今天讀完這個故事,我們也就知道了。
【評析】:導入,是教師有意識有目的地引導學生進入新的學習情景的一種方式,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環節,目的在于營造氛圍,激發興趣,啟發思考等。本文主要體現的是一種文化情趣,引起學生的閱讀興趣。有幸得到專家王欣艷老師的肯定
二、作者簡介,資料展示。
課前布置預習,先讓學生說,然后出示投影:
劉義慶(公元403—444年),南朝宋文學家,彭城(今江蘇蘇州市)人。他愛好文史,喜歡招聚文學之士。
《世說新語》是由他組織一批文人編寫的。是六朝志人小說的代表作,以語言簡練,詞義雋永著稱,對后代筆記體作品影響頗大。古代小說所記大多是傳聞、軼事,以短篇為主,在寫法上一般都是直敘其事。全書分36門,《詠雪》選自“言語”一門。
【評析】:作家作品簡介,讓學生簡單了解有關的文體知識,為今后的進一步學習打下一點基礎。得到專家王欣艷老師的指導。
三、初讀文章,感悟情趣
(1)、聽課文朗讀:
因學生古文學的還少,教師要強調注意事項:注意字音,注意朗讀的節奏和感情
誦讀課文
謝太傅/寒雪日/內集,與兒女/講論文義。俄而/雪驟,公/欣然曰:“白雪/紛紛/何所/似?”兄子胡兒/曰:“撒鹽/空中/差可/擬。”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風/起。”公/大笑樂。即/公大兄無奕/女,左將軍王凝之/妻也。
【評析】:
(2)、分組自學,教師提出自學要求:
1.用符號標出需要重點理解的詞語。
2.結合文下注解、工具書疏通文意,翻譯故事。
3.考文章哪句話交代了詠雪的背景?“寒雪”“內集”“欣然”“大”’等詞語營造了一種怎樣的家庭氛圍?學生回答后,教師要給出評價。
【評析】:閱讀教學不僅要學生理解文義,掌握有關的文言知識,還要發揮想象力、創造力,在設定的情景中分析內容,引導學生融自己的情感于學習過程中。感受古人的情操及文化魅力學生進一步挖掘了文章的意境,鍛煉了學生的分析和理解能力。使教學效果精彩紛呈。
四、合作探究,挖掘意境
1、你認為把雪比作鹽,比作柳絮,到底哪一個好?
2、你認為“公大笑樂”該如何理解?謝太傅到底認為誰回答得最好?他為什么不直接說謝道韞的好?
3、文章結尾交待了謝道韞的身份,有什么用意?
4、《詠雪》里你最喜歡哪個人物?為什么?
【評析】:通過合作探究,充滿創新活力。本案例環節體現了教師給學生提供了探究的任務和探究的空間,學生在探究中深入思考,思考的過程中憑自己的經驗,談出自己獨特而深刻的理解,在研究中讀懂了作者匠心安排的內容。因此探究有利于創新。
五、拓展閱讀,材料延伸
你能否再舉幾例古人吟詠白雪時用的比喻的詩句?
1、白雪卻嫌春色晚,故穿庭樹作飛花。韓愈《春雪》
2、六出飛花入戶時,坐看青竹變瓊枝。——高群《對雪》
3、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4、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軒轅臺。李白《北風行》
【評析】:通過這一環節,我們的學生開拓了視野,進一步深刻感受古人的文化魅力。
六、總結歸納,布置作業
(如果時間允許可以來幾段《世說新語》中的小故事,讓學生欣賞)
1、改寫《詠雪》把里面一些你覺得很有味道的地方擴寫出來,這是為了加深理解。
2、大家聽說過成語“東山再起”和“東床快婿”吧,也出自《世說新語》,去書店買一本《世說新語譯注》,有空時跟爸爸媽媽一起讀一讀,欣賞一下。
【評析】:通過這一環節進一步展示了魏晉名士那種灑脫、儒雅的氣質和富有情趣的生活情景。
盡力讓學生去感受古人那種灑脫儒雅、情趣盎然的生活氣息。體驗中華文化的延續不斷和博大精深。
【總評】:這堂課努力創造氛圍,讓學生真切感受“詠雪”的情境,鼓勵學生去想象故事中的人物特點,體驗古代的家庭親情。盡力展示了魏晉名士那種灑脫、儒雅的氣質和富有情趣的生活情景。盡力帶著學生去感受古人那種灑脫儒雅、情趣盎然的生活氣息。
1.面向學生的生活世界和社會實踐學生生活在生活世界之中,課程只有面向生活世界,才能真正改變學生的生存狀態、生活方式,提升他們的生活質量。課關照學生的生活,把學生的生活引進課堂,讓學生帶著自己的知識、經驗、思考、靈感、興致參與課堂活動,成為課堂學習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使課堂教學呈現豐富性,使思維活動多元化。
2.課堂教學充滿創新活力。改變學習方式的根本目的是為了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實現傳授知識、發展能力和培養創新三者水乳交融,讓課堂教學充滿創新活力。教學中注重鼓勵學生對文本的質疑問難,并發表獨立的見解,使學習過程成為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如讓學生對課文內容,提出自己的看法,以小組為單位進行交流,它不僅能使學生通過一系列的探究活動獲得一定的知識和技能,也有利于情感的體驗、個性的張揚和創造精神的培養。
3.教師成為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參與者。教學是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的統一。新課程所確定的培養目標和所倡導的學習方式要求教師必須轉換角色,改變已有的教學行為。教者組織學生對課文的自我解讀和個性表達,引導、鼓勵學生大膽質疑,體現了教師角色的轉換和學生自主活動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