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數學100以內加減法說課稿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100以內的加減法說課稿(通用5篇)
說課稿是為進行說課準備的文稿,它不同于教案,教案只說“怎樣教”,說課稿則重點說清“為什么要這樣教”。下面是小編整理的100以內的加減法說課稿,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100以內的加減法說課稿 1
今天我說教材的內容是人教版小學數學一年級下冊《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一)。這一內容在課程標準中屬于“數與代數”領域。主要內容有:口算整十數加、減整十數,口算兩位數加一位數和整十數,口算兩位數減一位數和整十數,用加法和減法解決簡單的問題。另外還有連加、連減和加減混合運算試題。下面我從三個環節對本單元的內容進行研說。
一、說課標
課標對本單元教學的基本要求是會口算百以內加減法,并進行簡單的整數兩步運算,要經歷與他人交流算法的過程,并運用數的運算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依據課標要求確定本單元教學目標如下:
1、使學生會口算100以內整十數加減整十數和兩位數加減一位數和整十數的計算。
2、使學生能夠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
其中計算是本單元教學的重點,兩位數加一位數(進位)和兩位數減一位數(退位)的計算是教學的難點。主要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能力和分析推理能力。
二、說教材:
1、教材的編寫意圖:
由于是計算教學,所以教材的編排是按難易程度由易到難分三段。
首先安排是整十數加減整十數的口算,因為口算一般要從高位算起,它是進一步學習口算的基礎。接下來安排的是兩位數加一位數和整十數的口算,先教學不進位的,再教學進位的。不進位的口算,著重解決把相同數位的數相加。教材61頁例1,采取了兩種情況對照著出現,35+3和35+30,通過比較,促使學生分清所加的數是幾個一還是幾個十,如果是幾個一就加在個位上,是幾個十就加在十位上。這樣,有利于學生初步掌握數位的概念。然后,教材出現兩位數加一位數進位加的口算。
教材62頁例2,教材中設計有擺小棒和交流計算方法的內容,讓學生通過動手、動口的活動,比較好地掌握兩位數加一位數進位加的計算方法和算理。給學生交流、展示的空間,鼓勵學生探索不同的口算方法。算法的多樣化,增加了學生思維的含量,給學生提供了創新的機會。兩位數減一位數和整十數口算內容的編排與兩位數加一位數和整十數的編排類似,先出現不退位的,再出現退位的。學生有了加法的基礎,很容易類推出減法應該怎樣算。關于連加、連減和加減混合計算。學生在上冊已掌握了計算順序。這里的教學內容,僅是參加運算的數由20以內擴大到100以內。關于“用數學”的編排。穿插在計算中,選擇學生身邊的素材,讓學生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同時在解決問題中加深對數量關系的理解。
2、編寫體例:每節內容的編寫結構大多數是:例題、做一做、課后練習。其中例題是以圖文并茂的的形式出示,讓學生在情境中學習數學,做一做活動使學生完成對知識的自主建構和理解。練習是為學生鞏固和應用知識而設立的。另外,老師可布置學生課前收集與本節課相關的練習,課堂上讓學生匯報,大家共同解決,以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
3、單元的知識結構(知識樹):
本單元知識結構可歸結為四大分支:整十數加、減整十數,兩位數加一位數和整十數,兩位數減一位數和整十數。用加法和減法解決簡單的問題(其實這部分內容是融入到前三步計算中)。另外,還有連加、連減和加減混合運算式題融入到前幾部分內容中。在整十數加、減整十數中,培養學生語言表達能力。
在兩位數加一位數和整十數的口算中,先教學不進位的,再教學進位的。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能力。兩位數減一位數和整十數口算內容先出現不退位的,再出現退位的。培養學生推理能力。關于用數學的編排,首先,在整十數加、減整十數與兩位數加一位數和整十數兩節中,編入學生已經學過的用加減法解決的實際問題,然后在兩位數減一位數和整十數之后編入了解決兩種數量相差多少問題的內容。
4、知識與技能立體整合:
本冊書計算內容有第二單元20以內退位減法,第四單元100以內數的認識,和本單元100以內加減法,從橫向內容來講是在是在學生已經掌握了100以內數的讀法,寫法和數的組成,以及整十數加一位數和相應的減法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計算的范圍由原來20以內進位加和退位減擴展到兩位數加(減)一位數和整十數的計算,另外,從縱向上整個學段來講,為下冊書兩位數加減兩位數做到鋪墊,同時也是學習多位數加減法以及乘除法的基礎,用加減法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不僅利于學生在用數學中進一步領會加減法的含義,而且還可以為今后發現和解決稍復雜的實際問題打下基礎。因此起到承上啟下的重要作用。
三、說建議:
(一)說教學建議:
1、讓學生在生活情境中學習計算,培養學習興趣和計算意識。
100以內加減法口算在日常生活中有應用廣泛,同時又是進一步學習計算的基礎,教學中盡量為學生創設具體的情境,比如借助教材提供的買新書、買玩具等活動資源,教師可以把它做成課件,讓學生提出相應的問題,組織學生討論,探討計算方法,這樣把計算置入有事物情境,有情節的探索中,使計算含有豐富生動的具體內容,再如借助教材設計的,給學生創造結合實際情境提出計算問題和進行計算的空間,有利于培養學生遇到問題時會從數量上進行觀察和思考的興趣和習慣,促使學生形成初步的計算意識。
2、引導學生獨立思考與合作交流。
《標準》認為: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教材的設計已經努力體現了《標準》的理念,例如,例題、“做一做”等的插圖,一般都展現了動手操作、合作學習的方式。教學時,我們教師可以結合教材,精心設計,創設有意義的'問題情境或數學活動,激勵每一個學生在動手實踐中獨立思考;鼓勵學生發表自己的意見,并與同伴進行交流。
例如,教學整十數加、減整十數的口算方法(第56~57頁)時,教師可以做為前置性作業,布置給學生,學生根據場景圖和書上相關信息和問題,學生能看懂并解決相應問題,自己思考計算方法,練習說,等到課堂上,老師組織學生匯報,可以采取互相提問,互相解決的方法,在匯報計算方法時,學生可能有用“十”作單位數出結果,還可以有根據整十數的組成想出得數,等等,總之讓學生在自主探索思考和合作交流中了解到計算整十數加減整十數的方法,使學生明白算理、掌握算法,同時選擇適合自己喜歡的計算方法。
在解決新的計算問題時,組織學生動手操作,(第57頁“做一做”)使學生在頭腦中形成表象,可以加深對計算方法的理解。教學中,教師根據實際情況給予適當的幫助和指導,引導學生獨立思考逐漸領悟數學,促使學生與同伴合作交流,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這也正符合生本課堂的要求。
對教材及處理方式談兩點認識:
(一)兩位數加一位數的進位加法,62頁的例2。
這一內容是這一單元中教學的難點。教學時,要讓學生動手擺一擺,可能會出現兩種擺法,一是先把4根和9根放到一起是13根,把10根捆成都1捆,再和原來的2捆加在一起,成為3捆,再加3根,二是把9根分成6根和3根,24根加6根得30根,30根加3根得33根。從而得到計算方法。教學時,教師注意結合學生的操作,突出無論是哪種計算方法,都要先拿個位數相加,得出結果再跟整十數相加,使學生理解進位的道理,以有效地突破教學難點。
(二)求兩個數相差多少的問題
例3主要是引導學生學習用減法解決求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多幾的問題,其實這部分內容,關鍵是讓學生會觀察圖,會根據情境圖找出數學信息。教學時教師可以布置前置性作業,讓學生課前先自己看書,結合書上提供的相關數學信息,去找的其它的信息,然后根據書上的問題去提出其它問題,并試著解決,課堂上,同學們匯報自己提出的問題。老師根據學生提出的問題,教師要及時追問在這個問題中是“誰與誰比”、“怎樣比”,讓學生在討論回答中明確比的方法。
教學中,還可讓學生結合用學具擺一擺,也可以利用以前學過的“同樣多”的概念,使他們在擺的過程中感受求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多幾實際上就是用大數去和小數比,把大數分成兩部分,一部分是與小數同樣多的,另一部分是比小數多的,多的部分是幾就是大數比小數多幾。這時教師就可及時引導學生,反過來看,小數比大數少幾呢?這樣就突出了求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少幾問題與求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多幾問題的聯系,更重要的是幫助學生從整體上掌握了求兩數相差多少問題的方法,有利于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在擺的基礎上,體現了解決問題方法的多樣化。無論是算還是擺,在整個過程中教師一定都要特別重視學生對“誰與誰比”、“誰多誰少”等問題的思考,并根據這些問題去尋求問題解決的辦法。讓學生舉一反三提出更多的數學問題,盡量讓學生說,老師少說,讓他們在說的過程中自己人去理解,去感悟。
(二)評價建議:
1、在學習過程中及時表揚:學生們在匯報中動手操作中,積極參與,表述清楚,思路清晰的,教師要做到及時表揚和鼓勵。
2、運用不同尺度評價學生:教師要因材施教,對于優等生,要求他們回答問題時,說清解題思路,而且語言精煉,要說完整話。對于能力稍差一些的學生,在回答問題時,能夠說出正確結果,盡量讓他們說出理由。總之,教師要做到因材施教。以上是我對本單元教材的理解和認識,墾請各位專家評委多多指正。
100以內的加減法說課稿 2
上午好!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人教版)五四制二年級上冊第六單元信息窗5《100以內數的連加、連減、加減混合》。首先我對本節教材進行一些分析。
一、說教材
本節課是在學生學習了100以內加減法,具備了初步的計算能力進行教學的,其目的是由解決現實情境中的問題引發學生對數學知識的學習,然后把學到的新知識又作為解決新情境中的問題的工具,讓學生把解決問題與知識學習融合在同一過程中,形成以解決問題為線索的基本框架。教材沒有直接出示運算式題,而是在學生解決教材中提出的“買一只海螺和一只珊瑚,還剩多少元錢?”或學生自己提出的其他問題的過程中,通過探索獲取加減混合運算的方法,然后利用獲取的方法,解決其它問題,實現解決問題能力與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同步發展。這種思維方法對孩子以后的學習有很大的幫助。
二、教學目標
基于以上認識,我把教學目標確定為:
知識與能力:結合具體情境,初步掌握100以內加減混合運算的順序,能正確掌握連加連減及加減混合運算的計算方法。
過程與方法:發展估算意識和能力,體驗連加連減和加減混合的計算方法,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在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感受數學來源于生活、充分體驗解決數學問題的成功喜悅,增強對數學學習的信心和興趣。
教學重點:發展問題意識,把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與提高計算能力、培養創新精神有機結合。
教學難點:體驗連加連減和加減混合的計算方法,并學會表達交流解決問題的過程和結果。
三、學生情況分析
學生已有一位數的連加連減加減混合運算的`知識作為基礎,并且兩位數加減兩位數的筆算為學生學習本節課積累了一定的數學思想方法經驗。本班大部分學生的計算能力都很不錯,但也有個別學生計算較慢,因此,在教學中,除了對于大部分學生的指導外,還特別要關注計算較慢的學生。為了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還要經常進行口算練習。
四、說教法
根據新課程理念,學生已有的知識、生活經驗,結合教材的特點,我采用了以下教法。
為了使數學知識、思想和方法在學生的數學實踐活動中得到理解與發展,這節課我主要采用小組合作學習的形式,輔以“情境探究”法、“觀察法”、“演示法”、“比較法”等,實現師生互動,生生互動,有計劃地對學生進行思維訓練,進一步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熱情。
五、說學法
分組討論與自主探究相結合。讓學生“活”起來,是優課的一個重要特征,面對同一個問題,學生能夠主動地去發現、探索,他們就迫不及待地想發表自己的見解,于是通過分組討論的形式,為學生展示自我提供了舞臺。在課堂上學生始終是學習的主人,而教師真正把學習的時間和空間還給學生,讓其有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共同創造的機會,有效促進了師生互動、生生互動。
六、說教學過程
本著讓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學有所得”的理念,我設計了如下教學過程:
第一個環節:創設情境,提出問題。這一環節以主人翁-丁丁”海邊游玩”為引子,創設“海邊買紀念品”這一情境,讓學生幫助老師整理相關信息,然后提出數學問題,培養了學生的問題意識。
第二個環節:探究方法,解決問題。給學生足夠的時間去探討解決問題的不同方法。同時通過比較,找到自己喜歡的解題方法。在學生自主探索的過程中,列出連加、連減和加減混合運算的算式,體會連加連減及加減混合運算的意義及運算順序,提倡用自己喜歡的方法,同時也著力引導學生掌握基本的算法,促進學生數學思維的深度發展,使學生面對具體情境和數據時能選用比較靈活的計算方法。這一環節的設計,真正體現了“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是學習的參與者、組織者、引導者”這一理念。
第三個環節:聯系實際,靈活運用。本環節設計的練習鞏固了本節課所學的100以內數的加減混合運算的知識,同時將所學知識綜合運用到解決實際問題中,提高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使學生感受到數學與生活的聯系,體會數學的工具性。第四個環節:課堂總結。讓學生談談本節課學會了哪些知識,不僅培養了學生總結概括的能力,還讓學生的情感得到了進一步升華。
七、說板書
我的板書力求簡潔、明了。重點板書了連減的豎式計算方法,連加的豎式計算方法讓學生板演。整個教學設計,我以學生的發展為本,鼓勵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活動,親身經歷知識的形成過程,感受數學生活化,展示數學的魅力,實現“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這一目標。以上是我的說課內容,如有不當之處,敬請各位領導和老師批評指正,謝謝大家!
100以內的加減法說課稿 3
教學內容: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情境理解“求比一個數多幾(少幾)”的意義。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探索兩位數減一位數、整十數的口算方法,培養初步的應用意識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2、經歷解決問題、探索、交流算法的過程,體現算法的多樣化,培養初步的抽象、概括、推理能力。
3、主動參與新知識的學習活動,獲得成功的體驗,增強對數學學習的信心和興趣。
教學重點:
兩位數加一位數、整十數的口算方法。
教學難點:
理解“求比一個數多幾(少幾)”的意義
教學準備:
小樹卡片、綠色大卡片、小棒、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導入新課
同學們,你們知道3月12日是什么節日嗎?(植樹節)。
每一年植樹節快要到來的時候,我們學校都要開展一次綠色植樹活動,今天,我們班先舉行一次植樹活動,好不好?(板書課題:綠色行動)。
老師為我們每個小隊都準備了一塊草地,如果你在這節課表現得好,回答問題積極,就可以為你們小隊的綠地栽上一棵小樹。咱們比一比,看哪個小隊樹栽得最多。栽樹最多的小隊將被評為本學期的 “優秀植樹小隊”!讓我們一起努力吧!加油!(課前準備各種不同的小樹卡片和八張綠色卡紙。)。
同學們,你參加過“植樹活動”行動嗎?你知道在植樹行動中要做些什么事情?(根據學生回答板書:挖坑、栽樹、澆水、掛牌等。)
[設計意圖: 教師配合時令特點,結合近期的植樹節,充分利用情景圖,讓學生充分觀察,把情景圖的中“植樹活動”主題情景轉換成了學生需要進行活動的參考信息,結合課本內容設立了以“小樹”為獎勵,聯系內容,引起學生學習的興趣。]
二、師生合作,探究新知
師:看來,小朋友們都喜歡參加“植樹活動”行動。(出示投影:植樹活動),這幅畫面就是小朋友參加“植樹活動”行動的情境,瞧,這些小伙伴們干得多帶勁兒!下面,請同學們在小組內互相說說你發現了那些有趣的數學信息?你能提出那些有用的數學問題呢?看看誰發現的最多、最有用。
學生小組內互相交流自己發現的信息,教師進行巡視,指導學生找到有用的信息,小組內成員根據信息提出問題?并說明根據哪些信息可以提出那些問題,小組長進行記錄。
全班交流,選小組到講臺上進行敘述。
小學低年級數學學科
根據學生的回答進行板書:
(1)這里一共有多少棵花?
(2)他們一共要掛多少個牌子?
(3)掛牌的和澆花的一共有多少人?
(4)掛牌的比澆花的多多少人?
同學們的提問能力真是強,能發現這么多的有趣問題,作為表揚每一個組都種一棵樹!
4、解決問題
師:我們先來解決“這里一共有多少棵花?”這個問題。同學們,我們要解決這個問題,需要用到那些信息呢?如何利用這些信息列出算式呢?該如何計算呢?(用課件出示這三個問題)下面請同學們自己先試著想一想!
組織小組討論:請你先把你的想法和計算方法在小組內交流交流,小組長認真組織,我們比一比,看一看,哪個小組解決問題的方法多!(生交流,師適時進行指導)
組織全班研討:哪個小組能把解決方法說給大家聽?(對于學生的方法,選擇優秀的進行板書,鼓勵引導學生學習最佳的方法。)
師:小朋友們真了不起,一道題竟能想出這么多的計算方法,你能把你最喜歡的計算方法介紹給大家嗎?你為什么喜歡這種算法?(根據學生表現獎勵小組“植樹”)
(設計意圖:主動猜測,多種算法。根據情景圖鼓勵學生尋找信息,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在教學口算25+3=?時,讓學生想辦法用已經學過的知識和方法嘗試解決問題。提供自主思考學習的機會,給學生充分思考的空間和時間,允許并鼓勵他們有不同的想法,尊重他們的想法,哪怕他們的想法是不合理的,甚至是錯誤的,讓他們在相互交流、碰撞、討論中進一步明確算理。)
6、小練習:
a、你能用自己喜歡的方法算一算這兩道題嗎?
21+8= 4+53=
b、誰愿意把你的計算結果說給大家聽?你是怎樣算的?
7、“這里一共有多少棵花?”這個問題我們通過自己的努力已經解決了,這些問題你還想解決哪個?
生:我想知道“他們一共要掛多少個牌子?”。
師:怎樣才能知道“他們一共要掛多少個牌子?”呢?
師:你知道怎樣計算嗎?請把你的計算方法在小組內交流交流!(生交流,師適時進行指導)
8、誰愿意把你的計算方法說給大家聽?
9、小練習:
小學低年級數學學科
a、小朋友請看屏幕,你能用自己喜歡的方法算一算這兩道題嗎?
45+30= 10+36=
b、誰愿意把你的計算結果說給大家聽?你是怎樣算的?
10、小結:
請同學們仔細觀察黑板上這兩道題,你發現它們有什么特點?
(引導學生發現:兩位數加一位數是個位相加;兩位數加整十數是十位相加)。
(設計意圖:驗證猜想,探究算法。任何猜想都要經過證明,才能確定其是否具有普遍意義,所以設計了兩個活動進行練習,在練習中教師要重視引導學生驗證猜想。驗證猜想的過程,也就是學生主動參與數學知識探究的過程。通過多樣的練習讓學生自己感受出自己的口算方法的優缺點,進而自主的選擇最優的口算的方法,促使學生以一個創造者、發明者的身份去探索知識,讓學生在體驗滿足感、成功感的同時,獲得一種科學方法的啟蒙教育。)
三、課堂練習:
1、你們太棒了,老師真佩服你們!我這里有一些問題需要同學們幫忙解決。看一看這節,課誰學的最棒!
(1)、學校要給一些小樹掛牌,現在已經做好了23個牌子,還有5個沒有做好,你能知道我們一共要給多少棵小樹掛牌子嗎?
(2)、如果我們大家要去植樹,男同學有18人,女同學有20人,如果一人栽一棵樹, 一共要栽多少棵樹?
(3)、要挖38個坑,男同學已經挖了26個坑,女同學挖了10個坑,我們挖的坑夠不夠?
2、游戲:找樹葉。
同學們表現得這么棒,為了獎勵大家,我們來做個游戲:“找樹葉”。
小組活動:大樹的四個枝上寫上不同的得數,樹葉上寫算式,讓學生找一找:看看每片葉子應該長在這棵大樹的哪個枝上?
四、課堂小結:
小朋友,你今天學到了什么?(生交流)
你們可真了不起,每一個小組都種了這么多的樹,表現太棒了!不但會計算100以內兩位數加減法的題,而且還想出了這么多的計算方法,老師真為你們驕傲!希望小朋友們繼續努力,相信你們一定會更出色!
教學反思:
多少年來,口算教學所追求的目標是:能正確、迅速地口算,掌握一定的速算技巧,具備一定的口算能力。而評價的標準也簡單,即檢驗一個學生的口算能力就是看他一分鐘能口算多少題。并為讓學生嘗試用自己的方法來計算,算法多樣化就是鼓勵學生獨立思考,鼓勵學生嘗試用自己的方法計算。
小學低年級數學學科算法多樣化是近年來小學數學教學改革中最易引起爭議的焦點問題。算法多樣化是《數學課程標準》所倡導的教學理念,按照這樣的教學,不僅有利于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有利于學生進行數學交流,而且有利于因材施教,發掘每個學生的潛能。這樣的教學不但使得每個學生都有成功的愉悅,而且能使不同的學生學到不同的數學。但是在教學中,我們應該指導學生選擇口算的最優方法,所以,在教學中,我鼓勵學生進行小組合作,說出自己的口算方法,小組內進行評價,進行辯論,進而形成最優的口算方法,通過多樣的練習讓學生自己感受出自己的口算方法的'優缺點,進而自主的選擇最優的口算的方法,并且通過練習達到認可和鞏固的作用。
在設計中我注意了以下幾點:
一、密切聯系生活實際,培養估算意識
新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學生的數學學習內容應當是現實的、有意義的、富有挑戰性的。估算在日常生活中有著十分廣泛的應用,應該培養學生結合具體情境進行估算,并解釋估算的過程。在口算時可以先加強學生的估算的練習,這樣有助于學生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口算的準確性,促進學生對口算的理解和應用。
二、重視算法多樣化,培養創新意識
由于學生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不同,所使用的方法必然是多樣的。面對算式,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各自不同的思維方式,無論哪個學生,凡是以自己的學習方式,根據自己的特點,以自己的步調進行學習,都是有效的。學生的學習總是在自己已有知識基礎上的自我建構,學生的心靈深處不僅有求異和創新的需要,而且完全有創造的潛力。這樣通過一道題的有效學習比訓練幾張口算卡來得收獲更大。
三、鼓勵質疑評價,培養反思意識
新課程標準指出:要使學生形成評價與反思的意識。對于學生思維成果的評價,并非是老師的專利。因此對學生各種各樣的口算方法,教師不要急于評價優劣,應引導學生比較各種算法的特點,并對各種算法進行質疑、剖析。讓學生自己來評價,自己來反思。“為什么結果要減去3呢?”“對××同學的算法,你想發表什么意見?”“還有不同意見嗎?”等等,特別是引導學生對各種方法的思路進行比較,讓學生進一步思考:同學們用多種方法去口算,盡管大家的思考方法不同,但有一種相同的思路,想一想,這一基本的思路是什么?學生經過思考發現,都是在想方設法“湊整”。如果學生原來的“湊整”是處于無意識狀態,那么,通過對自己解決問題過程的反思,就增強了用“湊整”思路來解決實際情境中的各種計算問題的意識。不僅使結論得到進一步的凝練和升華,而且有助于學生建立初步的數學價值觀。
100以內的加減法說課稿 4
各位評委老師大家好,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青島版小學數學第二冊第四單元,《 100以內數的加減法》中的第一個信息窗的內容。
首先我來談談對教材的分析:這部分內容屬于數與代數的教學,本節課是學生在掌握了整十數加減整十數和整十數加一位數及相應減法口算方法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是進一步學習100以內數的進位加法和退位減法及多位數加減法的重要基礎。
一、 根據對教材內容的理解分析,我將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定位為:
1、知識目標:理解兩位數加整十數和一位數的算理,并掌握其方法,能正確計算。
2、能力目標:進一步理解加減法的意義,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和知識的遷移能力。
3、情感目標:能夠運用所學知識,提出并解決簡單地實際問題,形成初步的應用意識,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培養初步的環保意識。
二、根據教學目標,我確定了本節課的教學重點是: 掌握100以內兩位數加減一位數和兩位數加減整十數的口算方法。
教學難點是: 解決求“比一個數多幾少幾”
三、教法學法
我國著名的教育學家陶行知先生說過:“好的先生不是教書,不是教學生,而是教學生學。”因而,在教學中我特別重視學法的指導。為了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本節課充分利用學具和多媒體教學手段,調動學生多種感受官參與學習。教學中注意創設情境,注重學生數學學習與現實生活的聯系,使數學學習更貼近學生的生活。教學中我設置了許多有趣的實踐活動,注重學生的情感體驗和個性發展,增強了數學學習的趣味性,開放性,強調了學生數學學習的過程。在課堂上,我要突破“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探究為主線”的三為主原則,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親身體驗知識形成的過程。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凡是學生能獨立思考、合作探究發現的,老師決不包辦代替,學生和學生彼此分享自己的思考、見解,做到了讓學生多思考、多動手、多實踐,自主探索、合作學習。
四、為了更好的完成教學任務,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本節課我設計了以下四個環節:
(一)、創設情境,明確目標
學生的學習動機和求知欲不會自然涌現,它取決于教師所創設的學習情境,而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生活化、活動化的問題情景容易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問題意識,使學生產生自主探索和解決問題的積極心態,因此,課的一開始,我會從綠色環保的.話題引入,然后出示情境圖引導學生認真觀察圖畫,回答下列問題;圖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他們在給小樹掛什么牌?小草在睡覺行人莫打擾的警示牌,告訴了我們什么?根據圖中的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數學問題?在此基礎上組織學生開展探索活動。通過此環節引起學生求知欲望,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讓學生在情境中發現問題,通過問題的提出,引出本節課的課題 100以內數的加減法 (教師板書課題)。
(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為了突出重點,我設計了這樣的活動:
1、由學生給你提出的問題,一共要掛多少個牌子,引出“兩位數加一位數”的口算方法的學習。教學時,不要急于計算,要引導學生根據問題尋找相關信息,列出加法算式并作出解釋。進一步體會加法的意義。探索計算方法時,要充分考慮學生的認知水平,留出足夠的空間和時間,引導學生獨立思考口算方法,如果學生有困難,可以鼓勵學生借助學具擺一擺,現在小組內充分交流,在進行全班交流。交流時引導學生借助學具理解用3+6的道理。對于學生出現的不同口算方法,只要合理,我都會給與肯定。通過交流充分的讓學生體會計算方法的多樣性。教材沒有安排兩位數減一位數的例題,這個知識點放在自主練習中,我會根據學生練習中出現的問題給予必要的指導。
2、第二個紅點主要是解決兩位數加整十數的口算方法,教學時,我參照第一個教學步驟,重點幫助學生理解20與23中的20 的道理。
【這2個活動,突出了本節課的重點,給學生提供合作交流的機會,使學生能夠在合作的過程中共享別人的方法和想法,表達自己對問題的看法,而學會從不同的角度認識數學,養成與他人交流合作的習慣。】
在突破難點方面,我設計了以下幾個環節 1、求“比一個數多幾”的問題,這是學生第一次遇到,重點理解,誰比誰多?多多少的含義。引導學生利用學具如紙片,小棒等擺一擺,再擺的過程中,幫助學生理解求“比一個數多幾的算理:”對于數量關系的描述,只要學生能結合具體操作用自己的語言說明白就可以。在明確數量關系的基礎上列出算式,獨立完成。
【以上活動,突出了學生的主體性和互動性,讓學生感知數學來源于生活。并在課堂教學中輕松愉悅的掌握了知識,同時突破了本節課的難點。】
(三)拓展練習,提高能力
在這一環節中,我精心選擇了不同層次的練習,引導學生通過對課本習題的練習,牢固地掌握知識。
1、基礎性練習:自主練習 是對本節課重難點的檢測。
2、拓展性練習:自主練習 是兩個實踐性的題目。為了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合作意識。
3、思維性練習:自主練習 是開放性的題目,可供選擇的方法很多。為了培養概括推理和創新能力。
【這樣的設計,現鞏固后深化,有層次性,有針對性,引起學生的興趣。】
(四)反思總結,自我建構
通過“你有什么收獲?”讓學生對本節課的知識進行回顧梳理,內化,同時培養學生總結概括能力,版主學生總結學習方法,體驗成功的喜悅,感知學習的樂趣。
五、板書設計:
我將本節課最主要的內容放在黑板最顯眼的地方,從而引起學生的注意,使學生一目了然,為了更好的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做好準備。
以上就是我對本節課的淺談,不足之處,請各位評委指正。
謝謝!
100以內的加減法說課稿 5
今天我研說的內容是青島版小學數學一年級下冊第七單元100以內的加減法(二)。
我將從說課標、說教材、說建議三個方面進行研說。
第一個方面:說課標
說課標包括說課程目標和內容標準。
首先說課程目標
(一)課程目標
根據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課程標準》把九年義務教育的學習時間劃分為三個學段,一年級處于第一學段;數學課程標準從知識技能、數學思考、問題解決、情感態度四個方面進行闡述,根據對第一學段“數與代數”的學段目標的研讀,下面我對本單元進行解讀:
1.知識技能目標: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使學生學會兩位數加減兩位數(不進位加、不退位減、進位加和退位減)的筆算方法,并能正確進行相應的計算;會進行100以內的連加、連減和加減混合運算。
2.數學思考目標:讓學生經歷計算方法的探索過程,在根據情境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問題解決目標:探索并掌握100以內兩位數加減整十數和兩位數加減一位數的運算方法,并能正確運算。
4.情感態度目標:感受數學的價值,享受成功的快樂,從而產生學好數學的自信心。
再說內容標準
(二)內容標準
在小學階段“數與代數”分為:“數的認識”、“數的運算”、“常見的量”、“探索規律”。
在認真研讀第一學段內容標準的基礎上,確定了本單元的內容準標是:
數的認識要求要求學生結合具體情境,進一步理解加減法的含義,學會兩位數加減兩位數的口算和筆算方法能正確熟練的進行口算.;數的運算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使學生學會兩位數加減兩位數(不進位加、不退位減、進位加和退位減)的筆算方法,并能正確進行相應的計算;會進行100以內的連加、連減和加減混合運算。
第二個方面:說教材
我將從“編寫特點”“內容結構”“知識與技能立體整合”三個方面來進行研說,先來看看它的編寫特點:
(一)編寫特點
第1個編寫特點是:注重在直觀操作中感知與抽象
本單元教材是探究兩位數加減兩位數的筆算,在探究算理算法的過程注重直觀操作。先讓學生借助小棒等學具擺一擺,利用計數器撥一撥,在直觀操作的.基礎上探討兩位數加減兩位數的計算方法。這個過程充分體現由直觀到抽抽象,有利于幫助學生理解算理。例如在信息窗3中解決兩位數加減兩位數(進位)的問題時,通過用小棒擺以及用計數器撥的過程,重點展示把10根小棒捆成一捆以及個位上10顆珠子換成十位上的1顆,突出了“個位滿十,向十位進1”的算理。再通過“5加8”等于13,怎樣寫?使學生進一步體會“從個位加起”的計算順序個個位滿十,向十位進一的進位方法。
第2個編寫特點是:注重解決問題的策略和方法的多樣化
本單元教材在編排上注重解決問題策略與方法的多樣化。在解決兩位數加兩位數的筆算時引出:“一共捉了多少只螃蟹?”要放手給學生,允許學生一口算的形式計算,引導學生嘗試用豎式計算體現算法多樣化。
策略的多樣化體現在兩位數加兩位數的豎式的探究過程中,教材展示小棒和計數器兩種策略,來幫助學生明白列豎式時“個位和個位對齊,十位和十位對齊”道理
第3個編寫特點是:注重計算與解決問題緊密結合。
在每個信息窗的教學中注重計算與解決問題緊密結合。如在信息窗5中第一個紅點有兩種不同解決問題的思路:
1.先用50元減去買海螺花去的錢,再減去買珊瑚花的錢,就是剩下的,學習一個數連續減去兩個數的計算犯法。
2.先求買海螺和珊瑚一共花多少錢,再求還剩下多少錢,學習加減混合計算的方法。這個問題的解決過程,既要學習解決此類應用題的兩種不同思路,又要學會兩步計算的筆算方法。
(二)內容結構
本冊教材第7單元的內容結構包括:(5個信息窗)
1.信息窗1:兩位數加兩位數(不進位)
2.信息窗2:兩位數減兩位數(不退位)
3.信息窗3:兩位數加兩位數(進位)
4.信息窗4:兩位數加兩位數(退位)
5.信息窗5:兩位數的加減混合運算
6.回顧整理:回顧整理本單元知識
(三)知識與技能立體整合
1.從橫向角度來看,
本單元是在學習了第一單元20以內退位減法的基礎上,學習了100以內數的加減法(一),“口算兩位數加一位數(不進位)的口算加法和兩位數加整十數,兩位數加一位數進位加法”等內容,基礎上學習兩位數加減兩位數的筆算,二年級學習萬以內數的認識及四則混合運算”奠定了知識基礎。
以上是我從橫向角度來說的,接著
2.從縱向角度來看,
本單元是在學生學習了100以內數的認識基礎上進一步學習100以內數的加減法二,使計算加減的范圍的進一步擴展。它不僅是學習100以內數的計算的基礎,也是今后學習萬以內數及萬以上數的基礎,對發展學生的數感有著重要的意義。因此,本單元的學習內容在整個小學階段具有重要意義。
第三個方面:說建議
“說建議”包括說“教學建議”、“評價建議”、“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建議”
(一)先說教學建議
根據我對課程標準的理解以及對本單元的研讀,提出以下3點建議:
2.引導學生借助學具操作理解算理掌握算法
小學生的思維特點決定了學習時離不開學具的幫助。本單元教學中充分借助學具的操作理解算理、學習算法。如在教學“26+12”時,教師要放手讓學生借助小棒、計數器獨立探究。引導學生借助小棒:2捆和1捆合起來是3捆,即2個十和1個十合起來是3個十,6根和2根合起來是8根,即6個一和2個一合起來是8個一;撥計數器時,先在十位上撥2個珠子,個位上撥6個珠子,再在十位上撥1個珠子,個位上撥2個珠子,合起來是38,從而讓學生直觀感受到用豎式計算相同數位對齊的道理,進而引出豎式的學習,并再一次借助計數器幫助理解相同數位對齊的道理。在教學時要特別注重將計數器和小棒的演示過程同豎式的書寫與計算過程緊密結合。讓學具的操作真正為算理和算法教學服務。
1.保持計算與解決實際問題的密切聯系
信息窗1提出“一共捉了多少只螃蟹?,引導學生思考:要解決這個問題,需要用到哪些數學信息?怎樣列式?為什么這樣列式?把計算教學與解決問題教學結合起來,進一步體會加法的意義
信息窗4提出“魚類標本比蝦類標本多多少種?引導學生思考要解決這個問題,需要用到數學信息,列式解決。再引導學生思考為什么要用減法計算,通過交流讓學生明白求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多多少就是求這兩個數的差,所以用減法。將計算教學與解決問題教學結合起有機結合,深化對減法意義的理解。
3.設計一些有趣的練習題,讓學生感受學習數學的快樂,提高學習數學的積極性。
小游戲:1分鐘完成練習紙上題目:
(1)獨立完成,做得快的同學小聲說計算過程
(2)火眼金睛辨對錯,分析發現的錯例,并說說如何改正。
根據黑板的題目自編一道兩位數加兩位數(進位)或兩位數減兩位數(退位)考考你的同桌。
要求:先靜靜的在心里想好算式后,再寫到練習紙的后面,然后交給你的同桌算出得數,并讓你的同桌說說他是怎樣想的。
反饋,如果做的題有錯誤請大家分析原因,并讓出錯的學生把計算過程說一次。
接下來說,“評價建議”
(二)評價建議
關注學生學習過程的評價,發揮評價的激勵作用。
1.教師可通過各種各樣的形式了解學生對本單元的知識有沒有掌握?如學完100以內兩位數加減兩位數(不進位加、不退位減、進位加和退位減)的筆算方法,看看是否寫對豎式?計算豎式注意什么問題?會進行100以內的連加、連減和加減混合運算,等等,如果不會的話可以老師再輔導,也可以交給組長、組內同學負責,或是給小組加分的等激勵措施。
2.學生自我評價:上完一節課后,讓學生自己問問自己:這節課我有沒有認真傾聽,我有什么收獲?逐步增強學生學習的主人翁意識。
(三)最后說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建議
面對如此豐富多彩的教學資源,在實施數學教學時應該有效地開發和利用。
1.整合文本資源,整理錯題集,
本單元的內容,不同的學生會在不同的地方出現問題,這時可以讓學生把自己出現的錯題或是大部分同學出現的錯題記錄下來,慢慢地形成一本錯題集,也是知識的一個積累。把錯題記錄下來,也是培養學生認真讀題的的好習慣。
2.制作系列微課:本單元的知識點比較清晰,可以把每一個知識點錄成一個微課視頻,整個單元合在一起就是一個系列微課,可以放在網站球球群了,供基礎薄弱的學生回家再學習;也可以結合我校的學習單,制成預習式的微課,引導孩子在家也能認真學習。
3.有效利用社會教育資源:課下和爸爸媽媽一起去買物品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及解決問題的能力。也可以講一些數學有關的小故事或是數學家學習的故事,也可以激勵學生認真學習。
謝謝大家。以上是我對一年級下冊第7單元的研讀,謝謝大家。
【100以內的加減法說課稿】相關文章:
100以內的加減法說課稿04-16
20以內加減法口算說課稿04-18
《100以內的加減法》教學反思03-22
《100以內的加減法》的教學設計10-27
《100以內的加減法》教學反思06-20
100以內的加減法復習總結06-19
100以內數的加減法教學反思02-04
數學100以內加減法教學反思07-09
《100以內的筆算加減法》的教學設計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