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課《比一比》說課稿范文
各位老師下午好,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北師大小學三年級下冊第六單元《統計與可能性》第一課時《比一比》。本課時是在二年級學習了認識統計圖表的基礎上,向學生介紹平均數的意義和求平均數的方法。
根據教學內容,我將本課教學目標確定為:
1、 了解平均數的意義,體會學習平均數的必要性,并會求平均數,能讀懂簡單的統計圖表,并能根據統計圖表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2、 培養學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能力,培養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根據以上教學目標,我把本節課的教學重點定為:了解平均數的意義以及求平均數的方法。教學難點定為:運用平均數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流程:
開始,我創設男女兩隊“投籃比賽”的教學情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同時小黑板出示比賽結果,給出男女兩隊的人數是不一樣的,讓學生比一比,哪隊能獲勝?通過討論,使學生發現其中的'隱蔽條件,體會到如果兩隊的人數不一樣,就不能比較兩個小組的投籃總個數貨以投籃個數最多來評選獲勝隊,這兩種方法都是不合理的,而應該用每隊平均投籃個數來比比較合理,體會到球平均數的必要性,從而引入新知探究。
首先,讓學生動手擺學具,然后我在黑板上用圓形小磁鐵演示“移多補少”的方法,移好后,我質疑數字小的時候可以用移多補少的方法,那么如果數字比較大的話怎么辦呢?這時候我追問,除了用移多補少的方法,有沒有更好的辦法呢?讓學生同桌討論,集體反饋交流,再演示,引導比較。以男生隊為例,分析列式各部分名稱,“4+7+5+4+5”表示什么?“5”表示什么,“5”呢?總結出求平均數的方法。平均數=總數/份數。
本環節通過小組操作,討論,使學生直接感受到了平均數的內涵就是“移多補少”,從而揭示平均數的涵義,當學生思維剛剛獲得平衡時,又設置認知沖突“平均數除了通過移多補少得到,還有沒有更好的辦法呢”迫使學生打破思維定勢,從而獲得求平均數的一般方法,再次組織學生進行小組討論,從討論反饋中得出如何求平均數。
接著引導學生回憶總結: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什么?你有什么收獲?還有什么疑問嗎?這樣的小姐有利于學生鞏固本課重點,有利于培養自信心。
最后鞏固練習:
1、 了解生活中的平均數,展示課前收集的平均數,同桌互相說說平均數的意義,了解平均數的意義。
2、 指導完成課本第71頁練一練“第一題、第二題、第三題”,交流反饋。
設計這些題目的目的是為了增強學生對所學知識的運用,提高綜合能力。
3、 數學故事
小河平均深0.8米,淘氣身高1.2米,淘氣下水有危險嗎?
這一題的目的是為了讓學生明白平均數反映的是某段時間內具有代表性的數據,同時教育學生不要私自到河邊游泳,危險隨時存在,為本課教學劃上圓滿的句號。
板書:
平均數
移多補少
(4+7+5+4+5)/ 5 = 5
總數÷份數 =平均數
【數學課《比一比》說課稿】相關文章:
《比一比》說課稿05-17
比一比的說課稿08-17
《比一比》說課稿11-27
《比一比》說課稿01-16
比一比數學課件03-01
數學課件比一比上冊03-31
《比一比》的說課稿范文05-21
人教版《比一比》的說課稿07-05
《比一比》說課稿范文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