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整時說課稿(通用12篇)
作為一名老師,時常需要用到說課稿,認真擬定說課稿,那要怎么寫好說課稿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認識整時說課稿(通用12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認識整時說課稿 篇1
一、說教材:
《認識鐘表》是一年級上冊第八單元的內容。本節課要求學生對整時的認識,是學生建立時間概念的初次嘗試,也為以后“時、分”的教學奠定了基礎。教材在編寫上注意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出發,讓學生生動具體的學習數學。按照“認識鐘面結構——整時的讀寫法——時間觀念建立”的順序編寫。
一般來說,一名6歲的兒童每天起床、吃飯、上課都要按照一定的時間進行,這樣在生活中潛移默化就感知到了時間這一抽象概念的存在。因此,我把本節課的目標定為:
1、 認知目標:
通過觀察、操作使學生初步認識鐘面的外部構成;結合生活經驗總結出認識整時的方法;知道表示時間的兩種形式。
2、情感目標:
通過觀察、操作交流等活動,培養學生的探究意識和合作學習意識。
3、思維拓展目標:
。1)使學生初步建立時間觀念,自覺養成遵守和珍惜時間、合理安排時間的良好習慣。
。2)使學生初步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重點:充分認識鐘面的外部構成,掌握認讀整時的方法;
難點:正確說出鐘面上所指的整時。
二、說教法學法:
這一節課的教學對象是一年級的學生。他們年齡小、好動、愛玩、好奇心強,在四十分鐘的教學中容易疲勞,注意力容易分散。根據這一特點,為了抓住他們的興趣,激發他們的好奇心,我采用了愉快式教學方法為主,創設情境,設計了色彩鮮艷的課件,讓學生在課件所創設的情境中學習。同時我還采用了實踐探究的教學法,讓孩子們通過合作交流發現鐘面的結構,這樣既活躍了學生的思想,激發了認知興趣,而且充分發揮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為了更好地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在整個教學過程中,通過讓學生想一想、數一數、說一說、比一比、寫一寫、撥一撥等多種形式,讓學生積極動眼、動耳、動腦、動口,引導學生通過自己的學習體驗來學習新知,積極開展本節課的教學活動。
三、總體設計:
本節課我安排了六個教學環節:
(1)創設情境,誘發興趣。
(2)借助經驗,認知鐘面。
。ǎ常┳灾鲄⑴c,探索新知。
。ǎ矗⿷眯轮鉀Q問題。
。ǎ担┬蕾p。
(4)引導學生總結全課。
第一層:創設情境,誘發興趣
在這個環節中,我首先用課件出示鬧鐘聲和錄音讓大家猜謎,當同學們猜出鬧鐘,再說說它的作用。這樣引出課題。目的在于引發學生強烈的興奮感和親切感,營造積極活躍向上的學習氛圍,為學習新知創設良好的情景。
第二層:借助經驗,認識鐘面
在這一部分內容里,我注重利用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引導學生觀察課件上的鐘面和自己的學具鐘表看發現了什么?充分的讓學生說一說,數一數,主動探索性觀察解決問題,把自己發現的與同桌小朋友交流,合作學習,在交流的過程中,學生的思維是凌亂的不是在序的,不容易將知識轉為內化,如:有的學生發現有長針也有短針等,在教學設計中我充分地考慮到這一點,采用了電腦輔助教學,讓時針和分針作自我介紹,用充滿童真的語言來吸引孩子。接著再跟著電腦數,得出鐘面的基本結構,也強調了時針走的慢,分針走的快的特點,這樣的組織讓學生的思維有序了,同時以培養了學生語言表達能力。這比教師直接給予答案,更能使學生記憶深刻,充分體現了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原則。
第三層:自主參與,探索新知
學生在生活中雖然有的能認識整時,但概念是模糊的,為了更好的抓住重點,突破難點,我將3個鐘面板在黑板上,學生通過觀察對比、討論交流,最后達成共識:這三個鐘面的分針都指12,引導總結出當分針指12時,時針指幾就是幾時。為了更好的讓學生參與到學習活動中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加強對時針和分針的區分,做一個時針和分針交朋友的小游戲。最后讓學生動手操作,撥一撥,在這里教師作示范按順時針撥動鐘面,再讓全班同學參照老師的方法,一人說時刻,一人撥鐘面。這為今后的教學作鋪墊。
在教學整時的兩種寫法時,我先介紹漢字“時”表示的方法,在教學電子表形式時,充分利用教材,出示主題圖,引導學生觀察桌子上放著什么?你在哪兒見過這樣的鐘?自然巧妙地把知識與生活實際聯系起來,打開學生的記憶大門,使學生從生活中找出答案,通過對8時的兩種書寫形式的教學,使學生理解和掌握了整時兩種寫法,再通過練習,讓學生板演黑板另外兩個鐘面的寫法。使學生學以致用,促使知識內化。
第四層:應用新知,解決問題
在這一環節中寓教于樂,溶練習于游戲中,讓學生玩樂中鞏固知識,在這里我主要設計了三大板塊,1:找朋友。2:小朋友一天的作息安排。3:生活情境體驗。
1、找朋友設計讓學生進一步鞏固鐘面和兩種記時方法的聯系,同時以調動了全班學生的積極性,又將課堂氣氛推向了一個高潮。
2、我用課件出示小朋友的一天,讓學生邊看錄像邊互相說“小朋友什么時間在做什么”然后讓學生評一評他的安排合理嗎?這樣將數學課堂教學變為學生認識生活,認識數學的活動課,體現“數學源于生活,服務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也為后面的作業打下鋪墊。
3、一天中的兩個9時,使學生了解一天24個小時,時針走兩圈。結合生活情景,啟發學生用所學的知識解決身邊的問題,初步建立時間觀念,自覺養成遵守和珍惜時間,合理安排時間的良好習慣。
。、撥自己喜歡的時刻,調動了全班的積極性,使大家積極主動地參與課堂學習,聯系生活,體驗生活中的數學。
第五層:欣賞
通過有趣的動畫欣賞,使學生知道怎去合理地安排好自己的時間,并加以詩來教育學生,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讓學生生動地體難時間的寶貴。
第六層:引導學生總結全課
我先讓學生說說在這40分鐘里學會了什么樣?你是通過什么方法知道的?讓學生對所學知識進行整理、鞏固。并布置作業擴展訓練,回家在爸爸媽媽幫助下為自己設計一份作息時間表。
以上是我對“認識整時”這部分內容的分析和教學設想。
認識整時說課稿 篇2
一、說教材:
“認識鐘表”是人教版教科書數學第一冊第八單元的教學內容。這部分內容分兩課時進行教學,本節課是第一課時,要求學生認識整時。認識整時雖是建立時間觀念的初次嘗試,但學生對本節課所要掌握的知識并不陌生,日常生活中學生已潛移默化的感知了時間這一抽象概念的存在,因此通過教學,使學習成為學生生活經驗的總結和升華,同時,對學生進行珍惜時間的教育,培養學生合理安排時間的良好習慣,并為以后繼續教學時、分、秒的有關知識奠定基礎。教材以聰聰的星期天為情景,呈現了聰聰在不同時刻都在干什么,以7時、9時、12時,4時為例,從而讓學生認識整時,課后還設計了3道練習,貼近生活,富于童趣。
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定為:
1、經歷在生活經驗的基礎上初步認識鐘表的過程。
2、知道鐘表在生活中的作用,會看整時。
3、感受時間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學習有計劃的、合理的安排自己的作息時間。
重點:正確讀寫鐘面上的數
難點:正確迅速說出或撥出鐘面上的數
二、說教法學法
這一節課的教學對象是一年級的學生。他們年齡小、好動、愛玩、好奇心強,在四十分鐘的教學中容易疲勞,注意力容易分散。根據這一特點,為了抓住他們的興趣,激發他們的好奇心,我采用了創設情境的教學方法,,設計了色彩鮮艷的課件,讓學生在課件所創設的情境中學習。同時我還讓孩子們通過合作交流發現鐘面的結構,這樣既活躍了學生的思想,激發了認知興趣,而且充分發揮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為了更好地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我設置了許多新穎有趣的實踐活動,注重學生的情感體驗和個性發展,增強了數學學習的趣味性,開放性,強調了數學學習的過程。在教學過程中,凡是學生能獨立思考,合作探究發現的,老師決不包辦代替,學生和學生彼此分享自己的思考、見解,做到了讓學生多動手、多實踐,自主探索,合作學習。
三、說教學過程
本節課我安排了四個教學環節:
。1)創設情境,誘發興趣。
。2)自主參與,探索新知。
(3)應用新知,解決問題。
。4)體驗成功
1)創設情境,誘發興趣
“同學們,今天老師帶你們去鐘表店去看看,你們愿意嗎?”
。ㄕn件展示各種各樣的鐘表面)你們喜歡它們嗎?為什么?
學生回答后,教師揭示課題:是啊,鐘表不僅外形漂亮,還可以告訴我們時間,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有關鐘表的知識。(板書課題:認識鐘表)
你都知道關于鐘表的那些知識?
在這一環節中,通過讓學生說說自己所了解的鐘表的作用并聯系實際談談自己的起床時間,從而讓教師了解了學生收集時間信息的情況,學生更明確了時間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從而激發了學生強烈的求知欲,營造了積極活躍、向上的學習氣氛。
2)自主參與,探究新知
1、認識鐘面
觀察:先讓學生觀察自己的小鬧鐘,看看鐘面上有些什么。
交流:然后在小組內交流討論自己的發現。
匯報:學生匯報觀察及討論結果,教師板書:時針 分針 12個數
討論:時針和分針的區別。
(在匯報觀察結果的時候學生通常會說到秒針,當學生說到秒針的時候應肯定學生觀察得很仔細,同時教師說明秒針走一圈才一分鐘,我們在看時間的時候通常只看時針和分針就可以了,有關秒針的知識我們以后再學習。)
2.教學整時
。1)出示2時的鐘面,讓學生說說表示的是什么時刻?你是怎么知道的?學生說出后教師引導:2點,還可以說成2時。
。2)再出示4時,讓學生再說說是什么時刻,并同桌互相說說自己是怎么知道的。
(3)出示8時,讓學生說說是什么時刻,同時談談這個時刻我們一般該干什么呢?
(4)出示2、4、8時,引導學生小組討論看整時刻的方法,并鼓勵學生把自己的方介紹給大家。
總結:分針指12,時針指向幾就是幾時。
。5)讓學生在自己的小鬧鐘上撥出3時,6時等時刻,并展示給大家看。
3.出示情景圖:小明的一天
(1)師談話:想不到小朋友們的動手能力這么強,下面,我們來看看大家的觀察能力怎么樣?請大家看屏幕上的這張圖,你能馬上說出鐘表顯示的時刻是幾時嗎?聰聰都在干什么?
。2)引導學生討論:為什么會有兩個同樣的時間“9時”? 并說說自已在這兩個時刻的時候分別在做什么?從而向學生滲透一天有24小時和學會用上午下午。
。3)讓學生撥一個自己最喜歡的時刻,并說說在這個時刻自己在做什么,為什么喜歡這個時刻?
4.練習:通過練習鞏固新知。
認識整時說課稿 篇3
一、教材及學生情況分析:
《認識整時》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一年級上冊第七單元第84—87的內容。這是學生在認識20以內數,并結合學生日常生活經驗的基礎上進行學習的,是學生建立時間概念的初次嘗試,也為以后“時、分”及24時計時法的教學奠定基礎。
一年級的學生由于年齡小,剛入學不久,好動、好奇、好玩。大部分學生在學前教育或家庭教育中多多少少都接受過一些關于時間的知識,而且幾乎每個家庭都有掛鐘或手表,鐘面、表面對于學生來說并不陌生。
根據教材的結構和內容分析,結合一年級學生的認知結構及心理特征,我確定本節課的教學目標為::
1、初步認識鐘面,正確區分時針、分針。學會認讀整時,并知道整時的兩種表示方法。
2、通過觀察、交流、操作等活動,培養學生主動探索知識的精神和合作學習的意識。
3、初步建立時間觀念,教育學生從小養成珍惜時間、合理安排時間的良好習慣。
我在研究課標和吃透教材的基礎上確定如下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認識鐘面,正確區分時針、分針;會認讀整時。
教學難點:會認讀整時,會撥整時。
二、教法和學法設計:
一年級小朋友年齡小、好動、好奇心強,為了抓住他們的興趣,激發他們的好奇心,我采用了愉快式教學方法,創設情境,設計了色彩鮮艷的,讓學生在情境中快樂學習。同時我還采用了動像發現教學法,讓孩子們通過合作交流,發現鐘面的結構,這樣既活躍了學生的思維,激發了認知興趣,又能充分發揮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充分尊重了學生的認知規律。
為了更好地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在整個教學過程中,采用觀察發現、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動手操作,讓學生想一想、數一數、說一說、比一比、寫一寫、撥一撥等多種形式,讓學生積極動眼、動腦、動口,引導學生通過自己的學習體驗來學習新知,積極開展本節課的教學活動。
三、教學過程的活動與安排
本課我共設計了五個教學環節:
(一)談話導入,激發興趣
。ǘ┳灾鲄⑴c,探究新知
。ㄈ┞蓜臃潘,課間小憩
。ㄋ模⿲嵺`應用,鞏固提高
(五)總結全課,拓展延伸
1)談話導入,激發興趣
在這個環節中,首先讓同學們猜謎,然后欣賞米老鼠的鐘表店,喚起學生的生活經驗,激發學生強烈的興奮感、親切感。
2)自主參與,探究新知
這個環節我分了兩大板塊來教學:
1、認識鐘面
對于鐘面學生已有較豐富的感性經驗,因此這一內容我設計了三個步驟的學習活動:
第一步驟是觀察比較,初步認識鐘面
讓學生觀察自己的小鬧鐘并與同桌的比一比,看看鐘面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讓學生結合已有的生活經驗初步認識鐘面。充分的讓學生說一說,數一數,主動探索性觀察解決問題,把自己發現的與同桌小朋友交流,合作學習。
第二步驟是合作交流,進一步認識鐘面
創設“怎樣區分時針和分針?”“鐘面上的數字是怎樣排列的?”“鐘面上的指針是按怎樣的方向轉動的?”三個問題情境,在問題引導下組織學生開展有效的小組合作學習,在合作交流中相互借鑒、相互補充,進一步認識鐘面。
第三步驟是梳理總結,深化認識
充分利用多媒體,通過形象生動的演示進一步加深學生對鐘面的認識。
。ㄔO計意圖:關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在自主觀察、合作交流的學習活動中通過自己的學習體驗認識鐘面,充分體現了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原則。)
2、認識整時
認讀整時是本課的.教學重點,會認、會撥整時又是本節課的難點,為了突破重、難點我設計了四個步驟的學習活動:
(1)初步感知整時
創設“樂樂起床”的生活情景,在“樂樂是什么時間起床的”的問題情境中讓學生觀察思考,試認整時。
。2)交流認讀整時的方法,并學習整時的兩種表示方法
從“樂樂起床”的生活情境中抽取掛鐘交流認讀7時的方法,并介紹漢字“幾時”的表示方法;抽取床頭柜上的電子鐘并創設“你還在哪兒見過這樣表示時間的方法”這一問題情境,讓學生從生活中學習電子鐘的表示方法。
。3)比較發現,總結提升
創設樂樂7時起床后,8時去學英語,3時學二胡,6時才回到家的故事情境,練習認讀整時及整時的兩種表示方法,并引導學生比較3個鐘面,在比較中發現共同點,總結出認讀整時的方法。
。4)撥時練習,鞏固提高
設計“老師撥學生認—老師說學生撥—同桌你來說我來撥”的動手操作活動,使學生學以致用,促使知識內化。
(設計意圖: 利用學生熟悉的生活場景喚起他們已有的生活經驗,激發學生主動探究知識的欲望,并引導學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學習活動中主動獲取認讀整時、撥整時的方法,同時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
3)律動欣賞,課間小憩
播放歌曲《時間像小馬車》,讓學生在《時間像小馬車》的旋律中感受時間的飛快。這一環節是根據低年級兒童的身心需要設置的,為下一環節的學習起到調節作用。
4)實踐應用,鞏固提高
1、教材第86頁第1題:連一連。進一步鞏固鐘面與兩種記時方法的聯系。
2、小明的一天。創設 “小明的一天”的生活情境,通過小組學習,說說“小明什么時間在干什么”,評一評“小明的時間安排的合理嗎?”幫助學生建立初步的時間觀念,適時滲透珍惜時間、合理安排時間的教育。并根據“9時小明在學習”“9時小明睡覺了”同樣是9時,為什么做的事情卻不同?提出質疑、誘發思考,在討論交流中滲透時針每天轉兩圈,一天有早晨、上午、下午和晚上這些時間概念。
3、教材第86頁第3題:過1小時是幾時?先讓學生說說現在是幾時,再用彩筆畫出1小時后時針的位置。
4、根據時刻畫時針、分針。
(1)12時。
(2)自己喜歡的一個整時,并說說這個時刻你在干什么。
5)暢談收獲,拓展延伸
1、讓學生說說“這節課你學會了什么?你覺得自己的表現怎么樣?”讓學生對所學的知識進行回顧,并試著做出自我評價。
2、布置作業
。1)為自己設計一款漂亮的手表;
。2)在爸爸媽媽的幫助下,為自己設計一份合理的周末時間安排表。
。ㄔO計意圖:富有挑戰性的作業設計目的在于喚起學生的創新意識和“用數學”的意識,讓學生體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四、說板書設計 : 認識整時
整時 分針指著12,時針指著幾就是幾時。
8時 3時 6時
8:00 3:00 6:00
認識整時說課稿 篇4
一、說教材:
這節課我講的是一年級數學上冊第八單元《認識鐘表》的第一課時“認識整時”。本節課是學生建立時間概念的初次嘗試,也為以后“時、分”的教學奠定了基礎。
本節課所要達到的目標為是:通過觀察、操作使學生初步認識鐘面的外部構成;結合生活經驗總結出認識整時的方法;知道表示時間的兩種形式。培養學生遵守時間,珍惜時間的良好生活、學習習慣。
這節課的重難點是讓學生學會認識整時,會用兩種形式表示同一時間。
二、說教法學法:
在整個教學過程中,通過讓學生猜一猜、看一看、說一說、撥一撥、寫一寫等多種形式,結合多媒體課件讓學生積極動眼、動耳、動腦、動口,引導學生通過自己的學習體驗來學習新知
教學過程:
一)猜謎導入
孩子們,你們喜歡猜謎語嗎?老師就給大家帶來了一個謎語,想猜嗎?(出示課件)“滴噠滴噠,滴噠滴噠,會說沒有嘴,會走沒有腿,它能告訴我們什么時候睡,什么時候起”能告訴我謎底是什么嗎?(鐘表)答對了。這節課我們就共同來“認識鐘表”(出示課題)
二)探究新知
。ㄒ唬┱J識鐘面。
a、請同學們拿出你們的學具表,仔細看看鐘面上有些什么?把你的發現說給小伙伴聽聽。(學生玩學具,觀察鐘面。教師指導。)
b、你們觀察的真仔細,現在請同學們放下手中的學具,一起來看黑板上的大鐘面。把你的發現說給大家聽聽。(貼鐘面)
鐘面有兩根針,一根長的,一根短的。
還有12個數,我們數一數。
鐘面上還有12個大格。
。ń處熜〗Y)我們把又短又粗的針叫時針,又細又長的針叫分針。(板書時針、分針)
同桌拿學具表互相指一指“時針和分針”
(二)認識整時
1、認識
(過渡:我們認識了時針和分針,你知道這些表的時間嗎?)
課件出示7時、3時、6時(學生說出時間)
請同學們再仔細觀察這3個鐘面,看看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生發現分針都指向12。
。◣熜〗Y:當分針指向12,時針指向幾就是幾時。)
2、撥一撥
同桌合作,二人一組撥鐘練習,一人說時間,一人撥。
。ń處熜〗Y:像這樣分針指著12,時針指著幾就是幾時,我們把這樣的時刻叫做整時。)
。ㄈ┯脙煞N方法表示時間
(過渡:日常生活中你還見過哪些表)
1、認識電子鐘。
課件出示生活中的電子表。
學習同一時間用鐘表和電子表怎么表示。師板演7時,7:00,學生板演8時、3時、6時用電子表表示
小結:小圓點后面是兩個零,前面是幾就是幾時。
7時和7:00是一個時刻的兩種寫法,它們是一對好朋友。下面我們就來做一個找朋友的游戲好不好?(老師和學唱“找朋友”。頭飾上時間相同的才是好朋友,可千萬不要找錯呀。時間相同的小朋友握握手做個好朋友吧。問:“1:00,你的好朋友呢?”老師戴上1:00的頭飾,原來在這兒呢!)
認識整時說課稿 篇5
一、說教材
1、教材內容:
《認識整時和幾時半》的內容是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一年級數學上冊第八單元。是學生建立時間概念的初次嘗試,也是“時、分”教學的基礎。
2、教學目標:
根據對教材的分析我確定本節課的教學目標為:
認知目標:使學生認識鐘面和電子表,會讀寫整時和幾十半;
能力目標:在學習過程中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
情感目標:使學生初步建立時間觀念,從小養成遵守時間,珍惜時間,合理安排時間的好習慣;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3、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使學生認識鐘面和電子表,會讀寫整時和幾時半;
教學難點:正確熟練讀出鐘面上所表示的時間。
二、說教法
新課標指出教無定法,數學的教學活動必須從學生的認知特點出發,我注重課內外知識的結合,提前布置任務,并將認整時和幾時半的教學進行揉和,體現知識的聯系與銜接。在本節課的教學上根據他們已有的知識經驗我主要采用了,設疑誘導法;直觀演示法;操作發現法。
三、說學法
有效的學習不是單純的模仿和記憶,而是在探究的過程中構建知識的過程,因此我重視對學生學習方法的培養,采用動手操作法;觀察操作法;合作交流法。讓他們在說一說,指一指,撥一撥等一系列活動中將知識逐步內化。
四、教學流程
1、知識梳理談話導入
同學們,你們看老師帶來了什么?誰和鐘表交朋友了?你來介紹一下你的好朋友好嗎?學生的回答很積極,有的說鐘面的知識,有的甚至說會認鐘表,定鬧鐘等。這樣的導入簡單、親切,通過對知識的簡單梳理鐘面的有關知識,了解學情,啟發不同層次的學生,營造和諧的學習氣氛。
學生活動:我會填
出示沒有數字刻度的鐘面,“剛才你們說的真好,你能填出老師所指位置的鐘面嗎?”這樣簡單的設計培養學生方位的表象。
2、自主參與探索新知
這一環節我設計兩部分,
第一部分認識時間
。1)認整時
“小朋友們,你們誰了解這兩個鐘面朋友?他們表示什么時刻?部分學生學生會準確的說出3時,6時,這時及時進行表揚。讓他們感受成功的喜悅。再讓學生仔細觀察兩個鐘面的時針,分針有什么特點,同桌之間進行交流討論,根據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和剛才的合作得出認整時的方法:分針指12,時針指幾就是幾時。板書。這一設計充分利用了學生的知識經驗,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
學生活動:我會撥
充分利用學具資源,請你拿出手中的小鐘面朋友,找一找時針和分針,撥一撥喜歡的時間,指給同桌看,說給同桌聽。這樣放交手給學生,鍛煉了他們的觀察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同時在交流的過程中,培養了學生的合作意識。
(2)認幾時半
幾時半的教學是本節課的重點,因此我采用先輔后放的方法,讓學生觀察對比8時半與8時整的鐘面有什么不同,讓學生認一認,說一說原因。再用實物鐘演示8時到8時半時針和分針的變化,請學生仔細觀察。在這個過程中感受順時針順序,學生會發現分針走了半圈,時針才走了半格,強調分針走的快時針走的慢。課件出示幾時半的鐘面,“你會認嗎?怎么認的?”最后總結認幾時半的方法:分針指6,時針過幾就是幾時半。
學生活動:我會認
為了鞏固剛剛認識整時和幾時半的知識,我出示漂亮的鐘面進行強答:“這是什么時刻?你是怎么認的?”
2、寫整時、幾時半
“誰已經和電子表交了朋友?你知道它如何表示時間嗎?”根據學生板演黑板上鐘面時間的寫法,教師規范寫法。強調“:”的位置,“:”的左邊表示幾時,右邊表示幾分。幾時半還可以讀作:幾時三十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既體現了學生學的主體,教師又起到了指引點播的作用。
3、聯系生活活學活用
數學來源于生活,賦于生活,用于生活。出示課本上的主題圖,“仔細觀察這些圖,請同桌之間互相說說,小明在什么時間做什么呢?”啟發學生用所學知識解決身邊的問題,體會數學與生活的聯系。
4、鞏固新知拓展應用
。1)你演我猜
教師用肢體示范幾個整時的動作,先讓學生猜一猜,再讓學生學一學,學生樂在其中,將課堂氣氛推向一個高潮。
。2)找朋友
(3)綜合練習
。4)你知道嗎
“為什么都是10時,而小朋友做的事卻不一樣呢?”引導學生仔細觀察、動腦思考,發現第一幅圖是上午10時,而第二幅圖是晚上10。同時我會將知識進行延伸,現在是北京時間上午10整,你們知道美國紐約的小朋友在做什么嗎?這兩個探索性的問題使學生發揮想象,拓展了思維,擴大了信息量。
5、 小結
這一環節讓學生自由發言,說一說本節課的收獲。我再及時總結:一節課馬上就過去了,時間對我們來說很寶貴,我們要珍惜時間,作時間的小主人。使學生建立時間觀念,養成合理安排時間的好習慣。
認識整時說課稿 篇6
一、說教材
本節課所講的內容西師大版教材小學二年級數學下冊第105——106頁例1,例2及相關課堂活動!墩J識鐘表》的知識教學,屬于新授課,授課時數為1課時!墩J識鐘表》是學生在一年級已認識整時、半時的基礎上進一步認識有關鐘表的知識。本節課內容主要是認識時間單位時和分;初步建立1時、1分的時間觀念,知道1時=60分。
二、說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讓學生進一步學習有關鐘面的知識,認識時間單位時和分;結合生活經驗,體驗1分鐘的長短;知道1時=60分。
2.能力培養目標:通過認識鐘面及建構時間單位之間關系的過程,培養學生的觀察、推理、交流和合作的能力。
3.態度和價值觀引導:學習時間,讓學生懂得珍惜時間,利用好每一秒;對自己的生活能做好合理的時間安排。
三、說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認識1時=60分,體驗1分的長短。
教學難點:建構時間換算的過程。
教學設想:通過現實情境引入對鐘表的認識,在提供的教學資源中,通過觀察、操作、交流,實踐等活動,讓學生參與建構活動,再現知識的生成過程。培養學生能力的同時,體現出數學學習的本質來源和數學教學以學生能力培養為主的新理念。用學會的鐘表知識來解釋生活中有關時間的問題,從而實現學習數學的價值。
四、說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鐘面模型每兩個學生一個,紙質鐘面一個,跳繩,秒表。
五、說教法和學法
這一節課的教學對象是二年級的學生,他們年齡小、好動、愛玩、好奇心強,注意力容易分散。為了抓住他們的興趣,激發他們的好奇心,我以愉快式教學方法為主,創設情境,設計體驗游戲,讓學生在參與游戲和活動的感知中愉快學習。
為了更好地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在教學過程中,通過讓學生找一找、數一數、做一做、跳一跳等多種形式,充分調動學生動眼、動耳、動腦、動口的積極性,引導學生通過自己的學習體驗來學習新知,有序開展本節課的教學活動。
六、說教學過程
。ㄒ唬﹦撛O情景,激發興趣多。
1.把全班分成男女生兩組,哪組表現好就前進一大格。比一比,哪組最厲害!
2.課件展示:鐘表的滴答聲,讓學生猜一猜這是什么聲音?
3.媒體演示:北京奧運會開幕儀式場景。場景中有一個顯示8時8分的畫面。
(二)合作探索活動
1.提問。
關于鐘面,同學們都已經知道些什么?
2.觀察鐘面,根據學生回答引導觀察出示鐘面。
(1)指一指鐘面上的時針、分針、秒針。
。2)學生或老師向同學們介紹秒針,(鐘面上最長最細的針,引導學生看一看自己的鐘面,指一指秒針是哪根。)
(3)教師:鐘面上除了時針、分針、秒針外,還有些什么?(數字和格子)
。4)引導學生觀察:鐘面上的大格、小格數及其關系。
3.分別說一說。
分針走1小格和時針走1大格的時間各是多少?
4.撥一撥,看一看,說一說。
當分針走1圈,時針正好走多遠?一大格是多少小格?思考討論:1時等于多少分?
板書:1時=60分。
老師介紹:如何用字母表示時、分?(時可用字母h表示,分用min表示)并引導學生讀一讀、寫一寫這些字母。
5.完成第106頁的填空內容。
。ㄈ┞撓瞪,構建1分的時間概念。
教學例2。
教師:同學們知道1分的時間有多長嗎?我們一起來感受一下吧。
學生活動:
(1)1分大約擊掌多少次?
。2)1分大約跳多少下?
匯報交流活動情況。
(四)活動拓展。
。1)做課件上的練習題。
。2)完成教科書第109頁第3題。你能在1分內完成嗎?
。3)回家后體驗1時有多長,為下節課的學習打下了鋪墊。
(五)小結。
教師: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什么?你有哪些收獲?最后教師引導學生認識到我們應該珍惜我們的每一分鐘,做好時間的小主人!
(六)作業。
數學書109頁第3題、4題。
七、說板書設計
認識鐘表
貼鐘面
1時=60分
1h=60min
八、結束語
因為我的研究能力和研究水平有限,不妥之處,敬請各位領導,各位專家提出寶貴意見。我會繼續努力,取得更大的進步!
謝謝大家。!
認識整時說課稿 篇7
一、說教材:
《認識鐘表》是人教版小學數學一年級上冊第七單元的內容。本節課是學生踏入學校大門后系統學習時間知識的起始課,也是認識鐘表的第一課時。本節課要求學生對整時的認識,是學生建立時間概念的初次嘗試,也為以后“時、分”的教學奠定了基礎。教材在編寫上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出發,讓學生生動具體的學習數學。按照“認識鐘面結構——整時的讀寫法——時間觀念建立”的順序編寫。
時鐘是孩子們了解時間、感受時間最直接的工具,因而設計教學活動《認識鐘表》。我把本節課的目標定為:
1、認識鐘表上的時針和分針,能結合生活經驗學會看整時,掌握兩種表示時間的方法。
2、初步建立時間觀念,養成珍惜和遵守時間的良好習慣。
3、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和有序的思維能力。
重點:能正確讀寫鐘表上的整時,并應用于生活實際中去。
難點:會用兩種表示法表示整時
準備:課件、實物鐘、學具鐘。
二、說教法學法:
這節課的教學對象是一年級的學生。他們年齡小、好動、愛玩、好奇心強,在四十分鐘的教學中容易疲勞,注意力容易分散。根據這一特點,為了抓住他們的興趣,激發他們的好奇心,我采用了一下方法:
1、現代信息技術教學法:充分利用學具和多媒體教學手段,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參與學習。
2、情境教學法:教學中注意創設情境注重學生數學學習與現實生活的聯系,使數學學習貼近生活。
3、實踐探索學習法:教學中設置了有趣的實踐活動,注重學生的情感體驗和個性發展,增強數學學習的趣味性,開放性,強調數學學習的過程。
4、合作學習法:整個教學過程中,做到了讓學生多動手、多實踐,自主探索,合作學習。
三、總體設計:
本節課我安排四個教學環節:
(1)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2)自主參與,探索新知。
(3)鞏固練習。
(4)小結
第一環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我先說出謎語讓大家猜,然后引出課題。目的在于引發學生強烈的興奮感,營造積極活躍的學習氛圍,為學習新知創設良好的情景。
第二環節:自主參與,探索新知。
這一環節,我分了三大步驟來完成:
第一步是整體感知
創設情境——鐘表店開張,讓我們去參觀。
第二步是初步認識鐘面
在這個環節中,我注重利用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引導學生觀察鐘面,主動探索,并把自己的發現與同組小朋友交流。交流的過程中,學生的思維是凌亂的,不容易將知識內化,有的學生只能說出“鐘面上有2根針,有數”等,在教學設計中我充分地考慮到這一點,繼續提問,引導學生仔細觀察。再通過課件演示指針的轉動方向。充分體現了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原則。
第三步是認識整時
雖然有些學生在生活中能認識整時,但概念是模糊的,為了更好的抓住重點,突破難點,我充分利用課件,師生一起觀察,并提出問題,引出結論。再引出整時的兩種寫法。然后,用課件出示3個不同時刻的鐘面,讓學生書寫。
第三環節:鞏固運用,解決問題
這一環節中寓教于樂,溶練習于游戲中,讓學生在玩樂鞏固知識。在這層中我設計了三個活動。
活動一:撥一撥
活動二:找朋友——連一連
活動三:小明的快樂周末
讓學生邊看課件邊說一說,再讓學生評一評他的安排合理嗎?這樣將數學課堂教學變為學生認識生活,認識數學的活動課,體現“數學源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
第四環節:小結
引導學生說你們學會了什么?讓學生對所學知識進行整理、鞏固。教師提出希望。
認識整時說課稿 篇8
一、整體說明教材
。ㄒ唬┱f教學內容:
《認識鐘表》是人教版《小學數學》(第二冊)中的內容。本節課內容是學習“時間的計算”以及“24時計時法”等課程的前提和基礎。因此,學生能否牢固掌握本節課的內容非常關鍵。
(二)學生情況簡析
在一年級上學期,學生已經學會了認讀整時和半時。同時在生活中,學生已積累了大量的生活體驗和實際的認知經驗。因此,我準備采用多媒體課件與組織學生小組合作的方式,利用多數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互教互助,讓每個學生都真正的“動”起來。
。ㄈ┱f教法
本節課采用的教法有觀察發現法、討論法、實際操作法、合作學習法等。
。ㄋ模┙虒W整體的設計理念
本節課的內容多而零亂,我準備采取多種教學方法相結合,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方式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寓教于樂。一方面讓會認讀鐘表的學生保持極高的學習興致,能把自己的經驗具體地表達出來,使之成為自己的知識語言;另一方面也讓還不會看鐘面的學生能在愉快、和諧、自主的環境中主動接受知識。本節課的練習部分是本著“數學來源于生活,而應用于生活”這一原則而設計的。
二、說教學目標:
。ㄒ唬┲R目標:使學生認識時間單位“時”、“分”,初步體會“時”、“分”的實際意義,掌握1時=60分;認識用“x:xx”表示的時刻,會讀寫鐘面上的時刻。
。ǘ┠芰δ繕耍和ㄟ^觀察、操作、思考、討論等活動,初步培養學生主動發現問題、探究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及合作學習的精神。
。ㄈ┣楦心繕耍航逃龑W生珍惜時間,能合理地利用時間。從小養成良好的生活、學習習慣。
三、說教學重點及難點:
。ㄒ唬┙虒W重點:能正確讀寫鐘面上所表示的時刻。
(二)教學難點:正確讀出鐘面上接近整點的時刻。
。ㄈ╇y點的突破:針對“能正確讀出鐘面上接近整點的時刻”這一難點,我準備采用生動可愛的動畫形象來引發學生的興趣。置學生于積極的觀察、分析和小組辯論活動之中。這樣,不僅能激起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還能培養學生合作學習的精神。
四、說教學流程
(一)復習導入,喚起學生已有知識經驗
1、整時時刻的認讀
2、用看圖說話的方式,以引導學生說明“一位小學生的作息時間”來導入課題,使學生自然而然地進入學習狀態。
(二)交流、辯識、探究新知
1、認識鐘面,了解有關鐘面的基礎知識。
首先,在教學中,我利用鐘面模型的課件以及學生手中的實物,讓學生仔細觀察,解決教師提出的幾個問題。給學生提供展現自我的機會,滿足學生的表現欲望。使得學生在解決問題中逐步建立起“我能行”、“我真的很棒”的信念。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獨立觀察、思考、表達的能力。
其次,讓學生認識1分鐘,并通過“數一數自己的脈搏在一分鐘里能跳動多少次”活動來體驗一分鐘的長短、教育學生珍惜時間。
然后,交代1小時的概念,引導學生通過觀察、思考、討論得出時、分之間的進率關系(1時=60分)。從而為以后的時間計算打下堅實的基礎。
2、合作學習如何看鐘面
利用多媒體課件來輔助教學,演示在9:00時刻的基礎上表針走到9:05的過程,讓學生目睹“分針走過9時整后,又繼續走了5小格,這就是9時零5分。再依次出現6時10分、7時30分讓學生認讀。
在這部分內容中,“正確讀出鐘面上接近整點的時刻”是本課難點所在,針對這一難點,我利用兩個可愛的小動物爭論的場面,引導學生進入小組辯論活動。讓學生在觀察中比較、在交流中發現,在操作中提高,總結規律、突破難點。而且使學生警惕自己在以后的練習中“千萬別做那只小笨豬!”
解決這一難點后,大量的認讀鞏固也至關重要。在這一環節,我利用多媒體課件中可以調動的鐘表及學生手中的實物,繼續采取學生互動的方式,以小組為單位,生生互考、互練,將以往的“學數學”轉變為“做數學”,讓全體學生都有交流的空間。達到能熟練認讀鐘表和提高學生動手操作能力的目的。
(三)鞏固、應用知識。將數學還原回生活,使知識在實踐中得到升華。
整個練習部分以闖關形式出現,極具挑戰性的題目可以充分發揮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
第一關:“把顯示相同時間的電子鐘和鬧鐘用線連起來”的問題設計,意在鞏固剛剛學過的內容。
第二和第三關:“找出分針和時針”的問題設計,目的是使學生對新學的知識融會貫通。
第四關:“選擇合適的時間再用線連起來”的問題設計,為的是強化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意識,提高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
。ń虒W效果預測:本節課內容雖然多而零亂,但并不難理解,只要學生認真觀察,思考;教師把握好講課的速度,學生應有一定的能力扎實地掌握。同時,我們也不能期望以往不會認讀鐘表的學生僅僅在一節課中就把有關時間的知識全部熟練掌握。尤其是像認讀3時55分這樣的難點。而且,在學習了非整時時刻的認讀后,還有可能引起個別學生學習上的負遷移?赡軙颜麜r的時刻讀成“x時60分”等等。這就有待于進一步學習、鞏固和提高。)
認識整時說課稿 篇9
一、說教材
1、本節課在教材中的地位、作用和意義。
“認識鐘表”這一內容是學生在日常生活對鐘表多少有些認識的餓基礎上進行教學的。通過本節課內容的教學,使學生初步認識鐘表面,會看鐘表上的整時數,能判斷大約幾時。從小建立時間觀念,養成有規律作息和珍惜時間的良好行為習慣,為以后繼續教學時、分、秒得有關知識奠定基礎。
2、本節課的教學目標:
根據新課程標準和教材特點,結合低年級的實際規律,我確定本節課的教學目標為:
。1)初步認識鐘面,認識時針和分針
。2)結合生活經驗,會看、會寫鐘表和電子表上正式的時刻,初步建立時間觀念,從小養成珍惜和遵守時間的良好習慣。
。3)通過撥表、觀察等實踐活動、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體會到學習數學的樂趣。在這些活動中形成初步的觀察、分析、推理的能力。
2、本節課的教學重點、難點:
根據以上分析,我確定本節課的教學重點是:充分認識鐘面的外部構成,掌握認讀整時的方法。
教學難點是:正確說出鐘面上所指的整時。
二、說教法
這一節課的教學對象是一年級的學生。他們年齡小、好動、愛玩、好奇心強,在四十分鐘的教學中容易疲勞,注意力容易分散。根據這一特點,為了抓住他們的興趣,激發他們的好奇心,我采用了愉快式教學方法為主,創設情境,設計了鐘表舞和多種游戲,讓學生在游戲和活動中學習。同時我還讓孩子們通過談鐘合作交流發現鐘面的結構,這樣既活躍了學生的思維,激發了認知興趣,而且充分發揮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
三、說學法:
這節課的學法是教學設計的亮點,我拋棄了傳統的滿堂灌、老師說,學生聽的教學方法,而是以學生為本,倡導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本節課通過觀察、動手操作及交流等活動,學生初步具備了探究能力,學生以同桌為單位,進行合作學習,喚醒學生的學習意識,挖掘學生的潛能,調動其積極性和主動性,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精神。
四、說教學流程
為了突出重點,突破準點,達到既定的教學目標。我安排了四個環節:活動導入、激發興趣--獨立觀察,認識鐘面--情境導入,認識時刻--練習游戲、鞏固知識。
(一)活動導入,激發興趣
1、通過動作、聲音、畫面揭示課題。
(1)全班起立,跟著音樂律動"鐘表舞"。
(2)(播放鐘面的"滴答"聲)
師:聽!這是誰的聲音?
師:看,老師今天還帶來了哪些客人?
(課件展示各種各樣的鐘表面)你們喜歡它們嗎?為什么呀?
師小結:鐘表不僅外形漂亮,而且還能幫助我們掌握時間!鐘表在生活中作用可大了。這節課,我們就來認識鐘表。板書課題:認識鐘表
。ǘ┆毩⒂^察,認識鐘面
1、組織學生獨立觀察學具鐘,合作、交流、探討初步認識鐘面(課件出示鐘面)
(1)引導學生獨立觀察:仔細看看鐘面上有些什么?
(2)小組討論:把你看到的跟組內的小朋友說一說。
(3)指名匯報:誰愿意把自己看到的跟大家說一說。
2、進一步認識鐘面
(1)學生跟著課件數12個數字。
(2)介紹時針和分針
①教師介紹。
、谥该麑W生上臺跟大家描述時針和分針
③同桌之間互相指一指,說一說。
。ㄈ┣榫硨耄J識時刻
師:認識了鐘表這個朋友,就讓它帶著我們一起去看看"樂樂的一天吧!"看她是怎樣安排自己一天的生活的!
1、觀看"樂樂的一天"的錄像
2、初步認識時刻。
出示起床圖、上課圖、做操圖、吃飯圖。
3、撥時刻、找規律。
。1)學生教老師撥鐘
(2)請學生撥鐘展示。
師:(指名上臺)你是怎樣撥的?帶著大家一起撥,好嗎?
。3)學生獨立撥鐘,邊撥邊說給同桌聽聽。
(4)你們撥這幾個時刻的過程中,發現了什么相同的地方?(分針指著12,時針指著幾,就是幾時)
4、鞏固時刻的認識方法。
。ǔ鍪究磩赢嬈漠嬅妫X圖,學生說時刻、并說說是怎樣認的。
5、教學寫法。
。1)學生觀察
師說:除了這樣的鐘,樂樂家里還有一塊電子表,想看看嗎?(播放錄相)(出示課件)師說:電子表是怎樣表示7時的呢?
(2)教師示范寫法
(3)學生嘗試寫時刻,指名板書,集體反饋
。ㄋ模、練習游戲,鞏固知識
1、找朋友(練習十六第一題)
。ㄕn件出示4個鐘面和四個時刻)讓學生通過觀察找到了好朋友
2、撥鐘面
(1)出示1:00,11時,學生撥鐘。
(2)師說時刻,學生撥12時。
(3)撥一天最喜歡的時刻,給小伙伴認識。
3、游戲--開火車
。1)(課件展示火車站情境圖,出示5時的鐘面),現在是幾時?再過1小時是幾時?學生拿著車票排隊作"開火車"的游戲。
。2)師問拿著8:00火車票的學生:你怎么沒上車?還差幾個小時就是8時?
4、教育故事。
。ǔ鍪井嬅妫阂粋學生在睡覺,一個學生在趕路)最后一列火車都開走了!可是小華,小剛還沒上車,這是怎么回事呢?你們想對他們說什么呢?
師:是呀!時間是多么寶貴呀!我們一定要遵守時間,珍惜時間。ā稌r間是小馬車》的歌聲響起)
5、小結體驗
師:今天我們又學到了什么本領?
師:學到了這些本領,你一定能當鐘表設計師了吧?每人在墻上白紙上設計一個鐘表。(學生在輕快的音樂中畫鐘表,自由在交流)你們可真是棒極啦!讓我們跟著音樂來跳舞吧!
五、說板書設計
根據本課的教學目標,為了突出教學重點、難點我設計板書如下:
認識鐘表
數字(12個)
鐘分針—長、細面時針—短、粗整時8時8:00
六、說教學評價
關注人是新課程的核心理念--"一切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在教學中的具體體現。它意味著關注每一位學生;關注學生的情緒生活和情感體驗,關注學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養成。在本節課中充分體現了這一核心理念。
認識整時說課稿 篇10
一、說教材
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認識鐘表》,我將從教材,教法和學法,教學程序三個方面進行說課。
首先,我對本節教材進行一些分析!墩J識鐘表》是人教版小學數學一年級上冊教第7單元的內容。本節課是認識鐘表的初始課。
根據上述教材結構與內容分析,考慮到學生已有的認知結構心理特征,制定如下教學目標:
。1)使學生結合具體的生活情境,引導學生在觀察與對比中會認、讀、寫整時。
。2)在經歷制表、認表、記錄時間的過程中,感受數學的簡潔美,并在這個過程中培養學生觀察與表達的能力。
。3)使學生在探索鐘表的過程中,體會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引導學生感受時間的寶貴,教育學生要珍惜時間,按時作息。
本著課程標準,在吃透教材基礎上,我確立了如下的教學重點和難點。認識整時、記錄整時是本節課的教學重點。對特殊時刻的認識是本節課的教學難點。
二、說教法和學法
從學生已有的知識水平和認識規律出發,為了更好的突出本課的教學重點,化解難點,我采用了以下教法和學法:
(1)直觀演示,操作發現:我利用直觀教具和多媒體的演示,引導學生觀察比較、操作討論,使學生在豐富感性認識的基礎上探索新和理解新知。
(2)巧設疑問,體現兩“主”:我通過設疑,指明學習方向,營造探究新知的氛圍,有目的,有計劃,有層次地啟迪學生的思維,使學生在觀察、比較、討論、研究等活動中參與教學全過程,從而達到掌握新知和發展能力的目的。
。3)運用遷移,深化提高:運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使課堂的學習活動成為對他們原有經驗的總結和提升。從而使學生主動學習、掌握知識、形成技能。
(4)通過本課的學習,使學生學會觀察、比較、歸納、概括,讓學生主動探索、主動交流、主動提問。
三、說教學過程
為體現本課的設計理念,我構建了自主探索性的課堂教學模式,即“設疑激情、引導探索、應用提高、交流評價”。
1、質疑激趣
同學們,你們都幾點起床?你是怎么知道時間的?
這里有12個數學寶寶,你能把它們送到鐘表的家嗎?
生活化、活動化的問題情境容易引發學生的興趣和問題意識,使學生產生自主探索和解決問題的積極心態。這個質疑的環節,一方面快速指明學習方向,營造和激發學生探究新知的氛圍;另一方面快速對學生已有的認知水平和知識經驗做一大概了解,便于調整后面的教與學。
2、引導探索
(1)初步認識整時:首先讓學生試著說出小明做事的時間,然后板書課題:整時,然后引導學生對比觀察這些整時的特點,學生討論交流后歸納出:分針指向12,時針指向幾就是幾時。并讓學生撥一撥,說一說。
。2)認識特殊時刻:首先讓學生觀察6時和12時,引導學生質疑討論:時針和分針的位置有什么特點?最后歸納出:12時,時針和分針都指向12,看起來像一根針。而6時,時針和分針在一條直線上。并讓學生自己撥一撥,說一說這個時刻自己在做什么?
。3)記錄時間:首先讓學生嘗試用自己的辦法記錄時刻,在學生展示交流多種記錄方法后,老師引導學生歸納出:漢字記錄法和數字記錄法。并讓學生用這兩種方法記錄時刻。
認識整時和記錄整時,讓學生充分經歷了操作、觀察、比較、歸納等數學活動與數學思考,既培養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也突破了本節課的重點和難點。
3、應用提高
針對本課的教學重點和難點,我有層次、有針對性地設計三個層次的練習:
。1)基本練習:
第一道:記錄小明的一天中做事的6個時刻,并思考:兩個9時,
小明為什么做的事不一樣?
第二道:快樂的周末(連線)。
在此,用學生最熟悉的生活情境,既能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又可以再次練習認和寫整時。
(2)變式練習:
下面的時間對嗎?如果不對,請改正。
用判斷的形式,讓學生來鞏固練習整時。這種變化的練習形式,一方面可以對學生的思維有所挑戰,也可以從另一個角度去練習認和寫整時。
。3)拓展練習:
過1小時是幾時?
這是有難度的一道練習題,學生一要認識整時,二要知道過1小時是指哪個時刻?目的是提升學生的思維品質,訓練學生解決問題的靈活和多樣性。
4、交流評價:
今天這節課我們學習的什么內容?
你學會了什么?你感覺自己表現如何?
你有什么收獲?
學生通過自主探索性學習,獲得了新知識、新經驗,無論是認知,
還是情感,都全方位地得到發展,再通過交流評價引導學生愉快地交流活動中的感受和經驗,交換意見與看法,讓學生在交流中認識自我。
四、說板書認識整時
7時9時10時
7:00 9:00 10:00
分針指向12,時針指向(),就是()時。
這是本節課的板書設計,設計的目的是重點突出。
整節課,我以科學的發展觀,遵循學生的認知和心理特點,從學生的已有經驗出發,讓學生親身經歷把實際問題抽象成數學模型并進行解釋與應用的過程,學生在獲得對知識的理解的同時,也在思維能力、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等多方面得到進步與發展。真正促進學生全面、持續、和諧的發展。
說課到此結束,謝謝!
認識整時說課稿 篇11
一、說教材:
《認識鐘表》一課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一年級上冊的內容。本節課要求學生對整時的認識,是學生建立時間概念的初次嘗試,也為以后“時、分”的教學奠定了基礎。教材在編寫上注意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出發,讓學生生動具體的學習數學。按照“認識鐘面結構——整時的讀寫法——時間觀念建立”的順序編寫。
一般來說,一名
6、7歲的兒童每天起床、吃飯、上課都要按照一定的時間進行,這樣在生活中潛移默化就感知到了時間這一抽象概念的存在。因此,我把本節課的目標定為:
1、知識目標:認識鐘表的時針和分針,學會看整時,學會兩種表示整時的方法。
2、能力目標:通過觀察、操作、討論等活動,培養學生主動探究的精神。
3、情感目標:對學生進行珍惜時間的教育,引導學生通過所學的知識合理安排自己的時間,做時間的主人。
重點:充分認識鐘面的外部構成,掌握認讀整時的方法; 難點:正確說出鐘面上所指的整時。
二、說教法學法:
這一節課的教學對象是一年級的學生。他們年齡小、好動、愛玩、好奇心強,在四十分鐘的教學中容易疲勞,注意力容易分散。根據這一特點,為了抓住他們的興趣,激發他們的好奇心,我采用了愉快式教學方法為主,創設情境,設計了多種游戲,讓學生在游戲和活動中學習。同時我還采用了實踐探索學習法,讓孩子們通過看鐘、撥鐘合作、交流發現鐘面的結構,這樣既活躍了學生的思維,激發了認知興趣,而且充分發揮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為了更好地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在整個教學過程中,通過讓學生撥一撥、說一說、做一做、找一找等多種形式,讓學生積極動眼、動耳、動腦、動口,引導學生通過自己的學習體驗來學習新知,積極開展本節課的教學活動。
三、說教學過程
本節課我安排了三個教學環節:
。1)創設情境,誘發興趣。
(2)自主參與,探索新知。
(3)應用新知,解決問題。
第一層:創設情境,誘發興趣。
在這個環節中,我首先出示小明每天遇到了一個難題:小明媽媽天天早上叫小明很辛苦,請小朋友想辦法?這樣引出課題。目的在于引發學生樂于助人,營造積極活躍向上的學習氛圍,為學習新知創設良好的情景。其次,課件出示一些漂亮的鐘,教師提問:你們喜歡它們嗎?為什么?學生回答后,教師揭示課題:是啊,鐘表不僅外型漂亮,還可以告訴我們時間,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有關鐘表的知識。
第二層:自主參與,探索新知
1、認識鐘表
設計這一環節時,我注重給學生提供觀察與思考,發現與表達的空間,注重給學生提供動手實踐、自主探索的機會,我這樣設計的目的是激發學生自主參與的意識,培養學生動手實踐的能力。
先讓學生觀察鐘面,看看鐘面上有些什么,然后小組交流學生匯報觀察結果, 教師板書:時針 分針 12個數
在匯報觀察結果時,課件出示:又粗又短是時針,又細又長是分針。有的學生說到了秒針,我肯定學生觀察得很仔細,我們看時間的時候通常只看時針和分針就可以了,有關秒針的知識我們以后再學習。
2、教學整時
這一環節在教學形式上應重視學生的獨立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有機結合,因此在課堂中我讓學生根據自己的思維方式去探究、去發現、去再創造,使每個學生都有一塊屬于自己的思維拓展空間。
出示2時的鐘面,讓學生說說表示的是是什么時刻?你是怎么知道的?
再出示4時、8時讓學生說說是什么時刻,然后再提問:2時、4時、8時的鐘面上,都有什么共同的特征?分針都指著什么數?你能用一句話說說看整時的方法嗎? 小組討論看整時的方法,通過討論發現分針長長指12,時針指幾就幾時。學生個性化的思維,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接著讓學生在自己的學具鐘上撥出3時,6時,師說時間生撥,同桌互考等通過撥規定的時刻進一步鞏固看整時的方法。
3、學習時刻的另一種表示法——電子表示法 教師出示有許多鐘表的課件,讓學生發現了一個不同的鐘表——電子表。
接著出示鐘表和電子表表示的時刻,讓學生觀察,看看有什么發現?然后教師再提問:電子表是怎樣表示時間的?像電子表這樣表示時刻的方法你還在哪里見過?你能試用這種方法表示3時嗎?
學生試著用電子表示法寫時間。教師小結出用電子表表示時間的方法,為了鞏固知識,我緊接著出示8時、10時讓學生用兩種表示時間的方法。
第三層:課間休息
這一環節是根據兒童的年齡和身心的需要設置的,讓學生拿尺子舉起當分針,另一只手當時針做3時、6時、9時、12時游戲,同時也讓他們輕松輕松,為下一環節的學習起到調節作用。
第四層:應用新知,解決問題
在這一環節中寓教于樂,溶練習于游戲中,讓學生玩樂中鞏固知識。
認識整時說課稿 篇12
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認識鐘表》。下面結合佛山市數學說課改革的新果實,我著重從研究和教學這兩個方面對本課的教學進行闡述。關于研究,我從四個方面進行分析。
1、說聯系:
《認識鐘表》是人教版小學數學一年級上冊第七單元的內容,本節課要求學生對整時的認識,是學生建立時間概念的初次嘗試,也為以后“時、分”的教學奠定了基礎。教材在編寫上注意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出發,讓學生生動具體的學習數學。按照“認識鐘面結構——整時的讀寫法——時間觀念建立”的順序編寫。
2、說目標:
一般來說,一名6歲的兒童每天起床、吃飯、上課都要按照一定的時間進行,這樣在生活中潛移默化就感知到了時間這一抽象概念的存在。因此,我把本節課的目標定為如下:
3、說學情
關于學情,我從兩個方面進行分析,分別是共性學情還有個性學情。
一年級的學生好動愛玩、好奇心強,在四十分鐘的教學中容易疲勞,注意力容易分散。根據這一特點,為了抓住他們的興趣,我采用了愉快式教學。創設情境,設計了多種游戲,讓學生在游戲和活動中學習。這樣既活躍了學生的思維,激發了認知興趣,而且充分發揮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
4、說重難點
根據學生的心理特點和認知起點,我確定本節課的教學重點難點如下:
5、說教材處理:(教材處理)
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我對教材進行二度開發以及再創造。我以猜謎語的形式引入新課,讓學生猜出是鬧鐘,再來欣賞生活中常見的鐘表。這樣引出課題,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營造了一種積極活躍的學習氛圍。接著,我出示教材中“媽媽叫孩子起床”的情境圖,目的是讓學生在具體情境中認識鐘面和電子表。并將鐘面和電子表表示時間的方式對照出現,讓學生加深對整時的認識。最后,我會出示基本練習題和課堂檢測題。通過讓學生想一想、數一數、說一說、寫一寫等多種形式,讓學生積極動眼、動耳、動腦、動口,引導學生通過自己的學習來體驗新知。
基于以上分析,我設計了本課的教學環節如下
6、說新知教學的創新點
下面,我將以其中的一個教學環節來談談我的教學設想。在“自主參與,探索新知”這個環節中,我提出了3個問題,然后引導學生觀察手上的鐘面模型,看看有什么發現?在討論活動中,充分讓學生說一說,數一數,主動探索、觀察解決問題,把自己發現的與同桌小朋友交流,這樣更能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在課堂上我還采用了電腦輔助教學,讓時針和分針作自我介紹,用充滿童真的語言來吸引孩子。這樣的組織讓學生的思維有序了,這比教師直接給予答案,更能使學生記憶深刻。為了更好的抓住重點,突破難點,我將3個鐘面貼在黑板上,學生通過觀察對比、討論交流,最后得出:這三個鐘面的分針都指12,引導總結出:當分針指12,時針指幾就是幾時。為了更好的讓學生參與到學習活動中來,我準備了12張卡片,上面有不同形式表示的時間。我把這12張卡片隨機放到學生的桌子上。當音樂響起,有卡片的同學就要找朋友,相同時間的就是好朋友。(課件播放《找朋友》的音樂,其他孩子一起拍手唱,12個孩子開始找朋友)通過這個游戲活動,讓學生在“玩”中學,“玩”中悟,達到樂學的境界,更把整節課的學習氛圍推向高潮。
7、說練習處理
設計合理的練習是課堂教學的必要組成部分。關于本課的練習設計,我把教材提供的做一做和練習十九第一題作為基本練習。(背)
1、我用課件出示小明愉快的一天,讓學生邊觀察邊互相說“小明什么時間在做什么”,“為什么有兩個9時呢”。這樣將數學課堂教學變為學生認識生活,認識數學的活動課,體現“數學源于生活,賦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
2、連線題是一個基礎鞏固練習,讓學生動手在書本上連一連,并個別提問學生。這樣的設計,讓學生進一步鞏固鐘面和兩種記時方法的聯系。
接著進行的是有趣的提高練習,我出示12時的鐘面,并用小動物的談話來引出問題:小猴家的表真的壞了嗎?讓學生展開激烈的討論。然后我再拿出教具鐘表,請一位同學上來撥一下12時,這時大家都會發現原來12時的分針和時針是重合在一起的。
3、最后進行的是拓展練習
我會出示教材87頁的第8題,讓學生說出前四個鐘面的時間分別是什么,并寫在圖的下方。然后動動腦子,你發現了它們之間存在什么規律。當學生發現后面的時間比前面的增加了1小時,就能推理出第五個鐘面是1時。
接著我們一起來聽一聽《小豬和小狗的故事》,聽完后我會提問學生,你是喜歡小豬還喜歡小狗呢?為什么呢?通過這個故事,不但讓學生學會了看時間,更應該做到合理安排時間、珍惜時間。
接下來,我跟全班同學一起來欣賞《我國古代計時工具》。觀看這個視頻,不但可以拓展學生的知識面,感受古代人的聰明才智,更大大增加了課堂學習的樂趣。
8、說教學評價
新課程標準指出:“對數學學習的評價要關注學生學習的結果,更要關注學習的過程”
因此在這節課里,我主要采用了以下的教學評價:一學習過程的評價。整個教學過程中,我不僅用點頭、微笑、激勵的語言來評價學生,還采用多種方法鼓勵學生積極發言,并給予學生充分的肯定,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二學習效果的評價,在“小結內化,反思收獲”這個環節,我先讓學生說一說:在這一節課里你有什么收獲?讓學生對所學知識進行回憶、鞏固。為了更好地鞏固所學知識,我有針對地設計了課堂檢測題,能有效地了解學生對課堂知識的掌握情況,提高了課堂教學質量。
“引導探究學習,促進主動發展”,在這樣的新課改思路下,我深有體會!我愿盡最大的努力與課改一同成長、前進。
以上是我對《認識鐘表》這部分知識的分析與教學設計,我的說課到此結束,謝謝!
【認識整時說課稿】相關文章:
認識整時說課稿07-08
《認識整時》說課稿09-22
《認識整時》說課稿01-24
認識整時說課稿11-29
關于《認識整時》說課稿07-19
認識整時說課稿范文11-01
認識整時和幾時半說課稿11-05
《認識整時》說課稿范文(精選3篇)10-03
小學教案《認識整時》說課稿3篇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