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次品說課稿
一、說教學內容
《找次品》是人教版數學五年級下冊第七單元數學廣角的內容。現實生活生產中的“次品”有許多種不同的情況,有的是外觀與合格品不同,有的是所用材料不符合標準等。這節課的學習中要找的次品是外觀與合格品完全相同,只是質量有所差異,且事先已經知道次品比合格品輕(或重),另外在所有待測物品中只有唯一的一個次品。
《找次品》的教學,旨在通過“找次品”滲透優化思想,讓學生充分感受到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優化是一種重要的數學思想方法,運用它可有效地分析和解決問題。本節課從3個、5個、9個待測產品中找出一個次品,以操作活動為載體,讓學生通過觀察、猜測、試驗等方式感受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初步體會運用優化策略解決問題的有效性,感受數學的魅力,培養觀察、分析、推理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說教學目標
1、讓學生初步認識“找次品”這類問題的基本解決手段和方法。
2、學生通過觀察、猜測、試驗、推理、驗證等活動,體會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及運用優化的方法解決問題的有效性。
3、感受到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廣泛應用,嘗試用數學的方法來解決實際生活中的簡單問題,初步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三、本課教學重點、難點
理解用天平測次品的方法,初步學會運用最優化的方法解決實際問題。
四、說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入課題。
在出示課件(3瓶口香糖)提出問題
1、哪個辦法能最快幫小明找出少了一顆的那瓶口香糖?
辦法一: 用手掂一掂。
辦法二:每瓶都倒出來數一次。
辦法三:用秤稱一稱。
2、根據學生的回答提問,你會選那種秤?從而引出天平。并模擬天平找次品的過程。
這樣做的設計意圖:引導學生根據次品的特點發現用天平“稱”的方法最好,知道并不需要稱出每個物品的具體質量,而只要根據天平的平衡原理對托盤兩邊的物品進行比較就可以。 通過身邊生活實例,為學生創設問題情景,讓數學問題生活化,從而吸引住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充分感受到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調動他們的探究興趣,為后面的教學做好鋪墊,使學生進入最佳的學習狀態。 。
3、層層推進,怎樣從這5瓶里找出少一顆的那瓶呢? 如果是9呢?,并且在9個中找次品的過程中滲入優化思想,讓孩子們尋找優化策略,接下來讓學生再用12進行驗證,加深了學生的體驗。整個教學過程注重讓學生經歷了探索知識的過程,使他們知道這些知識是如何被發現的,結論是如何獲得的'。在此過程中知識層層推進,步步加深,讓孩子的推理能力慢慢地達到一定的高度,思維也不至于感到困難。學生通過合作,尋求最佳方案,把學生的學習定位在自主建構知識的基礎上,建立了“猜想——驗證——反思——運用”的教學模式。讓學生體驗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及運用優化的方法解決問題的有效性。培養學生的自主性學習能力和創造性解決問題的能力。
最終的總結,老師不把現成的答案或結論告訴給學生,而是試圖創設出問題情境,引發學生認知上的矛盾、沖突,激起學生探求知識經驗和事理的欲望,繼而調用已有的知識經驗和生活積累,提出解決問題的猜想和策略,并通過觀察、實驗、操作、討論、思索等多種活動進行研究檢驗。在研究性數學學習中,知識不再是被學生消極接受的,而是學生自身積極地、主動地去探求獲取的。學生在教育教學中是發現者、研究者,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
【找次品說課稿】相關文章:
《找次品》說課稿02-19
找次品的說課稿05-11
找次品說課稿11-06
《找次品》的說課稿04-05
找次品說課稿范文06-23
《找次品》說課稿范文08-17
小學數學《找次品》說課稿05-24
找次品數學說課稿05-26
找次品小學數學說課稿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