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數學小數點說課稿
一、教材分析:
小數點移動是小數知識的一個重要內容,小數點的位置移動引起小數大小的變化是小數的又一性質,它主要研究的是小數點移動如何改變小數的大小。它不僅是小數乘除法計算的依據,也是小數和復名數相互改寫的重要基礎。通過學習,有助于培養學生用聯系變化的觀點來認識事物,并為以后學習小數的乘除法作好鋪墊。
二、教學設想:
小數點的位置移動引起小數大小變化這個知識點教材一共安排了3個例題,例5是根據主題圖所提供的材料得到一組數據,通過觀察發現小數點移動的規律;例6和例7是小數點移動的運用。學生已經掌握了小數的意義、小數的性質和小數大小比較,根據對班級學生的接受能力的了解,本節課要完成的是例5的學習,通過觀察、概括,得出小數點移動的規律,并能進行簡單的運用。具體的運用、尤其是擴大和乘法、縮小和除法之間的聯系及移動過程中位數不夠應補0這幾個難點放大到下節課學習。
三、教學程序簡析:
(一)比較大小,設疑:
在○里填上、或=。
(1)0.540○0.54(2)2.8○2.8000
(3)3.26○32.6(4)6.19○61.9
老師想讓第3題和第4題也用等于號連接,你覺得這個想法可行嗎?說說你的辦法。
部分學生通過預習或其他渠道,會想到采用小數點移動的.辦法。這時的教師不用深問為什么,只要點出“原來小數點的移動會引起小數大小的變化”,自然地進入了知識的探究環節。
(二)規律探究:
1、創設情景,激趣引入,明確目標。
(1)我要學生先看一個小數點移動的動畫:孫悟空的金箍棒由短變長,消滅了妖怪。
小孩子好動,喜歡動畫,這一環節設計能有效地把學生的精神集中起來,并通過動畫,讓學生初步感知小數點位置的移動會引起小數大小的變化,為探索有什么變化規律作好準備,在心理上產生強烈的“我要探索”的沖動。
(2)我讓學生猜想一下,小數點向右移動,小數的大小會引起什么變化呢?
鼓勵學生大敢猜想,使學生對探究規律產生濃厚的興趣,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欲。
2、由扶到放,給學生探究的時間和空間:
這一環節是課堂教學的主體部分,是學習知識,培養能力的主要途徑之一,是一節課的關鍵環節。為了分散難點,我安排三個層次:
(1)給學生明確的探究指向:0.09米與0.009米相比,小數點向哪邊移動?移動了幾位?小數的大小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考慮到學生的實際情況,我采用了由扶到放的教學策略。如果直接讓學生整體觀察,自主探究,那即便學生形成了正確的思路,也不大可能用新教材中的規范語句加以表述。這樣在較長的一段時間后,原有的零碎的不規范的表述會對學生造成一定的負面影響。
(2)自主探究0.9米、9米與0.009米相比,小數點的移動情況與小數大小的變化情況。
有了上一環節的教學,學生對問題的探究方向十分明了,這時可考慮到提問的廣度。
(3)既然知道了小數點向右移動的規律,那你會聯想到什么?小數點向左移動又有什么規律呢?
讓學生自己設疑,想到了小數點也可以向左移動,而移動的位置與引起小數大小的變化情況完全放手,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動者。
(三)簡單運用:
數學規律的應用是一個從抽象到具體的過程,在學習中感知規律,理解規律,在應用中鞏固規律。在練習的設計中,我有條理、有層次、有延伸,為下節課的學習作好準備。
四、教后反思:
課程標準告訴我們,數學學習過程要讓學生經歷將實際問題抽象成數學模型,并進行解釋與應用的過程,應引導學生主動地進行觀察、猜測、推理與交流,而“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應成為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在課堂教學中,我通過多種形式的學生活動,促使學生動手、動腦、動口參與學習活動,努力使課堂教學形成學習高潮:導入新課時鼓勵學生猜想的心理高潮,動手操作時的探究高潮,歸納結論時的思維高潮,綜合練習時的活動高潮。
但現實是比較殘酷的。新教材中對小數點位置的移動規律采用了與以往不同的說法,而我們的學生或多或少地聽到過“擴大幾倍”“縮小幾倍”的說法,本節課也想到了要把這種說法改過來,但缺乏了思維的深度,只是讓學生跟著說,應該利用好以毫米為單位的整數間的大小關系,幫助學生理解。以致于部分板書成了空擺設。
由于小數點移動是本單元的難點之一,因此在得出了規律后,簡單的運用必須跟上。想到了動手操作的必要,于是要求學生在本子上移動,自己也在黑板上做示范(課件不會做),但課后想到了這樣的操作顯得有點蒼白,其實可以讓學生準備好數字卡片、小數點卡片,來個實物操作,學生理解移動的效果會更好。
課堂語言有待簡練與規范。
【小學數學小數點說課稿】相關文章:
小數點移動小學數學說課稿06-29
《小數點搬家》小學數學優秀說課稿05-28
《小數點搬家》小學數學說課稿05-29
調皮的小數點小學數學日記06-29
小學數學作文調皮的小數點12-17
《小數點搬家》說課稿11-14
《小數點搬家》的說課稿06-28
小數點搬家說課稿08-21
《小數點搬家》說課稿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