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三年級美麗的小興安嶺第二課時說課稿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說課稿,通過說課稿可以很好地改正講課缺點。怎樣寫說課稿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三年級美麗的小興安嶺第二課時說課稿,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三年級美麗的小興安嶺第二課時說課稿 1
一、教材分析
《美麗的小興安嶺》是九年義務教育小學語文第五冊第六單元的一篇課文。本組單元是圍繞“壯麗的祖國山河”這一專題而編寫的。《美麗的小興安嶺》一課圍繞著美麗、誘人,按春、夏、秋、冬的順序來寫,字里行間流露出對小興安嶺的熱愛之情。
二、教學目標
本課教學分為兩課時,依據學段目標,我為第二課時確立了以下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2、了解小興安嶺一年四季的景色、豐富的物產,激發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3、體會作者用詞的準確、生動。本課時的教學重點是感受小興安嶺的四季景色;難點是體會用詞的準確。
三、教情學情
三年級的語文教學正處于由低年級的識字教學向高年級的閱讀教學的過渡階段,在小學語文中起著承前啟后的作用。其主要任務是進行段的訓練,并在段的訓練中培養學生理解詞語、運用詞語的能力。但對剛上三年級不久的同學來說,體會文章準確地運用詞語、恰到好處地表達還處于學習和積累的階段,是他們的薄弱環節。
四、設計理念
《美麗的小興安嶺》一課思路清晰,段落分明,語言生動,用詞準確。依據語文課程標準理念: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閱讀教學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這節課我的設計理念是:以讀為本,在生、本對話中感知“美麗”;抓住特點,在師、生對話中領悟四季美景;感情誦讀,在師、生、本互動中迸發情感。
五、教學程序
根據語文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閱讀是學生個性化行為。這就應該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多元對話中,培養他們感受、理解、欣賞、評價和運用能力。本節課我的教學程序安排如下:
(一)導入課題,激發興趣
開課的關鍵是激發學生的情感,讓學生產生與文本對話的強烈愿望。在這里,我以學生朋友的身份,和大家一起交流自己的愛好,創設出輕松愉悅的對話氛圍,然后播放錄像,和他們一起走進風光美麗的小興安嶺。短暫的一分鐘,讓孩子們整體了解了小興安嶺,激發了學習的情趣,也為課文的閱讀積累了直觀形象。
(二)初讀全文,感知“美麗”
在這里我緊扣課題,由“美麗”一詞帶動全文:小興安嶺到底怎么美麗?這個話題激起了孩子們走進文本的閱讀期待。這時我以學生的自讀為主,讓他們在放聲誦讀中實現與文本的初次對話,整體感知課文內容。在此基礎上,讓他們談談自己的閱讀感覺:你看到了哪些美麗的景物?每個同學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他們對文本都會有自己不同的感受。所以他們匯報的`過程就是一個充滿個性化的、體現他們自己從文本獲取知識的過程。
(三)引導比較,感受“美麗”
這一環節是讓學生走進文本的每一段,甚至每一句,深讀課文,沉浸其中,通過文中語言文字,與文本進行對話,把握文章主旨的過程。結合本篇課文,關鍵是把握段中重點詞句,引導學生主動積極地進入語言情境,從文本的語言文字中受到情感熏陶。同時抓住文中用詞準確之處,領悟語言文字表情達意之精妙,并積累語言。春、夏、秋、冬的小興安嶺景色各異,根據課文特點,我按“幫——扶——放”的線索安排各段的學習,以培養學生自主讀書的能力。
學習“春天”一段,我首先播放了一段精彩的視頻:生機勃勃的小興安嶺大自然,把他們帶入到情境,由此產生了學生與多媒體的對話,聯系自己的生活他們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出對美景的熱愛。文本中規范優美的語言是他們閱讀的載體,于是老師巧妙地將他們引入與文本的更深入的對話:課文是怎樣描述這樣的美景的呢?孩子們在自己有滋不味地個性化的朗讀中領悟語言文字的優美,琢磨詞語的精妙,從而實現了與作者的心靈對話。比如對“春天,樹木抽出新的枝條,長出嫩綠的枝葉”一句中的“抽出”一詞,同學們通過生生之間的交流對話,互教互學,吸取他人意見,豐富自己的見識。
學完春天一段后,我讓他們自己回憶學習過程,歸納學習方法以幫助他們形成閱讀能力。為了逐步積累形成能力,學習夏天一段時則采用分組合作自主學習的學習方式。老師給出了“讀一讀”、“劃一劃”、“找一找”的學習提示,在小組的合作學習中,同學們都有大量的機會發表自己的觀點與看法,傾聽他人的意見,不僅能獲取到更多的信息與知識,更使他們有機會形成良好的人際技能。
秋冬兩段比較簡單,適合學習的自學,于是教師提供給他們一個寬闊的自由選擇的空間,可以自由選擇內容,自主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獨立地學習。為了調動他們個性化的感悟,我讓他們以“小畫家”、“小攝影師”的角色走入文本,產生各自不同的閱讀體驗,學習后的對話交流就充分證實了這一點。多媒體課件的適時使用,再現了課文描述的景物,加深了學生對文本的理解。
(四)感情朗讀,感悟“美麗”
朗讀有利于增強語感,以聲傳情。課堂中老師始終尊重學生的閱讀體驗,讓他們挑出自己最喜歡的一段來,把他們多練一練。在指名讀書的過程中讓他們愿意讀哪一段,就讀哪一段。在朗讀中他們不同的朗讀情味表達出他們對文本的不同的理解與感悟。
(五)課外閱讀,拓展“美麗”
為了培養學生語文實踐能力,提高學生語文素養,在課的結尾老師還提供給他們一個小興安嶺的網址,讓孩子們的學習由課內延伸到了課外,在這個網站上,他們可以得到更多有關小興安嶺的知識。
六、教后反思
三年級美麗的小興安嶺第二課時說課稿 2
一、教材分析
(出示課件:單元主題和課文目錄,《美麗的小興安嶺》課題為紅色)第六組課文以“壯麗的祖國山河”為主題,從導語到課文再到語文園地各部分相互聯系,形成一個有機整體。(課件:小興安嶺的電子教材)《美麗的小興安嶺》一文層次清晰,結構鮮明,全文共六個自然段,第一自然段總起介紹小興安嶺的特點——樹多。第二至五自然段按“春、夏、秋、冬”的順序,抓住景物特點,具體描繪了小興安嶺的美麗和富饒;第六自然段總結全文,點明中心。全文抒發了作者對祖國壯麗山河的熱愛之情。
二、學情分析(課件出示)
三年級閱讀教學的主要任務是對學生進行段的訓練,并在段的訓練中培養學生品詞析句的能力。然而,體會文章準確地運用詞語和恰到好處地表達對于三年級的學生來說還比較困難,而且他們的觀察能力和表達能力也比較有限。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和文本對話,多揣摩,多體會,學習作者的表達特點、表達方法。
三、核心目標及重、難點
本課教學共需兩課時完成,第一課時初讀課文,學會生字詞,理清課文的順序、結構,并學習第一、六自然段。下面,著重談談第二課時的教學設計。
本課時的核心目標是:
1、學習作者觀察和表達的方法,體會用詞的準確。(重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3、遷移寫作方法,寫一處家鄉景物。(難點)
為了順利地達成目標,突破重、難點,本課中,具體采用了以下的學習策略:
四、學習策略
㈠、搜集資料,走近美
課前布置學生搜集關于小興安嶺的文字或圖片資料,激發他們對小興安嶺的向往之情,同時,也為課文的閱讀積累了直觀形象,讓學生產生與文本對話的強烈愿望。
㈡品詞析句,感受美
本文第二——五自然段結構、寫法相似,根據這一特點,課文的`學習適宜讓學生自主、合作來完成,但在這之前,還應先在老師的引導下,經歷一個完整、有效的學習過程,并將學習過程明確為學習方法,學生才可以依照學法進行自學。這一部分的教學打算分“導——扶——放”三步走。
1、教師導學“春天美”
首先,我引導學生默讀第二自然段,圈出本段中介紹的景物(課件展示該段內容并將景物圈出);接著引導學生體會句中哪個詞用得好?為什么?(在此過程中,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學習作者觀察和表達的方法,體會用詞的準確性。如:通過換詞法理解了“抽出”的意思,通過結合實際理解了“散步”、“欣賞”,體會了擬人句的作用。)最后,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邊讀想象畫面。學到這里,我和學生一起小結學法:
①讀書,找景物;
②抓詞,想好處;
③朗讀,品感情。
2、合作探究“夏天美”
接下來,我讓學生運用學習第二自然段的方法小組合作學習第三自然段。在學生匯報交流時,相機引導體會“蔥蔥蘢蘢”、“密密層層”、“嚴嚴實實”三個疊詞的好處;體會“封”、“浸”用詞的準確、生動以及兩處比喻句的運用,最后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本段,讀出“夏之美”來。
3、自主學習“秋天美”、“冬天美”
在學生自學后反饋,再進行有感情地朗讀。
在這一版塊的學習中,學生自學從扶到放,體現了學習的梯度,使自主合作學習更為有效,學到這里,核心目標1(學習作者觀察和表達的方法,體會用詞的準確)順利達成。
在獲得了小興安嶺景色整體認識的基礎上,我再問學生:如果有機會去小興安嶺,你會選擇哪個季節去?為什么?在孩子們盡情暢談后,我引導他們再次有感情地朗讀并背誦喜歡的段落。在此,順利地達成目標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㈢遷移寫法,表現美
我們學習課文,不單要了解它的內容,更要了解作者的表達特點、表達方法。于是,我又引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將《富饒的西沙群島》和《美麗的小興安嶺》進行對比閱讀,找出表達上的共同點。(結構:總-分-總。按照一定的順序表達。(《美麗的小興安嶺》按時間順序來寫;《富饒的西沙群島》按照觀察地點的不同來寫。各個自然段的描寫都緊扣文章的中心句展開。作者都運用了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進行表達,《美麗的小興安嶺》一課用詞還特別的準確、生動。)最后布置課后小練筆:運用從《富饒的西沙群島》和《美麗的小興安嶺》中學到的表達方法寫家鄉的一處景物,表現家鄉之美。這樣,通過以讀帶寫、以寫促讀的讀寫訓練,學生的思維得到發展,寫作能力得到提升,也達成了核心目標3。(遷移寫作方法,寫一處家鄉景物。)
總之,本課時教學以學生為主體,以讀為本,力求讓學生在自主合作學習中,在細致的品讀中,實現文質并重,言意兼得。
三年級美麗的小興安嶺第二課時說課稿 3
一、說教材。
《美麗的小興安嶺》這篇課文講述了我國東北小興安嶺一年四季的美麗景色和豐富物產,表達了作者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感情。
小興安嶺的樹多,像綠色的海洋,一年四季又各具特色。作者把小興安嶺春、夏、秋、冬四季的美麗景色作為描述重點。春天,抓住"樹木""積雪""小溪""小鹿""木排"等景物來描寫;夏天,抓住"樹木""霧""太陽""草地""野花"等景物來描寫;秋天,抓住"樹葉""松柏""山葡萄""榛子"等景物來描寫;冬天,抓住"雪花""樹木""西北風""紫貂""黑熊""松鼠"等反映小興安嶺冬季的特點。作者在描寫小興安嶺四季景色時,不僅抓住不同季節的景物特點,而且緊緊圍繞一個共同特點--樹木來寫,和第一部分的總述相呼應。
第一自然段概括敘述小興安嶺的特點--綠色的海洋。第二至五自然段分別具體敘述小興安嶺四季景色;第六自然段做總結,首尾呼應,緊扣題目。課文的語言生動、形象,貼切地運用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使文章充滿感染力。
選編本課的意圖,是讓學生了解小興安嶺一年四季美麗的景色,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在感受小興安嶺美麗富饒的同時,學習作者觀察和表達的方法。
感受小興安嶺的四季景色,體會用詞造句的準確,學習作者抓住小興安嶺每個季節景色的特點進行觀察的方法,是本課教學的重點。
二、說教學目標。
根據本教材的結構和內容分析,結合著小學三年級學生的認知結構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學習本課生字;能正確讀寫下列詞語:欣賞、濃霧、獻出、酸甜可口、又香又脆、密密層層、嚴嚴實實、人參、又肥又厚、松鼠、飛舞、寶庫等。理解"蔥蔥籠籠、密密層層、嚴嚴實實"等疊詞以及"抽、封、浸、獻、刮"等動詞;理解描寫小興安嶺四季景色的詞句;初步學習"是……也是……"句式;學習作者按四季的順序,抓住特色進行觀察的方法。
2.過程與方法: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作者準確、生動的語言。讀懂課文內容,學習作者按四季變化的順序,抓住每季景象的特點進行觀察的方法。學習作者抓住景物特點觀察事物的方法。
3.情感態度價值觀: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小興安嶺四季的美麗和豐富的物產。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激發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三、說教學重、難點:
本著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在吃透教材基礎上,我確定了以下的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本單元訓練重點是"感受風景名勝的美麗,體會作者蘊于字里行間的喜愛之情,體會用詞的準確、生動,學習作者的觀察、寫作方法"。這篇課文是這一重點的典型范文,在本文中有許多句子用詞準確、生動形象,可以進行充分的體會。
教學難點:感受小興安嶺的四季景色。體會作者用詞準確,學習作者抓住小興安嶺每個季節景色特點按一定的順序進行描寫的方法。
為了講清教材的重、難點,使學生能夠達到本節內容設定的教學目標,我再從教法和學法上談談:
四、說教法
新課程標準指出一堂好的語文課應充分體現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本著以上教學思想,結合本課語言美、景色美的特點及我班學生的實際,我采用以下方法教學本課。
1.情境教學法:因為小興安嶺地處我國東北,學生不可能親臨小興安嶺觀賞四季的美景。他們的感性認識的缺乏必會影響到理性認識的升華,因此教學中擬用電教手段,創設情境,拉近學生與小興安嶺的距離,加深學生的感性認識,促進學生對課文的理解。使學生動情入境,可見可聞,產生真切感。
2.以讀代講法。新課標指出閱讀教學要重視朗讀,讓學生充分得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教學中我抓住教材文字優美、情景交融這一特點,把不同形式的讀貫穿與教學的全過程。以升華感情,強化理解。
3.先扶后放法。在這堂課中,我采用了情感朗讀理解法,直觀教學的方法,引導學生自學、討論、交流。為學生營造一個民主、生動、活潑的學習環境,形成學生質疑問難,自主合作學習的局面。
五、說學法
1.為了充分體現"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的新理念,根據《語文新課程標準》的要求,這節課主要引導學生用比較法、發現法與探究法的學習方式來學習,通過學法指導讓學生真正懂得如何去觀察、思考、學習。在教學中發揮學生的主體性、能動性、獨立性、和參與性,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注重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鼓勵學生對書本的質疑,贊賞學生獨特的個性和富有個性化的理解和表達。在引導學生學習時,我特別注意突出他們的主體地位,設計了以自主學習為主的"自主賞讀法""合作探究"。放手讓學生學習。
2.在教學中我準備了小興安嶺的錄像資料和四季不同景色的圖片。多媒體課件的應用突破了時間、空間、事物變化發展以及人類感官的局限,創設了情景,拓展的教育信息的表現力,使情感熏陶、審美鑒賞得到最佳的體現。采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幫助學生突破重、難點。
3.在教學中我引導學生采用讀中感悟、合作探究、自主創造的學習方式,不刻意追求知識的.傳授,而重在學生感悟,來增強語言積累,提高語言能力,發展創新思維,注意學生學習方法的積累。
六、說教學過程:
本課我設計用兩課時完成。第一課時學會課文中的生字、新詞,會讀、會寫、會用。通過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理清文章的寫作順序。重點放在第二課時: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作者準確、生動的語言。讀懂課文內容,學習作者按四季變化的順序,抓住每季景象的特點進行觀察的方法。學習作者抓住景物特點觀察事物的方法。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小興安領四季的美麗和豐富的物產。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激發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在教學中,我以學生為中心,以學生自主活動為基礎,重誦讀,重感悟,重探究,重創新。整個教學,圍繞"美麗"分四步設計:初探:發現美--再探:討論美--深探:贊賞美--拓展:憧憬美。
第一步:情境激趣,探究初成。
我這樣創設:多媒體出示小興安嶺四季美麗的畫面或掛圖,教師引入課題--同學們,在祖國的東北有一座山脈叫小興安嶺。小興安嶺幾百里全是森林,那真是美極了。瞧!這一幅幅美麗的圖畫,給我們展示的就是小興安嶺的四季美景,想去旅游嗎?你們是明媚的春天去,還是金色的秋天去,是在樹葉繁茂的夏天去,還是在白雪覆蓋著群山的嚴冬去?課文《美麗的小興安嶺》就描寫了小興安嶺四季的美。讓我們一直隨作者走進美麗的小興安嶺。這段話,老師充滿激情地娓娓導入,激發了探求新知的欲望。然后,我鼓勵學生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互相交流,學會文中的生字、新詞。理清文章的敘述順序,歸納每個自然段的主要內容。
第二步:品讀欣賞,深入探究。
課文第2-5自然段按春、夏、秋、冬的順序描寫了小興安嶺的美麗和富饒,這幾段結構、寫法相似,于是,我營造了開放性的教學氛圍,用先扶后放的教學方法突出重點,突破難點。
1.師生探究"春天美"。
鼓勵學生找出作者描寫了春季的哪些景物,劃出自己認為作者用詞準確、生動的句子,再說說這些詞句美在哪里,最后指導學生邊有感情地品讀,邊想象美景。再通過換詞法理解了"抽出"的意思,通過結合實際理解了"散步""欣賞",體會了擬人句的作用。通過有感情朗讀的形式表現小鹿的快樂生活。學生在個性化閱讀中領悟到了語言文字的優美,更體現了與作者心靈的對話。引導朗讀,讀出小興安嶺生機勃勃的景色,讀出對春天小興安嶺的喜愛之情。
2.合作探究"夏天美"。
描寫夏天的自然段,是小興安嶺四季景色中最美的一部分。我談話引領學生進入角色:欣賞了生機勃勃的春天,我們再來欣賞夏天的小興安嶺。說說你感興趣的景物或理由。引導學生通過獨立思考,小組交流討論,代表參與全班交流。學生用查字典、聯系上下文、聯系生活實際的方法體會到"蔥蔥蘢蘢""密密層層""封""浸"等詞的生動、貼切。通過生生對話,互教互學,既獲取了更多的信息知識,又形成了良好的人際技能,培養了協作精神。最后指名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其余學生想象畫面。既激活了創新思維,又培養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3.放手探究,"秋天美""冬天美"。
有了上兩部分的學習經驗,這兩部分可以放手學生獨立閱讀與學習。引導學生圍繞"說說你感興趣的景物或理由"進行思考、交流。學生自學、反饋、小結段意后再指名朗讀,讀出秋天豐收的喜悅和冬天動物的有趣,再想象出圖中沒有畫出的景色,發展了學生的創新思維。
第三步:實時總結,完善美。
引導學生用一句話說說小興安嶺是個什么樣的地方?引讀最后一段,使學生從總體上認識小興安嶺一年四季景色宜人,是一座美麗的大花園,也是一座巨大的寶庫。使學生從總體上認識小興安嶺,感情得到升華。
第四步:拓展延伸,憧憬美。
作者通過細致觀察,抓住小興安嶺在不同季節的特點,進行生動、具體的描述,向大家展示了一幅絢麗多彩的畫面。學習本課特點寫景物的方法,觀察校園內的景物四季的變化寫一寫。
4.板書設計:
板書設計比較簡單直觀,目的是引領學生理清課文的敘述順序,通過理解重點詞句,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
5.布置作業:
繼續培養學生識字、寫字的能力,理解新詞語的能力,培養學生的觀察、寫作和表達自己情感的能力。
三年級美麗的小興安嶺第二課時說課稿 4
一、教學分析
本文是一篇寫景的散文。作者以抒情的筆調,生動形象的語言描繪了小興安嶺美麗的景色和豐富的物產,字里行間都流露出作者對祖國大好河山無比熱愛的思想感情。
二、教學目標
1、閱讀,了解小興安嶺的美麗與富饒。
2、體會作者用詞的準確、生動。學習作者抓住景色特點進行描寫的方法。
3、通過學文,激發學生熱愛家鄉,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通過對詞句的理解,感受小興安嶺的美麗與富饒。
教學難點:
體會用詞的準確、生動,掌握景物的特點。
三、學情教法
三年級的語文教學正處在由低年識字教學向高年閱讀教學的過渡階段,在小學語文中起著承前啟后的作用。對剛升入三年級的同學來說,體會文章準確地運用詞語、恰到好處地表達還處于剛剛起步階段,是他們的薄弱環節。因此,在教學中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創設情境,將文中的語句美化為形象美,幫助學生理解詞句,感知美景、迸發情感,使學生能興趣盎然地參與教學活動,就顯得尤為重要。
四、設計創新點
本節課的設計從情感入手,準確地把握多媒體與課堂教學整合的最佳時機,激發學生的興趣,幫助學生進入教學情境,感受小興安嶺一幅幅的美景,讓學生在讀中感悟,在說中理解,構建一個“和諧、平等、交流、激情”的課堂。
五、教學流程
重點談信息技術與課堂教學的整合點及解決問題。
1、利用信息技術創設情境。
特級教師于漪曾說過:“課的第一錘要敲在學生的心靈上,激發起他們思維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樣把學生牢牢地吸引住。”上課伊始,我首先播放小興安嶺四季美景的影音資料,(同學們你們知道嗎?在我們的家鄉黑龍江東北部有一塊神奇而美麗的土地——小興安嶺,巍巍的小興安嶺綿延起伏,逶迤千里;美麗的河流碧波蕩漾,流光溢彩;茂密的大森林郁郁蔥蔥,層巒疊翠。一年四季都吸引許多中外游客。)一下子就拉近學生與文本的距離,打破時空的限制,學生被小興安嶺一年四季的美麗深深地吸引住了,很想馬上就來讀課文,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閱讀熱情。
2、利用信息技術突出教學重點。
教學時我抓住文章的重點句:(“小興安嶺真是一座巨大的寶庫,也是一座美麗的'大花園”),讓學生走進文本的每一段,甚至每一句,深讀課文,全情投入,把握文章的主旨。
研讀“春天”。為了引導學生進入文本特定的意境中,配樂播放了一組生機盎然的小興安嶺春季圖,(讓學生緣境察情,啟其所感,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對春景的熱愛,再將他們引入文本,促使學生產生用聲音再創情景的強烈渴望。此時我追問:假如你是小鹿,你想說什么呢?既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又訓練了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
自主學習“秋”、“冬”部分。學生在自讀課文,利用文本感知、想象景色的美麗后,我再出示視頻:(秋天落英繽紛、碩果累累,冬天雪花飛舞、白雪皚皚,極大地調動學生學習的情緒狀態,將看到的、聽到的與作者所描寫的相互對照,細細品味。讓學生對小興安嶺的美“會于心”。)
3、利用信息技術突破教學難點。
課文中,作者用詞準確、語言精練,要引導學生認真體會作者遣詞造句的獨具匠心,單憑教師的講解是不夠的,因此我利用多媒體的具象性,將抽象的詞語化為生動的形象。
如:我借助圖片讓學生直觀感受“抽出”與“長出”的不同,(因為枝條是這樣筆直的,長長的,像一把劍,寶劍出鞘的動作是快速的。學生立刻體會到用“抽出”更為形象、貼切,表現出小興安嶺春天樹木長出新的枝條時的速度之快,和作者用詞的準確生動。)
在扶學“夏季”時,我又利用圖片(向學生展示小興安嶺夏天樹木繁茂,霧多、霧濃的景象,幫助學生理解“封”“遮”“密密層層”“嚴嚴實實”“浸”等詞語。多媒體的運用讓文字在學生頭腦中“活”起來,化靜為動,化難為易,使學生感受到夏季小興安嶺的美麗與神秘。)
4、利用信息技術拓展認知空間。
1)了解小興安嶺物產豐富。利用網絡資源搜集相關資料,使學生了解小興安嶺物產豐富,是一座巨大的寶庫。
2)為了培養學生語文實踐能力,提高語文素養,課的結尾老師提供給學生一個小興安嶺的網站,在這個網站上,他們可以得到更多有關小興安嶺的知識。使孩子們的學習由課內延伸到了課外,
六、教學效果
通過與信息技術的有效整合,學生真切感受到了小興安嶺的美麗與富饒,激發了學生更加熱愛家鄉,熱愛大自然之情。讓我們師生對語文閱讀教學產生了極大的興趣,深刻體會到了用現代信息技術輔助教學的魅力。
【三年級美麗的小興安嶺第二課時說課稿】相關文章:
《美麗的小興安嶺》第二課時教案03-06
美麗的小興安嶺說課稿11-03
《美麗的小興安嶺》第二課時優秀教案設計03-07
《美麗的小興安嶺》說課稿(精選3篇)07-05
《美麗的小興安嶺》第二課時的教案設計(精選12篇)11-18
《美麗的小興安嶺》第二課時的教學設計范文(精選15篇)11-25
美麗的小興安嶺優秀說課稿(精選10篇)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