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搖籃的說課稿

時間:2022-06-17 18:10:06 說課稿 我要投稿

搖籃的說課稿(精選10篇)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說課稿,是說課取得成功的前提。優秀的說課稿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搖籃的說課稿,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搖籃的說課稿(精選10篇)

  搖籃的說課稿 篇1

各位評委老師:

  大家好,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湘教版四年級音樂下冊第四課《大海搖籃》,我對本課進行如下分析:

  教材分析

  “藍藍的海水,靜靜地沙灘,海濱是我童年的搖籃”。正如歌中所唱到的一樣,大海充滿著無窮的魅力,海邊的孩子把大海比作做母親,對大海有著深深地眷戀。本課以“大海”為主題來組織教學內容,安排了演唱大海的歌曲,聽大海的樂曲,意在讓海邊生長的孩子能用另外一種形式來表現自己所熟悉和喜愛的生活情景,讓不是在海邊生長的孩子能通過演唱大海的歌曲,聽賞大海的樂曲來感受海的氣息,體驗“海娃”的生活情趣。本課的教學內容有:演唱歌曲《海娃的歌》,聽賞與跟唱歌曲《大海搖籃》,聽賞樂曲《大海和辛巴特的船》,音樂活動“破譯密碼”。

  根據四年級學生的特點及對音樂的理解程度我制定如下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

  能學會演唱歌曲《海娃的歌》,并積極用身勢動作參與表現歌曲。

  在歌曲學唱中認識升記號,知道“#4”和“4”的音高區別,并能在演唱歌曲時準確運用。

  能認真聽賞樂曲《大海和辛巴特的船》,體驗樂曲意境。

  能隨樂哼唱歌曲《大海搖籃》。

  能積極參加“破譯密碼”的音樂活動,能準確找到每個樂句的結束音。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用輕快的聲音演唱歌曲《海娃的歌》,并在身勢造型《海娃的歌》中擔任一個角色,結合歌曲進行表演。

  難點:認識升記號“#”,并能唱準“#4”的音高。

  教學設計思路(含教法設計、學法指導)

  為了更好的達到教學效果,本課創設了“清晨歡樂的海”、“黃昏寧靜的海”、“深夜神秘的海”三個情境,讓學生在情境中學習與游戲。

  1、在“清晨歡樂的海”中學習歌曲《海娃的歌》。首先進行“抓尾巴”的音樂游戲。整個游戲都用《海娃的歌》的旋律做音樂背景,讓學生在游戲中一邊熟悉歌曲旋律,一邊感受樂句終止音。緊接著進行“浪花飛起來”的音樂游戲,聆聽完整的歌曲。根據歌曲樂句的變化,作出身體的動作變化,并唱好歌曲后,為了強調音樂的情感體驗,又引導學生進行音樂創造活動,鼓勵和啟發學生在“清晨歡樂的海”中積極探索,大膽參與身勢造型的表演。

  2、在“黃昏寧靜的海”中,進行聽賞游戲——《大海搖籃》,讓學生在音樂活動中玩一玩,感受音樂情緒的不同。

  3、最后,在“深夜神秘的海”中,安排學生聆聽《天方夜譚》第一樂章選段《大海和辛巴特的船》,讓學生在情境中養成良好的聆聽習慣,感受音樂情緒,用語言描述音樂的情緒。

  一、激情引趣

  課件播放《海娃的歌》,學生隨歌進入教室后隨老師一起做律動(參看教材P19的身勢節奏。此時學生不一定能跟得上,主要是引發學生興趣和熟悉歌曲的情緒、節奏型等,為下一環節作鋪墊)。

  二、學唱歌曲

  1、播放歌曲《海娃的歌》,學生認真聆聽。

  2、隨老師按歌曲節奏念歌詞(先熟悉歌詞能使學生較準確地掌握歌曲情緒)。

  3、老師帶唱一遍歌譜后學生隨老師的聲音與伴奏跟唱一遍(提示學生注意歌中變化音的出現)。

  4、隨歌曲錄音跟唱全歌。

  5、由學生說出難點樂句后老師幫助突破。

  6、全體隨伴奏通唱全歌。

  三、參與表現

  1、身勢節奏練習(參看教材P19的兩組固定身勢節奏)。

  2、學生自由練習(先讓學生猜猜身勢節奏為什么要用黃、藍兩種顏色來標記,怎么用?)

  3、全體按要求為歌曲進行身勢伴奏。

  四、樂曲聽賞

  1、播放《大海和辛巴特的船》,學生初步聆聽。

  2、老師簡介樂曲背景。

  3、整體復聽,感受樂曲的情緒。

  五、課堂尾聲

  1、師生梳理全課內容,學生談體會。

  2、師小結:音樂中的大自然是美麗多變的,時而歡快,時而寧靜,轉而又神秘莫測。今天我們不僅學會了歌曲《海娃的歌》,而且還用身勢參與了歌曲表現……

  搖籃的說課稿 篇2

  大家好!

  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中班語言活動詩歌《搖籃》,這首詩將大海、天空、花園、媽媽的手這些美好的景色比喻成搖籃。描寫出了小寶寶分別在不同的搖籃里睡著了的那種溫馨、寧靜的意境。要想讓幼兒理解和體會到詩歌中的內容,感受詩歌的美,就必須對詩歌中所提到的景色和事物有所了解,知道它們之間的依存關系。這是理解這首詩歌知識基礎也是本次活動的知識點。

  —、教材分析

  教師在課前可以利用散步、談話等活動引導幼兒觀察認識詩歌中所提到的這些事物,如天空、花園,讓幼兒親身感受大自然的美,為詩歌教學的開展奠定基礎。

  根據素質教育的要求以及幼兒園語言教學的任務,我制定了三個教學目標:

  1、引導幼兒大膽表達,發展口語表達能力,培養欣賞文學作品的興趣和想象力。

  2、在理解詩歌內容的基礎上,體會詩歌溫馨、寧靜的意境,初步嘗試有感情的朗誦詩歌。

  3、初步學習使用動詞:飄、翻、吹,進行詩歌仿編嘗試。

  教學的重點是:理解詩歌的內容初步學習朗誦

  教學的難點是:正確使用動詞,根據詩歌的結構及語言情緒進行詩歌創編。

  二、教學準備:

  四幅大圖片和一些小寶寶的圖片。

  三、教學方法

  針對教材的內容和分析我主要運用了游戲法、視聽講結合法和分段跟誦法三種教學方法。

  四、教學指導

  在教學中我主要從兩個方面進行學法指導:

  一方面就是引導幼兒注意傾聽,大膽表述。

  第二方面是啟發幼兒通過探索嘗試,進行詩歌仿編的方法。

  五、教學過程

  教學分為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聽音樂“模仿動作”

  導入課題,隨著優美的音樂,教師說:“云飄來了。”幼兒用動作表現出來白云飄,并用語言說:“白云白云飄呀飄,飄到藍天上。”通過動作模仿來理解“飄、吹、翻”為下面的學習打好基礎。

  第二部分分為五個環節,第一個環節“送小寶寶回家。”教師先出示小寶寶的圖片,引導幼兒討論:“小寶寶家在哪里?”“小寶寶想睡覺了,誰來哄他?怎么哄?”通過集體想辦法,把小寶寶送到送到媽媽的懷抱里,讓幼兒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理解詩歌第四段“媽媽的手是搖籃,搖著小寶寶,歌兒輕輕唱,小寶寶睡著了。”即而啟發幼兒想“這寶寶的家在哪里?”“是它們的搖籃?誰又在哄寶寶睡覺?”給幼兒充分空間,針對老師的提問一一回答。

  第二個環節、完整欣賞。幼兒帶著問題去聽“這些小寶寶找到自己的家可高興了,家可真好啊,你們看它們都舒服的睡著了,仔細聽一聽詩歌里面說了些什么?”詩朗誦]聽完后啟發性的問:“你覺得小寶寶舒服嗎?為什么?” “誰是小寶寶的搖籃?” “誰在哄小寶寶睡覺啊?”通過這一系列的啟發性提問讓幼兒了解詩歌中白云輕輕飄等動詞的運用,感受詩歌中的美。

  第三個環節、分段跟誦。

  首先,幼兒扮演各種寶寶學習有感情的朗誦,教師進行個別指導。然后教師再組織全體幼兒進行有感情的分段跟誦。自然過渡到第四環節———有感情的完整進行配樂朗誦,完成教學的重點。

  第五個環節、仿編詩歌。出示各種圖片讓幼兒自選一種與同伴討論創編詩歌。

  利用這些圖片引起幼兒的思考,教師引導幼兒:“這些寶寶的搖籃是什么?”“誰會哄小寶寶睡覺?怎么哄?”讓幼兒剛剛學到的知識進行仿編,教師適時進行指導和幫助,順利自然的完成教學的難點。

  第三部分結束部分、游戲“快樂寶寶”。教師進行情感啟發:“每個寶寶都有一個家,都有疼愛自己的媽媽。媽媽愛我們,我們也愛媽媽。我們的生活是多么美好,寶寶們是多么快樂啊!讓我們一起快樂的跳起來吧!”在歡快的音樂中讓幼兒充分表達仿編詩歌后的成功喜悅之情和對美好生活追求、愛媽媽的情感。

  另外,為了進一步鞏固幼兒獲得的各種情感體驗、知識能力和學習的方法我又設計了延伸活動,請幼兒欣賞幾首搖籃曲和其他搖籃的詩歌或組織美術繪畫等延伸活動,體現各科教學的整合性。

  以上是我對這個教學活動的理解、分析、與做法,不當之處請老師們給與批評與指正,謝謝!

  搖籃的說課稿 篇3

  一、說教材:

  1、教材地位

  本次活動內容選自:福建省幼兒園領域活動指導大班下冊。綱要指出:“引導孩子接促優秀的兒童文學作品,使之感受語言的豐富和優美,并通過多種活動幫助幼兒加深對作品的理解和體驗。”詩歌《搖籃》是在大班上冊學習了《風在哪里》、《好孩子》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為后面學習《畢業詩》做好鋪墊。可以看出本課在詩歌領域中占有重要地位。

  2、教材處理

  (下面我來說說教材的處理)詩歌搖籃是一篇優秀的兒童文學作品。構思獨特,想象豐富,富有兒童情趣,形象的把大海、天空、花園、媽媽的手這些美好的景色比喻成搖籃,描繪出了小寶寶分別在不同的搖籃里睡覺的那種寧靜、溫馨的畫面。能激發幼兒熱愛大自然向往大自然的情感。非常適合幼兒的學習。大班幼兒已經積累了一定的詞匯,具有一定水平的口語表達能力,選擇這一教材符合大班幼兒學習特點。根據綱要中指出,各領域的教育要有機結合相互滲透的精神。我巧妙的將語言與藝術、社會相整合。(在欣賞詩歌搖籃的同時,結合游戲《送寶寶回家》、情境表演加深幼兒對詩歌搖籃的理解和體驗。)我將單純的語言活動《搖籃》處理成游戲式、互動式、表演式的活動。本活動原教材安排一課時,我根據教材特點和本班幼兒的實際情況,安排兩課時,第一課時重點讓幼兒理解詩歌內容和感受詩歌的意境美,初步學習仿編。第二課時是鞏固仿編,并把它畫成畫冊,制作成圖畫書。本次活動是第一課時。

  3、說目標:(接著說活動目標)

  大家都知道,活動目標是教學活動的起點和歸宿,對活動起著導向作用,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和本班幼兒語言發展的實際情況,我確立了以下幾點目標:

  (一)認知目標:通過欣賞,理解詩歌內容,感受詩歌溫馨、寧靜的優美意境。

  (二)能力目標:培養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學習使用“飄”、“翻”、“吹”,引導幼兒大膽進行想像,學習初步仿編

  (三) 情感目標:培養幼兒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的美好情感。

  4、活動的重點和難點:

  幼兒要感受詩歌語言的豐富和優美,需要建立在理解的基礎之上。因此,我把理解詩歌內容,學習朗誦,感受詩歌意境美作為本次教學活動的重點。

  幼兒要仿編散文需要建立在一定的知識經驗的基礎上且需要豐富的想象力。而大班幼兒知識經驗不夠豐富,想象力比較薄弱,因此如何引導幼兒如何根據搖籃的句式,進行仿編也就成了本次教學活動的難點。

  5、活動準備:

  為了幫助幼兒對活動內容的理解和掌握我為本次活動做了以下準備:

  (一) 經驗準備:課前我利用散步活動、談話活動、影視活動引導幼兒觀察詩歌所提到的景物:天空、花園、大海,讓幼兒親自感受大自然的美,為詩歌《搖籃》教學的開展奠定情感基礎。

  (二) 物質準備:將詩歌《搖籃》制作成多媒體課件,能整首播放也能分段播放。還制作了藍天、大海、花園、媽媽的手背景圖、和各寶寶的貼絨教具,以及歌曲《搖籃曲》

  二、說教法

  教學方法是教學活動順利進行的保證。綱要指出:教師應成為幼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導者,針對活動內容的特點和幼兒的生活經驗,本次活動所采用的教法有:(情境創設法、)多媒體演示法、啟發提問法、分段教學法等主要教學方法。

  情境創設法:新課程理念告訴我們,幼兒的學習總是伴隨著特定的情境。針對幼兒對文學作品難以感受、理解的特點,我積極創設情境,在活動始,我創設了《搖籃曲》溫馨、寧靜的情境,導入新課;在活動中,我創設了《送寶寶回家》的游戲情境。幫助幼兒理解內容。通過情境化教學,調動了幼兒的學習興趣,促進了幼兒對文學作品的理解。)

  多媒體演示法:現代教育學研究認為,多媒體課件形象直觀,能化靜為動,化虛為實,容易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針對幼兒動作思維占優勢的特點,活動中我將詩歌《搖籃》制作成生動形象的多媒體課件,音像結合進行教學,這樣化抽象為具體,化枯燥為形象,增強幼兒對文學作品內容的理解。

  分段教學法:幼兒教育實踐告訴我們,從整體入手,分段教學是理解文章內容的重要教法之一。在活動中,在讓幼兒完整欣賞的基礎上,根據詩歌《搖籃》內容中結構的不同變化分成三段,按“扶—半扶半放——放”的認知序,進行分段教學,從而加深幼兒對作品理解和感受。)

  此外,我還應用了表揚激勵法、歸小結法等教學方法。

  三、說學法

  教師應尊重幼兒的主體地位,讓幼兒成為活動的主體。本次活動我預設了以下幾種學法幫助幼兒學習:

  1.游戲體驗法:學前教學學家陳鶴琴指出,游戲是幼兒最喜歡的活動,符合幼兒愛玩的天性,應讓幼兒在玩中學,學中玩。有活動中,我組織幼兒玩“送寶寶回家”的游戲,幫助幼兒進一步理解詩歌內容,提高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和表演能力。

  2.多感官參與法:有一句世界教育名言是這么說,聽過了就忘記了,看過了就記住了,做過了就理解了。因此在活動中讓幼兒看一看《搖籃》的課件、做一做“輕輕飄”、“輕輕翻”動作幫助幼兒理解體驗詩歌的意境美。

  3.合作討論法:新課程理念告訴我們,合作討論是重要的學習方式之一,有利于通過同伴互助、相互學習共同提高。在《搖籃》仿編中,我讓幼兒合作討論:小朋友,還有什么東西可以當做搖籃?它的寶寶是誰?誰搖寶寶睡覺?讓幼兒在合作討論中相互交流、相互學習,充分發揮幼兒學習的自主性。

  四、說教學程序

  本次活動突出了綜合性、趣味性、活動性,把教育融入到生活、游戲中,因此,我遵循“以人為本,層層深入”的原則,我設計了五個環節:

  1、律動引入,激發興趣。

  2、完整欣賞,初步感知。

  3、分句感知,加深理解。

  4、回歸整體、情感升華。

  5、引導仿編、體驗創造。

  第一部分:律動引入,激發興趣。

  環節目標是:激發幼兒參與活動興趣,讓幼兒處于最佳學習狀態。

  所采用的教學方法有:情境教學法、啟發提問法。

  我設計了2個環節:

  1、表演體驗:活動一開始,我播放《搖籃曲》創設溫馨、寧靜舒服的情境,讓幼兒學小寶寶走進入活動室。激發幼兒學習興趣。

  2、談話引題:播放“搖籃”的畫面,提出問題:小朋友,這是什么?你知道搖籃是干什么用的嗎?通過提問讓幼兒對搖籃有了初步的了解,為后面學習做好鋪墊。同時引出活動內容和活動課題。

  第二部分:完整欣賞,初步感知

  環節目標是:完整欣賞,初步理解詩歌內容.

  所采用的教學方法有情境教學法、啟發提問法、多媒體演示法,

  本環節我設計了2個環節:

  第1環節是教師配樂有表情完整朗誦散文一遍。提問:詩歌的名字叫什么?你聽到了什么?通過提問,幫助幼兒初步感知散文內容。

  第2環節是教師播放課件,完整欣賞兒歌第二遍。提問:小朋友,詩歌里講了什么?你聽完這散文有什么感受?通過這概括性的提問,讓幼兒有了想象和自由講述的空間,提高幼兒的想象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教師引導幼兒用好聽的詞來表達自己的感受,如:溫馨、寧靜、舒服。

  第三部分:分段感知,加深理解

  環節目標是進一步理解散文內容,感受散文的意境美。

  所采用的教學方法有:多媒體演示法、多感官參與法、啟發提問法。本部分是重點環節,

  我設計了3個小環節。

  1.教師精導,教學第一段

  先播放課件1,提問:什么是搖籃?搖著什么寶寶?怎么搖?星寶寶怎么樣啦?通過提問幫助幼兒理解第一段內容,在回答的過程中我結合動作幫助幼兒學習和理解“輕輕飄”,然后老師小結,教師結合動作完整朗誦詩歌第一段。

  2.師幼互動學習第二、三段

  播放課件,師幼表演再現二、三段內容,提出問題:什么是搖籃?搖著什么寶寶?怎么搖?魚寶寶、花寶寶怎么樣了?幫助幼兒理解二、三段內容,結合動作幫助幼兒理解“輕輕翻”、“輕輕吹”。

  3.幼兒互動學習第四段

  出示第四段畫面,讓幼兒自由交流討論第四段內容,然后請全班幼兒想動作來表現第四段內容。幼兒邊做動作邊朗誦兒歌,并注意語氣語調的變化。如:“星寶寶睡著了”,要用輕柔的聲音來朗讀。

  通過以上三個環節的學習,根據扶-半扶半放-放的認知順序進行教學,為幼兒提供了一個想說敢說喜歡說的有機會說,并得到積極應答的環境。內容層層深入,從而解決了重點問題,達到環節目標。

  第四部分:回歸整體、情感升華

  環節目標:進一步體會詩歌的內容

  采用的教學方法有:游戲法、啟發提問法

  教師和幼兒在優美的音樂聲中結合動作,完整朗誦詩歌一遍,然后提出問題:小朋友,你喜歡詩歌中的哪一句?把你喜歡的句子讀給小朋友聽一聽。給幼兒提供一個說的機會。為什么說藍天、大海、花園、媽媽的手是搖籃?這個問題是難點,我將用“送寶寶回家”的游戲幫助幼兒理解他們之間的依存關系。我準備了藍天、大海、花園、媽媽的手背景圖,請小朋友將各寶寶的圖片貼在相應的背景圖上。教師進行小結,幫助幼兒發現生活中的美,對幼兒進行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的教育。

  第五部分 引導創編、體驗創造

  環節目標:通過仿編進一步理解詩歌內容

  采用的方法:自主探究、合作討論、啟發提問法

  我設計了2個環節

  1、 讓幼兒了解詩歌的結構特點。幼兒朗誦兒歌,教師逐一出示相應的圖片,然后引導幼兒縱向觀察:

  一 二 三 四

  藍天 星寶寶 白云輕輕飄 星寶寶睡著了

  大海 魚寶寶 浪花輕輕翻 魚寶寶睡著了

  花園 花寶寶 風兒輕輕吹 花寶寶睡著了

  媽媽的手 小寶寶 歌兒輕輕唱 小寶寶睡著了

  ( )是搖籃 搖著( )寶寶 怎么搖 ( )寶寶睡著了

  藍天 月寶寶 白云輕輕飄 月寶寶睡著了

  第一排,什么是搖籃?第二排,搖著什么寶寶?第三排,怎么搖?第四排,什么寶寶睡著了?

  通過形象直觀的教具演示,幼兒應該會很快理解詩歌的結構特點。

  2 、幼兒自由仿編,教師巡回指導,對能力強的幼兒可以根據自己的想象進行仿編。對能力弱的幼兒,我將示范仿編或提供前半部分圖片讓幼兒編后半部分,或提供后半部分圖片幼兒編前半部分。對編得好的幼兒進行表揚鼓勵、對仿編較困難的幼兒,鼓勵他積極參與仿編活動。最后將仿編好的詩歌進行朗誦,體驗創造的快樂。

  總之,本次活動從有趣的音樂活動開始,然后通過多種教學方法,讓幼兒在充滿游戲性、趣味性的活動中積極主動的感知理解和提升,從而受到良好的教學效果。以上就是我對本教材的理解分析和設計,謝謝評委老師!

  搖籃的說課稿 篇4

各位評委、老師:

  大家好。

  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唱給媽媽的搖籃曲》,現從教法、學法等方面加以說明。

  一、說學生

  二年級,全盲3人、低視生5人,由于學生自身條件的限制,對音樂的理解知識水平不同,從欣賞音樂的角度來看,學生可分為三個層次:

  1、對音樂的感悟能力強,對歌曲的理解程度較強的學生。

  2、對音樂感悟能力一般,對歌曲的理解程度一般的學生。

  3、對音樂感悟能力較弱,對歌曲的理解程度較弱的學生。

  音樂欣賞重在培養學生的感受力和鑒賞力,從目前情況看大部分學生對音樂理解都有自己的表達方式,為了充分發揮他們各自的自身優勢,采用各種教學方法,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需求,以達到完美的教學效果。

  二、說教材

  1、教材:《唱給媽媽的搖籃曲》選自人教版小學音樂教科書二年級上冊第一單元中的一個教學內容。

  2、教材分析:這是一首由四個樂句構成的一段體敘事性歌曲,曲調優美抒情,歌詞寓意深刻,通過一個平日生活的側面,生動地描繪了孩子對媽媽的一片深情和孝順之心。

  3、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唱給媽媽的搖籃曲》,進一步體驗搖籃曲寧靜舒緩的音樂特點,用深情﹑輕柔的聲音表達歌曲的情感;

  指導學生運用正確的呼吸、柔美圓潤的聲音演唱歌曲《唱給媽媽的搖籃曲》。

  (2)能力目標:進一步培養學生對音樂的感受力、創編能力及合作意識。

  (3)德育目標:挖掘學生內心豐富的情感。培養學生熱愛母親、孝敬母親的情感。

  4、教學重、難點:激發學生對媽媽的熱愛之情。

  三、說設計理念

  一是遵循聽覺藝術的感知規律,突出音樂學科的特點,把發展學生的音樂聽覺貫穿于音樂教學的全部活動中,把音樂審美教育滲透在各個不同教學領域中,做到以美感人,以美育人。二是注重培養學生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要求,強調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培養學生的自信心,使他們在音樂表現中享受到美的愉悅,受到美的熏陶。三是面向全體學生,注重因材施教,對所有學生給予普遍的關懷和鼓勵,使每一個學生的音樂潛能盡可能得到開發并從中受益,同時注重個性發展,把全體學生的普遍參與與發展不同個性的因材施教結合起來。

  四、說教法

  這是一首搖籃曲,把教學的重點放在學生對歌曲的理解上,根據學生的不同層次,進行分組教學。

  對音樂感悟能力弱,對音樂理解程度弱的學生,通過兒歌形式,使其理解音樂內容。

  對音樂感悟能力一般,對音樂理解程度一般的學生,通過故事點綴,引導學生集體研究歌曲所表達的內涵,從中了解作者的創作意圖。

  對音樂感悟能力強的全盲生,通過分段欣賞和對歌曲的理解進行表演,來理解歌曲。

  對音樂感悟能力強的低視生,讓他們用肢體語言來深刻理解歌曲內容。

  本教材采用講授法、情景教學法、分類教學法、討論法等多種方法綜合運用,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同時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在師生的融合中愉快的進行教學。

  五、說學法

  1、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同時錄音機播放音樂,使弱視生通過觀看畫面,增加一定的直觀性和趣味性。全盲生可以通過聽音樂大膽想象,充分發揮他們的創造力和想象力。

  2、在教學中,以學生為主,讓學生通過聽、說、演、等活動,通過討論自己總結出對搖籃曲的理解,培養其自主學習總結的能力。

  3、在教學中,注重后進生的.優化教育和優生的帶頭作用,實施分組教學,充分挖掘每個學生的內在潛力,使學生在和諧的氛圍中接受知識。

  六、說教學程序:

  1、新課導入:用設疑激趣的方法。

  同學們在一座美麗的房子里有個住著一個小寶寶和他的媽媽,你們想知道他們的故事嗎?

  2、新課講解:

  (1)展示課件,講述故事。

  媽媽哄寶寶睡覺的小故事,勾起學生對童年時的回憶。然后通過教師充當媽媽與孩子一起在音樂聲中回憶童年時的感覺,通過互動,開打孩子們的心門,以此穩定他們的情緒,為后面的學唱歌曲﹑體驗親情作好準備。

  (2)根據講授的故事,讓學生說出歌曲中有哪些角色。通過提問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同時檢閱對歌曲的理解程度。

  (3)分辨歌曲所表達的內容。

  讓學生根據對樂曲的理解,用分組討論的形式。讓學生自己總結出對歌曲的理解。通過這樣的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知識融合的運用能力。在學生總結出以后,然后師生共同再來理解一遍,低視生通過看課件,全盲生通過教師講解重新感受歌曲,使學生加深印象。

  (4)演一演

  視障生由于生理缺陷,在他們的頭腦中很難形成動作形體概念,用情景教學法,使學生身臨其境,要求他們不一定按歌曲要求的動作表現,只需要他們把那種對音樂的理解用自己的方式表現出來,邊聽音樂邊表演。通過這樣的訓練,提高學生的肢體語言能力,同時能大膽發揮想象,做自己對音樂理解的動作,通過動作使其更深刻的理解歌曲。對于低視生讓他們通過看課件及對歌曲的理解,創遍簡單的舞蹈動作,使其與歌曲的情節相融合,更深刻的體味歌曲內涵。

  (5)復聽歌曲一遍

  讓學生仔細的聽樂曲,感受樂曲所帶給的獨特感受,讓他們融入到樂曲中,展開想象,發展他們的空間想象力和創造力,同時提高他們的鑒賞水平。

  七、課堂小結

  感謝從小養育我們的父母;感謝一直關心著我們的父母;感謝為我們而操勞的父母……要感謝的太多太多了,就讓我們懷著一顆感恩的心,報答我們的父母吧!

  搖籃的說課稿 篇5

  一、說教材

  1、教材分析

  《童年的搖籃曲》是四年級第一學期第四單元可愛的童年里的內容。是一首原創歌曲,小調式,四樂句,一段體,歌曲通過對童年校園生活的回憶,表現出無比依戀之情,抒發了兒童對美好未來的憧憬與向往。歌曲中運用了大量的襯詞,第一樂句其實為歌曲的引子,整首歌曲的旋律時而舒緩,時而活潑跳躍,表現出童年生活的多姿與多彩。

  2、教學目標

  美國著名教育家杜威認為:教育目標在教育活動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是教育者從事教育活動的指南。根據新課標和我對教材理解,結合學生實際水平,我將本課的目標定為以下三個:

  (1)演唱歌曲《童年的搖籃曲》,感受歌曲平穩抒情的情緒,表達對童年美好生活的無比留戀之情。

  (2)綜合運用音樂經驗對歌曲進行二度創作,提高音樂表現力,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

  (3)聽辨三首不同國家的音樂作品片段,進一步體驗“可愛的童年”這一主題。

  這樣的目標設計體現了注重以學生實踐為中心、活動為手段、能力為重點素質為宗旨,讓學生在大量的音樂實踐活動中學習,突出音樂性、情感性,引導學生在音樂學習活動中盡情地感受音樂、體驗音樂、表現音樂和創作音樂。

  3、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深情地演唱歌曲《童年的搖籃曲》,表達對童年美好生活的無比留戀之情。

  教學難點:創作表現歌曲,加深對歌曲情境的理解。

  二、說教法及學法

  四年級的學生比低年級的孩子多了知識的累計,小組合作的有效性也凸顯出來。新課程標準指出:教師是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根據這一理念,結合四年級孩子的認知特點,在教學中,我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采用小組合作學習的形式讓學生主動參與音樂實踐,在活動中,感受音樂。

  三、說教學過程

  為了實現本課教學目標,突出重點,解決難點,我設計了以下的教學環節。

  1、創設情境激趣導入

  2、聆聽音樂初步感受

  3、歌曲學習深化體驗

  4、拓展延伸情感升華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它可以使學生的無意注意轉為有意注意,在教學的開始能使學生有興趣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能點亮學生的眼睛,就意味著成功了一半。在本節課開始的時候,我讓學生跟著歌曲《童年》的音樂邊跳邊進入教室,然后和學生一起來聊聊童年這個話題,引發學生對童年的美好回憶。接著我向學生展示的是電子相冊。作為一名班主任,我把班級同學從一年級入學至今的部分照片制作成兩分多鐘的電子相冊。相冊的背景音樂用的就是《童年的搖籃曲》,這些照片記載了我和學生一起走過的日子,相信他們看了一定會和我一樣感動。第一個教學環節的設計不僅激發了學生興趣,同時也為新歌教學做好了鋪墊。

  于是就可以自然的過渡到第二個環節聆聽音樂初步感受。音樂是聽覺的藝術,讓學生能夠擁有一雙善于聆聽的耳朵,是作為音樂教師的責任。多次有效的聆聽感受音樂也是我在音樂教學中最用心的部分。對于音樂的聽我是遵循了循序漸進的原則。其實在第一個環節學生已經聽了第一次,只不過那時的聽是不經意的,是不作任何要求的。而第二環節是真正的聆聽了。聆聽時我播放媒體,請學生聽聽音樂的情緒,從而感受歌曲的優美、舒緩。通過前后兩次共四遍的聽,學生對于歌曲的旋律應該不陌生了,再來學唱歌曲就會輕松得多。

  第三個環節是:歌曲學習,深化體驗。本課的重難點都將在這個環節中得以解決。為了讓學生準確的唱好歌曲《童年的搖籃曲》,我采用的是先讓學生識譜的方法。識譜的優點是能幫助學生唱準音,更有效地學習歌曲。既然這節課是歌曲新授課,那最基本的要求就應該把音唱準,把歌唱好。但從頭到尾的識譜也有缺點,那就是學生會感到很枯燥,失去了原先的新鮮感、學習興趣。如何解決這個矛盾呢?教學中我先出示歌譜,這些歌譜都用不同顏色分了樂句,一共分成了六句,第一句由老師負責,其它五句分派給五個小組,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自己進行識譜學習。然后進行匯報,匯報的方式采用接龍法,師生依次視唱自己的樂句,連起來正好是一首完整的歌譜。用這樣的方法,每組分到的只是幾個小節的樂句,大大降低了識譜的難度。采用接龍的方式學生也很有新鮮感,不會覺得枯燥。同時也激發了小組間競爭的意識,在此基礎上再來學習歌詞,本課的教學重點就迎刃而解了。創作表現歌曲,加深對歌曲情境的理解,發展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造能力是本節課的難點。在學會歌曲后,我啟發學生對歌曲進行二度創作,如:以小組探究的方式,利用已經學習過的常用力度記號來為歌曲添加力度記號并以小組匯報的方式進行表演,從而讓學生深刻感受歌曲所要表達的細膩情感;又如引導學生可以改變演唱形式,加入肢體動作,在載歌載舞中感受對童年美好生活的無比留戀之情;也可為歌曲加入適當的打擊樂器伴奏等等。通過二度創作表現歌曲,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提升創造興趣,從而發展了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造能力。

  一堂課只唱一首歌曲,已遠遠不能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因此課的最后結合馬上要舉行的上海世博會,我設計了“各國童謠我來猜”的環節,讓學生分組根據自己以往的音樂學習經驗,把三首不同國家的音樂作品進行聽辨、排序。目的是通過游戲的形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積極性,這樣圍繞教學主題“可愛的童年”拓寬了學生的音樂視野,滿足了學生的情感需求。

  教學過程

  一、聽音入室(童年)

  二、導入

  1、今天老師想和大家聊聊童年這個話題。電視里總是說童年是金色的,那童年一定是很美好的。它究竟美好在哪里呢?(生自由交流)

  2、是呀,童年是多彩的,童年是愉快的。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難忘的童年!在童年的歌聲中,我們慢慢長大了。(媒體)(班級學生照片背景音樂為童年的搖籃曲)

  三、新授

  剛剛我們回憶了童年,又分享了童年,接下來我們就來學一首跟童年有關的歌曲也就是剛才的背景音樂——《童年的搖籃曲》(出示課題)

  1、初聽歌曲,學生思考兩個問題

  ① 這首歌曲的情緒是怎樣的?(優美、抒情、)

  ② 歌曲把你帶到了哪里?(校園)

  2、簡介歌曲體裁

  這首歌曲的情緒其實和它的名字是有關系的。《童年的搖籃曲》搖籃曲又稱催眠曲。原是母親在搖籃旁為使嬰兒安靜入睡而唱的歌曲,后來逐漸發展成為一種音樂體裁。搖籃曲的音樂形象一般都具有溫存、親切、安寧的氣氛。曲調平靜、徐緩、優美。

  3、學習歌譜(出示歌譜)

  我看有些同學已經迫不及待的想要學習這首歌曲了,那就讓我們先一起來拍節奏

  ① 集體拍擊節奏

  ② 分組分樂句唱譜

  ③ 小組接龍唱譜

  ④集體用lu哼唱

  5、學習歌詞(出示歌詞)

  ① 朗讀歌詞(從第二行開始)

  ② 老師唱第一句,學生唱后面的樂句

  ③ 老師唱的你們會嗎?(完整唱)

  ④ 指導有難點的地方

  6、歌曲處理:

  ①同學們說說如何演唱歌曲,效果將會更好!(強、弱的處理)

  ②出示媒體,復習力度記號

  ③小組交流為歌曲添加合適的力度記號

  ③ 小組匯報演唱(先說說理由,再唱一下)

  ④集體統一力度記號并演唱(老師先說添加的理由,再請學生演唱)

  7、歌舞表演

  同學們唱得太好了,我們能不能加入更多的元素來豐富這首歌曲呢?

  (舞蹈或造型、小樂器、領唱)

  ① 改變演唱形式,選兩個領唱。

  ② 加入小樂器(老師事先準備小樂器和節奏卡片,學生根據歌曲的情緒來選擇合適的樂器和節奏。同時選好伴奏人員)

  ③ 加入造型

  ④ 全班合作表演

  四、拓展

  童年趣事令人難忘,童年歌謠伴我成長。五月一日在上海將要舉行一場舉世矚目的盛會,那就是“上海世博會”,會有世界各地的大朋友和小朋友來參加。那外國小朋友都會聽哪些童謠呢?老師今天帶來了三首好聽的外國童謠的片段,就請大家來猜猜它們分別是哪個國家的,把歌曲序號寫下來,我們來比一比誰猜對的多。

  1、機器貓(日本)

  2、三只小熊(韓國)

  3、蝴蝶(法國)

  小結:同學們,今天我們一起回憶了童年趣事,學會了一首很美的歌曲《童年的搖籃曲》,還欣賞了各國童謠。希望這節課能成為你將來童年回憶的一部分,我們要珍惜現在美好的童年時光,讓我們的童年生活更加豐富多彩、五彩繽紛。

  搖籃的說課稿 篇6

  說活動材料

  “搖籃曲”和“進行曲”是兩種性質完全不同的樂曲,它們分別適用于不同的場合。根據中班幼兒的生活經歷和生活環境的不同,特設計本次活動內容,讓幼兒學習對比性欣賞,并選擇不同的動作表現不同的音樂,增強幼兒對樂曲的欣賞水平。

  教材選用了勃拉姆斯優美抒情的《搖籃曲》和英國作曲家愛爾加雄壯有力的《威風凜凜進行曲》,讓幼兒進行對比性欣賞。通過欣賞,讓幼兒了解這兩種不同性質樂曲的特點,以提高幼兒對樂曲的理解和鑒別能力。

  近代學習心理學的信息加工理論認為:熟悉程度過低的刺激,不易激發起主動探究、操作的行為。因此,在本次活動的選材和設計上,都努力確保幼兒對樂曲有充分的冗余度(熟悉程度)。《搖籃曲》是幼兒所熟悉的,小班時也欣賞過與本次活動選用的教材所類似的搖籃曲。德國作曲家勃拉姆斯于1868年創作的《搖籃曲》,樂曲采用大調式,3/4拍子,簡單的主題充滿了溫和安詳的情緒,表現了母親對孩子深深的愛。《威風凜凜進行曲》這首進行曲因為它非常形象,非常有感染力,所以現在已經為許多國家軍隊儀式所采用。樂曲速度較快,是大調式2/4拍。它分三個部分,表現了熱烈歡快的氣氛和輝煌、莊嚴、壯麗的場面。“進行曲”音樂形象鮮明,節奏明顯,在日常生活中幼兒也有精神飽滿地列隊、踏步、做操、開運動會等的體會,同時也具有一定的生活經驗和感受音樂的經驗,遵循以幼兒經驗為基本出發點。

  說活動目標

  1.活動目標

  根據音樂欣賞分類目標,以及中班年齡段音樂教學目標,同時注重考慮音樂對幼兒的可感性和可接納性,我制定了本次音樂欣賞活動的具體目標:

  (1)通過對比性欣賞《搖籃曲》和《威風凜凜進行曲》,讓幼兒感受樂曲的不同性質。

  (2)培養幼兒良好的傾聽習慣。

  (3)引導幼兒根據不同的音樂,選擇不同的動作來表現,提高音樂的感受能力。

  2.活動重點:

  通過對比性欣賞《搖籃曲》和《威風凜凜進行曲》,讓幼兒在傾聽、感受基礎上,了解兩種樂曲的不同特點,并能區別出音樂作品的不同情緒及節奏特點。

  [分析]音樂是一門聽覺藝術,音樂形象是通過各種表現手段(如旋律、節奏、速度等)而塑造出來的。而音樂又是一門時間藝術,是在時間中流動的,稍不注意就會流失過去。作為樂曲的欣賞,幼兒只能借助于專注的傾聽來理解作品內容。中班幼兒注意力開始發展,也具有了一定的理解能力,因此只有引導幼兒聚精會神地傾聽,正確理解樂曲所表達的內容,才能使幼兒與樂曲產生共鳴。

  3.活動難點:

  能夠自主、即興地創作與別人不同的表情、動作來表現兩種不同的音樂。

  [分析]欣賞音樂是一個由淺入深、由表及里、由感性到理性的過程。幼兒的認知程度具有感性大大超過理性的特點。因此在音樂感知的基礎上,產生情感體驗及聯想從而達到對作品的深入理解,對幼兒來說極具挑戰性,同時借助于教師的引導幫助,讓幼兒通過努力是可以完成的。

  說活動準備

  1.軟件上的準備:

  教師熟悉兩首對比欣賞的樂曲,了解兩首樂曲的背景、曲作者。制作CAI課件,輔助教學所用。在CAI課件中,抒情柔美的《搖籃曲》配以寧靜、祥和的風光與親情攝影、繪畫作品。節奏堅定的《威風凜凜進行曲》,畫面配以世紀大閱兵隊列行進的圖片,幫助幼兒感受樂曲的不同性質。

  2.硬件上的準備:

  錄音機和兩首樂曲磁帶,森林場景,裝有信和磁帶的信封一個。

  說設計特色

  教學中我主要采用聽、視、動相結合的方法。

  1.從“聽”入手。

  引導幼兒養成注意傾聽的良好習慣。音樂是時間藝術,要想獲得良好的音樂欣賞效果,注意力集中是先決條件,只有認真地去傾聽才能正確地感知作品的旋律、節奏、速度和表達的思想內容。為使幼兒養成良好的傾聽習慣我從兩個方面進行了指導幫助:

  (1)根據新《綱要》中“幼兒是在與環境相互作用的活動中主動學習和發展的”這一指導思想,我在活動中特別注意了創設與教育相適應的環境。

  比如在導人部分,用動感的多媒體課件“美麗的森林”為背景,運用大型軟積木搭出顏色鮮艷的房子、花朵、月亮船,引導幼兒在環境中集中注意力進入美好情境。讓其心情放松,沒有任何壓力地去欣賞。

  (2)在重復對比傾聽的時候,設計提問:“仔細聽一聽,兩首樂曲有什么不同?”讓幼兒帶著問題有目的有針對性地去聽。

  2.從“視”入手。

  引導幼兒初步學習怎樣欣賞一首音樂作品的方法。采用視聽欣賞的形式幫助幼兒感受、理解和記住音樂,視聽欣賞的形式能調動起幼兒的各種感官,讓幼兒目有所見、耳有所聞,在不知不覺中帶著喜悅、好奇之心進入作品的美好境界之中。其次,由淺入深、由表及里的欣賞過程也在不斷地暗示幼兒,應從哪里人手,從哪些方面去欣賞一首音樂作品。

  3.從“動”入手。

  利用與音樂相符的動作來感受理解音樂,用此方法激發幼兒的想像力,讓動作使音樂內容具體化、形象化。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隨音樂作模仿動作,能加深幼兒對音樂的印象。這樣,幼兒初步學習了欣賞的方法,還會激發幼兒再次欣賞音樂作品的興趣,促進了其情感的發展,陶冶了性情。為幼兒今后獨立思考、獨立學習及良好的學習習慣的養成奠定了基礎。

  另外,由于幼兒的知識水平、理解水平和實際生活經驗都有所差異,每個幼兒對音樂的感受、理解和通過音樂產生的聯想也都不一樣。在學法指導中我注意了讓幼兒充分發表自己的看法,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來表達對作品的理解,使其在活動中獲得自主權。說說自己的感受、聽聽別人的想法,這樣既有利于自我的發展又有利于幼兒間的相互學習;既豐富了自己的知識經驗又賦予音樂作品更豐富的思想內涵。這也符合了《綱要》中“以幼兒發展為本”的教育理念。

  搖籃的說課稿 篇7

尊敬的各位評委老師:

  大家好!

  今天我說課的課題是《搖籃曲》,這是一節歌曲教學課。本節課我主要從說教材、說教法、說學法、說教學過程等四個方面進行說課。希望我將能給大家帶來一堂豐富多彩的音樂課。

  一、說教材

  這部分內容我主要從教材分析、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幾個方面進行陳述。

  1、教材分析

  今天我所選用的教材是湖南文藝出版社小學音樂教材四年級下冊第五單元的《音樂家舒伯特》當中的演唱歌曲《搖籃曲》。《搖籃曲》是奧地利作曲家,“歌曲之王”舒伯特的著名代表作之一。這是他19歲時以克勞蒂烏斯的詩譜寫的。搖籃曲(催眠曲)這類歌曲的特點是優美抒情、曲調溫柔,表現了母親對孩子的親切祝愿。

  2、教學目標

  美國著名教育家杜威認為:教學目標在教育活動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是教育者從事教育活動的指南。根據教材的特點和四年級小學生的年齡特征及心理特點,本課的教學目標我是這樣來設置的。

  (一)“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1、感受《搖籃曲》所表達的深沉、純真的母愛。能夠用悠長的氣息,柔美、深情的歌聲演唱歌曲,抒發媽媽對孩子無限的愛。

  2、感受音樂文化差異,體會音樂來源于生活,一樣體裁不同風格的作品表達的情感是相同的。

  (二)“過程與方法”目標:

  1、運用對比聆聽的方法,培養學生聽辨旋律和分析旋律的能力。

  2、采用聆聽、視唱、比較、判斷的方法學唱歌曲旋律,初步感受倚音在旋律表現中的作用。

  3、運用模唱、聆聽、對比、小組合作的方法演唱歌曲,體會歌曲的情感和意境。

  (三)“知識與技能”目標:

  1、提高分析作品的能力,了解歌曲體裁;體會裝飾音在刻畫形象抒發情感中的作用。

  2、從譜面上感知旋律,體會歌曲旋律特點,在理性的基礎上演唱歌曲。基于音樂新課程標準,在吃透教材的基礎上,我確定了以下教學重點和難點。

  (一)教學重點:

  1、通過對比聆聽,體會同一體裁不同風格的作品,并能進行分析。

  2、在演唱歌曲時,用悠長的氣息,清晰的吐字,圓潤、柔美、深情的歌聲演唱搖籃曲,感受媽媽對孩子真摯的情感。

  (二)教學難點:

  1、掌握歌曲中倚音的唱法,感受裝飾音對表達情感的作用。

  2、在唱好歌曲的同時能比較分析作品,掌握分析作品的能力。

  為了講清教材的重難點,使學生能夠達到本課設定的教學目標,我再從第二方面說教法和第三方面說學法上面談談。

  二、說教法

  教學有法,但無定法。考慮到四年級學生的現狀,我主要采取設置情境教學法,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利用其視聽結合,聲像一體,形象性強,信息量大等特點,為學生創設了一系列優美的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氣氛,促進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基于本課的特點,我還采用了以下的教學方法:

  1、直觀演示法:利用圖片等手段進行直觀演示,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2、活動探究法:引導學生通過創設情境等活動形式來獲取知識,以學生為主體,使學生的獨立探索性得到充分的發揮,培養學生的自覺能力、思維能力、活動組織能力。

  3、集體討論法:只對學生提出的問題,組織學生進行集體和分組討論,促使學生在學習中解決問題,培養學生的團結協作的精神。

  三、說學法

  我們常說:“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教會學生知識不如教會學生學習的方法”,因而,我在教學過程中特別重視學法的指導。音樂課應重視對學生的音樂實踐,所以我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主動參與學習并且自由發揮。

  這節課在指導學生的學習方法方面我主要采取了以下的方法:體驗法,交流法、聽唱法、對比法,同時我還讓學生多聽多練,自省自悟,從而達到預定的教學目標。最后我具體來闡述一下本節課的教學過程。

  四、說教學過程

  本節課的教學過程我是這樣思考的,總的設計思路分為五個環節:

  音樂欣賞導入音樂課堂——學唱歌曲——歌曲處理——創編活動

  ——拓展延伸。下面,我將分別來介紹這五個環節:

  (一)音樂聲中進入課堂,導入音樂課堂(2—3分鐘)

  俗話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為了營造一種愉快、歡樂的氣氛,我讓學生在《只要媽媽露笑臉》的音樂中進入教室,通過音樂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引領學生步入音樂的殿堂。

  (二)學唱歌曲(占時25分鐘)

  這是本節課的主要內容,這個環節我將運用聽唱法、教師示范和學生分句模唱等方法來引導學生學習新歌。

  一、激情導入:故事引入,走進音樂大師的人生

  1、談母愛

  師:“世界上最偉大的愛!―――莫過于母愛” “下面我們來看看詩人和畫家是如何表現母愛的。”

  2、欣賞有關搖籃曲的圖片,回憶自己的童年

  3、想象為圖畫選擇音樂應該是怎樣的?(速度、力度、情趣)

  3、引出《搖籃曲》這種體裁――哄孩子入睡演唱的歌曲叫作搖籃曲

  4、故事一盤土豆激發情感,走進舒伯特

  師:“下面要聽到的歌曲就是一位偉大音樂家在菜單上寫下的一首搖籃曲,你們想知道是怎么回事嗎?”這位偉大的音樂家就是―――奧地利譽為天才作曲家舒伯特。

  二、寓教于樂

  1、欣賞大師作品《搖籃曲》感受情緒、速度、力度

  2、采用聽唱法哼唱歌曲,想象入睡的情景

  3、觀察旋律特點,發現重復句,了解曲式結構

  4、難點突破:(采用的方法:體驗式)

  A、感受搖籃“搖的感覺”對比不帶附點和帶附點的不同,引導唱好附點節奏

  B、裝飾音的演唱(“快”字的演唱啟發學生想象媽媽哄寶寶睡覺的心情怎么樣?裝飾音演唱自然、輕聲一帶而過的感覺。)啟發學生邊演邊唱,邊體驗!

  三、歌曲處理:有感情的歌聲,永遠是音樂教學工作者追求的最美境界。

  1、再次聆聽,想象歌曲意境(談談想到了什么?)生生交流,情感碰撞體會母親的情感

  2、探討在聲音、力度、速度以及包涵的情感的處理(自主發言)創造情境體驗情感,對比感受,在試驗中找尋美感。要讓小寶寶入睡聲音應該怎么樣?力度是強還是柔?速度?演唱時媽媽的心情和內心的情感?(結合大家要抒發的情感與學生產生情感共鳴。)

  3、完整有感情地演唱

  師:“讓我們把自己想象成依偎在母親懷抱里的嬰兒,或想想自己的母親,感受、體會一下,帶著柔和甜美聲音,恬靜、舒緩地再次演唱這首《搖籃曲》。”

  四、創編活動(5分鐘)

  在同學們能夠有感情、完整演唱歌曲的前提下,將全班同學分成若干個小組,分組討論如何回報媽媽對自己的愛。

  師:通過你們的欣賞表演和演唱,讓我感到你們與媽媽的之間的愛是那么濃厚,是啊,母親的恩情就像溫暖的陽光,無時無刻的照耀著我們,為了我們,媽媽付出了許多許多,看著媽媽眼角的皺紋,忙碌的身影,你們閉上眼睛,聽著音樂,想一想你和媽媽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情景,回味一下濃濃的母愛,此時此刻,你最想對媽媽說些什么?在愛心小卡片上寫下對媽媽的祝福。大家在組長的帶領下完成任務,在合作中培養同學們團結協作的精神。

  五、拓展延伸(3—5分鐘)深化拓展,欣賞不同藝術形式的《搖籃曲》

  1、聆聽不同演奏形式的搖籃曲(合唱、小提琴,男女聲重唱等)

  2、談談自己的感受,跟自己演唱的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帶來有什么不同的感受

  3、總結搖籃曲的風格

  師:搖籃曲這種音樂體裁讓我們感受到了它的魅力所在,它不僅有不同的表現形式,特別是它那舒緩的旋律,讓我們愿意去聽,還可以讓我們在音樂中感受到了生活中的愛,以及美的存在。

  常言道:“編筐編簍,全在收口”,在這節課的最后,我采用了歸納式的結尾,請學生說說《搖籃曲》的歌曲反映了怎樣的生活情趣?請大家用自己的話說說對歌曲的理解?最后師生在《搖籃曲》的愉快的結束本課。

  我衷心的希望,通過這樣的設計,能讓“音樂”這魅力無窮而令人神往的藝術,成為孩子們心中的花朵,讓他鋪滿孩子們的人生道路,散發出不絕的芬芳!

  我的說課到此結束,敬請各位評委老師多多給予指導。謝謝大家!

  搖籃的說課稿 篇8

  一、說教材

  本課選自人民音樂出版社第14冊第四單元《樂海泛舟》,《搖籃曲》是德國作曲家勃拉姆斯的著名代表作品之一,歌曲作于1868年,它通過強弱節拍的起伏來塑造搖籃搖擺的形象。曲調優美抒情,語氣安詳平緩,細膩得勾畫出一幅母親對孩子親切祝福的動人畫面。這首歌曲雖為3/4拍,但作曲家巧妙地從第三拍起音,把節奏進行了細致的改變,將節拍的舞曲化性格化為內在的韻律,使音樂更富于徐緩的敘事語氣,而適于語義。《搖籃曲》最初為母親撫慰孩子入睡時詠唱的歌謠,后來發展到一種音樂體裁。搖籃曲的音樂形象一般具有溫暖、親切、安寧的氣氛6767這一體裁具有很強的藝術性和欣賞性,不僅限于催眠和描寫孩童入睡,更多的是在抒發內心的思想感情,刻畫寧靜而有詩意的精神境界。

  二、說教學目標

  根據本節課的教材需要,我本著既能讓孩子掌握知識,又能達到發展能力、陶冶品德的目的,制訂了以下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學習演唱《搖籃曲》,引導學生用自然圓潤的聲色與優美柔和的情緒表現歌曲(中文版),并從中體會母親對孩子的似水柔情與疼愛。

  2、能力目標:初步認識搖籃曲這種音樂體裁,充分了解搖籃曲的主要特征。

  3、德育目標:通過課外搜集各種形式歌頌母親的作品,并通過在課堂上的介紹、欣賞,充分感悟母愛的偉大,獲得豐富的情感體驗,并懂得要感恩父母、回報父母。

  三、說教學重、難點

  結合本節課的重難點與學生的理解能力,本人訂了以下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引導學生用自然圓潤的聲色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教學難點:引導學生對歌曲八度大跳及雙倚音演唱,使學生真正感受搖籃曲的美與母愛的偉大。

  四、說教法、學法

  托爾斯泰曾指出:“成功的教學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因此,根據初中生的年齡、心理、認知規律等特點,我采用靈活多樣、新穎有趣的教學手段,來吸引他們的注意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益。因此,本節課我采用情景教學法和啟發式、聽唱法、才能展示法、欣賞互助法,讓他們主動參與活動。同時采用多媒體教學,通過比較進一步認識搖籃曲的音樂特征,及課外欣賞歌頌母愛的歌曲,很好地滲透到德育教學,達到很好的教學效果。學生在輕松的學習氛圍中愉快地學唱歌曲,在歌曲中深深的受到母愛的渲陶,從而不僅對音樂產生濃厚的興趣,而且還圓滿完成本節課的教學任務。

  五、說教具準備

  傳統的教學是以靜態形象為主,學生的學習會感到枯燥乏味,而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卻能集音、形、色、動為一體,有效的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和學習興趣,這是其他手段不可比擬的。因此,本節課我準備的教具有多媒體、電子琴。

  六、說教學程序

  好的教學設計是實現教育目標的有效途徑,本節課我將以張熊飛教授“教師為引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論為指導思想,誘導孩子們去探索、去嘗試,讓他們在課堂上真正的動起來、唱起來、跳起來,全身心投入到學習過程中,達到本節課的預期目標。結合本節教材,我設計了以下三個教學環節:

  1、情景導入,醞釀情感

  蘇聯科學家巴浦洛夫曾說過:“不學會觀察,你就永遠當不了科學家,敏銳的觀賞力是創造者的基本功”。在導入部分我先讓學生觀看一段情景音樂,并在欣賞的過程中注意觀察情景音樂表現了什么內容,想到了什么,讓學生了解到音樂也是一種情感藝術。接著再讓學生從三種音樂體裁里找出一種適合媽媽哄孩子睡覺的音樂,從中導出了本節課要學習的歌曲。

  2、學習歌曲,表現情感

  (1)、讓學生欣賞感受,體會歌曲的意境及情感。初步認識歌曲的作者及搖籃曲這種音樂體裁。

  (2)、在學唱歌之前,根據歌曲的難點高八度演唱,為了讓學生輕松地唱好歌曲,我設計了一段發聲練習:12 34|54 32|1--‖(LU——),做好唱歌的鋪墊。

  (3)、品味旋律,全體同學用“LU”字哼唱旋律,師生共同總結歌曲特點。讓學生理解歌曲的情緒、速度、力度、拍號,為做好表演唱的準備。

  (4)、學唱歌詞先讓學生小聲跟音樂哼唱,找出自己覺得難唱的樂句與歌曲中開頭與結尾有什么特點。然后再用電子琴帶動與學生的討論、嘗試,結合老師動情的范唱,解決歌曲的難點,找到最好的演唱效果。最后引導學生模枋母親哄孩子睡覺的情景演唱歌曲,讓學生在音樂氣氛下體會到母親與孩子的愛深深地融化在一起。

  3、課外拓展,升華情感。

  (1)、欣賞不同民族或國籍的《搖籃曲》,揭示《搖籃曲》的音樂特征。

  通過欣賞不同國籍的搖籃曲,讓學生明白《搖籃曲》表達共同的主題,那就是母愛都是偉大的。再進一步了解歌曲的音樂特征。

  (2)、搜集不同形式歌頌母愛的作品,請同學們談一談自己的感受。

  本環節我設計觀看不同形式歌頌母愛的作品,從中引導學生更進一步體會到母愛的偉大,并讓學生用自己的話來表達對母親的愛。很好的得到德育滲透,本節課達到最好的效果。最后讓學生帶著母親的愛再一次演唱歌曲結束本課。

  七、說板書設計

  《搖籃曲》——(德國)勃拉姆斯

  1=F速度:稍慢、舒緩

  力度:輕柔

  情緒:溫馨、親切、安寧、優美,充滿母親對孩子(的愛)未來的祝福和希望。

  搖籃的說課稿 篇9

  一、說教材

  《祖先的搖籃》是人教版義務教育新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二年級下冊第八單元的第一課文。這是一首現代詩。這首詩以兒童的視角,描寫了祖先在她的搖籃——原始森林里自由快樂的生活場景,表達了作者對自由美好的生活的向往以及保護環境的愿望。

  二、說教學目標:

  基于對教材的理解,結合本組課文的訓練意圖和我們班學生的實際情況,我制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1、認識“祖”“掏”等7個生字,會寫“祖”“啊”等9個字,會寫“祖先、原始”等10個詞語。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能讀好第二、三小節中的問句。

  3、能展開想象,仿照第二、三小節說出人們還會在祖先的搖籃里做些什么。

  4、能認出含有“摘”“采”等動詞的詞語,并體會動詞的恰當使用。

  識記生字,學習書寫生字,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是重點;掌握不同事物動詞的使用,培養積累詞語的習慣是本課難點。

  三、說學情

  對于二年級的學生來說,這課文的內容不難理解,因為這課文所描繪的場景是學生日常生活常接觸的。課時對主旨的把握,對學生來說有一定的難度。

  四、教法和學法

  1、選擇教法,明確思路

  圖片引入。

  為了引起學生的興趣,我用原始森林的圖片引起了學生興趣,同時引入課文的學習;有感情地朗讀這首詩,體會祖先生活的自由及美好;在讀中感悟文本,了解祖先生活,培養學生熱愛生活的情感。

  2、學法指導,形成能力

  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貫穿在課堂教學的始終。在識字教學中,我讓同學們用這種方法學習生字,同學們在掌握自己總結的識字方法的同時,還能學習別人的識字方法,這樣,在學習的同時還培養了能力。

  五、說教學過程:

  1.圖片引入,激發興趣。

  用原始森林的圖片引入,激發學生一探究竟的欲望。

  2.讀詩歌,感知文本。

  首先,教師范讀這首詩,學生邊聽邊思考:祖先生活在哪里?他們的生活是怎樣的?在他們的生活場景里,你感受到了什么?學習了生字后,我要求學生讀這首詩,做到“五不”:不添字、不漏字、不回答、不讀錯字音、不讀錯句子。

  3.精讀這首詩,體悟文本。

  抓住第二節和第三節來讀,體會祖先生活的快樂,體會詩歌中充滿的童趣。同時,我注意引導學生感受原始森林的美好,激發他們和環境和諧相處的愿望,激發他們熱愛生活的美好情感。

  4.總結提升。

  在總結全詩的基礎上,感悟作者寫作意圖,并以此為課外拓展的出發點,把學生由課內引向課外,拓展學生的學習空間,體現“大語文”的教學理念。

  六、說板書

  搖籃的說課稿 篇10

尊敬的各位評委、老師:

  大家好!我今天說課的內容是第五冊第五課表演曲《唱給媽媽的搖籃曲》,通過對歌曲的分析,確定如下教學目標:

  一、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在了解歌曲內容及情感的基礎上,引導學生以情帶聲,用正確的速度,柔美圓潤的聲音,完整、準確、深情地演唱歌曲;

  2、能力目標:通過感受歌曲寧靜的氣氛,進一步培養學生對音樂的感受力;通過情景表演,提高學生的表現力及與人合作的能力;

  3、情感目標:通過對歌詞的理解,對旋律的感受,激發學生對媽媽的愛,并教育學生學會感恩,學會回報,從而使學生成長為“心中有愛”的人。

  二、教材分析:

  《唱給媽媽的搖籃曲》是一首由四個樂句構成的一段體敘事性歌曲,2/4拍,徵調式,歌詞寓意深刻,它通過一個平日生活的側面,生動地描繪了孩子對媽媽的一片深情和孝順之心,歌曲通過“八度大跳”、“切分節奏”的運用,營造了一種寧靜的氣氛,“MU”音的運用更是抒發了孩子對媽媽的熱愛之情,使人有意猶未盡,余音繞梁之感。

  三、教學重點難點:

  1、教學重點:指導學生通過深情的演唱來表現對媽媽的愛;

  2、教學難點:對學生音樂感受力及表現力的培養。

  四、教學準備:

  與教學相關的多媒體課件、粘有銀色月亮和星星的深藍色窗簾,豎笛。

  五、教學過程與方法:

  (一)組織教學:

  “親愛的孩子們,請伸出你的雙手,和老師一起捧起一顆“感恩的心”(教師演唱并帶領學生做手語。

  設計意圖:這里的律動《感恩的心》高潮部分為整個的教學做一個情感的鋪墊。

  (二)導入新課:

  在導入新課這一環節上,我首先進行深情的道白:“孩子們,是誰把我們帶到人間?是誰,用愛把我們溫暖?是誰,哺育我們健康成長?是誰,給了我們溫馨的家園?”學生會答:“是媽媽”。緊接著播放多媒體課件《媽媽頌》,激起學生的情感共鳴,接下來進入對話:“孩子們,從出生到現在,媽媽為我們做過的太多太多,我們又能為媽媽做些什么呢?(學生會有很多的想法,在這里要及時的肯定和鼓勵),“那有一個給媽媽唱搖籃曲的孩子,她又為媽媽做了些什么呢?”

  設計意圖:在導入這一部分,我運用情境創設的方法喚起學生對媽媽的愛,我想,視覺和聽覺的體驗應該是最好的“激情”方式,而談話法的運用又巧妙地為聆聽設下了伏筆。

  (三)新歌教學:

  1、初聽:“下面就讓我們一起聆聽《唱給媽媽的搖籃曲》,看一看為媽媽唱搖籃曲的孩子都為媽媽做了些什么吧!”課件出示《唱給媽媽的搖籃曲》,并在欣賞前提出要求:“讓我們一起來把聽到的看到的編成一個小故事,比一比,看誰的故事最生動吧!”(初聽后讓學生來講一講歌曲講述的故事,教師給予肯定的評價

  設計意圖:這里通過視覺和聽覺的體驗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在對歌曲主要內容初步感知的同時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

  2、復聽:“多么美好的故事,多么動人的旋律,請聽老師來演唱歌曲,感受一下老師是用怎樣的速度、節拍來表現歌曲的輕柔和寧靜的吧!請大家用身體的律動來配合老師!”

  設計意圖:復聽歌曲,感受歌曲,讓學生對歌曲有一個整體的把握,同時,教師的演唱和學生的律動更能使師生產生身臨其境的感覺。

  3、哼唱旋律:“那下面就讓老師帶著大家輕輕地走進媽媽的房間,用最輕柔的聲音來為媽媽哼唱搖籃曲吧!噓,可別吵醒了媽媽啊!”

  設計意圖:在這里創設的情境主要是控制學生哼唱的音量與情緒的把握,歌曲情緒的把握應該從一開始接觸唱就注意引導情緒的處理應該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而不單純是放在歌曲處理的部分來完成的。)

  4、歌詞朗誦:“我們把最動聽的曲子唱給了媽媽,那讓我們把最動情的朗誦也送給送給媽媽吧!”教師帶著學生在伴奏下按節奏朗誦歌詞。

  設計意圖:按節奏有感情地朗誦歌詞,是為了情感的延續,也是為下面的填詞演唱做準備。

  5、填詞演唱:“下面就讓我們把心中最美的歌唱給媽媽吧!”(學生隨琴填詞演唱,學唱的過程學生是主人,在這里教師要放手讓學生去唱屬于他們自己的歌,教師只做一個引導者,參與者,教師可以在需要指導的部分加上提示的動作或符號、

  6、完整演唱:音樂起,教師加入獨白:“媽媽,我想您一定很累很累,不然為什么睡得如此香甜,夜已深,我要為您唱首搖籃曲!”學生完整地演唱歌曲。

  設計意圖:在這里教師加入的一段深情的獨白,一下子就會喚起學生內心的情感,從而自然地進行深情的演唱,很好地解決了教學的重點和難點。

  在整個的歌曲學唱的部分,從感知歌曲到感受旋律,再到演唱,一個“愛”字貫穿始終,讓學生感受愛,理解愛,表達愛,被愛感動,為愛歌唱!

  (四)情景表演:

  “孩子們,夜深了,聽,媽媽的房間好靜好靜,(小聲地呼喚)媽媽,媽媽……(做推門的動作)

  設計意圖:歌曲唱會以后,我為學生安排的是情景表演活動,為避免孩子對同齡人扮演媽媽產生不認同感,媽媽就由老師一個人來扮演,孩子分成若干組,進行排練,然后再一組組地進行表演,這里用深藍色粘有銀色月亮和星星的窗簾來渲染氣氛,每一組表演的時候由其它小組來伴唱,這樣不僅鞏固了歌曲的演唱,最主要的是能夠與同學合作完成比較難的即興創編活動,不僅提高了學生的創造力,更加增強了他們的合作意識。)

  一個小秘密,今天老師為天下所有的媽媽帶來了一份小小的禮物,(演奏豎笛)那你們有沒有什么禮物送給媽媽呢?(學生匯報,選取在課堂可以完成的展示給大家,其余的作為課外延伸課下完成)

  (五)拓展延伸:親愛的孩子們,告訴大家……

  設計意圖:這一部分的拓展,是學生對媽媽的愛得到一種升華,使學生懂得如何去感恩,如何去回報,做一個“心中有愛”的人!

  (六)結束全課:

  做《感恩的心》手語離開教室。

【搖籃的說課稿】相關文章:

《搖籃》說課稿07-07

搖籃說課稿08-06

《搖籃》的說課稿04-09

大海搖籃說課稿11-03

2021《搖籃》說課稿08-16

精選大班搖籃說課稿04-18

大班語言搖籃說課稿03-06

搖籃曲說課稿08-11

中班語言 搖籃說課稿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