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美版第六冊五彩斑斕說課稿
一、 教材結構與內容解析:
本課選自浙美版第六冊教材,“造型表現”領域。著重介紹色彩知識。色彩知識在小學階段是一項系列知識,有三原色、三間色、復色、色相、對比色等等,這些都以原色為基礎。本課通過一系列活動,讓學生了解原色之間互相混合,可以產生許多色彩變化,并學習應用,裝點我們的生活。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研究能力。掌握一些基本的色彩知識。
二、 教學目標:
根據上述教材結構與內容分析,考慮到學生已有的認知結構心理特征,制定如下教學目標:
知識與內容:認識三原色——紅黃藍,三間色——橙綠紫。
過程與方法:掌握用原色調配間色的技能。
情感、態度合價值觀:培養學生對色彩的感性認識,學習調色的方法。
三、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使學生認識三原色和三間色及其色彩特性。
難點:掌握原色與間色的色彩關系,學會用原色調和間色的調色方法。
四、教法:
本課通過小游戲、小競賽等教學手段,充分調動學生探索、學習的積極性 ,在大量的'師生互動中,讓學生理解抽象的三原色和三間色的關系。
五、學法:
學習離不開生活,離不開實踐。只有學生通過自己探索而獲得的知識,才能深深地印在他們的腦子里。為此,我讓學生通過探究實驗,自己得出兩種原色相調的出的新的顏色。每得出一個間色,就讓他們找找生活中哪些地方可以找到這種顏色。從而讓學習的過程直觀,明白,易懂。
六、教學程序及設想:
1、引導發現:首先引導學生從課件的圖片中,發現自然花叢中的色彩是五彩斑斕的,直觀形象地把學生引入色彩斑斕的大千世界,用簡潔的語言直接把學生帶入本課色彩的主題——《五彩斑斕》。
2、科學傳授三原色的知識:從問學生知道顏料中的三原色與否,到比較淺近科學地講授三原色的知識,并且板書定義讓學生認識復述和記憶三原色知識。(板書定義:不能由其它顏色調和成的顏色叫原色。因為只有三種,所以叫三原色。)并理解三種原色的不同感受。
3、探索實踐,認識三間色:通過玩色練習,發現兩種原色重疊會產生第三種顏色,老師的示范給了學生啟發,讓他們去主動地探索,得出新的結論。學生在實踐的過程中體驗了三間色的形成,這時,老師再以簡潔明了的話語為三間色下定義,另學生印象深刻。
4、.激勵探索:當教師講授完三原色和三間色知識后,教師都要啟發學生,回想生活中的色彩,尋找自然界當中三原色和三間色的本源色,做到寓教于生活寓教于樂趣。在引導學生回到生活中時,再次引領學生思考、去對應三原色和三間色的本源色,促使學生很好地領悟:色彩源自生活,源自大自然。
5、游戲生成,寓教于樂:色彩知識的傳授和鞏固提高教學,對于學生來說,是一件比較枯燥的事。此時,老師選擇游戲的方式來來刺激學生,提高學生對色彩的無意記憶和有意記憶能力,進一步幫助學生初步掌握三原色基本知識和三間色的調配規律。通過“抱一抱”的競賽游戲,學生學習情緒高漲,課堂顯得生動有趣,效果較好。
6、實踐導學:首先是教師親自演示三原色和三間色的調色涂色方法,做到簡練、直觀、明白,起到了導向性作用。其次是布置學生調色涂色練習,要求學生用任意形重疊組成一幅畫,只能用三原色涂色,令畫面色彩繽紛,并注意涂色要均勻。通過練習,鞏固了涂色知識,提高了調色的基本技能。
7.展示勉勵:在學生作業的展示中,每一位同學都有展示的機會。引導學生大膽互評和教師點評相結合,圍繞課的重點,以利鞏固色彩的基本知識,也勉勵學生再次認真涂色。
8、課后拓展:在練習中,師生談話間出現了學生關于復色的疑問,教師應勢利導地點出了這是復色,等待以后再去學習。教師簡單明白的話語,帶有總結性、啟發性和勉勵性,埋下伏筆引導學生向深層化方向,去探尋大自然中各種顏色。
【浙美版第六冊五彩斑斕說課稿】相關文章:
小學浙美版美術說課稿03-06
浙美版《北京故宮》說課稿11-30
浙美版第六冊第9課《照貓畫虎》說課稿02-08
浙美版小學美術說課稿(通用12篇)05-23
浙美版小學美術課件04-02
人美版第六冊《會動的線條》說課稿02-09
浙美版四年級美術下冊《愛書藏書》說課稿09-23
浙美版四年級美術下冊《愛書藏書》說課稿10-26
浙美版美術三年級下冊說課稿 照貓畫虎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