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剪撕撕畫畫貼貼的說課稿
一、說教材
1、教材的地位作用
本課是人教版第1冊中的內容,是一年級新生入學后上的第五堂美術課,所以本課重在引導學生嘗試各種工具媒材,用剪刀、筆、紙等通過看看、撕撕、剪剪、畫畫的方法,大膽、自由地把學習過程中欣賞到的大師的畫、學生的畫,以及聽到的、看到的、想到的表現出來。本課從學生的需要出發,從學生的興趣出發,充分考慮學生的能力水平及未來發展的持續性,通過各種形式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
2、教材特點
本課教材是以紙材、彩筆運用體驗為基礎的繪畫工藝課。因此,教材中安排了一些撕貼添畫、剪紙作品及學生活動的圖片。其中,馬蒂斯等作品的安排重在引導學生賞析現代藝術,開闊學生眼界及創作思路,提高審美感知能力。學生合作創作的作品體現了學生團結協作、共同提高的這一思路。欣賞作品及作業要求的多元組合,為學生提供了思考、探究的廣闊空間,學生可以自主探究,并以多種不同的表現形式表達自己的想法。
二、說教學目的
《新課程標準》將總目標是按三個維度來表述的。即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在知識與技能方面,我將本課的目標定位于:通過體驗以紙質材料為主的造型表現活動,初步掌握撕紙添畫、剪紙的欣賞方法、創作制作方法,培養學生觀察感知、審美能力,提高學生的創作能力。
2、在情感與態度方面,我將本課的目標定位于:通過欣賞體驗,感受剪紙、撕紙藝術的美,領略多種藝術文化,激發對美術造型表現及欣賞活動的興趣,形成初步的合作意識。
3、在過程與方法方面,我將本課的目標定位于:通過學生個人或合作的方式參與活動,讓他們充分體驗美術活動的樂趣,并在嘗試多種工具材料的過程中,發展美術實踐能力。
三、說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欣賞感受剪紙、撕紙藝術之美,學習剪紙、撕紙造型表現的方法,充分發揮想象進行作品創作,并大膽發表看法。
2、難點:根據剪紙、撕紙,進行大膽地添畫、拼貼,并表述自己的看法。
四、說教法、學法
新課程改變了傳統教學中過于注重知識傳授、機械訓練的狀態,倡導學生快樂地學、主動地學、持久地學,注重培養學生搜索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知識的能力、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及交流合作的能力;因而我設計并運用了以下教法、學法:
1.教法:本課具體采用了游戲激趣法、指導觀察法、啟發想像法、課解示范法。
2.學法:在教學中,我主要采用做游戲、變魔術、欣賞討論等形式讓學生在玩中學,學中玩,并利用小組合作、組際比賽等方式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活躍課堂氣氛。
五、說教學過程
(一) 游戲激趣
對于低年級學生來說,每一個教學環節都應讓學生處于趣味動態感知活動中。因為,動態參與行為創設著情境并觸發著激情,趣味將使學生主動投入探究并深感快樂。因而,一開始,我便很神秘地告訴學生: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件世界級大師的作品,想知道是什么嗎?然后,用變魔術的方法出示馬蒂斯的剪紙貼畫的作品,在學生們大為驚嘆之時,我讓學生猜一猜,知道這些作品是怎么制作出來的嗎?在學生回答出“撕”或“剪”之時,我相機板書撕和剪的相關標志。隨后,我請學生隨心所欲地撕一撕、剪一剪各種紙張。在“撕一撕、剪一剪”這一師生互動中,學生們將興致高漲,他們大膽嘗試,積極探索,全方位地體驗紙質的特性和紙所帶來的快樂。此后,我請大家集體交流一下:哪一種紙容易剪,容易撕?哪些不容易剪或不容易撕,為什么?這樣組織學生交流經驗,能使他們互相補充,互相學習,在交融中了解更多的紙性。
接著,我在學生中任意選出幾張剪紙、撕紙貼在黑板上,在一句魔術咒語“咯哩咯哩--巴巴變”中,我將其中的一件添畫成有趣的東西。在學生為這種神奇的畫而驚嘆不已時,我問學生:這樣的畫有趣嗎?大家想不想學一學呢?在得到肯定的回答后,我將學習任務很自然地交給學生:今天我們就來學一學《撕撕剪剪畫畫貼貼》,同時板書課題。一個良好的開端就這樣形成了。
(二) 賞析激思
從工藝課的特點看,要抓住材料、加工手段和靈感三個要素,即要指導學生掌握材料的選擇、加工方法的嘗試和對學生創作靈感的誘發。其中創作靈感的誘發首當其要。心理學認為每一個人的想像力都是建筑在一定的經驗基礎上的,想像力的復活與發展和經驗狀態不無關系。根據心理學復述、提高、拓展等理論原則,讓學生對經驗狀態中積淀的事物進行提取是十分有意義的。因此,我先引導學生欣賞法國馬蒂斯的《爵士》作品,同時敘述:此后,我請學生觀察這幅作品用了什么方法?這幅畫給了你什么樣的感受?你覺得這幅畫什么地方很好看?這一步同時也是在暗示學生:可以表現什么題材?用哪些方法來表現?像這種形態的紙可以變成什么、用什么材料、怎么變化。這樣為學生積累了感性的創作素材,為他們打開了想像的翅膀。此后,我再小結:只要我們動動靈巧的小手,大膽地撕一撕、剪一剪,再根據紙片的形狀進行巧妙地想像加工,也能變成有趣的畫來。
(三) 啟思訓練
“啟思訓練”這一部分是本課的教學重點又是難點。在積累了一定的創作素材之后,我激勵學生通過“看看、想想、添添”學一學撕(剪)紙添畫。首先,我先請學生看看黑板上小朋友們的撕、剪出來的紙片外形,想想這樣的紙片像什么?還要添些什么?怎么添?第一步,“看看”。這里,我并不要求學生用語言來描述看到的紙片是什么樣子,只要他們用眼睛去觀察,并保持一種最原始的感知狀態。第二步,“想想”。我請學生根據紙片的外形特點進行大膽的想像。為了誘發創作靈感,我通過多媒體演示變換角度、去掉一個部分、添加一個部分等多種觀察視角,創設一個多維求思的情境。而每一種視角,我讓學生進行天馬行空式的想像,大膽發表自己的意見,啟發他們另辟蹊徑的聯想。“好勝”是兒童心理的突出特征。在這里,我激勵學生比一比“誰的靈感最先閃現”、“誰的奇思妙想最多”
,學生的'創作激情即刻被調動起來,他們大膽想像、相互競爭。第三步,“添添”。在這個過程中,最重要的是要解決怎樣選擇各種材料巧妙裝飾的問題。因而,在直觀示范時,我不斷地暗示學生可以利用什么顏色的畫筆或彩紙;運用哪些方法,是畫上線條還是貼上剪紙……并請學生“幫老師出出主意”、“選選其它方法”,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他們始終處于積極參與的“前沿陣地”。
(四)舉辦展覽 完成作業
傳統的作業形式,學生之間是獨立的、封閉的,其氣氛是沉悶的,F代教育學認為,課堂教學中各個因素只有通過相互聯系形成整體結構,才能發揮整體功能,因而,我致力于創設一個交流合作、悅愉共振的作業背境,這樣有利于學生在交流合作中相互啟發,形成立體交互的思維網絡和創作環境。本課的作業,我采用以四人小小組參加“小小紙片”藝術創想展覽會的形式進行。作業之前,我先組織學生小組說一說自己想創作什么樣的畫?在這環節,我請學生先用語言作大膽的描述,內容可以模仿大師作品,可以是天馬行空的想象,允許他們的思維進行海闊天空的運動。之后,再讓他們說一說用撕貼添畫、剪貼畫還是自己喜歡的其它辦法。
(五)展評添趣
在作業展示中,常會出現一些離奇的想像、夸張的造型和怪誕和組合,作為教師不應以自己的喜好、個人的眼光、單一的標準去衡量。在這里,我采用了學生自評、互評、教師點評三位一體的評價方式,讓學生在評價中發現不足、完善自我、建立自信,引導學生逐漸形成美的共識。
我先從學生中拿出一件作品請該小給成員介紹一下把把紙片變成了什么、用了什么方法。學生介紹后,我評:這幾個小朋友想得真奇特,還嘗試了這么多有趣的方法,真不失為一件好作品,我們把它展示出來好嗎?教給學生評價方法后,我請小組成員互相評價,推選2~3件作品參加展覽。這樣一場別開生面的“互評交流會”開始了,學生們情緒高漲,他們仔細欣賞,認真評選。在民主評選的基礎上,我適當地加入點評:這件作品大家喜歡嗎?你們認為他們好在什么地方呢?其他作品哪些地方還要努力呢?
(六)課后延伸
在美術教學中,我們應將教學活動由課內向課外延伸。在展評結束后,我先請同學們說說你在這節課學得開心嗎,學到了什么,還想到學什么,還有什么問題需要解決。此后,我又問學生生活中還有什么東西是用紙做的,用紙還可以些什么。以此造成一種“完而未完,意猶未盡”的境界,從而激發學生迫不及待而又興趣盎然的投入到新的探索中去。至此,我完成了教學任務。
六、說板書設計
本課的課題生動形象地采用了樹葉中寫字的方法,內容設計為“撕撕”、“剪剪”、“畫畫”、“貼貼”及
“看”、“想”、“添”,其功能是能清晰地揭示學習內容和創作思路。
七、說主要運用的教學原理
(一) 暗示教學理論
根據著名暗示教學專家盧扎諾夫提出的“變苦學為樂學”理論,運用音樂、比賽變魔術等手段進行教學,能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豐富想像能力,并活躍課堂氣氛。
(二) 合作教育理論
根據前蘇聯沙塔洛夫等合作教育倡導者提出的“教師與兒童、兒童與兒童是朋友關系、合作關系”的觀點,我采用了四人一組集體討論、創作,教師、學生互評作業等方法進行教學,有助于增進學生間的感情,相互交流、學習,互為補充,更利于學生創作。
【剪剪撕撕畫畫貼貼的說課稿】相關文章:
美術剪剪撕撕畫畫貼貼教案06-18
《剪剪撕撕畫畫貼貼》教學反思08-06
剪剪撕撕畫畫貼貼教學設計03-22
《剪剪撕撕貼貼畫畫》教學反思01-04
一年級美術教學設計剪剪撕撕畫畫貼貼11-21
教案兒童畫撕貼03-18
撕貼小魚教案11-11
《奇妙的撕紙添畫》說課稿范文02-21
撕水果貼小班教案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