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三年級上冊語文《網上呼救》說課稿(通用10篇)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時常要開展說課稿準備工作,說課稿有助于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快來參考說課稿是怎么寫的吧!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三年級上冊語文《網上呼救》說課稿,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三年級上冊語文《網上呼救》說課稿 1
一、說教材
。ㄒ唬﹥热菡f明
全文共有8個自然段。這是一篇講述了利用互聯網跨越國界救人的感人故事,故事情節引人入勝。芬蘭女孩蘇珊在與美國男孩桑恩網上聊天時突發疾病,危在旦夕,桑恩利用互聯網在一個多小時后成功救助了她。學習本文,我們會深切地感受到正是互聯網的方便、快捷,才能為人們的愛心救助、為蘇珊戰勝病魔贏得寶貴的時間,同時我們也會為互聯網創造的奇跡而感嘆。
。ǘ┙虒W目標及重點難點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低年級課文教學的主要任務是指導識字、寫字和進行朗讀訓練,教學中應以讀為主,以讀代講,指導學生感悟課文內容。根據《課標》要求和低年級兒童的認知特點,我制定了以下學習目標和教學重、難點。
教學目標:
1、 認知目標:學會本課生字、新詞,會寫“網、蘇”等10個字
2、 能力目標: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學習默讀課文。
3、 情感目標: 通過讀課文,了解故事內容,體會人與人之間的互助精神,感受現代科技的神奇,激發學生關注現代科技發展的熱情。
教學重點:
1、 學習生字新詞。
2、 通過讀讓學生了解整個事件發展的來龍去脈,感受當時緊急的情形。
教學難點:
感受人與人之間的互助精神。
。ㄈ┙叹邷蕚洌
課件
。ㄋ模┱n時安排
本課安排兩課時。
二、說教法
蘇聯教育家贊科夫說過,教學法一旦觸及學生的情緒和意志領域,觸及學生的精神需要,便能發揮其高度有效的作用。教學中,我抓住促進兒童發展的動因——情感,激起學生的學習情緒,連同教師的語言、情感、教學內容以致課堂氣氛,構成一個廣闊的'心理磁場,作用于兒童的心理,從而促使他們主動積極地投入整個學習活動,達到兒童主動發展的目的。為了達到目標,突出重點,突破難點,解決疑點,我抓住時間這條主線,牢牢掣住“呼”與“救”這個關鍵,把理解課文內容,了解整個事件發展過程、感受人與人之間的互助精神融為一體。利用多媒體課件、有感情地朗讀再現場景等多種形式,幫助學生既感受了網絡的快速與便捷,又領悟了網絡故事折射出的人性光輝。
三、說學法
課堂是學生活動的舞臺,為了每一個學生的發展,我讓每一個學生都參與其中,通過自學、同桌交流、小組討論、上臺表演或單獨發言等方法,在全體學生的朗讀中感受知識的魅力,體會習得的快樂。
四、說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初讀課文,學習1-4自然段,了解事件發生的背景。這里我重點說第二課時的教學過程。
1、 設置懸念導入
在第二課開課時,我繪聲繪色地描述了1—4自然段內容,課件顯示時間:將近6點。提出:“桑恩看到蘇珊的求助語,會怎樣做呢?”為學生進一步學習課文內容形成了積極的閱讀期待。
2、緊抓重點詞句
教學第5自然段時,我先請學生自讀,弄清蘇珊打出救助語后桑恩的反應,然后根據學生的回答,從桑恩的神態、語言、動作等方面體會他的心理活動。如“凝視”是怎樣看?請學生上臺表演出來,接著指導朗讀句子“你在什么地方?”,體會并讀出桑恩想知道蘇珊在哪里的急切心情。從“吃驚”一詞了解美國與芬蘭間距離一萬五千公里,面對面實施急救是來不及的;借助“商量”一詞揣摩桑恩和媽媽的對話,進行發散思維的訓練。最后齊讀全段,指導好學生朗讀的節奏,讀出桑恩心情的急促。
3、訓練合作學習
教學第6自然段時,文中出現了省略提示語的對話,為使學生不至于將艾眉、桑恩的話混淆了,我先請學生默讀本段,分別用橫線和波浪線劃出兩人的話語,然后同桌分角色朗讀,這一過程中學生可以練習朗讀、糾正剛才劃線時出現的錯誤。最后指名分角色讀、男女生分角色讀。此時課件顯示6點14分,連線美國急救中心。
4、體會重點情境
如果把本文比作一首歌,那么第7自然段無疑是這首歌的高潮部分,鼓點越來越密集,氣氛也越來越緊張。蘇珊命懸一線,艾眉吩咐桑恩,叫蘇珊把當地緊急救援中心的電話號碼傳過來,桑恩照辦了。艾眉是如何吩咐、桑恩又是怎樣照辦的?我請學生模擬當時的情景和對話,意在通過具體的語言環境理解“吩咐”“照辦”。
葉圣陶先生說過:“一字未宜忽,語語悟其神。”讀書要能悟出文章中傳神的字字句句。此處我讓學生在小組討論的基礎上進行交流,充分體會到桑恩的兩個“粗體大字”“挺住”猶如兩只強有力的大手及時給了蘇珊以支撐和安慰。
本段的幾句對白“我感到眩暈!薄ⅰ拔覀円呀洿蛄穗娫捜デ笾!、蘇珊好久才回答出的“痛,痛得更厲害了。”及桑恩最后喊出的“她在學校里!憋@示出隨著時間的流逝,蘇珊的病情越來越重,桑恩的心情也越來越焦急。眩暈是什么感覺?學生通過回想、描述,體會蘇珊的困境,嘗試讀出她的痛苦和桑恩的安慰語氣:《課標》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在指導讀“痛,痛得越來越厲害了!焙 “她在學校里!眱删鋾r我請幾位學生嘗試讀,對學生的語調的高低、語速的快慢、停頓的處理等不作硬性的規定,讓學生自己品味和評論,重視對學生閱讀過程中感受、體驗和理解的評價,并適時地進行范讀,因此學生仿佛就置身于那十萬火急的情境之中,朗讀興趣受到了充分的激發,讀好課文的信心更強,對課文的理解也更深入。
在齊讀第八自然段后,課件分別顯示十分鐘后連線芬蘭急救中心和幾十分鐘后蘇珊獲救。這樣的設計使事件的發展過程根據時間順序得到顯示,使互聯網的方便和快捷得到了更直觀的體現。
5、拓展思維練習
在教學的最后,學生體會到國際互聯網以其特有的方便和快捷拉近了人們之間的距離,哪怕遠隔千山萬水,也仿佛近在咫尺。蘇珊的被救體現了人與人之間可貴的互助精神。互聯網不僅拉近了人們的空間距離,也拉近了人們心與心的距離,一方有難,八方支援,這種精神多么感人!正當學生感嘆之時,我提出“我們還可以利用互聯網做些什么?”引導學生拓展思維,激勵他們課下繼續探尋新知。
6、自主學習生字
我鼓勵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識記生字,重點指導半包圍結構的“厲”字,里面的“萬”字的橫劃稍長,要寫得半藏半露。
板書設計:
網上呼救
網 絡
蘇 珊(呼 ) 桑 恩(救 )
芬蘭急救中心 美國急救中心
三年級上冊語文《網上呼救》說課稿 2
一、激趣導入,課題質疑
1.你喜歡上網嗎?你上網一般做什么?
2.板書課題,質疑。
看了這個課題,你有什么問題想提出來與大家一起探討嗎?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快速讀課文,勾畫出生字詞和不理解的詞語。
2.運用以前學過的方法識記生字詞,借助工具書理解不懂的詞語。
3.默讀課文,認真進行圈點批畫,邊讀邊將自己的收獲批注在課文的旁邊。
4.交流感悟,初步感受一個美國孩子竟讓遠在芬蘭的女孩及時獲救的神奇。
(1)為什么蘇娜在網上呼救?
。2)桑恩看到呼救時是如何想的?
。3)桑恩為蘇娜做了什么?結果怎樣?
三、研讀課文,潛心感悟
一個美國男孩桑恩竟讓遠在芬蘭的女孩蘇娜及時獲救,太神奇了!請同學們再讀課文,想一想,蘇娜最終能獲救的原因是什么?你是怎樣體會到的?
。ㄒ唬⿲W生自讀課文,勾畫相關語句,并將體會寫下來。
。ǘ┬〗M討論,老師巡視指導。
。ㄈ┙涣鲄R報。讓學生明白蘇娜最終獲救是大家共同協作的結果。原因有四:
1.科學的發達,網絡的快捷。
。1)桑恩在美國,蘇娜遠在芬蘭,他們相隔萬里,沒有互聯網,蘇娜不可能發出求救信號,桑恩也不可能收到求救信號。引導學生在地圖上查找美國和芬蘭的位置,體會科學的發達、網絡的快捷。
(2)找出描寫時間的詞語,體會科學的發達、網絡的.快捷。將近6點,桑恩發現求救信號;6點14分,桑恩將蘇娜的情況告訴了緊急救援中心的艾眉;6點24分,艾眉接通了芬蘭方面的電話;不久,蘇娜獲救。
2.桑恩富有同情心。
引導學生抓住重點語句體會。
(1)你能幫助我嗎?桑恩按鍵打出:出了什么事?(桑恩發現求救信號,立刻關切地詢問。)
(2)桑恩凝視著蘇娜剛剛發出的信息最后決定立即打電話給緊急救援中心。
、僮x這段話,引導學生抓住凝視、趕緊、連忙、立即體會桑恩富有同情心。
、谟懈星榈乩首x這段話。
(3)挺!桑恩用粗體大字打出,我們已經打了電話去求助。
她好久才回答:痛。痛得更厲害了。
桑恩兩眼盯著電腦屏幕,他叫蘇娜說出她所在的地址。
①挺!一句中感嘆號有什么作用?(表示語氣堅定。)
②桑恩為什么用粗體大字打出信息?(因為蘇娜感到眩暈,桑恩擔心她因看不見而失去信心。)
③從兩眼盯著中你體會到什么?
、苡懈星榈乩首x這段話。
3.美國緊急救援中心的艾眉對工作的高度責任感。
(1)出示句子:天哪!她為什么不干脆自己打電話?體會艾眉的驚訝,有感情地朗讀這句話。
。2)出示句子:艾眉立即吩咐桑恩叫蘇娜把當地緊急救援中心的電話號碼傳過來。10分鐘以后,艾眉接通了芬蘭方面的電話。體會艾眉對工作的高度責任感。
4.當地的緊急救援人員的及時救助。
出示句子:不久,當地的緊急救援人員趕到了那所學校,救出了蘇娜。想象救援人員遇到的困難,體會救助的及時。
四、拓展延伸
1.討論交流:學了這篇課文,你有哪些感受?
2.網絡還給人們帶來了哪些方便?
三年級上冊語文《網上呼救》說課稿 3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通過對課文的學習,具體了解互聯網的作用,知道它的神奇和在它在現實生活中的意義。
能力目標: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情感目標:培養學生助人為樂的精神。
【教學過程】
一、自讀課文:
1.讀準生字,理解詞語。
2.了解課文大意。
3.解題。
網上呼救是什么意思?
什么網?誰呼救?
二、細讀課文。
學生提出問題,自己解決問題。
例如:
為什么呼救?結果如何?
文章主要寫了幾個人?他們分別在什么地方?從地理空間來講,他們隔得很遠。
蘇珊怎么了?
她能自己幫助自己嗎?為什么?
桑恩是怎么做的?
他們是如何救助蘇珊的'?
蘇珊求救時為什么要用黑色粗體的大字?
如果沒有互聯網,會怎樣呢?
三、再讀課文,加深理解。
四、你還有什么疑問嗎?釋疑。
三年級上冊語文《網上呼救》說課稿 4
設計理念:
1、激發學生探究的欲望,點燃學生思維的火花。
2、創設交際情境,品析語言,提高能力。
3、再現對話情境,靈活指導朗讀。
4、抓住時間線索,突破重難點。
教學目標:
1、學會9個字,會認9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學習默讀課文。
3、通過讀課文,了解故事內容,體會人與人之間的互助精神,感受現代科技的神奇,激發學生關注現代科技發展的熱情。
教學重點:
通過讀讓學生了解整個事件發展的來龍去脈,感受當時緊急的情形。
教學難點:
體會網絡故事折射出來的人文精神。
教學課時:
二課時
教學準備:
1、生字卡片、生詞卡、教學掛圖
2、了解互聯網的作用。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初讀課文,學習默讀課文,并學習課文1—4自然段;識字。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激發興趣
1、你上過網嗎?在網上一般可以干些什么?
2、上網可真有意思,我們還可以通過網絡尋求幫助呢!
3、板書課題,齊讀課題。并質疑。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帶著問題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難讀準的字多讀幾遍。教師巡視輔導。
2、組內自主識字。教師要注意發現會學習的小組,教學生小組合作的方法。
3、檢查初讀效果。采用抽讀生字卡片、“開火車”認讀、挑讀等形式,大面積檢查學生初讀情況。
4、送生字寶寶回家,默讀課文。要求:靜下心來讀課文,嘴里不出聲,在心里讀。一邊讀一邊想你都知道了什么?
5、學習課文的1—4自然段。了解蘇珊在網上求救的原因,并朗讀。
三、學習生字
1、出示生字卡,上面寫有“網、蘇、按、號、互”五個字,問學生:說說你有什么發現?你最會記哪個字?
2、書寫時你想提醒小朋友注意什么?
3、教師范寫“網”,學生在書上描紅。
4、在本子上練習。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學習課文的5—8自然段,體會人與人之間的互助精神,感受現代科技的神奇,激發學生關注現代科技發展的熱情;學寫后面的四個生字。
教學過程:
一、復習鞏固生字
1、今天我們繼續學習第19課,孩子們,再一起讀讀課題吧!(齊讀課題《網上呼救》)
2、創設情境,鞏固生字。
師:我們的學習伙伴樂樂通過互聯網給同學們發來了一些電子郵件,想看看嗎?
(1)出示要求“學會”的宇,分小組開“火車”讀。
(2)出示要求“會認”的宇,分男女生輪讀。
二、精讀感悟,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1、師:昨天,我們初讀了課文,學習了課文的'第1至第4自然段,還記得嗎?芬蘭(貼國旗圖片)的女大學生蘇珊(貼人物圖片)在圖書館利用互聯網(貼電腦圖片)查詢資料時,雙腿劇烈疼痛,呼吸感到困難,在雙腿不能行走的情況下,她想到通過誰可以幫助她?
師:蘇珊強忍疼痛,通過互聯網發出呼救(板書:呼)“我不能呼吸,請幫助我!泵绹(貼國旗圖片)得克薩斯州12歲男孩桑恩(貼人物圖片),在互聯網上聊天時,無意中收到求助信息,情況緊急!后來的情況怎樣?今天我們繼續學習課文。
2、帶著這個問題,默讀課文的第5至第7自然段,要邊讀邊想。
(學生在默讀的過程中,教師巡視,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
(1)教師反饋讀書的情況,請學生在小組內與學習伙伴交流:桑恩是怎樣通過互聯網幫助蘇珊的?首先是怎樣做的?然后怎樣做?最后怎樣做呢?
(2)師:我們先看看桑恩是怎樣通過互聯網救助蘇珊的?請一起讀課文的第5自然段。
師:通過讀第5自然段,你們都知道了什么?出示詞語“凝視”。
師:誰來讀讀這個詞?師:“凝視”是怎樣在看?
師:再一起讀讀這個詞,讀出你們的體會。
師:桑思凝視著蘇珊剛剛發出的信息,急于知道——師:誰把這句話讀一讀?指名讀,教師評。學生再齊(師;你們也趕緊問一問?)
師:當蘇珊回答是芬蘭時,桑恩吃驚極了,他為什么吃驚?指名回答。
。ǔ鍪臼澜绲貓D:芬蘭、美國處在東西兩個半球。)
師:美國和芬蘭之間相隔有一萬五千千米,如果從美國坐飛機到芬蘭去,大約需要十幾個小時,要是坐輪船去,花費的時間就更多了,得好幾個月的時間,遠不遠?
師:正因為桑恩吃驚極了,所以連忙和母親商量。出示詞語“商量”。生讀詞。
師:他為什么連忙和母親商量,誰能回答?
師:商量的結果是?指名回答。
師:你真棒!那么我們一起把這一句話完整地讀一讀。
3、學習第6自然段。
師:過渡語:6點14分,桑恩接通了美國緊急救援中心的電話,正在值班的艾眉的耳機響了。
師:請你們同座之間學學艾眉、桑恩,讀讀這段對話。
師:我想請兩位同學到臺上分別扮演艾眉、桑恩,讀讀這段對話。其他同學呢,請你們在下面當小評委,聽聽他倆讀得好不好?待會兒我們要評選最佳評委,獎勵“皇冠”一頂。(指名讀、評讀、分角色讀)
4、學習第7自然段。
師:于是艾眉立即吩咐桑恩,叫蘇珊把當地緊急救援中心的電話號碼傳過來,請你們讀讀書上這句話。出示詞語“吩咐”。學生讀詞。
師:想想當時艾眉吩咐桑恩的情景,現在你們就是艾眉,我就是桑恩。怎么吩咐我呢?我又該怎樣做?
師:過渡語: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了,蘇珊的呼吸越來越困難,她頑強地與生命抗爭著,再次通過互聯網發出呼救(我感到眩暈。)出示詞語“眩暈”。學生讀詞。
師:“眩暈”是怎樣的感覺?指名回答。
師:(出示句子)說得好,請把你的感受讀出來。
師:面對死亡的威脅,蘇珊隨時都可能倒下去,我真擔心她撐不住,桑恩在哪?他又是怎樣通過互聯網極力挽救蘇珊的生命呢?請你們讀讀書上的句子。
師:孩子們,從桑恩打出的這兩個粗體大字中,你能讀懂什么?
體會到什么?
師:僅僅就這兩個字,一字值干金,讓我們一起再讀讀這兩個字吧。
師:不僅如此,桑恩還通過互聯網打出——(出示):“我們已經打了電話去求助。這給了蘇珊極大的安慰、極大的鼓勵,讓我們再把這兩句連起來讀讀。
師:過渡語:好久,蘇珊才通過互聯網打出一句話:“痛,痛得更厲害了!背鍪驹~語“厲害”。學生讀詞。
師:(手扶桌子,神情痛苦):“痛得厲害。”請再讀讀這個詞語,讀出這個感受。學生讀詞。
師:痛,痛得更厲害了。蘇珊好久才回答,這說明她的病情怎樣?
師:蘇珊又是怎樣忍受著疼痛,通過互聯網打出的這句話,孩子們,想象她當時痛苦的情景。
師:誰再來讀讀這句話。師:她痛得快要死去了,還有力氣嗎?(范讀、指導讀)
師:情況危急時,桑恩又是怎樣做的?再看看書上是怎樣寫的,讀讀這句話。(盯著)
師:“盯著”仍然是怎樣地看?說明什么?
師:說得對,我們再讀讀這句話。
師:當蘇珊通過互聯網終于發出了她所在學校的地址時,你們想象一下,桑恩會是怎樣的心情?
師:書上哪個詞最能說明他當時的心情?師:你們也學著桑恩喊一喊吧。
師:這時,芬蘭已是凌晨兩點,也是美國晚上七點。在一個多小時的時間里,蘇珊不僅不斷借助互聯網發出求助信息,她還經受了疾病的折磨與痛苦的煎熬,一直堅持下來了。孩子們,你們想對蘇珊說些什么呢?
師:桑恩在一個多小時的時間里,抓緊分分秒秒,通過互聯網為蘇珊做了這么多事情,那你們說,桑恩又是一個怎樣的小男孩?
5、師:蘇珊得救了沒有?讓我們齊讀課文的最后一段。指名回答。
師:在網上呼救的整個故事中,是誰創造了生命的奇跡?指名回答。
師:對,桑恩正是通過互聯網來救助蘇珊的。那黑板上的問題都弄清楚了嗎?芬蘭的凌晨兩點是美國晚上七點,在一個多小時里,互聯網的作用可真大,它更方便,更快捷。
6、師總結:正因為它的幫助,才會有蘇珊戰勝病魔的奇跡,才會有桑恩于助人的奇跡,才會有不同國家之間人與人相互幫助的奇跡。自從有了互聯網,地球就像一個村莊,將世界各國朋友緊密聯系在一起,像一個大家庭,我們不分國度、不分人種、不分膚色、不分語言,只要你擁有一顆愛心(貼“愛心”),我們彼此會成為最好的朋友,讓我們用愛心唱一首《歡樂頌》吧!(師生情緒飽滿齊唱《歡樂頌》)
7、通過《網上呼救》這個故事,我們對互聯網有了進一步的認識,你還可以利用互聯網做什么?你還希望電腦能干什么?把你的想法寫下來。(出示:我的作品)
三、指導書寫
1、出示后面的四個生字,指名學生認讀,說說你最會記哪個生字。厲:什么結構的字?(半包圍結構,被包圍的部分“萬”字要半露半藏,“萬”字上面的一橫要稍微寫長一點,“萬”的橫折勾收筆時要低于撇。)
2、互:提醒學生注意“互”的筆順規則。
3、學生描寫“厲”“互”。
板書設計
19 網上呼救
芬蘭國旗圖片 美國國旗圖片
蘇珊 互聯網 桑恩
呼 救
“我感到眩暈” 凝視
“痛,痛得更厲害! 商量
照辦
盯著
教學反思:
三年級上冊語文《網上呼救》說課稿 5
[教學目標]
1.通過對課文的學習,具體了解互聯網的作用,知道它的神奇和在它在現實生活中的意義。
2.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3.培養學生助人為樂的精神。
[教學重點]
體會人物的心理活動,學習心理活動描寫的方法。
[教學難點]
理解心理活動描寫對于推動情節發展的作用
[教學準備]
多媒體軟件、照片。
[課時安排]
二課時
第一課時
一、激趣導入
1.現代生活中還有一種看不見的網,那是什么網?
出示:互聯網
2.現代生活中它有哪些作用?你能說說看嗎?
3.揭示課題:有人在危急的時刻,還能在網上呼救。(板書:網上呼救)
4.理解呼救的意思
5.網上呼救是什么意思?你能換個詞解釋一下呼救嗎?
板書:求救
6.網是什么?象形文字用圖畫的形式賦予了網的含義,縱橫交錯,相互交織。生活中有實體的網,還有無形的網;ヂ摼W,網羅的是什么?我覺得這篇文章給了我們詮釋,網絡把人與人之間的真情維系了起來。
二、默讀思考,整體感知:
1.出聲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
2.開火車輪讀課文,反饋預習,讀準生字讀音。
3.默讀課文,思考:誰在網上呼救?誰組織了救援?呼救的人最后得救了嗎?
三、作業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寫生字。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1.分段朗讀課文,思考: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2.交流總結主要內容。
二、深入學習,理解蘇珊要在網上呼救的原因
1.聯系生活經驗,了解還有什么方法可以求救
(1)通常我們通過什么途徑呼救?
(2)蘇珊為什么要在網上呼救呢?快速默讀,找找課文哪一節寫了蘇珊只能在網上呼救的理由。
2.精讀課文的第三節,指名讀思考:你能從中找到幾個理由?
理由(1)整個樓面只有她一個人
理由(2)電話無法拿到
3.引讀第3節
因為蘇珊突然之間,她想求人幫忙,然而,她想撥打急救電話,可是因為,她唯一能夠借助的就是網絡,不知她的呼救是否會有人收到,但抱著一絲希望,她。此時,將近六點,屏幕上出現了一行黑體字:
三、研讀課文,感受互聯網快捷的特點。
1.快速默讀課文,邊讀邊找出課文中表示時間的詞語,
2.從這些表示時間的詞語中你體會到互聯網的什么特點?
3.學生交流
出:示媒體:芬蘭是位于北歐地區的一個發達國家,而美國是位于北美洲中部的一個國家,兩國之間如果使用飛機組織救援,至少要九個小時,而現在只有短短的三十分鐘,可見網絡縮短了救援時間,使救援行動變得快而及時。
板書:快及時
四、重點感受感受人與人之間的真情。
1.在這短短的半小時里,人們是怎樣組織救援工作的?
2.集體交流:從這些內容你又讀懂些什么?
板書:熱心
3.麥克為救援蘇珊做了些什么?
4.你從中看出麥克是個怎樣的人?板書:愛心
五、教師總結。
六、作業
1.語文片段訓練:圍繞一點寫一寫,互聯網在我們的生活中發揮了什么作用。
2.預習下一課。
教學反思:
《網上呼救》這篇課文有許多語言的知識技能訓練內容,如表示時間的詞語、并列句式一邊一邊、對話語言的.掌握等。孤立于文本的語言知識技能訓練是機械的操練,對學生的語言掌握沒有太大的意義,所以這些知識技能學習應當與課文內容的理解,思想情感的領悟緊密地結合在一起。
作者運用這樣的語言技巧進行表述必有其道理,其目的就是為了作文、立意,使文章更精彩,使思想更深刻。教師在教學中就應該把握它們之間的聯系,不僅讓學生學會怎么用,還要知道作者為什么要這樣用,以后自己在作文時也可以這樣用。
本文作者按時間順序描寫了整個救援的過程,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找出了各時間的節點,從中可以看出救援的全部時間只有短短半個小時,然而在半個小時中許多人為了挽救蘇珊都積極地行動起來。時間的一再出現,救援行動的積極展開,最終蘇珊在三十分鐘內成功得就了。通過師生相互呼應的朗讀,學生不僅了解了作者的寫作方法,同時也體會到了時間與救援行動之間的相互關系。
最常見的句式訓練莫過于給例句再模仿的方法了,可是沒有語言環境,句子的表達是毫無意義的。就如本文中的句式一邊一邊,工作人員為什么要同時做兩件事情,因為時間緊迫,所以他這樣做合情合理,作者可以這樣描寫他,是環境所迫。那么同樣的麥克也因為時間緊迫同時做著許多事,可課文略寫了,于是教師把這個情景創設給學生,讓學生學會運用句式的同時,體會到了作者的寫作用意。包括教學中讓同桌用對話的形式演一演美國緊急救援中心是如何與芬蘭有關方面聯系的,也離不開原有文本的情景,時間緊迫對話語言的設計就必須簡短、清晰、準確。
語文教學的三維目標的實現不是孤立的,是相互交融相互作用的,本文的教學就是一個很好的實例。
三年級上冊語文《網上呼救》說課稿 6
一.教學要求: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二.教學重點:
讀順、讀通課文,了解課文內容。
三.教學難點:
感受現代通訊工具互聯網的獨特優勢。
四.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
1.揭題,導入課文。
生活中常會遇到一些緊急情況,你是怎樣處理的呢?
2.自讀課文。
A按要求自讀課文。
B檢查自讀情況。
檢查生字詞,比賽朗讀。
點名讀課文,集體評議。
3.細讀課文。
討論:(1)芬蘭的蘇珊在什么情況下發出求救信號的?
。2)美國的`小男孩桑恩是怎樣幫助蘇珊獲救的?
。3)美洲的美國和歐洲的芬蘭相距甚遠,20歲的蘇珊和12歲的桑恩又互不相識,年齡懸殊,僅是互聯網的幾個粗體大字,竟引發一則動人的救援故事。從中我們可以想到些什么?
4.通過朗讀人物對話體會人類友愛、純真、善良的美德。
5.學會給課文分段。
第一段(第1-4自然段)事情的起因。
美國男孩桑恩收到芬蘭女大學生蘇珊發出的求救信號。
第二段(第5-7自然段)事情的經過。
桑恩獲得信息后,一邊向緊急救援中心求助,一邊通過互聯網鼓勵蘇珊與病魔作斗爭。
第三段(第8自然段)事情的結果。
寫蘇珊獲救。
6.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7.你還了解哪些有關互聯網的事情或互聯網給我們帶來哪些好處和優勢?
三年級上冊語文《網上呼救》說課稿 7
教學要求: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2、通過對課文的學習,具體了解互聯網的作用,知道她的神奇,和在現實生活中的意義。激發關注現代科技的熱情。
3、體會人與人之間的互信互助精神。
教學重點:
理解課文內容,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理解“聊天室、互聯網”等詞語的含義,對網絡有初步的了解。
教學準備:
1、認識文中的生字;
2、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趣導入
1、你了解“電腦網絡”嗎?集體交流。課件播放網絡相關知識。
2、今天,我給大家帶來了一個網上救援的真實故事。(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三、精讀課文,讀中感悟。
1、學習課文的第一至第八自然段,感悟第一個問題:芬蘭的蘇珊在什么情況下發出求救信號的?
、偬K珊為什么發出求救信號?指名讀相關句子。(反復煉讀第六自然段,聯系生活理解“灼痛”“兩肋”“急促”等詞語的意思,體會蘇珊突然發病的感受,指導學生讀出這種感覺)
、谔K珊為什么用“黑色粗體大字”發出求救信號?
、凵6骺吹教K珊的`求救信號后態度是怎樣變化的?
小結過渡:蘇珊在非常危急的情況下選擇了用互聯網求救,她是幸運的,因為她遇到了遠隔萬里卻富有同情心的桑恩。
2、學習九至十八自然段。感悟第二個問題:美國的小男孩桑恩是怎樣幫助蘇珊獲救的?
。1)默讀課文,邊讀邊思考,然后小組交流:桑恩通過互聯網幫助蘇珊,分別做了些什么?(學生合作學習,教師巡視指導)
(2)全班交流
3、分角色朗讀課文
4、教師總結:
四、延伸拓展,實踐活動
1、蘇珊的獲救,互聯網固然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也跟蘇珊的沉著與智慧是分不開的,這也告訴我們一個道理,遇到危險要懂得利用身邊的事物進行自救,現在我們一起來看個小故事吧!(課件播放:鞋子的故事)
2、通過《網上呼救》這個故事,我們對互聯網有了進一步的認識,你還可以利用互聯網做什么?課后請把你的想法寫下來。并學習上網,看看互聯網上有哪些信息。
三年級上冊語文《網上呼救》說課稿 8
教學目標
1.學會自主閱讀。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
2.從蘇娜的獲救中感受人與人的關愛是能超越國界和種族的。
教學重、難點
重點及難點:讓學生了解桑恩在蘇娜舊病復發的危急情況下,利用互聯網拯救她的生命,并體會到人與人之間的愛是可以超越國界和種族的。
教學準備
教師:課件。
學生:在世界地圖上查找美國與芬蘭的位置,了解互聯網的有關知識。
教學時數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觀看地圖,直接感知“距離的遙遠”
教師:我們來看看美國與芬蘭的位置,兩國之間相隔幾萬里,可是有一種東西卻可以讓兩地的人就像近在咫尺,這就是互聯網。(出示:世界地圖和互聯網的介紹)
教師:互聯網是世界上最大的計算機互聯網絡,它連接了全球不計其數的網絡與電腦,也是世界上最為開放的系統。它也是一個實用而且有趣的巨大信息資源庫,允許世界上數以億計的人們進行通訊和共享信息。今天我們學習的《網上呼救》講述的正是發生在互聯網上的感人故事。(板書課題:網上呼救)
二、自讀提示,自主閱讀
1.出示“自讀提示”。
、佼嫵錾郑欢嘧x兩遍,遇到長句子、難讀的詞再多讀兩遍。
、谀苷_、流利地朗讀,試著讀出韻味,讀出感情。
③不理解的地方,運用學過的符號畫出來。嘗試邊讀邊批注,記錄自己的閱讀感受。
、芩伎肌毒W上呼救》一文講述了怎樣一個故事。
2.自由讀文。
3.小組交流,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自己喜歡的語句。
4.全班交流,評價朗讀。
三、檢查預習情況
1.指名學生質疑詞語,學生相互解答。
2.指名學生讀課文,檢查是否能正確、流利地把課文讀下來。
四、學著概括,理清線索
1.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本文寫了一個幫助人的故事。美國男孩桑恩憑借小小的屏幕和神奇的'網絡挽救了芬蘭大學生的性命。)
2.小組交流、思考:根據起因、經過和結果給課文分段。
第一部分(第1~2段)寫美國男孩在網上發現了求救信息。
第二部分(第3~4段)寫發信息人蘇娜的病情,仔細描繪了她的處境。
第三部分(第5段)寫桑恩得知蘇娜遠在芬蘭,決定立即打電話給緊急救援中心。
第四部分(第6~8段)寫緊急救援中心接到電話后馬上采取行動,最后蘇娜脫險。
五、提出問題,自主學習
1.回憶學法。教師:能不能告訴老師,你們最感興趣的是哪一部分?(生自由回答。)
教師:這是一篇略讀課文,在學習之前,同學們先回憶一下,以前我們學習這類課文都用過哪些學習方法?(生自由回答,師相機板書學習方法:讀-畫-想)
2.討論:為什么蘇娜在網上呼救?桑恩看到呼救時是怎樣想的?桑恩為蘇娜做了些什么?結果怎樣?
①再讀課文,邊讀邊想象景象,邊讀邊體會。
②小組討論,自主解決。
、坌〗M反饋:讀讀認為能回答這個問題的句子或段落,并說說為什么?同學互相評價、補充。
、荦R讀找到的段落或句子。
、荼荣愖x。
六、重點研讀,加深感悟
教師:想一想蘇娜為什么能最終獲救?
1.再讀讀課文,與同桌、好友交流學習。
2.全班交流。
原因:
、倏茖W的發達,網絡的快捷。(抓住描寫時間的詞語體會。)
②桑恩很有同情心。(“凝視”“趕緊”“連忙”“立即”這些詞語表現出桑恩的同情心和鎮靜。)
、郯紝ぷ鞯母叨蓉熑胃。(“天哪!她為什么不干脆自己打電話?”這句話表現出了艾眉的驚訝和不解。在桑恩與艾眉的對話和時間的緊迫中,能體會到緊急救援中心的工作人員對工作的高度責任感。)
、芫o急救援人員的及時救助。(抓住最后一句話感受。)
3.總結:桑恩在蘇娜舊病復發的危急情況下,利用互聯網拯救了她的生命,人與人的愛是可以超越國界和種族的。只要你的心中還有愛,那你永遠都活在幸福之中。
七、拓展遷移
1.復述:救人的全過程。
2.討論交流:網絡還給人們帶來了哪些方便?
八、總結
教師:幫助人與被幫助人遠隔千山萬水,一個身在美國,一個卻身處芬蘭,兩個不曾謀面的人,只是通過小小的屏幕,靠電腦網絡聯系在了一起。我們不僅被桑恩的愛心和機智打動,還被緊急救援中心的工作人員對工作高度負責的精神所打動,同時也會贊嘆現代科技給人們生活帶來的便利。
三年級上冊語文《網上呼救》說課稿 9
教學目標:
1.通過對課文的學習,具體了解互聯網的作用,知道它的神奇和在它在現實生活中的意義。
2.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3.培養學生助人為樂的`精神。
教學重難點:
體會人物的心理活動,學習心理活動描寫的方法。
基礎知識:
1.正音字:
麻痹(bì)眩暈(xuàn)文件夾(jiā)灼痛(zhuó)
2.多音字:
ě(惡心) zuò(作業)
惡 作
è(兇惡) zuō(作坊)
3.區別字:
赫( )瘸( )患( )援( )糕( )
郝( )腐( )忠( )緩( )羔( )
教學準備:
多媒體軟件、照片。
教學時數:
三課時
第一課時
一、板書課題,讀題質疑
二、師范讀課文。學生自由讀課文
思考: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三、指名讀課文
學習生字
認讀生字卡片
以自己喜歡的方式學習生字
認讀二類生字:赫 灼 瘸 痹 郎 眩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1.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進一步理解課文內容。
教學過程:
一、自讀課文
1.讀準生字,理解詞語。
2.了解課文大意。
3.解題。
網上呼救是什么意思?
什么網?誰呼救?
二、細讀課文
學生提出問題,自己解決問題。
思考:課文的哪部分令你感動?找出來,畫一畫。
為什么呼救?結果如何?
文章主要寫了幾個人?他們分別在什么地方?從地理空
間來講,他們隔得很遠。
蘇珊怎么了?
她能自己幫助自己嗎?為什么?
桑恩是怎么做的?
他們是如何救助蘇珊的?
蘇珊求救時為什么要用黑色粗體的大字?
如果沒有互聯網,會怎樣呢?
第三課時
教學內容:
鞏固練習。
教學過程:
1.分角色朗讀課文。
2.做課后練習題。
3.聽寫生字。
4.做形近字組詞練習。
三年級上冊語文《網上呼救》說課稿 10
教材分析
現在,網絡已如空氣一樣滲入我們的生活。本課就充分體現了在當今這個信息社會,網絡是如何發揮著它巨大的作用與價值的。課文講述了一個12歲的美國男孩桑恩是如何通過互聯網,救助一個舊病復發、獨自一人在圖書館里找尋資料的20歲的芬蘭學生蘇珊的感人故事。課文雖然篇幅較長,但情節緊張、扣人心弦,不僅讓我們體會到了互聯網的功不可沒,也讓我們體會到了人與人之間那種跨越國界、真誠相助的動人真情。課文是按照“呼救 ——救助——獲救”的順序記敘故事經過的,對蘇珊為什么發出求救的內容的記敘屬于插敘。
教學目標
1.認識6個生字,會寫5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理清文章層次,把握文章梗概,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
4. 理解課文的內容,體會人與人之間的真誠互助及網絡的優勢。
5.體會“插敘”的作用。
教學建議
。ㄒ唬┙虒W準備
課前請學生初步了解一下美國和芬蘭在世界地圖上的大致位置;了解一下文中所
提到的心臟病猝發是怎樣的一種情形。
(二)教學過程
1.識字與寫字
本課要求學生會寫的生字中,要注意“恩”和“思”字形相近,“援”的右半部分不能寫成“愛”,“郎”和“朗”字形相近。要求認識的生字中“灼”是翹舌音。
2.朗讀與默讀指導
默讀課文既便于學生把握文章的故事情節,又便于思考問題,因此教學時應適當運用。對于本文來說,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既是教學的重要目標,又是教學的重要手段。文章一個突出的特點是對于人物心理活動的描寫很細致,人物的語言也鮮明地體現了人物的內心世界,要想感悟人物美好的心靈,應該讀好描寫人物心理活動的語言。人物的對話要讀出緊張感,體現當時緊急的情況。
3.閱讀指導
。1)在預習課文的基礎上,通過初讀課文,使學生對課文內容有個大致的了解。理清課文是按“呼救——救助——獲救”的順序寫的。
(2)閱讀的重點應放在體會蘇珊“呼救”這一部分。從體會蘇珊的舊病復發開始,了解這種病發作時是怎樣的一種情形、感受。蘇珊為什么要采取“網上呼救”的方式?在閱讀時注意抓住描寫蘇珊病情復發時的語句,體會蘇珊當時境遇的痛苦與危險,通過朗讀的方式促進對這一部分內容的體會,還要通過朗讀把當時的情形表現出來。體會為什么必須要采取“網上呼救”的方式,是為了讓學生體會到互聯網有它不可替代的優勢:不受任何空間、地域的限制,是最快捷、便利的一種通訊方式,為體會板塊主題“信息與生存”做了鋪墊。
(3)閱讀的重點還應放在理解人物的心理活動和行為表現上,了解桑恩看到這個呼救后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艾眉接到電話后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進而體會人物真實的內心世界,感受到人物善良的心地,人間的真情。
。4)最后一個自然段戛然而止,文章似乎缺少個結尾,但細細品讀你會發現,言雖盡但意未止,留給了我們很大的想象空間。或許是關于網絡與人類生活關系的思考,或者是對人類這種善良本性的感悟……都給人以震撼、感動。課堂小結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暢談自己學習這篇文章之后的感受,促進學生對“信息與生存”整個板塊有一個整體的感悟:動物界信息傳遞的方式——古代人類信息傳遞的方式——現代人類信息傳遞的方式,從中感悟到人類文明的發展,人類用智慧推動了世界的發展、時代的進步,未來將會怎樣,是個未知數,但要靠我們去創造。
4.活動提示
(1)朗讀的練習提示,旨在提醒學生在朗讀時要注意揣摩人物的內心感受,讀出人物應有的語氣和情感。
(2)思考與交流
“課文講了一個什么故事?”這一問題主要是對學生進行概括課文主要內容的訓練,可按照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這樣的'順序復述課文,再在此基礎上提煉課文內容,進行概括。“教材分析”中提及到了,可以參考。
“蘇珊為什么要采取‘網上呼救’的方式?桑恩看到這個呼救后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艾眉接到電話后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這一問題可從以下幾方面來考慮:蘇珊是舊病復發,呼吸困難、身體癱軟、無法移動;她獨自一人在圖書館里,周圍沒有可以幫助她的人,此時擺在她面前的只有一部電腦;谶@幾方面的原因,蘇珊只能采取“網上呼救”的方式,這是可能使她獲救的唯一希望,進而引導學生體會到網絡有不可替代的優勢。桑恩、艾眉看到這個求救后心里起初都不相信,認為這可能是一個惡作劇,這是人之常情,面對一個在互聯網和通過電話得到的一個素未謀面、毫不了解的對方發來這樣一個求救信息,怎能不使人產生懷疑、感到驚詫呢?但他們最終相信了蘇珊的呼救,這是他們美好、善良的心靈的體現。這道思考題旨在引導學生體會文章的重點,深入地感悟課文。
蘇珊之所以能得救,其原因可以引導學生從以下兩方面來考慮:一是借助了互聯網的絕對優勢,它超越了時間、地點、國界、語言等諸多因素的限制,使得一個舊病復發、身處痛苦中的病人得以及時救助;二是還因為有像桑恩、艾眉這些富有愛心、同情心,對工作有極強的責任心的人,才能使蘇珊及時獲救。
人物心理描寫的好處可在閱讀教學的過程中加以引導、體會,使學生能夠設身處地地體會人物的心理,也使學生感受到將人物的內心世界描寫出來,使文章中的人物形象更鮮活,更便于表現文章的主旨與情感。教學時要注意引導學生借助朗讀加以體會,再通過朗讀表現出來。
。3)拓展與運用
“網絡會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哪些方便和問題?”網絡給我們帶來的方便就不必說了,學生可以舉出很多這樣的例子;可能帶來的問題可以從“青少年兒童可能接觸到一些不健康的網站,如何正確使用網絡”這一內容上引導、啟發學生展開討論!坝辛司W絡還要不要書本,要不要老師了呢?”這一論題結論是不言而喻的,課堂教學有它的不可替代性,網絡只能作為它的一個補充。當然學生可能會舉出一些利用網絡自學成才的例子,但應引導學生思考,那些只是少數事例,不具有代表性和普遍性。學生通過開展辯論的過程,會對這一問題有更深的認識。
。4)以下詞語供理解課文時參考:
漫游:本文指在網絡世界中隨意游玩。
灼痛:文中指蘇珊病情復發時所感到像被火燒一樣的疼痛。
哮喘:氣喘,通常指喘息時喉嚨帶鳴聲的。
救援:救助支援。
心急如焚:著急得像被火燒著一樣,形容非常著急。
靈機一動:靈巧的心思一下涌上心來。形容突然想出某種主意或辦法。
5.課時安排:建議3課時。
【三年級上冊語文《網上呼救》說課稿】相關文章:
《網上呼救》教學設計03-16
語文上冊說課稿03-06
語文上冊識字說課稿12-07
三年級語文上冊說課稿11-06
上冊語文《搭石》說課稿11-04
小學語文三年級上冊說課稿01-29
語文上冊識字說課稿(10篇)12-07
語文上冊識字說課稿(精選10篇)12-07
語文上冊識字說課稿10篇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