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二首》說課稿
一、說教材
本課選自蘇教版初中語文九年級上冊第五單元。中華文化源遠流長,而古代詩詞更是中國璀璨文化中的瑰寶之一,它們以其獨特的魅力歷盡千百年歲月的淘洗而仍光彩奪目。《相見歡》和《浣溪沙》這兩篇作品,都是借景抒情感懷之作,也都是婉約詞中非常具有代表性的的作品,向來膾炙人口。特別是其中的名句如“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和“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等歷來受到很多評論家的喜愛。
新的課程標準主張中學語文教學應致力于全面提高學生的語言能力和人文素養,培養學生學習語文的語感,發展學生的思維和創新精神,促使學生養成學習語文的良好習慣。我認為落實到古詩文教學中,就是要使學生喜愛祖國的傳統文化和文學作品,對古詩文要愿意讀、會讀、能讀懂。至于本課兩首詞,字詞知識不多,語言易懂,但語句生動凝練,平淡中見神奇,所以我計劃引導學生由淺入深學習詞作,把握詞作情感基調,體會作者情感,然后在師生共同分析過程中學習作品中的寫作技巧。
二、說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
積累優秀的詞句。
2、能力目標
(1)、在誦讀中熟悉作品,了解詞中所敘寫的內容;聯系作者的處境,把握作品的感情基調,提高朗讀能力。
(2)、體會詞作中寫愁情的絕妙之處,了解作者的表達技巧,能將抽象的情感寫得具體、生動、形象。
3、情感目標
(1)理解作者的處境,體會作者的心情。
(2)熱愛祖國優秀的傳統文學作品。
三、說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通過反復吟詠,把握詩歌內容,進而體會作者的心情。
教學難點:體會詞中寫愁情的妙處。
四、說教學方法
傳統的古詩教學大都沿用“朗讀——講解——翻譯——背誦”這樣比較固定的模式,因而對古詩詞只是停留在知道而缺乏理解、讀過而缺乏情感共鳴、能背但不懂鑒賞的層面上。新課改強調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是學習的組織者和引導者。所以我在課堂上盡量發揮教師的引導作用,利用每個學生原有的學習基礎和情感基礎,通過學生的自讀體驗、合作交流、遷移學習來完成學習的.目標。(朗讀、感悟、遷移、討論)
五、說教學過程
(一)播放充滿感傷氣息的歌曲《別亦難》,營造情景,以激發感情,引起興趣,使學生比較容易進入本課的學習狀態。
(二)學法的學習與積累
1、以往學習方法的總結與運用
學習古詩文不是讓學生成為背誦、翻譯和默寫的工具,學習者本身應該有一定的方法,所以先確立了“讀準”“讀進”兩個標準。讓學生通過朗讀,初步感受作品的內容。
2、體驗、感悟和朗讀
通過教師逐步引導,了解作品內容、作者處境等,學生逐漸深入了解作者的感情,感受作者內心的痛苦。
3、鑒賞寫作方法
通過優秀詩句類比法,對學生進行啟發引導,讓學生拓展思路,把問題引向深入,總結前人的寫作手法,完成課堂教學的難點突破。
白發三千丈,緣愁似個長。
——李白《秋浦歌》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李煜《虞美人》
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
——李清照《武陵春》
春去也,飛紅萬點愁如海。
——秦觀《千秋歲》
(三)運用方法,通過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浣溪沙》
學生作為學習主體,運用學習經驗,是鞏固學習成果的重要方法。學生通過朗讀、交流、探究,以及在此過程中的聯想、比較等,感知《浣溪沙》的主要內容和晏殊的思想感情特點,并進一步鑒賞和學習《浣溪沙》中巧妙的借景抒情的寫作手法。
水流花謝兩無情,送盡東風過楚城。 ——崔涂《旅懷》 落花流水春去也,天上人間。 ——李煜《浪淘沙》
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秋千去。 ——歐陽修《蝶戀花》 花謝水流紅,閑愁萬種,無語怨東風。 ——王實甫《西廂記》 時光在匆匆地流逝,青春在悄悄地蒸發,生命在默默地耗散,還能聽幾回歌詞,喝幾年美酒呢?所以眼看落日西下,他心中不免產生無邊的惆悵和人生的哀感,這首詞雖然反映的是晏殊富貴閑人的“閑愁”,但他對宇宙人生的深思更符合人們今天的普遍心理,也許還能煥發出更為強大的感染力和藝術生命力。
【《詞》說課稿】相關文章:
《巴爾扎克葬詞》說課稿08-28
詞七首說課稿12-09
《反義詞》說課稿02-08
《詞七首》說課稿01-24
《詞七首》說課稿范文01-17
看圖學詞學句說課稿11-03
柳永詞兩首說課稿04-11
詞兩首說課稿范文07-06
邏輯聯結詞說課稿范文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