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楊桃》說課稿(通用11篇)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時常要開展說課稿準備工作,寫說課稿能有效幫助我們總結和提升講課技巧。我們該怎么去寫說課稿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畫楊桃》說課稿,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畫楊桃》說課稿 篇1
一、【說教材】
《畫楊桃》是人教版三年級下冊第三單元中的一篇精讀課文。課文主要講圖畫課上,對楊桃進行寫生練習,“我”根據自己看到的,把楊桃畫成像個五角星的樣子,同學們覺得好笑。老師通過這件事,啟發我們知道同一個事物從不同角度看有不同結果,從中受到科學思想方法的教育。
選編這篇課文的主要意圖是,引導學生抓住重點語句理解課文內容,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體會其中的深刻道理——無論做什么事或看問題,應該實事求是,堅持科學的思想方法 。
二、【說目標】
為領會編者意圖,達到應有效果,根據課標的三個維度、中年級學生活潑好動、思維活躍的特點及本課語言準確、生動的特點,我制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1、學習課文生字詞語。
2、能讀通讀順課文,有感情地角色朗讀文中的人物對話。
3、能通過抓住重點詞句理解體會,初步讀懂課文所蘊涵的看問題或做事情的時候,不能憑空想象,要實事求是。
三、【說教法】
教是為學服務的。選擇適當的教法,能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依據新課標理念,教材特點和學生實際,本課我采用“一法為主、多法相輔”的策略,以“讀悟結合法”為主,情景教學法、信息收集法為輔,優化結合,充分體現先學后教,以學定教,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
教的目的是為了不教。為了讓學生學會自己學習,本節課我將重點采用“自主學習法”、“合作探究法” 和“朗讀感悟法”。
四、【說學法】
1、主動學習法:讓學生朗讀課文,并提出問題,讓學生在獲得感性認識的同時,教師層層深入,啟發學生積極思維,主動探索知識,培養學生思維想象的綜合能力。
2、反饋補救法:在練習中,注意觀察學生對學習的反饋情況,以實現“培優扶差,滿足不同。”
五、【說教學過程】:
為落實教學目標和體現教學理念,我把教學過程設計成以下四個環節
1、談話引入新課。
2、初讀課文,整體感知,檢查預習情況。
3、精讀課文,積淀語感。
4、回歸整體,進行總結。
(一)、導入部分
主要是簡單介紹楊桃,利用多媒體課件為學生展示楊桃的圖片。然后出示課文標題“畫楊桃”,并且讓學生就標題展開聯想提問。學生提出的問題可能有“誰畫楊桃?”“怎樣畫楊桃”“楊桃畫得怎樣?”等等,教師對這些問題進行提煉。
(二)、初讀課文,檢查預習情況
1、讓學生帶著教師提煉的問題默讀課文一遍,并圈出生字詞;
2、檢查生字詞的掌握情況
3、讓學生以4人小組討論的方式討論問題,選派小組代表在班級內交流答案,然后教師對問題進行點撥與總結,接著出示生字詞“ 叮囑、審視、輪流、和顏悅色、教誨、一生受用”要求學生讀準這些詞語。
(三)、精讀課文,積淀語感
討論問題,全班交流、反饋:(層層遞進、掌握重點、突破難點)
1、引導理解“教誨、叮囑、審視、半晌、和顏悅色、一生受用”等詞的含義,并回歸原文進行深入理解。
2、父親叮囑我什么,老師講的話具體指什么?
3、畫楊桃過程中發生了什么事情,為什么我要把楊桃畫成五角星?
4、父親的話有什么深刻的含義?
5、有感情讀最后一段。
(設計意圖:
1、要培養學生敏銳的語感,就必須從語言文字的細節入手,教會學生抓住課文中的關鍵詞語理解課文的表達方法。)
2、《課標》提出要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在這里安排小組合作學習是為了落實在個體感悟基礎上實現優質資源共享。
3、在朗讀中,我引導學生從文本中讀出感情,把感情送進文本。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熏陶。通過這一環節的學習,學生大概掌握了本課的重難點。)
(四)、回歸整體,進行總結
總結全文時,我讓學生說說學習本節課后的感受?待學生交流完后,在適時總結學法并讓學生再次有感情地誦讀全文。在誦讀中感受父親的話,激起學生堅持科學的思想方法、一切從客觀實際出發的情感共鳴。讓學生在心中留下語言、留下形象、留下情感。
六、【說板書設計】
好的板書是文章結構的簡縮,體現作者的寫作思路和課文重點。我的板書力求精簡,重點突出。
11、畫楊桃
爸爸的話 是什么樣,畫什么樣
老師的話 是什么樣,畫什么樣
我的畫 認認真真,老老實實 實事求是
總之,以上設計我力求體現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在教學設計總體上體現“實”字,在具體教學環節中體現“精”字,在教學過程中體現“真”字,將扎實的語言訓練和“個體價值的體現”結合起來。我的說課完畢,謝謝!
《畫楊桃》說課稿 篇2
一、說教材
1、教材分析
《畫楊桃》是人教版課標本語文第六冊第三單元中的一篇精讀課文,課文主要講的是圖畫課上練習畫楊桃時發生的事情。“我”根據自己看到的,把楊桃畫成像個五角星的樣子,同學們覺得好笑。老師卻通過這件事,啟發同學們懂得了看問題或做事情的時候,不能憑空想象,要堅持科學的思想方法,一切從客觀存在的實際出發,實事求是,不要輕下結論。課文對人物語言、神態的描寫具體細致,形象生動,能準確反映人物內心世界。
2、說教學目標
(1)、學習本課生字新詞,練習說話。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中老師說的那段話。
(3)、抓住重點詞句,理解課文內容,懂得無論做什么事或看問題,都應該實事求是。
3、說教學重難點
本課的教學重點和難點是學習抓住重點語句理解課文內容,懂得無論做什么事或看問題,都應該實事求是。
二、說教法和學法
1、朗讀體會法:以讀為本,讓學生在步步推移的多種讀書形式之中,以具體語言為載體,深層感悟課文所蘊含的人文精神,體會“我”認認真真、老老實實的畫畫態度,感悟父親對“我”的教誨。
2、角色體驗法:感情需要感情去觸摸,感情需要用感情去交融,這就需要科學的方法來助讀,以激發學生的情感共鳴,進入深度的學習體驗,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課教學中,我讓學生把自己當作文中的老師,當作文中的“我”。 老師為什么神情嚴肅?如果你是老師,在這半晌沉默的時間里,你的心里會有些什么想法?想象說話:為什么同學們對我的態度會有這樣的變化呢?由此進行角色感受,角色體驗,進而理解課文,獲得情感。
三、說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揭示課題
(出示楊桃實物或圖片)同學們,你們知道這是什么果實嗎?今天,我們要學一篇課文,就與楊桃有關。(板書:畫楊桃)看到這個題目,你們想知道什么?(板書:畫楊桃)
1、齊讀課題。
2、讓學生圍繞課題質疑。
(1)誰畫楊桃?
(2)怎樣畫楊桃?
(3)畫楊桃的過程中發生了什么事?
(4)作者為什么要寫畫楊桃這件事?
(二)、初步感知,了解內容
1、自讀課文,讀準字音,把生字詞多讀幾遍。
2、利用查字典,聯系上下文理解新詞意思。
3、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4、課文中還有哪些地方不理解,提出來。
(三)、逐段深入理解課文
1、學習第一自然段,指名讀。
2、學習第二至三自然段,指名讀。
3、學習第四至六自然段
默讀第四至六自然段。
4、學習第七自然段,自由讀這一自然段。
(四)、檢查預習情況
1、指讀生字詞。
2、指讀課文。
本文講的是一件什么事?
3、你理解了哪些新詞意思?怎么理解的?(交流)
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
想當然:憑主觀想象,認為事物應該是這樣。聯系課文內容,父親經常叮囑“我”,看見一件東西是什么樣的,就畫成什么樣,不要憑主觀想象,畫走了樣。
(五)、質疑
提出不懂的問題。(常識性問題師生當堂解決。有關課文內容理解的問題師生梳理歸納。)
(六)、布置作業
l、熟記生字新詞。
2、正確、流利地讀課文。
(七)、總結全文
1、當別人的看法、想法和自己不一樣時,不要先認為別人錯了,要看人家是從什么角度看的;還要相信自己的眼睛,要實事求是。如果我們每個人都能這樣做,能使我們每個人一生都得到好處,我們要牢記這個道理。
2、齊讀例數第一、二自然段并試背誦。
《畫楊桃》說課稿 篇3
一、說教材
課文主要講的是畫楊桃時,“我”根據自己看到的,把楊桃畫成五角星的樣子,遭到同學們的嘲笑。老師卻通過這件事,啟發同學們看問題或做事情的時候,要實事求是,不要輕下結論。故事取材于兒童的真實生活,平常的小事蘊含深刻的哲理。
二、說教學目標
1、朗讀課文,能讀出對話的語氣。
2、看到“我”畫的楊桃,老師和同學們的做法有什么不同,并說出從中受到的啟示。
三、說教學重難點
重點:體會人物認識和情感的變化。
難點:引導學生從文本的閱讀中受到教育和啟示。
四、說教法和學法
教法:讀悟結合、朗讀體會
學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五、說教學過程
(一)復習回顧,導入新課
因為是第二課時,所以我采用開門見山的方式,直接導入課題。先檢查學生對字詞的掌握情況,接著引導學生回顧兩個問題。一課文的主要內容是什么?二我把楊桃畫成五角星的原因是什么?(課件)
引領學生回顧上一節課的學習內容,讓學生很快的進入學習狀態,也為本課的學習做好鋪墊。
(二)走近老師和同學,體會變化
A、引導學生讀課文2—17自然段,提出學習指南:默讀2-17自然段,想一想,老師和同學們看到“我”畫的楊桃時態度分別是怎樣的?畫出相關語句,說說你從中受到了什么啟示?
這里給學生充足的時間,讓學生在自讀自悟的基礎上和同學進行探討,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的生本課堂。
B、匯報環節分為兩部分
一部分體會“同學們”的變化。
(1)我重點通過對比朗讀,老師與同學們的兩次對話,引導學生體會“同學們”態度的變化。(課件)要求學生用一個詞語來形容自己讀對話時的語氣,并說說原因。預計學生會這樣說:(課件)
(2)同學們為什么會不假思索、異口同聲地說?因為“我把楊桃畫成了五角星,畫的不像”,同學們嘲笑我。
后來為什么又結結巴巴、支支吾吾的說?因為,他們坐在我的位置上,從“我”的角度看楊桃,它確實像個五角星。同學們已經知錯,也知道不能想當然的嘲笑別人。
讓學生在對比朗讀和補白想象的過程中體會同學們由嘲笑到知道自己錯了,感到難為情的情感變化。突破了教學重點。
匯報的另一部分,體會老師的變化。
在交流反饋的基礎上,引導學生重點解讀關鍵詞。
(1)通過提問的形式感悟“嚴肅”和“半晌”(課件)。老師為什么神情嚴肅?在這半晌沉默的時間里老師的心里會想些什么?
讓學生感知,老師注意觀察,從我的位置上審視楊桃,所以他的態度和同學們的態度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這時老師聽到同學們不分緣由的嘲笑聲當然有些生氣。
(2)學生繼續匯報老師的態度變化,自然牽出關鍵詞“和顏悅色”,牽出老師說的話。這段話是全文的難點,我先指導學生朗讀,讀出老師的和顏悅色。在此基礎上,理解老師的話,你同意老師的說法嗎?把你的看法說一說。
在學生重復說出自己的看法之后,我通過總結語提升學生的認知高度——當別人的想法同自己不一樣時,不要輕下結論,要學會從別人的角度看問題。
本環節通過解讀關鍵詞,讓學生體會到老師的情感是隨著同學們的變化而變化的,通過對重點段的朗讀讓學生明白重要語句的教育意義,突破教學難點。
(三)拓展想象,內化文章主旨
課文學完了,你想對文中的我,曾經嘲笑過我的同學們,循循善誘的老師說些什么?
這種說話練習能激發學生的獨特體驗,讓學生對課文的教育意義有更深的感受。
整節課我著力調動學生的積極參與,讓學生在閱讀的全程中去理解和體驗,并有所感悟和思考,從而使閱讀真正成為學生的個性化行為。
《畫楊桃》說課稿 篇4
教學目標: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叮囑”、“審視”等詞語,背誦最后兩個自然段。
3、理解課文內容,知道同一樣事物從不同的角度看會有不同的結果。
4、培養學生的說話能力,觀察能力和想象能力。
教學重難點:
1、聯系全文,理解老師通過畫楊桃這件事情所說的道理。
2、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想象能力。
教學準備:
課件、楊桃、乒乓球。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游戲導入
1、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份禮物,想不想看?
2、 (出示乒乓球)請看,是什么呀?它是什么顏色的?(黃色)
3、 (出示球的另一面)好,請大家再看看?它又是什么顏色?(黑色)
4、怎么剛才明明看到是黃色的球,它又變成了黑色的了?難道它會變魔術嗎?
5、同學們,由此你們想到了什么?
6、同一件事物,換個角度來看,看到的結果是不一樣的。今天我們要學的課文《畫楊桃》講的就是這個道理。
7、板書課題,大聲齊讀課題。
二、講解新授
(一) 、初讀課文
1、釋題:看到題目中的“楊桃”,你想到了什么?生自由回答。
2、課件出示楊桃的相關介紹,師簡單介紹。
3、看到題目中的“畫”,你又想到了什么?生自由回答。
4、同學們的問題都提的很好,都是愛動腦筋的同學,那讓我們帶著這些疑問先自己讀讀課文。看看,你讀懂了什么?
5、自由讀課文。
6、反饋。
(二)、體會重點語句
過渡:同學們明白的道理可真多!課文中的誰告訴你們的?
1、父親是怎么告訴“我”的?
2、老師又是怎么告訴“我”的?
3、是啊,課文中的小作者有一位好父親,一位好老師告訴他畫畫的方法,讓我們一起讀讀他們的話。(課件出示兩段話,男生讀父親,女生讀老師)
(三)、品讀父親的話
1、(體會“叮囑”)父親對自己孩子都寄托了無限的希望,總是千叮囑,萬叮嚀。同學們,平時你們的爸爸媽媽叮囑過你們嗎?誰來學學你們的爸爸媽媽叮囑你們的樣子?
2、點名回答。(多元評價,你學得真像!你也有位好父親!你記住了爸爸的叮囑,真棒!)
3、那課文中父親叮囑我時應該怎樣說?自己好好體會體會練習練習。
4、剛才大家都練習得特別認真。平時都是你們聽父母的叮囑,聽鄭老師的叮囑。今天,我來當課文中的小孩,誰愿意來叮囑叮囑我?
5、點名回答。大家覺得他像嗎?(像)請同學們像他這樣讀,叮囑叮囑你們的孩子。齊讀。
6、父親告訴我畫楊桃的方法,你能用簡單的話來概括嗎?(是什么樣,就畫什么樣)師板書。
(四)、審視楊桃
過渡:課文中的“我”是個乖孩子,按照父親的話去做,卻遭到了同學們的嘲笑,這是為什么呢?
1、我們一起來說說下面的故事吧。
2、分角色朗讀第2—12自然段,一生讀旁白,1、2大組讀老師的話,3、4大組讀同學的話。
3、咦?我明明是按父親的話去做的,同學們為什么嘲笑我呢?
4、點名回答。
5、哦,是這樣。那“我”到底有沒有畫錯呢?
6、你們怎么知道?耳聞不如目睹。我們來親眼看看楊桃究竟是什么樣子的?
7、 (出示楊桃)讓我們像課文中的老師一樣來看楊桃。老師是怎樣看的?
8、 (課件出示)“審視”是怎樣看的?誰會看?
9、點名上臺看,大家評點。
10、大家覺得他像“審視”嗎?
11、誰來說說看他是怎樣看的?
12、請大家學著他這樣來審視楊桃。看看你看到的楊桃是什么樣的。
13、多個角度展示。
14、我看誰的樣子最像“審視”?好,老師覺得你看得最認真,你來說說。(點不同位置的同學說,鼓勵學生大膽想象)
15、一個普普通通的楊桃,從不同的角度看,看到的樣子可真是千姿百態呀!
(過渡)課文中一開始嘲笑我的同學,這下知道自己錯了,一個個多么不好意思呀!看到這個情景,老師的神情由嚴肅變成了什么?(和顏悅色)
(五)、品讀老師的話
1、他又說了什么?誰想當老師來說說?這個大組坐得最端正,你們來試試。(課件出示)
1、老師講的話真有道理,讓我們來好好地體會體會。
2、學習小組帶著問題合作學習:
朗讀思考:
(1)一共有幾句話。
(2)關于畫楊桃老師講了幾個方面的意思?
(3)聽了老師的話,你想到了什么?
4、反饋。師隨機板書:多角度觀察,尊重他人。
5、師引讀。
6、學生聯系生活實際談談自己的感受。
三|、拓展延伸
過渡:老師講的道理,大家都明白了嗎?若從課文中走出來呢?
1、我們一起來玩個游戲吧:樹上停著三只鳥,被獵人打死了一只,樹上還剩幾只鳥?為什么?請你從多角度考慮,并說出你的充分理由。
2、學習小組討論。
3、學習組長匯報。
4、師小結。
四、 總結全文
是啊,畫畫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父親和老師告訴我們看到是什么樣的就畫成什么樣。老師還告訴我們要學會多角度觀察,更不要隨便嘲笑別人,要尊重別人。(點板書)我想,這些話不僅對我們畫畫有幫助,對我們學習生活、思考問題有幫助,對我們今后做人更有幫助,將會讓我們一生受用。讓我們記住父親和老師的教誨吧!(齊讀老師說的話)
《畫楊桃》說課稿 篇5
一、說教材
《畫楊桃》是冀教版小學語文第五冊第四單元的一篇精讀課文,課文主要講圖畫課上,對楊桃進行寫生練習,“我”根據自己看到的,把楊桃畫成像個五角星的樣子,同學們覺得好笑。老師通過這件事,啟發我們知道同一個事物從不同角度看有不同結果,從中受到科學思想方法的教育;學情方面,通過第一課時的學習,三年級學生已經能夠夠掃除生字障礙、讀通讀順課文,抓住關鍵詞語掌握課文主要內容,對課文有一定的理解。
根據以上我對教材的認識和分析,針對中年級學生的認知規律,我把本課的教學目標確定為:
1、知識與技能:分角色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體會老師與父親的話;
2、過程與方法:通過“以讀代講、讀中感悟”理解課文內容。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懂得無論做什么事或看問題,都應該實事求是。
這樣確定教學目標,使傳授知識,發展能力和陶冶情操緊密結合,在同一教學過程中,互相滲透,共同完成。
另外結合本單元閱讀訓練的重點,我把“理解課文內容,體會老師與父親的話”作為教學的重點和難點。
二、說教學理念
創設情境,營造民主和諧的學習氛圍。將“讀”的訓練貫穿于教學全過程,引導學生通過聽、說、讀、議、寫等多樣的語文實踐活動,培養自主探究精神,實現“本真語文”的課堂回歸。
三、說學法
雖然說教無定法,但科學合理的方法能夠使教學效果事半功倍;根據課程標準中年級學段目標,針對本課時的教學目標和三年級學生的特點,我選擇以下教法:角色扮演法、朗讀體會法,點撥、引導學生自讀自悟,充分發揮他們在學習中的主體作用;學法是:自主探究、小組合作學習、交流展示以分角色朗讀為主,培養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
四、說教學過程
在《畫楊桃》第二課時的教學過程中,我準備設計了以下四個環節:
一、整體回顧,復習導入
1、通過前面的學習,大家已認識了楊桃,了解了課文的主要內容,現在誰來說說,課文主要寫了一件什么事?
2、師:那我把楊桃畫成五角星的原因又是什么呢?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17課《畫楊桃》
(設計意圖:回憶課文主要內容,增強學生對課文的印象,激起學生探究課文內容的興趣)
二、研讀品味,嘗試探究:
1、交流課前預習問題:“我”把楊桃畫成五角星的原因是什么?
2、學生匯報交流,教師點撥。
預設:
(1)父親的教育。我讀小學四年級的時候,父親開始教我畫畫兒。他對我要求很嚴,經常叮囑我:“你看見一件東西,是什么樣的,就畫成什么樣,不要想當然,畫走了樣。”
根據學生的回答,理解“想當然”的意思?舉個生活中的例子說一說什么叫“想當然”。引導學生體會這段話意思,進行感情朗讀。)
(2)我記住父親的教誨,在圖畫課上,認認真真地看,老老實實地畫。
“有一次,學校上圖畫課,老師把一個楊桃擺在講桌上,要同學們畫。……自己覺得畫得很準確。”
引導學生理解,父親的教誨讓我記住要認認真真地看,老老實實地畫。課件出示楊梅的各角度圖片,輔助學生理解。練習用“不像……而像……”造句。)
(3)試著把這兩個原因連起來說一說,加深理解。
【設計意圖:表達能力是需要語文教學長期培養的。通過這一環節的設計,既培養孩子的表達能力,也能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
3、利用課件出示思考問題:當我把畫交上去之后,出現了怎樣的情況?
要求同學們默讀3--17自然段,勾畫出表現同學們神態變化的詞語或句子,試著說一說。
課件出示:當我把畫交上去的時候,有幾個同學看到了,他們(),當老師舉起我畫的“五角星”,有幾個同學仍然(),于是,老師讓他們(),同學們不再笑了。老師想要告訴我們()道理。
【設計意圖:學生們的變化源自老師的教育方式,因此,從學生的變化入手,讓學生再細讀課文,借助支架,表達清楚故事的內容,從而為后面了解老師的話做好鋪墊。】
4、自讀自悟,小組討論。
【設計意圖:教師要處理好獨學與合作學習的關系,必先獨學,才能合作學習。】
5、全班交流;教師引導,深化理解。預設:
師:同學們之所以發生了這么大的變化,是因為------老師。
師:面對哈哈大笑的同學,老師-----
生:老師看了看這幅畫兒,走到我的座位坐下來,審視了一下講桌上的楊桃,然后回到講臺,舉起我的畫兒問大家:“這幅畫兒畫得像不像?”
師:審視是什么意思?
生:認認真真地看
……
師:你看到了一個怎樣的老師?
生:認真
師:想想此時老師的心里在想什么?
生回答。
師:面對嘲笑我的同學,老師的神情變得嚴肅了。他請-----
生:他請這幾個同學輪流坐到我的座位上。……看到的是什么樣就畫成什么樣?
師:和顏悅色是什么意思?
生答。
師:你有看到了一個什么樣的老師?
生答。
師:真是這樣一個認真,喜歡用事實說話的老師,用這樣一件小事讓他們明白了深刻的道理。讓我們分角色朗讀3--17自然段,再去感受同學們的變化,老師的智慧。
指名學生分角色朗讀。
師:老師為什么不直接把道理告訴學生,而是反復提問讓學生實地觀察后才說出道理。
生回答。
【設計意圖:對于課文所要表達的道理以及老師為什么要這樣做,是本課時的一個難點。通過老師的幾次追問,讓學生深入思考,從而理解課文內容。】
三、總結提升,深化主題。
1、學完本課,你有什么收獲?提示:畫楊桃如此,生活中的其他事情呢?你想到了什么?
2、拓展:盲人摸象的故事,你有什么看法?蘇軾《題西林壁》有詩云:“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談談你的理解。學生匯報,教師點撥。
3、教師總結:尊重別人,相信自己。看的角度不同,處理事情的方法就不會一樣。
(設計意圖:語文源于生活,在結束階段,跳出文本,聯系生活,引導學生把讀到的語言文字和自己的生活經驗溝通起來,把思維的觸角延伸到更廣闊的閱讀世界。)
四、布置作業,鞏固提升。
小時侯,父親和老師的教誨讓作者一生受用,了解了作者這次畫楊桃的故事,你想對“我”,對曾經嘲笑過“我”的孩子們,對循循善誘的老師說些什么呢?請選擇其中一個人物,對他說說心里話。
【設計意圖:通過說一說的方式,使學生自然而然地就仿照著課文來表達一件事情,也為課后的小練筆做鋪墊。】
設計思路:這節課的板書設計遵循板書為教學服務的教學理念,力求精簡,重點突出,體現作者的寫作思路和課文重點。
11、畫楊桃
爸爸的話 是什么樣,畫什么樣
我的畫 認認真真,老老實實實事求是
老師的話 是什么樣,畫什么樣
《畫楊桃》說課稿 篇6
一、教材分析
這是一篇精讀課文,課文主要講的通過畫楊桃這件事,啟發同學們懂得了做事情或看問題,要實事求是的道理。
二、學情分析
本節課的教學對象是小學三年級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閱讀能力。應訓練他們圍繞課文內容提出不懂的問題,用自己的話說說課文主要內容的能力。另外,在畫楊桃這件事中,爸爸和老師教會了“我”怎樣面對同學們的嘲笑。這樣的經歷,孩子們在成長的過程中,也能遇到類似的事情。應怎樣面對他人的誤解,學會尊重他人,這是很值得學生去探討的問題。還使學生通過對課文的學習,懂得看問題或做事都要實事求是,從中受到科學思想的熏陶。
三、學習目標
根據新課標要求和教材特點結合學生實際,我將本課的學習目標設定如下:
1、在預習的基礎上認識“囑、審、肅、晌、悅,誨”6個生字,正確規范的書寫“叮、排、靠”等12個生字,正確讀寫“叮囑、想當然、前排、靠邊、一幅畫、審視、嚴肅、半晌、和顏悅色、熟悉、教誨”等詞語。
2、在讀準字音讀通句子的基礎上,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中老師說的那段話。
3、學習抓住重點詞句,理解課文內容,懂得無論做什么事或看問題,都應該實事求是。
四、學習重點、難點
依據對教材的分析和學情的分析,我認為本課的學習重點和難點是學習抓住重點語句理解課文內容,體會蘊含的道理。
五、評價設計
為了更好地落實學習目標,我設計了與之匹配的評價設計:
針對學習目標一:采用自讀、指名讀、同桌互讀等多種形式的讀,通過傾聽,互評的方式進行評價,使百分之九五以上的孩子能準確認讀生字,讀通句子。
針對學習目標二:通過自讀感悟、教師引導、角色體驗等多個環節,多個層次的教學。讓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孩子,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熟讀成誦老師說的那段話。
針對學習目標三:通過抓住作者畫畫時的態度、父親和老師的話這些重點語句,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分角色朗讀和角色體驗等多種方式突破重難點。使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學生能體會無論做什么事或看問題,都應該實事求是。
六、教法、學法
教是為學服務的。選擇合適的教法,能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本課我采用“一法為主、多法相輔”的策略,以“讀悟結合法”為主,自主學習法”、“合作探究法”、“朗讀體會法”和“角色體驗法”為輔,優化結合,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
在教學中,我積極倡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通過讀讀、劃劃、議議、悟悟鼓勵學生選擇合適自己的學習方法,尊重學生個性差異。
七、學習過程
這篇課文我打算用兩課時來完成教學。第一課時的主要任務是讀通課文,理清脈絡,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第二課時的主要任務是:通過研讀不同人物對待畫楊桃這件事的不同態度,體會文章的主旨。下面我詳細說說第二課時的教學安排。
以“看”為線索,設計了三個環節:
(1)讀中理解,引出“看”;
(2)揣摩道理,品味“看”;
(3)鏈接課外,內化“看”。
(一)讀中理解,引出“看”
在這個環節中,我讓學生自讀課文第一自然段,然后找出父親對作者說的話。(你看見一件東西,是什么樣的,就畫成什么樣,不要想當然,畫走了樣。)
這個句子是本課教學的重點句之一,我是這樣引導的:首先,引導同學們讀讀這句話,說說你沒有不理解的地方。(預計學生對于“想當然”這個口語化的詞語,會不太理解。)于是,我設計了這樣一個填空練習,來幫助理解:你畫一樣東西,是圓的就……,是方的就……,不要把圓的畫成……,也不要把方的畫成……,否則就是想當然。
然后再讀父親的話,在朗讀中進一步體會“想當然”的含義。
在本環節的教學當中,以此為切入口,在全課教學中有牽一發而動全身之效。同時,引導學生朗讀感悟父親的話,理解“想當然”一詞的意思,從而理解父親的話中所蘊涵的道理,也是突出重點的重要一步。
(二)揣摩道理,品味“看”。
分四個層次:
(1)以問促讀,讀思結合。
(2)角色體驗,深入理解。
(3)角色朗讀,細讀品悟。
(4)問題探究,明白道理。
(1)以問促讀,讀思結合。
《畫楊桃》說課稿 篇7
一、說教材。
《畫楊桃》是人教版二年級一篇精讀課文。課文主要講圖畫課上,對楊桃進行寫生練習,“我”根據自己看到的,把楊桃畫成像個五角星的樣子,同學們覺得好笑。老師請同學們輪流坐到我的位置上看楊桃,發現這個角度看楊桃,確實就像個五角星。老師借機教育同學們看事物要有自己的角度,并能實事求是地反映。同時要尊重別人的看法。因為即使對待同一個事物,從不同的人,不同的角度看,都是不同的。不同的人物在看楊桃時候,體現出不同人物的思想情感。最后寫老師的教誨使“我”終身難忘。作者通過人物的對話、神態描寫,生動形象地說明了同一個事物,從不同角度觀察有不同結果的思想方法。
二、說教學目標
1、學習生字詞,讀準多音字“倒”。
2、能積累“靠、視”等生字拓展的詞語。
3、朗讀課文,能讀出對話的語氣。
4、能說出看到“我”畫的楊桃,老師和同學們的做法有什么不同,并說說自己受到了什么啟示。
三、說教法
(1)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這樣教得生動,學得輕松,更能有效的激發學生的探究興趣,增強閱讀教學的趣味性。
(2)在學生已有經驗的基礎上,努力培養學生的自學探究能力,最終讓學生學會學習。
四、說學法
基于對教材的分析,這節課我引導學生按“看看—找找—讀讀—說說”的步驟進行探究。即引導學生用心看,想象著說,認真讀,仔細找。
在理解重點的教學中,我想先運用舊知識導入新課,再用實物吸引學生感官,用不同的朗讀方式,學生間自由的交流等手段,讓學生明白道理。
對于難點,我想先采用小組討論、逐句分析的方法找出每句中的關鍵詞,再反復朗讀,聯系實際來加以突破。
學生活動過程設想在分析重點段落時,讓學生自讀、自悟,再配以自由讀、分角色讀等方法理解課文,通過實物讓學生親身體驗一下,感悟一下課文。在理解老師說的這段話的意思時,可以自由的討論研究,再加上剛才現場觀察的感悟概括而出。
五、說教學過程。
這篇課文我分為兩個課時完成。按照“激趣導入——識記生字——整體把握——深入講解——拓展交流”五個環節進行講解。第一課時負責前面的三個環節,第二課時需要復習回顧再完成后兩個環節。
1、激趣導入。《畫楊桃》是一篇很貼近學生課堂生活的課文,我設計的導入方式就是用學生上美術課臨摹引出課題,一方面拉近學生和課本的距離,讓學生領悟到課文中的主人公就在我們的身邊,另一方面引出學生們的興趣,畫楊桃會發生什么呢?
2、識記生字。讓學生自主學習,發布朗讀任務。課件出示自學要求:讀課文,讀準字音,把生字詞多讀幾遍,把語句讀通順,同時標出自然段;采用查字典、結合語境、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的方法理解新詞的意思。
開火車認讀生字詞,檢查認讀情況。引導學生采用各種方法識記生字,比如組詞造句、尋找形近字、比賽認讀等。對于較難的字老師在黑板上板書,提醒學生注意筆順筆畫,學生在練習本上描紅書寫,教師巡視,并對寫得較好的同學提出表揚。
3、整體把握。請小老師帶讀課文,其他學生思考: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引導學生按照“起因、經過、結果”的方式回答,初步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對學生口語概括有一定的幫助。在整體把握文脈后,鼓勵學生提出自己不明白或者不懂的問題,老師也可以提出問題供學生思考,老師為什么不直接告訴同學原因,而是讓同學們去“我”的座上觀看?這件事為什么讓“我”終生難忘
4、深入講解。逐段講解。引導學生根據課文內容和插圖回答自然段的內容、“我”畫楊桃的過程、態度,畫出楊桃畫成了什么,為什么畫成這樣?幫助學生仔細閱讀課文。多媒體展示出楊桃的不同角度圖片,請同學們再次觀察并引導學生理解,不同角度看的楊桃東西也不同。拋出質疑,引導學生根據這些問題一步步地往下深入學習。同學們的反應是什么?為什么有這樣的反應?后來怎么樣了?要求學生用“因為……所以……”的句式說一說同學們的這種變化。引出角度不同樣子不同的道理。指導學習朗讀同學們的語氣,強化一開始同學們嘲笑“我”后來不好意思、尷尬的情緒,體會這中羞恥的感覺,讀出這種反差感。一方面能夠讓學生更加深刻的感受這種情緒,另一方面將同學帶入到課文中,體會到老師這樣做的教育目的。指導學生朗讀老師說的話,表現出老師耐心的態度和談心式的教育方法。
請同學根據自己的理解,說說對最后一段的想法。對學生進行模擬設問,比如當別人的看法和想法與自己不一樣時應該怎么做?深化主題主旨,讓學生將學習到的道理帶入生活中去。
5、拓展交流。和同學一起完成課文后邊的題目。鼓勵大家互相評價,指出優點。聯系生活實際,互相說說有沒有遇到過類似的事情。或者創設情境,讓學生設身處地思考行動。
六、說板書設計
13畫楊桃
起因:畫楊桃,畫成了五角星
經過:同學們嘲笑,老師神情嚴肅角度不同,樣子不同
結果:終生難忘
不要……要……,要……要……
這篇課文篇幅較前面較長,所以我采用很簡練的板書設計,幫助學生準確把握大概思路。讓學生明白,無論課文長或者短,我們都可以通過正確方法將之精煉簡化。
《畫楊桃》說課稿 篇8
一、說教材
這是人教版三下第三組的一篇精讀課文,主要講的是圖畫課上練習畫楊桃時發生的事情。“我”根據自己看到的,把楊桃畫成像個五角星的樣子,同學們覺得好笑,老師卻通過這件事,啟發同學們懂得了看問題或做事情的時候,不能憑空想象,要堅持科學的思想方法,一切從客觀存在的實際出發,實事求是,不要輕下結論。
二、說目標
1、認識6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正確讀寫“叮囑”等9個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中老師說的那段話。
3、抓住重點詞句,理解課文內容,懂得無論做什么事或看問題都應該實事求是。
三、說方法
1、直觀教學法:揭題時,運用圖片、多媒體創設情境,拉近學生與文本的距離。
2、朗讀體會法:本課的對話較多,適宜朗讀。通過抑揚頓挫、聲情并茂的朗讀,幫助學生理解人物的內心活動,體會人物的思想變化,同時對學生進行有效的語感訓練。
3、培養學生良好的讀書習慣,讓學生運用“讀、找、想、品、寫”的方法學習課文。
四、說過程
(一) 揭題
出示學生課前美術課楊桃的寫生畫,欣賞引出課題。
(由于學生對楊桃并不十分熟悉,因此課前結合美術課對楊桃進行寫生,一方面是對這種水果的熟悉,另一方面也了解楊桃在不同角度的樣子,為學習、理解課文作鋪墊。)
(二) 初讀課文,感知內容
1、自由讀課文,自覺標出小節號、生字、詞語等。
2、指名讀讀得好或難以讀好的段落,隨機正音,指導學習生字。
(本課的生字并不多,不獨立安排識字,在朗讀中結合學習生字詞。)
3、課文主要講了什么事?“畫楊桃”是哪部分?在書上標出。
(三) 想象朗讀,理解內容
1、“我”是怎樣畫楊桃的?在書上找出詞語。教師板書。
2、看了“我”的畫,同學們有什么反應?分角色朗讀課文。
(這是對文本的情景再現,使學生對人物的心理有更深的了解。)
3、出示句子:
“楊桃是這個樣子的嗎?”
“倒不如說的五角星吧!”
這些話是誰說的?說的時候神態會是怎樣呢?多媒體出示對話的補充。
(文章的對話沒有交代說話對象的神態。讓學生想象補充,既是對文章內容的理解,也是為學生寫好人物打下基礎。)
(四)對比寫話,領會中心
1、老師的態度是怎樣的?劃出詞語,教師板書:嚴肅、半晌、和顏悅色
老師的態度為什么會有變化呢?當時他會想些什么?
2、出示老師說的那段話,齊讀。
讀了這段話,你有什么啟示?你印象最身的是哪句話?
4、讀最后一段馬夫親的教誨是怎樣的?讀第一段。
出示老師和父親的兩段話,對比讀:有什么共同點?
5、現在,同學們又會說些什么呢?寫話練習。
(這個環節,寫出反應不同學生的內心想法,其實是學生在學完課文后的體會內化和交流。)
(五)總結課文,體會升華
學了這篇課文,你有什么啟示?
(這個環節體現的是本組課文編排時的訓練點:讀故事,說啟示。)
《畫楊桃》說課稿 篇9
一、課文概述:
《畫楊桃》是一篇精讀課文,主要講的是圖畫課上練習畫楊桃時發生的事情。“我”根據自己看到的,把楊桃畫成像個五角星的樣子,同學們覺得好笑。老師卻通過這件事,啟發同學們懂得了看問題或做事情的時候,不能憑空想象,要堅持科學的思想方法,一切從客觀存在的實際出發,實事求是,不要輕下結論。
二、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學習抓住重點語句理解課文內容,體會蘊含的道理。
難點:從課文內容體會做什么事都要實事求是的道理。
三、教學設計理念:
1、跨越式教學理念強調在學生學習任務設計時,給學生一個支架,提出供學生研讀的問題。
2、新課標指出,有效教學更多地關注可測性或量化。如教學目標盡可能明確與具體,以便于檢驗教師的工作效益。問題的解決即達成了目標的實現。師生共同拎出“牽一發而動全身”的問題至關重要。
四、問題設計:
1、“我”為什么會把楊桃畫成“像五個角的什么東西”?
2、老師的神情為什么變得嚴肅了呢?后來為什么又變得和顏悅色呢?
3、老師的話與父親講的話相似之處在哪里?為什么說他們的教誨使我一生受用?
五、對問題設計的想法:
1、第一個問題既簡單卻又是核心問題的根基問題,埋藏著第二個問題。
2、第二個問題是全文的重點及難點問題,也是學生體會課文蘊意的關鍵點。
3、第三個問題是全文的核心問題,也是全文學習的高潮點,更是學生體會寓意的著眼點。
六、對三個問題的處理:
1、第一個問題:自主研讀,匯報解決。
2、第二個問題:我采取對比朗讀教師與同學們的兩次對話,體會“同學們”態度的變化。為了緩解難點,我在學生對比朗讀之后說發現——閱讀拓展閱讀材料一:神奇的標點符號——再讀,讀出人物內心世界。
3、第三個問題并不難,但寓意深刻。我結合時機,選用了拓展閱讀三:作者介紹。
岑桑說的這一段短小精悍的話:“多年來,我一直腳踏實地,實事求是地做人、做事,這是從小時候老師、父親對我的教誨。幾十年來在文學上我自己留下的卻只有幾行腳印,那些淺淺的腳印隨著時間的流逝,便將不留半點痕跡了。”既與課文學習相得益彰又揭示了課文寓意,給學生留下了無盡的思考。
七、教學資源設計:
拓展材料一:神奇的標點符號
拓展閱讀材料二:作者簡介。
閱讀拓展閱讀材料三:魯迅《藤野先生》等
八、對資源設計的想法:
1、緩解“對比閱讀說發現”環節的難點。閱讀拓展閱讀材料一:神奇的標點符號,再讀,讀出人物內心世界。
2、幫助學生體會文章的寓意。引用了岑桑說的一段短小精悍的話。
3、學完課文之后,我選取了魯迅的《藤野先生》,讓學生通過閱讀經典名篇,達到既升華認識又體會兩篇文章兩位老師形象相似之處及不同之處。
由此突然想借用竇桂梅老師一個定義——不設“圍場”的課堂:即這種課堂其實就是追求一種不確定性、生成性,彌漫其中的思想和生命氣息將使課堂充滿不可預料的魅力,使課堂成為一個思維激蕩和靈感勃發的“場”。
我想說,跨越式課堂不正是追求這樣一種不設“圍場”的課堂,問題是我們如何為學生營造這樣一個“場”?
如果我們在有限的時間,盡最大可能用好了教材與拓展資料,而拓展資源真正地為教材服務或為實現跨越服務了,我想我們的課一定成功了一大半。
問題:
在中高年級,我們如何篩選及處理拓展閱讀材料?
拓展材料的類型往往分為三種:
一是與課文內容相關聯的補充性拓展;
二是與課文表達形式相類似的遷移性拓展;
三是具有比較鑒別意義的比較性拓展。
備課時,可先想一想:結合文本,我們需要哪種類型的資源?處理三種類型的拓展材料時一定要做到適時,有度,有效;不要循規蹈矩。
在中高年級,我們可重視選擇基于主題遷移性和比較性的拓展材料;把內容或形式上有一定聯系的讀物加以對比,使學生由此及彼、組合積累,實現類化、遷移。
我們還要重視選擇經典文章,在拓展閱讀時可向學生重點推介這些文章,當然也要考慮學生的閱讀心境。有一定難度的經典文章可給予指導性閱讀意見甚至可以截取某個片斷。
九、對打寫題目的設計:(兩個題目)
1、同學們,我們已經在這節畫楊桃的美術課上認識了這個班級的老師、同學,還有那個畫畫特別認真的“我”,也了解了發生在他們中間的故事。現在,你想對他們說些什么呢?請選擇其中一個人物,對他說幾句話。
2、你對資料城中的哪篇文章印象最深刻,把你的想法寫下來。
十、對打寫題目設計的原則:
1、能引領學生用各個側面領會文章寓意,能引起學生思想共鳴的話題。
2、設想學生在打寫中能說真話,不說空話、套話的話題。
3、打寫題目設計有梯度,讓各個層次的學生都有發揮的余地。
4、預設打寫內容較寬泛話題,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所讀后寫心中所想、所思,寫出有創意的文章。
十一、本課教學板塊回顧:
(一)篩選問題,導入研讀。
(二)層層剝離,直奔目標。
1、一般問題,自主解答。
2、對比朗讀,直擊難點。
3、入境朗讀,對比感悟。
(三)拓展閱讀,升華認識。
(四)聯系生活,抒發感悟。
余勝泉博士提出的閱讀教學“七個層次”,字詞;文意;結構;蘊意;寓意;妙筆;風格。我想自己做來確有些生硬,但整堂課學生學得扎實,投入。
倘若能在每課書中不留痕跡地實現這“七個層次”,我的學生必定會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學生。
惟有不斷學習,為之努力……
《畫楊桃》說課稿 篇10
一、說教材:
本課位于本冊教材的第三單元,主題為“可怎樣看問題,怎樣想問題”。本組教材有一個共同特點:都是用具體的事情來說明一個道理。所說明的道理,分別從不同的角度豐富了學生的思想方法。《畫楊桃》作為一篇精讀課文,說的是圖畫課上,老師讓我們畫楊桃,“我”根據自己看到的,把楊桃畫成像個五角星的樣子,受到同學們取笑。老師通過這件事,既啟發我們知道同一個從事物從不同角度看會有不同結果,又教育我們要實事求是地看待問題,使我受到了很大的啟發。我認為課文可以分三個角度去教學,即“我”的作畫態度、“同學們”的心理轉變、“老師”的言行舉動,在這“三大板塊”上建立感悟與體驗,在充分的閱讀之后逐層挖掘“實事求是”的內涵——學會老老實實、學會用“實事求是”的眼光去評價別人、學會實實在在做人做事。根據上面的解讀與分析,我認為引導學生抓住關鍵詞句,分塊解讀課文內容并從中受到“實事求是”的啟發,是本課學習的重難點。
為了突破教學重點難點,我決定用兩課時完成本文學習。第一課時,認讀本課生字,整體感知,研讀“我”的`作畫態度、“同學們”的心理轉變、這兩大板塊。逐層挖掘“實事求是”的內涵。第二課時,正確讀寫本課生字詞語,研讀“老師”的言行舉動,繼續挖掘“實事求是”的內涵在回顧全文,深化“實事求是”的內涵。
【教學目標】
根據語文課程標準對中年級學生的具體要求,結合本組教材特點及課時安排,我將第一課時的教學目標制訂為:
1、認讀本課6個生字。
2、讀通課文,把握課文的梗概。
3、能夠抓住關鍵詞句,運用聯系上下文的方法,研讀“我”的作畫態度、“同學們”的心理轉變、這兩大板塊。逐層挖掘“實事求是”的內涵。
4、初步認識“實事求是”的內涵,感受老老實實作畫的態度,學會用“實事求是”的目光去評價別人。 其中第2、3個目標是本課的重難點。
【教法學法】
朗讀體會法。簡化閱讀教學中的講讀環節,扣住關鍵句,指導學生反復誦,在誦讀中積極思考,以讀促思,以讀促情
讀寫結合法。在閱讀感悟文本的基礎上,創設情境進行寫話,強化表達能力。
【說教學設計】
我將用四個板塊的設計來實現第一課時的教學目標:
1、圖片導入,初讀整體感知。
2、再讀課文,引導形成話題。
3、走近作者,品讀“作畫態度”。
4、走近同學,體會態度變化。
一、圖片導入,初讀整體感知。
第一步,出示楊桃圖片,簡單介紹,拉近文本和學生生活的距離,讓學生也進入美術課堂,一起去看看小主人公是怎樣畫楊桃的。然后出示課題,齊讀課題。
第二步,要求學生大聲讀課文,讀準字音,圈出生字新詞。
第三步,教師出示詞語:【叮囑 審視 輪流 和顏悅色 教誨 受用】先要求學生讀準這些詞語,再請學生聯系上下文說說其大致意思,最后讓學生選用詞語說說課文主要內容。 這一設計首先是想讓學生初步了解文章大意,同時把學習詞語放到具體的語境中去,既使學生理解了詞義,又使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運用詞語。
二、再讀課文,引導形成話題。
第一步:請同學再讀課文,想想我在課堂上是如何畫楊桃的。
第二步:請學生用結合其中的一個字或一個詞來談談感受,找出關鍵詞—老老實實,通過理解引導學生形成話題:如何理解“實事求是”其中的涵義。
這一環節,我引導學生聚焦關鍵詞“老老實實”,形成話題。一方面是力圖引導學生抓住作者著力刻畫和描摹的中心點、情感的升華點、主題的凝聚點。另一方面也是希望能夠激起學生的課堂實踐興趣,使學生能夠圍繞中心話題,自主研讀文章,理解文章所承載的情感。
三、走近作者,品讀“作畫態度”
這一環節,我打算圍繞“老老實實”這個詞進行突破。
第一步:引導學生自由讀1-2段:結合句子說說如何理解“我”這種“老老實實”的作畫態度?我預設學生會找出以下兩處:
第一處:父親的話。針對此處可以進一步引導學生讀后說說讀懂了什么?結合學生的回答,同時解決對于“想當然”這個詞的理解。讓學生明白想當然只能畫走了樣。接著引導理解父親的嚴肅和語重心長,并通過朗讀表現出來。這樣學生就能理解我正是老老實實地聽從了父親的叮囑,才把楊桃畫成了——五角星。
第二處:我的座位在前排靠邊的地方。講桌上那兩個楊桃的一端正對著我。我看到的楊桃根本不像平時看到的那樣,而像是五個角的什么東西。
就此處我選擇用對話的形式和“現身說法”的方式(也就是讓學生坐在“我”的位置上來看看這只楊桃),讓學生體會不同的角度,會使你看到的東西和別人看到的不一樣,讓學生作者的感受獲得共鳴,然后引導學生把這份共鳴讀出來。
第二步,將第二處與第一處進行回應。讓學生體會小作者在看到楊桃時心中也產生過疑惑,是父親的叮囑讓我消除了疑惑。再讀“我認認真真地看,老老實實地畫,自己覺得畫得很準確。”時能讀出實事求是,讀出我對自己的畫的滿意和自信。
四、走近同學,體會態度變化
這一環節,我打算用對比朗讀的形式進行突破。
第一步:學生自由對比讀兩段教師與同學的對話。然后交流自己有什么發現?我預設引導學生抓住標點符號來理解同學們的心理。第一段話中同學們的答句后面都是感嘆號,表示想當然不假思索的語氣;第二段話語中多了兩處省略號,說明同學們的回答支支吾吾,結結巴巴,遲遲疑疑。
第二步:朗讀同學們嘲笑我的話語。鼓勵學生個性化朗讀。
第三步:教師轉動楊桃讓所有學生都體驗這個角度,然后提問:你就是剛才發出嘲笑聲的同學,看著眼前的這一幕,你心里想說些什么呢?拿起你的筆,寫下你想說的話。引導學生寫下心底的感受。
相信通過這三步的層層遞進,在學生的文字里一定會感受到學生已經學會去尊重在別人作畫時的實事求是。這時,適時地回應父親的叮嚀,進一步理解“老老實實”,之后再次朗讀這些對話,學生的朗讀一定有一個新的提高。
在第三第四環節的設計里,我采用多種方式突破難點,目的在于想讓學生通過各種形式的自主探究與文本進行交流,同時借助多種朗讀手段達到加深對課文理解的目的。把外化的情感內化為學生自己的情感。
【板書設計】 畫楊桃
爸爸:是什么樣,畫成什么樣
我:認認真真,老老實實畫
【說效果】
整節課的教學設計,我都把學生放在和教師平等的位置上,建立一種和諧融洽的、新型民主的師生關系,從而調動了課堂教學主體——學生的積極參與,讓學生在閱讀的全程中去理解和體驗,并有所感悟和思考,從而使閱讀真正成為學生的個性化行為。
《畫楊桃》說課稿 篇11
一、教材簡析
《畫楊桃》是人教版實驗教材第六冊第三組中的一篇課文,這組教材圍繞“怎樣看問題,怎樣想問題”這個專題編寫,《畫楊桃》是其中一篇精讀課文。它主要講圖畫課上,老師讓“我們”畫楊桃,“我”把看見的楊桃如實地畫成五角星的樣子,受到同學們的嘲笑,老師教育“我們”看到什么樣子就應畫成什么樣子,使“我”受到很大的啟發,通過生活中的平常小事說明同一個事物從不同的角度看,會有所不同,教育我們做事、看問題要實事求是。本篇文章內容貼近學生生活,淺顯易懂,樸實的語言講述一個樸實的道理,是可以讓學生細細品味,感悟做人的道理的好材料。三年級的學生已經掌握了一定的閱讀方法,他們能聯系上下文理解詞句的意思,能抓住重點語句理解課文內容,能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動的形象和優美的語言,關心作品中人物的喜怒哀樂,初步能夠通過閱讀有所感悟,獲得思想啟迪。根據文本特征和對學生的學情分析,將本課教學目標預設如下:
1、通過自讀自悟,創造性評價等語文實踐,懂得同一個事物從不同的角度觀察會有所不同,領悟到做事要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
2、認識6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正確讀寫“叮囑、想當然、前排、靠邊、一幅畫、審視、嚴肅、半晌、和顏悅色、熟悉、教誨”等詞語。
3、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二、教具準備
一個楊桃。
三、教學設計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對話”意味著平等與交流,意味著合作與探究。所以本課教學把學生看作是鮮活的生命體,努力實現文本與生命的對話,設計了以下兩個教學板塊:初讀感知、期待對話和以讀悟理、經歷對話。
(一)初讀感知,期待對話。
期待,在學習上表現為一種迫切求知的心理狀態。只有讓學生產生與文本對話的期待,學生才會主動走進文本,和作者進行心靈溝通。板書課題后,教師請學生選擇自己最喜歡的方式來讀書。可以默讀,可以朗讀,可以兩個人,也可以小組讀。經過充足時間的朗讀后,指名學生逐段朗讀來檢查字音。因為課文中間有不少人物對話,學生閱讀起來可能有困難,所以這里安排學生在分角色朗讀中弄清對話者和對話的內容,掃清閱讀障礙。特級教師支玉恒認為,學生讀書后,一定會有一種“讀完了就想說一說的沖動。”因此教師請學生第二遍默讀課文,讀完了,請學生自由站起來說說自己對課文的理解、體會、心得,或者感覺、感受和疑問。這樣設計的意圖不但是為了培養學生自讀自悟、表達質疑的能力和習慣,也使老師了解了學生初讀后對課文的理解程度和疑難所在,為下一步的教學,提供了學情參考。從對文本特征和對學生學情分析情況來看,學生理解和疑問的重點應該是“角度不同,樣子不同”和“是什么樣,畫什么樣”這兩個點上。這樣經過初讀初悟,激發了學生與文本對話的欲望,產生了一種深入閱讀的期待。
(二)以讀悟理,經歷對話。
在這個板塊中,設計三個讓學生與文本展開對話的環節。讓學生在情感的驅動下,走進文本,與文本中所要表達的思想情感拉近距離,引發情感共鳴,從而產生“獨特的理解、感受和體驗。”
1、在語文實踐中與文本對話。
《語文課程標準》中強調滲透綜合性的語文實踐活動,淡化學科界限,拓寬語文學習和運用的領域。在這個環節中,教師請學生畫楊桃。把楊桃放在教師中心的位置上,讓學生各自畫自己所看到的楊桃,并這樣引導學生:“仔細觀察,按自己對課文的理解去畫;不會畫的,再讀課文,邊看、邊讀、邊畫;只畫輪廓,不必細描。”教師有意把楊桃放在教室中間的位置,學生可以有四面八方各種不同的角度。在作畫的過程中,教師請學生朗讀“能夠知道正確作畫”的有關課文內容,也就是課文倒數第二自然段的這句話:“我們應該相信自己的眼睛,看到是什么樣的就畫成什么樣。”這樣通過邊讀、邊看、邊畫的語文實踐,讓學生親身實踐、親自體驗課文所講的事實,并進一步理解這些事實所蘊含的道理。人們要做到“是什么樣,畫什么樣“,并不像說的那么容易,必須像課文中父親和老師說的那樣“不要想當然,要相信自己的眼睛”,也必須像文中的“我”那樣“認認真真地看,老老實實地畫”。這些道理,經過讀書思考與實踐體驗的結合,經過學生與文本的充分對話,學生理解起來會十分深刻。
2、在創造性評價中與文本對話。
在學生作畫的過程中,教師收集幾幅具有典型性的學生作品,把他們用投影儀放大,請學生以“作品的作者有沒有讀懂課文”為題,對作品進行評價。這里作為評價者,首先要把課文讀懂。教師引導學生用課文中的這幾個句子來指導評價:“老師看了看這幅畫,走到我的座位坐下來,審視了一下講臺上的楊桃。”“老師請這幾個同學輪流坐到我的座位上。”學生如果讀懂了,他會走到圖畫作者的座位上去審視楊桃,然后進行評價。這里就有了兩重意義上的評價,既有評價者對圖畫的評價,又有師生對評價者的評價。然后,再請作畫者來讀課文,讓他用課文中的語句來說明自己為什么能畫得很正確,即課文中的這句話:“我認認真真地看,老老實實地畫。”對于畫得不正確的作品,則重點讓學生聯系課文中父親和老師的話,來認識畫錯的原因。在整個評價過程中,始終堅持聯系課文語句去評說實踐中的實際事物,讓學生在運用知識的過程中學會閱讀,提高認識能力,落實本課的教學重難點。
3、在拓展性閱讀中與作者對話。
這里,教師請學生回過頭來想:“剛才我們作畫和評價時引用的課文語句,大多在哪些段落中?”學生會指出是課文的第1-2自然段和倒數第2-3自然段。教師請學生朗讀這幾個段落,引導學生抓住重點段落中的重點語句理解課文,準確把握文章的內容和思想。然后,請生齊讀課文最后一段,討論“一生受用”的含義。最后,引導學生“跳”出課文,從“畫楊桃”這一特定事件中,把思考引向更廣泛的領域:畫楊桃要“是什么樣,畫什么樣”,那么做其他事情呢?經過師生舉例說明,最后歸結出“實事求是”四個字。進一步落實本課教學的重難點。
【《畫楊桃》說課稿】相關文章:
《畫楊桃》說課稿07-08
畫楊桃說課稿12-17
《畫楊桃》的說課稿06-06
《畫楊桃》說課稿06-28
畫楊桃說課稿11-15
《畫楊桃》說課稿06-30
《畫楊桃》說課稿01-30
《畫楊桃》說課稿范本05-24
《畫楊桃》說課稿范文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