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小班喂娃娃說課稿
一、說設計思路:
該活動是主題活動“我愛我家”的經驗延伸。
在主題活動“我愛我家”中,我班的孩子有著強烈地模仿成人行為的欲望,他們在玩娃娃家游戲時,會像模像樣地洗菜、切菜,當他們看到自己將玩具西瓜、蘋果、魚等切開后,臉上會露出成功的喜悅。因此,我從孩子的這個興趣點入手,選擇了孩子最熟悉的一些食物,讓孩子運用目測區分物體的大小,并嘗試使用常見的工具、用不同的方法改變物體的大小,發展孩子手部動作,滿足孩子動手操作的愿望,同時鼓勵孩子將自己的操作過程表達出來,發展口語表達能力。
二、說目標定位:
活動的目標是教育活動的起點和歸宿,對活動起著導向的作用。
小班的孩子年齡較小,他們需要在操作探索、親身體驗中去發現事物的變化。根據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和本班實際情況,確立了認知、能力、情感方面的目標,其中既有獨立表達的成分,又有相互融合的一面。目標為:
1、通過目測區分物體間明顯的大小差異,嘗試使用一些工具,用不同的方法使各種食物的'變小。
2、愿意用語言表達自己的發現。
3、體驗喂娃娃的快樂。
根據目標,我把活動的重點定位于使各種食物變小。通過操作實驗,使活動得到深化。活動的難點是用不同的方法將食物變小。主要通過探索操作獲得經驗,通過集體的評價使經驗得到整理?傊,我確立了目標的整合觀、科學觀,使活動呈現呈現趣味性、綜合性、活動性,寓教育于生活情景、游戲之中。為此,我做了如下活動準備:
1、空間準備:操作臺五張呈U字形擺布在后面和側面,便于操作、評價。
2、物質準備:瓶娃娃;各種蔬菜、水果、小吃;小刀、尺、剪刀湯匙;讓幼兒根據自己的需要選擇操作工具、材料進行大變小的實驗。
3、經驗準備:幼兒對喂娃娃有一定的經驗。(娃娃家、區角活動時玩過喂娃娃的游戲)
三、說教學方法:
在本次活動中,我采用了預測法、操作法、交流法、游戲法等教學方法。
預測法:幼兒都想喂娃娃,那怎樣讓瓶娃娃吃下這么多好吃的食物呢?讓幼兒展開豐富的想象,進行大膽預測。
操作法:我提供了不同層次的操作材料和工具,讓幼兒根據自己的需要選擇,進行大變小的實驗。
交流法:操作之后,讓幼兒在集體面前大膽地講述自己的操作過程,讓同伴分享自己的成功,同時,老師也統整和提升幼兒的經驗。
游戲法:本次活動,我以喂娃娃為主線,引起幼兒的操作、探索的欲望。
四、說教學程序:
我采用環環相扣組織此活動程序,活動流程為:激發興趣→想像預測→探索嘗試嘗試→交流分享
(一)激發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顒右婚_始,我就利用幼兒熟悉的瓶娃娃的形象,為幼兒創設了“瓶娃娃肚子餓了,請我們小朋友寶寶想想辦法”的游戲情景引起孩子操作的興趣。在以下的環節中,我都是以瓶娃娃作為情節發展的主線,從形式上深深地吸引了孩子。
(二)想象預測:
在請個別孩子來喂娃娃時,,引導孩子發現問題:好吃的東西大,瓶娃娃的嘴巴小,然后想辦法解決問題:我們怎么讓瓶娃娃吃下這么多好吃的東西呢?從而進一步激發孩子解決問題的愿望。
(三)探索嘗試:
根據孩子好奇、好動的特點,運用皮亞杰的認知發展理論,在活動的第三環節,我就安排孩子自由探索嘗試。我為每組孩子提供了充足的材料及各種工具,讓孩子根據自己能力需要選擇材料、工具,進行大膽嘗試。在這一活動中,我是一個引導者、支持者、合作者,當孩子碰到困難時,我會給予適當的幫助;當孩獲得成功時,我會及時地表揚,并鼓勵他想出多種方法進行大變小的實驗……
(四)交流分享:
探索活動之后的交流分享,既能增強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也能將自己獲得的經驗與同伴交流分享,使《綱要》中提出的“生生互動”得到真正的體現。最后的質疑“剛才你們在把好吃的東西變小時,碰到什么困難嗎”,又緊緊圍繞了我園《幼兒問題意識培養的研究》的課題,能使孩子從小善于發現問題,并嘗試想辦法解決問題。
最后,讓孩子送娃娃回家,能使孩子進一步體驗成功的快樂。
五、效果預測:
整個活動程序的安排,能遵循《綱要》中組織與實施中教育性、互動性、針對性的原則,也符合小班幼兒的學習特點和規律,因此,我想,通過這樣的一個活動,孩子們會積極地參與到使食物大變小的實驗中,常是用各種方法把食物變小,然后喂給瓶娃娃吃,能充分體現幼兒的主體地位。由于有了自己親身操作的經驗。也為后面的交流分享提供了經驗基礎。在整個活動中,孩子們一定會樂意嘗試、探索,同時體驗喂娃娃的樂趣。能較好地完成活動預設的目標。
【幼兒園小班喂娃娃說課稿】相關文章:
小班喂娃娃說課稿01-20
喂娃娃小班活動說課稿01-20
《喂娃娃》幼兒小班說課稿01-14
喂娃娃小班活動說課稿11-29
小班主題的說課稿:喂娃娃07-07
《喂娃娃》說課稿01-31
喂娃娃說課稿02-02
喂娃娃的說課稿02-03
喂娃娃說課稿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