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等式的解集說課稿模板
不等式的解集說課稿(一)
教材分析:
上節課認識了不等式,知道了什么叫不等式和不等式的解。本節主要學習不等式的解集,這是學好利用不等式解決實際問題的關鍵,同時要求學生會用數 軸表示不等式的解集,使學生感受到數形結合的作用。并且本課也通過讓學生經歷實驗、觀察、分析、概括過程,自主探索不等式的解集等概念,培學生的思維能力。在情感態度、價值觀方面要培養學生與他人合作學習的習慣。
教學重點:理解不等式的解集的含義,明確不等式的解是在某個范圍內的所有解。
教學難點:對不等式的解集含義的理解。
教學難點突破辦法:
通過實驗、觀察,分析、概括過程,使學生對不等式的解集有了初步的理解,然后通過數軸直觀地表示出不等式的解集,從而加深了學生對不等式的解集的理解。
教學方法:
1、采用復習法查缺補漏,引導發現法培養學生類比推理能力,嘗試指導法逐步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能力及語言表達能力。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掌握知識。
2、讓學生充分發表自己的見解,給學生一定的時間和空間自主探究每一個問題,而不是急于告訴學生結論。
3、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注意分層教學,滿足學生多樣化的學習需要。
學習方法:
1、學生要深刻思考,把實際問題轉化為數學模型,養成認真思考的好習慣。
2、合作類推法:學習過程中學生共同討論,并用類比推理的方法學習。
教學步驟設計如下:
(一)創設問題情境,引入新課:
實驗:將如下重量的砝碼分別放入天平的左邊。
請大家仔細觀察,哪些砝碼放入天平左邊后能使天平向左邊傾斜?如果砝碼重x克,要使x+2>5,即:天平左邊放入x克砝碼后使天平向左邊傾斜。那么這樣的x取應取什么數?這樣的數是有限個還是無限個?
學生活動:1、讓學生觀察實驗,尋找數量關系回答問題;2、讓學生采取小組合作的學習方式。
(二)講授新課
通過實驗、討論、交流、歸納得到:大于心不甘的每個數都是不等式x+2>5的解,而小于3的每一個數都不是不等式x+2>5的解,因此不等式x+2>5的解有無限多個,它們組成集合,稱為一元不等式x+2>5的解集。即表示為x>3.
由實例概括出不等式的解集以及解不等式的概念:一個不等式的所有解,組成這個不等式的解的集合,簡稱為這個不等式的解集;求不等式的解集過程,叫做解不等式。
我們知道解不等式不能只求個別解,而應求它的解集。一般而言,不等式的解集不是由一個數或幾個數組成的,而是由無限多個數組成的,如x>3.那么如何在數軸上直觀地表示不等式x+2>5的解集x>3呢?
不等式解集x>3,在數軸上可以直觀地表示出來。如圖8.2.1
如果某個不等式x≤-2,也可在數軸上直觀地表示出來,如圖8.2.2
說明:8.2.1在表示范表演的點畫空心圓圈,表不包括這一點,表示大時就往右拐;圖8.2.2在表示-2的點畫黑點表示包括這一點,表示小時不向左拐。
(三)知識拓展
將數軸上x的范圍用不等式來表示:
(四)嘗試反饋:
課本第44頁"練習"第1、2題。
(五)歸納小結:
這節課主要學習了不等式的解集的有關概念,并會用數軸表示不等式的解集。
(六)布置作業:
不等式的解集說課稿(二)
尊敬的各位老師,你們好,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人教版數學七年級下冊第九章第一節《不等式及其解集》,下面我將從說教材,說教法,說學法以及教學過程等幾個方面對本課的設計進行說明。
一、說教材
1、本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節課是學生學習了等式,方程,方程組的概念,重點研究了解方程及方程組之后面臨的一個新問題,不等式從某種程度上講是等式的延伸,而在此之后,我們所要學的很多知識,比如,不等式的性質,一元一次不等式組,甚至以后的高等數學中所涉及到的優化問題都要用到本節課的內容,因此,本節課的內容在整個中學數學乃至整個數學領域都起著承前啟后的作用,通過本節課的學習可以使學生思維變得更開闊,也對以后更好的學習各種科學知識有很大的幫助。
2、教學目標
新課標下的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已有的認知發展水平及知識經驗的基礎上,新課程理念下的數學教學必須體現三維目標,因此根據本課內容的特點以及學生知識水平和認知水平,我確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使學生掌握不等式的概念,理解不等式解集的意義,會用不等式表示簡單的數量關系和不等式解集的表示法。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分析及歸納能力。
(2)、過程與方法:經歷由具體實例建立不等式模型的過程,通過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使學生自發的尋找不等式的解
(3)、精感態度與價值觀:引導學生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積極參與不等式類數學問題的討論,逐步培養他們合作交流意識,讓學生充分體會到數學在實際生活中的廣泛存在,并能將他們應用到生活的各個領域,讓學生感受到學習數學的樂趣。
二、說教法
數學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上,教師應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給學生提供參與數學活動的機會,多讓學生交流合作。引導學生動腦筋思考,協助學生歸納總結知識重點,最終達到教學相長。因此,本節課我主要采用了以下教學方法:
以啟發式教學為主,討論、交流合作等方法為輔。先復習了已有的等式、方程的有關知識,然后舉兩個不能用等式表示的數量關系,接著讓學生聯想生活實際中的一些不等關系并舉例,最后選擇教材上的問題1讓學生分組討論,各組找出幾個能滿足該問題中未知數的值學生會發現各組所選數值的差異,緊接著引出解集的概念。這樣由易到難層層深入,既符合學生的認知水平又符合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也給了更多學生參與數學活動的機會,同時還可以提高學生的合作能力。
整個教學過程中,我通過讓學生舉例、思考、討論、合作交流,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下始終處于一種積極的學習狀態,充分體現老師是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合作者、參與者而學生是學習的主人。
三、說學法
按照新課標的精神,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提倡積極主動,勇于探索的學習方式,體現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主體地位,在本節課上,我一開始就讓學生舉例,然后分組合作找出滿足問題1中不等式的未知數的值,通過學生交流發現他們所找的值不完全相同,引出不等式解集的概念,最后加以適當的練習鞏固本節課的知識。這樣將大量時間還給了學生,讓他們在做中學,學中做。使學生自覺實現知識的構建,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四、說教學過程
課堂教學是豐富學生科學知識的重要途徑之一,而這正是我們教學的重要任務和目標,為了更好實現我們的目標,我設計了以下教學過程。
1、創設情境,引入課題
首先,引導學生回憶等式、方程及方程組的概念,然后提出:在現實生活中很多問題并不能簡單的用等式或者方程來描述。比如,古代的舂米的.方法,小時候玩的蹺蹺板的兩端的力量如果都一樣大,它還會翹來翹去嗎?讓學生感受到生活中不等關系的廣泛存在,然后讓學生獨立思考,舉出一些不能用等式表示的實例,(物理課上用到的天枰,兩個人的身高等),引出不等式的概念。
2、新授:
(1)、要求學生完成P123第2題,使學生能夠熟練的用不等式表示一些數量關系。
(2)、選課本上的問題1,讓學生獨立理解題意后分組討論,得出能夠表達題意的不等式,并加以指導和更正,這樣不僅符合學生掌握知識的過程而且更好的培養了學生獨立思考和相互合作的能力。
(3)、分組合作,交流得出新知識(不等式的解)。
將全班學生分成幾個小組,每一組經過討論找到一個或幾個滿足問題1中的X值,推出一個代表說出并講明理由。讓大家發現問題:各組給出數字可能不一樣,但它們都能滿足問題1中的條件。老師給予表揚并肯定他們所給的都是問題中1不等式的解。
學生歸納不等式的解的概念:能使不等式成立的未知數的值叫做不等式的解。同時他們會發現,前面學的方程的解都只有一個,為什么今天所學不等式的解不止一個呢?引出解集的概念:一個含有未知數的不等式的所有解組成這個不等式的解集。這樣設計讓學生充分表現自己,體現自己的價值。也正是新理念下的學生主體地位的體現。
3、課堂練習,鞏固新知。
通過列不等式,找不等式的解,表示不等式的解集的梯度訓練。使學生對所學的新知識進一步理解并掌握。這樣安排,符合學生接受新事物的水平層次。從易到難,讓學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4、課堂小結
(1)、讓學生談談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他們學到了什么?
(2)、根據學生所談到的問題,有針對性的對本節課的重點加以強調,加深學生對本節課知識的掌握。
以這種形式的小結,激發學生主動參與的意識,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為每一位學生都提供了在數學學習活動中獲得成功的體驗和充分展示自己的機會。
5、作業:P128,2,3.
作業量不大,但對所學新知識的運用體現的很明顯。對學生更好的鞏固新知是較好的選擇。這樣既減輕了學生的負擔,也不耽誤學生對新知識的學習鞏固。
不等式的解集說課稿(三)
各位評委老師大家好!我說課的題目是華東師大版初中數學七年級(下)第八章第二節《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第一節《不等式的解集》,下面我從教材分析等方面對本課的設計進行說明。
一、教材分析
本節課研究的是不等式的解集和不等式解集在數軸上的表示。這之前學生已經初步學習了不等式和不等式解,這部分在本章中不但有承上啟下的作用,而且為今后學習函數的應用奠定了數形結合的基礎,因此它在教材中處于非常重要的位置。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集是前面一元一次方程解的擴展,兩者存在區別與聯系。在數軸上表示不等式的解集,是學生學習數軸之后,又一次接觸到圖形與數量的對應關系,同時為今后函數的學習提供了方法和依據。
二、目標分析
根據學生已有的認知基礎和本科教材的地位,由于數學教學不僅是知識的教學,技能的訓練,更能重視能力的培養及情感教育,因此確定教學目標1,2,3.
即:
1.知識目標:了解不等式解集的意義和不等式的解集在數軸上的表示。
2.能力目標:建立圖形與數量的對應關系,能在數軸上表示不等式的解集,滲透數形結合的數學思想。
3.情感目標:引導學生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參與問題的討論,激發學生主動獲取知識的興趣增強學生學習的信心。
教學重點: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集和表示。
教學難點:一元一次不等式解集的意義和不等式解集在數軸上的表示。
教學難點突破辦法: 通過觀察,分析、概括過程,使學生對不等式的解集有了初步的理解,然后通過數軸直觀地表示出不等式的解集,從而加深了學生對不等式的解集的理解。
三、教法分析
為創設寬松民主的學習氣氛,激發學生思維的主動性,順利完成教學目標根據學生特點和學生的實際情況采用引導發現法,計算機輔助教學。將學生個體的自我反饋,小組間的合作交流,與師生間的信息及時聯系起來,形成多層次多方面的合作交流,共同發現知識,獲取知識。學生知識掌握過程離不開學生自身的智力活動,因此,在教學中,突出引導學生觀察,分析,以舊探新,猜測論證等方法,揭示數學問題,并采用個人思考,分組討論,匯報結果等多種形式,使每個學生都參與到學習中來,學生在獲得知識的過程中悟出道理,得出結論,增強學習數學的自信心,
四、學法分析
1.學生要深刻思考,把實際問題轉化為數學模型,養成認真思考的好習慣。
2.合作類推法:學習過程中學生共同討論,并用類比推理的方法學習。
五、教學過程
1.創設情景,提出問題
通過實際應用問題讓學生在解決的過程中先找出幾個符合題意的解,然后發現問題,這樣,既復習了不等式,又給新課做好了鋪墊,由此可以發現,不等式的解有許多個,他們組成一個集合,稱為不等式的解集,這樣既符合認知規律,又能找到最佳切入點,使學生產生探索的欲望,從而引出不等式的解集。
2.探究新知
通過討論、交流、歸納得到:大于3的每個數都是不等式x+2>5的解,而小于3的每一個數都不是不等式x+2>5的解,因此不等式x+2>5的解有無限多個,它們組成集合,稱為一元不等式x+2>5的解集。即表示為x>3.
由實例概括出不等式的解集以及解不等式的概念:一個不等式的所有解,組成這個不等式的解的集合,簡稱為這個不等式的解集;()求不等式的解集過程,叫做解不等式。
我們知道解不等式不能只求個別解,而應求它的解集。一般而言,不等式的解集不是由一個數或幾個數組成的,而是由無限多個數組成的,如x>3.那么如何在數軸上直觀地表示不等式x+2>5的解集x>3呢? 不等式解集x>3,在數軸上可以直觀地表示出來。如圖8.2.1
如果某個不等式x≤-2,也可在數軸上直觀地表示出來,如圖8.2.2
說明:8.2.1在表示范表演的點畫空心圓圈,表不包括這一點,表示大時就往右拐;圖8.2.2在表示-2的點畫黑點表示包括這一點,表示小時往左拐。
3,講解補充例題,
例1:判斷:
①x=2是不等式4x<9的一個解。( )
② x=2是不等式4x<9的解集。( )
例2、將下列不等式的解集在數軸上表示出來:
(1)x<2
(2)x≥-2
(設計意圖:例1是讓學生理解不等式的解與不等式的解集。聯系與區別,例2揭示不等式的解集與數軸上表示數的范圍的一種對應關系,從而進一步加深學生對不等式解集的理解,以使學生進一步領會到數形結合的方法具有形象,直觀,易于說明問題的優點)
4.鞏固練習:課本44頁練習2,3題
5.歸納總結,
結合板書,引導學生自我總結,重點知識和學習方法,達到掌握重點,順理成章的目的。
6.作業:課本49頁習題1,2題
設計意圖:促進學生及時地復習課文,鞏固和強化所學知識,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附板書設計:(略)
【不等式的解集說課稿】相關文章:
《不等式解集》說課稿07-06
《不等式解集》說課稿07-06
《不等式的解集》說課稿02-17
不等式的解集說課稿01-28
《不等式解集》說課稿07-06
《不等式的解集》說課稿范文06-04
不等式及其解集說課稿07-21
《不等式及其解集》說課稿06-20
不等式及其解集的說課稿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