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有陰晴圓缺的說課稿怎么寫
各位領導,老師大家好,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月有陰晴圓缺》。
《月有陰晴圓缺》是義務教育課程規范實驗教科書湖南少年兒童出版社《科學》六年級(下冊)第五單元的內容,本單元共二課書,分別是《探索月球的秘密》和《月有陰晴圓缺》,本課作為最后一節課,是在同學建立了對月球初步了解的基礎上,對月球的進一步探索。與保守教材相比,本課能夠化籠統為直觀,同學的學習方式也由被動的接授轉變為探究學習,為同學提供全新的探究方法,讓同學充沛經歷探究過程,逐步形成科學地看問題、想問題、解決問題的習慣和能力,從而培養同學的科學素養,迎合了現代教育理念。為今后學習提供感性和理性基礎。
根據本單元的教學要求和本課的特點,我設計本課的教學目標有三點:
1、通過同學探究,讓同學了解到對于籠統的事物我們也能通過模擬實驗的方法進行探究,并初步掌握這一方法
2、通過探究,使同學對月相的變化有一定的認識和了解
3、通過同學探究的親歷過程,體驗到學探究的樂趣和勝利的喜悅,對天文知識發生濃厚的興趣。
為了能夠順利完成整個探究活動,達到預設的教學目標,我根據科學課標的要求,把它分為4個局部:
1、創設情景、激發同學對探月相變化的原因發生濃厚的興趣
2、根據已有的知識基礎和生活經驗、提出假設
3、設計實驗、驗證假設。
4、設計游戲、鞏固學習。
5、實踐活動,課外延伸。每個環節層層推進,有扶到放。主要通過讓同學運用游戲的方法和常見資料來“模擬月相的變化”,在探究過程中進行觀察、比較,并進行積極考慮,建立起“月相的變化是由于月球、地球、太陽之間的運動發生的”初步感性認識。將籠統的天文現象變為直觀的科學探究,滿足了同學的學習興趣,和探究欲,培養了同學多方面的能力。
為此我在教學方法上,多媒體教學、同學模擬探究、多媒體游戲相結合,層層推進的方式設計進行教學,在整個教學過程中,體現了同學是科學學習的主體,他們是對天文現象具有強烈的好奇心和積極的探究欲的主動參與者探究者。而教師是科學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引領者和親密的伙伴,對同學在科學學習活動中的.表示應給予充沛的理解和尊重,并以自身的教學行為對同學發生積極的影響。而在這一系列的活動過程中,同學通過思辯,小給合作、討論,模擬探究,實地觀察等多種學習方法的綜合運用,將對月相變化的理解由膚淺走向深入,由籠統走向直觀,由感性走向理性。而這種教學方法與同學學習方法的體現,是對天文知識學習的新嘗試,也是本課教學的一大特色。
具體的教學內容如下:
1、創設情境,激趣入題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怎樣激發同學的學習興趣呢?本課開始時,我用幼燈出示一首意境優美的古詩,讓同學說一說“這首詩描寫一個什么現象”同學通過古詩,注意力馬上被聯想到月球上,生活中所看到過月球的種種現象立浮現在腦海中,極大的提高了同學對了解月球的強烈欲望。
2、自主合作,討論交流
同學是主體,教師是主導,只有充沛發揮同學的主觀能動性,才干達到好的教學效果。在同學的興趣被激發后,我適時提出,“你們認為月球出現這一現象的原因可能是什么?”并引導他們進行討論。通過同學討論,可能得出一系列的結論猜測。同學可能猜想,月球的一半總是發光,然后自轉形成這一現象;月球總是發光,是地球自轉形成的;月球反射太陽光線,并繞著地球運轉形成的等等。我和時的將這些猜測板書出來。并進一步引導同學對這些猜想結果進行分析,讓同學分組討論這些猜想的結論中,哪些可能是正確的,并說出自身的理由。由于猜想可能是多種多樣的,而一些不太可能的猜想,并不一定都需要通過實驗來證明其是錯誤的,假如那樣做的話,對有效的課堂40分鐘時間是不夠的,假如同學能夠利用一些現象來反證其中的錯誤,不只能夠做到提高探究的效率,同時又能保證探究的興趣被進一步強化,對下一步的探究有著極大的驅動力。
3、設計實驗
新課程理念強調過程與方法,強調以同學發展為主體。因此讓同學掌握一些基本的探究方法,是科學課的一個重要目標。在同學完成對月相變化發生原因的猜測后。我提出“要想知道你們的猜測對不對,我們可以怎樣做”,同學會提出各種各樣的方法,之后我適時的引導,“同學們,你看月球離我們這么遠,而且又這么大,假如進行實地考查,又不太方便,我們也不能把月球、地球、太陽摘下來做實驗,那怎么辦好呢?”引起同學對實驗設計的反思與考慮,進一步完善實驗的方法。通過多方討論,反復考慮,同學最后決定還是用模擬實驗的方法最符合我們探究的要求。這一環節中,教師的引導至關重要,通過教師有目的,有層次的引導,使同學明白自身在進行實驗設計時要考慮
【月有陰晴圓缺的說課稿怎么寫】相關文章:
《臺階》說課稿怎么寫06-15
觀潮的說課稿怎么寫02-28
《泉水》說課稿怎么寫05-24
《荷花》說課稿怎么寫05-24
《背影》說課稿怎么寫06-08
《回聲》說課稿怎么寫06-11
比尾巴的說課稿怎么寫06-13
《觀潮》說課稿怎么寫04-11
音程說課稿怎么寫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