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葉母親說課稿
尊敬的各位評委、各位老師:
大家好,我是來自丹棱縣何場中學的劉禮群,今天我說課的篇目是《荷葉母親》。下面我將從教材、學情、教法學法、教學過程、板書設計五個方面來說說我對這篇課文的處理。
首先說教材。
《荷葉母親》出自人教課標版初中語文七年級上冊第五單元。本單元以家庭、親情為主題,學習重點是在整體感悟課文內容的基礎上,注意語言的品味積累和寫法的借鑒,并學習朗讀和圈點勾畫。《荷葉母親》是一首贊頌母愛的散文詩,在教學時應定位在感受母愛的位置上。教材把它安排在泰戈爾的《金色花》之后來學,是想讓學生趁熱打鐵進一步掌握借物喻人的散文詩的閱讀和寫作方法。因此,我確定的教學目標是:
1。指導學生把握詩歌的感情基調,有感情地誦讀課文,培養學生初步鑒賞詩歌的能力。
2。品味詩歌的精美語言,如關鍵詞、重點句。
3。體會詩歌中深沉的母愛,并學會感恩。
教學重點是:能有感情地誦讀并背誦詩歌,體味詩歌的思想感情和優美的語言。
教學難點是:品味語言,感悟親情,學習借物喻人的寫法。
第二說學情:
我校雖然是一所鄉村中學,但我們語文組有一個對學生學習習慣培養的課題研究,學生已經養成了運用工具書解決生字生詞、摘抄積累、進行課外閱讀的良好習慣。
鑒于此,我首先布置學生預習:
一、閱讀課后冰心的.作品導讀,了解冰心本人及作品。
二、搜集關于母愛的語句。
三、自讀課文,解決生字生詞。
第三說教法學法:
我主要采用的教法是導讀法、感悟延伸、激勵背誦法,學法是美讀欣賞法、品讀感悟法。
此前學生已經學過幾篇借物喻人的散文,也初步了解了詩歌的品讀方法,并做了課前預習,因此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我著重從激發學生興趣入手,調動學生已有的知識儲備,在讀中感悟,在讀中積累,在讀中遷移運用。
本課的教時安排為一課時;教學用具主要有錄音機。
第四說教學過程:
一共有七個環節。
第一個環節:深情導入:
在《燭光里的媽媽》的音樂聲中導入:母愛,是世界上最偉大、最無私的愛,母愛,是文學作品中永恒的主題,F在你們手里拿的這篇懷念母親的文章,想必大家都還有印象吧?不錯,這就是你們小學畢業考試的一篇懷念母親的閱讀文章。想知道它的作者嗎?那就是你們的老師——我滿含深情寫的。其中有這樣一句話:母親啊,你病如膏肓的軀體,依然是孩兒心靈的襁褓。這是我最切身的感受。其實,這句話不是我獨創的,而是受了著名詩人冰心作品的感染而來的。今天,就讓我們走進冰心的散文詩《荷葉母親》,一起去感受偉大而深沉的母愛吧。
我之所以要以自己的文章來導入,是為了拉近學生與老師的距離,從而拉近與文本的距離,也便于更好地指導學生寫作。
第二個環節:檢查學生處理字詞的情況以及對作者的了解情況,展示搜集的詩句。其中,檢查字詞時應指導學生利用形聲字知識辨析字音、字形,并結合上下文理解詞義。
第三個環節:閱讀課文,感知內容
1、快速默讀課文,初步了解課文內容,提問:課文圍繞蓮花寫了哪些內容?目的是理清文章思路。
2、再讀課文,指導朗讀。提問:本文表達了一種什么感情?怎樣朗讀才能表達出這種感情?形式:先請一個學生朗讀,老師再朗讀,通過比較明確朗讀標準,再以男女交叉朗讀,分小組朗讀,個人自由朗讀等方式進行誦讀,同時學生進行朗讀評價,這是培養學生的朗讀能力。
第四個環節:誦讀感悟,感知作者情感,理解文章借物喻人的寫法。
設計三個問題:
1、課文重點描寫的是什么?為什么要寫九年前與祖父的賞蓮?
2、文中作者的情緒有什么變化?寫這些變化有什么作用?
3、文中的雨、紅蓮、荷葉有什么深刻的含義?
這些問題可引導學生討論作答,同時要指導學生學會圈點勾畫法。
第五個環節:美讀課文,品味語言。提問:
1、找出文中描寫紅蓮情態和荷葉情態的動詞,討論這些詞的深刻含義和表達作用。
2、文中最后一句話有什么深刻含義?在文章結構中起什么作用?
通過品味這些關鍵詞句,可以進一步體會文章的主題。
第六個環節:競賽激勵,引導背誦。
可采用自由背誦、分組競賽背誦等形式,指導學生依據板書進行背誦,加深對文本的理解。
第七個環節:拓展延伸。設計以下練習:
1、說說父母親最讓你感動的一個細節。
2、本詩借助一種具體的形象抒發對母親的愛,請你也用這種手法寫一段話或幾句詩,表現對親人的愛。
例1:母親是春雨,我是幼苗。
例2:母親是挺拔的樹,我是樹上的果兒。
例3:母親是燈塔,我是夜航的船兒
3、課后品讀并積累冰心《繁星》《春水》中關于母愛的詩句。
拓展延伸的目的既是對本課知識的鞏固,又可以讓學生把課上所掌握的知識進行遷移,形成能力,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
最后再說我的板書設計:(略)
【荷葉母親說課稿】相關文章:
《荷葉母親》的說課稿06-15
《荷葉母親》說課稿12-06
《荷葉母親》說課稿01-28
《荷葉母親》說課稿06-09
荷葉母親的說課稿06-14
《荷葉母親》說課稿11-27
《荷葉母親》說課稿06-10
《荷葉 母親》說課稿12-20
《荷葉母親》說課稿范文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