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式方程說課稿三篇
篇一:分式方程說課稿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八年級數學下冊《分式方程》的第二課時,我將從以下幾方面進行介紹。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節內容從以前所學過的分式方程的概念出發,介紹分式方程的求解方法。跟這部分內容有關聯的是后面列方程解應用題,學好這一節課,將為下節課的學習打下基礎。
二、教學目標
1.使學生理解分式方程的意義。
2.使學生掌握可化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的一般解法。
3.了解解分式方程時可能產生增根的原因,并掌握解分式方程的驗根方法。
4.在學生掌握了分式方程的一般解法和分式方程驗根方法的基礎上,使學生進一步掌握可化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的解法,使學生熟練掌握解分式方程的技巧。
5.通過學習分式方程的解法,使學生理解解分式方程的基本思想是把分式方程轉化成整式方程,把未知問題轉化成已知問題,從而滲透數學的轉化思想。
三、重、難點分析
本節重點是可化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求解中的轉化。解分式方程的基本思想是:設法去掉分式方程的分母,把分式方程轉化為整式方程,這是分式方程求解的關鍵,因此轉化過程中主要是找方程兩邊的最簡公分母。難點分析:解分式方程學生容易出錯,關鍵不能理解在方程變形的過程中產生增根的原因,對于八年級學生理解有一定的困難,可以結合實例讓學生了解方程兩邊同乘的是整式,整式可能為零不能滿足方程同解變換的原則,因此求解分式方程一定要驗根。
四、教學方法:
本節內容從以前所學過的分式方程的概念出發,介紹分式方程的求解方法。再加上數學學科的特點,所以本節課采用了啟發式、引導式教學方法。特別注重"精講多練",真正體現以學生為主體。上新課時采用了啟發、引導式的同時,針對學生的回答所出現的一些問題給出及時的糾正,在上課做練習時,除了讓盡可能多的學生上黑板以外,自己還在下面及時的發現學生所出現的問題,比較典型的則全班講評,個別小問題,個別解決。
五、教學過程
(一)復習:
(1) 什么叫分式方程?
設計意圖:主要讓學生繼續區分整式方程與分式方程的區別,為新授做鋪墊,使學生能積極投入到下面環節的學習。
(二)新授:
(1)學生學習例題交流討論,找兩組同學到黑板上嘗試解題。
設計意圖:通過學生對例題的合作研究,使每個學生對分式方程的解法有一個初步的認識,在此環節,鼓勵同學大膽交流、發表自己的見解,同時學會聆聽。培養同學們的合作意識。教師在此時對學生的問題要做出適當的評價,給同學以鼓勵和引導。
(2)講解例題:7/x-2=5/x
解:方程兩邊同乘x(x-2),約去分母,得
5(x-2)=7x解這個整式方程,得
x=5.
檢驗:把x=-5代入最簡公分母
x(x-2)=35≠0,
∴x=-5是原方程的解。
設計意圖;在此環節,教師鼓勵同學們親自體驗,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在鞏固解分式方程的基礎上發展學生的歸納能力、張揚學生的個性。使教師真正成為學生學習的促進者。
(3)議一議
在解方程1-x/x-2 = -1/x-2 - 2時,小亮的解法如下:
方程兩邊都乘以X -2,得
1 - X = -1 -2(X -2)
解這個方程,得
X = 2
你認為X = 2是原方程的根嗎?與同伴交流。
教師小結:
在方程變形時,有時可能產生不適合原方程的根,這種根叫做原方程的增根
驗根的方法有:代入原方程檢驗法和代入最簡公分母檢驗法。 (1)代入原方程檢驗,看方程左,右兩邊的值是否相等,如果值相等,則未知數的值是原方程的解,否則就是原方程的增根。 (2)代入最簡公分母檢驗時,看最簡公分母的值是否為零,若值為零,則未知數的值是原方程的增根,否則就是原方程的根。
前一種方法雖然計算量大,但能檢查解方程的過程中有無計算錯誤,后一種方法,雖然計算簡單,但不能檢查解方程的過程中有無計算錯誤,所以在使用后一種檢驗方法時,應以解方程的過程沒有錯誤為前提。
想一想:解分式方程一般需要經過哪幾個步驟?由學生回答。
(4)教師歸納小結:
解分式方程的步驟:
1 .在方程的兩邊都乘以最簡公分母,約去分母,化為整式方程
2.解這個整式方程
3.把整式方程的根代入最簡公分母,看結果是不是零,使最簡公分母為零的根是原方程的增根,必須舍去。
(5)輕松完成:課堂練習:29頁1練習
(6)歸納總結、整理反思
學生自己總結本節課的收獲。教師引導學生不但總結知識上的收獲,也要總結合作交流上,反思整堂課的學習體驗。
設計目的:引導學生從多角度對本節課歸納總結,感悟知識上的點滴收獲,體驗合作交流的快樂,反思自己。
(7)課后作業:32頁習題16.3的1大題的8個小題
教學設計說明:整個教學活動,從學生的實際出發,引導學生通過探索、交流等手段,獲得知識,形成技能,發展思維。在教學活動中,我積極地充當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讓學生產生一種渴望學習的沖動,自愿地全身心地投入學習過程,自主學習、自悟學習、自得學習,讓學生在言詞實踐活動中真正"動"起來。變"聽"數學為"做"數學。使學生的個性在課堂中得到張揚、能力得到發展。最終實現以下理念追求: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能獲得必需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
篇二:分式方程說課稿
(一)教學知識點
1.解分式方程的一般步驟。
2.了解解分式方程驗根的必要性。
(二)能力訓練要求
1.通過具體例子,讓學生獨立探索方程的解法,經歷和體會解分式方程的必要步驟。
2.使學生進一步了解數學思想中的"轉化"思想,認識到能將分式方程轉化為整式方程,從而找到解分式方程的途徑。
(三)情感與價值觀要求
1.培養學生自覺反思求解過程和自覺檢驗的良好習慣,培養嚴謹的治學態度。
2.運用"轉化"的思想,將分式方程轉化為整式方程,從而獲得一種成就感和學習數學的自信。
教學重點
1.解分式方程的一般步驟,熟練掌握分式方程的解決。
2.明確解分式方程驗根的必要性。
教學難點
明確分式方程驗根的必要性。
教學方法
探索發現法
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探索分式方程是如何轉化為整式方程,并發現解分式方程驗根的必要性。
教具準備
投影片四張
第一張:例1、例2,(記作§3.4.2 A)
第二張:議一議,(記作§3.4.2 B)
第三張:想一想,(記作§3.4.2 C)
第四張:補充練習,(記作§3.4.2 D)。
教學過程
Ⅰ。提出問題,引入新課
在上節課的幾個問題,我們根據題意將具體實際的情境,轉化成了數學模型--分式方程。但要使問題得到真正的解決,則必須設法解出所列的分式方程。
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分式方程的解法。我們不妨先來回憶一下我們曾學過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也許你會從中得到啟示,尋找到解分式方程的.方法。
解方程 + =2-
(1)去分母,方程兩邊同乘以分母的最小公倍數6,得3(3x-1)+2(5x+2)=6×2-(4x-2)。
(2)去括號,得9x-3+10x+4=12-4x+2,
(3)移項,得9x+10x+4x=12+2+3-4,
(4)合并同類項,得23x=13,
(5)使x的系數化為1,兩邊同除以23,x= .
Ⅱ。講解新課,探索分式方程的解法
剛才我們一同回憶了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步驟。下面我們來看一個分式方程。(出示投影片§3.4.2 A)
解方程: = . (1)
解這個方程,能不能也像解含有分母的一元一次方程一樣去分母呢?
同學們說他的想法可取嗎?
可取。
同學們可以接著討論,方程兩邊同乘以什么樣的整式(或數),可以去掉分母呢?
乘以分式方程中所有分母的公分母。
解一元一次方程,去分母時,方程兩邊同乘以分母的最小公倍數,比較簡單。解分式方程時,我認為方程兩邊同乘以分母的最簡公分母,去分母也比較簡單。
我覺得這兩位同學的想法都非常好。那么這個分式方程的最簡公分母是什么呢?
x(x-2)。
方程兩邊同乘以x(x-2),得x(x-2)· =x(x-2)· ,
化簡,得x=3(x-2)。 (2)
我們可以發現,采用去分母的方法把分式方程轉化為整式方程,而且是我們曾學過的一元一次方程。
再往下解,我們就可以像解一元一次方程一樣,解出x.即x=3x-6(去括號)
2x=6(移項,合并同類項)。
x=3(x的系數化為1)。
x=3是方程(2)的解嗎?是方程(1)的解嗎?為什么?同學們可以在小組內討論。
(教師可參與到學生的討論中,傾聽學生的說法)
x=3是由一元一次方程x=3(x-2) (2)解出來的,x=3一定是方程(2)的解。但是不是原分式方程(1)的解,需要檢驗。把x=3代入方程(1)的左邊= =1,右邊= =1,左邊=右邊,所以x=3是方程(1)的解。
同學們表現得都很棒!相信同學們也能用同樣的方法解出例2.
解方程: - =4
(由學生在練習本上試著完成,然后再共同解答)
解:方程兩邊同乘以2x,得
600-480=8x
解這個方程,得x=15
檢驗:將x=15代入原方程,得
左邊=4,右邊=4,左邊=右邊,所以x=15是原方程的根。
很好!同學們現在不僅解出了分式方程的解,還有了檢驗結果的好習慣。
我這里還有一個題,我們再來一起解決一下(出示投影片 §3.4.2 B)(先隱藏小亮的解法)
議一議
解方程 = -2.
(可讓學生在練習本上完成,發現有和小亮同樣解法的同學,可用實物投影儀顯示他的解法,并一塊分析)
我們來看小亮同學的解法: = -2
解:方程兩邊同乘以x-3,得2-x=-1-2(x-3)
解這個方程,得x=3.
小亮解完沒檢驗x=3是不是原方程的解。
檢驗的結果如何呢?
把x=3代入原方程中,使方程的分母x-3和3-x都為零,即x=3時,方程中的分式無意義,因此x=3不是原方程的根。
它是去分母后得到的整式方程的根嗎?
x=3是去分母后的整式方程的根。
為什么x=3是整式方程的根,它使得最簡公分母為零,而不是原分式方程的根呢?同學們可在小組內討論。
(教師可參與到學生的討論中,傾聽同學們的想法)
在解分式方程時,我們在分式方程兩邊都乘以最簡公分母才得到整式方程。如果整式方程的根使得最簡公分母的值為零,那么它就相當于分式方程兩邊都乘以零,不符合等式變形時的兩個基本性質,得到的整式方程的解必將使分式方程中有的分式分母為零,也就不適合原方程了。
很好!分析得很透徹,我們把這樣的不適合原方程的整式方程的根,叫原方程的增根。
在把分式方程轉化為整式方程的過程中會產生增根。那么,是不是就不要這樣解?或采用什么方法補救?
還是要把分式方程轉化成整式方程來解。解出整式方程的解后可用檢驗的方法看是不是原方程的解。
怎樣檢驗較簡單呢?還需要將整式方程的根分別代入原方程的左、右兩邊嗎?
不用,產生增根的原因是這個根使去分母時的最簡公分母為零造成的。因此最簡單的檢驗方法是:把整式方程的根代入最簡公分母。若使最簡公分母為零,則是原方程的增根;若使最簡公分母不為零,則是原方程的根。是增根,必舍去。
在解一元一次方程時每一步的變形都符合等式的性質,解出的根都應是原方程的根。但在解分式方程時,解出的整式方程的根一定要代入最簡公分母檢驗。小亮就犯了沒有檢驗的錯誤。
Ⅲ。應用,升華
1.解方程:
(1) = ;(2) + =2.
先總結解分式方程的幾個步驟,然后解題。
解:(1) =
去分母,方程兩邊同乘以x(x-1),得
3x=4(x-1)
解這個方程,得x=4
檢驗:把x=4代入x(x-1)=4×3=12≠0,
所以原方程的根為x=4.
(2) + =2
去分母,方程兩邊同乘以(2x-1),得
10-5=2(2x-1)
解這個方程,得x=
檢驗:把x= 代入原方程分母2x-1=2× -1= ≠0.
所以原方程的根為x= .
2.回顧,總結
出示投影片(§3.4.2 C)
想一想
解分式方程一般需要經過哪幾個步驟?
同學們可根據例題和練習題的步驟,討論總結。
解分式方程分三大步驟:(1)方程兩邊都乘以最簡公分母,約去分母,化分式方程為整式方程;
(2)解這個整式方程;
(3)把整式方程的根代入最簡公分母,看結果是否為零,使最簡公分母為零的根是原方程的增根,應舍去。使最簡公分母不為零的根才是原方程的根。
3.補充練習
出示投影片(§3.4.2 D)
解分式方程:
(1) = ;
(2) = (a,h常數)
強調解分式方程的三個步驟:一去分母;二解整式方程;三驗根。
解:(1)去分母,方程兩邊同時乘以x(x+3000),得9000(x+3000)=15000x
解這個整式方程,得x=4500
檢驗:把x=4500代入x(x+3000)≠0.
所以原方程的根為4500
(2) = (a,h是常數且都大于零)
去分母,方程兩邊同乘以2x(a-x),得
h(a-x)=2ax
解整式方程,得x= (2a+h≠0)
檢驗:把x= 代入原方程中,最簡公分母2x(a-x)≠0,所以原方程的根為
x= .
Ⅳ。課時小結
同學們這節課的表現很活躍,一定收獲不小。
我們學會了解分式方程,明白了解分式方程的三個步驟缺一不可。
我明白了分式方程轉化為整式方程為什么會產生增根。
我又一次體驗到了"轉化"在學習數學中的重要作用,但又進一步認識到每一步轉化并不一定都那么"完美",必須經過檢驗,反思"轉化"過程。
……
Ⅴ。課后作業
習題3.7
篇三:分式方程說課稿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節內容從以前所學過的分式方程的概念出發,介紹分式方程的求解方法。
跟這部分內容有關聯的是后面列方程解應用題,學好這一節課,將為下節課的學習打下基礎。
二、教學目標
1.使學生理解分式方程的意義。
2.使學生掌握可化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的一般解法。
3.了解解分式方程時可能產生增根的原因,并掌握解分式方程的驗很方法。
4.在學生掌握了分式方程的一般解法和分式方程驗根方法的基礎上,使學生進一步掌握可化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的解法,使學生熟練掌握解分式方程的技巧。
5.通過學習分式方程的解法,使學生理解解分式方程的基本思想是把分式方程轉化成整式方程,把未知問題轉化成已知問題,從而滲透數學的轉化思想。
三、重點分析:本節重點是可化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求解中的轉化。解分式方程的基本思想是:設法去掉分式方程的分母,把分式方程轉化為整式方程,這是分式方程求解的關鍵,因此轉化過程中主要是找方程兩邊的最簡公分母。
難點分析:解分式方程學生容易出錯,關鍵不能理解在方程變形的過程中產生增根的原因,對于八年級學生理解有一定的困難,可以結合實例讓學生了解方程兩邊同乘的是整式,整式可能為零不能滿足方程同解變換的原則,因此求解分式方程一定要驗根。
四、教學方法:
本 節內容從以前所學過的分式方程的概念出發,介紹分式方程的求解方法。再加上數學學科的特點,所以本節課采用了啟發式、引導式教學方法。()特別注重"精講多練 ",真正體現以學生為主體。上新課時采用了啟發、引導式的同時,針對學生的回答所出現的一些問題給出及時的糾正,在上課做練習時,除了讓盡可能多的學生上黑板以外,自己還在下面及時的發現學生所出現的問題,比較典型的則全班講評,個別小問題,個別解決。
五、教學過程
(一)復習:
(1) 什么叫分式方程?
設計意圖:主要讓學生繼續區分整式方程與分式方程的區別,為新授做鋪墊,使學生能積極投入到下面環節的學習。
(二)新授:
(1)學生學習例題交流討論,找兩組同學到黑板上嘗試解題。
設計意圖:通過學生對例題的合作研究,使每個學生對分式方程的解法有一個初步的認識,在此環節,鼓勵同學大膽交流、發表自己的見解,同時學會聆聽。培養同學們的合作意識。教師在此時對學生的問題要做出適當的評價,給同學以鼓勵和引導。
(2)、講解例題:
解:方程兩邊同乘x(x-2),約去分母,得
5(x-2)=7x解這個整式方程,得
x=5.
檢驗:把x=-5代入最簡公分母
x(x-2)=35≠0,
∴x=-5是原方程的解。
設計意圖;在此環節,教師鼓勵同學們親自體驗,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在鞏固解分式方程的基礎上發展學生的歸納能力、張揚學生的個性。使教師真正成為學生學習的促進者。
(3)議一議
在解方程—— = —— - 2時,小亮的解法如下:
方程兩邊都乘以X -2,得
1 - X = -1 -2(X -2)
解這個方程,得
X = 2
你認為X = 2是原方程的根嗎?與同伴交流。
教師小結:
在方程變形時,有時可能產生不適合原方程的根,這種根叫做原方程的增根
驗根的方法有:代入原方程檢驗法和代入最簡公分母檢驗法。
(1)代入原方程檢驗,看方程左,右兩邊的值是否相等,如果值相等,則未知數的值是原方程的解,否則就是原方程的增根。
(2)代入最簡公分母檢驗時,看最簡公分母的值是否為零,若值為零,則未知數的值是原方程的增根,否則就是原方程的根。
前一種方法雖然計算量大,但能檢查解方程的過程中有無計算錯誤,后一種方法,雖然計算簡單,但不能檢查解方程的過程中有無計算錯誤,所以在使用后一種檢驗方法時,應以解方程的過程沒有錯誤為前提。
想一想:解分式方程一般需要經過哪幾個步驟?由學生回答。
(4)教師歸納小結:
解分式方程的步驟:
1 在方程的兩邊都乘以最簡公分母,約去分母,化為整式方程
2 解這個整式方程
3 把整式方程的根代入最簡公分母,看結果是不是零,使最簡公分母為零的根是原方程 的增根,必須舍去。
(5)輕松完成:課堂練習:82頁1、2
(6)歸納總結、整理反思
學生自己總結本節課的收獲。教師引導學生不但總結知識上的收獲,也要總結合作交流上,反思整堂課的學習體驗。
設計目的:引導學生從多角度對本節課歸納總結,感悟知識上的點滴收獲,體驗合作交流的快樂,反思自己。
【分式方程說課稿】相關文章:
分式方程的說課稿03-09
分式方程說課稿01-05
分式方程的說課稿10-03
分式方程說課稿11-02
分式方程的說課稿01-31
分式方程的應用說課稿11-02
《分式方程的應用》說課稿02-21
數學《分式方程的應用》說課稿05-20
《分式方程的應用》說課稿范文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