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屬的化學性質》化學說課稿(精選11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職工,時常需要編寫說課稿,說課稿有助于提高教師的語言表達能力。那要怎么寫好說課稿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金屬的化學性質》化學說課稿,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金屬的化學性質》化學說課稿 1
尊敬的各位老師:
大家好,我是今天的××號考生,我說課的題目是《金屬的化學性質》第三課時:金屬活動性順序。接下來,我將從教材、學情、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法、教學過程、板書設計這幾個方面開始我的說課。
(過渡:首先談一談我對教材的理解。)
一、說教材
本節屬于人教版化學九年級下第八單元課題2的內容,之前學生已經學習了金屬的化學性質以及置換反應,為本堂課學生探究金屬的活潑性順序奠定了基礎。金屬活動性順序在解決日常生活中的化學問題上有很重要的應用,是初中化學的重點內容。
(過渡:合理把握學情是上好一堂課的基礎,因此要切實做好學情分析,理解學生。接下來我將對學情進行分析:)
二、說學情
由于初三學生剛接觸化學不久,對化學充滿興趣,再加上學生思維比較活躍,但動手實驗、分析能力較弱,所以本節課我會注重引導學生主動參與知識的獲取過程,學習科學探究的方法,啟發學生體會分類、比較、歸納的方法和意義。
(過渡:新課標要求教學目標是多元的,主要包括學會、會學、樂學三個維度,所以我確定了如下教學目標:)
三、說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能判斷金屬的活動性順序,能夠用金屬活動性順序解釋日常生活中的問題。
【過程與方法】
通過實驗探究,提高思考、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養成嚴謹的科學態度,提高學習化學的學習興趣。
(過渡:基于以上對教材、學情以及教學目標的設立,我確定了如下的教學重難點:)
四、說教學重難點
【重點】金屬活動性順序。
【難點】金屬活動性順序的應用和適用條件。
(過渡:現代教學理論認為,在教學過程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是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教學的一切活動都必須以強調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為出發點。根據這一教學理念,結合本節課的內容特點和學生的年齡特征,本節課我采用如下教學方法:)
五、說教學方法
講授法、實驗探究法
(過渡:合理安排教學程序是最關鍵的一環,為了使學生學有所獲,我將重點來說一下我的教學過程。)
六、說教學過程
環節一:導入新課
通過大屏幕出示三個置換反應的反應物,讓學生來判斷產物。學生根據上節課做的實驗能夠判斷出鐵能與硫酸銅反應,鋅能與酸反應,銅不能與酸反應,由此引出金屬具有不同的活潑性,那么金屬的活動性強弱是怎樣的順序呢,進入新課的學習。
采用這種導入方法既可以使學生對新知識不感到陌生,又可以降低新知識的難度,幫助學生克服心理上的恐懼,使學生在學習新內容時既有了思想準備,又有了知識基礎,學習起來輕松自如。
環節二:新課講授
首先讓學生自主進行鐵與硫酸銅的反應以及鐵、銅分別與鹽酸的反應,一邊實驗一邊思考鐵與銅哪種金屬更加活潑。在學生得到鐵更活潑這個結論之后,我會繼續提問,結合剛才的實驗,思考我們在證明金屬活動性強弱時采取的實驗方法有哪些。學生根據學過的知識以及剛才的實驗不難得出兩種判斷金屬活動性順序的方法:(1)從金屬與鹽酸或硫酸反應是否有氫氣生成,可以比較出金屬的活動性強弱;(2)從一種金屬能否把另一種金屬從它的化合物溶液中置換出來,可以比較這兩種金屬的活動性強弱。
在學生了解了判斷金屬活動性順序的方法后,我會繼續讓學生根據現有的鎂、銅、鋅三種金屬,設計方案并通過實驗來判斷活潑性順序。在學生進行實驗的過程中我會巡視指導,提醒學生注意操作規范以及安全的問題。學生通過不同的實驗方案均能得到三種金屬的活潑性順序為Mg>Zn>Cu。
接下來我會進一步引導,根據鎂、鋅能從酸中置換出氫氣,銅不能從酸中置換出氫氣這一現象,判斷氫應該排在活動性順序的哪個位置。學生根據剛學習過的判斷方法可以得出Mg>Zn>(H)>Cu,之后我會給出常見金屬的活動性順序:
讓學生根據金屬活動性順序表金屬所處的位置與活潑性有什么關系,排在H前面的金屬有什么特點,排在前面的金屬與后面金屬的鹽溶液能否發生反應,從而加深學生對金屬活動性順序表的理解,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
在這部分我的`設計意圖是:通過實驗創設問題,培養學生的探究問題意識,以問題來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學生以探究問題為學習動力,在我的引導啟發下進行分析、揭示、解決問題,并且通過對實驗現象和事實的分析、比較、抽象、概括,從而得到結論。
環節三:鞏固提高
請學生根據金屬活動性順序來判斷某些反應能否發生,對本節課的知識點進行進一步應用。
環節四:小結作業
學生總結回答本堂課的收獲,提高歸納總結的能力。
最后布置作業:請學生根據本節課學習的知識來設計實驗鑒別金與“愚人金”。這樣的作業設計也符合新課標理念中的:注意從學生已有的經驗出發,讓他們在熟悉的生活情景和社會實踐中感受化學的重要性,了解化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關系,逐步學會分析和解決與化學有關的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七、說板書設計
好的板書能夠體現教學重難點,方便學生梳理課堂中學到的知識,我的板書直觀而簡明,請各位老師看我的板書:
在我的板書上呈現了有關金屬活動性順序的重點內容,學生能夠很容易把握本堂課的重難點和基本知識。
謝謝各位老師,我的說課到此結束!
《金屬的化學性質》化學說課稿 2
尊敬的各位評委:
大家好,我是今天的xxx號考生,今天我進行說課的內容是《金屬的化學性質》的第1課時。根據新課標理論,我將以教什么,怎樣教,為什么這樣教為設計思路,從教材分析,學情分析,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等幾個方面進行說明,首先說一下我對教材的認識。
一、說教材
《金屬的化學性質》是人教版高中化學必修1第三章第一節的內容。第1課時包含以下內容:了解金屬元素在地殼中的含量,能夠書寫Na、Al與O2的化學反應方程式,理解金屬的性質與其原子結構之間的關系。學生在學習化學實驗基本方法和化學物質及其變化之后,從本章開始初步系統地接觸元素化合物知識。在本節知識的學習中,學生將初步嘗試從實驗操作和實驗現象中去探索金屬物質的化學性質,并且從氧化還原反應的基本原理去深化對這些性質的理解。這種學習方式的過程和方法一經掌握后,可以駕輕就熟地學習后一章非金屬及其化合物的內容。
(過渡:這是對教材的認識,下面說一下本班學生的情況)
二、說學情
學生在初中階段學習過幾種常見金屬(如鋁、鐵、銅)。對金屬的性質的了解,以物理性質為主,化學性質只接觸過鐵與氧的反應、金屬活動性順序。本節課將在學生已有認知的基礎上繼續探究金屬與非金屬、酸和水、燒堿溶液的反應,深化學生的原有認知。
(過渡:結合教材分析和學情分析,我制定了如下教學目標)
三、說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能書寫Na、Al與O2反應化學方程式并能描述其產物的物理性質;
明確金屬的性質與其原子結構之間的關系。
【過程與方法】
通過實驗操作和觀察實驗現象,初步學會從實驗的角度探索和認識物質的化學性質;
通過實驗發現化學問題,探索金屬的性質和金屬的原子結構的關系,學會在化學反應現象的過程中推導物質性質的方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鈉的切割、鈉的燃燒等奇妙的化學實驗操作和精彩的化學現象,感受化學世界的美妙變化,提高學習化學的興趣。
(過渡:在對教材充分了解的基礎上,我確定本節課的教學重難點如下)
四、說教學重難點
【重點】
鈉在不同條件下和氧氣的反應。
【難點】
通過鈉在不同條件下的反應及產物的比較分析,深化金屬的性質與金屬的原子結構之間的關系。
(過渡:教學有法,教無定法,貴在得法,好的教學方法能夠使教學效果事半功倍。下面談一下我的教學方法。)
五、說教學方法
“邊講邊實驗”是化學教學的常用方法,也是非常有用的方法,可以充分展示知識的建構過程,充分體現建構主義的理念。因此,我采用邊講邊實驗的方法,在適當時機提出問題展開討論并及時總結歸納。在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在實驗的時候可以多做比較、分析,提升學生分析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過渡:下面說一下本節課的教學過程的設計)
六、說教學過程
教與學是有機結合而又對立統一的良好設想,必須通過教學實踐來實現。我是這樣安排教學程序的:這節課我準備分為四個環節進行,導入新課,新課講授,鞏固提高,小結作業,層次分明,重難點突出。下面我詳細介紹我的教學過程。
環節一:導入新課
我會通過多媒體出示“金屬元素在地殼中的含量分布餅狀圖”,提出問題:為什么地球上的絕大多數金屬元素都是以化合態存在于自然界中的?并且請學生暢所欲言,最終得出結論:因為多數金屬的化學性質比較活潑,從而順利引入本節課的課題:《金屬的化學性質》。通過這樣的方式能夠讓學生將已學知識和生產生活實際相聯系,從而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認同化學發展對人類發展的巨大貢獻。
環節二:新課講授
在初中階段,學生們已經接觸到一些金屬,因此在這里會首先復習金屬的物理性質、化學性質,讓學生認識金屬的通性,并且從中歸納出某些常見金屬的化學性質:鐵可以和氧氣反應,活潑的金屬可以和酸、鹽發生置換反應等,并通過這些反應總結性思考這些反應中金屬原子的失電子情況,引出性質和結構之間的關系。
接著會提出以下的問題:鐵可以和非金屬單質氧氣反應,那么其他的金屬呢?從金、鐵、鎂和氧氣的反應看,難易程度是不一樣的,那么其他的金屬呢?水到渠成的.提出金屬鈉、鋁分別和氧氣反應的情況。
1、金屬鈉與O2的反應
在這里,我會通過師生互動,邊講邊實驗的方法,來進行探究。
通過展示鈉的存放,引導學生正確取用和安全切割,從中讓學生了解鈉的物理性質;從切割后截面的顏色變化讓學生體會這個過程中的化學變化并書寫化學方程式,通過這一過程引導學生自己認識到鈉的化學性質很活潑。
為了提高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強化學生主體的理念,接下來讓學生去思考鈉燃燒的情況怎樣,讓學生自己去取用,切割鈉,提供必要的儀器讓學生去加熱鈉,觀察鈉的燃燒反應現象,比較性的提出問題,讓學生們觀察、思考、比較、歸納。學生會從產物的顏色認識到這是不同于氧化鈉的新物質,此時引導學生從化合價的角度初步認識過氧化鈉,并能書寫鈉與氧氣在加熱的條件下的化學方程式。
2、金屬鋁與O2的反應
在這里會請學生比較著做實驗,認識鋁和氧氣的反應。
新課程倡導以“主動參與,樂于探究,交流與合作”為主要特征的學習方式,這是廣大教師課堂教學中所要積極探索的問題。在本節課的教學中,我力圖嘗試指導學生使用這種方式進行學習,從鈉與氧氣的反應和鎂、鋁表面有氧化膜的角度,讓兩位學生比較著做實驗。觀察鋁在打磨掉氧化膜前后兩種情況下加熱融化后的現象,讓學生自發思考為什么現象會一樣?認識到此過程中有反應的發生,體會到致密的氧化膜的保護作用。
環節三:鞏固提高
我設置了與本節課知識聯系緊密的題目,由此加深學生對于本節課知識的認知。
環節四:小結作業
在這里我會請學生思考金屬化學性質的相似性:很多金屬可以和非金屬氧氣發生反應。并進一步提出問題:金屬易與氧氣發生反應,這與金屬的原子結構有何關系?通過這一問題讓學生認識到金屬的化學性質與原子結構的關系。
最后布置作業:完成課后習題。并讓學生課下認真閱讀教材或其它關于鋁的氧化膜的資料,加深對鋁的氧化膜的認識,提高學生學習的能動性和收集材料并加工整理的能力。
七、說板書設計
我的板書本著簡潔、直觀、清晰的原則,這就是我的板書設計。
《金屬的化學性質》化學說課稿 3
尊敬的各位評委、各位老師:
大家好!
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金屬的化學性質》,根據新課標的理念,對于本節課,我將以教什么,怎樣教,為什么這樣教為思路,從教材分析,教學目標,教學方法,教學過程等幾個方面加以說明。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及其作用:
《金屬的化學性質》是高中化學必修1第三章第一節的內容,本章開始學生初步、系統地接觸元素化合物知識,內容在化學實驗基本方法和化學物質及其變化之后。在本章和本節中,學生初步嘗試從實驗操作和實驗現象去探索(金屬)物質化學性質;從基本原理(氧化還原反應原理)去深化對這些性質的理解,這種學習方式的過程和方法一經掌握后,可以駕輕就熟地學習后一章非金屬及其化合物的內容。
2、教學目標
新課標指出,教學目標應包括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這三個方面,而這三維目標又應是緊密聯系的一個有機整體,這告訴我們,在教學中應以知識與技能為主線,滲透情感態度價值觀,并把前面兩者充分體現在過程與方法中。因此,我將三維目標進行整合,確定本節課的教學目標為:
(1)知識與技能:
了解金屬和非金屬的反應,金屬鈉,鋁與氧氣的反應,探索金屬的性質和金屬的原子結構的關系。
(2)過程與方法:
初步學會從實驗的角度探索和認識物質的化學性質的本領。體驗通過實驗發現化學問題,揭示物質性質的過程與方法。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奇妙的化學實驗的操作(如鈉的切割)和精彩的化學實驗現象(如鈉的燃燒反應)感受化學世界的美妙變化,提高學習化學的興趣。
3、教學重、難點
基于以上對教材、學情的分析和教學目標的設立,我確定本課的重點和難點是:
重點:鈉在不同條件下和氧氣的反應以及如何從實驗的角度揭示這些反應的過程是本節課堂的重點
難點:鈉在不同條件下的反應及其產物的比較分析是本節教學的難點,以及金屬的性質與金屬的原子結構之間的關系。
二、教法分析
現代教學理論認為,在教學過程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是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教學的一切活動都必須以強調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為出發點。
根據這一教學理念,結合本節課的內容特點和學生的'年齡特征,本節課我采用:
我的教法是:
1、邊講邊實驗。這是化學教學的常用方法,也是非常有用的方法,可以充分展示知識的建構過程,充分體現建構理念。具體如何去做呢?我的方法是教師演示和學生演示相結合,比如用小刀切鈉,讓學生去實驗,去體驗,去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自己去思考,這樣做完全符合新課程的學生主體的理念,不要老是老師做學生看,老師提問題學生回答問題。
2、提出問題展開討論并及時總結歸納。可以是老師提出問題,也可以讓學生在充分認識實驗現象的基礎上提出問題,可以是學生與學生的討論,也可以是師生討論。如可以在鈉、鋁和氧氣反應學習完了以后,及時總結這些物質和氧氣反應時表現出來的還原性,從反應的難易程度總結還原性的強弱,從整體上把握金屬和非金屬的反應。
三、學法指導
學生在學習的時候可以多做比較,如學生在學習鋁和氧氣反應的時候可以去比較,兩個實驗做法不同但是現象一樣,又如鈉在不同的條件下和氧氣反應,不比較難以深刻認識過氧化鈉和氧化鈉的區別。
四、教學過程
以新課標為基準,本著充分發揮學生主動性,拓展學生思維,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為目的,我將從課程導入、新課教學、鞏固、小結作業四個方面進行我的教學。
(一)引入課堂。其實,書本上的思考和交流部分就是引導學生展開對金屬部分的學習,但是不具體。我讓學生自己暢所欲言,去列舉在生活中了解到的金屬的反應,比如鐵的生銹,銅綠的產生,鐵質菜刀為什么表面是黑色而刀口是銀白色等,激發學生學習本節課的學習興趣。
(二)復習舊知。初中已經接觸到一些金屬,這里復習金屬的物理性質,讓學生認識金屬的通性;復習和金屬相關的化學性質,并分類歸納:鐵可以和氧氣反應,活潑的金屬可以和酸、鹽發生置換反應等。最后總結性思考這些反應中金屬原子的失電子情況,引出性質和結構的相互關系。
(三)由此及彼,提出問題。鐵可以和非金屬單質氧氣反應,那么其他的金屬呢?從金、鐵、鎂和氧氣的反應看,難易程度是不一樣的。可以讓學生去思考:更多的金屬呢?水到渠成的提出典型金屬鈉、鋁分別和氧氣反應的情況。
(四)師生互動,邊講邊實驗,探究鈉的相關性質。展示鈉的存放,取用和切割,從中讓學生領悟鈉的物理性質;從切割后截面的顏色變化讓學生體會過程中的化學變化,讓學生自己提出問題并思考,去認識鈉的化學性質活潑,并根據化合價自己去嘗試書寫反應方程式。為了提高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強化學生主體的理念,接下來讓學生去思考鈉燃燒的情況怎樣,讓學生自己去取用,切割鈉,提供必要的儀器讓學生去加熱鈉,使之燃燒,觀察現象,比較性的提出問題,引出鈉的燃燒反應。從產物的顏色認識到這是不同于氧化鈉的新的物質,此時引導學生從化合價的角度初步認識過氧化鈉。
(五)比較著做實驗,認識鋁和氧氣的反應。從鈉的反應和鎂、鋁表面有氧化膜的層次,讓兩位學生比較著做實驗,觀察鋁在打磨掉氧化膜前后兩種情況下加熱融化后的現象,讓學生自發思考為什么現象會一樣?認識到反應的發生,體會到致密的氧化膜的保護作用。讓學生在認真閱讀教材的基礎上開放性的思考對鋁的氧化膜的認識,可以作為課外的作業讓學生進一步的拓展,提高學生能動的學習和收集材料并加工整理的能力。
(六)課堂小結。由點到面,讓學生思考金屬化學性質的相似性:很多金屬可以和非金屬氧氣發生反應,從化合價的變化認識到這些反應中金屬都體現出還原性。這樣和前面的氧化還原反應相呼應,并和本節課開始的時候金屬的物理性質的通性相呼應,增強課堂的完整性。還可以進一步提出問題,從反應的難易程度入手讓學生認識到不同金屬還原性的強弱區別。
五、教學反思
新課程倡導以“主動參與,樂于探究,交流與合作”為主要特征的學習方式,這是廣大教師課堂教學中所要積極探索的問題。在本節課的教學中,我力圖嘗試指導學生使用這種方式進行學習,讓廣大學生不但要“學會”,還要“會學”、“樂學”,當仁不讓的成為教學活動的主體。不但要授人以魚,還要授人以漁,更重要的是讓學生掌握這種“漁”的過程。當然本節課還存在著許多的缺點和不足,請各位給予指正和批評。
《金屬的化學性質》化學說課稿 4
一、說教材
教材是教師備課上課的主要依據,我首先來說一說教材。《金屬的化學性質》是人教版初中化學九年級上冊第八單元課題 2 的第 1 課時,本節主要介紹了金屬的化學性質,初步利用置換反應判斷金屬的活動性。在學習本節課之前,已經學習了金屬的物理性質,又是為以后學習金屬的冶煉作準備,因此,這一課內容承上啟下,在初中化學中占有重要地位。
根據對教材的分析,為了學生更好的達到運用化學語言表述有關信息,對獲取的信息進行加工處理的這一新課標要求,我制定以下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
知道鐵、鋁、銅等常見金屬與氧氣的反應情況,初步認識金屬與鹽酸的置換反應。
2.過程與方法目標:
認識科學探究的基本過程,能進行初步的探究活動,初步運用觀察、實驗等方法獲取信息,并能用圖標和化學語言表達有關的信息。
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通過對五彩紛呈的化學現象的觀察,激發好奇心和探究欲,發展學習化學的興趣體驗到學習的快樂。
教學重點、難點
通過對以上教材和教學目標的分析,為了獲得進一步學習和發展所需的化學基礎知識,我確立了本課的教學重難點。
重點:對金屬的活動性順序初步探究、金屬與酸的置換反應;
難點:對金屬活動性的初步探究。
二、說學情
奧蘇伯爾認為:“影響學習的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學習者已經知道了什么,要探明這一點,并據此進行教學。”因而在教學之始,必須關注學生的基本情況。初三的學生抽象思維從經驗型逐步向理論型成長,觀察能力,抽象能力和想象能力也隨著迅速成長。但同時,這一階段的學生好動,注意力易分散,愛發表見解,希望能夠得到老師的表揚,所以在教學中應抓住這些特點,一方面運用直觀活潑的形象,激發學生的興趣,使她們的注意力始終集中在講堂上;另一方面,要創造條件和時機,讓學生發表見解,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三、說教法
問題不在于教他各種學問,而在于培養他愛好學問的興趣,而且在這種興趣充分增長起來的.時候,教他以研究學問的方法。新課標指出,化學的學習是由實驗貫穿始終,而實驗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之上。為此,我在教學設計中主要采用實驗法,同時輔助以啟示探究法、分析歸納法和談話法,來組織學生開展探索新的學習活動,幫助學生在自主探索中學習新知,親歷探索,獲取新知。
四、說學法
現代教學要使學生從“學會”向“會學”轉變,成為真正的學習的主人。所以本課中我將引導學生通過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學法來更好的掌握本課的內容。這種學法可以最大程度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充分展現自己的觀點,充分地與同學、老師進行交流,在交流的過程中進行思維碰撞,發展創新思維,增強合作意識。
五、說教學過程
作為教師要做的是幫助學生架設生活與教材的橋梁,激發學生的情感體驗并參與其中,推動學生深入地感受、領會學習,因此我的教學過程將從導入、新授、鞏固練習、課堂小結和布置作業 5 個環節來展開。
這種方式可以幫助學生更好的探索新知,掌握知識。
(一)導入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精彩的導入,能抓住學生的心理,立疑激趣,促使學生情緒高漲,創設學習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啟迪學生思維,集中學生注意力,使其主動學習新知的一種教學行為方式。我將以做游戲的方式引導學生說出生活中常見的金屬制品,隨之提出問題,金屬的化學性質是什么?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從而展開新課。
(二)新授
學生之前已經學習過金屬的物理性質,我會帶領學生先復習金屬的物理性質,然后鼓勵學生親自動手操作實驗,將金屬放在空氣中加熱。學生觀察實驗現象,并總結實驗結論。由于之前在學氧氣的性質時,對金屬與氧氣反應的原理有所了解,所以學生可以自主寫出金屬與氧氣反應的化學反應方程式,我再帶領學生對金屬與氧氣反應的通式進行總結,通過金屬與氧氣反應的的難易與劇烈程度對金屬的活動性有了初步的認識:Mg>Al>Fe;Cu>Au。
接著我會提出問題,鋁的化學性質很活潑,但是為什么鋁制品卻耐腐蝕?隨之講解氧化鋁是一層致密的薄膜,可以防止內部金屬的進一步氧化。將學生所學的知識與實際生活相聯系,進一步鞏固所學的知識,并認識到生活與化學的聯系。
接下來,我將帶領學生學習金屬與酸的反應。采用多媒體播放的形式,播放鎂。鋅、鐵、銅與鹽酸反應的實驗,學生觀察實驗現象,并由此推斷出產物為氫氣。將四個金屬與鹽酸反應的現象做對比,進一步判斷金屬的活動性:鎂>鋅>鐵>銅。然后我會展示鎂與鹽酸反應的化學反應方程式,學生據此寫出剩下兩種金屬與鹽酸反應的化學反應方程式。接著由我總結金屬與酸反應的通式:金屬+酸→金屬化合物+氫氣。
強調知識易錯點,鞏固本節所學的內容,培養學生的知識運用能力。
然后我將展示四種金屬與鹽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引導學生將其做對比,并總結其共同點,學生通過對比得到結論:一種單質和一種化合物反應生成另外一種單質和另外一種化合物。我對此點撥講解,此類反應為置換反應,并且給出通式:A+BC=B+AC。這樣的教學方式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歸納總結能力。
(三)鞏固練習
在學生初步掌握置換反應相關知識之后,我將在多媒體展示化學方程式。然后我將學生進行發言,然后我將根據學生的回答情況,做一個點撥,然后再把方法進行一個展示,加強記憶學習。
(四)小結
在這個過程中,我將通過提問“這節課你們學到了什么”這樣問題,積極地引導學生對這節課知識進行一個總結,將學生單純的熱情升華為對理性知識的渴求,引發學生心理感悟。
(五)布置作業
我將提出“將稀鹽酸換成稀硫酸,寫出其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并且推斷其實驗現象是否發生改變?”
這樣一個課后作業,學生通過積極地去尋求解決問題的方式,既鞏固了本節課的知識,也鼓勵學生去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和創新意識。
《金屬的化學性質》化學說課稿 5
受學會理事會的委托,今天我在這里進行人教版高中化學《必修1》第三章第一節《金屬的化學性質》第一課時《鈉》的說課,旨在與大家共同探討 “問題導學法”在課堂教學中的一些應用方法。
教學理念:新課程理念下我們倡導“教師是學習的主導、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學生的學習是學生自主性和能動性不斷發展和提升的過程,“問題導學法”正是體現這一新課程理念的課堂教學模式之一,它突破傳統的以講授學科知識為主的封閉式教學模式,而是教師為學學生提供學習資源,提出問題,師生共同探討、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本節課運用“問題導學法”教學,以“問題為中心”啟發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達成教學目標。
一、說教材
《金屬的化學性質》是人教版必修一第三章第一節的內容,是系統學習元素化合物知識的起始。通過本節的學習,既可以為前面兩章所學的實驗和理論知識補充感性認識的材料;又可以為在必修2中學習物質結構、元素周期律、化學反應與能量等理論知識打下重要的基礎。
本節學到的鈉是一種典型的金屬元素,也是高中階段學習的第一種金屬元素,本節內容的學習對以后其他金屬元素的學習具有指導性作用,為后繼元素化合物知識的學習奠定堅實的方法基礎。
二、說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了解鈉的主要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認識鈉的還原性,描述鈉與水、鈉與氧氣反應的實驗現象,書寫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2、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鈉與水反應的實驗,初步學會了有序的實驗觀察方法;體驗了科學探究的一般步驟;訓練了實驗能力和思維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問題討論和實驗的過程,感受學習化學的興趣,樹立嚴謹求實的科學態度和科學方法以及合作學習的意識。
三、說教學重難點
重點:從鈉的原子結構特征認識金屬鈉的化學性質。
難點:金屬鈉與水反應的探究與分析。
四、說教法
(一)、問題導學法教學,切實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設計合理的,層層遞進的問題,通過問題來學習,在學習中生成問題,解決問題,以“問題為中心”是本節課教學設計的一大特點。
(二)、實驗教學,突顯學科特點。分組實驗讓學生有機會親身感受化學反應的奇妙;實驗設計鍛煉了學生創新能力。
五、說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課,提出問題一
多媒體播放視頻剪輯《火光中的生死隔離》,當畫面靜止在“金屬鈉”三個字時,利用一句視頻中的原話拋出本節課第一個問題:火災中金屬鈉的出現為什么會令消防人員感到可怕?同學們思考后回答:可能是因為現場消防水源不足吧!于是我補充了兩張現場的照片(手持高壓水槍的消防隊員和整齊待命的幾十輛消防車),也就是說現場并不存在這個問題,因此同學們繼續猜測,他們已經猜測到可能是由于鈉會與水反應,所以不能用水去救火,但是他們想象不到這十噸的金屬鈉遇水后的威力有多大,因而就不能真正理解問題中可怕兩字的含義了。
(二)、實驗模擬,回答問題二
于是,我提出第二個問題:在火災現場,鈉遇水會有什么危險?為了更形象的說明問題,我在實驗室模擬這樣一個實驗場景。(播放模擬實驗)此實驗反應非常劇烈,隨著學生“哇”的一聲驚嘆,我想他們已經深刻理解了這十噸金屬鈉的出現對當時正準備用水來滅火的消防隊員的可怕程度了。
(三)、分組實驗,探究問題三
此時,學生的情緒逐漸高漲,興奮點已被調起。他們迫切的想知道“鈉遇水為什么會爆炸?”這也是本節課的核心問題。接下來,同學們圍繞這個問題展開了探究,大家首先從理論上提出推測。根據以往的知識經驗,同學們做出了如下推測:
1、反應放熱。在有限的空間內積聚大量的熱,引起爆炸。
2、產生氣體。有三種推測,有同學認為是氧氣,氧氣是助燃性氣體,加劇燃燒和爆炸;也有同學認為是氫氣,氫氣是可燃性氣體,達到其爆炸極限,引起爆炸。也有少部分同學認為可能是氧氣和氫氣的混合物。理論推測之后,并進入了實驗探究環節。由于本實驗有一定的危險性,因此在實驗前我給出下列的提示,(播放提示)同時我提醒大家要從一開始就仔細觀察每一步實驗現象,并認真做好記錄。實驗結束后,同學們總結了自己觀察到的實驗想象,由于此時學生們還未形成全面、有序的實驗觀察能力,大部分小組只觀察到鈉與水反應的現象,而忽視了取鈉和切鈉過程的觀察。于是我引導學生從一開始回憶整個實驗過程,并補充了取鈉和切鈉的演示實驗。最后我和學生們一起在以下幾個方面做出了實驗小結:
1、鈉保存在哪里;
2、切開鈉表面后觀察到什么現象?發生了什么化學反應?
3、鈉與水反應有什么現象,這些現象分別說明鈉的什么性質?
4、通過本次實驗,你能總結出鈉的物理性質嗎?
5、大家對問題三的猜測是否正確?
(四)、創新實驗,探究問題四
通過親自實驗,證實同學們的兩個推測反應放熱和產生氣體都是正確的。此時,同學們異常興奮,自己的推測得到了證實,收獲了成功的喜悅。與此同時,他們迫不及待的想知道“鈉與水反應產生了什么氣體?”因此,就順勢過渡到下一個探究環節。在設計實驗方案之前,有同學發言:老師,我認為在鈉與水的反應中,鈉的化合價升高,那么必然有元素化合價降低,經過分析,只可能是氫元素由+1降到0價。因而我認為產生氣體只能是氫氣。他的話立刻引起了滿堂喝彩,學生能用剛學過的氧化還原反應的`知識來解決新的問題,也是我所想始料未及的。因此,接下來,就是學生們用自己設計的實驗來驗證鈉與水反應產生的就是氫氣。以下就是學生設計的兩個方案圖。在對其進行評價后,我演示了自己的實驗方案,通過和課本實驗進行對照,使學生充分認識到對課本實驗進行簡化和改進的必要性。實驗進行到這里,讓同學們解釋鈉與水反應發生爆炸的原因便水道渠成。接下來的環節是學生們通過實驗驗證鈉與水反應產生氫氣外還生成了氫氧化鈉的`結論。他們分別采用了石蕊試劑、PH試紙和CuSO4溶液等方法。
(五)、繼續視頻,引出問題五
通過上述探究,學生的情緒漸漸平息下來。于是,我話鋒一轉說:現在老師還有一個消息不得不告訴大家,在火災現場讓消防人員可怕的因素還不僅僅是不能用水去救火,還存在著一個可怕的隱患。課堂上一下炸開了鍋,看的出他們急切的想知道另一個隱患是什么。(繼續播放視頻)看完后,學生們馬上意識到現場高溫就是另一個隱患。自然過渡到下一個問題:鈉遇到高溫會有什么樣的危險?演示改進實驗后,我做出解釋,鈉在酒精燈的溫度下就可以著火燃燒,更何況是現場的高溫下。在后面的學習中,我們會學習到鈉在空氣中燃燒的產物過氧化鈉遇到CO2和H2O會產生O2,加速燃燒。因此,滅火時不能用水和現場降溫是關鍵。此時,學生們迫切想知道消防人員是怎么撲滅這場大火的。于是我順勢給出如下旁白:消防人員采用了含水較少的冷泡沫對大火實施覆蓋式撲救,并嚴格把守冷凍車間儲鈉的倉庫,經過近百名官兵三個多小時的欲火奮戰,終于熄滅了這場大火……
(六)、究其本質,總結問題六
在學習完鈉和氧氣、水的反應之后,學生已經認識到鈉是一種活潑的金屬,于是我順理成章的提出問題:鈉具有如此活潑的性質本質的原因是什么?通過分析鈉原子的核外電子排布及鈉在金屬活動性順序表中的位置,我們得出結論:金屬鈉的化學性質活潑,是因為鈉原子反應中易失去一個電子,具有強還原性。
(七)、知識歸納,說板書設計(略)
以上是我對問題導學法在《鈉》一課教學活動中應用的一些想法和體會,不當之處,敬請大家多多指教。我想:“問題導學”的教學理念是新課程改革的春天里吹來的又一縷春風,相信這種理念會讓我們的課堂教學更加活躍,更加理性,更加完善。
《金屬的化學性質》化學說課稿 6
我說課的內容是人教版九年級化學下冊《第八單元金屬和金屬材料》的《課題二金屬的化學性質》我將從以下幾點來分析這節課:
一、教材分析:
1、本節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本節課是在上一節介紹金屬物理性質的基礎上,側重介紹金屬的化學性質,重點介紹金屬與氧氣的反應,以及金屬的活動性順序。金屬材料與人類生活的關系非常密切。教材注重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實驗事實出發,采用對比的方法,引導學生親自感受金屬與氧氣以及鹽酸等反應的不同,加深學生對物質的性質與物質用途關系的了解,認識到金屬既有通性,又有各自的特性。教材注重對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如置換反應、金屬活動性的順序認識都采用探究的方式,通過實驗,層層引導,深入討論,并歸納得出結論。在活動與探究的過程中,注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習能力,同時使他們獲得新知識。
2、教學的重點和難點:
1)重點:通過實驗探究認識金屬活動性的順序
2)難點:運用所學知識解釋生活中的一些現象
二、教學目標:
根據初中化學課程標準和本班學生的實際。確定本節課的教學目標為:
1、知識與技能:通過實驗探究金屬鎂。鋁、鋅。鐵。銅的化學性質,認識金屬化學活動性順序,記住常見金屬活動性順序表,并能用它解釋生活中的一些現象。
2、過程與方法:進一步學習實驗探究,培養觀察。歸納能力。養成嚴謹。求實的科學態度,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
3、情感態度價值觀:通過對金屬的活動性的探究,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讓他們更加樂于探究物質的奧秘。
三、教材處理與學法指導:
(1)教材處理:首我提出一個與日常生活有關的問題—“新買的鋁壺用了一陣子表面會變黑?”引入新課。對于金屬與氧氣反應的教學,我采取了再次做鎂條、鋁箔、鐵絲、銅絲等與氧氣反應的實驗,以加深學生的感性認識。引導學生對觀察到的實驗現象進行認真的對比和分析,從中得出金屬與氧氣反應的一些規律性知識。讓學生們懂得大多數金屬都能與氧氣反應,但反應的難易和劇烈程度不同,由此也可在一定意義上反映金屬的活潑程度:如鎂、鋁比較活潑,鐵、銅次之,金最不活潑。我把教學重點放在對金屬活動性順序的探究上,采用實驗—討論的教學模式,通過對實驗事實的分析,層層誘導,由學生自己歸納得出置換反應的特點,并通過對某些金屬的活動性的比較,進而引出金屬活動性順序。通過練習,使學生能應用置換反應和金屬活動性順序解釋、處理一些與日常生活有關的化學問題。最后讓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設計“辨別戒指的真假”實驗方案并實施,回應本節課開始時提出的問題。
(2)學法指導:
1、我個人認為本課題的教學重點應放在對金屬活動性順序的探討上,不僅僅是為了獲得金屬活動性順序的知識,更重要的是要引導學生主動參與知識的獲取過程,學習科學探究的方法。
2、置換反應的概念是在實驗的基礎上通過歸納得出的,即通過對鎂、鋅、鐵與鹽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的`分析,從反應物和生成物類別的角度歸納得出的。這樣的方法比較直觀,學生容易接受。置換反應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主要是通過練習來感受的。我為此補充一些本地種植有關的聯系實際的'習題,以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金屬活動性順序是通過實驗,并在置換反應概念和其他一些實驗事實的基礎上分析得到的。探究分三步進行:
(1)從金屬與鹽酸或硫酸反應是否有氫氣生成,可以把金屬分為兩類,能生成氫氣的金屬其活動性比較強,不能生成氫氣的金屬其活動性比較弱。
(2)從一種金屬能否把另一種金屬從它的化合物的溶液中置換出來,可以比較出這兩種金屬的活動性強弱,能置換出來的,則這種金屬比另一種金屬活潑。
(3)經過了很多類似實驗的探究過程,人們歸納和總結出了常見金屬的活動性順序:
4、為了讓學生感受金屬活動性順序在工農業生產的重要應用,我根據經常使用硫酸銅溶液的實際,設計了“用鋁桶裝硫酸銅溶液這一案例”。讓學生感受到化學就在身旁。
四、課堂教學設計:
本節課我設計了六個環節來完成我的教學:
分別為
(一)復習激趣、
(二)創境—設疑、
(三)操作—體驗、
(四)討論—深化、
(五)小結—反思、
(六)實踐—應用。
具體過程如下:
(一)復習激趣
首先,我用幻燈片展示一組漫畫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引入新課。圖片中的各個金屬在爭奪金屬王國的皇冠,一方面復習上節課有關金屬材料的知識,另一方面做探究實驗的主要用品,從這一環節可以提出“以什么樣的標準來確定誰是金屬王國的國王呢?”通過后面的一系列實驗探究得出他們的金屬活動性強弱。
(二)創境—設疑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穿金戴銀”成為一種時尚。幾乎家家戶戶都有幾件金銀手飾,他們最擔心買到假的金銀手飾。為此,本節課我采用“辨別戒指的真假?”這一與學生日常生活相關的事例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來體現“化學來源于生活,服務于生活”這一理念,讓學生帶著探究的疑問進入下一環節的學習。
(三)操作—體驗
雖然學生已做過鎂條、鐵絲、銅絲等與氧氣反應的實驗,但這些實驗,是分散在不同的章節中的,由于觀察的側重點不同,學生對與氧氣反應的條件可能注意不夠。因此本節課我安排學生再次做鎂條、鋁箔、鐵絲、銅絲等與氧氣反應的實驗,把它作為本課的第一個分組探究實驗。
探究實驗一、鎂條、鐵絲、銅絲分別與氧氣反應。
這樣做可以加深學生的感性認識。引導學生從反應條件、實驗現象等進行認真的對比和分析,為什么鎂條在空氣中就能點燃,燃燒時發出耀眼的白光;鋁箔要加熱后,放入氧氣瓶中才出現強光;鐵絲光加熱放入氧氣瓶中無法燃燒,還必須要綁上一根火柴助燃,才有火星四濺的現象;銅絲加熱后,只是變黑,綁上火柴也無法燒。這樣學生就很容易得出這四種金屬的活潑性是Mg>Fe>Cu。同時,也讓學生再次了解科學探究的一般步驟和方法。并得出可以根據金屬與氧氣反應的難易程度或者反應現象的劇烈程度判斷金屬的活潑性,然后出示兩道思考題讓學生討論。
接下來,引導學生按照上面的步驟和方法繼續完成以下的三個探究實驗。在這些探究實驗中,結論的可靠性是很重要的,因此,教師要提醒學生控制相似的實驗條件,選用金屬片大小要相近,溶液濃度要統一,反應時間也應該一致。
探究實驗二A、鎂、鋅、鐵、銅與稀鹽酸的反應
探究實驗三B、鎂、鋅、鐵、銅與稀硫酸的反應
(四)討論—深化
在這一環節中,要組織好小組間的討論。引導學生注意分析上述五種金屬與稀鹽酸、稀硫酸反應的實驗現象及結論,練習書寫正確的化學方程式。
總結出五種金屬的活動性順序:Mg>Zn>Fe>Cu。
1、大多數金屬能與稀鹽酸或稀硫酸反應;
2、可根據金屬是否與稀鹽酸或稀硫酸反應或反應的劇烈程度判斷金屬的活動性強弱
接下來讓學生觀察上述四個化學反應的特點,得出上述反應的共同點:
1、反應物和產物都只有兩種
2、反應物是單質和化合物,產物也是單質和化合物;
引出置換反應的概念與特點和表達式
3、接著讓學生繼續完成探究實驗四、
在上冊書的第五單元《化學方程式》的課題一《質量守恒定律》的活動與探究的實驗中,我們曾經做過“鐵釘與硫酸銅溶液反應的實驗”,在這里我們知道鐵釘是金屬,而硫酸銅溶液屬于金屬化合物溶液,那么他們的實驗現象是鐵釘的表面附著一層紅色的物質,經過驗證紅色的物質是銅,這能說明鐵比銅活潑,它可以把銅從硫酸銅溶液中置換出來,這也是比較金屬活動性的依據之一。那請各小組同學用下列實驗用品分別討論設計實驗方案,來探究幾種金屬的活動性強弱。我及時指導各小組的實驗方案,引導學生分析實驗現象,得出實驗結論。
主要實驗有:
1、鋁絲浸入CuSO4溶液中;
2、鐵釘浸入Al2(SO4)3溶液;
3、鐵釘浸入CuSO4溶液中;
4、銅絲浸入硝酸銀溶液中;
5、銅絲浸入硫酸鋁溶液中。
要求學生分析為什么鋁絲浸入硫酸銅溶液中有紅色物質析出,但銅絲浸入硫酸鋁溶液卻沒有什么現象?鐵釘浸入硫酸銅溶液有紅色物質析出,浸入硫酸鋁溶液中就沒有紅色的東西出現了。分析以上反應的共同點,形成小組意見。
結論:部分金屬能與金屬化合物的溶液反應;
可根據金屬能不能把另一種金屬從金屬化合物的溶液中置換出來,判斷金屬活動性的強弱。
(五)小結—反思
本環節主要是讓學生在操作—體驗和討論—深化的基礎上,以小組匯報的形式對以上四組探究實驗進行小結。教師給予適當的點撥和歸納。板書如下:
1、置換反應
特點:單質+化合物→單質+化合物
字母表示法:A+BC→B+AC
2、金屬的化學性質;
(1)大多數金屬能與O2反應;
(2)大多數金屬能與稀HCl或稀H2SO4反應;
(3)部分金屬能與金屬化合物的溶液反應。
3、判斷常見金屬活動性強弱的方法;
(1)金屬與氧氣反應的難易程度。
(2)金屬與酸反應的劇烈程度;
(3)金屬與能否與金屬化合物的溶液反應;
4、常見金屬的活動性順序:
為了鞏固學生所學知識,有必要在這一環節對學生進行相關習題的訓練,除了教科書和相配套的練習冊上的習題外,我又補充了兩個案例。
A案例、“酸菜鮮魚湯”是藤橋“召君飯店”的“招牌菜”,店主反映盛湯的鋁鍋很不耐用,鋁鍋沒用多久,鍋底就漏洞了。請你分析一下這是為什么?
B案例、同學們家里大多種有芒果樹,每年芒果樹修枝后,都要噴灑濃度為0.2%的硫酸銅溶液。去年椰林村的王大力用鐵桶配好農藥后,第二天才噴藥,結果發現害蟲沒殺死,鐵桶壁上有紅色的東西沾在上面。為什么按要求配好的農藥殺不死害蟲?鐵桶壁上的紅色物質是什么?
這兩個案例就發生在身邊,很容易激起學生的共鳴。讓學生真真確確感受到:“生活中有化學”。
反思:在整個探究過程中,教師的組織和引導作用非常重要。尤其要注意在實驗的基礎上組織好討論,這是有關金屬活動性順序探究活動能否成功的重要保證。
(六)實踐—應用
本環節主要是指導學生設計實驗鑒別金戒指、銀戒指的真假,一方面是讓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現實生活中的問題;另一方面是回應解答課前學生的疑問。為避免學生設計實驗的盲目性,可事先指出市場上的騙子一般用銅、鋅合金假冒金戒指;用金屬鋁假冒銀戒指,主要是兩者的外形色彩相似。
學生分組討論設計實驗方案時,教師要及時傾聽各小組的方案,及時糾正一些錯誤的設計,要特別注意當地一些民間的錯誤傳說,例如,當地有用戒指在石灰墻上劃線,根據線的深淺來判定戒指的真假,或用雞蛋白包裹戒指,看雞蛋白是否變黑來判定戒指的真假。這些方案都應該讓同學們自己嘗試一下。
《金屬的化學性質》化學說課稿 7
尊敬的評委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今天,我非常榮幸能與大家共同探討化學世界中一個既基礎又充滿魅力的領域——《金屬的化學性質》。本次說課,我將從教材分析、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方法、教學過程以及板書設計六個方面展開,希望能帶領大家深入理解并掌握金屬的化學性質。
一、教材分析
本節課選自高中化學必修課程中的《金屬及其化合物》章節,是連接元素周期表與具體元素化合物性質的橋梁。金屬作為自然界中廣泛存在的元素類別,其化學性質的學習不僅有助于理解元素周期律的普遍性,也是后續學習電化學、材料科學等知識的基礎。本節課通過探究幾種典型金屬(如鈉、鎂、鋁、鐵等)與氧氣、水、酸及鹽溶液的反應,引導學生歸納總結出金屬的化學通性及活潑性順序,培養學生的實驗觀察能力、分析推理能力和科學探究精神。
二、教學目標
1. 知識與技能:掌握金屬與氧氣、水、酸及鹽溶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理解金屬活潑性順序的意義及應用。
2. 過程與方法:通過實驗探究、觀察記錄、討論交流等過程,學會運用實驗證據推理金屬的化學性質,培養科學探究能力。
3. 情感態度價值觀:激發學生對化學學習的興趣,培養嚴謹的科學態度,增強團隊合作意識和社會責任感。
三、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金屬與氧氣、水、酸及鹽溶液的反應現象及化學方程式,金屬活潑性順序的'理解。
教學難點:如何通過實驗現象準確判斷金屬的活潑性,以及金屬活潑性順序在解決實際問題中的應用。
四、教學方法
采用“問題導入—實驗探究—討論交流—歸納總結—鞏固練習”的教學模式。通過設置問題情境激發學生興趣,引導學生動手實驗,觀察現象,討論分析,最后由教師總結提升,并通過練習題鞏固所學知識。同時,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直觀展示實驗過程和微觀反應機制,加深學生理解。
五、教學過程
1. 導入新課:通過展示生活中常見的金屬制品及其變化(如鐵生銹、鋁制品表面氧化等),提出問題:“這些變化背后隱藏著怎樣的化學原理?”引導學生進入金屬化學性質的學習。
2. 實驗探究:
分組進行實驗,觀察并記錄金屬鈉、鎂、鋁與氧氣、水、稀硫酸的反應現象。
引導學生討論不同金屬反應劇烈程度的差異,初步感受金屬活潑性的不同。
進行金屬與鹽溶液的反應實驗,如鐵與硫酸銅溶液的置換反應,進一步驗證金屬活潑性順序。
3. 討論交流:各組匯報實驗觀察結果,討論金屬活潑性判斷的依據,教師適時引導,幫助學生構建金屬活潑性順序的概念。
4. 歸納總結:教師總結金屬的化學性質,強調金屬活潑性順序的重要性,并介紹其在工業生產和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實例。
5. 鞏固練習:設計一系列習題,包括選擇題、填空題和實驗設計題,檢驗學生對金屬化學性質及活潑性順序的理解和應用能力。
6. 課堂小結:回顧本節課學習要點,強調金屬化學性質學習的意義和價值,鼓勵學生關注化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系。
《金屬的化學性質》化學說課稿 8
尊敬的各位評委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今天,我非常榮幸能夠在這里與大家分享一堂關于《金屬的化學性質》的化學課。本節課是初中化學課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旨在通過一系列實驗和理論講解,幫助學生理解金屬的基本化學性質,為后續學習金屬與酸、堿、鹽的反應以及金屬活動性順序等內容打下堅實的基礎。
一、教材分析
《金屬的化學性質》位于初中化學教材的XX章節,是連接金屬物理性質與金屬應用之間的橋梁。本節課內容主要包括金屬與氧氣的反應、金屬與酸的反應以及金屬活動性順序的初步認識。這些知識點不僅是對金屬基本性質的深入探索,也是理解金屬在自然界中存在形態、金屬冶煉及金屬腐蝕防護等實際問題的基礎。
二、學情分析
初中階段的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化學基礎知識,如元素、化合物、化學反應等概念,對化學實驗充滿了好奇心和探索欲。然而,他們對金屬化學性質的理解還較為表面,缺乏系統性和深入性。因此,本節課將注重通過實驗觀察、現象分析、歸納總結等方法,引導學生主動思考,逐步構建金屬化學性質的知識體系。
三、教學目標
1. 知識與技能:學生能夠掌握金屬與氧氣、金屬與酸的反應規律,理解金屬活動性順序的概念及其應用。
2. 過程與方法:通過觀察實驗現象,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通過小組討論,提高學生的合作學習和交流表達能力。
3.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激發學生對化學學科的興趣,培養嚴謹的科學態度和實事求是的科學精神。
四、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金屬與氧氣、金屬與酸的反應規律及金屬活動性順序的理解。
教學難點:如何引導學生通過實驗現象歸納出金屬的化學性質,并理解金屬活動性順序的`實質。
五、教學方法
本節課采用“實驗探究+理論講解+小組討論”的教學模式。首先,通過生動的實驗展示金屬的化學性質,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然后,結合實驗現象進行理論講解,幫助學生理解金屬反應的內在規律;最后,通過小組討論,促進學生之間的交流與合作,深化對知識點的理解。
六、教學過程
1. 導入新課:通過展示生活中常見的金屬制品及其變化(如鐵生銹、銅綠等),引導學生思考金屬為什么會發生這些變化,從而引出金屬的化學性質這一主題。
2. 新課講授:
金屬與氧氣的反應:演示鎂、鋁、鐵、銅等金屬在氧氣中燃燒或氧化的實驗,引導學生觀察現象,總結金屬與氧氣反應的共同點和不同點。
金屬與酸的反應:選取幾種不同活潑性的金屬(如鋅、鐵、銅)與稀鹽酸或稀硫酸反應,觀察并記錄實驗現象,引導學生分析金屬與酸反應的條件及反應速率與金屬活潑性的關系。
金屬活動性順序:基于上述實驗,介紹金屬活動性順序表,講解其意義及在判斷金屬與酸、金屬與鹽溶液反應能否發生等方面的應用。
3. 鞏固練習:設計一系列與金屬化學性質相關的練習題,包括選擇題、填空題和實驗設計題等,以檢驗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情況。
4. 課堂小結:引導學生回顧本節課的主要內容,強調金屬的化學性質及金屬活動性順序的重要性,并鼓勵學生提出疑問或分享學習心得。
5. 布置作業:要求學生完成課后習題,并預習下一節關于金屬與鹽溶液反應的內容,為下節課的學習做好準備。
七、板書設計
本節課的板書設計將圍繞金屬的化學性質展開,包括金屬與氧氣的反應、金屬與酸的反應以及金屬活動性順序三個部分。每個部分都將以簡潔明了的文字和圖表形式呈現,便于學生理解和記憶。
《金屬的化學性質》化學說課稿 9
尊敬的各位評委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今天,我非常榮幸能夠站在這里,與大家分享一堂關于《金屬的化學性質》的化學課。本節課旨在通過一系列實驗探究和理論講解,幫助學生理解并掌握金屬的基本化學性質,為后續學習金屬的應用、金屬的冶煉與保護等知識打下堅實的基礎。
一、教材分析
《金屬的化學性質》是初中化學課程中的重要章節,它承接了之前學習的元素與化合物知識,又為后續學習酸堿鹽反應、金屬活動性順序等高級化學概念做了鋪墊。本節課主要內容包括:金屬與氧氣的反應、金屬與酸的反應、金屬與鹽溶液的反應,以及通過這些反應引出的金屬活動性順序。
二、教學目標
1. 知識與技能:學生能夠列舉并描述幾種常見金屬與氧氣、酸、鹽溶液的反應現象,理解金屬活動性順序的意義,并能初步應用金屬活動性順序判斷金屬之間的置換反應能否發生。
2. 過程與方法:通過實驗觀察、記錄、分析,培養學生觀察實驗、分析問題的能力和科學探究精神;通過小組討論,促進學生合作交流,共同解決問題。
3. 情感態度價值觀:激發學生對化學現象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培養嚴謹的科學態度和實事求是的科學精神。
三、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金屬與氧氣、酸、鹽溶液的反應現象及金屬活動性順序的理解。
教學難點:如何運用金屬活動性順序解釋金屬間的置換反應,以及設計簡單的實驗方案驗證金屬活動性強弱。
四、教學方法
本節課采用“實驗探究法”為主,輔以“講授法”、“討論法”和“多媒體輔助教學”。通過實驗讓學生直觀感受金屬的化學性質,通過討論加深對知識的理解,通過多媒體展示豐富的教學資源,提高課堂效率和趣味性。
五、教學過程
1. 導入新課
通過展示生活中常見的金屬制品(如鐵鍋生銹、銅幣變綠等現象),引導學生思考這些現象背后的化學原理,從而引出本節課的主題——《金屬的化學性質》。
2. 新知講授
(1)金屬與氧氣的反應
演示實驗:鎂帶、鋁片、鐵釘、銅片在空氣中的氧化實驗,引導學生觀察并記錄實驗現象。
講解:不同金屬與氧氣反應的難易程度不同,體現了金屬的活動性差異。
(2)金屬與酸的`反應
設計實驗:選取鎂、鋅、鐵、銅四種金屬分別與稀鹽酸反應,觀察并記錄實驗現象。
討論分析:為什么有些金屬能與酸反應產生氫氣,而有些則不能?引導學生得出金屬活動性順序的初步認識。
(3)金屬與鹽溶液的反應
演示實驗:鐵釘放入硫酸銅溶液中,觀察溶液顏色變化及鐵釘表面的變化。
講解:金屬之間可以通過置換反應改變其存在形式,進一步說明金屬活動性順序的重要性。
(4)金屬活動性順序
總結歸納:通過前面的實驗,引導學生總結金屬活動性順序表,并講解其應用。
3. 鞏固練習
設計一系列選擇題、填空題和簡答題,讓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答,鞏固課堂所學內容。
4. 課堂小結
回顧本節課的重點內容,強調金屬活動性順序在金屬化學性質中的重要性,鼓勵學生關注生活中的化學現象,培養科學探究精神。
5. 布置作業
完成課后習題,鞏固所學知識。
預習下節課內容,思考如何設計實驗驗證其他金屬的活動性強弱。
《金屬的化學性質》化學說課稿 10
尊敬的各位評委、老師們:
大家好!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金屬的化學性質》。下面我將從教材分析、學情分析、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方法、教學過程以及教學反思這幾個方面來進行我的說課。
一、教材分析
《金屬的化學性質》是人教版九年級化學下冊第八單元課題 2 的內容。本課題是在學生學習了氧氣、水等非金屬的性質以及元素周期表的基礎上進行的,通過對金屬化學性質的學習,為后面學習酸、堿、鹽的性質打下基礎。同時,本課題的學習也有助于學生更好地理解化學反應的本質和規律,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
二、學情分析
1. 知識基礎:學生在前面的學習中已經了解了一些常見金屬的物理性質,并且學習了氧氣、水等非金屬的性質,對化學實驗也有了一定的認識和操作能力。
2. 認知特點:九年級的學生思維活躍,好奇心強,喜歡動手實驗,但他們的抽象思維能力還不夠強,需要通過具體的實驗現象來理解抽象的化學概念。
3. 學習困難:學生在學習金屬的化學性質時,可能會遇到一些困難,如對金屬與氧氣、酸、鹽的反應規律的理解和記憶,以及對實驗現象的分析和歸納等。
三、教學目標
1. 知識與技能目標
了解金屬的化學性質,如金屬與氧氣、酸、鹽的反應。
掌握金屬活動性順序,并能利用金屬活動性順序解釋一些與日常生活有關的化學問題。
學會設計實驗探究金屬的化學性質。
2. 過程與方法目標
通過實驗探究,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實驗操作能力和分析歸納能力。
通過小組合作學習,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團隊精神。
3.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通過對金屬化學性質的學習,讓學生感受化學的魅力,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
通過實驗探究,培養學生嚴謹的科學態度和勇于創新的精神。
四、教學重難點
1. 教學重點
金屬的`化學性質,如金屬與氧氣、酸、鹽的反應。
金屬活動性順序。
2. 教學難點
利用金屬活動性順序解釋一些與日常生活有關的化學問題。
設計實驗探究金屬的化學性質。
五、教學方法
1. 實驗探究法:通過實驗讓學生觀察金屬與氧氣、酸、鹽的反應現象,從而得出金屬的化學性質。
2. 問題引導法:通過提出問題,引導學生思考和探究,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3. 小組合作學習法:讓學生分組進行實驗探究和討論,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團隊精神。
六、教學過程
1. 導入新課(3 分鐘)
通過展示一些常見的金屬制品,如鐵鍋、鋁鍋、銅導線等,引出課題:金屬的化學性質。
提問學生:你知道金屬有哪些化學性質嗎?
2. 實驗探究(20 分鐘)
金屬與氧氣的反應
實驗一:分別將鎂條、鋁片、鐵絲、銅絲在空氣中加熱,觀察實驗現象。
學生觀察實驗現象,填寫實驗報告。
教師引導學生分析實驗現象,得出金屬與氧氣的反應規律:大多數金屬都能與氧氣反應,但反應的難易程度和劇烈程度不同。
金屬與酸的反應
實驗二:將鎂條、鋅粒、鐵絲、銅絲分別放入稀鹽酸中,觀察實驗現象。
學生觀察實驗現象,填寫實驗報告。
教師引導學生分析實驗現象,得出金屬與酸的反應規律:在金屬活動性順序中,排在氫前面的金屬能與酸反應生成氫氣,排在氫后面的金屬不能與酸反應。
金屬與鹽的反應
實驗三:將鐵絲放入硫酸銅溶液中,將銅絲放入硝酸銀溶液中,觀察實驗現象。
學生觀察實驗現象,填寫實驗報告。
教師引導學生分析實驗現象,得出金屬與鹽的反應規律:在金屬活動性順序中,位于前面的金屬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屬從它們的鹽溶液中置換出來。
3. 歸納總結(10 分鐘)
教師引導學生歸納總結金屬的化學性質:金屬與氧氣、酸、鹽的反應。
教師講解金屬活動性順序及其應用。
4. 鞏固練習(7 分鐘)
布置一些與金屬的化學性質和金屬活動性順序有關的練習題,讓學生進行鞏固練習。
教師巡視指導,及時糾正學生的錯誤。
5. 課堂小結(3 分鐘)
教師引導學生回顧本節課的主要內容,總結金屬的化學性質和金屬活動性順序。
布置課后作業:預習下一節課的內容。
七、教學反思
通過本節課的教學,我認為以下幾個方面做得比較好:
1. 以實驗探究為主線,讓學生通過實驗觀察、分析歸納,得出金屬的化學性質和金屬活動性順序,培養了學生的觀察能力、實驗操作能力和分析歸納能力。
2. 采用問題引導法,通過提出問題,引導學生思考和探究,培養了學生的思維能力。
3. 采用小組合作學習法,讓學生分組進行實驗探究和討論,培養了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團隊精神。
但是,在教學過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處,如:
1. 實驗時間較長,導致后面的教學時間比較緊張。
2. 對學生的實驗操作指導不夠細致,部分學生在實驗過程中出現了一些錯誤。
3. 對學生的評價不夠全面,只注重了學生的學習結果,而忽略了學生的學習過程。
針對以上不足之處,我將在今后的教學中加以改進,提高教學質量。
以上就是我的說課內容,謝謝大家!
《金屬的化學性質》化學說課稿 11
尊敬的各位評委、老師們:
大家好!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金屬的化學性質》。下面我將從教材分析、學情分析、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方法、教學過程以及教學反思這幾個方面進行說課。
一、教材分析
《金屬的化學性質》是人教版九年級化學下冊第八單元課題 2 的內容。本課題是在學生學習了氧氣、水等非金屬的性質以及金屬材料的基礎上,進一步學習金屬的化學性質。通過本課題的學習,學生可以系統地了解金屬的化學性質,為學習酸、堿、鹽的知識奠定基礎。
二、學情分析
1. 知識基礎
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經接觸過一些金屬制品,對金屬的物理性質有一定的了解。
在前面的學習中,學生已經學習了氧氣、水等非金屬的性質,掌握了一些化學實驗的基本操作和探究方法。
2. 認知特點
九年級學生具有較強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喜歡通過實驗探究來獲取知識。
學生的思維方式逐漸從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過渡,但在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時還需要教師的'引導。
三、教學目標
1. 知識與技能目標
了解金屬的化學性質,如與氧氣、酸、鹽的反應。
掌握金屬活動性順序,并能利用金屬活動性順序解釋一些與日常生活有關的化學問題。
培養學生的實驗操作能力、觀察能力和分析問題的能力。
2. 過程與方法目標
通過實驗探究,讓學生體驗科學探究的過程,學習科學探究的方法。
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創新精神。
3.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通過對金屬化學性質的學習,讓學生感受化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增強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
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和可持續發展觀念。
四、教學重難點
1. 教學重點
金屬的化學性質,如與氧氣、酸、鹽的反應。
金屬活動性順序。
2. 教學難點
利用金屬活動性順序解釋一些與日常生活有關的化學問題。
五、教學方法
1. 實驗探究法
通過實驗探究,讓學生親身體驗金屬的化學性質,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實驗操作能力和觀察能力。
2. 問題引導法
通過設置問題,引導學生思考和探究,培養學生的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 多媒體輔助教學法
利用多媒體課件展示實驗現象、微觀動畫等,增強教學的直觀性和趣味性。
六、教學過程
1. 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展示一些金屬制品的圖片,如鐵鍋、鋁鍋、銅導線等,讓學生說出這些金屬制品的用途。
提出問題:為什么這些金屬制品可以有不同的用途呢?它們的化學性質有哪些呢?從而引出課題。
2. 實驗探究,學習新知
金屬與氧氣的反應
讓學生回憶在前面的學習中,我們已經了解了哪些金屬與氧氣的反應?寫出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分組實驗:分別將鎂條、鋁片、鐵絲、銅絲在空氣中加熱,觀察實驗現象,并寫出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引導學生分析實驗現象,得出金屬與氧氣反應的難易程度不同,從而引出金屬活動性的概念。
金屬與酸的反應
提出問題:哪些金屬能與酸反應呢?反應的劇烈程度如何呢?
分組實驗:將鎂條、鋅粒、鐵絲、銅絲分別放入稀鹽酸和稀硫酸中,觀察實驗現象,并寫出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引導學生分析實驗現象,得出金屬與酸反應的劇烈程度不同,從而進一步說明金屬的活動性不同。
金屬與鹽溶液的反應
提出問題:金屬能與鹽溶液反應嗎?如果能反應,需要滿足什么條件呢?
分組實驗:將鐵絲放入硫酸銅溶液中,將銅絲放入硝酸銀溶液中,觀察實驗現象,并寫出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引導學生分析實驗現象,得出金屬與鹽溶液反應的條件,從而引出金屬活動性順序。
3. 歸納總結,突破難點
引導學生歸納總結金屬的化學性質,如與氧氣、酸、鹽的反應。
講解金屬活動性順序的含義、應用以及記憶方法。
通過例題和練習,讓學生鞏固金屬活動性順序的應用,突破教學難點。
4. 聯系實際,拓展應用
展示一些與日常生活有關的化學問題,如如何鑒別真假黃金?為什么不能用鐵制容器盛放硫酸銅溶液?等,讓學生利用所學的知識進行解釋。
引導學生思考金屬資源的保護問題,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和可持續發展觀念。
5. 課堂小結,布置作業
讓學生回顧本節課的學習內容,總結金屬的化學性質和金屬活動性順序的應用。
布置作業:完成課后習題,預習下一節內容。
七、教學反思
在本節課的教學中,我通過實驗探究、問題引導、多媒體輔助教學等方法,讓學生親身體驗了金屬的化學性質,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了學生的實驗操作能力、觀察能力和分析問題的能力。同時,我也注重聯系實際,讓學生感受到化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增強了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但是,在教學過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處,如實驗時間較長,課堂節奏有點緊張;部分學生在實驗操作中還存在不規范的地方,需要進一步加強指導。在今后的教學中,我將不斷改進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
以上就是我對《金屬的化學性質》這一課題的說課內容,不足之處,敬請各位評委和老師們批評指正。謝謝大家!
【《金屬的化學性質》化學說課稿】相關文章:
金屬的化學性質說課稿06-23
《金屬的化學性質》化學說課稿07-04
金屬的化學性質說課稿11篇05-04
《金屬化學性質》說課稿15篇11-27
《金屬化學性質》說課稿(通用15篇)06-09
《金屬的化學性質》教學設計03-19
化學金屬的化學性質教案(精選11篇)06-21
化學金屬的化學性質教案(精選10篇)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