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戈爾詩三首》說課稿
尊敬的評委,你們好,我今天說課的內容是《泰戈爾詩三首》。
一、教材分析
1、課文所處的地位及作用
《泰戈爾詩三首》是蘇教版初中語文第一冊第一單元中的誦讀欣賞。第一單元課文定位于“親近文學”,所選的,都是名家名篇,文質兼美,體裁多樣,有序言《為你打開一扇門》、有散文《繁星》,有詩文《冰心詩四首》、有小說《“諾曼底”號遇難記》、有寓言《古代寓言二則》,展示了多姿多彩的人生畫卷,但又各有側重,從而來激發學生對文學作品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親近文學,走進文學這個藝術的殿堂。這正體現了新教材一方面注意到與小學的銜接,另一方面注重第一單元在整個中學語文學習中的重要地位。
而本課作為第一單元的誦讀板塊是本單元主題的補充和延伸。教材三首詩都是敘述兒童心理、兒童生活的詩,詩人以兒童的眼睛和心靈觀察自然、感受生活,樸素的展現了孩子們充滿童稚的想象和純真美好的情感。《金色花》用充滿童稚的想象,細膩地刻畫了孩子天真可愛而又稍帶頑皮地與媽媽嬉戲的心理,含蓄地表達了孩子與媽媽難舍難分的感情;《告別》則用了奇特美妙手法深刻地寫出了離別時孩子對媽媽的眷戀之情;《榕樹》則通過榕樹這個意像表達了對媽媽和故鄉的思念。這些與學生的生活、心理比較貼近,學生通過自主誦讀這三首詩,容易引起他們心靈上的共鳴,他們會發現文學其實并不神秘,她就在我們的生活中,從而拉近與文學的距離,使學生對文學產生親切感。
二、學情分析
七年級的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心理特點:是對外界事物比較好奇,對美的事物有自然而然地親近感,再加上通過前幾課的學習已經感受到文學的魅力,開始對文學產生了親近的欲望。但是大多數學生的閱讀時間相對比較缺乏,很難養成較科學的閱讀方法,再加上年齡比較小,閱歷比較少,所以進入感悟、欣賞層次比較低,表達自己閱讀感受的能力比較差。。
三、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學習現代詩的基本朗誦技巧,指導學生把握詩文基調,有感情朗讀詩文,培養學生鑒賞詩歌的能力。(《新課程標準》中要求學生能“欣賞文學作品,能設身處地地體驗和理解作品”,“對作品的思想感情傾向作出自己的評價”)
2道德、情感、價值觀:體驗親情,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培養審美情趣和審美能力,熱愛、親近文學。(新課標提出“要培養學生的高尚的道德價值觀和審美情趣。”)
四、教學重點、難點:
如何讓學生掌握朗誦技巧,培養鑒賞能力,從而形成自己獨特的感受是這節誦讀課的重點和要點。(新課標“閱讀教學的重點是培養學生具有感受理解賞析的能力。”本單元教學目標“品味語言,感受所表達的情感”,學生的年齡特點決定。)
五、教學設想
1、“品韻方曉絲竹雅,執毫始覺草篆神。”吟誦——現代詩教學的手段
長期以來,詩歌教學的課堂上總是顯得“文靜”“沉默”。在新課改的背景下,在吸取傳統詩歌教學精華的基礎上,更要注重符合詩歌教學的誦讀這一方法,讓詩歌教學的課堂上響起洪亮的誦讀之聲。所以本課主要使用誦讀法。
2、羅素說過:“被動地接受老師的智慧,這種習慣對一個人的未來生活是一種災難。”新課標也指出:“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因此,我將“體驗感受、對話交流、探究思考”作為本課的指導思想,以誦讀為主,以讀啟悟,教學語言詩意化,不過多講解,只略加點撥,相信學生自我感悟能力。
3、“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本文共有詩三篇,都是敘述兒童心理、兒童生活的詩,以兒童的眼睛和心靈觀察自然、感受生活,樸素的展現了孩子們充滿童稚的想象和純真美好的情感。雖三首詩在內容上不盡相同,但對其品味感悟的方法是一致的。“教是為了不教”,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我嘗試著這么做:不一一講授,而是以其一《金色花》為范文重點朗誦賞析,而《告別》與《榕樹》由學生運用所學的朗誦賞析方式進行個性化品讀。所以本課教學我只設置了兩大板塊。
教學過程
一)導入
聽讀:教師配樂范讀,將學生帶入童真的氛圍。學生感知內容。
新課標指出:“閱讀教學應當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運用一定的情境,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將學生引入學習情境,為感知課文打下基礎,所以導入時設計配樂朗讀課文;而教師范讀,既是對學生的閱讀起了示范作用,也可以增強學生閱讀的熱情,更可以展現個人魅力,讓學生由崇拜你而愛上語文。
美讀賞析《金色花》
1、大聲集體朗讀,注意朗誦的技巧,并邊聽邊想象詩句呈現的畫面。
教師針對朗讀中存在的問題,決定第二個步驟的時間,即教師指導朗讀:讀準字音、讀對重音、把握節奏、讀出感情。
本環節要注意引導學生認真和同學、老師交流,重視別人的感受和體驗,這一點很重要,能促使他們在情感體驗,甚至學習能力方面發生積極的變化。尤其要告訴他們誦讀讀最可貴的就是反省自身的不足,并找出新的誦讀方法。為了這個目的,一個要給學生充分的`時間
2、選擇自己喜歡的或感受最深的段落美美地讀,要求讀出個人對詩歌的理解和感受。
詩歌誦讀不是形式上的朗讀,不是平行式的朗讀處理,而是對詩歌理解逐步深入,梯形式的朗讀朗誦。只有充分理解了詩歌的深刻內涵,才能恰當準確地傾注深情去誦讀。
我設置這個環節是因為新課標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體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個體閱讀實踐。在接受美的過程中,讀者是接受主體,文本經不同人解讀后會成為第二文本第三文本。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
(這個過程中可能會出現一種情況:如果只讓學生獨立思考,部分學生會可能會惘然而無所得,因此可以視課堂教學實際靈活變動,在教學中組織學生交流,促進學生與文本對話、學生與學生對話,讓思想在碰撞中產生,、知識在交流中生成。)
(在這過程中要給與學生以充足的時間。若出現冷場的場面,教師可以加入學生的朗讀,從而引導學生。)
例:“壞”如何理解?嗔怪、擔憂、焦慮、欣喜交織在一起的情感,假裝生氣。
語氣:媽媽不見了孩子,多么著急,一旦見了,又驚又喜,自然嗔怪孩子。這句應讀出媽媽驚喜的語氣。
3、花樣誦讀比賽,看誰朗誦的好:自由組合,可以個人朗誦,也可以合誦,也可以分角色朗誦等,充分發揮自己的智慧,將自己的感悟與情感融入其中。
設置本環節是依據現代詩歌的教學的特點:在朗誦理解感悟的基礎上最終還是要回歸到詩歌的誦讀。可以讓學生帶著自己的獨特體味再次與作者交談。再者,這種花樣朗讀比賽可以提高學生的朗讀興趣。
三)誦讀方法延伸
運用本課所領悟的朗誦方法詩意閱讀《告別》、《榕樹》。以學生自主朗誦感悟為主,分組討論交流,促進學生與文本對話、學生與學生對話,讓思想在碰撞中產生,、知識在交流中生成。
本環節視時間而決定:1全班交流;2課后讀讀,將自己的感悟訴諸于筆。
結語
【《泰戈爾詩》說課稿】相關文章:
泰戈爾英文詩摘抄12-25
泰戈爾的詩七首06-14
泰戈爾的詩九篇06-14
泰戈爾兒童詩精選03-22
泰戈爾的散文詩10-14
泰戈爾經典勵志詩精選集06-12
《泰戈爾的詩》讀后感09-01
《泰戈爾詩三首》說課稿08-11
泰戈爾散文詩全集讀后感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