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之歌》說課稿范例
(一)說教材:
八年級的第二單元所選擇的都是散文詩,都是由尋常的事物激起心靈之聲,語言優美且貼近生活,容易激起學生的共鳴。在教學中,要注意引導學生深入體驗,感知生活,并進而受到感染,從而形成積極的人生態度和正確的價值取向,使語文真正達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
學生最害怕的就是寫作,長期以來,我們語文常把作文和課文分開來教,其實,在學習課文時,可以通過對文章的賞析,讓學生具有初步欣賞文章的能力,掌握一些方法并用來指導寫作,這樣可以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樂于寫作。
我的教學設想是:紀伯倫的《組歌》共有2篇,分別是《浪之歌》和《雨之歌》。為兩課時。第一課時的《浪之歌》主要通過朗讀指導訓練,品味文中的語言充分感受作者的感情。第二課時在第一課時朗讀訓練的基礎上,指導學生自主賞析課文,掌握散文詩中作者的思想感情的表達與意象之間的關系,在賞析的基礎上鑒賞名家的及同齡人的作品從而指導寫作。本課只說第二課時《雨之歌》。
《組歌》中的《雨之歌》與一般哲理詩一樣,也采用擬人化的手法,但又與一般哲理詩不同,它不以得到某種哲理為目標,而是最終形成一個有豐富感性內容的,難以被抽象為簡單道理的'形象。在《雨之歌》中,雨的形象是一個奉獻著和使者的形象,它滋潤萬物,也把距離和遙遠的事物聯結起來。本文的語言清麗流暢,運用了比喻、擬人等多種修辭手法,展開豐富的想象,這些都很適合學生學習并運用到寫作中去。
因此我把本課的教學目標定為:第一,朗讀課文,展開想象,領悟散文詩的思想內涵;第二,賞析課文,揣摩語言,在品味中享受審美樂趣,第三,通過賞析的方法對學生進行寫作指導,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和表達能力。
“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因此教會學生自己賞析文章,尤為重要,我把文章的重點定為兩點:1、整體感知文章內容,品讀欣賞文章。2、通過模仿寫作提高學生的想象能力和表達能力。但是由于學生還是初中生,知識結構等還比較欠缺,為此,我把品讀文章,體味文章的思想內涵和作品的藝術特點作為本文的難點。
(二)說教法
根據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和重難點,我準備用指導朗讀、合作探究、比較閱讀等方法進行教學。
“文學的本質是始于感情而終于感情,文學家把自己的情感表達出來,他的目的,不管是有意識的還是無意識的——總是要在讀者的心中同樣引起感情作用的,”因此教這篇文章時,要注意通過朗讀,把無聲的文字變成有聲的語言生動地再現作者的思想感情,使文章如出己之口,如出己之心,使文章所描寫的景物所傾吐的情和意,所闡述的哲理,叩擊學生的心靈,引發共鳴。
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必須打破那種“老師講,學生聽”的模式,處理好傳授知識和培養能力的關系,注重培養學生的獨立性和自主性,引導學生進行探究,從而完成賞析文章的教學目標。
除此之外,我還打算用進行比較閱讀的方法,選取了七年級語文朱自清先生的《春》中的“春雨圖”和一篇同齡人的作品《春雨》進行比較閱讀。
學生對于《春》很熟悉,指導他們運用剛探究的方法進行賞析,達到鞏固的目的,再用一篇同齡人的習作,使他們有種親切感,激發他們的興趣。
在教學中我準備用多媒體課件等輔助手段加大課堂的容量,也可以促進學生的理解。
(三)說學法
《綱要》明確提出:改變課程實施過于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現狀,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培養學生搜索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據此,我準備采用小組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四)教學程序設計:
首先,用回憶什么是“散文詩”進行導入。
第二步,進行朗讀感知,回憶朗讀應注意哪些內容
第三步,配樂朗讀,激發興趣。通過配樂朗讀,把無聲的文字變成有聲的語言,生動的再現作者的思想感情。
第四步,全班朗讀,在朗讀中進行整體感知。我設計了三個題目:
1、《雨之歌》中“雨”的形象是什么特點?
2、這首詩從哪節開始出現了“人”的形象,人的出現有怎樣的作用?
3、這首詩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第五步:賞析文章,主要分為三個步驟:
討論賞析一篇文章可以從哪些方面入手。
結合所學方式賞析文章。
教師進行小結
第七步:欣賞名家和同齡人的作品
名家的作品主要選自朱自清先生的《春》中的“春雨圖”選段,可以讓學生把《春》和同齡人的作品進行比較。
第八步:隨堂練筆
請發揮豐富的想象力,運用多種修辭手法,選取一物,以“之歌”(如“小草之歌”“白云之歌”“春風之歌”),模仿寫一首散文詩,表現你對人生的思考。
第九步:當場寫作,當場與學生評析作文
第十步:布置作業
摘抄文中你欣賞你喜歡的句子
欣賞《組歌》中的其他幾首。
【《雨之歌》說課稿】相關文章:
雨之歌的說課稿05-11
《雨之歌》說課稿11-03
《雨之歌》說課稿11-03
《雨之歌》說課稿范文04-11
雨之歌的說課稿范文10-27
《雨之歌》初中語文說課稿11-02
雨之歌(雨的自述)08-21
雨之歌作文10-16
浪之歌與雨之歌的教學設計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