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的認識》的說課稿(精選10篇)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說課稿,借助說課稿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寫說課稿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10的認識》的說課稿(精選10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10的認識》的說課稿 1
說教學分析:
1、說教學內容:一年級上冊第64、65頁,練習九1—3題,《10的認識》。
2、說教材位置:10的認識的編排是:先顯示一幅主體圖供學生數數并抽象出數10,再認識10、10以內數的順序、比較相鄰兩個數的大小,最后學習10的組成和寫數。由于我們采用的計數法是十進制計數法,滿十要向前一位進1,因此10的組成十分重要,它是今后學習20以內進位加法和進一步認識100以內、萬以內以及多位數的基礎,本節課內容是本單元教材的重點內容之一,在整個小學數學教學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本課重點是全面掌握10的組成,依據教材的編排意圖和學生認知規律,我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考慮和設計本節課:
(1)聯系學生的認知規律,創設問題情景,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課本是知識的載體,使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的中介物,它對教學起著指導作用。教材是外在的,教師只有把教材加工成學生可以感受到的,學生的學習過程才變得生動有味。因此,我在教材提供素材的基礎上,從學生的實際出發,擴大了教材的范圍,設計生動有趣、直觀形象的`數學活動,如:猜一猜、講0和9的故事、做拍手游戲、找朋友、貼人、用展臺進行直觀演示等,讓學生在生動具體的情景中認識10,建立初步的數感。
(2)以自主、合作、探索的學習方式,最大限度地提高學生主動參于學習的程度。
學生不是一張白紙,即使一年級的學生也有一定的數學經驗和知識的積累,特別是10的認識這一內容,大多數學生在幼兒園或在家里已接觸過。因此,我在教學中,不是讓學生被動汲取、模仿、記憶和反復練習,而是創設了動手時間、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學習環境,體現知識形成過程,體現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意識和能力。如:小組合作擺小棒、貼人游戲等。
(3)引導學生感受到數10與實際生活的密切聯系。
“數學知識來源于生活,又服務于生活。”學習完用10根小棒擺一個圖形后, 問學生:我們的身邊或我們生活中與10有關的奇妙的事很多,你能用動作或一句話表示出來嗎?教完10的認識后,我安排了一個“課中操 十個手指”活動,一來讓孩子們休息一下,二是讓孩子們感受數的意義,體會數的作用,建立數感。
總而言之,本節課我以“學生的發展為本”精心設計。在這樣的教學環境中,學生不僅學到了知識,其動手能力、交流合作技巧也得到發展
3、說學生實際:
一年級的學生在學前教育時,就初步認識了數字1—10,所以本節課的內容對于他們來說也并不陌生。但是,由于我校地處民族大街一帶,家庭來源復雜,家長的素質不是很高,大多數孩子沒有經過正規學前教育,學習習慣比較差。開學一個月來,有3、4個學生在各方面很優秀,特別是學習方面。有3位學生很特別,汪洋本人還算努力,但家長沒文化,一個字也不識,每次布置的大本和卷子作業都不完成;李永妍,開學學一個月了,連上課聽講都不會,更別說學習了;翟文杰是個特殊的孩子,雖然上過學前班,和沒上的一樣,上課很隨便,說話也不清楚…
4、說設計理念: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數學知識的教學是建立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上,要把數學知識與學生的日常生活實際聯系起來,學生的學習過程是一個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過程。本節課的教學設計,本著充分體現了《課標》的精神,從導入到實踐活動整個環節都與學生的日常生活聯系在一起。而且根據一年級學生好奇、好玩、好動的天性,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讓學生觀察、動手、比較等一系列的活動,創設和諧的學習氛圍,拉近學生與數學的距離,使學生的思維可以得到盡情的跳躍,個性得到盡情的張揚,逐漸感受到數學學科的趣味性、生活性和挑戰性,達到教學的目的。
說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引導學生認識、感受10的過程、初步建立數感;全面認識和掌握10的數數;認、讀數10;比較大小和組成以及10的寫法。
2、能力目標:通過分一分、看一看,提高學生觀察能力和動手操作的能力;增強小組合作交流意識。
3、德育目標:讓學生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學會用學到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說教學重點:全面掌握10的組成。
說教學難點:引導學生根據各種活動的內容和情景,提出問題并利用所學的知識解決問題。
說教學準備:實物投影、計數器、尺子。
說學具準備:小棒、數字卡片
《10的認識》的說課稿 2
一、說課內容
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一年級上冊第59頁到60頁《10的認識》。
二、我對教材的理解
1、教學內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10的認識的編排與前面8、9的認識基本相同,教材先是顯示一幅主題圖供學生數數并抽象出數10,再認識10、10以內數的順序,比較相鄰兩個數的大小,最后學習10的組成和寫數。由于我們采用的計數法是十進制計數法,滿十要向前一位進1,因此10的組成十分重要,它是今后學習20以內進位加法和進一步認識100以內、萬以內及多位數的基礎。
2、教學目標
根據以上分析和新課標的要求,本節課要達到的教學目標如下:
(1)引導學生經歷認識10的過程,初步建立10的數感。
(2)學會10的數數、認數、讀數、寫數、比較大小和組成,對10的數概念獲得全面認識和掌握。
(3)結合數概念的學習,讓學生感受數10與實際生活的密切聯系。
(4)培養學生愛科學、愛祖國的情感。
3、教學重、難點
本課的教學重點:掌握10的組成
教學難點:讓學生能從一組組成想到另一組組成。
4、教具、學具準備
課件,小棒及學具盒,計數器,
三、教法設想
小學低年級學生正處于由具體形象思維向抽象邏輯思維過渡的階段。他們的思維往住還要借助于形象直觀的實物圖象或實踐操作的體驗活動作為認識的基礎,因此本節課教學要為學生提供豐富的感性材料,運用直觀教學法,操作發現法,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參與,準確把握概念內涵。
四、學法滲透
自主探究與合作交流是小學數學新課程標準倡導的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在教學中,讓學生數一數、擺一擺、比一比、分一分等多種形式,讓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活動,引導學生通過自己的學習體驗來學習新知,積極開展本課的教學活動,讓他們真正成為課堂的小主人。
五、說教學程序
根據教材內容和學生認知水平,我設計了如下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故事引入
激發學生的學習愿望和參與動機是引導學生主動學習的前提。這里設計了一個小朋友都喜歡的故事——“猜一猜”引入課堂,接著講故事:“數字媽媽帶0—9這幾個數字到田里收玉米,每個數字寶寶只能夠收和自己數目相同數量的玉米,9收的最多,1垂頭喪氣,而0干脆哭了起來,要小朋友想一想這是為什么?最后“1”和“0”想出了一個辦法來組成一個新的數,這個數同學們知道嗎?這么一問,學生的思維就像被激活了一樣,同學們都異口同聲的說“10”,學生在這一環節中興致盎然,對數學學習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學生積極性高。同時,學生感悟到兩個數字可以組成一個新的數,數和數之間是有聯系的,是可以組合的。然后教師板書課題:10的認識。
(二)自主合作,探索新知
1、數一數
有趣的情境是孩子學習新知的有效平臺,在這一環節中,我就設計到廣場上找10的情境,誰先找到10,10就和誰做好朋友。引導學生認真觀察,讓學生說說畫面中有什么東西的數量可以用“10”來表示,如“畫面上有10只鴿子、10個人……”最后提問學生是怎樣數的,通過數櫻桃,數蘋果體會數法的多樣性。接下來教師提出:數字10就在我們的身邊,請小朋友們仔細的找一找,看看我們周圍的哪些事物的數目是10?引導學生感悟到數與生活的聯系,體會到數學就在身邊,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2、擺一擺,撥一撥
教師引導學生用自己喜歡的學具擺出10,在計數器上撥一撥10,填出尺子上的數字,感受0———10個數的順序,體會序數10與基數10的不同。
3、比較10和9的大小。
我就利用課件出示點子圖的,著重強調9添上1就是10,讓學生比較10與9的大小時,我要求學生說出為什么要填大于號、為什么要填小于號?這樣一來不但可以訓練他們的口頭表達能力,而且也培養了他們的概括能力和有序思維。
4、教學10的組成和分解。
新課標指出:“數學教學是數學活動的教學。”在這一教學過程我努力挖掘數學的“應用性”。學習“10的組成”本課的難點,尤其是讓學生從一組組成想到另一組組成的抽象思維過程。因此,我就設計了“幫助老師分草莓的活動”這一手腦并用的活動來沖破難點。學生邊動手分邊動口說,學生和老師共同整理10的組成。看到一組組成想到另一組組成,最后把10的組成課件出示,學生看著板書很快就發現到:左右兩邊的數合起來都是“10”,而且左邊的數越小,右邊的數就越大,這樣安排,不僅給學生提供了一個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平臺,同時還給學生充分發揮自己潛能的機會,培養了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和發散思維,提升了本節課學習的思維性,達到了知識的內化。為了鞏固學生們對10的組成的學習,我設計了兒歌:湊是歌。使學生在數學活動中成為一個生動活潑的主體。
5、10的書寫
在教學10的書寫時,我先讓學生觀察10和我們前面學過的數有什么不同?讓學生比較得出10是由兩個數組成的,而且左邊的1和右邊的0與我們以前學過的“1”和“0”寫法一樣,然后教師范寫數字“10”,最后讓學生練寫。這樣設計是遵循了兒童的認識規律,因為寫數是一年級學生學習中的難點之一,教師的示范十分重要。尤其是10是由1和0兩個數字符號組成的,跟前面寫的0——9有不同之處。
(三)鞏固練習,強化新知
練習是使學生牢固地掌握知識、形成熟練的技能,技巧發展智力的重要手段,所以我就讓學生完成了書本第60頁“做一做”和第62頁的練習1、2、3。
(四)課堂總結
通過老師的提問:這節課你學會了什么?師生共同總結學習收獲,既能引導學生理順知識,又體現了能力的培養和知識的延伸。
《10的認識》的說課稿 3
一、說教材
1、教材的編排意圖及前后關系:
本節教學活動的編排目的在于讓幼兒認識10以內的序數,使幼兒掌握序數詞。會用“第幾”準確地表示物體在序列中的位置。
本節教學活動反應的是一種關系,這種關系是通過數學活動來傳授給幼兒的。另外本節的教學活動起到了一個承前啟后的作用,它既復習認識了10以內的數,又為以后順利認識和學習10以內的順數、倒數、相鄰數打下一個堅實而良好的基礎。最為重要的是本節課配有直觀教具及相關的練習題促進了幼兒觀察力、注意力、意志力、記憶力等思維能力的提高。
2、教材的教學目標
(1)認識10以內的序數,學習確定物體在序列中的位置。
(2)使幼兒掌握序數詞,會用“第幾”準確地表示物體在序列中的位置。
(3)培養幼兒樂于探索、勤于思考、手腦并用的學習習慣。
3、教學的重點、難點
本節課的重點是明確物體在序列中的位置,難點是確定從哪開始?朝哪個方向?誰是第一。
4、教學中練習內容的安排
教學中安排了四個練習內容:都是以具體的圖形為對象,結合幼兒的經驗特點和認知發展規律鞏固所學的知識。注重幼兒素質啟蒙,個性發展和良好的學習習慣的培養。
二、學情分析
由于幼兒的年齡小,學習目的性不強,自控能力差,隨意性較大,所以在做練習時教師應將所要做的練習按先后順序講解一遍,幫助幼兒聽清題意,再進行操作練習。
三、說教法
1、以引導式教學和提問的方法進行教學,使幼兒順著教師的引導方向去思考,充分調動幼兒的積極性,在教學過程中體現出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應盡量使課堂氣氛活躍起來,教學內容也應生動有趣,以激發幼兒學習的興趣。
2、在教學中面向全體幼兒,但也要注意因材施教,使每位幼兒在原有基礎上發揮最高水平。教師應針對不同能力的幼兒采取不同提問方式,把較簡單的問題留給能力弱的幼兒,把難一點的問題留給能力強的幼兒,使幼兒有信心順著教師引導的方向去思維,培養幼兒良好的思維習慣。
3、在幼兒操作活動中,充分利用幼兒喜歡小動物的.特點,制成各種動物卡通卡片進行操作練習活動。
四、說學法
1、幼兒在參與游戲中領悟數序關系。
2、幼兒在操作實踐中感知數序的變化,體驗不同的方向起始會產生不同的判斷結果。
五、說教學程序
1、課前準備(復習)活動。
這一活動的目的在于復習認識10以內的數,這一活動是通過數學游戲“閃電數字”來完成的。
2、集體活動,這一活動的原則是面向全體幼兒,照顧所有幼兒在生活經驗、智力水平,學習習慣等方面的特點,提出與幼兒年齡層次相適應的有關問題,保證每位幼兒在原有基礎上有所提高。
3、小組活動,這一活動意在通過四組練習,培養幼兒的操作能力,使幼兒鞏固所學的新內容復習舊的知識點,為確保幼兒明確作業要求,達到練習目的,教師先講清作業要求,再引導幼兒操作。
4、活動評價。
這一活動是對幼兒一堂課知識掌握與否的測評過程。教師每小組選1—2名幼兒分析其作業單完成是否正確,讓幼兒明白其正確與錯誤的原因,以便以此為參照自測自己完成作業的情況。
《10的認識》的說課稿 4
說課的內容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第一冊第六單元中的《10的認識》。
一、說教材
1、教材內容分析:
10的認識的編排與前面8、9的認識基本相同,先顯示一幅主題圖供學生數數抽象出數10,再認識10、10以內數的順序,比較相鄰兩個數的大小,最后學習10的組成和寫數。10的組成十分重要,它是今后學習20以內進位加法和進一步認識100以內、萬以內以及多位數的基礎。
2、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經歷認識10的過程,初步建立10的數感。
(2)學會10的數數、認數、讀數、寫數、比較大小和組成,對10的數概念獲得全面認識和掌握。
(3)引導學生感受數10與實際生活的密切聯系,培養熱愛祖國、熱愛集體的情感。
3、教學重點:
掌握10的數概念和10的組成,體驗數學在身邊。
4、教學難點:
熟練掌握10的組成。
5、教具、學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學具袋
二、說教法
1、從學生熟悉的生活創設情境,多媒體直觀演示,讓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認識10,建立數感。
2、根據學生心理發展和認識規律,本課的教學從直觀到數學抽象,從生活到數學,再從數學回到生活,使學生感受數的意義,體會數的作用。
三、說學法
注意為學生提供積極思考與合作交流的空間,讓學生在觀察、操作、推理、交流中,體驗知識的形成過程,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意識和能力。
四、說教學程序
整節課以小朋友們為國慶節學校所舉辦的活動而積極準備為主線,貫穿始終。通過多媒體形、聲、色、動的功能,吸引并引導孩子們在教學情境中,自己去思考、去發現、去探究、去解決問題,體驗數學的.魅力。同時增進對祖國,對集體的熱愛。
(一)創設情境,引出“10”
國慶節即將來臨,學校為慶祝祖國的生日要舉辦放飛和平鴿的儀式。一3班的老師和同學正在為活動而做準備,一起去看看!——出示主題圖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所創設的情境,引發學生好奇心,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參與興趣。)
(二)觀察、操作,認識“10”
1、引導觀察從主題圖發現了什么?并交流自己數數的結果。初步認識10。
2、多媒體情境:吳瑾同學為學校準備了一大堆氣球,數數,是幾個?怎么數的?
揭示課題:10的認識
3、動手操作,從學具袋中取出10根小棒。
4、聯系生活,找找有關10的事物。
(新課程倡導:在教學中,引導學生聯系身邊,由具體有趣的事物,通過觀察、操作、解決問題等豐富的活動,感受數的意義,體會用數表示事物和數在交流中的作用,初步建立數感。這個環節,通過數一數,知道10可以表示物體的個數,學生經歷了由物抽象到數的過程。找找身邊的“10”,給每個學生展開了豐富的活動平臺,學生在充分的活動中,可以舉出許許多多有關10的例子,感悟數與生活的聯系,體會到數學就在身邊,就在生活中。)
(三)演示、思考,學習10以內的順序和相鄰兩個數的比較
1、多媒體情境:小朋友們已經為學校的布置折了9朵花,這時陳麗同學又折了一朵,現在有幾朵呢?(思考領會,9添上1是10)
2、多媒體情境:禮儀小天使排隊(結合練習九第1題)
小天使們按號碼排隊,可其中的幾名隊員找不到自己的位置,請你幫幫他們!
(為了幫助他人,學生積極開動腦筋,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配合多媒體的演示,體驗成功的喜悅。從中掌握了1—10的順序。)
3、多媒體情境:學校演播廳里正在準備試播,一起倒計時。(結合練習九第2題,倒數10—1)
4、多媒體情境:郭名負責清點樂器隊的人數,可發現打鼓隊和敲鑼隊中的一隊人數給少了,是哪隊人數少了?(合作探究,得出9〈10,10〉9)
(生動情境的營造,引起學生的新鮮感和親和感,在交流、暗示、移情等心理作用下,注入熱情,積極參與學習活動。在解決情境問題過程中,掌握知識,形成能力,也溝通了現實生活與數學學習的橋梁。)
(四)學習遷移,掌握10的組成
1、多媒體情境:林可看大家準備得很辛苦,便從家里帶了10瓶飲料要個伙伴們喝,可是一個袋子裝不完,想分為兩個袋子裝,她可能會怎樣裝呢?
2、用學具代替飲料,親自動手擺一擺。并說一說你是怎么分的?
3、匯報不同的分法。(結合匯報情況,多媒體演示10的組成)
4、同桌交流:用什么方法記住10的組成?
5、游戲:師生互動老師說一個數,學生說一個數,兩個數組成10。
生生互動說數并出手指,兩個同學出的手指合起來是10。
(從創設情境,學生動手操作,同桌交流,都體現了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這是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模式改革的方向。允許學生用自己已有的數的分成經驗,用不同的方法去學習,使不同的學生在學習上得到不同的發展,體現了因材施教的過程。并在游戲中化抽象為具體,化枯燥為愉悅,實現學生在輕松快樂的氛圍中深化感知。)
(五)學寫“10”
先讓學生觀察后說說10的書寫,后由老師講解示范,生練習在田字格寫10。
(六)兒歌固新知
“一九一九好朋友,二八二八手拉手,三七三七真親密,四xx六一起走,五五湊成一雙手。”
(邊做拍手游戲邊念兒歌,活動充滿情趣,學生在趣中悟,樂中學。)
《10的認識》的說課稿 5
一、教材分析
1、本教學內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10的認識”是在學習1——9的認識和加減法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先顯示一幅主題圖代學生數數并抽象出數10,再認識10、10以內數的順序,比較相鄰兩個數的大小,最后認識10的組成和寫出數。
這部分內容在編排上與8、9的認識主要有兩點不相同:
一是沒有安排10的序數意義,這主要是考慮到學生對自然數的序數意義已比較熟悉了,沒有像前面那樣具體介紹。
二是將10的組成提前到寫數前面,而將寫10安排在認識數的最,這樣安排既有利于在教學中利用10以內數的順序和大小比較去更好地突出10的組成,同時也有利于學生集中練習10的書寫。
2、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經歷認識10的過程,初步建立10的.數感。
(2)學會10的數數、認數、讀數、寫數、比較大小和組成,對10的數概念獲得全面認識和掌握。
(3)結合數概念的學習,感受熱愛自然、保護環境和愛科學的教育。
(4)引導學生感受數10與實際生活的密切聯系。
3、教學重難點、關鍵。
重點:認識數字10
難點:區別10基數、序數的含義。
關鍵:通過看圖,說力,操作認識數字10。
二、教法學法
作為剛進校不久的一年級學生,他的思維過程都是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要思維特點。因此,根據直觀性和抽象性相結合的原則。教學時,教師引入主題圖,再通過學生觀察圖、說圖、數點子圖、抽象出數字10,并通過擺事實花朵加深學生對10的認識,最后通過教師演示計數器,讓學生觀察直尺圖,點子圖以及擺小棒讓學生了解10的數序,比較大小。學生基數和序數的含義。教學中,通過學生觀察,說、操作達到讓學生自主參與,主動探究新知,分工合作的目的,真正做到生生互動,師生互動,把教師始終放在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的位置,教學方法注重運用引導法、觀察法、操作。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真正成為數學學習的主人。
教學中需準備的教具有主題圖、計數器、花朵、點子圖、直尺圖、小棒等。
三、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教師談話:前面我們學習了1—9的數,不僅能夠正確數出1—9,還能讀、寫這些數,知道它們的大小和組成。那么比9大的數大家認識嗎?今天我們就來認識10。
二學習新知識
1、學習數數和認數
出示64頁上10的主題圖,并引導學生仔細觀察畫面。
教師:圖上畫了些什么?請同學們數一數。
學生數數,并交流自己數的結果。
讓學生從不同的起點再數畫面上的人數和鴿子的只數,數后交流。
讓學生試著兩個兩個地數,看結果是多少。
讓學生觀察64頁上的點子圖,并數出圖上小圓點的個數。
隨著學生報結果的過程教師在黑板上板書:10,并引導學生讀這個數。
學生擺學具:在桌面上擺出10朵花。
2、學習10以內是順序和相鄰兩個數的大小比較
教師在計數器上撥珠:先撥9顆珠子,再撥1顆,重點讓學生感受撥9顆以后再撥1顆就是10顆的撥珠過程。
引導學生在直尺上認識數。
引導學生比較9和10的大小。
三達標訓練
做練習九的1、3題。
第1題先由學生在數軸上的方框里獨立填數,然后交流自己填數時的“想”的過程,進一步鞏固10以內數的順序。
第3題先由學生獨立在表格里填10的組成,然后城完整地說一說10的組成。
四、課堂小結
1、學生對本課時的學習內容進行回憶、小結。
2、學生說說自己本課時學習的主要收獲和存在的問題。
《10的認識》的說課稿 6
一、創設情境。
1、復習。
復習學過的0—9幾個數。
2、教師講故事。
通過教師講故事,引出9認為它最大,就驕傲自滿了。讓學生想辦法對,用所學過的數字,看看能不能拼成一個比9大的數。
二、學習新課。
1、出示掛圖。
(教師引導學生觀察掛圖,并說說從中發現什么。)
2、指名學生利用掛圖數數。
3、引導學生理解圖中的9個學生和1個老師共是10人。
4、利用現場人數進行教學。
(首排8人,再加上2人,就等于10人)
5、利用學生的雙手進行教學。
6、利用尺子進行教學
(小黑板出示尺子)
7、教學書寫10。
(1)教師書寫10示范。
(2)完成課本第65頁的寫字練習。
(3)寫給同桌看,互相欣賞。
三、課堂練習。
1、把10枝鉛筆任意的分成兩份。(指名學生回答如何分)
2、玩游戲。
(1)教師說一個數字,學生應對一個數字,使兩個數字的和是10。
(2)教師先拍手,學生拍的次數與教師的次數和是10。
3、完成課本第65頁的“做一做”。
指名板演,集體訂正。
4、完成課本第65頁1—3題。
指名板演,教師抽出個別做得不太好的來講解。
四、課堂小結。
學習了什么?這節課快樂嗎?
板書設計
10的認識
評課:
對本節課的一些看法:
本節課的教學內容是認識10,就一個10,應該說內容是比較單調、枯燥無味的,但是在通過精心設計,課堂氣氛很高,教學效果較好,學生都能很好地掌握對10的認識、和10的組成及10以內的數字結構。
本節課的亮點。
一、教材處理得比較好
通過精心設計教學活動,使枯燥無味的課堂,變得生動、有趣,學生積極參與到學習中去。從復習到新授到練習都過渡得自然,在新授部分,教師通過觀察掛圖、現場人數、自己的雙手等活動進行教學10的認識,讓學生通過直觀感受,切身認識10;在練習部分,教師也設計了多種練習形式,有分鉛筆,有玩游戲等練習,練習的多樣性,能使學生從不同方面,理解、認識新學的內容,有利于教學目標的達成。
二、評價處理得好。
評價有自評、互評、教師評。在這節課的評價中,教師發揮了評價的功能,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使課堂氣氛不斷上升,學生參與度較高。如在學生答對題時,給予掌聲鼓勵;在學生表現得不錯的時,教師很自然地豎起拇指給予表揚鼓勵或是獎勵小紅花;在一些地方,如學生書寫10時,寫得不是很好,教師不是一口否認,而是挑個好看點給予表揚,再要求學生回去要認真練習寫“10”。我認為這些評價是非常恰當、合理的。不像一些課堂整節課的評價很少,或是只要學生答對一個問題,就全班同學鼓掌齊說:你真棒或你真厲害。這樣浪費時間不說,還會弄得物極必反。
三、數字故事導入,促使教學效果的提升。
教師利用小學生比較喜歡聽故事這一特點,在兩部分使用了編故事進行教學或練習,我認為,這樣更容易集中學生的注意力,促使學生學習效果的提升。同時教師還通過故事內容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9自以為是,覺得自己很大很大,看不起別人這種驕傲自滿的不良習慣。
四、教師的自身素質較好,具有自己的教學風格。
教師的素質包括:語言、板書、演示、智慧、評價等。我認為在這節課中,教師的良好素質在于他的語言、智慧、評價等這幾個方面。整節課教師的語言生動,富有激情,可謂跌宕起伏,很容易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評價做得也很到位。教師的組織能力也較高,從整節課的開始到結束,教師都能自然應對,不管是學生答對還是答錯,教師都能做出恰當的處理,在分組齊讀10的組成時,教師不斷地豎起拇指,表揚這組好點,那組好點,形成組與組之間的比較,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特別是最后齊讀10可以分成5和5,教師的一個手勢,更是把課堂推上了一個新的高潮,充分體現出了教師具有較高素質。更像一位臺上的表演家。
值得注意的一些地方
一、游戲練習形式雖好,但是要注意練習的秩序,教師只有把握住課堂的秩序,才能使游戲練習為課堂教學服務,充分發揮出練習的鞏固作用。如教師拍幾次鼓,學生就應對拍幾次才能和老師的湊成10,在中過程中,全班同學應對,出現混亂的'現象。
二、在練習10的組成時,教師要求學生用自己手中的彩色筆分成兩個數組成10,在這環節中,我認為,當學生分完了,教師可讓學生說說自己的分法,多讓學生展示展示自己的成果,肯定的學生的成果,讓學生享受的勞有所獲的感覺。這樣學生更會自愿地參與到學習中去。
三、在課的最后,教師可為今后的學習更大的數留下伏筆。如:今天我們學習了10,那么同學說說還會不會有比10大的數呢?——今后我們將繼續學習這些內容。
《10的認識》的說課稿 7
一、 學目的:
6—10的認識是兒童已經認識了0—5之后教學的,是建立在0—5認識的基礎上的,教材安了排了5個例題,編排的目的是先感受再感知、認識、掌握、應用6—10。在對6—10有一定的了解后復習1—10的認識,根椐教材的特點和學生的年齡特征,我把本課的教學目標設為如下:
1、知識目標:在知識目標方面主要讓學生認識6—10,認識幾和第幾。
2、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本課學生的看、說、擺、議等活動,使學生能正確書寫、體會6—10,能應用6—10到生活中去,解決一定的生活問題。
3、情感、態度、價值觀:通過學生學習6—10,使學生體會學是為了能用天生活中去,在用中又能學習。
二、 學重點、難點:
本課的主要教學目的就是先讓學生認識、書寫6—10,知道幾和第幾,能說出10以內數的組成。縱觀這幾個目的,我們不難發現,6—10的認識、書寫已在幼兒園學過,但我們農村學校學生難寫好,讀好。數的組成和基數、序數,對學生來難以理解,因此,我把本課的重點設為:能正確讀寫6—10各數,難點:基數、序數的理解。
三、 教法、學法設想
本課最大的特點就是貼近學生生活,在生活中學,學以致用。輔助各各手段完成教學目的,因此,我在教學中采用電教手法為學生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主要采用以下幾種教法:
(1)講解法。
(2)演示法。
(3)引導法。
(4)談話法。
學法:動手擺、動嘴說、動手寫、劃、比、分。
四、 教學過程:
根椐本課的教學內容,結合學生年齡特點,我設計以下幾個教學過程:
(一)、活動游戲,引入課題。
首先讓兒童感到隨著計數的需要,5以內的數是遠遠不夠用的,這就需要用到更多、更大的數。
(二)、動口數數,感知新知。
《6—10的認識》對學生來說已有一定的基礎,學生已能認識6—10各數,因此,引導用原來學過的來解決生活問題,這是學習知識的有效途徑,因此,先引導教學例1、例25,在教學例1、例2時,重點指導學生數物體,數數,用數表示物體的個數。說個數。學習和實踐相結合。
(三)、動手操作,學習新知
通過上面的數,用6—10各數,學生從6—10各數有了一個感性認識為學生寫打下了一定基礎,寫是學生對各數的形象記憶,教學例3時,重點指導在“田”字格里規范書寫,并指導只占“田字格”半格,10占全格,這為認識一位數和兩位數打下基礎。
(四)、鞏固活動,應用新知。在這個環節中,主要是讓同學互相說數,互相找數的相應物體。互相說數,互相寫數。
五、板書設計:(略)
《10的認識》的說課稿 8
課題:1―5的認識及書寫
課時數8
第1課時
總課時數7
教學目標:
1、會讀、會認、會寫1―――5以內的各數,并注意書寫的工整,
2、能用1―――5以內的'各數來表述日常生活中事物的數量,初步建立數感,并能進行交流。
3、會用5以內各數表示物體的個數。
教學重難點:
會寫1―――5各數,初步建立數感。
教學準備:教學掛圖,小黑板,1――5的數字卡片,5根小棒。
教學程序:
一、導入
出示教學掛畫:問:你認為這幅圖是什么意思?畫的是什么?你從這幅圖中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二、主動探索:認識1―5各數
(一)認真觀察,主動學習
1、認識1
(1)問:你看到圖中有哪些物體是用1表示的?(學生隨意回答)
師:凡是象這樣:1個小男孩、1個手風琴等都可以用數字1表示。
(2)你還可以說出哪些物體可以用數字1表示的?
(3)請你拿出1根小棒
2、認識2(教學方法同上)
3、認識3
(1)問:圖中有哪些物體是用3表示的,請你說一說。師:象這樣的,就可以用數字3表示。
(2)你還可以說出哪些物體可以用數字3表示的?
(3)請你拿出3根小棒然后想一想,用3根小棒可以擺成一個什么圖形?請你擺一擺。師生活動教學手記教學程序師生
4、認識4、5
(教學方法同上)
(二)出、示計數器
先拔一顆珠,問:你認為可以用數字幾表示?(學生回答,教師板書:1)如果再增加一顆珠,又可以用數字幾表示?板書:2如果再增加一顆珠,又可以用數字幾表示?板書:3如果再增加一顆珠,又可以用數字幾表示?板書:4如果再增加一顆珠,又可以用數字幾表示?板書:5板書:1、2、3、4、5(全班齊讀:正、反讀)問:3的前面是幾?后面呢?與2相鄰的兩個數是幾?與4相鄰的兩個數是幾?
(三)教、師說,學生操作
1、請你伸出4個手指頭
2、請你畫出3個三角形
3、請你拿出5個圓片。
《10的認識》的說課稿 9
一、說教材
(一)教學內容
《6—10的認識》是西師版一年級上冊24頁—27頁的內容。是兒童已經認識0—5之后進行的,是一次數的擴展。本節內容著重解決三個問題:
一是創設情景,讓學生會擺、數、認、比、劃、讀、寫6—10之間的各數,重點是10的認、讀、寫,會用6—10之間的各數表示日常生活中物體的個數,并能在同學之間進行交流;
二是讓兒童結合情景,運用已有的生活經驗感悟出數不僅可以表示數量,還可以表示物體的順序、位置;
三是通過學習6—10的認識,培養學生的數感。
對《6—10的認識》教材安排了5個例題和一個課堂活動,例1是數一數,說一說,是讓兒童整體地感受6—10各數,例2是“擺、數、認”6—10各數,例3是“比、劃、讀、寫”6—10各數,逐步推進對6—10各數的認識。例4是認識幾和第幾。例5是結合直尺圖完整地認識10以內的數。課堂活動有5個練習題,第1題是鞏固6—10的認識,第2、4、5題是從基數與序數兩個方面鞏固10以內數的認識,突出幾和第幾。第3題是10以內數的組成,這樣安排有利于兒童牢固掌握教學內容。
(二)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學生通過擺、數、比、劃、讀、寫等活動達到能準確認識、讀寫6—10之間的各數,會用第幾表示物體的順序和位置,并能在同學之間進行交流自己的思維過程與結果。
2、過程與方法:教師創設教學情景,幫助學生從日常生活中發現、整理,選擇有用的信息進行思考,提出簡單的數學問題。
3、情感與態度:通過形象直觀,生動有趣的教學活動,讓兒童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感受學習數學的樂趣,獲得良好的學習體驗,在教師的鼓勵與幫助下,對身邊與數學有關的問題有好奇心,能積極參與生動、直觀的數學活動。
理念:根據《課程標準》教學目標確定的要求,確定三維目標。
(三)重點:掌握6—10各數的認、讀、寫,會用10以內的數表示日常生活中物體的個數。
(四)難點:了解基數和序數,會用第幾表示物體的順序。
二、說教法
1、情景教學法。數學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之上,在這種特定的情境中學習,能激發學生興趣,激活學生思維。
2、示范教學法,兒童的摩仿能力較強,教學中設計教師示范,會大大提高教學效果。在示范教學中,形成師生互動的、寬松的、平等的、民主的學習氛圍,學生手、腦、口、耳、眼齊用,主動參與,積極探索,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學理念。
三、說學法
1、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有效的數學活動不能單純地進行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究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因此,教師要創設現實的、有意義的、富有挑戰性的情境,使學生運用已有的知識經驗,通過動手實踐、自主探究、親身體驗等活動,發現新知,構建新知,掌握新知。
2、動手操作,觀察思考。《數學課程標準》指出:“由于學生所處的文化環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維方式的不同,學生的數學學習活動應當是一個生動活潑的、主動的和富有個性的過程。”因此,在學習中,學生通過擺一擺、畫一畫、圈一圈、比一比、想一想等活動,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3、學以致用,鞏固練習。在學完新的知識以后,及時引導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一些實際問題(即課堂活動),不僅使學生鞏固了所學知識,而且使學生進一步感受到了數學與生活密不可分的關系,增強了學習數學的興趣和信心。
四、說教學程序
第一課時
(一)創設情境,學習新知
1、教學例1
(1)師生談話引出教學情境。課件出示我校高年級大哥哥、大姐姐,參加“綠色小天使”活動勞動的一幅畫面。
師:你能用一個數字說一句話表示圖上的一部分內容嗎?
生:(說話)
師:你能按6—10的數字順序把畫面中的人、事、物說一遍嗎?。
生:(說話),教師相機鼓勵,板書6、7、8、9、10
意圖:教師創設學生身邊的生活情境,“綠色小天使”活動是我校的一個特色活動,學生非常熟悉,這樣就把抽象的數學知識具體化,生活化,密切聯系生活實際,把數學融入生活;再按數字說話,讓學生學會從不同方面看待同一事物,又蘊涵了數字大小的.順序。
2、教學例2
(1)教師指著黑板上的數字“6”說:如果我們要用磁性小圓片(師手上出示磁性小圓片)來表示“6”,你準備用幾個?
(6—10的認識)說課講稿,標簽:一年級數學說課稿,小學數學說課稿,生:(6個)。
教師抽生把6個磁性小圓片擺放在數字“6”的下方,并相機表揚,教師繼續指著“7、8、9、10”說,你還可以用小圓片表示這幾個數嗎?
生(答)。
師:你準備擺幾?抽生擺,其他學生為上講臺擺的學生加油。
(2)教師指著圓片問:6個圓片用幾表示?生答;師帶領學生用數空的方式寫“6”,用同樣的方式教學后面的“7、8、9、10”。
意圖:設計學生喜歡的活動,讓學生動手操作,物體和數字有機結合,使學生在不知不覺中獲得了知識,培養了數感。
3、教學例3(教師談話)
(1)師:小朋友真能干,現在我們一起來做個游戲,好嗎?(生答)。請小朋友伸出你們的兩雙小手,用手指表示我們今天學的“6、7、8、9、10”各數,教師示范學生跟著學,然后設計兩個課堂活動加以鞏固。
集體活動:教師說,學生比。
分組活動:同桌的兩位同學為一組,一人說數字,另一人比手勢,比完了之后相互交換。
(2)課件出示例3的方格紙和“田”字格,指導學生看書,會用涂“小方格”的方法表示6—10各數,指導學生在田字格內正確書寫6—10各數(課件示范,重點是“10”的寫法,學生邊看邊讀邊數空),強調每個數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然后讓學生在書上邊寫邊讀“6—10”各數,教師巡視指導。
意圖:設計游戲活動,自主探究,數形結合,讓學生把數和形有機聯系起來,牢固掌握6—10的認識
(二)鞏固深化,運用新知
1、完成課堂活動第1題,學生獨立完成,教師巡視指導,學生相互交流,集體訂正。
2、完成課堂活動第2題。在做第2題之前,可組織學生集體數數1—10,也可用開火車的形式數1—10,為完成該題作好充分的準備。然后讓學生獨立完成,集體訂正。
意圖:鞏固運用所學知識,解決數學問題
(三)課堂總結,課后延伸
師:今天同學們學得都很認真,學到了很多很多知識,回家后和爸爸媽媽交流比賽6—10可以表示什么,看誰說得多,說得好,明天來告訴老師好嗎?
意圖:(1、鞏固延伸課堂所學知識,促進學生牢固掌握;2、教育的民主化講求平等,家庭教育的民主能使學生在平等、寬容、尊重的氛圍中發展,有利于養成學生積極的學習態度和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
《10的認識》的說課稿 10
說教學目標
1、認識序數,學習確定物體在序列中的位置。
2、掌握序數詞,會用第幾準確的表示物體在序列中的位置。
3、培養幼兒的觀察力和判斷力。
說教學重點
引導幼兒認識序數,知道物體在序列中的位置。
說教學難點
引導幼兒會用第幾準確的表示物體在序列中的位置。
說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房子圖一張,花朵若干。
說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我們教室來了一位小動物朋友,你們看看它是誰?
2、(播放多媒體課件)大家好,我是森林里的郵遞員小熊,今天我想請小朋友們幫個忙,給森林里的小動物們送信。
3、(播放多媒體課件)提問:
(1)小熊有幾封信?
(2)它想把信送給那些小動物?
二、小動物們搬新家了,它們住在一幢新樓房里,(播放多媒體課件)引導幼兒認識樓房結構。
提問:
(1)這是一幢幾層的`樓房?從下往上數,這是第幾層?(第一層)第一層的上面是第幾層?(第二層)最上面一層是第幾層?
(2)每一層有幾間房子?從左往右依次為第幾間,第幾間……?
三、找一找小動物的家。
1、(播放多媒體課件)新樓房里都住了那些小動物?(小鴨,小豬,小兔,老虎,烏龜,熊貓……)
2、引導幼兒學會用序數詞來準確說出小動物住在第幾層?第幾間房子?
四、給小動物送信。
1、請幼兒準確說出小熊要依次把信送給住在第幾層第幾間房子的小動物?
2、(播放多媒體課件)演示送信過程。
3、檢查信送對了沒有。提問:讓我們看看,住在第幾層第幾間房子的小動物沒有收到信?
五、游戲:送花。
1、出示房子圖,給每名幼兒發一朵花,請幼兒按花上的標記把花送到相應的房子里。
2、檢查核對花送對了沒有。
【《10的認識》的說課稿】相關文章:
《10的認識》說課稿04-01
10的認識說課稿07-22
《10的認識》說課稿12-23
10的認識說課稿08-09
《10的認識》說課稿10篇12-23
《10的認識》優秀說課稿05-31
《認識面積》說課稿(精選10篇)03-18
0的認識說課稿(精選10篇)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