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認識平面圖形》優秀說課稿(精選6篇)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就有可能用到說課稿,說課稿有助于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說課稿應該怎么寫才好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認識平面圖形》優秀說課稿,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認識平面圖形》優秀說課稿 1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評委老師:
大家好,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認識平面圖形》。首先,我談一下對本課教材的理解。
一、說教材
“認識平面圖形”是人教版數學課程標準小學數學一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的第二課時。它是在前面己經學習了《認識立體圖形》(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也是進一步學習平面圖形的基礎。因此,學好這部分內容是非常重要的。
數學課程標準在第一學段的具體目標中指出:使學生能辨認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等簡單圖形,通過觀察、操作,能用自己的語言描述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根據本節課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依據課程標準和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我確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⑴知識目標:使學生認識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體會“面在體上”;體會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在生活中的普遍存在。
⑵能力目標:通過操作、觀察、比較等活動培養學生抽象、概括、實踐能力,發展空間觀念。培養學生的合作探究和創新意識。
⑶情感目標:滲透審美情趣的教育。
教學重點:認識四種平面圖形,了解平面圖形在生活中的運用。
教學難點:體驗面和體的不同。
二、說教法
一年級的學生愛玩、好動、好奇心強,但注意的穩定性和持久性較差,根據這一特點,我采用愉快式教學方法,創設情境,設計色彩鮮艷的課件,讓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學習數學。在教學中,我還創設有意義的問題情境和數學活動,使學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認識平面圖形。
三、說學法
為了更好地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在整個教學過程中,通過讓學生看一看、想一想、摸一摸、找一找、說一說等多種形式,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參與學習,把孩子的興趣點,大腦風暴點錯落有致的結合起來,以達到最佳的學習效果。
四、教學程序設計
㈠創設情景,導入新課
教師:我們的好朋友淘淘要帶我們去一座美麗的城堡,(課件出示由立體圖形拼成的城堡)在這座城堡里,你都看到了哪些物體呢?(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除里這些立體圖形以外,還有很多很多其他的圖形,想不想去認識一下?(課件出示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讓學生嘗試著說說這些圖形的名字。引出本課所要學習的內容:今天我們就來認識這些有趣的'圖形。板書課題:認識圖形
【這樣的設計一方面復習了前面學習的立體圖形,另一方面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體會到了知識的連貫性。】
㈡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1、感知“面”在“體”上。
(1)觀察操作:學生拿出提前準備好的學具(長方體、正方體、圓柱體和三棱柱),親自動手實踐,看一看、摸一摸,說一說。
(2)匯報交流:你在什么物體上找到了什么樣的圖形?摸一摸自己找的圖形的面,有什么感覺?引導說出“面“的特點是平。所以這些圖形都叫做“平面圖形”。
(3)引導發現:課件演示“面”從“體”分離的過程。
【這樣設計的目的是:使學生通過觀察,發現這些平面圖形的“家”都在立體圖形上。初步感知面在體上。】
《認識平面圖形》優秀說課稿 2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平面圖形的拼組》,它是人教版小學數學一年級下冊第三單元圖形拼組中的第一課時《平面圖形的拼組》。屬于空間與圖形領域的知識。
一、教材分析
《平面圖形的拼組》是在上一學期學習了《認識物體和圖形》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通過上學期的學習,學生己經能夠辨認和區分所學的平面圖形(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圓)了,本次學習是要通過擺、拼、剪等操作活動,讓學生體會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圓的一些特征,并感知平面圖形間的一些關系。
二、學情分析
本節的教學內容在上學期己有涉及,并且與學生的生活實際聯系緊密隨處可見。學生有比較好的經驗積累和知識儲備,但在做拼組時,學生可能會出現一定的思維局限性,不能大膽的用多個材料多種方法進行拼組,教師要適當引導和示范,激發學生的思維。
三、教學目標及確定依據
根據《課標》中提出的義務教育階段的總目標,及第一學段空間與圖形領域的具體目標,結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和發展需要,我擬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通過動手操作,使學生體會所學平面圖形的特征,并能用自己的語言描述長方形、正方形邊的特征。使學生初步感知所學圖形之間的關系。
能力目標:通過觀察、操作活動培養學生動手實踐的能力,和合作探究與創新的意識。
情感目標:通過圖形拼組,使學生獲得美的感受,從中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
四、教學重難點及確定依據
由于一年級兒童的思維以具體形象為主,再加上一年級兒童以自我為中心,合作意識差。所以,我確定了本節課的教學重難點是:
(1)通過動手操作,使學生體會所學平面圖形的特征,并能用自己的語言描述長方形、正方形邊的特征。
(2)通過小組合作、交流,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
教學難點
通過觀察操作,使學生初步感知平面圖形之間的關系。
五、教學設想
在教學《平面圖形的拼組》這一課中,我結合《課標》中的教育理念,透析教材,把教學劃分為三個部分,一是通過觀察、操作,體會長方形和正方形邊的特征。二是通過”擺一擺“活動,使學生初步體會平面圖形間的關系,發現圖形中由簡單到復雜的變化及聯系,三是“做風車”的活動,目的是讓學生既體會平面圖形的特征又看到它們之間的關系,從而學習用變化的觀點看待事物,感受圖形美。
六、教學流程
新的課程標準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并努力為學生提供充分的從事數學活動和交流的機會,促使學生在自主探究的過程中真正理解、掌握知識、技能和方法,同時獲得廣泛的數學經驗。遵循這一理念,我設計了情境激趣、舊知導入——預習匯報、構建新知——夯實基礎發展技能的三個板塊:
第一板塊:情境激趣、舊知導入
新課伊始,我是這樣設計的:同學們,今天班里來了一位小客人,讓我們用掌聲把它請進來!在掌聲中出示米老鼠圖片,米老鼠又建了一座新房子,邀請同學們去參觀,你們高興嗎?這時出示房子圖片。接著,讓學生觀察說出房子是由哪些平面圖形組成的?情境的導入很快抓住學生的眼球,激發了學生的學習欲望。既復習了舊知,又讓學生初步體會到平面圖形可以拼組成其他圖形。
第二板塊:預習匯報構建新知
學生自主學習是課程改革的主旋律,提高課堂時效性是完成教學目標的保障,課前預習不僅給學生提供了更廣闊的自主操作空間和探究空間,同時更為優化課堂教學的實效性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基于以上理念,本節課我采用了課前預習,課上匯報鞏固的形式,完成教材中的三個活動:
活動一:探索正方形和長方形特征
學生對長方形、正方形和三角形的認識不是一無所知的,只是他們的認知只停留在感性層面,在這里,我充分利用學生原有經驗,讓學生在課前的預習中自主探索:“正方形和長方形的邊有什么特征?匯報時重點讓學生說清“用什么方法,知道長方形或正方形邊的什么特點””學生主要通過量一量、折一折的方法在原有認知的基礎上進行自主建構,知道了長方形、正方形邊的特點。同時,我又通過課件演示長方形對邊相等,正方形四條邊都相等,使學生將感性認識提升為理性認識。
活動二:拼組圖形
學生通過預習數學書27頁例2,對幾個相同的平面圖形可以拼成一個更大的平面圖形有了初步的認識。課上我又讓學生動手操作利用課件匯報,鞏固學生的認識。同時我為學生提供充分的圖形,要求學生獨立嘗試進行拼組,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并通過作品展示、與同伴交流,由學生自己講解“用了幾個什么平面圖形拼成了一個什么圖形”。學生有了充分自我比較和與他人比較的機會,也就有了更充分的`體驗和感悟,通過對比不同的拼組方法,使學生初步體會到平面圖形的關系,有效的突破了重難點。
活動三:做風車
“做風車”這一活動,關鍵是要讓學生在活動中獲得思維的提升,否則就成了手工課。所以課堂中,我把重點放在討論“風車制作的過程中你發現了什么圖形,圖形是如何轉化的?”這一問題上,學生通過小組合作交流、匯報。我又通過課件演示讓學生既體會了平面圖形的特征又看到了它們之間的關系。如把長方形折成正方形紙是利用了正方形四邊相等的特征,把正方形紙剪成三角形時,看到三角形和正方形的關系,轉動風車時,又看到風車所轉動的路徑是一個圓。
第三板塊:夯實基礎發展技能
檢測是實施課堂優化教學的重要手段。因此,本節課的第三板塊我設計了課堂目標檢測,檢測中以闖關形式設計了五個活動:即第一關:快樂填一填。第二關:動手剪一剪。第三關:用心拼一拼。第四關:仔細數一數。第五關:神奇拼一拼。
檢測中前三關,重抓基礎知識的落實,后兩關注重學生技能的培養,以及用數學的能力,符合低年級兒童年齡特點,我充分利用了學生爭強好勝,樂于競爭的心理,以爭奪智慧星的小組合作賽形式進行檢測。既提升了學生自主強化知識的興趣,又培養了學生集體主義觀念。
以上是我對《平面圖形的拼組》一課設計理念的剖析與闡述,當然,教學是一門缺憾的藝術。所以,不足之處還請各位前輩提出寶貴意見!謝謝大家!
《認識平面圖形》優秀說課稿 3
一、說教材
“平面圖形的面積”是北師大版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數學第十二冊總復習中的內容。旨在讓學生通過復習明確平面圖形面積的意義,掌握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邊形、梯形、圓等基本平面圖形的面積計算公式及其推導過程,進行熟練應用,同時構建知識網絡,形成知識體系。這對于學生系統地掌握小學階段的平面幾何知識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也是學生進一步學習其它平面幾何知識與立體幾何知識的基礎。
教學目的:
1、引導學生回憶、整理平面圖形的面積的意義及其公式的推導過程,并能熟練地應用公式進行計算。
2、通過知識在實際生活中的運用,體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培養學生懂得數學來源于生活,又運用于生活的數學意識。
3、滲透“事物之間是相互聯系的”等辨證唯物主義觀點,引導學生探尋知識的相互聯系,形成初步的“轉化”意識,構建知識網絡,從而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并從中學會整理知識,學會學習方法。
4、通過小組學習活動,讓學生在討論、交流中參與學習活動,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學習能力。
教學重點:真正完善知識結構,正確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難點:理解平面圖形面積計算公式之間的內在聯系。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六個平面圖形紙片
二、教學對象分析
本課的復習對象是六年級學生。雖然,這一階段的學生的思維能力仍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但其抽象邏輯思維能力己獲得了一定的發展。他們己經具備了主動學習,自學思考的能力。對于老師提出的學習任務,他們有主動回憶,主動復習的內驅力,他們能根據具體要求有序地展開思考、討論,獲得豐富的知識在現。可以說,他們有能力去將尚不清晰的相關知識加以整理,內化整合,形成體系。
三、教學策略及教學設計
一堂課的好壞,教學設計是基礎,教學設計將給教師的教學提供一個具有可操作性的教學活動實施方案。而“平面圖形的面積的'整理與復習”內容多而復雜,教學中如何既使學生的數學知識得到復習和鞏固又使學生的數學能力得到培養和訓練,本課中我做了以下的設計:
1、創設情境,引發情感。
蘇霍姆林斯基說:“沒有改變歡欣鼓舞的心情,學習就會成為學生學習的沉重負擔。”因此,在本課開始,我創設了運動場的情境,讓學生在美的感受中來發現體會數學知識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自然引出本課所要復習的內容:平面圖形的周長和面積,這樣抓住了學生學習的興奮點,大大激活了學生己有的知識積淀,實習生以良好的心理態勢進入后繼的梳理復習。
2、在點撥中梳理。
梳理知識是復習課中很重要的一環。讓學生在老師點撥下自己整理,及時反饋,從而理清知識間的脈絡,及時查漏補缺,找準平面圖形面積的意義、計算公式,有助于學生更好地形成清晰的知識網絡。首先,讓學生再動手自己畫六中平面圖形,使學生在記憶庫中再現己學過的平面圖形。然后復習平面圖形的面積,強調了“個面積公式的推導”,喚醒學生的思維鏈接,促使學生的理解更全面。
3、在合作中建構
有意義的學習是建立在學生的主觀愿望和知識經驗的基礎之上的。我首先讓學生在小組合作中利用學習材料中的六中平面圖形選擇自己印象深了的一個,進行思考交流它的面積的推導過程,然后,根據它們在推導過程中的關系,認識到最基本的圖形——長方形,體驗轉化的思想,對知識進一步高度概括,還滲透了學法指導。讓學生知道構建網絡圖也是一種復習整理知識的好方法,至此,學生的知識網絡己形成。
4、注重合作交流,體現群體協作。在課堂教學中,除了要注重培養學生思維的獨立性,還要注意培養學生吸取別人意見、與人合作的精神。在本課教學中,我有意識安排了小組合作交流,讓學生在合作中回憶面積的意義、公式;讓學生在合作中回想各平面圖形面積公式的推導過程;讓學生在合作中思考各平面圖形面積公式之間的聯系等。同時教師把自己放在與學生平等的位置上,與學生融為一體,既分工又合作,這樣既能使每個學生都有機會展示自己的思維,獲得成功的體驗,又使學生學會協作,互助互補,活躍思維。同時培養學生思維的辯證性。
四、教學反思
本課設計我總的思想是要充分考慮到“以學生的發展為本”,通過“回憶整理
——構建網絡——走進生活”等環節,充分讓學生動腦、動口、動手、動眼,在學生自主探索中合作交流,理清知識脈絡,形成知識網絡,構建知識體系,提高學習與運用的能力,培養了學生的創新精神,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具體的課堂實施中也存在很多問題,如學生學習主動性差,對所學過的知識很多己經遺忘,另外是,我對學生的估計太高,復習的內容安排過多了點。希望各位多提寶貴意見,謝謝!
《認識平面圖形》優秀說課稿 4
一、說教材:
1、教材分析: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選自龍教版小學信息技術第五冊第五課《奇妙的平面圖形和立體圖形》第一課時。本課主要介紹在幻燈片中利用繪圖工具畫圖,我結合學生實際操作能力以及學生對知識的理解采用任務驅動的教學方法,通過學生交流,教師引領,簡單任務直接演示,復雜問題分步解決,讓學生在實踐中獲取知識,培養了學生審美能力,提高學生學習信息技術的興趣。
2、學生分析:五年級的學生對平面圖形的認識有了一定的基礎,但在對圖形旋轉、背景設計、圖形的組合以及設置圖形的疊放層次等方面操作還有一定的難度,所以必須讓學生通過實踐,體驗感知,形成表象,再構成新知。在教學過程中要引導學生展開研究、探索、合作學習。
3、設計理念:
這節課以新課程標準為依據,立足于與學生發展為本的教學理念,結合學生實際情況,體現“玩中學”的理念。為學生創設彰顯個性的空間,喚醒團隊精神,互相協作,學有所得。
4、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通過對七巧板等拼圖的設計,讓學生感知自選圖形在POWERPOINT中的作用。
技能目標
1、掌握自選圖形的繪制方法。并設置不同的效果
2、掌握給自選圖形添加標注的方法。
3、掌握多個圖形對象進行組合或撤消組合的方法
情感目標
1、逐步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和審美能力;
2、繼續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索、小組合作的能力。
3、利用知識的遷移,培養學生的綜合信息素養能力。
德育目標
通過對七巧板的來歷,提高學生對祖國歷史文化的認知,增加自豪感和榮譽感。
5、教學重、難點
重點:自選圖形的繪制與修飾;多個圖形對象的組合。
難點:多個圖形對象的拼裝。
6、教學準備:
硬件資源準備:多媒體教室液晶投影
軟件資源準備:OFFICExxxx辦公軟件
素材資源準備:自制課件
二、說教法與學法:
信息技術教學要遵循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以練習為主線的教學原則。針對本課的教學目標和學生的實際,我確定的教學方法是:
1、用精彩的圖片導入新課,創設教學情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他們積極主動參與到教學中。
2、根據信息技術學生操作性很強的特點,在講完一個知識點后,及時做相應的練習,以鞏固所學內容。
3、為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探究學習能力,本節課主要采用教師適當引導,學生主動探究學習等多種操作方法。
4、充分利用計算機課堂雙主體結構的特點,本節課的設計也體現了雙方體的要求。
5、演示教學法、任務驅動法、合作探究法。
三、說教學過程:
一、激發興趣,導入新課
上課伊始,首先把己繪制好的小橋流水人家畫面,配上潺潺的流水聲展現給學生,請學生欣賞。用著鮮艷而亮麗的色調組合圖形以及優揚樂曲來創設美好的學習情境,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然后我提出問題。這幅美麗的畫面上有哪些圖形?誰能說一說你觀看后的想法?這些奇妙的圖形從哪里來的呢?由此導出新課:這些美麗的圖形都是利用幻燈片中的繪畫工具制作出來的。這樣讓學生在創設的情景中主動、積極地接受任務,從而愿意學習。
二、明確任務,探究新知
1、插入方法
A、前幾節課,我們學習了插入圖片和藝術字,你能在插入菜單中找一找什么地方可以插入自選圖形嗎?或者你還有什么方法可以找到它?(生說,師演示)
B、繪圖工具欄非常方便,如果我的機器中沒有了怎么辦?想一想?(復習視圖—工具欄—繪圖)
[設計意圖:復習舊知,為本節課學習新知識奠定基礎]
2、認識繪圖工具欄(任務驅動學會繪制方法及修飾)
A、打開自選圖形工具欄,我們看到自選圖形分為許多種樣式,選擇其中的一種樣式,參照畫圖板中圓的畫法。你能畫出你喜歡的圖形樣式嗎?
學生練習
B、自選圖形的調整(師生共議)嘗試-總結。
(1)老師剛剛也找到了一個笑臉,我把它拖了出來,(師繪制笑臉(灰色))可是這個笑臉對我偷偷地對我說:看看老師,把我畫得這么難看,我多想變得漂亮而神氣啊,回想一下文本框和藝術字的調整方法,你能開動腦筋幫助老師把下面問題解決嗎?
A、我想變大點,變得胖一點,這樣顯得多有福氣啊。
B、我想變成彩虹一樣的顏色。
C、我想把臉部輪廓的變得細一些,線條要藍色。
D、我想跑到右角上,象太陽一樣朝著你微笑。
學生練習完成,誰愿意為大家做個示范,邊說邊做,展示一下你的探究結果。
(學生邊實驗邊總結填充顏色,線條顏色,線型的位置及相關按鈕,調整一下自選圖形的大小,位置)
你猜猜,我嘴上的黃色的菱形是做什么的?(探究圖形的變形方法)
[設計意圖:我這樣設計是為了培養學生的求異思維。教師是引導者,快速演示教給學生方法,盡可能地讓學生在下面的探究活動中,少走一些不必要的`彎路,為學生的自主創新留下更多的時間和空間。]
3、特殊功能,添加標注
A、繪制標注,添加文字(演示---嘗試---探討---總結)
我們的笑臉繪制完成了,它變得真漂亮,它呢,特別想讓告訴大家,自己己經變成小太陽了,怎么來說呢?在PP中,有一些圖形具有標注文字的功能,
(師邊說邊演示云形標注的使用)
試一試,給自己的笑臉加上標注,修飾它變得完美,誰最勇敢,上來給老師這個笑臉做個標注。
做得快的同學,想一想,為了突出太陽的光芒,云形標注只要線框,不要填充色,怎樣才能做到呢?
[設計意圖:奇奇怪怪的圖形溝起了學生的好奇心,標注再次激發學習興趣。突出了本課的重點,突破了難點。學生們非常樂于接受、提高了自主學習能力。更主要的是,提高了學生相對獨立地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這對于培養學生信息素養是很關鍵的。]
4、圖形的拼裝(練習翻轉與旋轉,組合與解組)
A、師出示做好的風車圖,觀察這幅圖,它是由幾個自選圖形組成的,這幾個自選有什么特點
如果你是電腦設計師,你會按怎樣的步驟進行繪制?(讓學生嘗試整體設計的方法,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人一組,討論,看看哪一組制定的步驟清晰合理。組長匯報,
老師在制作過程中,遇到一個問題,三角形,怎么給它翻轉過來呢?你猜我是怎樣解決的?(旋轉與翻轉的重點提示)
你們制定的方案非常好,按你們的方案行動吧
說一說,你在制作中,遇到了什么問題,你怎么解決的。
B、這個風車的整體設計完成了,我想把整體縮小一下,放在左角上,怎么來做呢?(提出組合的作用及應用)。演示法講解,學生練習組合與解組。
[設計意圖:培養學生小組合作解決問題的能力,讓學生在討論中獲得新知。體現成功的喜悅]
三、設計大賽,拓展新知
(出示七巧板動畫,)師講述七巧板的來歷。組織小小設計師比賽。比賽要求:
1、應用本課所學的知識點;
2、構思巧妙,風格獨特;
3、色彩鮮明,搭配合理。
[設計意圖:學生的活動在任務的驅動下展開,循序漸進,鼓勵學生開動腦筋,大膽想象,通過親自動手實踐,學生將所學的知識轉化為相應的技能。]
四、評價交流,自我完善
讓學生們自評,然后互評,談制作心得,每個任務的完成過程中用了哪些方法,應該注意哪些操作步驟。在學生們的相互評價和教師的點評后,結合自己的思維特點,對自己的作品“再加工”,逐步完善自己的作品,力爭做到“盡善盡美”。
[設計意圖:提升學生的審美意識和改進評價方法,鼓勵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學會寬容別人,學會取長補短。這時我會肯定學生們的作品,表揚學生們的閃光點,特別是表揚那些在操作中有創新、有個性特點的作品;鼓勵學生要有意識地培養自己的創作意識和求異思維。]
四、體驗成功,總結收獲
以“我想說……”為題讓學生自由談對本課的收獲。
五、延伸知識,美化生活
(出示課件)生活中,我們會把這些拼裝的圖形用在許多方面,如在建筑裝飾中,我們把它做成書架,臺燈。會使室內別具風格 產生妙趣橫生的藝術效果。我相信,你們會把這節課學到的知識,應用到實際中,把你們的生活裝扮得更加美好。
六、板書
奇妙的平面圖形和自選圖形
插入圖形--修飾—添加標注—組合
四、教學效果預測:
本節課,教師從學生的認知程度入手,激發學生積極探究的欲望,變教師被動的教為學生主動的學。教師在課堂上一定會扎實的落實教學目標,體現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一定會積極的探究,愉快的合作。同時掌握本節課的知識,體會到學信息技術的樂趣,提高了探索信息的能力,歸納信息的方法。整個課堂定會成為師生共同學習的樂園。
《認識平面圖形》優秀說課稿 5
我說的是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一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第一課時,教材27頁,課題是《平面圖形的拼組》,說課的內容分為六部分:
一、說教材
《平面圖形的拼組》是在上學期“認識物體和圖形”的基礎上教學的,通過上學期的學習,學生己經能夠辨認和區分所學的平面圖形(如: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圓)。這節課主要是通過一些操作活動,讓學生初步體會長方形、正方形邊的特征。如長方形的對邊相等,正方形的四條邊都相等。并啟發學生感知平面圖形之間的一些關系,為今后進一步學習幾何方面的內容打下基礎。
根據教材的設計,引導學生觀察、發現平面圖形的特征是本課的教學重點,而啟發學生感知平面圖形之間存在的關系,進行平面圖形的相互轉換,以及平面圖形的拼組則是本課教學的難點所在。
二、說目標
根據教學要求和本節課的.重點、難點,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了一下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通過學習,使學生體會平面圖形的特征,初步感知平面圖形間的關系;
2、技能目標:學會動手,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能用語言描述長方形、正方形邊的特征;
3、情感態度目標:通過感知平面圖形之間的互換,對學生滲透事物之間可以相互轉化的唯物主義啟蒙教育。
三、說教法
我設計了“爭上游”、“拼圖大賽”、“爭當百變小明星”等課堂活動,采取教師引導和學生動手操作相結合的方法,使學生通過觀察、操作、分析、理解,歸納出重點,從而突破難點,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動手能力以及創新能力。
四、說學情學法
一年級學生年齡小,自制能力差,語言組織能力也相對較弱,再加上本節課活動性較大,容易出現課堂紀律渙散的現象,因此,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我組織引導學生在興趣導入的基礎上,激發孩子們的競爭意識,比一比,爭一爭,既實現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又培養學生的自我動手能力,歸納表達能力等。
五、說教學環節
我根據教學內容,設計了談話激趣,導入新課;探索發現,學習新課;鞏固運用,實踐創新;運用技能,發展能力四個教學環節。
第一環節:談話激趣,導入新課
利用課件演示:屏幕上出現不同顏色,不同形狀的平面圖形,提問:“你認識它們嗎?誰能說說它們的名字?”簡要地復習學過的平面圖形。隨后老師扭轉話題:“老師今天要給大家變個魔術,小朋友們,你們可得睜大眼睛看清楚哦!”課件演示:這些平面圖形經過不同方式的拼組,變成了組合圖形輪船、火箭等。通過這個“變魔術”的小環節,引起學生興趣,激發他們學習的欲望,并由此點明課題:這個魔術的名字叫“平面圖形的拼組”。
第二環節:探索發現,學習新課
(1)教學例1指導學生沿虛線折紙,在親自動手的過程中去觀察、發現長方形、正方形邊的特征,并練習用自己的語言來敘述。
在折風車的練習中,通過課件出示折風車的四個步驟,讓學生依據圖示動手練習,并啟發學生去探索折風車的過程中紙的形狀發生了什么變化,從而感知平面圖形可以相互轉化的特點。
(2)教學例2這是一個引導學生動手操作的練習,利用學具中的平面圖形來拼組各種圖案,拼圖過程中要啟發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想怎么拼就怎么拼,老師要及時對學生的表現加以肯定和鼓勵,并將有創意的作品展示給大家,從而激勵其他學生進行更多更好的創作。
第三環節:鞏固運用,實踐創新
利用課件出示綜合拼圖,告訴學生這是上屆小學生圖案設計大賽的獲獎作品,通過這幾幅作品激發起小學生爭強好勝的心理,從而激發他們的創作欲望和靈感,教師鼓勵學生大膽創作,以實現鞏固運用,實踐創新的目的。
第四環節:運用技能,發展能力
這一環節是利用學具中被拆散的大熊貓的卡片進行拼圖,使學生能進一步運用技能,發展能力。
六、說板書設計
板書是課堂教學重點的重現,按照教學程序展示教學要點,如:長方形、正方形的特點,折風車過程中平面圖形的變化,以及在拼圖過程中比較典型的作品,都要在板書中出現。
《認識平面圖形》優秀說課稿 6
我說課的內容是新人教版小學一年級(下冊)《平面圖形的拼組》。首先簡單的介紹一下本課教學內容及教學目標。
一、說教學內容
平面圖形的拼組是在一年級上冊“認識物體和圖形”的基礎上教學的,通過上學期的學習,學生己經能夠辨認和區分所學的平面圖形(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圓)了,本次學習是要通過擺、拼、剪等操作活動,讓學生體會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圓的一些特征,并感知平面圖形間的一些關系。
可以看到,教材利用隨手可得的紙和小棒作為教學資源,并設計了折、拼、剪紙等活動,在設計上充分考慮的普遍性。但實際情況如何呢?采用傳統教學,學生需要準備大量的圖形,材料的準備異常麻煩。此外,由于一年級學生動手能力弱,用實物拼接時操作上比較困難,效率低且易出現較大誤差,久而久之出現厭煩情緒,影響了教學效果。如何改善這種狀況?在本節課中,我充分利用了Mp-lab這一軟件的展開教學。Mp-lab是為小學數學專門設計的數學實驗操作平臺,這一操作平臺具備圖形的拼、接、旋轉等功能,同樣能實現圖形的拼組,且大大節約了時間資源、空間資源和材料資源。
接下來,我就具體的談一談我是如何應用Mp-lab操作平臺為教學服務的。
二、說教學活動設計
第一教學環節:圖形展示,激趣導入
讓學生欣賞上個學期學生用平面圖形拼組好的美麗圖案,這些美麗圖案很快抓住學生的眼球,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第二教學環節:實踐探索,建構新知
這個環節中設計了兩個活動:
1、活動一:探索正方形和長方形特征
學生對長方形、正方形和三角形的認識不是一無所知的,只是他們的認識只停留在感性層面,教師充分利用學生原有經驗,讓學生自主探索:“正方形和長方形的邊有什么特征?”學生主要用紙對折和測量的方法。但是,這樣的探索是有局限性,學生只能對自己手中的一、兩個正方形或長方形進行研究,即使全班有50人也只能說明這50個正方形或長方形具有這樣的特征,誰能保證第51個正方形或長方形也具備這樣的特征呢?這種通過不完全歸納法得出正方形和長方形邊的特征,從數學角度來說是不科學、不嚴謹的,不利于學生建構嚴謹科學的探索方法。可是,現實教學中,我們又不可能研究所有的正方形和長方形,利用Mp-lab操作平臺則恰好可以解決這方面的問題。(幻燈:文字“探索正方形和長方形特征”)
Mp-lab操作演示:
方法一:教師在學生自主發現的基礎上通過在Mp-lab上任意畫正方形,利用數據測量的方式驗證,再利用“相似縮放”讓學生看到無論正方形大小如何變化,四條邊的長度都是一樣的。而長方形邊的特征可采用類似的方法。最后歸納出:所有“正方形四條邊都相等,長方形的對邊相等”的.特征。
方法二:另外,還可以通過移動、旋轉正方形的四條邊并重合的方法,同樣可以讓學生清楚看到正方形的四條邊是一樣長的。
經歷了這樣的過程,學生的體悟一定是深刻的,從而有利于在原有認知的基礎上進行自主建構,將感性認識提升為理性認識。同時,學生也體會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學會從多個角度進行觀察和思考。
2、活動二:拼組圖形
首先讓學生明確拼組要求:你能用幾個相同的平面圖形拼成一個更大的平面圖形?接下來,Mp-lab平臺就成為學生自主實驗、探索的平臺。(幻燈:照片“學生電腦”)
Mp-lab操作演示:
教師通過在Mp-lab平臺建立圖庫的方式,為學生提供充分的圖形,要求學生獨立嘗試進行拼組。如:用兩個這樣的長方形既可以拼組成正方形,還可以拼組成另一個長方形。學生在對平面圖形的原有認知基礎上進行拼組操作、實驗,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利用Mp-lab的操作方便且高效。Mp-lab平臺更使得學生自己的多種思考方法和拼組結果可以同時呈現,打破了利用實物拼組時拼新圖形要將舊圖形拆掉的局限性,利于學生自己的多種拼組結果進行觀察、對比和思考。
學生獨立完成后,教師調用學生機上的作品用大屏幕進行展示,通過作品展示,互動交流等方式呈現學習效果。通過對比不同的拼組方法,初步體會平面圖形的關系。
一年級學生以形象思維為主,在知識的建構上依賴于大量觀察與動手操作。Mp-lab操作平臺就如同一個小小模擬數學實驗室,學生可以在上面進行充分的探索實驗。每個學生有了充分自主探索的空間,有了充分自我比較和與他人比較的機會,也就有了更充分的體驗和感悟,更利于知識和能力的建構。
第三教學環節:趣味拼圖,激勵創新
利用Mp-lab的操作玩拼圖游戲,將9塊拼圖拼成一幅完整的圖,看拼成了什么,比一比誰拼得快,拼好后是一只可愛的小熊。培養學生的空間想象力,感受幾何美。
三、教學效果
在本節課中,我充分借助mp-lab操作平臺,為學生搭建創作、交流、反饋的平臺,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1、自主創作的平臺。學生動手操作進行圖形的拼組,學生可以自由選擇喜歡的圖形進行拼組,操作也更方便快捷,學生自主創作的空間更大了,個性思維有了更廣闊的展示空間。
2、展示交流的平臺。在進行作品的展示交流時,可及時調用學生作品進行演示,大大提高了學生課堂生成資源的使用率,讓每個孩子得到充分展示的機會滿足了學生的表現欲,這一種無聲的評價激勵手段,大大激發了學生學習的熱情。
3、及時反饋的平臺。教師的利用控制臺進行監控,節約走動時間,使反饋更及時,指導更有針對性,評價更有效率,提高了教學效率。
【《認識平面圖形》優秀說課稿】相關文章:
《認識平面圖形》教案優秀05-05
圖形的認識說課稿03-09
《認識圖形》說課稿12-17
認識圖形說課稿11-04
認識圖形說課稿11-04
《認識圖形》說課稿07-02
《平面圖形的認識》教學反思10-11
《認識平面圖形》教學反思09-24
認識平面圖形教學設計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