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雨了》說課稿
一、 說教材
因為《下雨了》這一課屬于“綜合·探索”這個學習領域里的課業,所以在設計本課時,無論是形式還是在內容的設計上,都始終圍繞“綜合·探索”這個教學理念。
對于這一課的內容,我是這樣理解的:由于孩子們對下雨并不陌生,也有著特殊的情感,所以這節課很容易引起孩子們的興趣,也很容易激發他們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本課教材力圖用各種方式展現雨,并大膽地表現雨中人物的動態。這就要求我們課上著力培養學生的觀察力。根據學生的特點以及對教材的理解,我制訂了以下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了解人物的動態,學習表現雨中的情景。
(2)情感目標: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的情感,鼓勵學生樹立信心,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感受,體驗合作繪畫的樂趣。
(3)能力目標:訓練學生觀察、記憶和表現能力,培養合作意識。根據以上教學目標,我又確定了教學重、難點。
1、 簡單了解大自然與人的關系,運用各種方法表現雨和雨中人物的活動。
2、 大膽表現生動的人物動態,處理好人物與景物的.關系。
二、 說教法、學法
新課程指出,教學是師生學習的共同體,是師生共度生命的歷程,是共創人生體驗的過程。在教學中,我們只是幫助學生構建知識層次的參與者、促進者,而不是知識的灌輸者。
在教學過程中,我很注重學生的感受和體驗,讓他們把自己親身感受到的或是肉眼觀察到的雨用不同的表達方式表現出來,學生用點、線來表現自己心中的雨。
在教學時,我還嘗試著設置情景,在引導學生觀察范畫之后讓學生通過模仿,身臨其境地感受畫中人物的動態,孩子們有的抱頭狂奔、有的撐著小傘,慢悠悠地欣賞雨中的美景,來表現他們在雨中的快樂,大膽地表演激發了他們強烈地創作欲望。我趁熱打鐵,讓學生拿起手中的畫筆和周圍的同學合作,去大膽地描繪,有了前面的鋪墊,學生的創作水到渠成。有的學生的畫,用長線條表現雨,在雨中,幾棵大樹也是斜的,展現了狂風大作,雷雨交加的情景。有的學生畫的雨,用水珠來表現,而且水珠還帶著燦爛的微笑,在雨中,花開了,草綠了,一幅春意盎然的春雨圖。看來,要想激發學生的創作欲望,首先要明確自己的位置,努力創設自由、平等、寬松的學習氛圍,只有擺正了自己的地位,才能凸現孩子的才華。
三、 教學過程
(一)導入:(以“小雨沙沙”歌曲導入,引出課題。)
放音樂學生邊唱邊做動作,唱完后并提問歌唱的是什么時候(引出課題“下雨了”)
(二)授新課:(以下雨的影片讓學生更直接的感受下雨,觀察下雨時的雨的形狀。)
1、 播放“下雨過程的影片”先刮風,打雷伴著閃電,然后下雨,雨是由小到大然后到停的過程。
A)、提問:“聽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
B)、討論:“為什么喜歡或不喜歡下雨”
C)、討論:“如何表現雨?”(讓學生在黑板上畫出來)
2、欣賞下雨時的動畫片段(激發創作欲望,了解下雨時人物的動態)
A、師生合作模仿影片里下雨時的人物動作(為了更進一步體驗與感受下雨時人物的動態。)
B、小組討論“如何表現下雨時的人物動態?”(通過上述游戲表演和學生討論突破了重點與難點。
C、欣賞(學生作品六幅)提問“小朋友們是怎樣表現下雨)
(三)學生繪畫(重視個人創作與集體創作結合)
要求:可以畫看、想到的下雨的人、動物,,也可以畫下雨時的心情和感受。重要的是啟發學生的創作感,激發學生創作出與眾不同的畫。達到啟發想象力與創新。
(四)小結(學生自評、互評和師生評相結合方式,體會成功的喜悅。)
A、請生相互參觀交流作品的成功之處。
B、請各別同學找出自己最喜歡的作品并說明。
C、師和生共同表演學生作品里下雨時的喜悅情景。
四、 課后反思
(1) 緊密聯系學生的生活經驗,引導學生對下雨時人物、動物的認識并表達自己的感受,增強學生對形象的感受能力與想象能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教學中,教師將學生看作教學過程的參與者、合作者,確定了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
(2) 學生缺乏對生活的深入觀察,有部分作品人物動態不夠生動,缺乏想象力。
【《下雨了》說課稿】相關文章:
《要下雨了》說課稿07-06
要下雨了說課稿03-10
《下雨啦》說課稿11-29
《下雨的時候》說課稿07-19
《下雨的時候》說課稿07-06
《下雨啦》說課稿04-26
《要下雨了》說課稿06-21
《下雨的時候》的說課稿06-15
要下雨了說課稿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