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數據的分段整理》的說課稿(通用5篇)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常常需要準備說課稿,借助說課稿可以更好地提高教師理論素養(yǎng)和駕馭教材的能力。那么說課稿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數據的分段整理》的說課稿,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數據的分段整理》的說課稿 1
一、說教材
(一)、本教學內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本教學內容安排在“統(tǒng)計與可能性”這一單元中,是學生在第一學段對數據統(tǒng)計過程有所體驗,并掌握了一些簡單的收集、整理和描述數據的方法的基礎上進行學習的。教材通過創(chuàng)設學校準備為鼓號隊員購買服裝,想請全體學生出謀劃策的教學情境,引出怎樣購買鼓號服這一學習任務。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教師不應只做教材忠實的實施者,而應該做教材的開發(fā)者和建設者,要學會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教材。為了更加貼近每個學生生活經歷,讓學生有話可說,我對教材進行了重新開發(fā),把購買鼓號隊服改為購買校服。圍繞購買校服而產生的一系列問題,引導學生經歷“收集數據——分段整理——制作統(tǒng)計表——分析數據”的全過程,而學習重點放在分段整理數據上,整理的方法則仍然采用畫“正”字的方法,得到的數據仍然采用單式統(tǒng)計表描述。所以教學中應突出數據分段的必要性、分段方法以及如何分段整理,使學生在活動中掌握這部分知識,形成相關的統(tǒng)計技能。為今后更進一步學習統(tǒng)計圖表、概率等知識打好基礎。
(二)、教學的重點、難點
重點:學會數據的分段整理。
難點:能對統(tǒng)計數據進行簡單的分析,做出決策。
(三)、教學目標的確定
教學目標是教學任務的具體化,是教學活動的出發(fā)點和歸宿。前蘇聯(lián)教育家巴班斯基認為:實現教學最優(yōu)化的第一個辦法或第一位工作,就是制定恰當的教學目標或教學任務。教學目標具有定向、調節(jié)、激勵、檢測和評價等功能。因此,制定具體、全面的教學目標顯得很重要。
根據《數學課程標準》“內容標準”中對“統(tǒng)計與概率”(第二學段)提出這樣一些具體目標:經歷簡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數據的過程;能解釋統(tǒng)計結果,根據結果作出簡單的判斷和預測,并能進行交談。結合本節(jié)課的教學內容和學生實際情況,本人確定了以下的教學目標:
1、讓學生經歷整理和分析數據的簡單的統(tǒng)計過程,學會根據實際情況對一組數據分段進行整理。
2、讓學生進一步增強用統(tǒng)計的方法解決實際問題的意識,發(fā)展統(tǒng)計觀念,培養(yǎng)學習的興趣。
二、說學情
四年級的學生由于在第一學段中對數據統(tǒng)計過程已有所體驗,并學會了一些簡單的收集,整理和描述數據的方法,能根據統(tǒng)計結果回答一些簡單的問題。在此基礎上,再次經歷統(tǒng)計過程,讓學生進一步體會收集和整理數據的必要性,感受統(tǒng)計是解決問題的方法之一。
根據小學兒童好動、注意力容易分散、求知欲強等心理特征,在教學中,我注重創(chuàng)設與學生生活的環(huán)境、知識背景密切相關的,又是學生感興趣的學習情境。從學生熟悉的事物出發(fā),有效地組織、引導學生進行觀察、交流、反思等活動,并使全體學生參與到實踐活動之中。
三、說教法與學法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數學教學是數學活動的教學,是師生之間、學生之間交往互動與共同發(fā)展的過程。傳統(tǒng)的嚴格意義上的教師教和學生學,應該不斷讓位于師生互教互學,彼此形成一個“學習共同體”。
根據教材內容的特點,結合學生實際,在教學中我靈活采用談話法、觀察法、討論法、練習法等多種教學方法。引導學生通過搜集全班同學的身高數據、根據服裝型號分段、用畫“正“字等方法整理、繪制統(tǒng)計表、利用統(tǒng)計數據到服裝廠定做校服等。用統(tǒng)計方法解決問題。學生在迫切完成任務和強烈的探究興趣驅動下,對本來枯燥的.統(tǒng)計知識產生一種新鮮感和真實感,每個學生都能自覺地參與到學習中。學生能自然而然地根據已有的生活經驗,通過調查訪問、探究嘗試、合作商討、交流反思等多種學習方法,真實經歷用統(tǒng)計解決問題的全過程,特別是學會了分段整理的方法,從而獲得了成功的愉悅體驗。
四、說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數學教學必須注意從學生的生活情境和感興趣的事物出發(fā),為他們提供參與的機會,使他們體會到數學就在身邊,對數學產生親切感。在這一新理念的指導下,我創(chuàng)設了這樣的談話情景:
每年的六月一日,是一年一度的國際兒童節(jié)。在那天,小朋友都會穿著整潔漂亮的校服進行升國旗、游園、體操比賽等豐富多彩的慶祝活動。請同學們回憶一下,在我們做校服之前都做了哪些準備工作?(測量身高、胸圍等)。做的這些準備工作就是我們在買校服之前的收集數據。(板書:收集數據)
接著我用多媒體課件顯示用本班學生身高數據制成的身高記錄單。
然后我導入課題,我們今天的學習內容是怎樣對收集的數據進行分段整理。(板書課題:數據的分段整理)
(二)、探究新知
1、分段整理數據
(1)讓學生觀察身高記錄單,教師提問:從這張身高記錄單上你知道了什么?(知道本班學生總人數和每個學生的身高。)
再觀察記錄單,你能看出當時我們班最矮的同學身高是多少厘米,最高的同學身高是多少厘米嗎?
(2)教師向學生說明:校服廠生產的校服分為大號、中號、小號三種。(多媒體顯示:小號——身高120~129cm,中號——身高130~139
cm,大號——身高140~149cm)
(3)教師提問:怎樣才能知道每種型號的校服需要買多少套呢?(引導學生明白:需要對記錄單上的數據分段整理,教師板書:分段整理)接著提問:用什么方法來分段整理呢?讓學生發(fā)表意見。(學生的意見可能為數數,用不同的符號記錄,畫“正”字記錄等)。
(4)讓學生比較那種記錄方法比較好,并說出理由。接著要求學生以小組為單位,用畫“正”字的方法來分段整理數據。組長要做好分工,看哪組能整理得既快又準確。(在活動中培養(yǎng)學生合作學習的精神,獲得成功的體驗。)
2、制作統(tǒng)計表
讓學生討論能不能把畫“正”字的記錄單直接送給廠家呢?還應該怎么辦?(板書:制統(tǒng)計表)
接著要求學生把整理好的數據填入統(tǒng)計表。填好后再提問:表中的合計起什么作用?(讓學生明白:既能反映總人數,又能檢驗分段整理的數據有無錯誤。)
我提醒學生:還要填寫統(tǒng)計表名和制表日期。讓學生給統(tǒng)計表命名。
3、分析數據
我引導學生觀察統(tǒng)計表,想一想服裝廠看到這張統(tǒng)計表,會明白哪些問題?(每種型號的服裝做多少套,共做多少套。)
我再點明:這就是分析數據。(板書:分析數據)
4、回顧統(tǒng)計過程:回想一下,剛才我們是如何解決購買校服問題的?我們經歷了一個怎樣的統(tǒng)計過程?(1、收集數據
2、分段整理
3、制統(tǒng)計表
4、分析數據)
5、教師進行小結:剛才我們利用統(tǒng)計解決了定做校服的實際問題,統(tǒng)計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運用是很廣泛的。下面我們要把學到的知識加以運用。
(三)、鞏固運用、深化新知
1、做“想想做做”第1題。
(1)讓學生自己完成統(tǒng)計表。
(2)讓學生交流分段統(tǒng)計的結果。
(3)提問:你是怎樣分段整理數據的?對分析統(tǒng)計結果,你有什么看法?
2、做“想想做做”第2、3題。(方法與第1題相同)
通過鞏固練習,發(fā)展學生的思維,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初步培養(yǎng)學生應用數學知識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能力。
(四)、全課總結:提問:這節(jié)課你有哪些收獲?
五、說板書設計
好的板書,應是課堂上所講內容的簡縮,簡單明了、富有條理性,使學生能夠利用板書清楚地了解到本課所講的內容,我的板書設計如下:
數據的分段整理
收集數據——分段整理——制統(tǒng)計表——分析數據
《數據的分段整理》的說課稿 2
一、說教材:
《數據的分段整理》是蘇教版小學數學四年級上冊第九單元《統(tǒng)計與可能性》中第1課時的內容。本課是初步教學分段統(tǒng)計數據,所以例題和習題都明確了數據以及各段的數值范圍,不要求學生獨立設計分段。教材通過創(chuàng)設學校準備為鼓號隊員購買服裝的教學情境引出分段整理數據,使學生能想到要按身高數據分段整理,感受分段整理的必要性。然后引導學生自主分段整理數據,完成統(tǒng)計表,分析整理后的數據,根據分析結果解決實際問題。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教師不應只做教材忠實的實施者,而應該做教材的開發(fā)者和建設者,要學會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教材。為了更加貼近每個學生生活經歷讓學生有話可說,我對教材進行了重新開發(fā)把購買鼓號隊服改為購買武術隊的服裝。圍繞購買服裝而產生的一系列問題引導學生經歷分段整理--制作統(tǒng)計表--分析數據的全過程,而學習重點放在分段整理數據上整理的方法,采用多種方法,在交流比較的過程中,逐步優(yōu)化,突出畫“正”字的方法。
二、說教學目標:
1.使學生在解決現實問題的過程中感受分段整理數據進行統(tǒng)計是解決問題的重要方法,感受分段整理數據的必要性。
2.在經歷收集、整理和分析數據的過程中,體驗畫“正”字法整理數據的優(yōu)越性。會根據實際情況,用畫“正”字法對一組數據分段進行整理,初步學習對統(tǒng)計結果進行分析。
3.使學生進一步增強用統(tǒng)計的方法解決實際問題的意識,發(fā)展統(tǒng)計思想,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和與人合作的`態(tài)度。
4.結合統(tǒng)計,對學生進行環(huán)境保護教育,提高學生保護環(huán)境的意識。
教學重、難點:重點是學會數據的分段整理,難點是能對統(tǒng)計數據進行簡單的分析做出決策。
三、說教法與學法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數學教學是數學活動的教學,是師生之間、學生之間交往互動與共同發(fā)展的過程。根據教材內容的特點,并結合學生實際,在教學中,我靈活采用談話法、比較法、討論法、練習法等多種教學方法。引導學生經歷畫“正”字分段整理數據、完成統(tǒng)計表、分析統(tǒng)計數據的全過程。學生在迫切完成任務和強烈的探究興趣驅動下,對本來枯燥的統(tǒng)計知識產生一種新鮮感和真實感,每個學生都能自覺地參與到學習中。學生能自然而然地根據已有的經驗通過探究嘗試、合作商討、交流反思等多種學習方法,真實經歷用統(tǒng)計解決問題的全過程,特別是學會了分段整理的方法,從而獲得了成功的愉悅體驗。
四、說教學過程
1.情景導入、激發(fā)需求:
以學校準備為武術隊隊員購買新的服裝引入全課。在師生的交流中得出:要知道每種服裝各要購買多少套,先要知道每段身高的人數,從而引出分段整理。
2.自主探究、學會整理:
(1)初次嘗試:同桌合作,嘗試分段整理。此時學生的方法是多樣的,在交流中進行方法的最優(yōu)化,提出畫“正”字法整理。
(2)再次嘗試:同桌繼續(xù)合作,但規(guī)定整理的方法,用畫“正”字的方法整理。學生操作中教師巡視,收集資源。在資源的對比中,體會畫“正”字分段整理時的注意點,如:合計的意義,統(tǒng)計表中日期的填寫等,讓學生初步學會畫“正”字分段整理的方法。
(3)回顧總結:分段整理數據-制成統(tǒng)計表-分析數據。
3.聯(lián)系實例、感受方法:完成想想做做第1題。
(1)出示活動要求,讓學生自己完成統(tǒng)計表。
(2)讓學生交流分段統(tǒng)計的結果。
(3)分析統(tǒng)計結果,說說知道了什么
4.運用方法,解決問題:完成想想做做第2、3題。
(1)第2題采用4人小組合作的方式完成統(tǒng)計,第3題是獨立完成統(tǒng)計。過程與第1題一樣。
(2)介紹:你知道嗎?
(3)出示2、3題的兩張統(tǒng)計表,談談自己的看法。
通過練習,發(fā)展學生的思維,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初步培養(yǎng)學生應用數學知識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能力。
5.全課總結:這節(jié)課你有哪些收獲?
五、板書設計:
數據的分段整理
分段整理數據(畫“正”字)——制成統(tǒng)計表——分析數據
《數據的分段整理》的說課稿 3
說教學目標:
1、使學生在解決現實問題的過程中感受分段整理數據進行統(tǒng)計是解決問題的重要方法,感受分段整理數據的必要性。
2、在經歷收集、整理和分析數據的過程中,體驗畫正字法整理數據的優(yōu)越性。會根據實際情況,用畫正字法對一組數據分段進行整理,初步學習對統(tǒng)計結果進行分析。
3、使學生進一步增強用統(tǒng)計的方法解決實際問題的意識,發(fā)展統(tǒng)計思想,培養(yǎng)學習的興趣和與人合作的態(tài)度。
說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師:我們做的測量身高這個準備工作就是我們在做校服之前的收集數據。
(板書:收集數據)
2、師:你們當初的身高記錄單,老師還替你們保留著呢。
3、出示學生身高記錄單。
4、師:有誰能告訴我你們在換新服之前,老師為什么要給你們每一個人都測量一下身高呢?
(根據身高,每一個人就可以選擇不同大小的校服。)
二、教學新課
1、你如果是服裝廠的工人師傅,你將怎樣解決這個問題呢?
(把身高差一多高的`人,統(tǒng)一成一種型號,這樣做幾個型號就行了。)
2、你準備把全班的校服分成幾種型號呢?(大號、中號、小號)
3、老師現在想把你們的校服的型號這樣確定一下,你們認為老師的這樣的確定合適嗎?身高120~129cm的適合穿小號,身高130~139cm的適合穿中號,身高140~155cm的適合穿大號。
4、那么現在有辦法知道我們班上大、中、小號的校服各要訂做多少套嗎?可以前后四人小組討論一下。
5、用畫正字法完成數據統(tǒng)計!
匯報:哪一個小組愿意把你們整理的方法,以及得到的結果到上面交流一下?
(學生上臺利用實物投影進行交流)
啟發(fā):剛才有的小組是用打勾(畫豎線、畫正字、數數)的方法來進行整理數據的,在這些方法當中,你最喜歡哪一種方法呢?(畫正字)為什么呢?今后,同學們在統(tǒng)計數據的時候就可以用自己最喜歡的方法來進行整理。
追問:我們能不能把你們這些打勾或是畫正字等等的記錄單直接交給服裝廠呢?還應該怎么辦?
(板書:制成統(tǒng)計表)月日
身高(cm)合計120~129130~139140~159人數
9、學生動手完成統(tǒng)計表
表中的“合計”起了什么作用?(①反應總人數②檢驗分段整理的數據有無錯誤)
追問:這張統(tǒng)計表還缺點什么?給這個統(tǒng)計表起人什么名字呢?當然日期不要忘記寫了。
10:現在我們已經完成了我們班同學身高情況統(tǒng)計表,通過這張表格你能知道哪些信息?
11:服裝廠的工人師傅如果看到了這張統(tǒng)計表后,會明白哪些問題?
(每種型號的校服要做多少套,一共要做多少套校服。)
談話:服裝的工人師傅通過這張統(tǒng)計表知道了每種型號的校服要做多少套,一共要做多少套校服,這個過程就是分析數據。
回顧交流“分段整理數據”的方法與感受。
師:現在請同學們回想一下,我們剛才是如何解決購買校服的問題的,我們經歷了一個怎樣的統(tǒng)計過程?(①收集數據②分段整理③制成統(tǒng)計表④分析數據)
你能不能舉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例子,也用到了“數據的分段整理”(學生舉例)
三、運用統(tǒng)計方法,解決實際問題。書71頁想想做做1
1、學生自己完成統(tǒng)計表。
2、流分段統(tǒng)計的結果。
3、問:這道題把數據分成了幾段?看了統(tǒng)計的結果你能知道哪些信息?
獨立完成想想做做2、3;
匯報:誰能匯報一下統(tǒng)計的結果?他的統(tǒng)計結果正確嗎?
追問:看了這張統(tǒng)計表,你知道了什么?有什么感想呢?
四、全課總結
《數據的分段整理》的說課稿 4
說教學目標:
1、使學生經歷簡單的收集,整理,分析數據的統(tǒng)計過程,初步學會根據實際情況,對一組數據進行分段整理和統(tǒng)計。
2、培養(yǎng)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根據學習內容合作學習和獨立學習的能力,及自主選擇解決問題方法的能力。
3、進一步體會統(tǒng)計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增強用統(tǒng)計方法解決實際問題的意識,發(fā)展統(tǒng)計觀念,培養(yǎng)學習的興趣和與人合作的態(tài)度。
說教學重點:
根據學習內容自主選擇是合作學習還是獨立學習及選擇學習方法。
說課前準備:
課件
說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提出問題。
第一層次
談話:梅峰小學下個月要參加一次鼓號比賽,她們最近一直在堅持訓練,很想在這次鼓號比賽中獲勝,但是比賽競爭的激烈程度是可想而知的,請大家一起幫忙出出主意,想一想她們該為這次鼓號比賽做些什么準備工作,才能順利獲勝呢?
承接:剛才有同學提到要統(tǒng)一服裝,這個主意不錯,跟老師想到一塊去了。
提問:梅峰小學準備給鼓號隊統(tǒng)一購買服裝,購買服裝時又要考慮什么問題呢?這些信息你看得懂嗎?從這些信息中你知道了什么?
追問:如果你是鼓號隊員,你應該選擇哪一種鼓號服呢?為什么?
第二層次
談話:同學們真聰明,會根據自己的身高來選擇合適的服裝。那怎樣才能知道梅峰小學鼓號隊每種服裝各要購買多少套呢?
這是鼓號隊員的身高(出示學校鼓號隊員身高表格),這1號隊員,他又應該選擇哪一套服裝比較合適呢?為什么呢?那2號隊員呢?3號呢?4號呢?
追問:我們要把鼓號隊員的身高分成幾段來統(tǒng)計(3段)是哪三段呢?
(設計意圖:創(chuàng)設符合學生生活實際的問題情境,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的興趣,讓學生感受到數學就在身邊,使學生不知不覺融于情境當中,參與觀察,表達,思考等數學活動,同時為下面的探究活動提供良好的學習情境。)
二,合作交流,探索統(tǒng)計方法。
探究:每一段分別有多少人呢?你打算用什么方法來收集每一段的數據呢?請同學們小小組合作,用畫"正"字的方法來整理每一段的數據,填寫在記錄單中。最后,根據記錄單,完成統(tǒng)計表。當然,同學們在整理的時候應該注意合理分工,一位同學來報身高,再安排一位同學負責記錄和整理,最后,要對記錄和整理的過程進行檢驗。
(學生同桌合作進行統(tǒng)計)
匯報:哪一個小組愿意把你們整理的方法,以及得到的結果到上面來交流一下。
談話:合計是多少人呢?那么這個合計40人是怎么來的呢?合計中的40和我們原始數據中的人數一樣嗎?
合計還能對我們統(tǒng)計出來的每一段的人數進行檢驗。當然,我們還要及時地把這張統(tǒng)計表的日期填好。
追問:我們已經完成了鼓號隊員身高情況的統(tǒng)計表,看了這張統(tǒng)計表,你還知道了什么
(設計意圖:在理念和行為上進行了角色的'轉變,始終把學生放在第一位。通過學生的匯報,交流,評價與反思,進一步培養(yǎng)了學生合作學習的意識。通過對學生多種整理方法的展示,體現了學生的自主學習和策略的多樣性,真正將學生自主學習,合作交流落到實處。)
三、回顧交流,總結統(tǒng)計感受。
回顧:回想一下,剛才我們是如何解決這個問題的同學們可以先在小組內討論一下。(板書:收集數據,分段整理,填統(tǒng)計表,分析結果)
小結:其實像這樣根據身高進行分段整理,再進行統(tǒng)計的方法我們叫做分段整理數據。(同時板書課題:分段整理數據)
這樣做有助于我們對整理的結果進行合理的分析,有助于我們進一步的解決問題。
《數據的分段整理》的說課稿 5
說教學內容:
課本第42-43頁例2、“練一練”和第44頁練習七第2題。
說教學目標:
1、使學生了解處理實際問題時把數據分段整理、統(tǒng)計的事實,能根據實際需要收集分段整理并用統(tǒng)計表表示數據,初步學會對統(tǒng)計結果進行簡單分析。
2、使學生經歷在解決實際問題中分段處理數據的過程,體會分段整理、統(tǒng)計數據是解決一些實際問題的需要,積累統(tǒng)計的初步經驗,培養(yǎng)簡單的數據處理技能,發(fā)展數據分析觀念。
3、使學生進一步體會統(tǒng)計在生活實際中的應用,形成用統(tǒng)計方法解決實際問題的意識;進一步培養(yǎng)學習的興趣和與人合作的態(tài)度。
說教學重點:
數據的分類整理和統(tǒng)計。
說教學難點:
分段后整理原始數據的方法。
說教學過程:
一、呈現問題,導入新課。
1、呈現問題。
出示例2和鼓號隊圖片,學生讀題。
提問:例題講述的.什么事情,要解決什么問題?
2、引入新課。
引導:每種服裝各要購買多少套,要用什么辦法解決呢?
交流:解決這個問題你想到了什么辦法?說說你是怎樣想的。
二、呈現數據,分段整理
1、呈現數據。
出示:梅峰小學鼓號隊一共有32個隊員,老師讓每個隊員測量了身高,并做好了記錄。
2、分段整理,統(tǒng)計
(1)討論方法。
啟發(fā):現在要解決每種服裝各買多少套的問題,需要怎樣整理每人身高的數據呢?為什么要這樣整理?
追問:按130——139、140---149和150——-159這三段整理記錄單上每個身高數據,會不會有重復或遺漏的?為什么?
(2)整理、統(tǒng)計
引導:你能按這三段分別整理、統(tǒng)計出各有多少人嗎?用畫“正”字的方法在課本上整理這些身高數據,根據整理的結果,完成課本上身高情況統(tǒng)計表。
追問:怎樣做到不重復、不遺漏。
交流:每一段的人數根據哪里的結果填寫的,合計數表示什么意思?如果合計數不是32,那說明什么問題?
3、感受方法。
提問:開始提出每種服裝各要多少套的問題解決了嗎?各要多少套?回顧一下,解決這個問題用的什么方法,為什么要用這樣的方法?
4、回顧反思。
提問:回顧上面的統(tǒng)計,你有哪些收獲或體會和大家交流的?
三、實踐鞏固。提升能力。
1、做“練一練”
(1)了解題意。
出示“練一練”的問題,學生了解題意,明確要解決什么問題。
提問:解決這個問題,需要怎樣做?
(2)小組活動。要求:
各組組長負責,學生依次交流自己身高。
每個同學做好記錄,獨立按鐵路部門規(guī)定分段整理。
交流。統(tǒng)一結果。
(3)全班統(tǒng)計。
匯報數據,學生計算各段人數。 獨立完成統(tǒng)計表。
(4)分析數據。
提問:從統(tǒng)計表里你知道了什么,解決了什么問題?
我們班是購全價票的人多,還是購半價票的人多?
你還能想到什么?
2、做練習七第2題。
(1)出示題目要求和數據。
學生找出成績中最低和最高的人數,討論數據可以怎樣分段,根據學生交流,肯定分段的合理性。
統(tǒng)一采用每10個一段來分段統(tǒng)計人數,根據記錄的數據,最低從20開始,最高到50為止,分4段。
出示統(tǒng)計表,要求學生分段整理數據,再完成統(tǒng)計表。
(2)思考交流。
學生閱讀下面兩個問題,小組交流。
交流:通過統(tǒng)計,你知道些什么,哪一段的人數最多,哪一段的人數對少?你估計張小紅的成績可能是多少?你是怎樣想的?
四、全課總結,布置作業(yè)。
1、總結:你有哪些收獲?
2、布置作業(yè):
(1) 要求課后查閱資料或詢問調查,了解以下問題。
A 長江、黃河、珠江、淮河的長度各是多少千米?
B 在24-30屆奧運會上中國體育代表團獲得金牌各是多少枚?
板書設計:
問題——統(tǒng)計——結論
【《數據的分段整理》的說課稿】相關文章:
數據的分段整理說課稿07-04
《數據的分段整理》數學說課稿08-25
數據的分段整理說課稿5篇11-01
《數據的分段整理》的數學教學反思10-02
《數據的分段整理》教學總結與反思08-12
數據收集整理說課稿03-12
《數據分段整理》四年級數學上學期說課稿09-02
《數據的收集和整理》說課稿范文08-20
《數據的收集整理》反思02-28
《數據的收集和整理 》教案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