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燕》優秀說課稿
一、教材分析
1、地位作用:
《海燕》是首著名的散文詩,本文寫于1901年,那時正是俄國1905年革命前夕最黑暗的年代,俄國工人運動不斷高漲,動搖著沙皇統治的根基。來自社會底層、深諳人民疾苦的高爾基,觸摸到剛剛開始跳動的新時代的脈搏,以敏銳的藝術感悟力創造出了“海燕”的藝術形象,來歡呼即將來臨的革命風暴,為無產階級唱出了一曲充滿戰斗激情的`頌歌。據此,我以感悟“海燕”形象的精神內涵為切入口,激發學生興趣,迅速深入文章內容。
2、設計意圖:
本文的設計,遵循以下幾個思想原則:
⑴、力求突出“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特征,把發現、體驗、感悟、交流的權利還給學生。
⑵、通過精心設計思維訓練和語言訓練,以便學生對課文內容有整體的感受和把握。
⑶、“美文需要美教”,通過朗讀、賞析,引導學生進入情境,主動感知,探索求真,展現自我。
二、教學目標的確定
《九年義務教育新課程標準》指出,語文教學應培養學生具有一定的語言感受能力,初步具有欣賞文學作品的能力,因此我將教學目標界定為以下三條:
1、引導學生把握散文詩的優美意境,培養學生閱讀鑒賞詩歌的能力。
2、品味文章用詞的準確性,積極發展學生的形象思維。
3、領會“海燕”精神的內涵,結合實際,運用發散思維,使學生把握“海燕”精神的現實意義。第1、2條作為能力訓練目標,第3條作為德育訓練目標。
三、教學重難點的確定
根據設計意圖和教學目標,我將本節課的教學重難點確定為:
1、理清本文的主要形象及其精神內涵,品味文章用詞的準確性。
2、理清本文的象征意義。
3、結合實際,運用發散思維,使學生把握“海燕”精神的現實意義。
四、教學方法的確定
根據設定的教學目標,這節課我采用的教學方法有:
1、誦讀法:
對于初中生來說,怎樣把實際與作品內容結合起來,是比較困難的,因此我采用誦讀法,主要有教師范讀和學生自由朗讀等形式。
2、提問法:
對于形象思維,通過精心設計問題,逐步引導學生把握主要形象,并理解主要形象的精神內涵。
3、練習法:
練習能夠及時反饋課堂教學的效果,我采用仿說練習的方式,檢測學生的學習效果。
五、教學過程
本節課的教學內容主要由四大塊組成:
1、第一塊:導入新課:
運用詩歌和散文的有關知識,出示海燕的有關圖片,進入《海燕》散文詩的學習氛圍。
2、第二塊:誦讀:
⑴、教師范讀。讓學生在聽讀的過程中理出形象,并抓住特征,理解作者賦予這些形象的感情。
⑵、學生自由朗讀,進一步把握文意。
3、第三塊:理解象征意義:
在第二塊誦讀的基礎上,進一步體會詩人對不同形象賦予的不同感情,結合時代背景,歸納出本文形象的象征意義。
4、第四塊:拓展延伸:
讓學生拋開時代背景,賦予“海燕”新時期新的象征意義。學習“海燕”精神的內涵,以說話的形式來表現。
【《海燕》優秀說課稿】相關文章:
高爾基《海燕》優秀說課稿12-17
《海燕》說課稿07-08
《海燕》的說課稿03-17
《海燕》說課稿06-11
海燕說課稿07-24
海燕說課稿07-24
《海燕》說課稿07-24
《海燕》說課稿01-27
語文《海燕》說課稿11-11